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平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

——一个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实证研究

钞小静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9)

摘要: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

一、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Lewis,1954;Kuznets,1955;Kaldor,1957)。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经济学对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又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水平,2006年GDP的增长率高达10.7%,而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广大人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总体来看,这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算高。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不断上升通过资本市场、政治体制、社会环境、市场规模等各种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已成为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分享时,它才能够成为一种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若忽视了收入不平等问题将会影响到长期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我国经济改革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进一步凸显,能否处理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能否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问题。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将利用来自中国的数据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第二,在长期和短期内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如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综述有关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文献,第三部分建立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第四部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

*本文受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类的资助(项目编号:07YYB09)。

据对模型进行估计;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二、文献评述

在讨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学者们主要研究研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1而且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和选择的作用渠道不同,得出了两者间不同的相关关系。最初的研究者研究了收入分配通过储蓄-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他们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助于提高储蓄和投资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Lewis,1954;Kaldor,1957;Pasinetti,1962;Bourguigono,1981)。2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进一步拓宽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但总的来看,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收入不平等损害了经济增长。Murphy,Shleifer and Vishny(1989) 利用满足型(satiable)效用函数反映了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时,富人需求高档消费品而穷人购买力有限,导致对国内工业品的需求不足,国内工业品的市场狭小,从而制约了国内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但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其分析的重点。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了投资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两个:Galor and Zeira(1993)提出了在资本市场不完善和人力资本投资不可分的情况下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投资机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他们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会限制穷人的投资机会,降低其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而阻碍到经济增长;一些学者把道德风险引入到分析中去,检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降低了积累财富的激励,不利于经济增长(Banerjee and Newman,1993;Aghion and Patrick Bolton,1997)。该模型主要是讨论了事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还有一些学者主要是研究了事前不平等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即收入分配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和税收渠道影响未来经济增长(Persson and Tabellini,1994; Alesina and Rodrikc,1994;Li and Zou,1998;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5)。但总体来看,这类模型更适用于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的国家,对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较强的解释力。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从社会政治环境方面研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会引发宏观经济波动和社会冲突,造成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从而导致产权保护薄弱、投资下降,最后妨碍到经济增长(Benhabib and Rustichini,1996; Alesina and Perotti,1996;Aghion,Banerjee and Piketty,1997)。

从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来看,学者们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出发,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经验验证,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早期的研究主要使用了跨国截面数据(Alesina and Rodrikc,1994;Persson and Tabellini,1994;Alesina and Perotti,1996),得出的结论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会降低经济增长率。使用跨国截面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由于所选取的样本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所得结论并不能充分代表一个统一的趋

1在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问题上还应涉及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当代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具体内容可参考Aghion,Caroli,and Garcia—Penalosa(1999)的文献综述。

2早期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投资的不可分性以及激励的角度得出收入分配不平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如Mirrlees,1971)。

势。1而且横截面数据具有条件异方差性,常用的检验方法会失效。有鉴于此,Partridge(1997)利用美国各州的数据进行估计得出基尼系数和中间阶层的收入份额与经济增长率都有显著正向关系。这些研究受到了Forbes(2000)的批评,她认为单纯的横截面数据只能比较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在不同稳态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充分验证两者在单个经济中的动态关系,因此她使用高质量跨国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得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她的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2。Barro(2000)运用面板技术分析了100多个国家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若以全部国家为样本,收入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在区分穷国和富国后却发现,穷国收入不平等会阻碍经济增长,而富国收入不平等则会促进经济增长。Panizza(2002)利用美国48个州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没有得到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他发现两者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稳健。

中国当前正面临着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从二元经济结构对立状态转向二元经济结构消减状态的双重转型,其经济发展路径的“异质性”或者说“中国特色”是内生锁定且长期存在的。因此,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有关中国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学者们主要是讨论了我国当前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因素(如王小鲁、樊纲,2004;董先安,2004;万广华、陆铭、陈钊,2005;王洪亮、徐翔,2006),但深入分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文献并不多见,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实证分析方面。权衡等(2002)利用中国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城乡和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降低了居民消费需求,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他们的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而且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证检验。杨俊、张宗益、李晓羽(2005)选取1995-2003年的样本区间,从人力资本角度对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基于1987-2001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投资和教育对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的影响。我们知道,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会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转型期,人力资本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许没有有效需求机制更加明显。

无论是从理论模型还是实证检验方面来看,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都是有间接影响的,但两者关系的作用方向并没有完全确定。虽然大多的理论研究都倾向于认为收入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经济中能获得相应数据的支持,新的数据和估计方

1Persson and Tabellini(1994)的政治经济模型和其他经验研究集中探讨了中间投票人的收入状况,而没有讨论整个的收入分配状况,在经验分析中也主要是用中间阶层的收入份额来测度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而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中间阶层的收入份额与基尼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足够高。

2她的分析存在3个问题:第一,当样本数较小时,当期Arellano-Bond Generalized 方法会造成标准差过小,从而使得人们怀疑她所得系数的可靠性;第二,假定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滞后期为5年不具有一般性;第三,为了得到一个显著的正的系数,她需要对不平等的数据进行选择,使之成为了一个被Deininger and Squire(1996)称之为“高质量的集合”,事实上没有理由应该把不满足数据约束的其他国家排除在分析之外。

法的应用或许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有力的解释。现有文献大多是基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而中国正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随着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化为过剩经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更有解释力。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有效需求机制角度来实证检验中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评述我们可以看到,本文与现有文献相比有三个重要区别:一是我们将验证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二是我们将依据中国1978-2005年间省级面板数据来克服跨国数据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1 三是我们结合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来全面考察了中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和短期的相关关系。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㈠计量模型设定

Murphy 、Shleifer 与Vishny (1989)假设开放经济下市场中只有一种农产品(即食物),它是生活必需品,而工业品则由一个无穷大的集合构成,并且假定生产技术可在规模报酬不变技术和规模报酬递增技术间转换。将消费者分为高收入阶层和中间阶层,中间阶层消费农产品和工业品,而高收入阶层除了消费农产品和所有种类的工业品之外,还购买“奢侈品”,这部分需求属于惰性需求。收入不平等时,有能力购买工业品的人数将少于盈亏平衡时边际工业部门产品的消费者数,报酬递增的技术由于无法弥补固定成本而难以被使用,从而阻碍到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分析依赖于较大规模的样本,加强了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将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影响经济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Murphy,Shleifer 和Vishny 的理论分析,我们建立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

it it i it i it i it i it i it i it con edu inv pop dem ine a C y εφδθγβ+++++++= ⑴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 是各省的人均GDP ;ine 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2

,我们用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其代理变量;dem 是有效需求,我们用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作为代理变量;pop 为就业人口增长率,表示劳动力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inv 是投资占GDP 的比重;edu 为各省普通高校在校人数占各省总人口的比重,以此来反映受教育状况3

;con 是交织项,表示有效需求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乘积,它一方面可以反映两者间内在的互动关系,另一方

1

跨国数据往往存在数据异质性和不可比问题,而且忽略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基尼系数是度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最常用的指标,但由于省一级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我们采用省一级的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其代理变量,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在其研究中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3人均受教育年限是人力资本较直接的一种度量,但由于一些年份的相关数据不可得,因此本文以各省普通高校在校人数占各省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教育变量的代理,杨胜刚、朱红(2007)在其研究中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面也有助于消除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it ε为随机扰动项。下标i 为各省市区的标识(=i 1,2,…28),下标t 是各年份(=t 1978,1979…2005)的标识。i α、i β、i γ、i θ、i δ分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有效需求、劳动力增长、投资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i φ是收入分配不平等与有效需求的互动系数。

㈡数据说明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作用方向不同,而中国自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因此本文采用1978-2005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中的数据来自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83-2006年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且2001-2003年数据采用了经济普查后修订的数据。由于西藏、海南资料不全,重庆在1997年后才成立,其数据合并到四川省,最终的数据涉及28个省市。所获取的初始统计数据为名义GDP ,因此人均实际GDP 我们用1978=100的GDP 平减指数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后除以年底总人口计算而得,并对数据取对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更易得到平稳序列和消除观测数据的异方差问题,但并不会改变数据原有的性质,此时计量经济模型为式⑵;城乡收入差距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来度量,且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用相应的城镇和农村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了消胀;城乡消费差距用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之比来表示,并用相应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调整;inv 中分别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与GDP 平减指数对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进行折算,在此基础上求得投资占GDP 的比重。

it it i it i it i it i it i it i it con edu inv pop dem ine a C y εφδθγβ+++++++=)log( 式⑵

四、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㈠各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虚假回归问题的存在,我们先来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方法是比较多的,在本文中我们选择Levin ,Lin and Chu 检验(2002)、Im Pesaran and Shin W 检验(2003)、ADF-Fisher Chi-square 检验(1999)和PP-Fisher Chi-square 检验(2001),且滞后期数根据AIC 原则进行选取。表1是对变量y 、ine 、dem 、pop 、inv 、edu 和con 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结果表明,七个变量的原始序列经两种方法检验均有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序列则同时通过四种方法的检验,由此说明这七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I (1)。

表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统计值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㈡协整检验

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时会产生虚假回归的问题,但是当各非平稳变量的特定线性组合稳定时,这些变量间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平稳机制,导致它们自身的变化虽然是不平稳的,而彼此之间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则由非平稳变量导致的虚假回归问题就不再存在了。通过单位根检验,变量y、ine、dem、pop、inv、edu和con均为I(1)单位根过程,存在协整的可能,因此我们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对式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可见表2,并对回归分析产生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3)。

表2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调整后的993.02 R ,F-statistic 为41.24,说明模型的解释力

度较强。收入分配不平等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不平等阻碍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证实了Murphy,Shleifer and Vishny(1989)的理论研究成果,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影响到有效需求,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一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有效需求变量即城乡消费差距系数也显著为负说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拉大也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就业人员增长率与人均实际GDP 正相关,说明中国劳动力要素增长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但与投资和教育的作用相比之下,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这可能与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具体国情有关。投资与教育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因素会促进经济增长。交织项的系数为负说明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有效需求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时,就会造成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趋势,而这主要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更低,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造成这种低收入缺乏稳定性,最终导致作为低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由于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会带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拉大,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并进一步影响到经济增长。由此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边际消费倾向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并通过有效需求影响到了经济增长。

在回归分析之后,我们对残差项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是平稳的,这意味着变量间协整关系存在,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在长期阻碍到了经济增长。

表3 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

注:*、**、***分别表示统计值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㈢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以上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以及有效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误差修正模型中既有描述变量长期关系的参数,又有描述变量短期关系的参

数;既可研究经济问题的长期特征又可研究其短期特征,而且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我们在向量自回归分析框架下,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进一步考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ECM,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选择滞后不平等和有效需求间的短期关系。设误差修正项为

it

项为2,结果见表4。

表4 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注:*、**、***分别表示统计值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ECM系数的符号为负,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为零,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

it

符合反向修正的原理,而其他变量除就业增长率外大多表现为显著。该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及其相互作用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的影响,而投资与教育的短期波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且这一结果还显示在每一年里,产出的实际值与长期均衡值的差距约有31%得到纠正。

五、结论及含义

本文在现有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期1978-2005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都非常显著。这说明就整体而言,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带来了有效需求的不足,并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因素、投资和教育变量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投资和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远超过了劳动力增长;从短期来看,投资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而劳动力要

素的作用却并不显著,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劳动力处于相对过剩的情况。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顺利转型,并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关注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5:《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经济研究》第4期。

万广华、陆铭、陈钊,2005:《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

权衡、徐王争,2002:《收入分配差距的增长效应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管理世界》第5期。

杨俊、张宗益、李晓羽,2005:《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1995-2003)》,《经济科学》第5期。

Aghion, Philippe, Caroli, Eve and Garcia-Penalosa,Cecilia,1999,”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Growth Theori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7,4,December,1615-1660.

Alesina, Alberto, and Dani Rodrik,1994,”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9,2,465-490.

Alesina , A. and Perotti , R. ,1996,”Income Distribution ,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0,1203-1228.

Banerjee , A. and Newman, A.,1993,”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PE,101,274-299.

De La Croix, David and Matthias Doepke , 2004, ”Inequality and Growth: Why Differential Fertility Matt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3 ,4 ,1091-1113.

Forbes , Kristin J. , 2000,”A Re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0,4,869-887.

Galor, Oded and Joseph Zeira,1993,”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0,35-52.

Kaldor , N., 1957,”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Journal,57,591-624.

Lewis, W. A. ,1955,”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22,139-91.

Murphy, K. , A. Shleifer , and R. Vishny,1989,”Income Distribution, 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ization”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4,537-64.

Persson , Torsten, and Guido Tabellini,1994,”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600-621.

Panizza , U. ,2002,”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American data,”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7,25-41.

Patridge, Mark D.,1997,”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 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 1019-1032.

平等与效率

平等与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一书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的论述,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他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抉择理论。 “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必须被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在作者看来市场是一种开发与促进生产力,鼓励开拓与创新精神的有效的分权式系统;同时也是个人言论自由的卫士。但是必须要保护其他价值领域免受货币标准统治的侵害。这是第一章的主题。在第二章中,作者评述了了各种维护市场资本主义的论点,他认为按劳取酬不能被当做一种伦理原则,但却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作者还通过对资本主义所提供与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比较:效率的发挥水平,平等的程度,以及享受自由的程度等等:对于社会主义以巨大的效率牺牲换取极大的怀疑。在第三章他对经济不平等的性质,范围及其与机会不均等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效率与经济平等都能通过消除机会不平等而提高,例如在就业机会中消除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消除获得资本的各种障碍等。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对累进税的潜在能量,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的作用等制度与政策的作用进行评价。 在阅读过程中,最有感触的地方是他关于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在奥肯看来,机会均等与效率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一致性。同时奥肯也看到了机会均等与效率的关系还有另一方面,即市场机会均等的幌子往往掩盖了市场中的个体由于拥有财富和收入等资源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大量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尤其是接受教育、发展潜能等实质的深层的机会不均等,这种机会不均等在形式的表层的机会均等下愈益强化,其极端形式表现为垄断的市场格局,使权利平等大打折扣,使社会的经济幅利大幅度减少,成为效率提高的巨大障碍。因此,“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其实,这也从事实角度反证了机会均等与效率实质上的一致性。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所保障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按贡献分配原则,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和财富的结果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比起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推崇的平均主义来,有利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如果听任这种不平等的差距逐渐扩大,则会导致贫富悬殊,并危及到低收入者的生存和发展,导致这部分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正常的实现和起码满足,必将加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同时,贫富悬殊又可能导致富有者利用金钱对个人权利进行收买,从而破坏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危及社会公正。实际上,我国已在某种程度上为这些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所困扰。例如,我国的教育制度就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具体表现在城乡教育制度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育腐败问题特别是高收费、乱收费现象严重。我想或许奥肯的观点可以给予我们以启发,通过增进教育制度的公平性,从而使效率得以提高。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因此,收入分配原则既要反映效率,又要体现公平。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实现效率公平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激发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收入分配;效率;公平 关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论界向来有不同的表述,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四大报告提出“兼顾效率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眼1?演151;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坚持了这个说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眼2?演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深刻寓意,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效率仍是分配的最佳尺度 效率,是当今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有限的资源流向那些为社会所需要、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眼3?演179-18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过程中突出注重效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市场竞争走上富裕之路,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资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改革实践证明,如果不打破“大锅饭”,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特别是当前,我们坚持的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就必须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起钩来,既要注重劳动的投入量,又要注重劳动的质量和绩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二、初次分配中也要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当初打破平均主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走到今天,平均主义虽然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了。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存在不公平现象,像由于不合理的行业垄断所形成的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环境失衡所导致的分配不公;企业之间由于生产经营条件的差别而产生的分配不公平;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等,造成了收入水平相差甚远。比如,一个电力抄表工年薪10万,大量的农民工则只能踩着最低工资标准的底线。这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深刻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提供的劳动成正比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这种平等不承认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眼4?演188-197相差实在太远。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公众期待公平,公众呼唤公平,政府也必须做到公平,决不允许出现资本值钱、劳动力不值钱;资本是强势、劳动力是弱势;经营者是强势、职工是弱势的现象。就现实的国情而言,绝大部分老百姓的收入来源都是劳动收入,要真正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

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和杜会的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指出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建立能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每个劳动者和社会成员都能公平享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分配制度。 一、新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变迁。 1、从建国到5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1952年后,党在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按劳分配制度,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八级工资制”。1956年进行了第二次工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2、1957年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带有平均主义倾向的单一的“按劳分配”。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按劳分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唯一分配方式。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开始从根本上打破了农村的带有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方式。 4、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召开前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党的十五大至十六大,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国家通过医改、房改、教育体制改革,退出三大保障系统,国家财政负担减轻了,但个人在收入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支出突然增加了。 6、新世纪新阶段,党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出发,着力建立体现社会公平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摘要]我国进行市场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发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隐藏在社会内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收入差距扩大以及经济中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原先所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公平效率基尼系数和谐社会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一)公平的含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平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有人以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标准,认为收入差距大小适宜就是公平;有人以劳动能力的贡献大小作为标准,认为按劳分配就是公平;有人以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为标准,认为机会均等就是公平。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其意义虽十分广泛,但核心却是经济公平,即利益分配公正合理。经济公平强调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是指市场经济所有的参与者不因其出身、家庭背景、自然环境等而丧失或额外获得某种参与竞争的机会;规则公平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面对的是无歧视的制度和市场秩序,不存在对某些群体有利或不利的特殊规则。经济公平的重心在结果公平上,(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的区间,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即分配应在与人们的能力、贡献相适应的基础上表现出适当的差距,报酬或收入与投入或代价成比例。如果不得不产生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也应该有利于最少受惠者,利益分配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 (二)效率的含义: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比。生产劳动总要有所投入和成本,投入愈少,成本越低,产出愈多,收益愈高,则效率就越高。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得不在竞争中追求高效率,这样才不至于被淘汰。它的内容很广,包括生产效率、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资源的动态效率等等。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着重理解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效率。微观的效率反映的是各个市场主体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满足消费需求的状况;而宏观的效率,反映的则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的状况。 (三)公平与效率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存在此长彼消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允许的非劳动收

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一)

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一) 摘要:分配过程不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不公平和再分配过程不公平两个方面,前者表现在初次分配领域,由于分配政策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企业间收入差距悬殊并存、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滋生蔓延等;后者表现在再分配领域,由于税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存在“逆调节”等原因,反而使收入差距拉大。只有解决了这些不公平问题,才能实现分配公平。 关键词:分配过程;初次分配过程;再分配过程;分配公平 居民收入分配公平,从静态来看,以分配结果公平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动态来看,则是分配起点公平、分配过程公平和分配结果公平的统一。其中,分配过程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公平和再分配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初次分配过程公平核心是在生产领域,贯彻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用同一分配尺度来衡量相同要素提供者,使收入与投资在形式和数量上相适应1]27。初次分配注重的是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原则,经过初次分配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必须经过再分配来调节。再分配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再分配领域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政策的公平,使社会成员尽可能平等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只有初次分配过程和再分配过程都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分配公平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即使实现了分配起点公平,若没有分配过程公平,不可能达到分配结果公平,分配过程公平是分配公平的关键环节。 从实践运行看,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对分配结果进行调节,并没达到预期目的,收入差距仍呈持续扩大之势,原因在于分配过程不公平制约了分配公平。 一、初次分配过程的不公平问题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机会不均等,市场监管不得力,法制建设滞后,非市场因素干扰严重,市场的基础性分配功能受到严重制约,由此导致的初次分配过程不公平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分配政策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企业间收入差距悬殊并存的局面。现行企业分配政策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间缺乏统一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政策,造成:其一,国有企业内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严重,尤其是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没拉开。因其劳动报酬尚未工资化、货币化,而是“一分为二”,一块以货币工资的方式分配,一块则以福利保障的方式由单位配给,导致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多重错位;其二,非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缺乏硬约束,随意性大,三资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快,工资高,私营企业“重资轻劳”现象严重存在,工资远低于劳动力市场价格,造成企业内部的苦乐不均;其三,不同企业间同工不同酬,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二是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甚至严重背离。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虽已确立,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缺乏法律政策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如有些有形的生产要素(资本、土地等)的贡献大小可以由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但无形的生产要素(技术、管理等)的贡献大小很难量化,导致实践中的分配无序,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甚至严重背离。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部分管理和技术等关键岗位职工的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一般岗位职工的收入又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违背了制度经济学的稀缺规律(资本、技术、管理等稀缺要素的收益就要高于过剩的劳动力要素的收益);非国有企业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三是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滋生蔓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不仅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实现的物质条件和源泉。效率主要体现的是生产力、经济的发展,若没有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进,则公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难以有什么真正意义的公平。因为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穷基础上的公平,只能是低级的、甚至是扭曲的公平。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讲效率,不讲效率就不能有公平。谁拥有效率,谁就可能拥有公平;谁损害了效率,谁就损害了公平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源泉,谁就必然伤害了公平。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本体,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存在的理由和保证。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要以公平为条件和保证。且不说社会公平环境对效率的作用,若没有经济领域自身的公平竞争条件,则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也是难以实现的。公平解决得越好,生产关系就越合理,从而就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讲公平,不讲公平就不能有效率。谁拥有公平,谁就可能拥有效率;谁伤害了公平,谁就损害了效率由以存在的理由和条件,谁就必然损害了效率。 第三,以效率为基、公平为体,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大厦。就整体而言,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两大价值取向。发展经济、提高效率、增加物质财富,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同样,保障人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维护政治平等,是我们追求的另一个目标。尽管效率和公平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目标,但二者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和源泉,另一方面,公平是效率由以存在的理由和保证条件。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见物不见人的财富的积累和增加,也不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空中楼阁式的平等的扩展和普及,而是人的全面发展。效率和公平两个价值应该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无论是效率的提高还是公平的增进,都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概括地说就是,以效率为基、公平为体,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大厦。 是取舍关系,或权衡(trade-off)关系。 绝对公平的“大锅饭”我们已经见过——造成效率低下、民困国穷。 讲求效率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也见过——若没有兼顾公平,则可能造成贫富悬殊、仇富心理和社会动荡。 所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必须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公平和效率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它们之间究竟是正相关关系还是负相关关系,是对立还是相辅相成?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完全是矛盾的关系。他们认为,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公平和效率如同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要效率就不能要公平,要公平就必然会牺牲效率。 一种观点认为,公平和效率是可以兼容的,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的。公平分配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公平。分配是否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公 摘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都偏低,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 关键词:国民收入;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这种状况不仅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也将严重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一、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居民收入差距两极分化 资料显示,过去二三十年,我国正经历着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1988-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有专家断言,目前占全国20%的人占有全部财富的80%虽无从考究,但众多迹象表明,这种断言实不为过。 (二)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整个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前者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41.4%,后者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2007年的57.5%。1996-2007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其中有4.6个百分点是劳动者报酬下降造成的。数据显示,1997-2007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1996-2007年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 (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对称增长 被中央领导再三强调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例关系),在2009年形成了史上最紧张的局面。1992-2007年,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政府和企业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企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本世纪以来比较快,超过了平均增长速度;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最慢的,且低于平均增长速度,这是一种并不对称的增长。结果,在高速经济

公平与效率的理论基础及关系

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始终追求的两个目标。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却不断地发生变化,而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化的几个典型阶段上,公平与效率相应地形成不同的关系。从最初的公平凸显,到后来的公平与效率互相对立,再到现代生产力对公平有了新的要求:把公平与效率统一起来。 关键字:公平、效率、生产力、生产关系 一、效率和公平的含义与马克思、列宁的公平效率观 1、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无论在社会发展的何种时期,要想找到者的最佳组合点,真正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弄清楚二者的含义及其关系。 效率的一般定义是一定投入带来的最大产出或者产出一定使用的最小投入,它的最主要的含义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去最大程度地创造社会财富,经济发展的一般含义是包括政治文化各方面进步在内的利用生产要素增加国民财富的系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讲效率与经济发展是内在一致的。 公平属于伦理学范畴,人们对它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分配结果平均是公平,但干好干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显然是不公平;有人认为机会均等是公平,但由于个人禀赋不同,即便是机会均等,各自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同也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也有人认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公平;还有人认为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是公平。 2、马克思、列宁的公平效率观 马克思认为公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地变化的,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公平观都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的性质直接相关,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

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的公平,而是存在差别的公平,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基本途径是按劳分配,符合这一原则就是公平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效率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列宁也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没有这个条件,劳动摆脱资本桎梏这整个解放事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获得胜利”。 马克思还认为既然存在差别,社会主义的国家就要建立起社会调节机制,缩小并消除实际存在的差别,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该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的公平最终发展结果是达到事实上的平等,他说:“一旦社会全体成员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平等即劳动平等,工资平等实现以后,在人类面前不可避免地立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要更进一步,从形式上的平等进到事实上的平等,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可见马克思和列宁的公平效率观是因时代而变的,最终是要达到事实上的平等的。 二、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进 公平与效率之间究竟是相互对立、还是相互统一?如果静止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很难说某种说法是惟一科学合理的。但动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说历史地来考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变化其性质,无论是相互对立,还是相互统一,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又集中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以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进行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而生产力水平低下,意味着生产的消费资料有限,如果消费资料分配上稍有不平等,那么就有人不能生存,在一个需要集体生存的时代,这种不平等分配意味着整个部落或氏族没法生存下来。因此,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使得平等分配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选择。

论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论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摘要:公平与效率始终是一对对立与统一的概念,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公平与效率孰重孰轻的讨论也是非常广泛的。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特殊阶段下,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虽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可以说我国的分配制度仍然是多元化的,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讨论应当是重点之一。 关键词:公平效率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及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其次,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分配的公平效率是否一定能够统一,分配的公平更加重要还是效率更加重要,这些问题将在进行多方面考察之后给以结论。应该承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各项综合改革配套措施尚未跟上,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条件下,收入差距中有很多不合理的部份,公平与效率都没有很好地实现。近年来在分配领域存在着劳动所得偏低、资本所得偏高的问题,像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十几年未涨。除了工资、财政收入、资本所得外,其它诸如隐性收入、商业贿赂、官员腐败收入等无法统计的灰黑收入也占了分配中相当高的比例。劳动者收入偏低不符合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他们理应得到的分配相当多被权力和资本侵占,这明显不公平,同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增加了很多不该有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微观效率。分配不公使得内需不旺,相当多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产能相对过剩严重,资本投入产出率下降,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降低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率。初次分配不公造成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学情分析】 面对本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一开始就要用用鲜活的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完全理解教材可能存在难度。把教材讲清楚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怎样去具体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呢着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某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决定拿出ABCDE五套面积各异的住房分给甲乙丙丁戊五位工作积极且工作能力强的员工。ABCDE住房的面积分别是150㎡、120㎡、90㎡、80㎡、30㎡,甲乙丙丁戊五位员工的年龄分别为50岁、35岁、35岁、23

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摘要:权利、机会、条件、规则、过程、结果公平在内的系统公平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的体现,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之时应秉承出于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的政策目标,也应保有着对功利方面的诉求。分析了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对应有职能与实际效力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改变目前国家再分配情况不公的状况,体现和谐社会的所在。 关键词:收入再分配;公平;和谐;相关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有关部门也深化改革了原有的不利于分配制度发展的相关措施,为国民再分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在分配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我们应按照中央机构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路线进行发展,要对再分配问题进行高度重视,着眼于问题的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在经过分析原因、商榷对策、有效调节后化解再分配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再分配领域中所发生的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探讨,由浅入深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力求找到症结之所在,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矛盾突出 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意指将政府作为分配主体所进行的二次分配的一种手段,在社会收入的初次分配上进行经济方面的调节,在宏观角度来讲,这是最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手段。国民收入再

分配的主要的工作职能在于能够将收入差距大大缩小,与此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在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之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在保证社会利益的同时,调节过大的差距,将我国的国民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将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工作做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既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能够使社会保障有所依托。通过税收制度累计所得税制将收入过高这一现象进行调整、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人群进行经济上的保障,以求能够维持贫困家庭的生活、通过公共机构投入相关物资以服务于全体公民的生存,以上过程就是我国再分配制度的详细有关过程,以上过程能够帮助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项目上减轻负重,有效地对人民群众做出贡献。目前看来,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矛盾较为突出,原因在于再分配政策制度所要实现的效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并不能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对社会收入的分配有所帮助。基于社会收入再分配制度的主要意义,公平并不能够在所有方面都有所保障,再实际分配之时,公平往往被最小化。而忽略公平通常的表现如下所示: (一)经济主体承担不同的改革成本 改革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对改革的内容进行周密的规划,计算出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费用,在支付这个费用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公平的原则。社会全体公民在同等收益的情况下,需承担的成本也是要相同的,在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的。相关手段如对税收情况进行有效调节、转移支付,征收受益方更多的税款或者增加税率;对于利益受损方免去一定的税费

2019届高考政治专项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分配上就应该坚持() 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②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同步富裕,消除差距④共同富裕,平均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0.20的高度平均,迅速扩大到目前基尼系数0.447,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列措施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是( )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 D.加强国家调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 3.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 1.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从经济学角度看,专利技术所得() A.是合理的,因为国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劳动凝结 C.是合理的,因为它体现了兼顾公平原则 D.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有助于( )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作者:zhengzhi…文章来源:zhengzhizu 点击数:379 更新时间:2011-1-7 22:59:59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一、【背景材料】 1.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年满60岁)的全覆盖。 2.新华社2009年4月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3.2009年9月16日,经国务院同意,《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作出了规范。 4.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修改。 5.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国民收入分配概述

收入分配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即按照社会初始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每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收入所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属于初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前提下,就有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行政力量,从财政中拿出部分款项进行转移支付,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三、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概述 (一)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2)在非公有制范围内-------实行非按劳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而取得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最新公平和效率之收入分配

公平和效率之收入分 配

公平和效率之收入分配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员的收入情况分析,显示出我国收入不平衡的现象。之后,就税收体制和收入分配等 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效率 作者:混合0801陈宇菲 开头语:从1993年中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经济 界、学界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讨论再掀热潮。作为一个学习经管类的大学 生,我也深深被这一问题所吸引。为此,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并在此抒发一 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正文:一,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 增长,生活日益改善,截止到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 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具体到数据方面,就 是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连续在上升,有观点甚至认为,我国的居民收 入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超过了警戒线,达到了0.434,且每年以0.1%的速度在速增。1 从人均收入的百分比份额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最低人均收入的10%与2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必中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最高人均收入的 20%与1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则呈现上升的趋势。从1990—1998 年,最高人均收入的20%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由41.8%上升到46.6%,上升了 4.8个百分点;最高人均收入的1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升的更快, 由24.6%上升到30.4%,上升了5.8个百分点。人均收入的百分比份额同样 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2 而且,从1999年的数据来看,20%的高收入家庭占有总收入的 42.2%,户人均收入为992元,20%的低收入户占总收入的6.5%,户人均月 收入为124元,两者之比为8:1。最高收入的10%家庭占有总收入的 20.8%,户人均收入为1717元,而最贫困的10%家庭仅占有总收入的 2.2%,户人均收入为82元,两者之比21:1,差距相当大。3 目前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很大,金融、电力、电信、水电、石油等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以金融业为例,我们现有的3/5银行高管的待遇高到难以 置信的程度,有关部门去年明确把央、工、农、中、交五大银行行长的年 薪定在52万元,据披露,去年招行行长的年薪是268万元,民生银行行长 是192万元。股东收益下降,而高管收入却大幅度提高。行长除了高薪以 外,还有用于吃喝的开销。 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垄断行业高管薪酬畸高,违背了市场规律,还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了股东的利益,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垄断行业高管薪酬 1数据来源于《收入分配差距与税收政策研究》,孙玉栋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五月 2数据来源于《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刘乐山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十月 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城市居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1999年第三季度)。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一、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农村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先沿海、后内地层次推进的战略,东部沿海享受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客观上都起到了扩大东西部经济和收入差距的作用。 3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目前,前十位的高收入行业中,除计算机服务业外,都是垄断行业。垄断性质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5 倍。 4我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差距的基本指标。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 0.4 的警戒线。 二、收入差距的成因 1.政策性原因 (1)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率先在基础较好且具有开放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东南沿海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从而加速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地区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2)“按要素分配”的原则。由于人们实际拥有生产要素数量的多少及其价格高低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收入分配状况的高低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2.制度性原因 (1)税收调节乏力。对个人收入最具有调节效力的是个人所得税,但从我国现行的税种结构来看,由于个人所得税不占主导地位,公民个人纳税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个人收入特别是无形收入难以查实,使得个人所得税在收入调节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时间短、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致使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保障力不从心,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3)分配制度不规范。我们在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失控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 3.体制性原因 (1)竞争机会的不均等。由于我国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在竞争起点上就已经存在一定的差距 (2)行业的垄断性经营。我国直到现在,有些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仍未实行市场准入,处于垄断经营地位,也促使了不同行业之间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 (3)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地区封锁不仅与建立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不相容,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收入的差距。 4非法性原因:“灰色经济”“黑色经济”“腐败经济”,这些都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 三、调整收入差距的对策总的原则 “保障最低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3完善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我国要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所得税制,合理确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二是完善存款实名制。三是增强公民个人的纳税意识。四是加强征管,以此来加大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的调节。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国家把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