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在此,我将其做些归类,与大家共享。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初中语文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 (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 (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 (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 (皆被绮绣) ③被子——(唯见布被覆尸) ④盖,覆盖——(流血被面) 5.鄙:①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①尽——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 (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小学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一词多义

小学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一词多义 1、把 a动词:拿着,持有 b动词:举起,端起 2、白 a动词:使变白 b形容词:颜色为白色 c名词: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3、悲 a动词:感到悲伤 b动词:同情 4、备 a动词:拥有,具备 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 c动词:准备 d动词:防备

5、比 a动词:靠着,挨着 b动词:比较,对比 c动词:等到 6、鄙 a名词:边远地区 b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c形容词:庸俗,浅陋 7、毕 a副词:全部,都 b动词:完成,结束 8、兵 a名词:士兵 b名词:武器 c名词:军队 d名词:军事

9、策 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10、病 a动词:生病 b名词:疾病 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11、薄 a动词:接近 b形容词:与“厚”相对 12、称 a动词:被称为 b动词:赞美 13、重

a副词:重新,再次 b形容词:重要的,重视的 14、处 a名词:地方,位置 b动词:存在,居住 15、辞 a动词:告别,离开 b名词: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16、赐 a动词:赏赐 b动词:给予,上级给下级称为赐 17、从 a动词:听从 b动词:跟随 18、当

a形容词:无人能比,独一无二 b动词:到了某个时间或状态 82、甚 ①谁的毒比蛇还甚? ②听到山崖上传来的声音非常厉害。 ③还不如重写我的赋诗,不然不幸的事情会更甚。 ④他说话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悲伤。 83、胜 ①在高处,寒气胜过人。 ②最美好的春天,烟柳绝胜皇城。 ③我看到了巴陵的胜景,在洞庭湖边。 动词:超过、胜出 动词:承受、经得起 形容词:优美的 形容词:胜利的 84、生 ①你会因为悲伤而生气吗? ②周围的人都在庆祝生日,而他却感到沮丧。

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例

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例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B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C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更多更新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2619386337.html,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1.备bèi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2.薄bó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策cè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4.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5.次cì 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同上) 6.当dāng 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③将要。“今当远离”(同上) 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⑥抵挡。“锐不可当” 7.道dà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同上)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8.度dù ①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duó,推测,估计。“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9.发fā ①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②把箭射出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③征发。“发闾左逋戍渔阳”(《陈涉世家》) ④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10.分fēn 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6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6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1 薄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 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 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当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得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 b.动词:适合,中意。 c.动词:能够)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2 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在此,我将其做些归类,与大家共享。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

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共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实词关于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 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 无双)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

数也)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 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到达3、即使 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行久居〕 举:1、传播〔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与〔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庆祝/举世无双〕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决:1、推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逝〔群响毕绝《口技》〕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

苦而不平〕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欢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快乐、欢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锋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和善〔此皆良实〕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令:1、指令。〔乃令符离人葛婴〕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妙:1、惊奇〔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异〔以为妙绝〕

文言文常见一词多义机例子

常见古今异义词 让 1,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夷吾诉之,公使让之 2,谦让,退让。《尚书。尧典》允恭克让 引申为推辞,避让。《九章。怀沙》知死不可让,顾勿爱兮 把好处让给别人。《吕氏春秋。行论》尧以天下让舜 3,表示推让,容许或听任(晚起义)。《水浒》第七回:权且让他这一回 4,请人接受招待(晚起义)。《儒林外史》一0回:当下让到书房里 田 ①<动>通“畋”,打猎。《庄暴见孟子》:“何以能田猎也?” ②<动>耕种。后来写作“佃”。《汉书·高帝纪》:“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 ③<名>田地;农田。《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晦 形声。字从日,从每,每亦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晦,月尽也。——《说文》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论衡·四讳》 又如:晦望(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晦景(晦日,晦节);晦日(阴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夜;晚 晦淫惑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夜也。” 又如:晦明(从黑夜到天明。即昼夜);晦晓(夜晚与天明);晦魄(夜月);风雨如晦 昏暗 晦而休。——《国语·鲁语》。注:“冥也。” 是时雷电晦冥。——《汉书·高帝纪》 存 1.存在,与“亡”相对。 2.思念。 3.看望,问候。 4.抚恤。 卒 ①步兵;士兵。《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卒乘。” ②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谋攻》:“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③差役;隶卒。《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④死。《董宣执法》:“年七十四,卒于官。”《赤壁之战》:“初,鲁肃闻刘表卒。” ⑤完成;完结。《孔雀东南飞》:“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一词多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安: 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风雨不动安如山 疑问代词,怎么。安得广厦千万间 动词,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把: 动词,拿、持。把酒话桑麻把酒临风 形容词,白色的。 比: 动词,挨着对着。天涯若比邻 动词,比作。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动词,相比。曹操比于袁绍 兵:

名词,士兵军队。可汗大点兵 名词,兵器武器。兵革非不尖利也 池: 名词,古代护城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名词,水池。墨池记 出: 动词,出现、露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动词,出去、出来。不复出焉 动词,拿出。皆出酒食 动词,产生。江山代有才人出 处: 名词,地方。几处早莺争暖树 名词,时候时间。乡书何处达 动词,处在。处江湖之远 次: 名词,层次。不可计其层次矣 动词,编次、编排。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动词,驻扎、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北固山下丛: 动词,跟从,跟随。择其善者而从之 动词,依从。 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来从楚国游。

形容词,从容。 道: 动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名词,道路。古道西风瘦马 名词,道德。伐无道,诛暴秦 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以谘诹善道 名词,学问。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名词,道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得: 动词,得到。既出,得其船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动词,达到。 动词,能够,可以。余因得遍观群书 动词,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发: 名词,头发。可怜白发生 动词,出发。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动词,发出。野芳发而幽香 动词,征发、征派。发闾左谪戍鱼阳 负: 动词,背负。负者歌于途 动词,依靠,依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感: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二、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三、 1.诣:到,去。 四、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五、 3.课:考核、督促、征收。 六、 4.风、化:教育感化。 七、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八、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九、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十、8.劾:举报,检举,揭发。 十一、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十二、10.短:进谗言,说坏话。 十三、11.害:嫉妒。 十四、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十五、13.折:指斥,指责,驳斥。 十六、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十七、15.党:偏袒,伙同,包庇。 十八、16.矫:假托,假传。 十九、17.质:作人质;抵押。 二十、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二十一、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二十二、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二十三、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二十四、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二十五、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十六、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二十七、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二十八、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二十九、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三十、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三十一、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十二、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三十三、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三十四、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三十五、 3.用事:掌权,主管。 三十六、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三十七、 5.听事:办公的地方。 三十八、 6.逆旅:旅馆。 三十九、7.部曲:私家军队。 四十、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四十一、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四十二、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四十三、11.作色:发怒。 四十四、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十五、表示时间的词

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阅读必备一词多义汇总大全

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阅读必备一词多义汇总大全 顾: ①回头,回头看: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看,视: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归: ①返回:相如既归 ②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过: ①过失,过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胜过,超过: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③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④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行: ①量词: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②动词,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③古诗的一种体:《琵琶行》 ④行军: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诗经·采薇》 ⑤行为,品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⑥行走,走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⑦离去,前往: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实行,施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何: ①代词,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副词,何等: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③同“呵”,呵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欢: ①欢心: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交情: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 ①副词,表时间的相连,立即:项伯即入见沛公 ②介词,表时间、地点,当,就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③连词,表让步,即使,纵使: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假: ①假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②凭借、借助:假舟楫者;善假于物也《劝学》 见: ①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②会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③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徒见欺 ④看见,看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看见的东西: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⑥同“现”,出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⑦召见,接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 ①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②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理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就: ①靠近,接近: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趋,赴: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居: ①居住: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经·采薇》 ②在平时:居则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举:

初中语文2024中考复习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汇总(共30个)

中考语文文言文 重点实词一词多义 一、具 1.动词,准备。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译文: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鸡肉和米饭,邀请我到他家里去做客。 2.动词,具有;具备。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译文: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有各自的神情姿态。 3.副词,表范围,同“俱”,可译为“全”或“都”。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译文: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4.副词,表情态,可译为“详细地”。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译文:(桃花源中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他们。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译文:这个渔人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知道的事情。 5.名词,用具。 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路上遇上下雨,有人带雨具先离开了,同行的人都显得很狼狈。 二、负 1.依靠;凭借;仗着。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山峦)译文:凭借着地势争着向上,仿佛相互间比拼高远,争着向高远处伸展。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国人贪婪,仗着它的强大,想用空话来诈取和氏璧。 2.背着;驮着。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译文: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译文:只见深青的山驮着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 3.辜负;对不起。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译文:从以上事实看来,外来之臣有什么地方对不起秦国的呢! 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译文:对天发誓永远不辜负你。 4.失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译文:因此不打仗却强弱胜败早就判定了。 三、穷 1.尽;穷尽。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资料 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动词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动词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访动词 度⑴孤不度德量力衡量〈动词〉 ⑵度已失期估计表推测〈动词〉 ⑶关山度若飞过〈动词〉 伐⑴齐师伐我讨伐〈动词〉 ⑵伐竹取道,砍伐〈动词〉 方⑴①荆之地方千里面积,方圆〈名词〉 ⑵方其远门出海当…的时候 ⑶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刚刚 ⑷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正在〈副词〉 ⑸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指方位 发⑴起,指被任用<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⑵发出<动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⑶出发<动词> 夫鹓发于南海(《惠子相梁》) ⑷拥<动词> 众军汉一发上 ⑸开花<动词> 野芳发而幽香 ⑹长寿的特征<名词> 黄发垂髫 ⑺头发<名词> 皆披发文身 复⑴又,再〈副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⑵复兴〈动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⑶回复〈动词〉不敢出一言以复 对⑴回答〈动词〉对曰:“小惠未遍…”(《曹刿论战》) ⑵面对,向着〈介词〉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固⑴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⑵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⑶固不知子矣固然 ⑷子固非鱼也固然 ⑸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⑹固以怪之矣本来 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⑻固众人本来 国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⑵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⑶则有去国怀乡国都 ⑷夫大国难测也国家 ⑸死国可呼国事 ⑹国险而民附地势 ⑺此用武之国地方 ⑻属国过居延典属国简称 恨 1 遗憾名词商女不知亡国恨

2.怨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遗憾怅恨久之 4.痛恨至今遗恨迷烟树 然1、怡然称快…的样子 2、果然鹤也《童趣》副词词尾 3、然则北同巫峡。这样 4、然胡不已乎。但是,然而 故1、旧的知识例句:温故而知新。《论语》 2、因此例句:故时有物外之趣。 3、原因,缘故例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为1、因为例句:项为之强《童趣》 2、当作例句:以丛草为林《童趣》 3、题写例句:即书诗四句,自为其名《伤仲永》 4、成为例句:且为众人 5、为了例句:不必为己《大道》 6、被例句:尽为所吞《童趣》 7、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8、替,给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 9、是例句:始悟为山市《山市》 12、唱例句:好为《梁父吟》《隆中对》 13. 认为例句:自以为不如《邹忌》 之1、的例句:故时有外物之趣 2、他,他们,它例句:昂首观之《童趣》 3、去,到,往例句:辍耕之垄上 4、句末凑音节,无实意例句: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5、主谓之间,无实意例句:此庸父之怒 乃1、才例句:去后乃至 2、于是,就例句:蒙乃始就学 3、竟然例句:乃不知有汉 4、是例句:当立着乃公子扶苏 其1、代词例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可要,语气助词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 于1、在例句:于土墙凹凸处《童趣》 2、比例句:贤于邻人远矣《伤仲永》 3、同例句:每自比于管仲《隆中对》 4、到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 5、向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 6、和例句:吾谁于归《岳》 7、让例句:请广于君《唐雎》 8、从例句:受地于先王 9、对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出师表》 若1、如例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2、比得上例句: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 3、像例句:若听茶声然《核》非若是也《唐雎》 4、你例句: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课内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40例

1、属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________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________ (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________ (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_______ (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________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 (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________ [答案] (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2)动词,隶属(3)动词,属于(4)动词,撰写(5)动词,通“嘱”,嘱托(6)名词,等辈、类(7)名词,等辈(8)动词,连,跟着 2、居 (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________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________ (3)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________ (4)昂其值,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________ (5)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梓人传》)________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________ (7)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________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________ (9)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 (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 [答案] (1)动词,居住(2)动词,居住(3)动词,处在,处于(4)动词,积蓄,贮存(5)动词,治理,安置(6)动词,停留(7)名词,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8)动词,担当,担任(9)动词,过了,经过(10)动词,占据,占有 3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3)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 (4)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________ (5)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________ (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________ (7)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________ (8)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________ (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