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分析图四步走

城市规划分析图四步走
城市规划分析图四步走

分析图四步走

Ⅰ如何做好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是对设计项目所在的地域、文化、环境等等因素的了解与认知,是所有项目设计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回想起这几年做的大量区位分析图,似乎从不知所云到人云亦云再到“因为所以”的分析方法。

最基本的区位分析大概有以下这些东西:

1. 城市区位

显而易见,城市区位既是分析项目所处的城市在这美丽的地球上的位置,通过对城市地域的研究可以确定所在城市的位置、所属地区、人文环境、气候条件、城市规模和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等信息。

城市区位分析大到国际、国家级小到省、市、区级,可根据项目的区域影响大小进行分析,对于旅游类、文化、交通类项目的帮助比较大。

2. 基地位置

基地周边情况的分析,一般常见的有使用现状的全景照片或者分析周边建筑的关系,另外基地的红线、控制线、退线等。

3. 城市肌理

分析城市与基地之间的轴线关系、公共空间、密度、朝向、间距、布局、风格等。

4. 可达性(交通)分析

分析城市的的街道路网,基地的出入口、交通的灵活性。以及城市交通的交叉口、平行道口和立体交通等,乃至铁路、航线等。

5. 区位优势与限制

分析区域独特的资源与优势,以及不利条件等,有些公司称为“SWOT”分析(不准确,请自行百度“SWOT分析法”)。

6. 区位景观环境

分析噪音环境、公园绿地系统、地标设施、视线分析等。

7.特殊分析图

根据项目的功能、结构等进行的分析……(以下省略1万字)

Ⅱ怎么画规划理念构思图

分析图虽不是项目的重点,却是吸引点,前期理念构思图尤甚,虽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但应做精做巧。构思有一个主要的足矣,大量理念同时出动反而削弱了核心。即便需要若干延伸性的理念去分别支撑结构、路网、重点片区等,也不宜突破主体构思。

下面说正题,我把参与的每一个文本中的前期构思理念图分两类:原则表述和方案构思,先分类介绍,接着分别展开。一.理念构思图的特点是什么?

1.原则表述类

此类构思图,也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模式图。顾名思义,是运用抽象的图元组合表达原则性、基础性的构思。有时在方案介绍前期,我们会列举诸如生态优先、水绿交融等等的短语,作为一个引子来说明:“恩,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这些“箴言”朗朗上口,实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实话。然而,我们依然需要这些来充当方案介绍前的一句客套话,毕竟空间规划翻来覆去就那么些车轱辘话,而规划策略又是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把它们转化为漂亮的图形,效果显然会比加粗斜线放大N号要好;另外,但凡你有幸画了一幅(组)自己比较满意且反馈较好的模式图,留作储备,以后需要时拿出来略加修改,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下图是一组体现“绿脉织网,借山引水,多元塑心”的模式图,是不是觉得它们有种随遇而安的美德?

2.方案构思类

这一类理念图,与实际方案的关系比较大,往往能反映出空间结构、路网、绿地系统等具体设计内容。因此,它们往往是在方案做完后反推出来的……不管你承不承认,有时设计人员的逆向思维,可真了不敌。此类理念图,应该将形态落实在实际基地(规划范围)上了,但没有必要完全依照后期的方案分析深度来做,因为在逻辑上,这时候你还不知道方案是啥样呢。我以为这一类图最重要的就是把方案中的亮点,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不要完全展现方案,否则前戏太多后边就没劲儿了。

例如,方案里做了贯穿基地的蜿蜒的绿道链接基地周边的优势元素,在理念构思中,也许直白简练的透明绿带叠加在基地底图上,就足够了(如左图来自SMAQ公司Campus设计);如果方案中有等级分明的开敞空间,选择在基地中放一个大圆,周边围若干形态不同的点,通过直线连接,即可表现这种系统性(如右图)。

二.原则表述类

1.选择图元

画模式图前首先确定选择哪种基本图形作为构图元素,原则是简单明了。不同的图形可以抽象表现不同类别的理念,例如

容的理念,通过AI的一些技巧,也可以转化为以螺旋线为主题的吸聚特征更强的模式图,也一度是我的最爱。说句题外话,有一个螺旋图从某次野鸡竞赛时就用,用了一年,后来老师说“一看到这个蜗牛就知道是章鱼画的…”另外,三角、正多边形不同顶点和中心点之间的对等关系,也使它们比较适合表现等级、次序的理念。如下图,我已经在不下十个文本里看到了,也不知出自哪个设计院的哪位牛人,我想他一定有看着孩子独步江湖的欣慰感。

2.列举原则

由于我在画模式图的时候,习惯先随手摆图形,找到比较和谐的感觉时,再往里安插文字表述,因此把列举原则放在第二步。实际上按正常逻辑,应该和前一步同期进行,甚至先安排理念,再画图。在这一步,文字要与图形相互反馈了。或许有时会发现,这个表现核心的圆形,是不是太大了,还是说可以再派生出一些中间等级的圆形,把整个等级体系加一层?或是说,图面已经和谐了,而我使用核心这个词儿有点言过其实?这一步都可以确定下来了。

3.图文整合

这一节是凑数的。两个标题有点少。当然这时可以加些辅助图形,比如连接线之类,把附属类的图形和构图中心结合起来,文字调整好大小,用灰度去区分文字的重要性,切忌五颜六色。小贴士:线忌讳太粗太深,适当透明一下。导师曾教导我,“能不能别把线画的跟棍子似的,你要打狼啊?”下图是一组以方形为基本构图元素的模式图

三.方案构思类

如前所述,方案构思类是理念、方案兼顾的分析图,不太涉及方案具体内容。只可惜我的大多数方案构思都是反推的,所以实在对按正确的逻辑总结此类图的绘制过程感到有心无力,只能写下我自己心中的拿分点。不过也无所谓,我们要的是最后的成果,一个蛋挞很好吃,何必去关心鸡的成长经历呢。

1.提取亮点,淡化背景

有时我们会看到一张理念图,绘图人员很明显是个细心人,希望体现各种情况,我想如果有一只狗在基地里,他也想把它画上去体现生物多样性,即便图纸比例是一比一万。当然,也许更想体现工作量。但我觉得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可能出力和挨熊的,都是你自己。

在画这类图时,我倾向把这个基地填纯色,浅灰,或只留灰色轮廓;接着把与基地有关的、方案中涉及的山河湖泊交通线

言体”又派上了用场。我倾向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把一种类模式图扣在底图上,把一些重要的节点、路径、分区和方案中的具体位置稍微匹配下,就算完了。成图一眼望去,必须是规划元素最突出,其次是优势现状,最后是低调的底图托底。下图表现规划项目的多元性,聚合能力。

2. 重视配色,简化构图

我给自己制定了一原则,能用配色、构图解决的问题,咱尽量不动用阴影雕塑发光效果。反映在工具上,能直接用AI画的,尽量不用PS;能用PS画的,尽量不用CAD……当你深谙配色构图之道之时,便可以抛开这些ADOBE系列,使用集绘图、文字、排版、汇报于一体的大杀器——PPT了。

配色是门值得研究的学问,但这也不是篇研究配色的论文。我偏向将整个图面的色彩分为三类(不是专业名称):其一,底色,即是基地的颜色,使用轻度灰,能显示出形状即可,有时甚至只留一条轮廓;其二,中间色,表达现有优势元素,例如穿越基地的河流,我会使用偏白色的浅蓝,或使用偏灰的深蓝,而将透明度降至30%,能凸显于底色而又不会抢了风头;其三,主色,构思中需要使用的点线面使用最突出的颜色——但应说明,我会很谨慎的使用亮色,而保持所有的色都有灰掺和进去,只是通过色相冷暖的不同去区分。网上有说“高级灰”这个词,我不太了解,但应该差不多一个意思。在灰的统一支配下,“红配蓝惹人烦”等成见将不复存在。

构图更是大学问,我所知甚少。构图离不开配色,在当前的社会审美中,略施粉黛远胜于浓妆艳抹,宜家、无印良品等大量“性冷淡色系”家装获得越来越多追求者,反映了这种趋势。其实说到底,就是配色和图形设计的相得益彰,分解出来,还是点线面。我越来越倾向于把思路通过点线面来表现,也许以后会为这三大件专门写些东西。点线面的意义,上一篇中有写。这里想说的是,三类元素由高向低(无论是构图中的等级还是图层顺序)一定是点-线-面。另外的元素,一概不要。

如下三图,属于同一项目的理念前期和深化,可以看出有一些区别:项目基地东西有两条现状河流,其余平坦;第一张为基地形态和现状提取的抽象图,第二张为模式在基地所属区域的落实,第三张进一步落实基地,对前两者的各元素有所深化。

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一节有点玄乎啊。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制图中要学会利用别人的成果,主要是效果图、照片。设计文本不是公开性的作品,在网络图片的随意运用上,打了个擦边球。大学有位老师最常说的话是,“要百度干嘛的?”我想既然作者敢传到网上来,就不会太在意你的另存为。总之,使用AI中的CTRL+7,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照片可以通过剪裁作为面域、点,甚至线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拿来做意向图的。相对于纯粹的配色,使用处理后的照片更加直观。如下图左,我想表现的是当前项目所属区域的人工、自然的割裂,我想即使不写文字,也会被轻易理解;而右图传达将现状所具备的潜力要素转化为方案特色,规划前后的意向图以灰白、彩色对比,体现前后差异。

Ⅲ绘制分析图的一些技巧

绘制分析图的基本原则:一图一事,有机分解,自我说明,抽象加工。

1 一图一事

一张分析图只表达一个或一类信息,这类信息由设计者根据设计本身提取,通过简洁的图形传达给阅读者。

2 有机分解

将复杂的信息元素按照一定逻辑(例如设计过程先后、整体到局部等等)进行分解呈现

3 自我说明

分析图本身应具有较强的自我说明能力,即容易被人理解相关的文字说明主要起辅助阅读的作用。

适当地将具象图元向抽象图元转化,使得图面关系更加协调、有特点、有新意,令人难忘。

Ⅳ绘制分析图的一些技巧

1 加工底图

简洁,明晰,美观,去除多余信息干扰

同类分析图系列化:底图一致、模版一致、绘制方法一致、尺寸一致……

3 虚实搭配

确定元素(边界、区域等)与不确定元素(几何标记)相结合

对于图形元素的艺术加工,抽象化、几何化、符号化

5 图面效果

色彩搭配、线型、箭头等几何元素的选择

6 软件选择

恰当地选择绘图软件,增强图面效果,提高绘图效率

Adobe Illustrator功能超强的矢量绘图软件,文件量小,修改方便,所见即所得,软件兼容性高。

Adobe Photoshop成熟完善的位图编辑软件,易于做出各类效果,但文件量较大,修改不方便。

Auto CAD史上最强矢量绘图软件,精确,主要用于平面线条的绘制,也可完成三维表现。

SketchUp方便快速的三维建模软件,拥有出色的细部表现能力,更可以为简单的体块模型塑造出类拔萃的空间效果。Alias Sketchbook逼真模拟各种手绘效果,尤其适合小幅面概念分析图创作。

Ⅴ分析图案例赏析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知识讲解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建筑41班 米兰 2140703006 摘要: 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 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 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 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 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长安区分区规划分析 大家上午好,我们小组选择的案例为西安市长安区的分区规划分析。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现今西安城的旧称,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所以长安的城市规划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1.古长安城城市规划 周代的长安城体现了《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形成最典型的九宫格局。 由图可以看出,古长安城的大致规划为:皇城在整个城市偏北,以朱雀大街为中轴,左右分别有用于贸易用的东市和西市。 2.现代西安的分区规划 2009年7月6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西安市分区规划》,此次规划涵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临潼、阎良、长安等九个区,其大致规划图如下:

长安区是西安市的九大分区之一,其分区规划要综合考虑现状和规划、旧城改造和空间形态布局等方面因素,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 一、规划原则 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2、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平衡。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强度,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和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适应西安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 3、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创造有利于人口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市民的居住和出行要求放在首位,尽可能地提高长安区的可居住性和方便舒适程度,使整个地区成为市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内外人士乐于来此工作、学习、居住和游览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高效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区; 4、弹性发展原则:城市规划是针对未来的发展计划,而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因此,规划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西安中心区的建设,长安区的中心作用将发生转变,长安分区规划应当预先做出规划安排。但在新旧交替的一段时间中,长安区仍将承担城市副中心的作用,因此,规划调整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5、可操作性原则:分区规划的编制,一方面应当成为上一层次完善、下一层次规划的依据,成为开展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分区规划应当与政府对城市建设开发的控制管理的方式相结合,应充分研究城市土地使用的可变性。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

城市规划分析图四步走

分析图四步走 Ⅰ如何做好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是对设计项目所在的地域、文化、环境等等因素的了解与认知,是所有项目设计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回想起这几年做的大量区位分析图,似乎从不知所云到人云亦云再到“因为所以”的分析方法。 最基本的区位分析大概有以下这些东西: 1. 城市区位 显而易见,城市区位既是分析项目所处的城市在这美丽的地球上的位置,通过对城市地域的研究可以确定所在城市的位置、所属地区、人文环境、气候条件、城市规模和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等信息。 城市区位分析大到国际、国家级小到省、市、区级,可根据项目的区域影响大小进行分析,对于旅游类、文化、交通类项目的帮助比较大。 2. 基地位置 基地周边情况的分析,一般常见的有使用现状的全景照片或者分析周边建筑的关系,另外基地的红线、控制线、退线等。 3. 城市肌理 分析城市与基地之间的轴线关系、公共空间、密度、朝向、间距、布局、风格等。 4. 可达性(交通)分析 分析城市的的街道路网,基地的出入口、交通的灵活性。以及城市交通的交叉口、平行道口和立体交通等,乃至铁路、航线等。 5. 区位优势与限制 分析区域独特的资源与优势,以及不利条件等,有些公司称为“SWOT”分析(不准确,请自行百度“SWOT分析法”)。 6. 区位景观环境 分析噪音环境、公园绿地系统、地标设施、视线分析等。 7.特殊分析图 根据项目的功能、结构等进行的分析……(以下省略1万字)

Ⅱ怎么画规划理念构思图 分析图虽不是项目的重点,却是吸引点,前期理念构思图尤甚,虽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但应做精做巧。构思有一个主要的足矣,大量理念同时出动反而削弱了核心。即便需要若干延伸性的理念去分别支撑结构、路网、重点片区等,也不宜突破主体构思。 下面说正题,我把参与的每一个文本中的前期构思理念图分两类:原则表述和方案构思,先分类介绍,接着分别展开。一.理念构思图的特点是什么? 1.原则表述类 此类构思图,也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模式图。顾名思义,是运用抽象的图元组合表达原则性、基础性的构思。有时在方案介绍前期,我们会列举诸如生态优先、水绿交融等等的短语,作为一个引子来说明:“恩,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这些“箴言”朗朗上口,实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实话。然而,我们依然需要这些来充当方案介绍前的一句客套话,毕竟空间规划翻来覆去就那么些车轱辘话,而规划策略又是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把它们转化为漂亮的图形,效果显然会比加粗斜线放大N号要好;另外,但凡你有幸画了一幅(组)自己比较满意且反馈较好的模式图,留作储备,以后需要时拿出来略加修改,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下图是一组体现“绿脉织网,借山引水,多元塑心”的模式图,是不是觉得它们有种随遇而安的美德? 2.方案构思类 这一类理念图,与实际方案的关系比较大,往往能反映出空间结构、路网、绿地系统等具体设计内容。因此,它们往往是在方案做完后反推出来的……不管你承不承认,有时设计人员的逆向思维,可真了不敌。此类理念图,应该将形态落实在实际基地(规划范围)上了,但没有必要完全依照后期的方案分析深度来做,因为在逻辑上,这时候你还不知道方案是啥样呢。我以为这一类图最重要的就是把方案中的亮点,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不要完全展现方案,否则前戏太多后边就没劲儿了。 例如,方案里做了贯穿基地的蜿蜒的绿道链接基地周边的优势元素,在理念构思中,也许直白简练的透明绿带叠加在基地底图上,就足够了(如左图来自SMAQ公司Campus设计);如果方案中有等级分明的开敞空间,选择在基地中放一个大圆,周边围若干形态不同的点,通过直线连接,即可表现这种系统性(如右图)。 二.原则表述类 1.选择图元 画模式图前首先确定选择哪种基本图形作为构图元素,原则是简单明了。不同的图形可以抽象表现不同类别的理念,例如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解析》 课程作业 城市的扩张与规划——南京 姓名:安刚 班级:建筑学1103 学号:12 指导老师:彭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迅速飞升,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空前繁盛的时期,在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基础,同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许多问题。城市扩张的弊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愈发凸显,困扰着城市向更高层次的健康发展,制约着城市功能的发挥。本文以南京这一个历史名城为例,概括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南京的城市规划方案,对规划进行多方面的论述,通过研究南京在面对城市扩张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手法,并对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城市扩张、空间结构、城镇结构、城乡差距、绿地规划 一、背景:中国城市化进程 城市的迅猛“长大”,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来自卫星遥感图像的数据相当惊人---整个国家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2倍以上,一些城市的建成区更是扩张了20倍以上。这些数字再次印证了中国正在进行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在这种扩张背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仍未达成充分共识。 1、很多城市建成区的平均海拔都在明显下降。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在灾害面前更加脆弱;另外说明城市越来越多地占用了更好的耕地。迅猛的城市扩张背后,是20年间有1.7万平方公里耕地被城市化。而另一方面,从2000年开始,全国城市建成区的使用效率开始下降。它表现为,单位面积内GDP的数字增势有所减缓。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土面积总是

能够支撑城市建设所需的土地。但是,是否能够节约高质量的农地、避免高质量农地被城市化,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2、资源环境约束的趋紧、城乡差距拉大、区域竞争加剧、环境恶化。 3、中国各地城市化水平不尽相同:西部处于初步阶段,中部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像北京这样的东部大城市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的时代,城市化基本完成。 二、南京概况 历史: 南京历史源远流长,原始村落在6000年前就逐步形成;有“十朝之都”的美誉;与长安、洛阳、燕京合称“中国四大古都”。 区位: 1.南京,江苏省省会,地处华东区域长江下游,北临淮安市,东接常州,南靠安徽和浙江,西连安徽。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 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 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3. 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于100万;第二层次:20~50万;第三层 次:5~20万;第四层次:1~5万;第五层次:0.5~1万。 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柳州市区)、两个县级小城市(鹿寨、融安)、四个县城镇 (三江、柳江、融水、柳城)、11个重点镇(洛满镇、穿山镇、百朋镇、六塘镇、沙埔镇、东泉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建筑41班 米兰 2140703006 摘要: 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 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 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 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 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 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 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 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 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 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总 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 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 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城市性质上,开始通过分层次确定城市的主导功能,较好的解决了发展旅游和发展工业的关系。城市布局上,开始向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发展,特别是城市新中心即后来的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奠定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转变的基础。 从1993年开始编制,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新设滨江区。2001年3月,杭州市行 政区划再次调整,设立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市区行政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0年到2010年,城市性质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城市布局发展方向调整为以主城为基础,沿跨江、沿江两条轴线,向东、向南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发展;布局形态,从现状的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心,跨江、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 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方案概述 飞时达软件出品的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针对规划局规划图形资源管理现状,从推进规划图形资源的成果编制、成果入库、成果更新、成果应用以及信息共享、数据方便交换的角度,基于CAD或CAD加GIS双平台,全面管理各类规划编制成果、规划审批成果以及基础测绘成果,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全面解决目前规划图形资源综合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系统组成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整个系统应用架构以规划一张图信息库(CAD和GIS平台)为中心,采用统一的AutoCAD和GIS图形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编制设计标准和入库规范,使编制设计过程、成果审核、入库更新、信息管理以及查询分析应用、成果发布公示相互衔接。整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向规划GIS一张图信息库提供最新的图形和属性数据,通过建立规划基础成果的要素库,满足整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需求。

GIS与CAD双平台一张图库应用结构图 特点:1、由信息中心负责GIS图库数据更新维护,由编制中心负责CAD图库中规划编制信息更新维护,提高了数据更新效率与业务准确性; 2、两个平台图库可以独立工作,按需应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 CAD平台直接存取GIS数据; 3、CAD平台与设计单位交换数据方便,GIS平台与其它政府部门共享数据方 便。

规划一张图系统数据流程图 如上图所示,整个系统数据管理过程,以规划一张图信息库(CAD平台)为中心,采用统一的AutoCAD和GIS图形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编制设计标准和入库规范,使编制设计过程、成果审核、入库更新、信息管理以及查询分析应用、成果发布公示相互衔接,整个系统以后还可以与规划局业务审批系统集成,实现项目的带图办公和项目审批方案的更新入库,整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向数字城市基础信息库提供最新的图形和属性数据,满足整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需求。

城市规划图底关系简述样本

最新历史版本 :图—底理论 对城市设计的图一底理论作出最好诠释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Giambattist a Nolli)于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图。诺利地图将城市表现为一个具有清晰界定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系统(图4-2)。建筑实体所覆盖的范围比室外空间更加密集, 从而衬托出公共开敞空间的形态, 换句话说, 它创造出积极的空间或者”具有物质形态的容器”。罗马的开敞空间被建筑实体勾勒出来, 作为连接室内外空间与活动的连续流动的空间, 如果没有这些重要的地面建筑覆盖, 空间将不可能连续。在诺利地图中室外市民场所是一个积极的空间, 比界定它的建筑实体更具有”图形”的意义。与周围建筑实体密切相关的空间才是一个积极的空间实体。这与现代空间的概念正好相反, 只有建筑才具有图形意义, 是相对独立的实体, 而空间则变成不具物质形态的容器。在诺利的概念中, 空间就是图形。 图4-2 诺利地图中的图一底关系具有整体连贯性, 描绘了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网格关系。主体建筑被门前较大的市民空间和连续建筑群体或具有”细腻肌理”的街区与广场所衬托。因此, ”公共”与”私密”的反差使公共建筑(用首层平面表示)从周围的”城市袋形界面”中脱颖而出。 ”袋形界面”这个词在城市设计的图一底理论中经常见到, 它是明确外部空

间虚体的一个建筑实体的空间范畴。袋形界面在技术上是指墙、柱以及其它建筑实体, 一般在建筑平面图上以涂黑表示。然而在室外, 城市袋形界面是一个支撑结构, 它”标志”着空间景观, 使建筑融入周围的空间中, 在平面上创造一种连续。在空间处理方面, 就是将公共领域的设计与单体建筑的设计融合。波士顿的市集中心(Marketplace Center)用诺利的图一底理论表示, 是一个很好的当代城市袋形界面的实例。 图4-3图一底理论进一步指出当城市形态主要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时候, 如现代景观中常见的塔楼街区(point—block)、板楼或摩天大楼, 几乎不可能创造连续的城市空间(图4-3)。在一个巨大尺度的平地中布置垂直建筑的尝试, 大多

城市规划图底关系简述

最新历史版本:图—底理论 对城市设计的图一底理论作出最好诠释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Giambattista Nolli)于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图。诺利地图将城市表现为一个具有清晰界定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系统(图4-2)。建筑实体所覆盖的范围比室外空间更加密集,从而衬托出公共开敞空间的形态,换句话说,它创造出积极的空间或者“具有物质形态的容器”。罗马的开敞空间被建筑实体勾勒出来,作为连接室内外空间与活动的连续流动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些重要的地面建筑覆盖,空间将不可能连续。在诺利地图中室外市民场所是一个积极的空间,比界定它的建筑实体更具有“图形”的意义。与周围建筑实体密切相关的空间才是一个积极的空间实体。这与现代空间的概念正好相反,只有建筑才具有图形意义,是相对独立的实体,而空间则变成不具物质形态的容器。在诺利的概念中,空间就是图形。 图4-2 诺利地图中的图一底关系具有整体连贯性,描绘了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网格关系。主体建筑被门前较大的市民空间和连续建筑群体或具有“细腻肌理”的街区与广场所衬托。因此,“公共”与“私密”的反差使公共建筑(用首层平面表示)从周围的“城市袋形界面”中脱颖而出。 “袋形界面”这个词在城市设计的图一底理论中经常用到,它是明确外部空间虚体的一个建筑实体的空间范畴。袋形界面在技术上是指墙、柱以及其他建筑实体,通常在建筑平面图上以涂黑表示。然而在室外,城市袋形界面是一个支撑结构,它“标志”着空间景观,使建筑融入周围的空间中,在平面上创造一种连续。在空间处理方面,就是将公共领域的设计与单体建筑的设计融合。波士顿的市集中心(Marketplace Center)用诺利的图一底理论表达,是一个很好的当代城市袋形界面的实例。

城市规划现状分析

金桂咸宁咸宁市城市规划 2009301130137 彭宝江资环院地信四班

目录 咸宁市发展现状 (1) 人口 (1) 教育 (3) 产业 (4) 交通 (6) 建筑设施 (7) 咸宁市发展规划 (8) 城市发展方向 (8) 城市发展战略 (9) 城市发展具体规划 (10)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12) 老城区与新城区不协调发展 (12) 咸宁市房地产业发展 (15)

1 咸宁市城市规划 咸宁市位于武汉南部80公里处,是湖北省的南大门,与湖南、江西接壤,成为武汉、长沙、南昌金三角(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中心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由于咸宁市独特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咸宁市在发展过程中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咸宁市域中心城市,湘鄂赣边界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生态宜居城市,中国温泉旅游名城。城市职能为: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纺织、森林竹林加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现代轻型制造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将其建设成为高效清洁能源基地、麻棉纺织基地,森工板材加工基地,生态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建成武汉城市圈的“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城市与和谐宜居城市。 (一)咸宁市发展现状 (1)人口 一、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462583人。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境以外)。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693808户,家庭户人口为233665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6人减少了0.39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