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当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当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当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摘要:本文从文献分析得出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已有研究

的进行总结,得到目前我国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不良行

为习惯的成因进行多角度分析,最后探讨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有效对策。至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影响,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可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行为方式成长定型时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多的行为习惯是在模仿学习中形成的,且小学生由于受

年龄的影响,自制力差,个人行为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如果这一阶段不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则可能会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结果。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育的重中

之重。

一、我国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习惯

习惯最早之前也被写成"习贯",有两种解释:一,习于旧惯,习于故常;二,是指长

时间养成的,不易被改变的生活方式。所以说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的行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中看,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词典》这本书中说到:习惯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和活动模式。它的形成需要一个人不断重复某种活动,当其熟练水平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那么人们就可以毫

不费力地做出某种言行。从这方面来看,习惯体现为一种相对稳定、自动化和外显化的反应倾向。

2、行为习惯

一般来说,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合称。行为指人的举止行动,它是一种在自我的主观意识下表达内心活动的具体作为。行为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毫不费力就能做出的行为方式。它不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包括思维及情感方面的内容,并且和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有密切关系。

3、不良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可分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而一般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能够促进人们往正确的、积极地方向发展的行为方式。相反,不良行为习惯是指能够促使人们往错误的、消极地方向发展的行为方式。而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因为在人们本身存在着不良行为,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而逐渐形成的。(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内涵理解

在本文中,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两个方面。通过阅读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界定为小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自我主观意识下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德

的要求有所偏离的相对稳定的不良表现行为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没有稳定形成,主要以模仿为主,这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期。需要进行持续的、细致和反复的教育工作。这时的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勾勒出丰富多样的蓝图,发现并及时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将会产生潜在的重要影响。

(三)当代我国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总结

为了探索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国内的研究资料,现对当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阐述如下:

1、学习方面

学习懈怠。由于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小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懈怠的心理态度。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产生悲观和厌学的情绪,上课开始打瞌睡,做小动作,抄他人作业,自己不独立完成;不按时交作业,考试时作弊;扰乱课堂秩序,顶撞老师;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学校一节课短短40分钟。前半部分,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全神贯注于教师所讲的内容,认真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接下来的后半节课,部分学生开始不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同学之间开始说悄悄话;有些学生开始玩弄笔、尺子、橡皮等学具;还有部分学生开始坐不住,东倒西歪。

2、卫生生活方面

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在家务方面,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家庭生活条件好,部分家长对子女溺爱、娇惯,使一些小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过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用钱无节制,滥吃零食,挑食、偏食严重,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小学生的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丢三落四,许多小学生上学忘记带文具、带作业等。在学校活动中,经常丢失自己的物品,例如课本、衣服等。部分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作息时间没有规律性,依靠家长的监督催促进行学习和生活。

卫生习惯不良,做事马虎。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没有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敷衍了事,应付作业。有些学生不讲卫生,头发蓬乱,衣冠不整。上完厕所不洗手,随意丢弃果皮纸屑,不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对习惯养成有着极大消极影响。

3、品德文明方面

由于年龄小,不少小学生没有辨别能力,不能抵御诱惑,经常打游戏到深夜,做事情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说谎、顶撞、偷拿父母钱财。不爱护公共设施,在墙上乱写乱画,践踏草坪,折断校园花草,在课桌上乱涂乱刻。缺乏纪律观念,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打架斗殴,脏话连篇。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言行不一,没有文明意识。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不懂得宽容,体谅他人,没有尊老爱幼的意识。

4、心理方面

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强。小学生意志力薄弱,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总有一些小学生因此哭鼻子。当代小学生体能缺乏,身体素质较差,运动量的增加使学生力不从心。遇到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部分学生总是先想到逃避困难,而不是解决问题。对一件事情没有持久的恒心,总是想到半途而废。为此,学生意志力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成为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人格缺陷。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人数急剧上升,独生子女比例也逐渐增大,家庭情感的缺失和溺爱都导致了许多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还有近亲婚姻使少数儿童先天性生理发育不足,或智力低下,或残疾多病。小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心理脆弱,多疑;言行不一,撒谎打架;孤僻胆小,意志力差;自私偏执,缺乏合作意识;做事磨蹭马虎;不能自我约束。

二、我国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析

了解了目前我国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小学生

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进行多角度分析,如下。

(一)个人主观因素

不同年段、不同个体的学生在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须做到因材施教。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一般是年龄处于6岁到12岁的少年儿童,他们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这个阶段处于逐渐形成系统完备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时期,喜欢模仿,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萌发;自我意识

发展不够完善,对事物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表面,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想象力丰富,但思考问题简单化,片面化,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也影

响了其行为的发展。

1、犯错而不自知

由于小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缺失,他们对社会上的善恶,美丑以及好的行为与不

好的行为、道德等界定的认识还缺乏一定的了解,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他们只是受自己主观意愿,即使这个意愿是错的,他们也会去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意愿的正确与否。由于现在社会结构的因素,独生子女比例增加,父母,长辈的爱都集于一身,同时导致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性格,当孩子犯错的情况下,长辈们出于溺爱,都会用很婉转的方式去纠正他们的错误,甚至帮他们掩饰错误。久而久之,孩子遇到问题极少去思考自身行为的对错与影响。在运用已有的价值体系无法解决眼前问题时,他们只能简单顺着自己的"天性"而行事了。

2、知错也犯错

虽然小学生阶段系统完备的价值观仍在形成之中,但对于明显简单的问题,他们

还是有对错判断。在清楚了解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情况下,还是会不自觉地去做,也就是明知故犯。原因在于小学生缺乏持久的自控性和自制力。因此,小学生即使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意识,但由于他们缺乏较强的意志力去控制自己的言行,所以小学生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而犯错后又能很快地明白自己的言行是

不对的。

3、小学生在思想方面的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

儿童在成长中为了得到对应的身份认同,需要与周围的同学有一些共性且易于做到的行为习惯,尽管孩子们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也会义无反顾,毕竟法不责众。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就做这么一次,老师不会发现的","老师那么忙,哪有时间管我是否做了不道德的事"等等,小学生在侥幸心理的"激励"下,逐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破窗效应",对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氛围

华生曾经说过,"如果我能有若干的婴孩,能让他们在我特定的环境中慢慢地成长,我能够随机选择某个婴儿,然后将其培养成我设定的任何一类人群。我可以把其变成路边的乞讨者或盗贼"。说明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成员和家庭氛围都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家长文化素养欠缺,是酒桌和牌桌上的常客,无暇顾及孩子;有的家长习惯将自己在外遇到的不愉快以及工作

压力统统发泄到孩子身上;有的家长把空闲时间都花在玩手机或电脑上面,缺少

对孩子的关爱。

2、父母陈旧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成了家长们的法宝,本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家长们视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基本以说教为主,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特点,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与其在思想上取

得共鸣,有时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3、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家长早出晚归,缺乏对孩子成长的管理,大部分家长更重视能够在每次分数上具体反映的学习成绩,重智育,轻德育。本着"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教"的错误观念,缺乏家庭教育的自我意识,不知不觉中将一些错误的毛病及观念传给了子女。

(三)学校教育因素

1、德育工作认识不足

制定品德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加强中小学德育建设,但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中没有突显其位置,学校分管德育和教学的领导在工作中身兼数职,很少引导教师进行

德育课程研究,学校领导更多考虑的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学校环境的改善。尽管有时会应上级要求开展一系列活动,但并未将德育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之许多地区的德育课程往往不列入质量考核之列,所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它的冷漠似乎已成为习惯。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这杆大旗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将目标定位于学生分数,将一切力量

放在抓教学质量上,注重知识的灌输,对行为实践却一直处于疏忽状态;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程过于知识化,系统化;教学过程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很少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种只注重小学生成绩优秀与否,严重忽视学生"德、

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教师教育观念错位,教育方式不当

多数教师的思想意识存在误区在于把德育视为思想政治或品德教育这一单独的教育学科,机械地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割裂,严重影响到行为习惯养成的连续性。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多灌输,少引导;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大多采取停课、检讨、训斥和体罚等方式处理,使其产生焦虑、反感和抵触情绪。教师缺乏对个性的认识,看不到"差生"身上存在的积极因素。学校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基本以讲座、校会、广播等形式进行说教,没有建立起"全体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因此这类行为习惯的教育方式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1、人类道德面临的挑战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里面生活的人群形形色色,性格各异,彼此影响。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和一些腐朽思想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道德生活呈现不稳定状态,缺乏坚定的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开始蔓延,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逐渐削弱。因此一些见危不救的道德悲剧时有发生,诸如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各种青少年之间的暴力虐打、小学生被恶意抢走等事件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小学生是非观念、善恶意识趋于模糊,深受其害。

2、消费文化侵染

受消费主义影响以及大众传播过于倡导商业消费与攀比,小学生普遍缺乏理性的判断。攀比、炫耀和标榜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在校园中日渐盛行。滋生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3、不良媒体资讯日益泛滥

不健康的影视、网络,诸如宣传暴力、色情、盗窃、凶杀、抢劫、恐怖等呈现给儿童一些充满血腥的刺激画面和虚拟的情感世界,因为小学生辨别意识弱,好奇心强,容易接触到这种危害,他们沉湎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产生疏离,朝着颓废方向发展。

三、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建立综合素质教育新理念

转变传统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观念,建立综合素质教育新观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关键,学校可因地制宜的继续完善和切实执行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机制,建构小学不同年段的学生行为习惯指导重点与评价体系,通过教育行动研究,一方面确立不同年段的学生行为习惯指导重点,另一方面建构相应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弹性评价,力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发挥评价导向、检验和激励功能。不仅关注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中的创新。务必认

真贯彻执行,用之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以及终结性评价,让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加强教师培训,树立以素质为根本的人才质量观、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观、以实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观,改进教师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全方位全学科对行为习惯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习小组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学习小组是一个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的解放学生的思想,有机会去分享自己的想法,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使他们作出更加健康和更具有建设性的选择,真正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离他们很近,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在课后学习小组可以成为一个互相监督的小群体,为了小组的荣誉,组员之间互相协助、互相提醒,帮助了个别不自觉学生健康成长。

3、明确教育重点,制定行为习惯培养方案

探究小学各年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应遵循的教育原则,这是教育规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客观反映。结合教育行动,研究适合小学各年段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和建议。在教育行动中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炼出适应各年段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实用的教育建议。学校需要根据小学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创建分阶段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细分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在创建行为规范时,我们需要根据小学生年级特点和个人个性化特点逐渐提出要求,使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呈现出序列化的特点。同时,分解教育目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学生分层要求,使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更具有合理性和层次性。例如,一二年级学生,侧重点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侧重点在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整上,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意志力不强,学校要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要求进行统整,制定《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计划》《班级,学生星级评比细则》和《行为规范评比办法》等教育制度,形成在学校和社会上"应该怎么做"的具体内容,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第一,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因此,须全面发挥好校园内宣传工具的重要作用,比如利用好宣传报,校园广播等,开展道德品质,校风校纪以及校园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体验一个文明人的快乐与幸福。逐渐在校园内打造良好的行为养成风气。在情理交融中,从不知到知,由知到能,感悟良知,提高认识,内化为精神与品格,外化为行为和习惯。

第二,言传身教,注重榜样的激励作用。卢梭曾告诫教师:"你要记住,在敢于承担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作为教师,切不可只关注于向学生提出各种行为要求,而忽视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榜样作用。在很多认知领域,小学生往往以驾驶作为自身的榜样或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们采取引导式与启发式公用的教育方式的模式下,也须完善其自身言谈举止的风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评比活动的形式树立典型,引导学生成为榜样。在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对获得名次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那么学生发生这样行为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所谓"正强化"。教师可采取精神奖励法、物质奖励法以及活动性奖励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采用"本人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与,教师审评"的"四维"评价模式。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使学生在其中认识规则,规范行为,养成较为定型的良好习惯。

第三,建立家校督励机制,构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学校作为专门传递知识与文化的社会设置,在教育活动中无疑有着专业性。既传授知识,又肩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作用。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群体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学校习惯以制度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家庭教育具有个体性、针对性和细致性。直接指向自然的生命状态。让学校和家庭教育紧密对接,使家长积极参与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决策者。在彼此联动,相互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保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性、一致性和立体化。

(二)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通过对儿童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所受社会化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专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其中,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成长。这些家庭的孩子在儿童时期都有主动性方面的优良表现。处于民主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倾听者,孩子的朋友,而非传统上是至高无上、对孩子耳提面命的权威者。家长们应设法给孩子创建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尊老爱幼、互相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互敬互爱、彼此不强行干涉对方行为的家庭氛围让父母与子女彼此都有种被尊重的感觉。遇到任何事情父母与子女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民主投票等方式来解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选择的尊重,并且会在关键时刻给予意见和建议。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长辈们的共同努力。一个生活在和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家庭的孩子,其心理、思想、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与此同时,家庭方面要尽量保持与学校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在教育孩子时达成共识,共同探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并利用各类平台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反复出现的问题,与教师一起共商对策,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内部,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也要相一致,集中力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及时正面引导孩子不良行为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首先,父母须对孩子的行为有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确的态度,帮助孩子辨别行为的道德与否,是非善恶。其次,父母要善于并且乐于与孩子进行和谐愉快的沟通与交流,注重态度与方式。再次,因小学生意识薄弱,分辨是非能力有限,所以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最后,父母对自己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热情,父母对其子女的影响是一生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生的,凡事贵在坚持。

3、家长应注重提升自身的行为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效的可利用资源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想让孩子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学,首先自己就要先做到,先说好,先学精。父母自身要加强

对传统道德文化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及思想;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思

想认识,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父母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精神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对子女自然起潜移默化作用的好家长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就是父母的善良心肠,就是善于为他人做好事的品德。凡在父母能把自己的一份热忱奉献给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共欢乐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总是善良热情和

富有同情的"。进行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提升家长自身的行为素养。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社会方面

1、引导大众传媒传播正能量信息

研究发现,文字印刷与广播类型媒介的正面效应大于电视、录像、游戏机等。因为电视和电脑等媒体的图像画面都是转瞬即逝的,这并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印刷媒介或纸质媒介有利于政府的监控以及学校和家庭的甄别使用。我认为政府在引导大众媒体方面,第一,应鼓励印刷媒介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

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编写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各类小学生阅读资料。大力发展有利于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印刷媒介。第二,政府应强化文艺作品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通过文艺作品向小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弘扬善行、鞭挞恶行的道德追求。这样对于我国创造适合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强化社区的教育功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交流,多组织家庭日、主题日、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有利于孩子长久的发展。

2、加强自媒体的审查监管力度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皆是媒体人,媒体上的内容良莠不齐,政府要引导大

众媒体对于一些事件的报道基于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多发挥正能量,避免由于过

度解读及夸大一些负面新闻而给小学生造成一种社会道德沦丧的错觉。同时,政府要加强自媒体的审查力度,定期更新网络上的敏感词库,研发新的自媒体信息

筛选软件,从传播的根源上消除导致小学生滋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一切消极不利因素。还孩子们一片绿色健康的自媒体环境。

(四)学生方面

1、提高自律意识

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行为水平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小学时期的学生辨别意识弱,自控性不强,可塑性却很强,发展较快,中学时期发展较慢,因此我们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力合作促使小学生能够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用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注重培养并提高自律意识。2、倡导自我教育及自我评价

教育自身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它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这是一种影响性质的变化,不纯粹是强弱,大小的变化"。小学生要坚持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控能力和辨别对错能力。

另外,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尽可能多的吸收文化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使之能够在最后通过道德内化转变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以激励、鞭策和鼓励的方式来自我肯定与自我评价。

3、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锻炼

首先,在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上,小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严肃的态度来严格要求自己。其次,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以此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评判标准,对不符合守则的行为对症下药,逐渐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另外,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建道德小组,小组成员彼此监督、自我矫正、共同进步。

古今中外,对儿童的教育都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在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讲求方法,抓住学生心理、生理的需求,体现关爱,强化要求,以理服人,以制度管理人,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努力戒除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4.

[2]Reber,A.S..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M].Penguin Books Ltd,1995.

[3]韩展羽.城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大

学,2016.

[4]孙泽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M].湖北:荆楚理工学院,2015.

[5]郑灵霞.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性思考[J].浙江:临海市教育

局,2013.

[6]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宋维维.小学德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8]刘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

[9]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11-02-23T13:41:41.663Z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晶[导读] 两极分化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棘手并致力解决的问题。陈晶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 两极分化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棘手并致力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陆续掉队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方面 新教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扩充了大量的信息,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环境等。编排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对话诗歌谜语幽默等内容;教材容量较大,要求逐渐提高,如词汇量的扩充,课文篇幅的增加,阅读量的加大,话题内容时代感较强,有的与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二、学生方面 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意识到英语学习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如果不经过反复的口笔训练和天长日久的积累,就不能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三、教学方面 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老师,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缺乏分析了解,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单一知识的接受者,忽略了语言交际功能的训练。甚至有的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这无疑增加了差生胆怯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厌学、弃学。针对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呢? 1. 关注情感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而且新课程要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积极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要尽职尽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差生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课堂上提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 注重学法指导 正确的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在起始阶段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教给他们听课的方法,课堂上要边听边记,边看边说,多想多问;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每天坚持听录音,大声朗读,勤于背诵,坚持写英语日记;教给他们记忆单词的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在学法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逐个解决。学习困难的学生大多有厌学情绪,在学习上没有恒心和毅力,往往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这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所以,老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3. 创新教学方法 (1)分层次教学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特长;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喜欢什么,喜欢怎么做。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促进所有学生稳步健康发展。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各不相同。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各有迥异,如果老师一刀切,统一要求学生达到相同的标准,那么学生的个性特长就得不到满足或施展,就会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压抑直至落伍。 因此,从学校来讲可以编排一些丰富的校本课程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从教师来讲要及时调整进度和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好中差学生可以准备不同的教学学案,给优等生一些较深较难的学习任务;给学习困难生一些基础的,简单的学习任务,力争每节课教学层次分明,难易程度适中,使每位同学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他们乐中学,乐于学。 (2)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顺应时代需要的三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今天,小组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中教师不仅是倾听者,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自主讨论、教师个别辅导时,要特别注意对学习困难生的及时疏导,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使他们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积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参与讨论,参与表演,发挥想象能力,让学生互相帮助,以好带差,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寻求快乐,在合作中不断进步。 4. 改革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是仅凭一张试卷判定学生的好差优劣,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片面地以分数论英雄。新课标提出,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多种多样和有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例如,从单词的默写、课文的背诵、作业的完成、课堂的表现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让他们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公正合理、灵活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机制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总而言之,两极分化是每个英语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学生的脉搏,分析造成分化的原因,按照新课标要求,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那么就会避免出现“初一朵朵红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的局面,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不良行为个案研究

小学生不良行为个案研究 无棣县西小王镇中心小学杜志村 张晓鹏,男,今年12岁,小学六年级,在学校观察易冲动,有暴力倾向;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爱讲小话;做跟课堂上无关的事、写字条、传字条、吃东西等;跟同桌或周围同学嬉戏玩耍、不做练习、不做笔记、不积极发言;更有甚者对学习漠不关心,一直睡觉,完全放弃学习等问题行为。同学很怕他平时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老师若有批评,他就在课堂上找老师胡闹,让同学看老师笑话。整个班级的正常学习活动不得不经常地受到他的干扰。不完成家庭作业,出风头、唱反调,说谎话是他的“家常便饭”。 一、初步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陷:张晓鹏的父母因生计问题远离她外出打工。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很难给予他应有的关爱和指导,家庭缺乏亲情感。当他遇到问题时,没有好的、能指引他的倾诉对象。从小与他一起的只有照顾其起居饮食的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两个大不了他多少的姐姐。奶奶疼爱孙子,无法关注他的学习。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自小缺乏温情和父母之爱的刘某性格比较暴躁,以攻击同学来引起家长和老师同学的重视,以及说谎话哄骗教师的不良习惯。 2、同学的排斥:在不受重视的家庭环境中,渐渐地,刘某的心里滋生了一种妒忌和愤恨。这种情绪在家得不到缓解,便向身边的同学泄愤,造成同学间的矛盾,老师批评他,同学疏远他,他也觉得学习没有多大乐趣,为了争面子,经常说谎,有时故意找同学的碴……这些行为遭到同学的厌恶和鄙视,也更使他变得偏激、反叛。 二、主要纠正过程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小学生各种不良习惯虽有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培养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通过观察研究,我召开任课老师、班委会会议成立“师生组”、“同伴组”对刘某进行接对帮助,从生活到学习,让他感觉到虽然他以前犯了很多过错,但老师、同学依然爱他,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他思想,使其自由地、有选择地去探索新知识。我组织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美文选读等课外活动,使他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为他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规范他的行为习惯入手,把他在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看成是教育的

品德行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品德行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必然使独生子女比例上升。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当

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一些家庭由于第三者插足,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将德育工作队伍“刀枪入库”。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东华小学王希贤 【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想象的成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解决的策略,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两极分化成因解决策略 纵观几年的教学实际,数学科班级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班级内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越到高年级班级之间的差距越大,就拿今年升中考试而言,班级之间的差距最多达到了将近30分。当然,这种差距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问题,有学生的问题,也有班级管理的问题等等。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减少这种现象出现,在这里我想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形成两极分化的成因 1、教材因素:新教材在编排时强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老教材相比较,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让学生通过感悟来理解的东西多了,口头叙述的东西少了,思维训练方面的东西多了。例如:新教材取消了各种数量关系的总结,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相应类型的由易到难的训练让学生去感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替代了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的运用;六年级求“单位1”问题的解答,取消了用算式解答的方法,替代的是用方程解答等。同时在课本的编排方面知识的跳跃性更大了,相应知识的基本练习也少了,例如:六年级的分数乘法,课本省略了混合运算环节,一下子跳到了简便计算,再如,在安排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后,省略了连乘连除应用题的训练但又要求学生必须会应用等等,总之,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理解、感悟、实践得到的,过去那种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知识的情况少了,造成了思维灵活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对于理解能力欠缺、基础知识不好学生很难适应,势必造成学习数学的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学生因素:爱迪生曾说过“成功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他在承认后天

小学生读后感500字共10篇

精品文档 小学生读后感 500 字( 共 10 篇)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香格里拉》的书。书里面讲了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家庭里,他们一家生活得很幸福。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老人,老人自称他自己是马丁夫人老公的爸爸,他们非常吃惊。那位老人说:”她们可以叫他冰棒儿。忽然一阵开门的声音,冰棒儿的儿子回来了,他们父子俩讲了一会话就都去休息了。接下来的几天都很宁静。可

是有一天,马丁夫人和冰棒儿的儿子把冰棒儿送到了香格里拉塞西听了很生气,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冰棒儿给救出来。真的有一天塞西把他的爷爷给救了出来,冰棒儿一出来后,就和塞西一起计划着坐船去敦刻尔克找一位女士。冰棒儿 说:”这星期六午夜去坐船。”塞西说:”知道了。”到了星期六早上,塞西写了一张便留下,希望爸爸妈妈看见。亲 爱的爸爸妈妈,请不要担心我。我和冰棒儿一起离开家几天,他有心愿要完成,需要我的帮助。所以我走了,别担心,我

不会有事的,很快就会回家。爱你们的,塞西。写完之后整理好东西就走了,到了船边,等着冰棒儿的到来,冰棒儿终于来了,还带了一些朋友过来,之后坐上了船,经过一些磨 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先去吃了点东西,就去找人了,没找着人,冰棒儿很伤心,只好有坐船回去了,到了家,晚上冰棒儿的儿子和马丁夫人在门口迎接他们,他们一家终于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5精品文档

在一起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一定要对自己的亲人好一点, 如果哪天失去了他 ( 她) 的话,你就永远也不能对他 ( 她) 好一点了。 读后感作文: 2017 小学生开学第一天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 500 字 |返回目录 读后感作文: 2017 小学生开学第一天读后感

产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产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的不良行为决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有原因的。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就是注意--来自教师、同学或者两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想从腻味、挫折、烦躁和不愉快的活动中解脱出来。 (1)赢得教师的注意 有时候,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是为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哪怕是消极的注意。这一原因比许多老师想象的要更普遍。其解决方法也相当容易,尽量地忽视他们,当他们表现不良时只注意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如果实在无法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时,只好暂时请出去,例如让学生站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或者送到校长办公室,这将比斥责有效一些。事实上,斥责对其他学生而言起到了强化作用。 (2)同伴的注意 学生表现不良除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外,另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同学的注意和赞赏。青少年时期这一原因就更为普遍。忽视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的。例如,一个学生将书放在头上晃来晃去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教师忽视了,这一行为就会继续下去,并且还可能鼓励其他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斥责,又只会吸引全班更多的注意,甚至更糟的是,增强了他在同伴中的地位。对于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做出以下两个反应:一个就是将犯规者从班上请出去,以剥夺其同伴的注意;另一个就是使用集体连坐。这一策略是指根据全班(或小组)中所有成员表现予以奖励。如此则可消除同伴对不良行为的支持。 (3)避免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 不良行为第三个重要的强化是逃避烦闷、挫折、乏味和不愉快的活动。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逃避或避开不愉快的刺激就是一种强化,有些学生把学校里发生的许多事都看做是不愉快的、烦闷的、挫折的和疲惫的,对于那些在学校里反复遭受失败的学生尤其如此,但是甚至最有能力的或动机最强的学生,有时也会感到烦闷和挫折。学生经常表现不良,只是为了逃避不愉快的活动。这在学生频繁请求上厕所、削铅笔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学生在自习或做作业时比听讲时更容易提出这些请求,因为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学业能力不太自信的学生而言,对课堂作业更会感到挫折和焦虑。 不良行为矫正原则 所谓行为矫正就是系统地应用先前刺激和后果来改变行为。所谓后果就是教师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时,最后对学生的摊牌:要么遵守规则,要么后果自负。其主要原则如下: (1)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 完成一个行为矫正程序,第一步就是观察行为不良的学生,以识别出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为作为目标行为,第一个被定作目标的行为应当是最严重、最容易看出、最重要、发生的频率较高的行为,并且看看是什么强化物在维持这一行为。观察的另一个意图就是设立一个基点,以便比较出后来的改进。 (2)设立基点行为 在以后的几天里观察学生,看看其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多高。在此之前,需要明确界定这一行为的构成。例如,如果目标行为是“打扰同伴”,那么你就得决定什么具体行为构成了“打扰”(或许是逗乐、伸头、打断、拿去教科书)。 可以根据频率(如张××擅自离座位多少次)或时间(离座位多少分钟)来测量行为基点,频率记录很容易做到。基点行为可以成为表扬或惩罚及实施程度

(完整)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小学教学课堂出现了新的局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激励,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同时我们也得看到小学教学中任然存在的不能忽视的一些问题。其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最为严峻,是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家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小学数学教学出发,对其两极分化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成因;对策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cause of the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Liu Hong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propulsion,primary school teaching class in the new situation,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motivation,teachers’ teaching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need to see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annot ignore some of the problems still exist. Among them,the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is most serious,is each teachers and educators need to think about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to divid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alysis. 【Key words】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Polarization;Genesis;countermeasures 关注每一位学生,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所在。就目前而言,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客观而不可回避的,那么,造成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来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呢?下面是笔者通过相关研究提出的一点见解。 1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1.1 学生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生之间知识基础存在差异。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相比其他学科更强,这就要求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内容和技能熟练掌握,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话将会导致后面的学习出现困难,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教育论文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中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摘要: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原因,许多小学生身上 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 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小学生不良行为 习惯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三个方 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为习惯;矫正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也 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也普遍 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 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根 据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找到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小学生 的可塑性很强,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采取相应的 矫正措施。 1.基本做人的态度和习惯 从对小学生的观察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自制力较差,不遵守纪律,很随便;二、三年级的学生逐渐表 现出撒谎的问题,有的孩子不爱护公物,无公德;有些四五年级的学 生打人、骂人、欺负比自己弱的学生,并向低年级的学生索要财物。还有些共性问题:无爱心,对他人冷漠,无集体荣誉感;经不起挫折,

不够勇敢,怕吃苦等等。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将 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2.生活方面 小学生在生活方面同样存在不少问题,不愿做、也不太会做家务事,自理能力差,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将父母给的早点钱省下来买零食、买玩具;放学后不回家,到处玩,作息无计划、无规律,迷恋电视。 3.交往方面 小学生是家庭的中心,是爸爸妈妈生活的主宰,他们已经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要顺着自己的性子,很少为他人 着想,不会关心、宽容、体谅他人。 4.学习方面 学习被动,不喜欢做作业,心里总想着玩这玩那,因此作业马虎、应付、拖拉,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还有的学生做作业不动脑筋,不会抓紧时间,不会审题,总是依赖老师或家长,不愿意花时间钻研,学习缺乏吃苦的精神;课堂上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发呆,说 小话,做小动作,对于老师的提问,不积极思考,不求甚解,得过 且过。 二、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很多,有个体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不当,还有校外不良环境及社会不良风气 的影响等。 1.家庭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问题家庭”是相 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 或那样不和谐因素或是某些单亲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 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自卑、孤僻、冷漠、仇视 等不健康心理。

小学四年级读后感:《当代小学生》读后感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 本文作文是关于四年级的读后感《当代小学生》读后感,欢迎阅读。 她是通向智慧的大门;她是帮我走向未来的导师;她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她就是——《当代小学生》。 我与《当代小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自愿订阅这本书,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便毫不犹豫地拿出我的零花钱订阅了这本书。当刚刚发下第一本《当代小学生》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虽然是第一次看《当代小学生》,但是我仍然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时常读着读着便被其中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当代小学生》是一本很好的书,她能让我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名人故事”让我懂得人要学会去付出,懂得牺牲,更要懂得爱国;“伙伴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许多比我更努力,更优秀的同学,每一篇习作都是他们进步的见证,每一片文章都能让我感受到伙伴们一丝不苟的精神;“校园科技风”篇篇都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感受到一股“科技之风”迎面吹来,它使我对神奇的大自然和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语文大观园”教我如何用智慧打开语文那扇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知识大门;“生活中的数学”教我从生活中认识数学,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当代小学生》是一本歌颂我们当代学生的书,她记录着我们小学生美好的生活和快乐的学习;《当代小学生。》是一本讲述我们当代学生的书,她讲述着我们小学生幸福美好的成长故事;《当代小学生》是一本见证我们当代学生的书,她见证了我们当代小学生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每当我读《当代小学生》的时候,总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当代小学生的风采。

《当代小学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它的带动和影响下,我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得到很大提升,写起作文来更加得心应手,我的心情也会随着文中人物的心情而改变,有幸福和喜悦,伤心和无奈……在读书的同时,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遇到困难要坚强,对待老人要恭敬,被老师夸奖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当代小学生》不仅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还给了我无穷的智慧。 我们是当代的小学生,是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为祖国展现一个更好的明天,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 山东德州陵县陵县前孙镇楼子庄中心小学四年级:健康454545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54404720.html,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作者:许兴黔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幼儿时期是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纠正幼儿不良习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能让幼儿一生受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幼儿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正是这个道理。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一生中受用。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幼儿存在着不同的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综合幼儿平常表现,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如下几种: 1.调皮捣蛋。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认知以及自我认识,家长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没有注意去教育引导,幼儿是非观念不强,往往会出现调皮捣蛋的状况。在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时候,往往会搞一些恶作剧或者小破坏。比如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将别人的玩具抢走,或者扔在地上。别人在画画时,在别人纸上乱画一通,让别人活动无法进行。或者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 2.自制能力较弱。幼儿时期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弱,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遇到一点不开心的事情就会去报告老师、汇报家长,甚至是大哭一场。而在进行一些集体活动的时候他们则又往往会显得极度兴奋,比如遇到一些状况的时候就不服从教师的引导,造成教师教学难以进行。比如引导学生看某部动画片的时候,某些看过的同学就会跟其他同学讲后面的剧情,影响其他孩子观看。 3.以自我为中心,无规则意识。很多幼儿在家是家里的小太阳,家长无限制的满足,导致幼儿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课时想出就出,想进就进,想听就听,想玩就玩,不听老师的话,不受纪律约束。上学期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幼儿,小朋友们都午睡了,他就不睡,不管老师怎么劝、怎么哄他都不听,一个人跑到操场上去去玩,园长知道后,走过去对他说: “王栋,怎么不睡觉呀?” “我不想睡。”

小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小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阶段性小结 郭瑛 通过这几个月研究,我在作业布置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科特点,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减少学生作业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作业效率。 研究中得出,不同类别作业的设计,既要满足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能高质量地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 1.课内作业的设计 ①注重课内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维,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的基本技能; ②注重课内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使得所有学生在在练习中都能有发展; ③注重课内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④注重课内作业设计的应用性,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2.课外作业的布置 ①设计趣味型课外作业,让学生乐于参加。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来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其趣味性体现在内容的趣味性、形式的趣味性、学生参与方式的趣味性等方面。 ②设计生活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勇于实践。我们应树立生活数学的观点,数学源于生活、寓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和归属。生活性的作业设计体现在它的广泛应用性上,作业的设计应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应用,避免机械重复,避免繁琐的运算。 ③设计灵活型课外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生好奇性强,富有挑战性,但持久性短,他们反感机械单一的课外作业,教师在课外作业设计时应提供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操作等活动,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感与态度比较少。是否全员、全程、主动、深层参与关注的也比较少。 总之,这次几个月的研究小有成绩,下一阶段继续巩固成绩,争取用有效的作业设计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及矫正对策(党占海)

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及矫正对策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党占海 引言:研究和矫治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不良行为是产生刑事犯罪的重要先兆,大量的刑事犯罪是由轻微的不良行为演变、转化而来的,及早矫治不良行为就能避免大量刑事犯罪的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是缺乏有效的处臵方法,因而造成了很多悲剧性事件。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很容易发生各种不良行为,研究不良行为的矫正规律,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或有关的人员(父母、教师、社会工作者等)了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运用正确的原理与方法及时发现和矫正不良行为,从而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 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攻击行为,如打架、说脏话、说闲话、恶作剧等;有欺骗行为,如说谎、抄袭别人作业、偷窃、作弊等;有破坏行为,如乱扔垃圾、乱图乱画、故意损坏公物等;怠惰性行为,如迟到、早退、丢三拉四、不按时完成作业、劳动不认真等。有不良嗜好,如赌博、玩电子游戏等等。 小学生产生常见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的不利。在家庭,有些家长溺爱、孩子,使得他们养成蛮横无理、任性的习惯;有的家长采取粗暴、专制的手段教育子女,致使孩子为了逃避处罚而说谎,或以反抗报复的形式对待成人;还有的家长用歧视、虐待、忽视、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孩子,使他们得不到温暖,因而四处浪荡。在学校,有些教师缺乏耐心,方法简单,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不能因材施教,或工作时松时紧,失去教育信心,甚至歧视学生,使他们厌恶学习,甚至是逃学。在社会,由于儿童模仿能力强,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因而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容易感染他们,把他们引入歧途,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1 读书使我增长知识。正因为有了书,我才知道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豪放勇敢的武松,正因为有了书,我才发现世界有这么多的故事,有这么多的人。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爸爸妈妈就给我定了许多刊物,每当我捧起书,嗅着那书香的气息,我就忘记了一切。 在这些书中《当代小学生》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我很喜欢手工制作。《当代小学生》中的“手工作坊,”教我做美丽的小雨伞等等。在一次学校举行的“环保手工作品展示”活动中,我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长颈鹿”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我心灵手巧,我心里美滋滋的,这都是《当代小学生》的功劳呢! 《当代小学生》也是我的好朋友。因为里面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和好笑的漫话。还会有许多故事连环画等着你去看呢!看完后你一定会哈哈大笑。还有十佳少先队员风采录,里面有一些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新榜样里面的内容更精彩,还有小伙伴的作品,好看的很呢!语文大观园可以让我们增强语文能力;还有数学大观园呢!里面都装有许多竞赛题,像用不完的知识袋;还有英语八音盒,这一个神奇的英语海洋,让我对英语兴趣大大提高。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你也一定会非常喜欢。 每期的《当代小学生》的封面也很有趣。上面总有我喜欢的人物。她们都是我值得学习的榜样。里面的图画更是好玩!有可爱的小猫咪

伴你学习,有胖乎乎的小猪朝你微笑,还有小精灵蹦蹦跳跳来欢迎你。 这就是伴随我成长的《当代小学生》,我为有这样的好刊物而高兴!真的希望《当代小学生》能越来越优秀,让我和《当代小学生》一起成长,未来充满希望。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2 我和《当代小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捧起它,便迫不及待地翻开,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已经成为它忠实的小读者,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我对《当代小学生》是那么痴迷,名人故事的那些名人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他们,小小说是那么地有意思让我们心情舒畅。数学大观园使我们做题效率明显地提高。英语小讲台让我们眼看外国,眼看世界。手工作坊使我们变得心灵手巧。电脑天地让我们了解到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自然之谜让我们知道更多关于大自然的谜。生物学破案使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小侦探”----《当代小学生》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也像一朵朵花,装扮我们的生活。 我最喜欢数学大观园。它的那些数学题非常有趣,都需要画图。计算。我一般从不看答案。自己慢慢计算总会出来结果的。有一天,我看见了一道题叫“第四个答案”,我算了一个小时也没算出来,而且已经用了五六页验算纸,最后我无奈地看了一眼答案,啊,原来这么简单的题被我想得这么复杂。因为有了它,我的数学作业每次都能全对,使我受到老师的夸奖,读后感《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当代小学生读后感(推荐阅读)》。我还喜欢“我的伙伴”,它使我的作文水平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分析及预防与矫正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及治疗 闾井中心小学康玉龙 内容摘要:本文从生物、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依据人本主义的观点、维果茨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斯金纳等人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治疗的对策。以期对小学生的教育提供一些帮助,让小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成因治疗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标准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有的甚至处在犯罪的边缘或已有轻微的犯罪行为(或称准犯罪水平)。”[1]这种现象在学校中,虽然只是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是,矫正不良品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重大影响。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时期,良好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一、正确区分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 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分为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两种,在学校生活中,区分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将学生的过错行为视为不良品德行为,就会将问题看的过于严重。反之,如果将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混同于过错行为,也会将问题看的过于轻率。 1、“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的、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2]在学校生活中,品德不良学生的人数虽然极少,但其消极作用很大,经常干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学生的过错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所发生的违反学校中校纪校规的行为。” [3]由于缺乏明确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不强,道德知识经验不足和认知水平较低,在不良的需要或情绪、好奇心、好动、试探和模仿等心理的驱使下,学生

(完整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南秀云 一、研究的背景与成因 (一)研究背景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由于我校处于工业区附近,大部分的留守子女以及外来人员子女都到我校就学。他们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数学学习成绩提前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应对的方法与策略呢? 为此,我确定了以“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作为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学生个性的差异。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探索实际上是给优秀生创造了思维空间,学困生只是一种形式的参与,实际收效并不大,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2、认知差异。教师在课堂上不科学实施分层教学,课后也没能及时辅导,学困生与学优生距离也将越拉越大。 3、教学评价差异。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教学评价单一,大家习惯于用考试分数这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发展,有的只用一张试卷来检测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就明显地拉开距离,优生和学困生就因一张试卷而产生了。 4、家庭教育的差异。农村、外来务工家长自身素质不高,目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缺乏基本责任感,不能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家庭学习氛围。还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文化求知的价值和人生价值观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过早地使一些孩子丧失了学习努力的目标和学习钻研的兴趣,以至于小小年纪就成为了老师、学生、家长眼中的“差生”。

[整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根据《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的要求,为了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观察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探索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有效地矫正和转变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的成长。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在学校管理和课题实施中采取具体措施,制定相关制度,开展有效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转变校风,形成学校特色。 3、加强教育科研的规范管理,促使教育科研向深层次发展。 4、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预期性目标的实现。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针对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归纳总结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方法和途径。寻求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3、完善研究工作的档案管理。认真按照《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做到“完成一件工作,留下一个足迹”的原则。通过各种有效媒体,积累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三、课题研究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负责 三月1.召开立项课题小组会议,布置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 题分工明确任务。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指导工作。 3.拟定年度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4.针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交流、研讨。 教务处 教科室 各教研组 四月5.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小课题,布置小课题研究工作。 6.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守则》,黑板报评比活动。 7.通过主题班会组织学规范,礼仪相关知识。 教务处 少先队 各教研组 五月8.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情况交流。 9.确定3位教师上主题班队会课,每年段1节,收集过 程性材料。 教务处 教科室 各教研组 六月10.召开课题成果交流会。 11. 12.邀请专家来校对课题积极指导. 13.征集教育案例、论文,撰写阶段总结。 14.及时做好立项课题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教务处 教科室 七月至八月15.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安排布置学生假期生 活。 16.征集家长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经验总结。 少先队 教科室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500字最新范文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500字最新范文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一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学校每个月都会发给我一本《当代小学生》。 《当代小学生》每期都会有很多的版块,如,“小星星”、“名人故事”、“伙伴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欢“英语小博士”这一版块。 “英语小博士这一版块讲的是一些关于国外景点的介绍。第454 期里,它介绍了白金汉宫及凡尔赛宫: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室生活和 工作的地方,是英皇权利的中心地。而在巴黎凡尔赛宫则在法国大 革命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结束了为王室服务的生涯。通过这一版块,我了解到了世界各地的景点历史及用途等知识,使我感受到了 国外历史、艺术的气息。 而”心灵对话“主要是老师写的。这位老师用了一个给孩子们讲解《静夜思》后,一个小男孩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自己不会,在上网 查找了答案后,给孩子们讲解并表扬了那个小男孩的故事,告诉了 我老师其实和孩子们一样,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有不明白的地 方能够大胆提出,也是一种勇气的表现。 ”电脑天地“、”自然天地“、”校园科技风“三个版块讲解了有关电脑、自然、科学的事情,让我不仅懂得了更多知识,还知道 了人类发展创新的步伐越发加快了。 此外,这本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幽默笑话、创意手工之类的东西,让我在快速、紧张的思考与阅览中得以放松。 《当代小学生》不仅给了我写作文时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还给了我无穷的智慧,教给了我很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我非常感 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本好书,我一定会好好地爱惜它。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二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句句名言,使我逐渐明白了书的重要性,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在我读过的一本本书中,《当代小学生》让我 铭记于心,受益匪浅。 我与它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开学后不久,老师给我们发下了第一本《当代小学生》,刚拿到手里翻看了几页,读着读 着便被精彩的故事和有趣的知识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每发下来 一本,我都从头到尾读上好几遍,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个章节、每个 话题,并把好的语句和知识点记下来。不知不觉中,我的知识面越 来越宽广,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也逐渐养成了把书读透读懂的好习惯。 阅读《当代小学生》时,我的心情会随着文中人物的心情而改变,有幸福和喜悦,有骄傲和自豪,也有伤心和无奈……我了解了许多 作者普通而又充满稚趣的生活,认识了残疾但乐观的兰珍妮,心中 充满光明的盲童孙岩,自强不息的海伦·凯勒……无论是在生活还 是学习中,我都以他们为榜样,鼓励自己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和挫 折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我便对 自己说:继续努力,我也能行! 《当代小学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它的影响下,我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写起作来更加得心应手。书就像一对 隐形的翅膀,当你真正拥有了它,便可以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们要热爱读书,多读好书,让它住进我们的心里,陪伴我们茁壮 成长!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范文三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每当老师说订书的时候,我就第一个冲上去说:”我要,我要!“当老师把书交到我手上时,我就开心的 不得了。于是,我订了《当代小学生》这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