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几款的无源滤波电路

常见几款的无源滤波电路

常见几款的无源滤波电路

无源滤波器缺点:带负载能力差,无放大作用,特性不理想边沿不陡峭,各级互相影响。

RC滤波1,C值的选取:C不能选的太小,否则负载电容对滤波电路的影响很大,一般IC的输入电容往往有l~lOpF的输入电容。C值选的太大,则会影响滤波电路的高频特性,因为大电容的高频特性一般都不好。

2,R值的选取:R值过小会加大电源的负载,R值过大则会消耗较多的能量。

RC滤波电路的最大缺陷就是他不仅消耗我们希望抑制的信号能量,而目也消耗我们希望保留的信号能量。另外由于受电容高频特性的限制也不能用在太高频的场合,例如数MHz 以上需要用LC滤波器。

1. 电容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

分析电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时,主要是用到了电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和储能特性。前面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性直流电压可分解成一个直流电压和一组频率不同的交流电,交流电压部分就会从电容器流过到地,而直流电压部分却因电容器的通交隔直特性而不能接地才流到下一级电路。这样电容器就把原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中的交流部分的滤去掉了。

另外电容滤波电路也可以用电容储能特性来解释,当单向脉动直流电压处于高峰值时电容就充电,而当处于低峰值电压时就放电,这样把高峰值电压存储起来到低峰值电压处再释放。把高低不平的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转换成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滤波电容的容量通常比较大,并且往往是整机电路中容量最大的一只电容器。滤波电容的容量大,滤波效果好。电容滤波电路是各种滤波电路中最常用一种。

电源滤波电容如何选取,掌握其精髓与方法,其实也不难。

1)理论上理想的电容其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少(1/jwc),但由于电容两端引脚的电感效应,这时电容应该看成是一个LC串连谐振电路,自谐振频率即器件的SFR参数,这表示频率大于SFR值时,电容变成了一个电感,如果电容对地滤波,当频率超出FSR后,对

有源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

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无源滤波装置 该装置由电容器、电抗器,有时还包括电阻器等无源元件组成,以对某次谐波或其以上次谐波形成低阻抗通路,以达到抑制高次谐波的作用;由于SVC的调节范围要由感性区扩大到容性区,所以滤波器与动态控制的电抗器一起并联,这样既满足无功补偿、改善功率因数,又能消除高次谐波的影响。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滤波器种类有:各阶次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二阶宽颇带与三阶宽频带高通滤波器等。 1)单调谐滤波器:一阶单调谐滤波器的优点是滤波效果好,结构简单;缺点是电能损耗比较大,但随着品质因数的提高而减少,同时又随谐波次数的减少而增加,而电炉正好是低次谐波,主要是2~7次,因此,基波损耗较大。二阶单调谐滤波器当品质因数在50以下时,基波损耗可减少20~50%,属节能型,滤波效果等效。三阶单调谐滤波器是损耗最小的滤波器,但组成复杂些,投资也高些,用于电弧炉系统中,2次滤波器选用三阶滤波器为好,其它次选用二阶单调谐滤波器。 2)高通(宽频带)滤波器,一般用于某次及以上次的谐波抑制。当在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荷系统中采用时,对5次以上起滤波作用时,通过参数调整,可形成该滤波器回路对5次及以上次谐波的低阻抗通路。 有源滤波器 虽然无源滤波器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结构简单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现阶段广泛用于配电网中,但由于滤波器特性受系统参数影响大,只能消除特定的几次谐波,而对某些次谐波会产生放大作用,甚至谐振现象等因素,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滤波研究方向逐步转向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Fliter,缩写为APF)。 APF即利用可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向电网注入与谐波源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使电源的总谐波电流为零,达到实时补偿谐波电流的目的。它与无源滤波器相比,有以下特点: a.不仅能补偿各次谐波,还可抑制闪变,补偿无功,有一机多能的特点,在性价比上较为合理; b.滤波特性不受系统阻抗等的影响,可消除与系统阻抗发生谐振的危险;c.具有自适应功能,可自动跟踪补偿变化着的谐波,即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等特点

EMI滤波电路全集

滤波器电路全集 一.EMI滤波电路:EMI滤波器主要作用是滤除外界电网的高频脉冲对电源的干扰,同时也起到减少开关电源本身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实际上它是利电感和电容的特性,使频率为50Hz左右的交流电可以顺利通过滤波器,但高于50Hz以上的高频干扰杂波被滤波器滤除,所以它又有另外一种名称,将EMI滤波器称为低通滤波器(彩电上的称法),其意义为,低频可以通过,而高频则被滤除。下面是EMI滤波电路的线路图: 上图中的C1和L1组成第一级EMI滤波,C2、C3、C4与L2组成第二级滤波。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二级EMI滤波电路 在优质电源中,都有两道EMI滤波电路,其中一路在电源插座处,另外一路在电源的PCB板上(也有把两道EMI滤波电路都做在PCB板上的情况),这两道EMI电路,可以很好地滤除电网中的高频杂波和同相干扰电流,同时把电源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削减到最低限度,使泄漏到电源外的电磁辐射量不至于对人体或其它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劣质电源通常会省去第一级EMI滤波电路,甚至连第二级EMI滤波电路也省 掉。 · [图文] EMI滤波电路 · [组图] 不同应用领域的滤波器(调节器)电路 · [图文] 单相全波整流复式滤波电路 · [图文] 单相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 [组图] 单相全波整流电感滤波电路 · [组图] 单相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 [图文] 用相同参数构成的每倍频程24dB低通滤波电路 · [图文] OPA2604制作的三阶低通滤波器电路 · [图文] OPA603制作的1MHz高通滤波器电路 · [图文] MC33171制作的陷波器电路 · [图文] INA110制作的60Hz输入陷波滤波器电路 · [组图] OPA603组成的10MHz带通滤波器电路 · [组图] 数字梳状滤波器集成电路 · [图文] UPC822电源频率噪声滤波器电路 · [组图] 运放组成的单峰特性滤波器电路 · [图文] MAX291+TA7504P构成的8次低通滤波器电路 · [组图] LM307组成的低Q值高增益带通滤波器电路 · [组图] 具有锐截止特性的有源高通滤波器电路

有源电力滤波器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公用电网受到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严重污染,而电力电子装置是其主要的谐波污染源。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日益广泛应用,电网中的谐波污染也日益严重,谐波污染影响到供电质量和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因此电网谐波污染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滤波器在本质上是一种频率选择电路,通常用幅频响应和相位响应来表征一个滤波电路的特性。理想滤波电路在通带内应具有零衰减的幅频响应和线性的相位响应,而在阻带内应具有无限大的幅度衰减。按照通带和阻带的相互位置不同,滤波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5类。有源滤波器采用有源器件需要使用电源,加上功耗较大且集成运放的带宽有限,因此目前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一般不能用于高频场合。但总的来讲有源滤波器在低频(低于1MHz)场合中使用有较无源滤波器更优的性能,因而目前在音频处理、工业测控等领域广泛应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功率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及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和传统的无源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点: (1)对各次谐波和分数谐波均能有效地抑制,且可提高功率因数; (2)系统阻抗和频率发生波动时,不会影响补偿效果。并能对频率和幅值都变化的谐波进行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 (3)不会产生谐振现象,且能抑制由于外电路的谐振产生的谐波电流的变化; (4)用一台装置就可以实现对各次谐波和基波无功功率的补偿; (5)不存在过载问题,即当系统中谐波较大时,装置仍可运行,无需断开。 由以上可看出,它克服了传统的无源滤波器的缺点,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因而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电源滤波电路(图) 电源滤波电路解析

电源滤波电路、整流电源滤波电路分析 电源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不是纯粹的直流,从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的输出,与直流相差很大,波形中含有较大的脉动成分,称为纹波。为获得比较理想的直流电压,需要利用具有储能作用的电抗性元件(如电容、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来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以获得直流电压。 常用的滤波电路有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两大类。无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包括倒L型、LC滤波、LCπ型滤波和RCπ型滤波等)。有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是有源RC滤波,也被称作电子滤波器。直流电中的脉动成分的大小用脉动系数来表示,此值越大,则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越差。 脉动系数(S)=输出电压交流分量的基波最大值/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 半波整流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为S=1.57,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的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O.67。对于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采用C型滤波电路后,其脉动系数S=1/(4(RLC/T-1)。(T为整流输出的直流脉动电压的周期。) 电阻滤波电路 RC-π型滤波电路,实质上是在电容滤波的基础上再加一级RC滤波电路组成的。如图1(B)RC滤波电路。若用S表示C1两端电压的脉动系数,则输出电压两端的脉动系数S=(1/ωC2R)S。 由分析可知,电阻R的作用是将残余的纹波电压降落在电阻两端,最后由C2再旁路掉。在ω值一定的情况下,R愈大,C2愈大,则脉动系数愈小,也就是滤波效果就越好。而R值增大时,电阻上的直流压降会增大,这样就增大了直流电源的内部损耗;若增大C2的电容量,又会增大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实现起来也不现实。这种电路一般用于负载电流比较小的场合. 电感滤波电路 根据电抗性元件对交、直流阻抗的不同,由电容C及电感L所组成的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因为电容器C对直流开路,对交流阻抗小,所以C并联在负载两端。电感器L对直流阻抗小,对交流阻抗大,因此L应与负载串联。

四种π型RC滤波电路

四种π型RC滤波电路 1.典型π型RC滤波电路 图7-27所示是典型的兀型RC滤波电路。电路中的Cl、C2是两只滤波电容,Rl是滤波电阻,Cl、Rl和C2构成一节π型RC滤波电路。由于这种滤波电路的形式如同字母π且采用了电阻、电容,所以称为π型RC滤波电路。ADP3211AMNG从电路中可以看出,π型RC滤波电路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这一电路的滤波原理是:从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首先经过Cl的滤波,将大部分的交流成分滤除,见图中的交流电流示意图。 经过Cl滤波后的电压,再加到由Rl和02构成的滤波电路中,电容C2进一步对交流成分进行滤波,有少量的交流电流通过C2到达地线,见图中的电流所示。

这一滤波电路中共有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分别输出U01、U02两个直流电压。其中,U01只经过电容Cl滤波;U02则经过了Cl、Rl和C2电路的滤波,所以滤波效果更好,直流输出电压U02中的交流成分更小。 上述两个直流输出电压的大小是不同的,Uo1电压最高,一般这一电压直接加到功率放大器电路,或加到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最高、工作电流最大的电路中,这是因为这一路直流输出电压没有经过滤波电阻,能够输出最大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直流输出电压U02稍低,这是因为电阻Rl对直流电压存在电压降,同时由于滤波电阻Rl的存

在,这一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流大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多节π型RC滤波电路 关于实用的滤波电路中通常都是多节的,即有几节π型RC滤波电路组成,各节π型RC滤波电路之间可以是串联连接,也可以是并联连接。多节π型RC滤波电路也是由滤波电容和滤波电阻构成。 图7-29所示是多节π型RC滤波电路。电路中,Cl、C2、C3是三只滤波电容,其中Cl是第一节的滤波电容,C3是最后一节的滤波电容。Rl和R2是滤波电阻。 这一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上面的π型RC滤波电路基本相同,这里再说明下列几点。 3.多节π型RC滤波串、并联电路

π型滤波电路

四种∏型RC滤波电路 数字电源模拟电源 阻抗公式:Z=R+i(ωL-1/ωC) ω=2пf R---电阻ωL----感抗 1/ωC-----容抗 1.典型∏型RC滤波电路 图7-27所示是典型的∏型RC滤波电路。电路中的C1、C2是两只滤波电容,R1是滤波电阻,C1、R1和C2构成一节∏型RC滤波电路。由于这种滤波电路的形式如同字母∏且采用了电阻、电容,所以称为∏型RC滤波电路。ADP3211AMNG(集成电路IC)从电路中可以看出,∏型RC滤波电路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这一电路的滤波原理是:从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首先经过C1的滤波,将大部分的交流成分滤除,见图中的交流电流示意图。 经过C1滤波后的电压,再加到由R1和C2构成的滤波电路中,电容C2进一步对交流成分进行滤波,有少量的交流电流通过C2到达地线,见图中的电流所示。

这一滤波电路中共有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分别输出U01、U02两个直流电压。其中,U01只经过电容C1滤波;U02则经过了C1、R1和C2电路的滤波,所以滤波效果更好,直流输出电压U02中的交流成分更小。 上述两个直流输出电压的大小是不同的,U01电压最高,一般这一电压直接加到功率放大器电路,或加到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最高、工作电流最大的电路中,这是因为这一路直流输出电压没有经过滤波电阻,能够输出最大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直流输出电压U02稍低,这是因为电阻R1对直流电压存在电压降,同时由于滤波电阻R1的存在,这一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流大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多节∏型RC滤波电路 关于实用的滤波电路中通常都是多节的,即有几节∏型RC滤波电路组成,各节∏型RC滤波电路之间可以是串联连接,也可以是并联连接。多节∏型RC滤波电路也是由滤波电容和滤波电阻构成。 图7-29所示是多节∏型RC滤波电路。电路中,C1、C2、C3是三只滤波电容,其中C1是第一节的滤波电容,C3是最后一节的滤波电容。R1和R2是滤波电阻。 这一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上面的∏型RC滤波电路基本相同,这里再说明下列几点。 3.多节∏型RC滤波串、并联电路

常见几款的无源滤波电路

常见几款的无源滤波电路 无源滤波器缺点:带负载能力差,无放大作用,特性不理想边沿不陡峭,各级互相影响。 RC滤波1,C值的选取:C不能选的太小,否则负载电容对滤波电路的影响很大,一般IC的输入电容往往有l~lOpF的输入电容。C值选的太大,则会影响滤波电路的高频特性,因为大电容的高频特性一般都不好。 2,R值的选取:R值过小会加大电源的负载,R值过大则会消耗较多的能量。 RC滤波电路的最大缺陷就是他不仅消耗我们希望抑制的信号能量,而目也消耗我们希望保留的信号能量。另外由于受电容高频特性的限制也不能用在太高频的场合,例如数MHz 以上需要用LC滤波器。 1. 电容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 分析电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时,主要是用到了电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和储能特性。前面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性直流电压可分解成一个直流电压和一组频率不同的交流电,交流电压部分就会从电容器流过到地,而直流电压部分却因电容器的通交隔直特性而不能接地才流到下一级电路。这样电容器就把原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中的交流部分的滤去掉了。 另外电容滤波电路也可以用电容储能特性来解释,当单向脉动直流电压处于高峰值时电容就充电,而当处于低峰值电压时就放电,这样把高峰值电压存储起来到低峰值电压处再释放。把高低不平的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转换成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滤波电容的容量通常比较大,并且往往是整机电路中容量最大的一只电容器。滤波电容的容量大,滤波效果好。电容滤波电路是各种滤波电路中最常用一种。 电源滤波电容如何选取,掌握其精髓与方法,其实也不难。 1)理论上理想的电容其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少(1/jwc),但由于电容两端引脚的电感效应,这时电容应该看成是一个LC串连谐振电路,自谐振频率即器件的SFR参数,这表示频率大于SFR值时,电容变成了一个电感,如果电容对地滤波,当频率超出FSR后,对

π型滤波电路

数字电源模拟电源 阻抗公式: Z=R+i(ωL-1/ωC) ω=2пf R---电阻ωL----感抗 1/ωC-----容抗 1.典型∏型RC滤波电路 图7-27所示是典型的∏型RC滤波电路。电路中的C1、C2是两只滤波电容,R1是滤波电阻,C1、R1和C2构成一节∏型RC滤波电路。由于这种滤波电路的形式如同字母∏且采用了电阻、电容,所以称为∏型RC滤波电路。ADP3211AMNG(集成电路IC)从电路中可以看出,∏型RC滤波电路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这一电路的滤波原理是:从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首先经过C1的滤波,将大部分的交流成分滤除,见图中的交流电流示意图。 经过C1滤波后的电压,再加到由R1和C2构成的滤波电路中,电容C2进一步对交流成分进行滤波,有少量的交流电流通过C2到达地线,见图中的电流所示。 这一滤波电路中共有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分别输出U01、U02两个直流电压。其中,U01只经过电容C1滤波;U02则经过了C1、R1和C2电路的滤波,所以滤波效果更好,直流输出电压U02中的交流成分更小。 上述两个直流输出电压的大小是不同的,U01电压最高,一般这一电压直接加到功率放大器电路,或加到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最高、工作电流最大的电路中,这是因为这一路直流输出电压没有经过滤波电阻,能够输出最大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直流输出电压U02稍低,这是因为电阻R1对直流电压存在电压降,同时由于滤波电阻R1的存在,这一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流大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多节∏型RC滤波电路 关于实用的滤波电路中通常都是多节的,即有几节∏型RC滤波电路组成,各节∏型RC滤波电路之间可以是串联连接,也可以是并联连接。多节∏型RC滤波电路也是由滤波电容和滤波电阻构成。 图7-29所示是多节∏型RC滤波电路。电路中,C1、C2、C3是三只滤波电容,其中C1是第一节的滤波电容,C3是最后一节的滤波电容。R1和R2是滤波电阻。

有源高通滤波器电路设计(100Hz截止频率)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有源高通滤波器电路设计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目录 摘要 (5) 1.电路设计 (6) 1.1.电路元件及参数的选择 (6) 1.2.电路原理图绘制 (6) 2.电路的仿真 (7) 2.1.使用Multisim9仿真波特图示仪 (7) 2.2.使用Multisim9仿真示波器 (7) 2.2.1.输入信号频率小于截止频率时的仿真 (7) 2.2.2.输入信号频率等于截止频率时的仿真 (8) 2.2.3.输入信号频率大于截止频率时的仿真 (8) 参考文献 (9) 设计总结 (9)

摘要 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信号通过而大幅抑制无用信号的电子装置。常用来进行信号处理、数据传输和抑制噪声等。以往这种滤波电路主要采用无源R、L和C组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集成运放获得了迅速发展,由它和R、C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此外,由于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阻抗又低,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是,集成运放的带宽有限,所以目前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的很高,以及难于对功率信号进行 滤波,这是它的不足之处。]1[在实际电子系统中,有源滤波器运用广泛,输入信号往往是含有多种频率成 分的复杂信号,可能还会混入各种噪声、干扰及其它无用频率的信号,因此需要设法将有用频率信号挑选出来、将无用信号频率抑制掉。完成此任务需要具有选频功能的电路。本文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能阻挡低频信号、输出高频信号的有源高通滤波电路,以及利用Multisim9对电路进行仿真。本电路所用到的运算放大器LM741EN,它的管脚1和5为调零端,管脚2为运放反相输入端,管脚3为同相输入端,管脚6为输出端,管脚7为正电源端,管脚4为负电源端,管脚8为空端。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关键词:滤波器运算放大器有源滤波电路有源高通滤波电路Multisim 电路仿真

有源滤波电路——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有源滤波电路——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有源滤波电路——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实验类型:__综合实验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有源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滤波电路的选频特性、通频带等概念,加深对有源滤波电路的认识和理解。 2. 用Pspice仿真的方法来研究滤波电路,了解元件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3. 根据给定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结构和元件,分析其工作特点及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4. 分别利用低通和高通滤波器搭建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电路,观察和分析其输出波形特点,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二、 实验原理 1. 低通滤波器电路 图1所示为无限增益多路反馈低通滤波器电路,它是一种非常通用的具有反相增益的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特性稳定、输出阻抗低的特点。 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0 2 10 ()p K b H s s b s b =++ 其中: 0 2311b R R C C = ,1 1 2 3 1111()b C R R R =++ ,2 1 p R K R =-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截止频率为6kHz ,增益为2,各元件参数为: C =0.01μF ,C 1=0.0015μF ,R 1=4.28(4.3)kΩ,R 2=8.57(8.2)kΩ,R 3=5.49(5.6)kΩ。 其中电阻值分别表示为设计值和实际元件标称值(括号内)。 2. 高通滤波器电路 装 订

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2 2 10 ()p K s H s s b s b =++ 其中: 0 1211b R R C C = ,1 1 2 1 1 (2)b C C R C C =+,1 p C K C =-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截止频率为10kHz ,增益为2,各元件参数为: C =0.01μF ,C 1=0.005(0.0047)μF ,R 1=1.5kΩ,R 2=9.38(9.1)kΩ。 其中元件值分别表示为设计值和实际元件标称值(括号内)。 3.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分别将图1和图2所示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级联,可以得到一个带通滤波器,如图3(a)所示;将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相加,可以得到一个带阻滤波器,如图3(b)所示。

切比雪夫1型滤波器概要

目录 1课题描述 (1) 2设计原理 (1) 2.1滤波器的分类 (1) 2.2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1) 2.3切比雪夫1型滤波器 (2) 2.3.1切比雪夫1型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3) 2.3.2切比雪夫1型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3) 3脉冲响应不变法 3.1 脉冲响应不变法原理 (6) 4设计内容 (6) 4.1设计步骤 6 4.2用MATLAB编程实现 (6) 4.3设计结果分析 (10) 5总结 (10) 6参考文献 (10)

1课题描述 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数值运算处理改变输入信号所含频率成分的相对比例或者滤出某些频率成分的数字器件或程序,二数字滤波器处理精度较高,体积小,稳定,重量轻,灵活,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可以实现模拟滤波器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故本书课题使用MATLAB信号处理箱和运算用切比雪夫法设计数字低通滤波器。 利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切比雪夫Ⅰ数字低通滤波器,通带截止频率100hz,阻带截止频率150Hz,采样频率1000hz,通带最大衰减为0.5dB,阻带最小衰减为10dB,画出幅频、相频响应曲线,并设计信号验证滤波器设计的 正确性。设计原理 2.1. 滤波器的分类 (1)从功能上分;低、带、高、带阻。 (2)从实现方法上分:FIR、IIR (3)从设计方法上来分:Chebyshev(切比雪夫),Butterworth(巴特沃斯) (4)从处理信号分:经典滤波器、现代滤波器 2.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设ha(j?)是一个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则基于平方幅度响应J (?) = Ha(j?)的低通滤波器技术指标为: 0≤∣Ha (j?)∣≤1/A^2,?s≤∣?∣ 其中ε为通带波动系数,p?和s?是通带和阻带边缘频率。A为阻带衰减系数

无源滤波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

三、无源滤波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 无源滤波电路:若滤波电路仅由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组成。 有源滤波电路:若滤波电路不仅由无源元件,还由有源元件(双极型管、单极型管、集成运放)组成。 1. 无源低通滤波器 如图所示为RC低通滤波器及其幅频特性,当信号频率趋于零时,电容的容抗趋于无穷大,故低频信号顺利通过。 带负载后,通带放大倍数的数值减小,通带截止频率升高。可见,无源滤波电路的通带放大倍数及其截止频率都随负载而变化,这一缺点不符合信号处理的要求,因而产生有源滤波器。 2.有源滤波电路 为了使负载不影响 滤波特性,可在无源滤波 电路和负载之间加一个 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 的隔离电路,最简单的方 法是加一个电压跟随器, 如右图所示,这样就构成 了有源滤波电路。 在理想运放的条件下,由于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电阻为无穷大, 输出电阻为零,因而 仅决定于RC的取值。输出电压 = , 负载变化,输出不变。 有源滤波必须在合适的直流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还可以放大,只适合于信号处理,不适合高电压大电流的负载。

RC低通滤波器的响应特性 曲电阻(R)和电容(C)构成的RC电路是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电路。首先,研究简单的RC电路的特性,针对在CMOS数字电路中的应用进行实验。 图1是各使用一个电阻、一个电容的RC电路。这种电路从频率轴来看,可作为1次低通滤波器处理。所谓低通滤波器是指低频率时通过、高频率时截止,能除去噪声等不需要的高频率的滤波器。 图1 RC电路的频率一增益/相位特性 使用比RC常数所决定的频率f,(称截止频率)低的输人频率时,信号的衰减小;相反地,高频时,因电容C的阻抗(IhoC)与电阻R相比变小,故衰减将变大,并与频率成反比。 一般将低通滤波器上增益为-3dB()处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表示为: 超过截止频率fc的高频域的衰减特性,是以-GdB/oct(频率为2倍时衰减6dB)或-20dB/dec(频率为10倍时衰减20dB,变为1/10)特性的倾率使增益下降。 另外,输入输出间的相位特性也与输人频率f有关。随着频率f的上升,相位延迟角θ变大,在截止频率fc处,变为如下关系: 高频处可接近-90°。 图1是为研究R=10kΩ、C=1000pF(fc=15.92kHz)的增益/本目位特性,用增益相位分析器测定出来的结果。照片上夂处放入的标识点(·)与理论值不同,增益为-3.49 dB(正确值—3.0 dB)、相位为-46.8°(正确值-45°),这是因为分析器的输入阻抗及RC的值存在误差的原因。

滤波电路大全

有源滤波电路基础 1 简介 1.1 滤波器的分类; 有源滤波器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特定频率响应的放大器。它是在运算放大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R、C等无源元件而构成的。通常有源滤波器分为: 低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 它们的幅度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有源滤波器的频响 滤波器也可以由无源的电抗性元件或晶体构成,称为无源滤波器或晶体滤波器。 1.2 滤波器的用途 滤波器主要用来滤除信号中无用的频率成分,例如,有一个较低频率的信号,其中包含一些较高频率成分的干扰。滤波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滤波过程 2 有源低通滤波器(LPF) 2.1 低通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通带增益Avp 通带增益是指滤波器在通频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如图3所示。性能良好的LPF通带内的幅频特性曲线是平坦的,阻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基本为零。 (2)通带截止频率fp 其定义与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相同,见图3。通带与阻带之间称为过渡带,

过渡带越窄,说明滤波器的选择性越好。 图3 LPF的幅频特性曲线 2.2 简单一阶低通有源滤波器 一阶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其幅频特性见图5,图中虚线为理想的情况,实线为实际的情况。特点是电路简单,阻带衰减太慢,选择性较差。 图4 一阶低通电路(LPF)图5 一阶LPF的幅频特性曲线 当f = 0时,电容器可视为开路,通带内的增益为 一阶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如下 ,其中 该传递函数式的样子与一节RC低通环节的增益频率表达式差不多,只是缺少通带增益Avp这一项。 2.3 简单二阶低通有源滤波器 为了使输出电压在高频段以更快的速率下降,以改善滤波效果,再加一节RC 低通滤波环节,称为二阶有源滤波电路。它比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更好。二阶LPF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幅频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

无源滤波器设计

长沙学院 模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1)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目录 一.无源滤波器的简介 (5) 1.无源滤波器定义 (5) 2.无源滤波器的优点 (5) 3.滤波器的分类 (5) 4.无源滤波器的发展历程 (5) 二.无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与电路与电路分析 (6) 1.工作原理 (6) 2.电路分析 (7) 三.设计思路及电路仿真 (11) 1.无源低通滤波器 (11) 2.无源高通滤波器 (11) 3.无源带通滤波器 (12) 4.无源带阻滤波器 (13) 四.设计心得与体会 (15) 五.参考文献 (15)

一.无源滤波器的简介 1.无源滤波器定义 无源滤波器,又称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设计构成的滤波电路,可滤除某一次或多次谐波,最普通易于采用的无源滤波器结构是将电感与电容串联,可对主要次谐波(3、5、7)构成低阻抗旁路;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 2.无源滤波器的优点 无源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性较高、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至今仍是应用广泛的被动谐波治理方法。 3.滤波器的分类 ⑴按所处理的信号 按所处理的信号分为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两种。 ⑵按所通过信号的频段 按所通过信号的频段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四种。 低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低频或直流分量通过,抑制高频分量或干扰和噪声。 高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通过,抑制低频或直流分量。 带通滤波器:它允许一定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低于或高于该频段的信号、干扰和噪声。 带阻滤波器:它抑制一定频段内的信号,允许该频段以外的信号通过。 ⑶按照阶数来分 通过传递函数的阶数来确定滤波器的分类。 4.无源滤波器的发展历程 (1)1917年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分别发明了LC滤波器,次年导致了美国第一个多路复用系统的出现。 (2)20世纪50年代无源滤波器日趋成熟。 (3)自60年代起由于计算机技术、集成工艺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滤波器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朝着低功耗、高精度、小体积、多功能、稳定可靠和价廉方向努力,其中小体积、多功能、高精度、稳定可靠成为70年代以后的主攻方向。导致RC有源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开关电容滤波器和电荷转移器等各种滤波器的飞速发展; (4)到70年代后期,上述几种滤波器的单片集成已被研制出来并得到应用。 (5)80年代,致力于各类新型滤波器的研究,努力提高性能并逐渐扩大应用范围。 (6)90年代至现在主要致力于把各类滤波器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当然,对滤波器本身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

低通无源滤波器设计详细

低通无源滤波器仿真与分析 一、滤波器定义 所谓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杂讯的,对输入或输出的信号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就是滤波器,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一般可实为一个可实现的线性时不变系统。 二、滤波器的分类 常用的滤波器按以下类型进行分类。 1)按所处理的信号: 按所处理的信号分为和两种。 2)按所通过信号的频段 按所通过信号的频段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四种。 低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低频或直流分量通过,抑制高频分量或干扰和噪声。 高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通过,抑制低频或直流分量。 带通滤波器:它允许一定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低于或高于该频段的信号、干扰和噪声。 带阻滤波器:它抑制一定频段内的信号,允许该频段以外的信号通过。 3)按所采用的元器件 按所采用的分为无源和两种。 :仅由(R、L 和C)组成的滤波器,它是利用电容和电感元件的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构成的。这类滤波器的优点是:电路比较简单,不需要直流电源供电,可靠性高;是:通带内的信号有能量损耗,负载效应比较明显,使用电感元件时容易引起电磁感应,当电感L较大时滤波器的和重量都比较大,在低频域不适用。 有源滤波器:由无源元件(一般用R和C)和(如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这类滤波器的优点是:通带内的信号不仅没有能量损耗,而且还可以放大,负载效应不明显,多级相联时相互影响很小,利用级联的简单方法很容易构成高阶滤波器,并且滤波器的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磁屏蔽(由于不使用电感元件);缺点是:通带范围受有源器件(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带宽限制,需要直流电源供电,可靠性不如无源滤波器高,在、高频、大功率的场合不适用。 4)按照阶数来分 通过传递函数的阶数来确定滤波器的分类。 三、网络的频率响应 在时域中,设输入为)(t y,滤波器的脉冲响应函数为)(t h。转换到 x,输出为)(t 频域,激励信号为) Y。 (ωj (ωj X,经过一个线性网络得到的响应信号为)

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有源滤波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无功进行补偿。其应用可克服LC滤波器等传统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缺点。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指令电流检测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 指令电流检测电路的功能主要是从负载电流中分离出谐波电流分量和基波无功电流,然后将其反极性作用后发生补偿电流的指令信号。电流跟踪控制电路的功能是根据主电路产生的补偿电流,计算出主电路各开关器件的触发脉冲,此脉冲经驱动电路后作用于主电路。这样电源电流中只含有基波的有功分量,从而达到消除谐波与进行无功补偿的目的。根据同样的原理,电力有

源滤波器还能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负序电流分量进行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一般由PWM逆变器构成。根据逆变器直流侧储能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容)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感)。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使直流侧电压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侧输出为PWM电压波。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感电流进行控制,使直流侧电流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侧输出为PWM电流波。电压型有源滤波器的优点是损耗较少,效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有源滤波器采用的主电路结构。电流型有源滤波器由于电流侧电感上始终有电流流过,该电流在电感内阻上将产生较大损耗,所以目前较少采用。

2.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按电路拓朴结构分类,电力有源滤波器可分为并联型、串联型、串-并联型和混合型。 图4所示为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它主要适用于电流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抵消、无功补偿以及平衡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等。目前并联型有源滤波器在技术上已较成熟,

LC滤波电路原理与设计详解

LC滤波电路 LC滤波器也称为无源滤波器,是传统的谐波补偿装置。LC滤波器之所以称为无源滤波器,顾名思义,就是该装置不需要额外提供电源。LC滤波器一般是由滤波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适当组合而成,与谐波源并联,除起滤波作用外,还兼顾无功补偿的需要; 无源滤波器,又称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设计构成的滤波电路,可滤除某一次或多次谐波,最普通易于采用的无源滤波器结构是将电感与电容串联,可对主要次谐波(3、5、7)构成低阻抗旁路;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 LC滤波器的适用场合 无源LC电路不易集成,通常电源中整流后的滤波电路均采用无源电路,且在大电流负载时应采用LC电路。 有源滤波器适用场合 有源滤波器电路不适于高压大电流的负载,只适用于信号处理, 滤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滤波分经典滤波和现代滤波。 经典滤波的概念,是根据富立叶分析和变换提出的一个工程概念。根据高等数学理论,任何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信号,都可以被看成是由无限个正弦波叠加而成。换句话说,就是工程信号是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线性叠加而成的,组成信号的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叫做信号的频率成分或叫做谐波成分。只允许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分正常通过,而阻止另一部分频率成分通过的电路,叫做经典滤波器或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作用原理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不是纯粹的直流,从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的输出,与直流相差很大,波形中含有较大的脉动成分,称为纹波。为获得比较理想的直流电压,需要利用具有储能作用的电抗性元件(如电容、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来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以获得直流电压。 常用的滤波电路有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两大类。无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包括倒L型、LC滤波、LCπ型滤波和RCπ型滤波等)。有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是有源RC滤波,也被称作电子滤波器。直流电中的脉动成分的大小用脉动系数来表示,此值越大,则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越差。 脉动系数(S)=输出电压交流分量的基波最大值/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 半波整流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为S=1.57,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的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O.67。对于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采用C型滤波电路后,其脉动

有源滤波电路——带通滤波器

实验报告专业: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桌号: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实验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有源滤波电路——带通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有源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滤波电路的选频特性、通频带等概念,加深对有源滤波电路的认识和理解。 2. 用Pspice仿真的方法来研究滤波电路,了解元件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3. 根据给定的带通滤波器结构和元件,分析三种不同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电路的工作特点及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4. 实现给定方波波形的分解和合成。 二、实验原理 滤波器是一种二端口网络,它的作用是允许某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滤掉或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称为通带,其余信号的频率范围称为阻带。许多通过电信号进行通信的设备,如电话、收音机、电视和卫星等都需要使用滤波器。严格的说,实际的滤波器并不能完全滤掉所选频率的信号,只能衰减信号。 无源滤波器通常由RLC元件组成,一般采取多节T型或π型结构,制造难,成本高,特别是电感元件的重量和体积都很大。用RC元件与运放集成块构成的有源滤波器,不用电感线圈,因此广泛用于工程电路。此外,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很大,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组成的滤波器有一定的放大、隔离和缓冲作用。 相比于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有许多优点:可以按要求灵活设置增益,并且无论输出端是否带载,滤波特性不变,这也是有源滤波较无源滤波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原因。

1. 带通滤波器电路 图1所示为一个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带通滤波器电路,传递函数为: 其中各系数为: 表征带通滤波器性质的重要参数有三个,分别是: 中心频率,也即谐振频率,带通滤波器在中心频率处转移函数的幅值最大。 带宽,定义为两个截止频率之差;截止频率 ωc 的定义为:转移函数的幅 值由最大值下降为最大值的 时的频率,即 品质因数,定义为中心频率与带宽之比。 带通滤波器的增益Kp 定义为传递函数在中心频率处的幅值增益。 三个带通滤波器设计为:Kp=4,Q=5,中心频率分别为:1kHz ,3kHz ,5kHz ,对应各元件参数为: C=0.01μF ,R1=20k Ω,R2=1.8k Ω,R3=160k Ω。 C=0.01μF ,R1=6.8k Ω,R2=0.56k Ω,R3=56k Ω。 C=0.01μF ,R1=3.9k Ω,R2=0.36k Ω,R3=33k Ω。 2. 反相加法器 反相加法器电路如图2所示,输出为: 三、实验接线图

完整的有源滤波器设计

一.项目意义与目标 意义:本项目通过一个比较综合的、能覆盖《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的三级项目,使我们能将整个课程的内容串联起来,实现一个系统的功能,巩固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为以后学习和设计提供良好的模拟电子线路知识。本次有源滤波器设计主要注重的是电子电路的设计、仿真,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方法以及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目标:掌握有源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习有源滤波器的调试、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通过仿真的方法来研究滤波电路,了解元件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尝试着制作实物来验证理论以及仿真求得的结果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距。 二.项目内容与要求 内容:滤波器是一种能够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而同时抑制(或衰减)无用频率信号的电子电路或装置,在工程上常用它来进行信号处理、数据传送或抑制干扰等。有源滤波器是由集成运放、R、C组成,其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又低,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因受运算放大器频限制,这种滤波器主要用于低频范围。 要求:在模电课程对有源滤波器所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阶低通有源滤波电路,一阶高通滤波电路,二阶低通滤波电路,二阶高通滤波电路,二阶带通滤波电路,二阶带阻滤波电路。研究和设计其电路结构、传递函数,并对有关参数进行计算,再利用multisim 软件进行仿真,组装和调试各种有源滤波器,探究其幅频特性。经过仿真和调试,观察效果。由滤波电路的曲线可以看出通带的电压放大倍数、通带上限截止频率,下限截止频率,特征角频率等的实际值,与计算出的理论值相比较,分析误差

有源滤波器设计报告书

{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有源滤波器设计 学院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 :

` ; 摘要 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杂讯的器件,将输入或输出经过过滤而得到的纯净的直流电。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是滤波器,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是指能

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能将其他范围分量衰减的设备。一个理想滤波器应该有一个完全平坦的通带,例如在通带内没有增益或者衰减,并且在通带之外所有频率都被完全衰减掉。另外,通带外的转换在技校的频率范围完成。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因为并不能将期望频率范围外的所有频率完全衰减掉,尤其是在索要的通带外还有一个被衰减但是没有被隔离的范围,这通常被称为滤波器的滚降现象,使用每十倍频的衰减幅度dB来表示。通常,滤波器的设计尽量保证滚降范围越窄越好,这样滤波器的性能就与设计更加接近。然而随着滚降范围越来越小,通常就变得不再平坦-开始出现“波纹”。这种现象在通带的边缘处尤其明显,这种效应被称为吉布斯现象。 带通滤波器能够广泛应用在电子学和信号处理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法,介绍了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一个带通滤波电路,并给出了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和主要模块的原理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并能稳定运行。 关键词:带通滤波器 multisim 设计 目录 前言 (4)

( 第一章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5) 第二章电路设计 (6) 一、正弦波产生电路设计 (6) 二、压控电压源型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 (8) 第三章电路的仿真调试 (10) 第四章焊接并调试电路 (13) : 第五章总结 (14) 第六章主要参考文献 (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