简述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利用

简述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利用
简述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5084839.html,

简述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利用

作者:陶俊锋许培杰

来源:《活力》2009年第08期

[摘要]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危害环境生态、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小区生活污水尽管规模比较小,且分散,但由于数量巨大,运行管理困难,其处理好坏对环境影响巨大。如何对小区污水处理及利用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

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

一、概述

医院、港口、商业中心、住宅区、学校等均可称为小区,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排水系统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之内,根据当地的环保标准,必须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小区污水处理。小区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属于生活污水范畴,其水质水量特征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低于城市污水可生化性良好,处理难度小。

二、小區污水处理工艺原理

生活污水处理的目标是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因此生活污水的处理设计主要围绕降解去除有

机污染物和隔油处理展开。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不同的处理工艺均有一定的针对

性、独特性,现对目前常用的适于小规模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

(一)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主要特点是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反应器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保持量,进而可提高处理效率。其反应原理为反应器内附着填料生长的生物膜的吸附、氧化等作用,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同时控制氧化池内溶氧水平,保证污水中氨态氮由硝化细菌转化成为硝态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毕业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污水处理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有数百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预计到2010年,我国要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污水厂的投资将达1800亿元.在这一进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将是工程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决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很重要因素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南方城市普遍存在着追求“新工艺”的倾向,而且在工艺选择上似乎还有“一窝蜂”的现象。例如80年代,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多选择氧化沟;到了90年代末,SBR工艺几乎要“一统天下”了。一座城市污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虽然应由污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来确定,但是,忽略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成本,过分强调污水处理工艺的先进是不足取的。实际上,有些南方城市采取的高投资、高运行费的“新工艺”,由于水质浓度低等缘故,并未收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国内仅用于中水(杂用水)处理以及解决地表水源微污染的治理上,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却鲜有报道。事实上,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达的美国,在70年代主要采取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7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造价低、运行费用省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污水治理的基本原则是要以有限的财力,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它一些物质.它既适用于大流量的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小流量的污水处理.运行方式灵活,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一.设计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的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任务的概况 1.项目概况 我国南方某城市居民生活小区位于该市市郊,污水排放量为10000吨/日,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放的卫生间粪便冲洗水、淋浴水、厨房废水以及日常清洗废水。 2.污水水质、水量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参数: 3.出水水质要求 处理后出水要求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二级标准: BOD5≤30mg/L SS≤30mg/L 三.处理工艺选择 1.设计原则 (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废水处理后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城市废水排放要求。 (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以实用可靠为主。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总结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一、处理设施概况 大多数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病原性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可以通过各种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去除水中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各种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保护水资源环境和人体健康。尽管如此,某些生活污水站由于处理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污水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与规定排放标准相差甚远。因此,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前置A级生化池(水解生化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成功地处理了该类生活污水,该工艺具有抗负荷性强、除磷脱氮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地埋式占地面积少,美观大方等优点。 一体化生活污水专用处理设备,埋地设计。该设备结合生活污水性质,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集去除BOD5、COD、NH3 - N、病菌于一身,是目前最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它被广泛地用于各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及水质近似生活污水的工业水处理,替代了去除率很低,处理后出水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普通物理化学法及生化处理法。经过应用表明,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专用处理设备是一种处理效果十分理想且管理方便的设备。

污水处理池和地埋式设备均设计于地表以下,地表以上绿化。因此污水处理站不影响周边的整体环境和深化要求。 二、设计依据 1、废水排放执行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 2、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3、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4、废渣排放执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73); 5、污泥执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三、废水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图如下: 生活 污水

60吨每天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项目内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 设计单位: 编制日期: 2011 年 5 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 (3) 2 基本概况 (3) 2.1 项目名称 (3) 2.2 建设地点 (3) 2.3 建设规模 (3) 2.4 主要处理工艺 (3) 3 进水水质 (3) 4 设计依据 (4) 5 工艺流程 (4) 5.1 总体工艺流程 (4) 5.2 工艺流程图 (5) 5.3 详细工艺描述 (5) 6 工艺特点 (6) 7 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描述 (6) 7.1 格栅渠 (6) 7.2 调节池 (6) 7.3 水解酸化池 (7) 7.4 接触氧化池 (7) 7.5 沉淀池 (8) 7.6 设备间 (8) 8 平面图如下 (9) 9 构筑物和设备价格明细 (9) 9.1 构筑物 (9) 9.2 设备明细 (10) 10 运行费用 (10) 10.1 劳动定员 (10) 10.2 电费 (10) 10.3 处理成本 (11)

1 项目概述 小区居民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有洗漱水、做饭洗菜水、冲厕所水等。 2 基本概况 小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 2.1 项目名称 2.2 建设地点 2.3 建设规模 日处理水量60立方米 2.4 主要处理工艺 → → → → → →出水 3 进水水质 主要是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BOD 、SS 等污染物 综合考虑建设小区的污水排放体制、建设小区提供的排水水质现状和发展预 生活污水→ 化粪池 格栅 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沉淀池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工程背景 (1) 1.2、工程概况 (2) 1.3、编制原则 (2) 1.4、编制依据 (2) 1.5、编制范围 (3) 1.6、采用的主要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 (3)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水质的确定 (4) 2.1、处理规模的确定 (4) 2.2、设计水质 (5) 2.3、出水水质指标 (5) 2.4、水质分析 (6) 第三章方案论证 (7) 3.1、中水处理工程选址论证 (7) 3.2、中水处理工艺比选 (7) 3.3、消毒方案选择及论证 (15) 3.4、污泥处置方案选择及论证 (16) 第四章工艺设计 (17) 4.1、工艺流程图 (17) 4.2、工艺流程说明 (17) 4.3、污泥处理 (19) 4.4、噪声处理 (19) 4.5、辅助构筑物系统 (19) 4.6、其他系统 (19) 4.7、设计计算 (20) 第五章建筑、结构设计 (26) 5.1、建筑设计 (26) 5.2、结构设计 (27) 第六章电气设计 (29) 6.1、负荷设计 (29) 6.2、保护 (29) 6.3、防雷及电压保护设计 (29) 6.4、照明及弱电设计 (29) 第七章自控设计 (30)

第八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 (31) 8.1、环境保护 (31) 8.2、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防护专篇 (32) 8.3、节能措施 (34) 第九章总体布置 (35) 9.1、总平面布置 (35) 9.2、高程布置 (35) 第十章投资估算、运行成本及效益分析 (36) 10.1、编制依据 (36) 10.2、投资估算表 (36) 10.3、运行成本核算 (39) 10.4、效益分析 (40) 第十一章质量、售后服务承诺 (41) 11.1、质量保证措施 (41) 11.2、售后服务保证措施及承诺 (41)

住宅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住宅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1总论 1.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1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 (2)基础资料 1)其他同类生活小区中水回用处理工程的实际监测数据; 2)现场实际取样水质的具体监测数据; 2)公司提供的废水水量、排放特点与排放规律和中水规划去向。 1.1.2编制原则 (1)采用先进合理的处理工艺,确保污水经处理后满足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的要求;应能改善和保持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存在诸如异味、噪声等方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2)积极稳妥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比较和选择工程方案时,优先考虑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及扩容性强的方案; (3)本方案充分利用我院在构筑物和设备组合设计的传统优势,使污水处理布局合理,尽量少占地或不占绿地。同时应加强大环境美化、小环境绿化,保证与小区环境相协调,以求美观; (4)节省投资、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工艺技术路线的设计需考虑无动力或少动力运行,亦可经综合处理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运行费用得以降低; (5)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以求美观; (6)污水处理站维修方便、施工方便、操作管理便捷、运转安全等因素,统筹兼顾,自控程度达到国先进水平; (7)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并尽可能采用节能处理技术;

(8)污水处理厂位置应尽可能位于该小区下风向,与其它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设计方案与工程容 1.2.1设计围 本方案设计规为起始点自生活小区废水集中收集排出口始,经过各级处理单元,至废水达标排放至中水回用系统或市政管网为止。 1.2.2设计容 本方案技术设计容包括生活小区中水回用处理工程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配套构筑物结构、电气设计等;包括配套废水处理车间的建筑结构设计等。 2水质与水量 2.1设计水量 本生活小区总占地面积55195m2,建筑面积约为10万m2。该小区为出租性外来务工人员职工公寓组成,全部建成后预计居住人口总数为16000人。按平均每天每人产生污水量60L计,该小区的排水量为每天960m3,设计处理能力综合考虑为40m3/h,全天24h连续运行。根据规划小区所排放的生活经收集后集中进行处理,排放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甲方将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达标排放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满足回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部分水量预计为450.0m3/d。 2.2 进水水质 本污水处理工程的来水为小区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设计进水水质标准见表1。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bms生物系统用于小区生活污水处理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BMS生物系统用于小区生活污水 处理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BMS生物系统用于小区生活污水处理 摘要BMS是利用特殊方法将功能不同的10属80多种以上的微生物如光合成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在共生共存的环境下不仅可消除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的产生,亦可快速分解有机质,发挥最大功效,是针对一般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上的缺陷,攻克了恶臭及污泥公害的难题。 关键词BMS生物系统超强效果的曝气装置生物生长器生物助剂 小区生活污水主要是小区居民餐饮洗菜非含油污水、洗炊具含油污水、洗衣物和洗澡高含磷污水、卫生间高BOD污水。其中洗菜水稍加澄清即可回用,而洗炊具污水、洗衣物和洗澡污水、卫生间污水由于其COD含量较高,相应BOD含量较低等特点。目前小区生活污水大部分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使得设备出水水质不稳定,设备运行费用高,设备占地面积大,使设备一次投资太高,许多用户接受不了,使其推广受到一定阻力。结合现在小区生活生活污水处理状况,我公司在新乡某小区运用BMS生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经过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1)BMS系统处理生活污水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SS去除率可达95%以上。(2)BMS生物处理系统对NH3-N及P有特别突出的去除效果,NH3-N的去除率可达 92% 以上,TP的去除率可达81% 以上,具有硝化-脱氮除磷的作用,一般传统生物处理方法无法与其相比。(3)BMS处理过程无剩余污泥排出,无需设置剩余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管理方便,无需专人管理,动力消耗小,无需加任何化学药剂消毒,污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低。(4)出水SS<15mg/L,BOD515mg/L,COD<50, NH3-Nmg/L,TP1.5g/L,大肠菌群个数小于250个/mL,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中水排放标准。一.污水水量、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水量Q=200m3/日,水质:COD:600mg/L,BOD5:300mg/L,SS:250mg/L,NH3-N300mg/L 一天内水量变化较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区污水的特点是可生化性好,适合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CAST有很多的优点,例如CAST 工艺运行稳定,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产泥量小,不发生污泥膨胀,反应推动力大,能在低温环境中长期运行,并保持高的处理效率。与其他二级处理相比CAST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 根据设计任务,本设计选用CAST做为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噪音小的特点,并且处理水质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本设计说明书重点说明了CAST工艺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时所采用的运行参数、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以及一些常用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设计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小区生活污水活性污泥法 CAST 负荷

ABSTRACT The processing of the wastewater of biotope is subjected to value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iotope wastewater is good for bio-chemical.Adoptio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such as: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ing, the slime process etc. Th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for exampl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n work steadily and removal organic matter effectly,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has excellent ability of bearing high impact loads, the amount of sludge is small, no sludge swell, the reaction impulses is larger,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also can work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keep high rate to removal. Comparing with the secondary treatment process, the cost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is much lower,operation is simply. According to design mission ,this design chooses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to treatment the wastewater of biotope, low investment, low expenses of operation, automate degree high, noise small, and the quality of effluent can attain the nation standard. The emphasis of this design is explained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s the operation parameter, calcul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of design while treat the wastewater of biotope, and some calculation method of design of construct in comm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ing, the design of th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n attain expectation of processing result. KEYWORDS Biotope wastewate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ing,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load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设计方案 1 概述 生活中的废物、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水体缺氧、发臭、藻类大量滋生、鱼类死亡等,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该种污水进行治理。 本设计方案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由于小城镇过去“重建设,轻环保”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河湖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根据有关报导,预计今后我国70%以上的生活污水将来自城镇及小区。可见小城镇的污染治理关系到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前途和极具生命力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综合考虑确定:①满足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②按城镇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特征划定汇水区;③避免远距离输水,就近再生处理、就近排放、就近利用;⑤城镇近期投资能力;污水收集系统与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本设计方案在项目构成、工艺与装备、配套工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定员等方面,根据所选的工艺技术特点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置,并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本设计方案拟采用的处理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出水可达到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三级标准要求。 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2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 设计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3)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4)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 《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

吨每天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4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设 计 方 案 设计者:刘校刚

一、工程概况(略) 二、设计范围 1、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电气设计、设备选型和说 明技术文件。 2、工程投资预算。 三、设计依据 1、业主方提供的水量及同行业同类水的水质指标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4、《居民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四、设计参数 1、污水性质:综合生活污水。 2、污水水量:400m3/d,平均每小时设计水量按照18m3/h, 安全系数为1.1。 3、污水水质及处理后出水指标:

五、处理工艺选择 本工程所排放的是生活污水,其特点是水质指标较为稳定,可生化条件较好且浓度不高,属低浓度有机废水。在进行本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如下几方面因素: 1、对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处理方法,工艺先进、成熟,确保最终出水能稳定达到标准。并尽量减小污水处理工程投资和系统日常运行成本。 2、尽量节省占地,减少施工周期和投资,因此设计采用先进、新型的地埋一体化处理工艺

排泥 六、 生活污水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 自动格栅 调节池 消毒池 达标排放 污泥池 其中: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为一体化生化处理设备。 七、 工艺流程说明: 1、 格栅 泵

细格栅:1台 格栅规格:3000×800 格栅栅隙: 5mm 栅前水深:2.5m 格栅材质:不锈钢 生活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浮渣和一些大块的漂浮物,一旦漂浮物进入水泵或管道将会发生堵塞现象,故在调节池前设置格栅井一台,内安装格栅一道,用以拦截污水中的浮渣及大块杂物,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减轻处理负荷,为系统的长期运行提供保证。 2、调节池 有效容积:220m3 有效调节时间:3.5 h 提升泵功率:3 KW 2台一备一用 调节池主要为调节污水的水量、水质。 3、水解酸化池 有效容积: 22.5 m3 有效调节时间:2.5 h 水解酸化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以保证后续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的连续平稳运行。可以在池内悬挂YDT型立体填料,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比表面积大,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刚性,回弹性能良好,所采用材质比水轻,能在水中均匀舒展加大了厌氧微生物的附着面积,更好的分解有机物为后步生化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学校35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 项目 技 术 方 案 河南中蓝水处理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3-4

目录 1.总论 (1) 2. 设计边界条件 (1) 3. 废水工艺的选择 (2) 3.1生化处理技术 (2) 3.2物化处理技术 (3) 3.3膜分离处理技术 (3) 3.4本方案采用A/O法工艺 (3) 3.5工艺流程图 (4) 4. 工艺介绍 (4) 4.1格栅 (4) 4.2调节池 (5) 4.3水解酸化池 (6) 4.4好氧池 (7) 4.5沉淀池 (7) 4.6污泥浓缩池 (7) 4.7压滤系统 (7) 4.8工艺特点 (9) 5.电气自控 (10) 6.主要设备明细表 (11) 7. 运行费用估算 (11) 7.1用电费 (11) 7.2人工费 (12) 7.3运行费 (12) 8. 工艺流程图 (11) 9. 运行费用估算 (11)

1.总论 1.1项目名称 **学校3500t/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2设计依据 1) 用户提供的相关数据、参数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案例》 4) 《给排水设计手册》 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1.3设计原则 1)依据施工地点整体设计进行局部深化设计。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水质达到有关标准。 3)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省占地。 6)废水处理站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2. 设计边界条件 2.1设计处理规模 根据用户所提供数据,日处理水量为3500t/d,系统按每天24小时运行,则每小时处理量为146 t,设计水量为150t/h. 2.2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原水为生活污水,其主要水质指标为(数据引自类似工程实例):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污水处理站为镇区处理生活污水。 2项目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2.1设计依据 (1)《城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1918-2002); (2)《给排水设计手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98);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细则》(1989);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97);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1994); (10)《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2.2设计原则 (1)污水处理工艺应因地制宜并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易于维护管理。 (2)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污水处理水平与效率。 (3)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小区污水的特点,处理设施能适应较大的水量变化。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4)设计应适当注意美观和绿化,其美化的方式和周围地区的环境相协调。 2.3设计范围 (1)污水处理站内工程的工艺及方案设计,不包括化粪池和场外污水管线工程。 (2)与工艺相配套的电器、仪表控制系统设计。 3 水质要求 3.1设计进水水质

3.2设计出水水质 本设计中污水经过格栅、调节池、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后,最终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 4.1水质特性分析 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废水具有以下特征: 污水中可滤残渣含量较高,这些残渣若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会在生化系统中积累而占据大量池容,使池容不断减少最终导致系统完全失效。同时,去除对生物处理过程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减小生物反应的负荷,改善生物反应的条件,对处理系统正常运行,降低运行 费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4.2废水的预处理 4.2.1 去除部分不可生化降解的物质,均和水质和水量 此处的预处理主要有格栅,预曝气调节池。通过这一过程,可有效去除废水中不可生物降解或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均和水质和水量保 证后续处理的正常进行。 4.2.2 预处理后的废水水质特性 预处理后废水水质如下表 预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单位:mg/L 预处理后废水水质各污染物配比如下表所示 预处理后各污染物配比

国内住宅小区通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国内住宅小区通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在国内出于技术成本以及运营的便利性等相关考虑主要采用最多的生活污水处理办法是: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方案。 住宅小区污水包含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而A/O接触氧化法是目前处理这些污水的最经济划算的办法。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就其处理技术而言,可以采用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和工艺,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应予考虑 首先,住宅小区污水流量小,可生化性好,宣悠闲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具有生物相丰富、微生物浓度高、食物链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与小量的污水处理。过去担心的堵塞问题,在采用新型填料后已基本解决。 其次,住宅小区用地紧张,应优先考虑占地省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在设计中采取一定措施。现在,一般设计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成地下为污水处理站,地面为绿地或花坛的格局,可以美化环境。但这样设计时,应注意埋深、提升设备、通风要求和臭气处理等问题。

第三,由于受小区管理人员人数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应优先选用运行维护管理较方便的工艺,并努力提高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 第四,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工期要求紧,污水处理设施由构筑物向设备的转化,似是一种必然趋势。采用装配式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简捷,工期短,便维护。 A/O生物接触氧化法简介: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毕业设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09107***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09107***** 指导教师:***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年5月30日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设计总说明: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 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区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城市污水通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而小区污水则属于生活污水范畴。其特点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处理难度小,适合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 该设计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和相应的工程设计规范,包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小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出水要求和处理程度。一般来说,不同小区对出水要求的差异较大,应根据我国《地面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处理程度,以确保出水水质。如果出水采用土地处理法处理,则应符合土地处理法的要求。2)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力求美观。3)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力求简单实用,以方便管理。4)在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5)污水处理厂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小区下风向,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处理装置设备化、定型化、模块化,施工安装方便,运行简易,设备性能稳定,适合分期建设。7)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并尽可能采用节能处理技术。8)处理构筑物对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的适应范围较大,使系统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9)由于小区内的人口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小区污水处理厂应将可预期的发展规划作为流量设计的基础。根据我国情况,可考虑采用20年的设计周期。 本设计的计算部分主要参考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其中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主反应池的计算参考了《活性污泥工艺简明原理及设计计算》。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GBJ15-1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 ·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2、污水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根据单位提供的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资料,平均排水量为:1m3/h附表:污水进水水质和排放水质标准:

3、工艺说明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o级生物池分为两级,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消毒后的清水用泵送入过滤器出水可用于浇花,冲厕等或外排。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4、工艺设施 (1)格栅井 设置目的: 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格栅井设置砖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工艺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工艺 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已经是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小区生活污水量大水质污染小处理工艺简单,中水回用率高,现在我国对小区生活污水和中水回用加大开发。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艺流程即采用生化—水过滤器过滤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实现了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低等特点 小区是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居民生活小区及生活服务区等。而直接用于烹饪、饮用的水只占整个生活供水量的5%,而其他主要是生活杂用水使用,如小区冲厕、绿化浇灌、空调补水、地面冲洗水、洗车、水景等。这些生活杂用水并无高水质要求,这种用水分布需求为小区中水的回用提供了可能。同时,相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而言, 小区居民盥洗、沐浴、厨房用水和洗衣用水后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水,污染来源比较简单,水质相对干净,水量大,不需要较高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成本,可以作为小区中水回用的首选水源。因此,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水过滤器中水回用系统,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意义。 小区生活污水水处理是在传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中水回用对洗涤剂的去除要求较高,而洗涤剂去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物处理。生物膜法由于生物膜的培养和操作管理比较方便,因而使用范围较广,目前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居多数。

总之,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用应该结合小区及其生活污水的特点,并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够选定。自清洗过滤器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简单合理,处理效果稳定。小区中水回用设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是由居民承担的,如何降低中水系统建设运行所带给居民的经济负担,特别是要低于自来水价格及其所附加税费,以提高居民使用中水的积极性,是推广小区中水回用 的关键。 小区生活污水就近处理并回用,水源稳定可靠,可减少供水 管网的压力,同时也缓解了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压力,对于水资源使用紧张也有一定的缓解。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清洗过滤器中水回用技术正逐步成为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小区污水处理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南京江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九月

目录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2、污水治理方案设计内容 (1) 2.1设计依据 (1) 2.2设计范围 (2) 2.3设计参数 (2) 2.3.1污水性质 (2) 2.3.2污水水量 (2) 2.3.3出水水质 (2) 2.4设计原则 (2) 2.5设计工艺特点 (2) 2.6工艺设计说明 (3) 2.6.1废水水质主要特点 (3) 2.6.2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3) 2.6.3工艺名词解释 (3) 2.6.4工艺流程的确定 (6) 2.7处理工艺流程 (7) 2.8单元设计 (7) 2.8.1预处理池 (7) 2.8.2格栅井 (7) 2.8.3调节池 (8) 2.8.4水解酸化池 (8) 2.8.5生物接触氧化池 (8) 2.8.6二沉池 (9) 2.8.7消毒池 (9) 2.8.8附属建筑物 (9) 3、土建设计说明 (10) 3.1设计依据 (10) 3.2场地概况 (10) 3.3场地地质情况 (10) 3.4结构设计 (10) 4、电气设计说明 (10) 4.1供配电设计 (10) 4.2自控系统设计 (10) 5、工程土建及主要设备与材料清单 (11) 5.1土建工程量 (11) 5.2工艺设备材料 (11) 6、环境保护 (11) 6.1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2) 6.1.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2) 6.1.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12) 6.2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与对策 (13)

6.3 主要环保措施 (13) 6.4 噪声防治措施 (14) 7、工程服务 (14) 7.1 调试、试运行中的服务 (14) 7.2 项目运行的技术管理 (14) 7.3 人员培训 (15) 7.4 人员管理 (15) 8、污水站运行成本分析 (15) 9、项目实施计划 (15) 10、承诺 (15)

小区污水处理设计 开题报告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立方米,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城市规模不断向周围扩展,小区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在众多城市的边缘地区以及旅游景区出现了许多新的小区,如宾馆、别墅、学校、休闲娱乐设施、医院等。小区污水的来源变得复杂化,污水的性质也更恶劣。这些小区往往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没有市政管网覆盖,给集中处理带来不便,小区污水大都就近排入地面水体,污染了周围环境,使地面水体水质恶化。因此,处理好小区生活污水,减少其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具和解决水资源紧缺和高效利用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经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合理工艺处理小区污水,使达到达标排放或回用目的。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小区污水处理设计中,凭此来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独立地选定设计方案,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

二、设计依据、原则 (1)设计依据 ①《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②《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l5—88); ③《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 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J3025-95) ⑤《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 - 89) (2)指导原则 根据污(废)水的处理要求小区废水的自身特点,指导原则如下: (1)出水处理和处理程度。不同地区出水要求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和实际需要,参照相关标准采取合理工艺达到处理要求。 (2)协调一致。小区污水处理设施要与小区建筑相协调,力求美观。 (3)简单实用,节省空间,考虑长远。尽量采用立体结构工艺,高程布置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空间布置要紧凑,以节省用地。位于下风向,与小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环境影响。根据小区人口增加情况,可考虑20年左右设计实用寿命。(4)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尽量采取节能工艺。保持合理污水处理符合和冲击符合,使工艺运行稳定高效。 (5)基础数据可靠 认真研究基础资料、基本数据,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充分掌握水质特点和地域特性,合理选择好设计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6)针对水质特点选择技术先进、运行稳定、投资和处理成本合理的处理工艺,积极慎重的采用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使处理工艺先进,运行可靠,处理后水质稳定的达标排放。 (7)避免二次污染 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妥善处置处理渗滤液工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臭气等,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100m3/d生活污水处理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2) 第三章设计水量与水质 (4)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5) 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12) 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15)

第一章工程概况 该区所排放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有 关规定和相关条款,区内所排污水必需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 水管道或纳入附近水域。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建设方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区内生活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区生活区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工艺,该处理工艺成熟实用,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钢结构,考虑到区内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可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1)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3)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4)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

7)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 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全自动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采用一套(5m3/h一体化埋地式)污水处理设施,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以降低污泥产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3)设计范围 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气控制说明等设计工作。 3)污水处理工程的钢砼工艺结构,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