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分析

指导教师:李南成教授

作者(以学号排序)及分工

2004级金融工程2班邓志强40421066 文献综述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孙瑞琪40421080 论文撰写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吴雍40421086 数据收集

2004级金融工程2班肖玲40421087 模型建立与求解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的趋势明显,应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和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城乡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也有较大影响,且农村人口比例的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增加具有正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 增长趋势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截止2006年度,我国人口总量已由1982年末的10.3亿增加到130756万人[1]

,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瞒报率可能高于1.81%[2],中国实际人口数量可能已达到13.5亿,人口膨胀问题严重。

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人口模型,作出精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然而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

1982年9月1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二十几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5.89%, 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同时我国老龄化水平已由1983年末的4.441%上升到了9.050%,在这种情况下,应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社会各届分歧日益增大。

本文采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20余年的样本数据,以求建立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决定机制,探讨现阶段我国是否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文献综述

对于人口问题的研究,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马尔萨斯(Malthus ,1766-1843)调查了英国一百多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得出了人口增长率不变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3];同时,马尔萨斯首次把经济因素对生育率与死亡率的影响视为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提出了古典的动态人口经济增长模型,基于上述成果,马尔萨斯成为了人口理论的奠基人,在这一模型中, 马尔萨斯忽略了相对价格的作用, 假定父母对子女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常规”递增函数。马尔萨斯预见, 各国经

[1]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

[2] 1.81%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抽样调查所得出的漏报率

[3]

记t 时刻的人口为()x t ,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r ,将()x t 视为连续、可微函数,

记初始时刻(t =0)的人口为0x ,则0()rt

x t x e

济将趋同于一个稳定的人均收入水平, 而且当收入水平超过均衡水平时, 生育率上升, 死亡率下降, 反之亦然,这一模型对19 世纪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西方世界和世界其他地区过去150 多年来的事实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 生育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

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珀尔(R.Pearl )和利德(J.Reed)于1920年,在生物繁殖研究中发现Logistic 函数,也被称为生长曲线函数,建立了人口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 模型)[1],对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指数模型进行了扩展。

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人口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成果,Razin 和B zion - ( 1975) 提出了一个动态的最优人口增长模型, 该模型假定每一代人的效用不仅是其自身消费水平的函数, 而且是新生人口的效用和数量的函数。假定每一代人具有同样的偏好,通过动态优化过程把生育与工资率、利率、资本积累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Becher 和Barro ( 1988、1989) 通过对这个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得出父母的效用随子女数量增加呈献出递减的速率;另外,Becher 、Murphy 和Tamura ( 1990) 做出一个新的扩展,把人力资本投资放在一个核心位置, 假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不是下降。其结果是, 经济会出现多重稳定状态均衡: 一种是甚少人力资本和较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不发达稳定状态均衡, 在这一均衡中父母选择高生育和较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另一种是人力资本不断增长且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发达均衡, 在这种均衡中父母选择低生育和对子女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

K.Subbarao (1995)年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女性的中学入学率对于降低人口增长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是社会历史的范畴,人口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即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两种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须具有的,二者之间还有应当互相适应的问题;人口体现着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统一,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学者对人口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1957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马寅初在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数量、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主张,据此成为我国“新人口论”的奠基人。“新人口论”首先对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作了分析,认为由于新中国解决了失业、灾荒、饥饿和瘟疫等一系列问题,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地降了下来,出现了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其次,人口增长过快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新人口论”主张保留人多的好处,去掉人多的坏处;保全这个大资源,去掉这个大负担,方法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该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开展人口理论的研究,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现代建设,仍然有积极意义。

湖南大学学者蒋辉(2004年)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人口增

[1]

设人口增长率为r ,人口数量为x ,若将r 表示为x 的函数()r x ,则为它的减函数,引入自然

资源和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 x ,则可推出()

(1)m

x r x r x =-

长与粮食生产关系、粮食产量增长的匹配状况,得出了我国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总体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本结论;同时根据我国土地承载人口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粮田人口承载力的显著因素是粮食单产、人均GDP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三个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李政(2006)使用中国1992—2002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人口增长率与人均GDP、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回归模型,得出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对人口增长率有抑制作用。

中国学者王浩(2006)年在《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教育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指出收入分配差距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有两个途径:其一, 从结构上看, 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低收入人群所占比重也越大, 而在我国, 在理论上和实际上, 低收入人群的生育率都要高于高收入人群。因此,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人口增长率也越大。其二, 从总体上看, 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对经济增长发生阻碍作用, 最终影响人口增长。

对于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国内学者分歧日益加大。

三、模型设定

研究人口自然增长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因素的分析:

首先,作出我国1983年———2005年我国人口数量的拆线图,见图1 图1 我国人口数量变动拆线图

135000

130000

125000

120000

115000

110000

105000

100000

8486889092949698000204

由图1可以看出,人口数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变化趋势明显,且表现出随时间变化递增的趋势,由此考虑用时间序列的观测时期所代表的时间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1],以反映被解释变量随时间推移的自发变化趋势。

其次,马尔萨斯与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均指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近15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必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人均GDP”这一指标表示各观测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再次,经验表明,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重男倾女”思想较为严重,同时,与城镇相比,农村小孩的培养成本较低,由此造成农村人口具有更高的生育倾向,城乡人口结构对于我国人口数量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以农村人口比例这一指标来反映城乡人口结构。

[1]张晓峒在《计量经济学基础》第2版中称这种变量为时间变量,又称趋势变量,时间变量在用时间序列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单独作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也可以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一个解释变量,时间变量通常用t表示。

另外,对于贫困阶层来说,儿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投入品,父母期待为其年老时提供经济支持的形式,获得养育儿童的回报,由此认为贫富差距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本文以基尼系数这一指标来反映我国的贫富差距。

最后,实证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与居民受教育水平负相关,特别地.K Subbarao (1995)年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女性的中学入学率对于降低人口增长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女性的中学入学率数据难以采集,因此本文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反映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2)、由于本文很大程度上是作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诸变量间的回归分析,因此将模型设定为:

5

62

t t i it i y c x t ββε==+++∑ (1)

符号说明:t y 为观测期年底人口数; c 为截距项;

2t x 为观测期人均GDP ; 3t x 为观测期农村人口比例;

4t x 为观测期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5t x 为观测期基尼系数;

t 为时间变量;

t ε为残项;

i β为待估计参数值,i =2,3 (6)

四、 数据的收集:

本文采用的是我国1983年——2005年的数据,具体数据见表1:

例;观测期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通过1984-2006年统计年鉴[1]查得,基尼系数通过百度[2]及人大经济论坛[3]收集得到。

注:计划生育政策于1982年11月才正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同时2007年统计年鉴尚无法查到,因此无法获得2006年的观测值,所以本文采用的是1983——2005年的数据;

本表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

时间变量通常用t 表示,一般取1,2,3……n

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根据表1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

^

234565907.42-0.280840+489.5619-59.64123-2476.056+1999.176t t t t t y x x x x t

t =(19.8760) (-3.6563) (11.1970) (-3.3342) (-1.3667) (75.2048)

2R = 0.999741,2

R = 0.999665,F = 13133.97,DW =1.024140

2

R =0.999665、F =13133.97,模型整体上拟和效果较好,5t x 项t 检验不显著,而且符号与预期相反,怀疑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55035773.html,/ [2]

百度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55035773.html, [3]

人大经济论坛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55035773.html,

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分别做t y 对2t x 、3t x 、4t x 、5t x 、t 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加入t 的方程2

R 最大,且参数t 检验显著,以此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经比较,新加入3t x 的方程2

R =0.997895,改进最大,而且各参数的t 检验显著,选择保留3t x ,再加入其他新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在t 、3t x 的基础上加入加入2t x 、4t x 后的方程2

R 相等,但加入4t x 后3t

x 的t 值得到更大地提高,所以选择保留4t x ,再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在t 、3t x 、4t x 的基础上加入2t x 后的方程2

R 略有增大,且2t x 的t 值显著;加入5t x 后的方程2

R 略有减小,且5t x 的t 值不显著;所以选择保留2t x ,由(2)式知在t 、3t x 、4t x 、2t x 的基础上再引入5t x ,将导致多重共线性的产生,因此删除5t x ,所以经多重共线性修正后结果为:

^

234=64285.56-0.262164+501.7701-61.78688+1985.288t t t t y x x x t (3)

t = (20.27885) (-3.387809) (11.45069) (-3.386893) (78.93977)

2R = 0.999713,2

R =0.999649,F =15661.87,DW =1.024140

对于(3)式,我们进行异方差检验,因为是小样本,采用格莱泽法对此做了初步的摸索[1],做残差项关于诸解释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表7。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经验检验法[2]对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检验,利用Spss 软件得出诸变量与残差项的绝对值的Spearman 系数,并近一步计算出了t 值、

p 值,结果如表8所示。

表8的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t 检验均不显著,只有当p 值增大到0.15以上,才是显著的,因此没有迹象表明解释变量和残差项绝对值之间有任何系统的联系,故可认为(3)式没有异方差。

(3)式中,DW =1.024140,当'

23,4n k ==时,L d =0.777, U d =1.534,

L d

检验要求残差项满足零均值假定,为此本文先进行t ε项的正态性检验,对t ε项进

行正态性检验,得Jarqe Bera -=1.030448;p =0.597367>α=0.05,接受原

[1]

古扎拉蒂在《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上册》指出,对于小样本的异方差检验,可用格莱泽法进行初步摸索。 [2]

古扎拉蒂在《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上册》指出,对于小样本的异方差检验,可以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经验检验法。 [3]

布劳殊-戈弗雷检验,又称BG 检验

假设[1],t ε服从正态分布,从而t ε项满足零均值假定。

进行LM 检验,选择滞后一阶,得LM 辅助回归的结果方程:

1

2340.540625-701.8016+0.010064+5.344705+9.074115-11.74646t t t t t

x x x t εε-=(4) t =(2.130505) (-0.24062) (0.14194) (0.133161) (0.527189) (-0.496837)

2R =0.210736,DW =1.567813

LM =2nR =4.846925>2(1)x =3.84,所以LM 检验结果说明误差项存在一阶

正相关。

为修正自相关,对(3)式进行科克伦—奥克特迭代,可得回归方程

^*****

23436983.39-0.222358+505.6160-51.05323+1943.746t

t t t y x x x t = (5) t =(17.23383) (-2.569856) (10.09704) (-3.021158) (58.77509)

2R = 0.999364,2

R = 0.999214,F = 6677.281,DW = 1.362291

其中:*10.420801t t t y y y -=-;

*33310.420801*t t t x x x -=-; *44410.420801*t t t x x x -=-;

*0.420801*(1)0.579199t t t t =--=

对(5)式的残差项做滞后一阶的LM 检验,得

LM =2nR =2.498922<2(1)x =3.84,所以LM 检验结果说明误差项自相关

已得到消除,对式子进行还原,得最终估计结果为

^

234=63852.64823-0.222358+505.6160-51.05323+1943.746t t t t y x x x t (6)

对上式,以1994年为界点,进行Chow 分割点检验,得到:

Chow Breakpoint Test: 1994 F-statistic

1.034776 Probability 0.440748 Log likelihood ratio

7.886626 Probability

0.162596

F 检验、对数似然检验P 值均大于0.05,从而接受原假设[2],即模型

结构未发生变化,该模型稳定性好。

同时,计算得到(6)式的预测的相对均方误差

PMSP =

能满足预测的短期及中长期要求。

[1] 原假设:t ε服从正态分布 [2]

原假设:不存在结构变化

综上所述,(6)式效果较好。

六、结论

我国人口的固有数量为63852.64823万人,此时其实诸变量均取值为零,因此它仅有理论意义。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人均GDP每增加一个单位时,人口数量降低0.222358个单位,表明经济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农村人口比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增加505.6160万人,由此可见,城乡人口结构对我国人口数量有重大的影响,尤其农村人口比例的提高对人口数量有正的影响,人村人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养儿防老思想严重,同时,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也倾向于将生育小孩视为人力资本投资,以求得将来的回报,因此,农村人口有更高的生育倾向,因此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应以农村为重点。

当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例每增加1%,人口数量减少51.05323万人。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对此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 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素质,使人们更容易摆脱宗族、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更容易掌握生育科学知识、避孕方法等,能较自觉地晚婚、节育,树立人们正确的生育观念,从而使人们自觉地控制生育水平;其次,,文化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对于事业有更高的追求,对此要求人们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这就大大提高了婚龄和降低了生育水平。

当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递增趋势是每年1943.746万人,由此可见,为达到我国人口零增长的长远人口战略目标,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必要的。

七、政策建议

针对计量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经济总量, 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当前国家应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并通过建立完善经济体制来调动一切劳动者的积极性, 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2.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普及义务教育, 尤其是要注重提高全社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和比率。

3.经过二十几年“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实施, 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对保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依然十分明显,在逐步通过发展经济和不断提高居民素质来调节人口的增长的同时, 也应重视利用行政手段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本文认为我国仍应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更应加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敦促人们形成和谐的生育观。

参考文献:

1.庞皓.计量经济学.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美]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2版.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王皓.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和教育因素的实证分析.西北人口,2006(2)

7.李建民、王新、王金营.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关系探讨.中国人口科学,1999(5)

8.李小平.人口老龄化并非危机──兼论人口负增长前绝对不应放宽现行生育政策.科学决策月刊,2002(2)

9.刘坤亮. 需进一步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实证分析.西北人口,2005(1)

10.兰嘉庆、余宛汾.异方差的游程检验.中山大学学报,2004(6)

如何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

如何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 人类的文明可谓就是城市的文明,大城市意味着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机会,因此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国大部分人口都想往大城市靠拢聚集,但是城市的人口过多,超过了城市的负荷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问题势在必行。 “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流动人口的迁入,即机械增长是造成我国大城市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说。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进入了大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以青壮年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在不同岗位上默默付出,改善了大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为城市的有序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人口的激增也同样引发了不少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水、电、气、热、煤等供应常年紧张;道路拥堵日益严重、公共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一场小雨就可能造成全城拥堵;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也无法满足新增人口需求,带来许多社会矛盾;一些流动人口聚居区,居住环境恶劣,隐藏安全隐患。如何应对人口激增,已成为摆在大城市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人口涌入大城市,看重的是丰富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大量的优质资源等,更多的是理性选择。大学毕业后,来自很多学生就决定不回自己的老家工作,而留在大城市工作,他们相信大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各种资源也多,软硬件条件都好,只要肯奋斗,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部分大学生的这种心态也代表了很多涌向大城市打工者的真实心理。“人人都想过好生活,所以在选择工作地点时,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比较收益高的城市。”南京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润龙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是大势所趋,而大城市有着诸多的突出优势,所以更容易吸引流动人口。更多就业机会,是外来人口最看重的,有了工作就有了生存的基础。“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大量优质资源集聚大城市,让这些地方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能够提供更多的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告: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 从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热点分析北上广之外,中国人口正集中涌入五大城市只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 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口200万,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东莞的制鞋服装厂搬走了,旁边深圳不堪高地价压力的高端制造业又搬过来了,比如华为和大疆创新的新生产基地,都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这里离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往来交流相当方便。而深圳白领到东莞置业,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一样,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 464472269.jpg 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 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 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 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 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 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 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 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 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 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 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 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

江西省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 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 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 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 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 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 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 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 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 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 uiopasdfghjklzxcvbnmrtyuiopas 江西省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班级:14级工商管理 学号:1412021036 姓名:罗敏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经过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由于人口发展所具有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然而,江西平稳度过人口增长“惯性”引发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发展转为低增长,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关键词:人口数量江西省变化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4年04月09日10:41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徐光瑞韩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首先,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 2012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5404万人,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0040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4.1%,较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714万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4%,比重较2011年上升0.3个百分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多。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82年的6251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00403万人,年均增加1262.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61.5%增加到2012年的74.1%,年均增加0.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也在稳步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82 年的49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714万人,年均增加257.4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从4.9%增加到9.4%,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情况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4980.6万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5.1%,低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1.17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8.7%,高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的近30%。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长219.3万人,而2002-2012年年均增长333.7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114.4万人;从占比来看,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加0.12个百分点,而2002-2012年占比年均增长0.21个百分点,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0.09个百分点。 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抚养比指标来看,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抚养比显示,1982-201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从62.6%下降至34.2%。但是,总抚养比近两年持续增长,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34.4%和34.9%,显示出全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正在加重。细分抚养比显示,我国少儿抚养比从1982年的54.6%大幅下降至2012年的22.2%,而同时老年抚养比从8.0%上升至12.7%。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

中国老年人口情况分析

老年人口情况分析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五大特点: 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 我国老龄人口决定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 高龄化趋势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 “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 “空巢”老人(即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迅速增加。 关于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式居住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一对夫妻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愈加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城乡老龄化人口差异被填平,农村养老问题严重。 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降低。人口流动已经填平了城乡老龄化程度上的差异:乡村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8.1%,已经高于镇6.0%和城市6.7%的水平。

1 中国老年人口现状 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未来20年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最高年份将增加1400多万。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由目前的13.7%上升到2053年的34.8%。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

全国省市县区名称及人口数量清

全国省市县区名称及人口数量清单 1 (16市辖区2县)简称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143万(2002年)。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密云镇、延庆县延庆镇(15个市辖区3个县)简称津。面积1.1万多平方千米,人口927万(2002年)。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杨村镇、宝坻区城关镇静海县静海镇、宁河县芦台镇、蓟县城关镇

(11个地级市36市辖区22县级市108县6自治县)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市。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742万(2002年)。 904万人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井陉矿区、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平山县平山镇、井陉县微水镇、栾城县栾城镇、正定县正定镇、行唐县龙州镇、灵寿县灵寿镇、高邑县高邑镇、赵县赵州镇、赞皇县赞皇镇、深泽县深泽镇、无极县无极镇、元氏县槐阳镇 703万人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润区、丰南区胥各庄镇、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兴城镇、滦南县倴城镇、玉田县玉田镇、唐海县唐海镇、乐亭县乐亭镇、滦县滦州镇 270万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昌黎县昌黎镇、卢龙县卢龙镇、抚宁县抚宁镇、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 848万人从台区、复兴区、邯山区、峰峰矿区、武安市、邯郸县南堡乡东小屯村、永年县临洺关镇、曲周县曲周镇、馆陶县馆陶镇、魏县魏城镇、成安县成安镇、大名县大名镇、涉县涉城镇、鸡泽县鸡泽镇、邱县新马头镇、广平县广平镇、肥乡县肥乡镇、临漳县临漳镇、磁县磁州镇 664万人桥东区、桥西区、南宫市、沙河市、邢台县邢台市桥东区、柏乡县柏乡镇、任县任城镇、清河县葛仙庄镇、宁晋县凤凰镇、威县洺州镇、隆尧县隆尧镇、临城县临城镇、广宗县广宗镇、临西县临西镇、内丘县内丘镇、平乡县丰州镇、巨鹿县巨鹿镇、新河县新河镇、南和县和阳镇 1070万人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满城县满城镇、清苑县清苑镇、涞水县涞水镇、阜平县阜平镇、徐水县安肃镇、定兴县定兴镇、唐县仁厚镇、高阳县高阳镇、容城县容城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榜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 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1 上海市1750 1230万 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 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 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 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 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 8区 3 粤1 广州市 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 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 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 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5万人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56平方公里)中心6区+近郊4区一部分(外环以内) 5 鄂1 武汉市960 570 120 1100(07非农业人口610万,武汉市市区人口660万07中心建成区面积5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服务人口 2020年为47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为390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服务人口2010年为795万人)中心6区+洪山大部+东西湖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分析 指导教师:李南成教授 作者(以学号排序)及分工 2004级金融工程2班邓志强40421066 文献综述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孙瑞琪40421080 论文撰写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吴雍40421086 数据收集 2004级金融工程2班肖玲40421087 模型建立与求解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的趋势明显,应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和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城乡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也有较大影响,且农村人口比例的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增加具有正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 增长趋势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截止2006年度,我国人口总量已由1982年末的10.3亿增加到130756万人[1] ,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瞒报率可能高于1.81%[2],中国实际人口数量可能已达到13.5亿,人口膨胀问题严重。 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人口模型,作出精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然而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 1982年9月1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二十几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5.89%, 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同时我国老龄化水平已由1983年末的4.441%上升到了9.050%,在这种情况下,应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社会各届分歧日益增大。 本文采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20余年的样本数据,以求建立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决定机制,探讨现阶段我国是否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文献综述 对于人口问题的研究,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马尔萨斯(Malthus ,1766-1843)调查了英国一百多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得出了人口增长率不变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3];同时,马尔萨斯首次把经济因素对生育率与死亡率的影响视为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提出了古典的动态人口经济增长模型,基于上述成果,马尔萨斯成为了人口理论的奠基人,在这一模型中, 马尔萨斯忽略了相对价格的作用, 假定父母对子女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常规”递增函数。马尔萨斯预见, 各国经 [1]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 [2] 1.81%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抽样调查所得出的漏报率 [3] 记t 时刻的人口为()x t ,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r ,将()x t 视为连续、可微函数, 记初始时刻(t =0)的人口为0x ,则0()rt x t x e

中国人口分析

1 中国人口现状 1.1 计划生育国策的出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人口数量已高达13忆,人口问题一度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关键因素。为了减小人口问题对我国提高综合国力 产生的阻碍作用,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孩子。 1.2 人口问题初步显现 过去的中国坚持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个体都以家庭人口兴旺为荣,加之国家也一直 鼓励生育,所以尽管当时的医疗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极高,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总人口数量还是呈现出爆炸式地增长。然而建国以来,考虑到快速提升我国的国 际地位,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国家开始限制生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 开始发生转变,人人准求高质量的生活,家庭模式流行“四二一”组合。 1.3 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容忽视 现在我国的人口增长方式进化成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的状态,且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增长率大大降低。这一举措的实施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也突飞猛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观察,中国人口逐渐表现出老龄化的现象,这将再一次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我国的 人口进行分析,借助抽象模型的建立,以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人口政策。 2 我国人口模型分析 2.1 人口灰色增量模型分析 人口灰色增量模型比较适用于年限较短的人口模型分析,长序列时也可酌情使用,但 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精确值,对于较短年限的人口预测分析可采用下面的公式:普通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t+1)=-17143.853*exp(-0.05244452*t)+ (18100.853),t=1,2,3... 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k)=-13898.853*exp(-0.05244452*(k-n))+ (18100.853),k=1,2,3... 离散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k+1)=0.9628X1(k)+900.1719,k=1,2,3...

1980年城市人口规模排行

1980年城市人口规模排行含100万以上以及50-100万排名 【太原行政区划市域过小,矛盾十分突出。30年来,太原城市人口规模从第13位跌落到120位以外,尚不及省内的运城、临汾。虽然,市区人口在郑州、石家庄、昆明、南昌、合肥等城市之上,但市域人口远远低于上述城市!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区为经济主体,跨区协调举步维艰的体制下,极不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形成太原都市区、太原城市群。这也许是被人们忽略的山西经济发展乏力、转型缓慢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核心不强大! 其原因是,其他城市随着经济辐射能力的提升,行政区划也不断扩大,不断把周边县、市扩为市区,但太原行政区划却30年没有改变,差距由此拉开!其原因是否与被晋中包围有关?】

截至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其中重庆市人口2884万排名全国所有城市榜首。 中国城市人口排名: 排名城市或地区人口(万人) 1 重庆市2884.62 2 上海市2301.91 3 北京市1961.24 4 成都市1404.76 5 天津市1293.82 6 广州市1270.08 7 保定市1119.44 8 哈尔滨市1063.60 9 苏州市1046.60 10 深圳市1035.79 11 南阳市1026.30 12 石家庄市1016.38 13 临沂市1003.94 14 武汉市978.54 15 邯郸市917.47 16 温州市912.21 17 潍坊市908.62 18 周口市895.32 19 青岛市871.51 20 杭州市870.04 21 郑州市862.65

人口数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基于Leslie矩阵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探讨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人口问题也是我国的根本 问题,可是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却出现老龄化严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不良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针对近几年的人口数据做出了一些简要的分析,特别是自从2002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为了考虑其以后的人口发展情况,我们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进行一定的预测,并评价其合理性。 从种群的方面出发,在种群的Leslie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整个中国的年龄按阶段分成20组,通过Leslie矩阵建立起他们的相关关系,我们以最近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控制5年内总生育率的倍数来控制每个夫妇所生孩子的个数,通过多次迭代求解,最终可得到:若我国严格采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即每个夫妇仅生一个孩子,则50年后我国的人口将为5亿左右,可见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严重。 为了提出新的政策,我们通过改变其倍数关系来改变其人口的结构,我们发现当生育率为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1.8左右,也即每个夫妇大约生2个孩子时,从人口数量来看,50年后我国的人数将在10亿左右;而从人口的结构来看,男女比例也接近于1,老少比也比较合适。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关于放宽二胎政策的时间,我们通过探索两个不同总和生育率的相关人口变化情况下,发现在2015年对计划生育进行改变,其改变的内容为:在控制人口数量为10亿情况下,在最近50年里,可以对二胎政策给予一定的放宽。 在模型的检验中,在现行总和生育率与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1.8时,我们通过增大或减小其值时,其效果都不是往老龄化方向发展就是往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的方向发展,所以,

世界各大城市人口数量

and flag Area (km2)(1 July 2002 est.) Population density (per km2) Capital ?land (within Finland) Albania Andorra Armenia Austria Azerbaijan l[?] Belarus Belgium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a Cyprus e[?]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Faroe Islands (Denmark) Finland France h[?] Georgia m[?] Germany Gibraltar (UK) Greece Greenland (Denmark) Guernsey d[?] Hungary Iceland Ireland

Isle of Man d[?] Italy Jersey d[?] Latvia Liechtenstein Lithuania Luxembourg Republic of Macedonia Malta Moldova b[?] Monaco Montenegro Netherlands i[?] Norway Poland Portugal f[?] Romania Russia c[?] San Marino Serbia g[?] Slovakia Slovenia Spain Svalbard and Jan Sweden Switzerland Turkey n[?] Ukraine United Kingdom Vatican City

人口数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人口数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基于Leslie矩阵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探讨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人口问题也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可是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却出现老龄化严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不良现象。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针对近几年的人口数据做出了一些简要的分析,特别是自从2002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为了考虑其以后的人口发展情况,我们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进行一定的预测,并评价其合理性。 从种群的方面出发,在种群的Leslie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整个中国的年龄按阶段分成20组,通过Leslie矩阵建立起他们的相关关系,我们以最近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控制5年内总生育率的倍数来控制每个夫妇所生孩子的个数,通过多次迭代求解,最终可得到:若我国严格采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即每个夫妇仅生一个孩子,则50年后我国的人口将为5亿左右,可见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严重。 为了提出新的政策,我们通过改变其倍数关系来改变其人口的结构,我们发现当生育率为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左右,也即每个夫妇大约生2个孩子时,从人口数量来看,50年后我国的人数将在10亿左右;而从人口的结构来看,男女比例也接近于1,老少比也比较合适。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关于放宽二胎政策的时间,我们通过探索两个不同总和生育率的相关人口变化情况下,发现在2015年对计划生育进行改变,其改变的内容为:在控制人口数量为10亿情况下,在最近50年里,可以对二胎政策给予一定的放宽。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专业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孙学涛 班级学号Z12160352 指导教师黄犚 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3.3.3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4.2政策建议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2012年6月

1、预测的基础数据 (1) 每年新出生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人口统计数据列出1954-2000年现存人口数,2001-2010年人口数由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得出,男女比例预估为118:100。其中:1991年至2000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按年统计的结果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相差较大,但是根据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按年统计的出生数是准确的。

(2)各年龄组数据 根据表1中数据进行统计,得出0-59岁年龄区间,每五年为一个样本空间的数据,60-65岁年龄组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65岁以上年龄组数据可根据全国200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

表2:2010年各年龄组人数 (3)预测用育龄妇女人数 为了预测方便,把把每个孕妇自己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折算,如果生两个孩子,就把两次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这样的平均生育年龄基本落在20-35岁之间。考虑人口男女比例失调,因此,预测需要2010年时0-29周岁各年龄组女性的数据如表3。 2、预测用模型 (1)人口出生模型 考虑到孕妇平均生育年龄,我们选取20-24岁期间30%生育,25-29期间50%生育,30-34期间20%生育,选取当时的总和生育率进行计算,当总和生育率在1.5以下时,一胎率较高,并且头胎生育年龄较早,所有孕妇平均生育年龄在25岁。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二胎比较多,自然平均生育年龄将增大,平均生育年龄将达到27岁。生育年龄对人口总数影响比较大,例如:20-25起生育两个孩子,与40-45岁去见生育两个孩子对人口总数影响差异巨大,因此,为了修正生育年龄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及预测方便,本文选取25岁作为一个世代交替计算周期,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候,需要以1.08为系数进行调整。 N0-4=(30%*N20-24 +50%*N25-39+20*N30-34) *R1/R2/(1+R3)

2012统计全球人口最多十大城市排行

2012统计全球人口最多十大城市排行 世界人口本月底将达70亿 联合国人口基金17日发布的一份简短公报说,随着今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不过如果今天就行动起来,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应对。 专家表示,世界人口激增使得水资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愈加恶化,资源比以前更加紧张。联合国人口基金定于10月26日在全球发布《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将专门介绍70亿人口给世界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从60亿到70亿仅用12年 公报说,即将发布的报告表明,我们今天所采取的行动将决定本世纪结束时世界人口增长到100亿还是160亿,以及人类的未来是否更公平,环境是否可持续发展。报告阐述了老龄化、年轻人口增加、城市化和移民等人口学趋势,以及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与研究世界人口数量同等重要的原因。 联合国人口基金提前透露了部分报告数据:目前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达8.93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4亿,增加近两倍。目前世界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再过35年将有三分之二人口住在城市。世界平均寿命正在增加,已从1950年的48岁增加到今天的68岁。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此前公布的数据,19世纪初,世界人口仅有10亿。100多年后,人口总数翻了一番,此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于30多年后达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按照目前趋势,世界人口大约于本世纪中期超过90亿,将在本世纪末超过100亿。 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今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的主题定为“70亿人的世界”。联合国还于9月14日在纽约总部启动“70亿人行动倡议”,呼吁各方应对和克服人口达到70亿后带来的挑战。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东京第一,上海第七 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希望与危险。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是由此造成的潜在威胁:人口过盛、贫富差距加大、能源短缺、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等等。专家呼吁各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尽快遏制上述危险…… 据国外媒体近期进行了一项有关“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调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被一致认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城市”。这项调查同时评选出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日本东京凭借3670万的惊人人口数量位居第一,中国上海排名第7。 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 1、日本东京: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40度50分,北纬35度44分。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探讨 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来说,是多个方面的原因构成的,这里主要的原因就表现在了我国人口数量受到了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有就是医疗卫生情况也是人口数量发展和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看到人口数量影响的主要原因、决定性原因还能够看到我国人口数量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协调和解决的矛盾所在。 一、现代社会人的传统观念是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中国人而言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对比较深重,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就是多子多福,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家庭里面的孩子越多,这个家庭的未来就会发展的更好,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就有多养育子女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仅影响到了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黎民百姓,而且也影响到了现代的中国人,现代的中国人始终都认为这种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的非常正确的理念。这种思想观念往往就是导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婚育影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在。从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来看,人们的思想往往还没有能够充分的转变,这种观念还将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伴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可以看出,当人们淡化这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劳动力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位置是非常巨大的,农民则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劳动力来进行劳动,这样开展劳动往往就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相反如果人口的数量相对较少,在进行农耕的过程中就不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这种不能够占据的优势往往就是人们转变生育观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到了现代社会,由于这种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也还在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要想要这种观念的转变,就必须要努力提升和完善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农业为主向着以工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 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人口数量增长与变化的基础 人口数量的增长往往是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好与坏是分不开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盛世年代都是人口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于经济的繁荣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解决好自身温饱的情况下,更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人口来去消费这些社会的资源,消费社会资源最好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能够拥有更多的人口,所以说人口的发展就成为了人们进行社会物质财富消费的最佳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上来看,社会转型期特别是社会从相对落后转向相对文明来说,这种社会转型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这种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上面,人们则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自身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这样就会影响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发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口量增长与变化是有着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口数量增长与减少的一个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往往表现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完善,这样的话就成为了人口数量增长与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人口数量影响的重要因素 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一个国家国民的隐形福利,往往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的人口数量有着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了医疗卫生做的好,就能够给这个国家的公民一个健康生活的医疗保障,保障这个国家的人们能够享有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的增减来说,医疗卫生事业办的好就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反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就不能够给人们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卫生保障,就不能够给人们提供健康的体魄。人口数量的增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受制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上面,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效果。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可以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势必会成为我国人口数量增减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发达起来,我国公民的生命长度得到了有效的延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健康人群的数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就能够影响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是多个方面所造成的,究其主要的原因来看,就可以发现最重要的就是三个方面,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三个方面是人口影响因素最重要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作用,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带动和引起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往往也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样就可以看到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往往就能够有效地延长人口的寿命,人口健康指数提升同样可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就是这三个主要的原因在其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春生.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管理浅见[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05期. [2]陆洋.浅谈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21期. [3]徐本英.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年05期. [4]贺楠.大连中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社区化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秦兴建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300 【摘要】对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分析尽管不同的学科给出了不同的因素,总体上来说,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医疗卫生情况这三个重要的方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对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人口数量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口数量影响因素分析 402Ec on om ic Vis ion20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