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标准变迁

择偶标准变迁
择偶标准变迁

回顾与前瞻:择偶研究十年综述

张乐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有关婚姻择偶问题的研究状况,对农村

择偶问题、少数民族择偶风俗、择偶方式与择偶网络、择偶标准及其变迁、

择偶心理与择偶观念及其变迁、择偶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原因、择偶理论

研究等7个方面进行了评述,认为目前的择偶研究在学科视野、研究主题、

对象、方法、理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学术界应该重视和加强对中老年择

偶问题研究、择偶过程、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本土化的择偶理论构建等方

面的探讨。

关键词:择偶婚姻家庭研究述评

择偶是男女选择各自结婚对象的过程,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起点,而

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同时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

影响的环节,例如择偶标准,它总能率先反映社会结构的变迁。因此,择偶问题一直是

人口、婚姻与家庭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近10年来国内有关择偶研究走过的历程,

探讨研究者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成果,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择偶研究的学科分布

据笔者初步统计,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中,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

有关择偶问题的论文121篇,1这些论文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民俗学、文学等多个不同的学科。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择偶研究文献学科分布表

学科篇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社会学 62 51.2% 51.2% 心理学 9 7.4% 58.6% 医学与健康2 22 18.2% 76.8%

人口学 8 6.6% 83.4% 民俗学 7 5.8% 89.2% 文学 9 7.5% 96.7% 其他 4 3.3% 100% 合计 121

从表1可知,择偶研究一直是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之一,文章数量之多远

远超过其他学科,排除医学领域的研究,心理学和文学研究也占一定比例。

2、不同时期择偶研究论文分布

1文献检索引擎使用的清华同方的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检索

2医学和健康杂志发表的文章多是描述和介绍性的,缺乏经验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所以不在本文

讨论之列

图1不同时期择偶研究论文分布图

图1显示出学术界对择偶研究的关注程度:2002年和2005年分别是择偶研究地两个高峰年,其他年份的研究在分布上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波动,这说明学界对择偶问题的关注是较为持续和稳定的。

3、分年龄层次的择偶研究。对青年择偶现象的研究居多,针对中年和老年人研究较少。在近10年的研究中,有21篇论文分析的主题是有青年择偶的。通常人们认为青春年少,正是谈婚论嫁的好时节,研究者首先关注青年的择偶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4、分性别的研究。探讨女性择偶现象的研究多,讨论男性的少。10年来的择偶研究中有13篇文章是以女性为研究对象,而直接以男性为对象进行分析的只有2篇(朱松:2004,周世军:2004)。在实际生活中,择偶是两性共同的活动,而且有关征婚广告的研究表明,男性占据中国征婚启事的主体位置(徐安琪:2000)。

5、分职业的研究。专门分析大学生择偶方式、标准和择偶心理的研究多,有6篇,偶有丧偶老人、军人、教师、打工者研究,各有2、1、2、1篇,对其他职业类别的择偶现象的分析却少有涉及。

6、分婚姻状态的研究。对未婚研究多,对已婚和再婚者的研究少。与研究青年人的择偶相关,近些年的分析也大多论述未婚者或者是青年初婚者的择偶方式、标准等方面,而对再婚者的择偶意愿、方式、标准的描述较少,在121篇文献中,只有2篇是关注丧偶老人再婚和对比初婚和再婚者择偶标准差异的研究。(郝麦收:1998;陆宏英:2006)

7、分民族与国别的研究。普遍型研究多,偶有关注少数民族择偶风俗的研究。对中国人的择偶介绍多,但没有涉及港澳台地区的研究,只有3篇介绍日本、英国和德国择偶现象的文章(朱朴:2003;何建军:2005;傅新球:2005)。

8、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择偶。绝大多数择偶研究都是立足现当代,描述、分析和解释当代中国男女的择偶与婚恋,只有极少数研究者用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的择偶观念、方式、标准的状态及其变迁(徐伯鸿:1999,姚兆余:2002,谯珊:2005)。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1、农村择偶现象研究

(1)对解放前的史料考察

刘晓红通过史料的考察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的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择偶方式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封闭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农村的教育状况。在上述情况发生根本变化之前,农村包办择偶的消除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刘晓红:2006)。

也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初中国农村包办择偶也有其正功能,可以稳定婚姻与家庭。它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起这一时期的农村家庭依然是传统式的家长制家庭。此外,农村有形或无形的传统式伦理道德还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傅建成:2001)。

(2)典型个案研究

孙淑敏的个案研究指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因社区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本村青年男子的择偶困难。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负面资源一方面影响了该村男子在婚姻市场上的配偶供给,另一方面提高了妇女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但是,该村的情况说明,妇女在婚姻市场上的高价值并不等同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高地位(孙淑敏:2004)。

(3)农村择偶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发生了以下变化:从重视出身、成分等家庭背景转向重视“文化程度”、“温柔体贴”等个人条件;由不重视感情因素转变为关注“性格、脾气相投”等感情因素;由看重“老实可靠”转向青睐“聪明能干”(吴鲁平:2000)。

2、少数民族择偶研究

(1)择偶习俗介绍。少数民族的择偶习俗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肖举梅通过实地观察,描述了丹巴地区藏族的择偶风俗:男女青年按照人生礼仪的流程,进行“顶毡衫”、“按边边”、“抢头帕”等仪式选择自己合意伴侣(肖举梅,2003)。

侗族有其传统的择偶习俗,一般实行民族内婚、房族外婚,有的侗族盛行姑表婚。择偶时,注重对方的家世。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侗族年轻女性趋向于远嫁他乡,既满足自己“趋外”的心理,又能为娘家换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侗族择偶习俗从“同类匹配”向“资源交换”转变(杨筑慧:2005)。

(2)择偶习俗的变迁及其解释。马东平在对回族情歌的内容分析后认为,具有“共同信仰”或相同民族婚配,是人们基本的择偶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才会有情感、人品、容貌、年龄的择偶标准。河州情歌中反映的异族婚配的相关内容极少,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回族婚配形式的历史变迁问题(马东平:1999)。

回族妇女在择偶时的外嫁禁忌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心理的作用,它是回族先民保证本群体稳固的措施,进而提出针对民族间的通婚应在国家法律和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顺其自然”,理性看待少数民族的择偶婚俗(马平:1998)。

择偶在实际生活中会到个人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经济、习俗、宗教、习惯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对直苴彝族村女性择偶现象的描述指出,从20世纪初至今,在远离城市的经济欠发达的彝族农村地区,女性择偶标准经历了从重视男方非经济因素到重视经济因素的过程。主要原因就在于,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贫富差距拉大,向往“过上好日子”为驱动的新的择偶标准也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李晓莉:2005)。

张晓琼在云南进行了实地研究后认为:布朗族女子通过大量外嫁引发了传统婚恋观念和习俗的变迁,改变了本民族的择偶方式和择偶仪式,原有为青年男女准备的择偶活动逐步淡化和消失,那些外嫁的女性也接受了现代的择偶婚姻思想,更新了本民族的择偶标准(张晓琼:2004)。

3、择偶方式与择偶网络研究

(1)对于大众择偶方式的研究,一种较为通行的研究方式就是通过分析征婚广

告(启事)进行的。国内在这一领域较有影响的一项研究是李银河博士在1989年开展的。在《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一文中,她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征婚广告抽取了300人的样本,对广告进行定量分析,描述当时中国人的择偶标准,并且对择偶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和程度作了说明,将国内的结果进行了跨文化比较。后续的研究者也多是从《中国妇女》、《知音》、《家庭》、《女友》、《人生与伴侣》和各种青年类报刊的征婚广告入手,分析人们这类择偶方式从而反映人们的择偶标准(许多澍:2005,乐国安:2005,陆宏英:2003,许传新:2003,种道平:2003,张亮:2000,吴雪莹:1997)。

乐国安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美国波士顿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发现:(1)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但天津男女征婚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强烈;(2)男性随年龄增长,会倾向于更大程度地寻找比自己小的女性,而中美女性则较稳定。(乐国安:2005)

许多澍的量化分析指出,征婚广告作为人们明确提出的择偶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衡量性。通过对我国征婚广告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15年间征婚主体趋于大龄化、复杂化,择偶标准趋于多元化,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剧烈变迁。此变迁对于征婚主体及择偶标准的形成产生相当影响。(许多澍:2005)

许传新、王平对1010则征婚启事的数据分析表明,初婚与再婚择偶的大龄青年在外貌、性格与人品、家境、学历与职业等择偶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在兴趣爱好方面没有差异。(许传新、王平:2003)

除了报刊杂志的征婚方式外,研究者还关注了电视征婚这种新型择偶方式,指出电视征婚反映人们多样的择偶选择、轻松的择偶心态和日趋开放的择偶观念。(习涓,风笑天:2001)

(2)择偶网络研究表明,人们的择偶社会关系网存在着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并行的现象,择偶空间正从家庭为中心的第一领域向职业场所等第二领域和闲暇场所等第三领域扩展。来自一些城市的调查显示,婚姻双方结识途径为“自己认识”的比重上升,“他人介绍”的比重下降(徐安琪:1997,杨新科:1997,吴鲁平:1999,田晓虹:2000,徐安琪:2004,叶妍,叶文振:2005)。

4、择偶标准及其变迁研究

(1)择偶标准是动态的和可变的。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信仰形成了各异的择偶标准。从某种程度上看,一个时代的择偶标准就是社会文化转型的晴雨表。因此,从其变迁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时代发展的脉络。有研究者通过征婚广告比较1996和2003年国人择偶标准后认为:七年间,人们比较稳定的择偶标准是性格品德、婚姻状况、身高、事业心和年龄,更加看重的因素有健康、教育程度、容貌和感情,至于职业和住房、户口等因素则退居次要位置(种道平:2003)。

(2)按照婚姻状况来分,对未婚青年择偶标准的研究较多,对此有研究者作了相关综述:①大学生择偶标准更富于现代气息,注重感情因素,追求浪漫,忽视家庭背景出身,同时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看重对方的外在容貌气质,女生要求对方的才能素质。②城市职业青年择偶更看重学历、职业、事业心和能力等潜在因素,农村青年看重的对方的品行、身体状况、学历,从择偶标准从老实可靠转向聪明能干(种道平:2003)。

从已婚男女入手调查分析他们的择偶标准变迁的研究较少,徐安琪等学者利用对已婚夫妇的实证研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中国人的择偶是较为稳定和保守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择偶时更加看重对方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状况,而且年轻人和文化程度高的者更注重伴侣的经济社会地位;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同时人们在择偶的时候也会更加慎重,由于多年的婚姻经历,当事人的经济取向强化;影响择偶取向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诸如性别、地区、家庭的经济条件、结合途径和匹配意识以及对方吸引力都可能起作用(徐安琪:2000)。

(3)按照性别来分,北京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15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和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他们指出:女性择偶时仍旧最为关注男方的社会经济条件,但是体现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表现为对男方学历和职业的关注稍有下降,而对财产、事业的要求有所上升;同时对伴侣身高的要求有所下降,体现目前择偶趋向于实惠化趋势。对伴侣的修养、人品的要求呈上升趋势,体现女性婚恋观念的改变和提高(钱铭怡等:2003)。

中国男性在15年间对自身的人品、财产、相貌的重视程度显著增高,对自身的婚史和事业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对女方的持家能力的重视程度显著增高,对女方的健康和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降低。当代中国男性的择偶标准随时间的推移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仍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朱松等:2004) 。

5、择偶心理与择偶观念及其变迁研究

(1)有择偶心理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择偶的自主性较强,但主动性较差,部分人存在着依赖和依附的弱者心理及理想化倾向等潜在问题。鉴于此,必须加强女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她们理智、正确的择偶观念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张凤琴:2003)。

孙晓静在大龄女择偶心理剖析中指出大龄女青年择偶的常见心理有:求全、焦虑、宿命论、默然和失望等心理(孙晓静:1997)。

乐国安等学者通过对择偶心理机制的检验后认为,中国男性在择偶中有“求美心理”,看重伴侣的容貌,女性则是有“求富心理”,注重对方的经济基础,中国人择偶的伴侣年龄可选择空间较国外为小,而且中国人的择偶多有求稳心理,看重对婚姻的承诺(乐国安:2005)。

近10年来,有关择偶意愿的研究极少,叶文振的一篇关于打工妹择偶意愿的研究较为典型,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打工妹对婚姻不够积极,不愿和不想结婚的人在增多,在择偶动机上,打工妹比打工仔更加具有现代取向和淡化传统追求,但存在明显从众心理(叶文振:2006)。

(2)对于中国人的择偶观念的研究。赵彦指出:现代中国女性择偶追求理解与自由,越来越意识到情感的需求重于物质要求,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女性自我实现和保障婚姻质量的唯一道路(赵彦1997)。

杨新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传播,人们的择偶观念也趋于变化,变得更加自主、直接,更加符合人的本性,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更加平等、明快、爽朗、坦然和真诚(杨新科:1997)。

虽然现代择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传统婚恋观却依然有市场。韩琳琳研究表明,“门当户对”的传统择偶观念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已经被人们普遍淡化,但是1978年以后“门当户对”又有重新的抬头和发展的趋势(韩琳琳:2006)。

从民间谚语角度入手研究传统择偶观。郭艳认为,传统民谚反映了六种择偶观念:向往爱情、追求爱情,注重人的品性,注重门第出身,看重年龄搭配,对忠贞的要求。这些民谚流传程度折射出中国传统对现代的婚姻择偶的影响(郭艳,2005)。

有文章对比了传统社会和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异同,指出当代社会的“门当户对”符合自然匹配与社会交换原则,强调人们在择偶时应该讲求文化上的“门当户对”。“门当户对”的现实功能在于利于个人心神健康、促进家庭和谐,不应把其简单理解为封建落后而加以排斥(韩琳琳:2005)。

6、择偶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原因研究

(1)徐安琪利用对上海和哈尔滨两地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调查所获得的3166个样本资料,通过分析,证实影响择偶取向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诸如性别、地区、家庭的经济住房背景、结识途径、般配意识以及对方的吸引力等都可能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关于性别差异对经济取向的影响,国外有文献证实这种差异在缩小,但国内尚

无趋同倾向。况且,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以往用行政手段保障女性婚前的充分就业和婚后连续就业的倾斜政策,已难以在不同经济成分所有制的企业推行,下岗女性多于男性以及怀孕、生育的女性不再被继续聘用等现象的蔓延,或许还将强化女性对男性经济依赖的传统心理定势(徐安琪:2000)。

(2)在一篇关于青年官兵择偶困难的原因研究中,作者指出官兵婚恋观念的变化使之连理难结佳期晚至,驻地女青年与军人结伴的热情减退,使“最可爱的人”知音难觅爱难求,军人待遇相对偏低,使有情人眷属难成,择偶标准上的偏差,使少数官兵心愿难随,关心引导不力,使伸向军营的鹊桥难搭、爱渠难通(张卫钢,王效峰:1998)。

(3)农村地区择偶观的变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提高了,农村青年择偶更加看重伴侣的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这是个人能力在择偶时备受强调的原因。家庭的核心化趋势也使得农村青年在注重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侧重择偶的感情基础,爱情成为择偶必须考虑的因素,大众传媒对城市现代生活的渲染,也加速了农村择偶观念的变迁(尚会鹏:1997)。

一项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流动人口在对择偶模式的选择和实践上越来越重视自身的需要和体验;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教育、性别和年龄的作用最大,流出的时间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却相对比较微弱。(叶妍,叶文振:2005)

7、择偶理论研究

国内对择偶的理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明显的部分: 一是择偶方式的理论,分为指定婚姻和自由市场婚姻理论;二是择偶标准理论,如“父母偶像论”、“互补需要论”、“角色论”、“交换论”“价值论”、“序列论”等。

(1)林胜撰文指出,我国本土的择偶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原因在于:臆断的认为理论研究思辨性太强,忽略理论的地位和指导作用,加之西方研究本身还处在完善和验证之中,很多理论难以适应中国的情况,在实证的择偶标准与方式的研究没有很大进展的情况下,理论研究也能以推进。面对这样的情况,作者建议社会学科学加大研究力度,开展跨学科研究,树立择偶理论研究的权威标准,改进研究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择偶理论(林胜:2002)。

(2)潘允康在《论自由择偶》一文中进行了本土化的择偶理论建构尝试。文章首先区分了择偶自由与自由择偶的概念。择偶自由是一个人有择偶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结不结婚,与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都是当事人自己决定的事,即婚姻自由。而自由择偶则是指当事人把握了择偶的客观规律,依客观规律选择自己的理想之人为配偶。择偶自由是自由择偶的前提和条件,自由择偶是择偶自由的结果和追求。有了择偶自由的人却不一定都能自由择偶,这是因为婚姻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择偶是件复杂的受客观规律支配和制约的过程。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自由择偶的四大变数:一是择偶标准的综合性和符合性,二是择偶标准的变迁性,三是择偶性的互动交换性,多项选择增加不确定性,四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把爱情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把有无爱情作为判断婚姻质量高低的主要条件,但是爱情的情感性和心理性也增加了择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研究者认为婚姻是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现代社会强调婚姻自由,择偶自由,是强化了婚姻的个人行为方面,但是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婚姻的社会行为本质。因此现代人陷入不可解脱的矛盾之中:可以择偶自由,却又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制约,不能自由择偶。只要婚姻还是社会行为,这个历史就不会完结,直到它变成完全的个人行为(潘允康:2002)。

(3)李煜和徐安琪的研究借鉴西方理论,立足中国本土化经验,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结合进行有意尝试。他们在文章中描述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标准、行为和观念

的现状及其变迁特点。理论讨论围绕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同类婚假设”和社会心理学的“相似性原则”展开,在对西方理论以实证资料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探索当代青年择偶及性别偏好的本土化模式。研究发现:择偶双方的相似相容,以塑就幸福稳定的婚姻是择偶标准的主旋律;但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两性资源交换模式依然留存,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同时,择偶标准中对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和同类婚的偏好相应弱化(李煜,徐安琪:2004)。

三、研究评述

1、在研究主题上,择偶标准、择偶过程和择偶心理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这方面的论著较多,近60%的研究论文都集中在这些问题的阐述上,同时研究者对于择偶心理、观念、标准变迁的原因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但是,同一内容、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重复研究较多,不同视角、多维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青年择偶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对本国民族婚恋和择偶风俗介绍多,深入分析少,对域外择偶风情介绍大多泛泛而谈,缺乏跨文化择偶比较研究。

2、在研究对象上,对未婚样本的研究多而对已婚夫妇的研究少,未婚对象也往往以大学生为主体,但大学生群体文化层次较高,而且尚未进入婚育实质阶段,所以他们无论对择偶标准还是择偶方式的认知都是理想化的,不具有普遍性。缺乏对中老年择偶的研究,尤其缺乏对中年人择偶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对老年择偶的研究也较为浅层次。对女性择偶现象研究较多,对男性的关注偏少;对城市青年学生着墨过多,对农村人口、流动人口的择偶问题研究太少,对其他职业群体分析也鲜有发表。

3、在研究方法上,有关青年择偶的研究多是采用调查问卷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民族和域外择偶现象的分析多是描述性和实地研究方法。大部分研究都是横向研究,少数使用了历时性的变迁研究,但是依然缺乏更广阔的历史深度比较。比如对中国古代、近代择偶婚俗进行细致研究较少,针对传统择偶文化对现代人的择偶观念、标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更欠缺。在研究方式方面,利用征婚广告做内容分析的较多,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不能反映择偶标准的全面真实的情况(徐安琪:2000)。另外,有些经验研究设计的简单化、资料分析的表面化。还有抽样不科学,忽视样本与总体间的推论条件;缺乏对结果的统计检验等等。特别是样本的规模过小且非随机的抽取方式,加上过于简单且常常缺乏检验的统计分析,很容易使所得到的结论形成某种偏误。

4、在理论与经验的结合上,绝大多数研究缺乏必要理论铺垫和研究假设准备,尤其忽视有关择偶的纯理论的阐述和构建,从而导致在经验研究上的简单化、重复化和机械化。对西方择偶婚恋理论引进不够,不能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即便引入也未能结合中国文化实际加以吸收和本土化,造成多数研究只是单纯验证西方理论,缺少本土的设计和学术建构的自觉性。不同学科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借鉴,各自为政,社会学和心理学过于醉心于量化研究,民俗学、文学过于沉迷于理论探讨,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经验的结合。

四、有待进一步拓展的领域

择偶与爱情一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择偶的研究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深入,社会变迁对人们的婚恋择偶观念、择偶标准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之信息时代的来信,人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不断更新和扩展,这些变化都需要研究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1、中老年人的婚恋择偶问题应该得到重视。改变以往常识性的观念,觉得择偶

就是青年人的事情,忽视中老年人的婚姻情感生活。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年人处在社会的夹层,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中年人的婚姻情感世界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有关中年丧偶再婚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可以对此做出细致深入的描述和解释。

2、加大择偶动态过程研究与跨文化比较研究。过程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给未来以建设性的指导。人们的择偶行为、择偶观念、心理和择偶过程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这需要我们更多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代特性的根源,立足现代人的婚恋择偶问题,挖掘社会变迁的传统根基。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跨文化的择偶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国本土的内容,择偶作为人类共有的现象需要全球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加以分析和解释。

3、构建本土化的择偶理论。大力引入和介绍西方婚姻家庭理论,尤其对西方择偶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给与及时掌握,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多立足中国社会实际之上,将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构建本土化的择偶理论,更好的分析和解释中国人的择偶婚恋现象。人类本身的择偶和婚恋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复杂而难以把握,需要多学科协调配和与相互借鉴。

参考文献:

1、傅建成,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择偶方式分析,历史教学,2001,3,

2、傅新球,16-18世纪英国上层阶级的择偶标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5

3、郭艳,从中国民谚看传统婚恋择偶观,语文学刊,2005,3,

4、郝麦收,丧偶老人的择偶途经,长寿,1998,4

5、韩琳琳,浅谈“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华夏文化2005,4

——社会学视角下对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再认识,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6、何建军,浅析日本女性择偶观变化,日语知识,2005

7、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青年研究,2004,10

8、李晓莉,女性择偶的动因与需求——以云南楚雄直苴村彝族择偶为例,思想战线2005,2

9、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中国社会科学,1989,4

10、乐国安,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心理学报2005,4

11、林胜,从择偶的理论到择偶理论——从社会学方法论的争论看择偶研究,社会,2002,9

12、陆宏英,趋同与差异——初婚者与再婚者的择偶标准的比较研究,池州师专学报2006,2

13、刘晓红, 20世纪初中国农村包办择偶存在的原因,广西社会科学,2006,5

14、马平,回族婚姻择偶中的妇女外嫁禁忌,西北民族研究1998,2

15、潘允康,论自由择偶,青年研究,2002,5

16、谯珊,民国青年学生择偶观考察,云南社会科学,2005,6

17、钱铭怡等,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北京大学学报,2003,9

18、种道平,近十年来青年择偶标准研究评述青年研究,2003

——统计与决策,由征婚启事看当代人择偶的流行标准2003,11

19、尚会鹏,中原地区村落社会青年择偶观念及其变化,青年研究1997,9

20、孙晓静,大龄女择偶心理剖析,心理世界1997,1

21、孙淑敏,对甘肃东部赵村择偶问题的人类学调查—甘肃山区择偶过程中的女性,妇女论丛,2004,5,

22、田晓虹,转型期择偶模式的实态与变化,浙江学刊,2000,1

23、吴鲁平,农村青年择偶观从传统向现代的位移,中国青年研究,2000,3

24、吴雪莹,众里寻他千百度——从征婚启事看当代人的择偶标准,青年研究,1999,9

25、习涓,风笑天,从电视征婚看青年择偶_关于电视征婚节目的问卷调查及思考,青年研究,2001,2

——电视征婚,有助于青年人择偶吗?社会,2001,1

26、肖举梅,丹巴县嘉绒藏族的人生礼仪及择偶习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

27、许传新、王平,大龄青年初婚与再婚择偶标准比较_对1010则征婚启事的量化分析,市场于人口分析,2003,1

28、许多澍,十五年间征婚主体及其择偶标准的变迁——以征婚广告为分析切入点,长白学刊,2005,5

29、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6 ——1997,上海女性择偶行为的现状和变迁,妇女研究论丛

30、徐伯鸿,漫议唐代新兴士人择偶观念的变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12,

31、姚兆余,论北宋世家大族的择偶标准,甘肃社会科学,2002,6

32、杨筑慧,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1

33、杨新科,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择偶观念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西北人口,1997,3

34、叶妍,叶文振,流动人口的择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人口学刊,2005,3,

35、叶文振,外来打工妹的择偶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6

34、赵彦,中西方女性择偶观念之对比,南方人口,1997,2

张亮,婚姻,是一块跳板?——从征婚广告看女性择偶的心态,社会,2000,7

35、张卫钢,王效峰,驻沿海部队青年官兵择偶难成因探析,青年研究,1998,8

36、张晓琼,走出山寨的布朗女——当代布朗山布朗族女性择偶条件与婚恋观变迁纪实,创造,2004,3

37、张凤琴,当代女大学生择偶心理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3,4

38、朱朴,德国人的择业与择偶,百科知识,2003,4

38、朱松等,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

( 张乐,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文章来源:作者投稿

中国社会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65002642.html,

青年择偶观

为什么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会成为使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转载) 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方面、非常可观地反映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的变化发展历程。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由此可见,择偶标准和择偶观念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阶段择偶标准和择偶模式的变化,透过这些现象来分析整个社会变迁与人们择偶模式间的内在关联,并探讨影响人们择偶标准变化的动因。 一、择偶标准包含众多变量因素 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择偶标准的研究,涉及了广泛的变量。如乔题认为主要的标准有:性别、教育和智力、健康与相貌、经济状况、气质、年龄、持家能力、宗教等。巴斯概括了有关研究,发现择偶变量涉及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以及社会态度等等。[1] 费舍则提出这些标准:他(她)爱你、你爱他(她)、性格、教育、健康、相貌、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李银河发现最受重视的标准有: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2]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时代的心理、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而这些,从以下两种主要择偶理论中得到具体反映。 (一)实证研究理论 从西方的一些经典文献中来看,用于实证研究的择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3种,即:“同类

女性择偶标准问卷

女性择偶标准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你愿意花时间来做这样一份调查表,此份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择偶标准,用来了解大家所认可的男性应具有的特质。此份调查为匿名调查,希望你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填写,感谢你的配合! ★基本资料登记 请在你认为符合你的选项上改变字体的颜色,如是理科,则将理科变为“理科”※你的学科类别 □文科□理科 ※你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 ※你成长的地方 □农村□城镇 ※你的家庭经济状况 □困难□一般□富裕 ※你婚后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做一个家庭主妇□有自己的工作即可□成为事业上的强人 ★答题规则: 重要程度分为1 2 3 4 5 五个等级,1为无关紧要,5为非常重要,请在你认为符合你的观点的等级上,更改其颜色,如为1,则改为“1”(可用格式刷完成,最好用同样的颜色,再次谢谢你的配合!) 第一部分:个人的基本情况 1.外貌(身材+相貌)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年龄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健康状况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学历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职业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工作地点 重要程度 1 2 3 4 5 7.月收入 重要程度 1 2 3 4 5 8.是否幽默风趣 重要程度 1 2 3 4 5

9.是否有兴趣爱好 重要程度 1 2 3 4 5 10.人缘是否好 重要程度 1 2 3 4 5 第二部分:性格及人品 1.是否善良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是否体贴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是否自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是否诚实可靠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是否有责任心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是否有内涵 重要程度 1 2 3 4 5 7.是否孝顺 重要程度 1 2 3 4 5 8.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重要程度 1 2 3 4 5 9.做事是否认真 重要程度 1 2 3 4 5 10.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要程度 1 2 3 4 5 第三部分:生活习惯 1.是否抽烟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是否喝酒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是否经常玩网络游戏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是否帮忙做家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是否懂得享受生活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是否讲究个人形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从征婚广告看当代女性的择偶标准调查报告

从征婚广告看当代女性的择偶标准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近年来155则征婚广告进行统计分析当代女性的择偶标准,从中发现当代女性择时最为注重的是男性的责任心、经济条件、相貌、健康等,而且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女性在择偶时对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中的各项指标的侧重均有所不同,征婚女性在择偶时普遍存在求稳心理。 关键词:征婚广告女性择偶标准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女大难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少大龄女青年自身条件优越,既有花容月貌,又才华横溢、事业有成,但在爱情上却常常搁浅,以致于到了而立之年仍闺中待嫁。近日,更听闻上海一名双学位靓女公开宣称:“我想嫁个实力派”不仅如此,她还同时与5个实力雄厚的行业精英来了次“超级相亲”,虽然最后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这足以让众人心中的五味瓶翻了个底朝天。她们的婚姻难题是不是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更替息息相关呢?本报告将从征婚广告探寻征婚女性的择偶标准,并研究分析影响择偶的因素。 (二)研究征婚女性择偶标准的重要意义 本报告主要对近年来征婚广告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整理出当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它的意义在于:首先,本课题的样本选择限制在书刊杂志、网络以及电视上刊登的征婚启事,虽然较有局限性,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代女性的大致择偶要求趋向。其次,本研究的结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当代女性的价值取向,进而推断出女性的社会化进程在择偶标准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通过对女性择偶标准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出当代女性对男性性别角色的期待。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文献包括《知音》、刘香-中国金牌红娘网站、北京-7生活秀栏目上的征婚启事,对已刊登的征婚启事进行筛选分类,筛选出女性的征婚启事,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知音》2006下半年,2007年全年的期刊上征婚广告88则,刘香-中国金牌红娘网站征婚广告57则,北京-7生活秀栏目征婚广告10则,总计155则。根据征婚广告的内容,本调查小组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问卷①,并将征婚广告的内容填入问卷中。 由于本调查为文献法,所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统计的过程中凡是提到的内容视作对此项指标有要求(如,要求长相一般或长相俊美,即是对容貌指标有要求),同时,很多指标在征婚广告中并未提到的视作missing。除missing的数据外,按职业、学历、年龄分类②,在样本中有婚史的女性为74人,无婚史的女性为70人,未提及婚史的女性有11人。 本报告即在上述所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SPSS将数据整合分析撰写而成。 ①见附录1 ②样本的构成见附表1、2、3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7.2-7.19 一、三次批判文艺运动: 1、1951.3~1951.8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1954~1955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952年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出版; 1954年,李希凡、蓝翎(“两个小人物”)《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对俞平伯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提出批评。 二、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a、干预生活; b、写人性、写爱情 ·《重放的鲜花》(名词解释)是一部多人作品合集。五十年代中期,在双百方针鼓舞下,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创作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后来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他们受到严厉的批判,作品被打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到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左泥,吴真从这些作品中选取了王蒙、流沙河、刘宾雁、耿简、邓友梅等17位作家的篇章,编辑为《重放的鲜花》出版。 三、文艺政策调整时期的三次会议: 1、新侨会议:196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旨在克服文艺界“左”的倾向,正确认识和解决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两个重大问题,并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即《文艺八条》。 2、广州会议: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是一篇建国以来对知识分子做出全面估计、正确评价的光辉文献。 3、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讨论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写好“中间人物”的理论思想。 四、“人物状态”——中间人物是指介于先进人物和落后人物中间的人物,即梁三老汉、亭面糊(盛佑亭)、赖大嫂、小腿疼、吃不饱、严志和等艺术形象。反面人物:张灵甫,余永泽。 五、赵树理小说艺术特色(举例论述) 1、人物塑造:(1)给人起外绰号(《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三里湾》糊涂涂、常有理、能不够),这是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形象的概括,画龙点睛。 (2)通过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3)善于通过景物、环境的描写来写人。 (4)利用道具塑造人物。 2、语言特色——群众语言的运用: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赵树理的语言,达到了通俗化与艺术化的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统一,朴素自然,明朗隽永,富有幽默感。 3、结构——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 (1) 故事完整,头尾齐全。多采用评书小说式的传统手法,讲究情节结构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⑵情节上,大故事套小故事。不仅增强作品的波澜和布局上的变化,而且采用大故事套小故

女生择偶标准

我妈的标准是:离我家近点,以后好可以经常回娘家,175CM以上,长得干净点。 我爸爸要求:家庭条件和我们家差不多,因为他说太富了,嫁过去以后会被看不起,会受欺负。 爸妈说的有理,毕竟是爸妈。 我心中的他呢。。。 先说外表,太帅的不要,我配不上,也看不住,自己男朋友老被别人惦记的感觉不怎么滴、再说我有自知之明。我不以貌取人,但要我和一个看起来不顺眼的人过一辈子,我还是不会干的。所以长得不在好坏,看起来是个干干净净,挺顺眼的就不错了。 所谓顺眼,很难说,主要是感觉,有的人看起来感觉就是坏人,不好不好。。 所谓的顺眼可以抽但要少抽,因为吸烟有害健康,我不想他死的比我早,他死了,我和谁坐着摇椅慢慢摇去啊。会喝酒,并且能喝酒,白的啤的都行。两杯下肚就找不到北了的男生好像有点怂。 我不是公主,不是灰姑娘,也不希望他是什么白马王子。希望他更像是一个骑士,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到放到人堆里根本就不会有人留意,他有最平凡的喜怒哀乐。他必须很孝顺,懂得感恩! 希望以后我的男人,要看起来就是一大老爷们,和他在一块时特有安全感,天塌下来也不会害怕。有血性,办事有魄力,不会遇事儿就变成老娘们,蔫蔫乎乎的我不喜欢。我这人比较没主见,希望他是那种比较果断的人,有时候还可以帮我拿主意。 不喜欢沉迷于游戏的男生,任何游戏!可以玩游戏,但是决不能把它当“事业”,他应该把游戏看得很透,任何游戏都只是娱乐,决不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应该有责任感,上进心,不用在学校功课门门优,挂科也无所谓,毕竟成绩真的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大道理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希望他对政治,军事,时事,历史都了解点,至少得比我懂得多,我喜欢好像什么都懂的男生,可以我随时觉得,哇~你懂得好多。男生的视野应该广点儿,别没事看些个娱乐消息,娱乐圈里的谁跟谁传绯闻了,关你屁事!最讨厌八卦的男生。 最好他比还我能说,歪理一堆一堆的,可以听的我一怔一怔的,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最好有些坏坏的,因为我自认为我自己有点小坏,那样就显不出来我坏了。 他上网不会常聊qq,会看些新闻,会经常去逛某个网站,会去读一些帖子,但是不会人云亦云,他有自己观点。呵呵,他会心疼的叫我丫头,坏笑的叫我媳妇儿、 他可以看起来整天无所事事,但是可以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男生认真的时候是很有魅力的。他不会很势力,也不会很傲慢,不会自视清高,也不会存有什么偏见,他不会轻易说别人的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理解别人,不会轻易去评论别人。 他有思想,想过自己的未来,甚至有很好的规划,他可以迷茫,但是他必须明白迷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必须行动起来! 。 他可以色,因为听说男生没几个不色的,男人本“色”嘛,可以理解。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姿色也一般,你可以去看别的女生,甚至我会和你一起讨论哪个女生比较美,哪个身材比较好。但是最好不要拿她们和我比较,我知道自己比不过她们,我也不会拿你和什么校草什么的比。所以希望你记住,你选择的是我,并且是世界唯一的我。 还有,他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不会想着某天会被星探发现然后成为明星,也不会期待着中头彩赢亿万大奖,不会想着自己突然成为暴发户,他不会天真的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样荒诞的事情,他明白所有的得到都先要付出的,希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以后我们的生活也是很平凡,不会有什么大风大浪,我喜欢平静平凡安稳的生活。

当代青年恋爱择偶标准的调查问卷

当代青年恋爱择偶标准的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支持我们的问卷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针对的是当代青年恋爱择偶标准的看法而开展的,调查采取不记名形式,因此不会影响您的个人隐私。本着广泛征集、普遍调查的原则,以求真务实为目的,期望对今后的当代青年恋爱择偶标准的良好发展和规范形成有所帮助。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您的年龄在以下( )范围: A.12岁以下。 B.12岁-18岁。 C.19岁-25岁。 D.25岁-30岁。 E.30岁以上。 3.您的现状( ) A.单身。 B.恋爱。 C.已婚。 4.您对恋爱的理解( ) A.恋爱就是异性之间的彼此喜欢、彼此的宽容与理解。 B.恋爱就是异性之间的友谊。 C.恋爱就是爱情至上主义。 D.恋爱就是只注重过程不顾后果的爱情。 E.其它的。 5.您认为恋爱应走出的误区是( )(多选题) A不要为了消除孤独感而恋爱。B.不要把恋爱当成生活的全部内容。 C.不要过高估计恋人的优点。 D.不要偏爱身体的魅力。 E.不要将爱情视为“赌气”或“占有”。 6.您认为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是( ) A.恋爱就是结婚 ,为了结婚才恋爱。B婚姻就是爱的表现,恋爱可有可无。C.恋爱就是爱的表现,婚姻是一种责任。D.两者关系说不清楚。 E.其它的。 7.您恋爱的目的是( ) A.为了排除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以寻求精神寄托。 B.为了选择终身伴侣,而组建家庭。 C.为了满足物资需要。 D.为了应付长辈的唠叨。 E.为

了满足生理需要。 F.其它的。 8.您在择偶时,您对对方的性格要求是( ) A.与自己相似。 B.与自己互补。 C.无所谓。 9.您认为对择偶观影响最大的是( ) A.传统观念。 B.家庭背景。 C.所受教育。 D.所在学历。. F.其它的。 10.您选择配偶所考虑的因素有( )(多选题) A.外貌。 B.性格。 C.人品。 D.健康。 E.职业。 F.年龄。 G..未来发展。 H.其它的。 11.您是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的( ) A.情到浓时的必然表现,自己表示可以接受。 B.没什么反感,但是自己不能接受。 C.觉得违反了传统观念,但是如果别人做了,不会明显排斥。 D.完全无法接受。 12.您比较倾向的恋爱择偶方式是( ) A.亲戚、朋友介绍 B.自己寻觅 C.依托媒介 D.以上都可以 E.无所谓 13.您自己的恋爱择偶观是什么?( ) A.追求传统保守型。 B.追求事业情感性格与精神和谐型。 C.追求经济务实型。 D.追求外表满足欲望型。 E.追求所谓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型。 最后,谢谢您对本次问卷调查的支持与肯定,愿您永远快乐,年轻!

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内外矛盾关系分析

收稿日期:2006-09-22 作者简介:王洪树(1973-),男,四川绵阳人,讲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内外矛盾关系分析 王洪树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指导进行分析,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体现代化”和“社会客体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现代化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推进的可能性。 关键词: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社会主体现代化;社会客体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7)01-0054-03 无论是人的现代化自身,还是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 都处在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中。一方面,人的现代化内含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矛盾。当人认识改造自身时,他是人的现代化的主体;而当人作为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被认识、被改造时,他又是人的现代化的客体。这样,人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就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这对矛盾关系在人的发展的不同历程中处于不同的状态。在私有制社会中,人将自己作为客体对象,经常有意无意地忘却了或者丧失了人自己的主体地位。如人创造了各种自然神和人格神,但在诸神面前人却忘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被动顺从神意,成为神的奴仆。人改造创造着自己,但缠足、苦行、阉割等自我改造活动,却是对人作为客体的自我摧毁、自我戕害,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人在发展中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另一方面,社会现代化中内含着社会主体现代化与社会客体现代化的矛盾。按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个是“人”,这是认识和创造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另一个是“环境”,它包括物质财富、社会制度、科技教育文化等,是社会的客体。因此,人类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必然包括社会主体(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客体(环境)的现代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历程中,人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形式民主的制度体制和先进的科技等人为之物,却离开了为人的轨道,成为外在于人,支配着人的异己力量。工具排斥人,社会客体支配社会主体,形成新的“拜物教”。所以,在私有制社会人的发展中,人作为物质作用下的客体,被剥夺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人以主体地位进行创造时,创造的客体却反过来奴役人本身。人的主客体关系的分割、分离和对抗,使人丧失其主体性处于受压抑的客体的状态。从而使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内外矛盾关系因其社会性质而无法从根本上加以克服。但随 着人类社会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后,人的现代化的内外矛盾关系就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所有制及其政治制度不仅使人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人,而且成为政治生活的主人。 (一)具有主人翁精神的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 意识的对象”〔1〕 (96)加以考察,认识人自身生命活动的奥秘,不仅对人的生命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透过生命活动揭示了人与自然血肉相联的关系。人在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客体加以认识和改造时,就确立了人是自身及其发展的主体。 (二)“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2〕 (614)人在认识自己生命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认识自己的主体,而且亦是发展自己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每个人都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在名义上被宣称有发展的天赋权利,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人能真正享有发展自己的权利。而在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不仅在名义上(或道义上)而且在实践中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因为社会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法律保障。 (三)人“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 (457)当代中国社会中,人不仅认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而且社会也确证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人第一次真正成了自身现代化的主体。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人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发展自己。历史作为追求自己目的人的活动在社会中第一次成为现实,历史亦成为人作为主体的自我生成史、自我发展史。所 4 5 第1期 NO.1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January .2007

择偶标准调查问卷(中文版)

关于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你的性别是:A. 女 B. 男 2.你是文科还是理科:A.文科 B.理科 3.是否独子: A:是B:否 二、.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外在条件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对对方的外貌要求是? A.好看 B.一般,但五官端正 C.普通 D.无所谓 2.你更想要对方的身高要求是? 男:A.1.80以上 B.1.75—1.80 C.1.70—1.75 D.1.70以下 女:A.1.70以上 B.1.65—1.70 C.1.60—1.65 D.1.60以下 3.你对对方的体型要求是? A.骨感 B.正常 C.微胖 D.无所谓 4.你对对方的年龄要求是? A.与自己一样大 B.比自己小1至3岁 C.比自己小3岁以上 D.比自己大1至3岁 E.比自己大3岁以上 F.无所谓 三、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性格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希望你理想伴侣的性格特征是? A.活泼外向 B.安静沉稳 C.木讷寡言 D.直爽泼辣 E.幽默风趣 2.如果你是男生,你希望对方是? A.全职太太 B.事业型白领 C.有工作但主要照顾家庭 3.如果你是女生,你希望对方是? A.事业放在第一 B.家庭放在第一 C.两者兼顾 四、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人品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 A.相貌 B.性格 C.人品 D.成绩 E.能力 F.家庭 G.志趣相投 H.其他 2. 你希望对方的人际状况是? A.人缘广,社交能力强B.有固定的人际交往圈,交际能力一般 C.朋友较少,人际交往能力勉强D.无所谓 3. 在感情经历方面,你希望对方是: A.感情经历丰富,谈过多次恋爱 B. 感情经历一般,有过1至2次恋爱 C.感情经历缺乏,没有谈过恋爱 D. 无所谓 4.你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A.反对 B.理解,但不支持 C.赞成, 五、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希望你的对象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A.过好眼前的生活 B.顾家型,精打细算 C.有计划的消费,有时候会花钱大手大脚 2.你希望你的对象做家务活吗?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 鲍宗豪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导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把文化看作社会全部生活方式的总和;或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研究,综向考察世代交替中生活经历的社会烙印;或把生活方式当作阶级辨别指标来研究;或把生活方式当作消费方式来研究。各种研究视角、研究路径与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值得重视的是:如何全面科学合理地解读我国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本文试将当代都市生活方式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中作些探讨。 一、社会现代化与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提出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社会现代化视角,其理论的现实基础是: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可以追溯到15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发现。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今天,即500年以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作用范围之广,影响强度之深都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21世纪的全球化日益凸显了全球社会现代化的取向,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内涵、路径与方式也有所交叉、重复。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一致、重合,促进了全球社会转型、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进程,又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变化。 全球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代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了由现代性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以获取物质财富为主要动机的“生产本位论”正为“生命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所取代。在“后现代化时代”,全球都市公民都更关注、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如何解决个体和集体的生存与生活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如何不断提高都市公民生活的幸福感?已成为全球都市公民的普遍追求与期待。 但是当今全球社会的现实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与不公正矛盾相当突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亿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70多个国家,讲着5000种语言(UNESCO 2004);其中大约 520万人仍然(或曾经)以狩猎和采集为生(Schweitzer 2000),约占世界人口的0.08%;2001年,世界上大约 16%的人(9.6亿)生活在高收入国家,84%的人(52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45%的人(约27亿)每天生活费不到 2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8%的人(约11亿)每天生活费不足1国际美元(WB 2005);而且不平衡、不平等、不公正的矛盾仍在扩大。① 在我国,根据美林集团的《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人为23.6万,尽管在我国16岁以上“经济活动人口”中仅占0.03%,但是,其影响能力巨大。这些富人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9,690亿美元,而我国2003年度的GDP总量也仅有14万亿美元。在我国的财富分层中,居于另一个极端的是贫困人口。2003年贫困人口总数为 2,900万人,比 2002年甚至还增加了80万人。而且,这里测算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37元以下,每天不足2元人民币这在我国也是很低的标准。 上述分析表明,以全球社会现代为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新变化,不仅使我们能更科学合理地解读当代我国在融入全球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都市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也能使我们认识,提高我国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对于和谐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参见《中国现代化报告——社会现代化研究》(2006)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记知识点及作品作家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填空题 现代文学部分 1.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更名《新青年》)。 2.《青年杂志》1915年第一卷第3、4号上连载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揭示了文艺进化论是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是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 4.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5.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革命文学的宗旨,强调“国语的文学”也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是新文学建设的第一步。 6.林纾连续发表了两篇文言文小说《妖梦》和《荆生》,以影射的形式痛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7.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是新文化激进派的大本营,五四退潮后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学衡》杂志是新文化保守派的根据地。 8.胡适在1920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9.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是新诗摆脱旧诗集窠臼的标志性作品。 10.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上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从此诞生了中国文学体裁的一个新品种—杂文。 11.1919年3月,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在《新青年》上发表,宣告了中国自己创造的第一部话剧剧本的诞生。 12.192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北京诞生。 13.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的代表,废名是“乡土抒情派”的代表。 14.在中国的话剧史上,第一个值得纪念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由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 倩等组成。 15.1922年,田汉创办了《南国》半月刊,从此进入了他的长达8年之久的“南国”艺术时

大学生择偶标准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偶标准调查报告 11101 1101134013 李月阳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择偶倾向不仅取决于自身,还要受到家庭背景、周边环境和社会规范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影响着社会规范。通过对他们恋爱观的研究,从而树立良好正确的择偶观,既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社会发展。大学生作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举止将代表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文明,所以对大学生恋爱观和择偶观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我校在校学生的择偶观,我们在2014年4月17日到2014年4月22日期间对学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及方式 本次我们进行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当代大学生择偶观总体状况及择偶的心理特点,探究现在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择偶。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择偶观。这次问卷调查用的是调查分析法。采用整体随机抽象的方法,对在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大学生进行择偶观的问卷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共500张,截止到2014年4月22日回收到有效问卷共367张,回收率为73.4%。 调研内容及结果 我们的调研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择偶方式、择偶条件以及恋爱的相关问题。1、择偶方式 您认为择偶最好的方式是: A、亲戚朋友介绍 B、自由恋爱 C、两者都可以 经调查,我们得出的结果是:选择亲戚朋友介绍的同学占21.3%,选择自由恋爱的占59.9%,而认为两者都可以的占到总数的27.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会更加倾向于自由恋爱。这正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2、择偶条件 在择偶中,你最注重对方的(此题为单选) A、相貌 B、性格 C、家庭背景 D、上进心 E、才华 比例分别为4.1%、27.5%、17.4%、34.1%和16.9%。本结果说明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对方的性格和上进心,这说明,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思想,有内涵才是当代大学生主导的择偶准则。但也有4.1%的学生选择了外在美丽。对于家庭背景的要求有偏向的同学占总数的17.4%,说明了男女生对于金钱与现实还是保持着一个清醒的认识。。 3、恋爱的相关问题 恋爱的原因 A、排解寂寞 B、缘分到了 C、随大流 D、积累经验 E、证明魅力 F、为了结婚 我们得出的结果是:3.8%的同学认为恋爱就是为了排解寂寞,而有18.5%同学认为缘分到了就应该好好谈恋爱,有0.5%的同学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想法,认为别人都有对象了,那我也得有一个,还有8.7%和5.5%的同学认为恋爱就是为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5

(大二上) ◆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2)“两结合”创作方法(3)政治抒情诗(4)新民歌运动 (5)山药蛋派(6)社会主义教育剧 (7)主题先行论(8)根本任务论 (9)“三突出”创作原则(10)样板戏 (11)天安门诗歌运动(12)重放的鲜花 (13)归来的诗人(14)朦胧诗 (15)新生代诗歌(16)伤痕文学 (17)反思文学(18)改革文学 (19)寻根文学(20)中国式现代派小说(21)先锋小说(22)新写实小说 (23)学者散文(文化散文)(24)探索剧 (25)京味剧 二、论述思考题 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 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胡风3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 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 5评述《保卫延安》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开创性意义?6分析《保卫延安》中周大勇的性格特征 7分析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 8分析《红旗谱》反映历史生活与探索民族文化的成就? 9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0评述小说《青春之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得与失? 11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发展过程? 12比较分析峻青、王愿坚的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13结合《百合花》论析茹志娟小说创作细腻动人的艺术风格?14论述《创业史》的史诗特点及艺术成就? 15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16以《三里湾》为例,谈赵树理小说在民族化大众化上的贡献?17试论宗璞小说《红豆》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中的江玫与齐虹这两个人物形象。 18评述述十七年诗歌发展的基本状况。 19如何评价“新民歌运动”? 20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1试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 22比较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23评述闻捷诗歌集《天山牧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24评述十七年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 25试分析杨朔散文的结构艺术特点? 26试分析杨朔散文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27分析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8论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9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及缺失? 30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评述魏巍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31简述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情况? 32分析1958年到1962年间历史剧热潮出现的的原因,它的代表作有哪些? 33分析《龙须沟》中程疯子形象及意义? 34评述话剧《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 35分析《茶馆》中王利发、泰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36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结构的? 37简述《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及反动实质? 38论述四五诗歌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9简述新时期小说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 40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 41论述王蒙的创作历程及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42简述王蒙小说《春之声》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43以《绿化树》为例,评述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44分析《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5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6如何理解《芙蓉镇》的乡土气息? 47分析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48分析《人生》中高加林的性格特征? 49简论陆文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50分析陆文婷这一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5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 52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艺术特色 53评述“寻根文学”出现的意义及创作上的得失。 54《高山下花环》对军旅文学的超越是什么? 55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 56以作品为例,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57试述新时期艾青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58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 59论述舒婷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60简述韩东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61简述“后新潮诗”的探索意义及其局限性? 62分析贾平凹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63简述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 64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又是什么?

成都女人择偶标准白皮书

成都女人择偶标准白皮书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到成都,不后悔结婚太早……虽是戏谑的段子,却把中国男人对成都女人的喜欢道得淋漓尽致。不过,想要得成都女人的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的要求对男人来说一半梦魇,一半是希望。 一边声称男友“身高必须170cm以上”、“至少要有一套房子”、“父母必须有社保医保养老保险”,另一边,成都女人也“喜欢丑男”、“不介意他工资比我低”,“喜欢潜力股男人胜过绩优股男人”……女人的心思很难猜,成都女人的心思更难猜。那就让腾讯大成网《成都女人择偶标准白皮书》为你揭开成都女人最真实的择偶标准,男人必备,女人必看。 物质篇 调查时间:5月19月—5月25日参与人数:12358 点击参与调查:你对男友的物质条件有何要求 钱多钱少不重要花我身上最重要 在最重要的一个调查项目“在你的择偶因素里,男方的物质基础占多大比重?”,选择”5成以内”的网友达5365位,比例达到43.41%;是有网友比较看重男方的物质条件,选择“5成-7成”的就有3144位,占据第二高选项。但另有21.15%的网友选择了“我真不看重,有爱情就好了”。 那么,在成都MM心目中,哪些物质基础是择偶的必要条件?在五个备选项目中,超过39%的网友选择了“男友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另有25%的网友选择了“愿意把钱花在我身上”。 工资期望潜力股大胜绩优股 成都女人对男友工资的期望值也许会让男人们庆幸,因为有高达35%的网友表示,“如果真喜欢他,我不介意他工资和我一样,甚至比我低”,还有22%的网友表示男友工资比自己多点都可以接受。在另一调查选项中,表示自己会选择“有上升空间的潜力股”的网友比例高达65%,仅有35%的网友表示宁愿选择“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绩优股”。 城乡差异五成成都女人不介意 《新结婚时代》里何建国和顾小西纠结的婚姻正是源于城乡差异。他的户口属于农村还是城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是“城里人”还是“村里人”,也大致可窥见他成长的家庭背景。大成网的调查显示,47.71%的成都女人要求对方“必须是城市户口”,仅有1.32%的人要求“对方必须是农村户口”。剩下50.97%的女人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