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系统设计

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系统设计
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系统设计

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电子设备,电子控制设备的联系更加复杂,而汽车的传统电气系统一般都是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联系较少,因此,庞大的布线系统之间的联系已经无法满足逐渐复杂的汽车控制系统的要求。

本文以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目前主流的汽车网络技术相比,本文分析了目前流行的现场总线的性能及特点,研究了CAN总线的汽车车身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开发过程。说明了每个节点的作用,说明了每个模块硬件电路结构。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该论文讲述了CAN通信模块的通信流程。通过本设计,大众汽车车载CAN 总线车身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现代车身控制的需要。

关键词:车载网络;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

Volkswagen car CAN bus system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d in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ntrol equipment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uto electrical system is mostly single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very few, so lead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uge wiring system has far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auto control system. Automobile LAN CAN bu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control part provides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This topic with CAN bus body control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to do the summary of a few aspects: introduc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more mainstream in today's automotive network technolog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opular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of a variety of field bus,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CAN bus car body control system. Describes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of each module of the system is determined.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system function of each control node, describes the main control chip peripheral circuit, light control circuit, CAN communication module circuit, wiper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window lock motor control circuit, the switch quantity detection circuit, electric rearview mirror control circuit hardware circuit for each module of the structure. Describes the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ystem.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for the CAN communication module.

Key words: car network; vw vehicle CAN bus; Body control system;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I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2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4)

2.1 CAN总线的特点 (4)

2.2 CAN的分层结构 (4)

2.3 CAN报文传输协议 (5)

2.4 CAN节点的组成 (5)

3 系统方案设计 (6)

3.1车身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6)

3.2车身控制系统各节点功能描述 (7)

4 车身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9)

4.1 系统核心元器件选型 (9)

4.1.1 微控制器芯片—MC9S08DZ16单片机 (9)

4.1.2CAN总线驱动器—MC33388 (10)

4.2系统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11)

4.3系统各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 (12)

4.3.1单片机时钟及复位电路设计 (12)

4.3.2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13)

4.3.3CAN节点通信电路设计 (14)

4.3.4车窗的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5)

4.3.5门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5)

4.3.6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6)

4.3.7雨刮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7)

4.3.8车灯控制电路设计 (18)

5 车身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0)

5.1CAN通讯模块的软件设计 (20)

5.1.1MSCAN模块的初始化 (20)

5.1.2CAN数据报文的发送 (20)

5.1.3CAN数据报文的接收 (21)

6 结论与展望 (22)

6.1全文总结 (23)

6.2工作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代汽车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电子装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相比高端车,电子系统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总成本的20%[1]。由于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导致连接这些装置的电子线路膨胀加速,线束比较复杂,布线就很困难,在汽车的设计中,安装和维护的负担,甚至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另外,线占用的空间和质量也将成为值得思考的难题。质量的提高象征着效率的变低;线路的直径加大,在运动部分过线就非常困难。

所以说,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减少线束将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需选择串行信息传输的网络结构。CAN总线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对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来说,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追溯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汽车公司都在非常努力的去开发和研究

关于汽车的总线技术,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现在汽车的主流技术标准,已经被CAN总线技术所占据。究而该技术成为主流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的技术背景以及工业现场总线和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高度成熟[2][3]。汽车厂商为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4],都依靠CAN总线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中,CAN总线技术被广泛应用,这更加代表了

汽车电子控制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且逐渐成为了欧洲汽车制造行业的主要行业标杆。现代电子装置控制在汽车上的使用率非常高,比如发动机的定时注油控制、刹车控制、加速与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等[5]。

虽然CAN总线标准已提出多年,但是,CAN总线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缓慢,在中国,目前的应用和发展才刚刚起步,国内的汽车电子厂商在跟进并展现出了新的力量。基于ECU的开发,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有很多问题,想开发汽车网络ECU也会遇到很多考验,当前没有这个技术让汽车制造商设计一个CAN网络。

近年来,国内汽车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新的电控技术。目前来看,应用国外技术生产的奥迪A6车型的引入,已经成功的被用来取代2000,而原车线束帕萨特B5、BO RA、波罗fiatpalio和锡耶纳模式也有很大程度的尝试使用总线技术,而这些技术更是基于CAN 总线技术在电源总线系统的大幅度的应用,尽管如此,它真正的核心技术仍未掌握在国内厂商的手中。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中低档汽车中(包括卡车和货车),由于技

术和成本因素限制了成本,所以我国仍采用最传统的传输系统【6】。我国CAN总线技术才刚刚发展,大部分的汽车还没有用到该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政府高度重视汽车电子,车载网络也为汽车电子的一个很好的起点,车载网络是解决空心化和汽车电子技术空心化问题的关键,可以说未来的汽车网络平台就是现在的汽车平台。所以国内对这方面的工作也十分积极。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壮大,汽车上的各种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也

越来越广泛。汽车厂商也对电子设备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在汽车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包括车内娱乐电子设备、驾驶员的基本信息和通信设备、汽车安全和舒适设备以及传东西和体感控制电子设备等。数据显示,到2010年为止,电气和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使用原件占汽车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从当前的25%迅速提高到了40% 。而由于汽车上广泛使用电子装置,才使得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复杂,尽管如此,传统电气系统仍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方式,使得彼此之间联系少之又少,这样会使得布线系统变得更加的庞大。据相关统计显示,如若高档汽车导线长度则会达到两千米,而电气节点则会多达一千五百个,除此之外,该数字大约每十年就会增加一倍,这也会使得汽车有限的可用空间与粗大的线束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线束通常都安装在纵梁下或其他看不到的部位,假如线束有了问题,不仅寻找问题的出处会很复杂,维修也比较难。另外,汽车上新的用电设备的应用对线束的改变很大,平常只能从外面加线,使线路更加杂乱因此,从材料成本和工作效率的角度来看,之前的布线方法仍然不能满足当前汽车的发展现状。

为了解决现代汽车巨大的电子控制控制单元之间的通讯问题,和减少信号线数量的增加的问题,Bosch公司推出了CAN 总线。CAN总线技术在车身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毫无疑问的为达成汽车控制系的网络化和控制部件的智能化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和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简化日益复杂的现代汽车车身电子控制设备之间的连接,对传统汽车的主电缆线束系统的取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系统综合成本,提高车辆系统和智能化程度,为汽车高性能提供了技术平台并且形成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储备。

1.4论文的主要内容

1)在收集了很多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前提上,总结和分析了CAN总线技术在国内外的研

究应用状况和CAN总线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重点。

2)如果将大众系列典型的车载CAN 总线网络系统作为代表,研究分析车载CAN 总线

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特点,并分析总结对车载CAN 总线网络应用方案。3)为了完善原车身舒适系统的问题以及改进CAN 总线控制功能存在的诸多问题,通

过利用单片机和CAN 控制器SJA1000、收发器PCA82C250等元器件,从而设计并且开发车载CAN 总线测控节点,必须还要做到与原车身舒适系统的CAN 总线网络系统相匹配。

2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2.1 CAN总线的特点

CAN总线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别致的设计,和普通的通信总线做对比,有很好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概述其主要特点如下:

1)CAN总线在任意时间点上都可发送信息。

2)CAN总线上的节点信息通过报文标识符被划分为优先级以满足不一样的实时性要求。

3)当多个节点发送消息到总线时,低级的会退出发送,高级的不受干扰继续传输。节省了大量时间。

4)通过报文滤波实现多种方式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

5)CAN总线大部分是短帧结构,传送时间短,干扰的概率相对较低,有很好的检查错误的能力。

6)在CAN总线上,每帧信息都有CRC检验等检错措施,保证数据出错率非常低。

7)CAN 的通信距离非常远;通信速率非常大。

8)CAN总线的通信介质有这几种,分别是是光纤、同轴电缆或双绞线,选择较多。

9)CAN总线有自动关闭输出的功能。

2.2CAN的分层结构

CAN有三个结构:对象层、传输层和物理层。对象层为相关硬件提供接口。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指定在总线上开始发送新消息和开始接受新消息的时间点。物理层通过电器属性,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位信息的实际传送。在相同的一个网络中,全部节点的物理层必须保持一致。

图2.1 CAN 总线的分成结构

2.3 CAN报文传输协议

CAN有2种不一样的格式,主要是在于标识符不一样。

扩展数据帧结构如图2.2

图2.2 扩展数据帧结构

2.4CAN节点的组成

CAN节点主要由CAN驱动器,单片机(或其它智能装置),CAN控制器[7]三部分组成。在使用CAN总线时,第一步就要选择使用什么样的CAN控制器。CAN控制器有两种形式,一为兼容性好,适应性强的独立CAN控制器;二为成本低,速度快,可靠性高的集成CAN控制器。

3 系统方案设计

当前,灯光控制、雨刮控制、汽车门锁控制、电动车窗控制等都是汽车车身控制系统所包括的。由于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是各类开关器件控制,要求较低的信息传输实时性,可是数目却需要很多。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汽车的车身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控制对象也很多。各子系统拓扑结构的不同可以对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与设计成本产生影响,所以就得减少设计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因此,有必要通过每个控制对象的位置和功能对车身控制系统的每个模块进行合理区分。这章内容先是通过系统的控制要求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然后再分不同的段落叙述每个的功能和优点。

3.1车身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如图3-1所示是该论文使用的车身控制系统的大概结构,根据汽车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可分为7个部分。前车灯的控制部分是对汽车前端电器的控制;后车灯控制部分是对汽车后端电器的控制;各个车门电器的控制由各个车门控制。在系统划分的几个模块中,汽车车门和汽车车灯它们的控制部分的基本功能相同,每个部分硬件电路的解决和开发软件的工作比较容易,通过在每个部分中应用相应的芯片可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

3.2车身控制系统各节点功能描述

下面将详细阐释不同节点模块的控制功能中央控制节点功能。

中央控制节点单元有处理信息和协调工作的功能。是整个车身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他的几个节点将测试出的数据,发送给中央控制节点,中央控制节点然后通过所包括的信息作出解决后,再发送给其它节点,然后其它节点执行特定的功能。另外,整个车身的控制系统和外部告诉动力发送总线的连接可以由中央控制节点通过网关来实现。

1)左前门节点功能

左前门节点控制单元是最复杂的,它囊括了所有的控制按键。左前门节点单元接收到的信号量是最多的,开关量除了按键,还有输入开关量和门锁钥匙开关灯和门锁检测开关,另外门锁电机反馈检测电流、车窗电机反馈检测电流、后视镜电机反馈检测电流都是输入模拟量。在特定的使用中,左前门相对应的电机被相对应的按键直接控制,其余都是间接控制。左前门节点要将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相关的节点控制单元时,可以使用CAN总线。控制单元收到信息会通过解决结果执行相关的操作。

2)右前门节点功能

右前门节点控制右前门上的电机。右前门窗升降开关、右前门锁开关、门锁检测开关、后视镜除霜加热开关灯、后视镜转动/折叠开关是它的开关输入量。左前门节点的远程CAN总线指令向右前门节点发送,右前门节点在接收到此指令后,控制功能会通过特定的指令信息来实现,右前门的按键也可以对其输入,并通过控制命令,使与键值有关的被控部位作出反应。

3)左后门节点功能

左后门节点控制门锁电机和车窗电机。门锁电机通过左前门节点的发出的远程CAN 总线指令来执行动作;车窗电机则是一起采用间接和直接的两种控制方式,它受左后门上的按钮和左前门节点传送来的远程CAN总线指令的控制。

4)右后门节点功能

功能与左后门相似,其控制右后门电机和相应的按键开关。

5)前车灯节点功能

汽车前部的电器由前车灯控制模块负责。

6)后车灯节点功能

汽车尾部的电器由后车灯控制模块负责。

4 车身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网络上信息的收发站是节点。系统设计的核心是CAN节点的设计。为了减少外部设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将芯片生产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CAN控制器MC9S08DZ16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的节点,MC33388作为CAN总线驱动器。

4.1 系统核心元器件选型

4.1.1 微控制器芯片—MC9S08DZ16单片机

微控制器是控制单元的核心。单片机的选择也是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

考虑到CAN总线的性能价格比、特征和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MC9S08DZ16芯片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低功耗、高性能8位单片机MC9S08DZ16芯片,它内部包括了CAN协议控制器MSCAN模块,方便CAN总线系统的使用。它的优点有消耗低、性能好、成本少。已被汽车行业大量使用。它的主要特征为[8]:1)采用8位的增强型HCS08内核;

2)目标代码完全向上兼容M68HC05和M68HC8系列;

3)谐振器、晶体、内部时钟或外部时钟都是可选的时钟源;

4)内置MSCAN模块;

5)加强的串行通信接口和串行外设在接口;

6)内置16KB的FLASH,1L片内RAM,512B片内EEPROM;

7)MSCAN模块在MC9S08DZ16内部集成,MSCAN是一种通讯控制器,如图4-1所示是MSCAN模块内部结构图。

图4.1MSCAN模块内部结构图

通过CAN控制器,实时操作内部缓冲器结构进,达到了简化硬件结构、降低成本,并且简化软件设计,提高软件开发速度的目的。MSCAN模块的主要特点有[9]:1)模块化结构;

2)支持远程帧;

3)执行CAN2.0A/B版本协议;

4)双缓冲器接收模式;

5)MSCAN的使用采用软件进行控制;

6)采用内部优先级的三缓冲器发送结构;灵活的屏蔽ID号模式;

7)支持可编程的自循环模式;

8)低功耗休眠模式。

4.1.2CAN总线驱动器—MC33388

(1)MC33388的主要性能

CAN总线收发器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MC33388接口芯片【10】【11】。MC33388专用于汽车车身控制中。用于CAN总线差动电平和节点逻辑电平两者间的电平交流,给总

线给予了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提供差动接收能力。MC33388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温度范围宽和一定的容错功能。非常适合汽车电子应用领域复杂的环境中。其主要特点有:

1.静态电流低至15μA;

2.波特率范围为10~125kbps;

3.支持单总线传输模式;

4.有过热保护功能对总线驱动器来说;

5.有短路保护功能,是总线对地、电源的功能;

6.支持无遮蔽双绞线传输;

7.40℃~125℃是工作的温度区间。

(2)MC33388的工作原理

正常传输模式、单接收模式、睡眠模式和等待模式是MC33388的四种工作模式[10]:。通过控制其引脚EN及STB的状态可使其工作于这四种模式中,在特定情况下,四种模块可以相互转换。

在正常模式下,单片机可以接收数据;在单接收模式,MC33388的传输信号的部位堵塞,此时,总线不再被芯片驱动,但接收和错误检查模块正常工作;睡眠模式,两个模块都不工作;在等待模式下,与睡眠模式的芯片状态类似,除了INH引脚要保持高电平。

在具体的应用中,将MC33388的INH直接连接外部调压器,实现对MC33388工作状态和误差的控制。为实现数据传输的能力,要把CAN通信模块中的TX、RX引脚和信息收发引脚TX、RX相连。在CAN物理通信线路上需接入终端电阻,它的阻值范围是500Ω~16KΩ,但阻值与结点数的比值应该比100Ω要大。

4.2系统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如图4-2所示是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图。该系统由七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是由MC9S8DZ16单片机、MC33388收发器以及各控制电路组成的,其中MC9S08DZ16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主控制芯片,用于进行信息的运算处理,MC33388收发器是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结合,使CAN总线差动电平和节点逻辑电平之间的电平转换更加好。

图4.2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图4.3系统各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

4.3.1单片机时钟及复位电路设计

图4.3单片机时钟及复位电路图

本系统设计的单片机时钟及复位电路图如图4-3所示。单片机系统正常工作需要给其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而MC9S08DZ16芯片内置有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系统工作所需的振荡频率,但是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时钟信号,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单片机时钟电路采用接入外部晶振的方式,本系统的时钟电路由一个8M 的晶振和两个10PF的陶瓷电容组成。

上电复位电路和手动复位电路组成了硬件复位电路。在电路开始供电时保证系统能有效地进行上电符文;手动复位功能可以在系统工作中需要复位时使用。为了方便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还将单片机的复位引脚与调试接口(BDN)的复位引脚相连,使得系统设计与调试功能同步进行。

4.3.2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在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中,电源电路对整个系统设计有重要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就是电源电路。目前,汽车上的电源是由蓄电池提供的12V电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MC8S08DZ16单片机的输入电压为5V,因此有必要对汽车上的电源系统做电平转换。

本设计中,系统的电源变换稳压芯片采用了LM2594HV-5.0芯片,其内部包含很多功能部件,所需的外部元器件数目少,使用起来方便。芯片可提供50MA的电流输出,且具有外部关断模式,待机电流典型仅为85UA,适合于汽车电子中的应用[12][13]所示是本设计的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4.4电源模块电路图

4.3.3CAN节点通信电路设计

CAN节点通信模块电路图如图4-5所示。节点的CAN通信部分电路主要由3部分组成:带CAN模块的微控制器MC9S08DZ16、CAN总线收发器MC33388和高速光电耦合器6N137。单片机CAN模块的引脚通过高速光电耦合器6N137后和MC33388连接,在这种方式中,总线上各CAN节点的电气隔离,可以更好的实现隔离。使CAN总线节点的抗干扰的能力增强。有限流和防止信号发生反射的作用。将两个小电容在并联在它们和大地之间,可以起到滤除干扰和防电磁辐射的作用。

图4-5CAN节点的通信模块电路图

4.3.4车窗的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车窗电机可正反转动,有双金属片作为电机内部的过流保护装置。车门玻璃升降的关键是车窗电机驱动芯片,要有驱动大电流的电机并有检测功能。实现了电动车窗的防夹功能。

本设计使用了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C33486作为电机驱动芯片,采用MC33486芯片的车窗电机驱动电路图如图4-6所示。

图4.6 车窗电机驱动电路图

4.3.5门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汽车门锁是汽车的主要部件。单片机的输出接口不能直接驱动电机,而是需要利用特定的电机驱动芯片为门锁单元提供需要的驱动能力。

本设计中的门锁电机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MC33887芯片来驱动。MC33887可以将电流信号反馈给微控制器。从而达到检测故障的目的。正好适合用于门锁电机等小功率电机的驱动控制。门锁电机驱动电路图如图4-7所示。

图4.7门锁电机驱动电路图

4.3.6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电动后视镜有三个直流电动机和一个加热电阻丝组成。可实现后视镜的所有功能和动作。车内的按钮可以调整后视镜的角度;可以折叠收缩使汽车更好的通过;加热除霜按钮可以提高雨天的安全性。

后视镜的控制包括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位置调整及折叠控制,为了保护后视镜电机,还需要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有效地识别电机堵转状态,在出现电机堵转时及时地停止电机。在本设计中,驱动芯片用L9949。如图4-8所示是后视镜驱动电路图。L9949是ST公司专门为汽车电子应用而开发的H桥电机驱动芯片[14]。L9949可通过SPI与微控制器MCU进行通信。在L9949芯片的引脚中, OUT1和OUT2输出电流为6A,可驱动工作电流较大后视镜折叠电机;OUT3~OUT5输出电流为1.6A,可用于后视镜电机进行X、Y 轴两个方向的旋转控制;高端输出OUT6输出电流为6A,可以为后视镜除霜。

一文看懂汽车CAN总线技术原理

一文看懂汽车CAN总线技术原理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CAN总线逐渐成为现代汽车上不可缺少的技术,并大大推动了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本文将对汽车CAN 总线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优点,CAN总线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做了简单介绍,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CAN总线的由来由于现代汽车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要求能对更多的汽车运行参数进行控制,因而汽车控制器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从开始的几个发展到几十个以至于上百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数量的增加,使得它们互相之间的信息交换也越来越密集。为此德国BOSCH 公司(和inter 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设计先进的解决方案-CAN 数据总线,提供一种特殊的局域网来为汽车的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CAN 是ControllerAreaNetwork 的缩写,称为控制单元的局域网,它是车用控制单元传输信息的一种传送形式。 CAN总线技术简介CAN总线又称作汽车总线,全称为“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意思是区域网络控制器,它将各个单一的控制单元以某种形式(多为星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各控制单元都以相同的规则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和共享,称为数据传输协议。CAN总线最早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电控模块(ECU)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通讯协议。 在工程实际中CAN总线是对汽车中标准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的习惯叫法。随着车用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从发动机控制到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到安全保证系统及仪表报警系统,使汽车电子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都集中在驾驶室控制。另外,随着近年来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发展,以3G(GPS、GIS和GSM)为代表的新型电子通讯产品的出现,它对汽车的综合布线和信息的共享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AN 总线正是为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 CAN总线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导线、控制器、收发器和终端电阻。其中导线为由两根普通铜导线绞在一起的双绞线。控制器的作用是对收到和发送的信号进行翻译。收发器负责

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系统设计

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电子设备,电子控制设备的联系更加复杂,而汽车的传统电气系统一般都是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联系较少,因此,庞大的布线系统之间的联系已经无法满足逐渐复杂的汽车控制系统的要求。 本文以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目前主流的汽车网络技术相比,本文分析了目前流行的现场总线的性能及特点,研究了CAN总线的汽车车身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开发过程。说明了每个节点的作用,说明了每个模块硬件电路结构。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该论文讲述了CAN通信模块的通信流程。通过本设计,大众汽车车载CAN 总线车身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现代车身控制的需要。 关键词:车载网络;大众汽车车载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

Volkswagen car CAN bus system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d in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ntrol equipment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uto electrical system is mostly single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very few, so lead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uge wiring system has far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auto control system. Automobile LAN CAN bu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control part provides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This topic with CAN bus body control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to do the summary of a few aspects: introduc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more mainstream in today's automotive network technolog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opular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of a variety of field bus,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CAN bus car body control system. Describes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of each module of the system is determined.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system function of each control node, describes the main control chip peripheral circuit, light control circuit, CAN communication module circuit, wiper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window lock motor control circuit, the switch quantity detection circuit, electric rearview mirror control circuit hardware circuit for each module of the structure. Describes the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ystem.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for the CAN communication module. Key words: car network; vw vehicle CAN bus; Body control system;

汽车CAN总线基本原理及应用

汽车CAN总线基本原理

1、CAN总线简介 2、CAN总线通信模式 3、CAN总线的性能特点 4、CAN总线应用实例

1、CAN总线简介 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主要用于各种过程(设备)监测及控制。CAN最初是由德国的Bosch公司为汽车的监测与控制设计的,但由于CAN总线本身的突出特点,其应用领域目前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过程工业、机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传感器等领域发展。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独特的设计,CAN 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大公司的产品采用了这一技术。CAN已经形成国际标准(ISO11898),并已成为工业数据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

第一,“载波监测,多主掌控/冲突避免 这就允许在总线上的任一设备有同等的机会取得总线的控制权来向外发送信息。如果在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设备欲发送信息,就会发生数据冲突,CAN总线能够实时地检测这些冲突情况并作出相应的仲裁而不会破坏待传之信息; 第二,信息报文在传送时不是基于目的站点地址; 这就允许不同的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到所有节点并且可在不改变信息格式的前提下对报文进行不同配置; 第三,CAN总线是一种高速的,具备复杂的错误检测和恢复能力的高可靠性强有力的网络。

一、CSMA/CD—载波监测,多主掌控/冲突避免 “载波监测”的意思是指在总线上的每个节点在发送信息报文前都必须监测到总线上有一段时间的空闲状态。 “多主掌控”的意思是一旦此一空闲状态被监测到,那么每个节点都有均等的机会来发送报文。 “冲突避免”是指在两上节点同时发送信息时,节点本身首先会检测到出现冲突,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冲突情况。此时优先级高的报文先发送,低优先级的报文发送会暂停。在CAN总线协议中是通过一种非破坏性的仲裁方式来实现冲突检测。这也就意味着当总线出现发送冲突时,通过仲裁后原发送信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有的仲裁判别都不会破坏优先级高的报文信息内容,也不会对其发送产生任何的时延。

汽车CAN总线系统简介论文

论文 汽车CAN总线系统简介

摘要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德国Bosch公司20世纪80年代最初动机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而应用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因其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传输速率为83.3~500kbit/s。 LIN总线:是车内最新且运用最广泛的低成本串行通讯系统。开发这种是为了产生一种开放的标准“低成本”CAN,用在CAN难于实现或使用成本过高的位置。使用LIN后,无需增加CAN的带宽和灵活性,即可实现与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通信。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均基于单主/多从概念。LIN总线在物理上基于单线制12V总线。通过LIN启动的典型部件包括车门模块(电动车窗、车门锁、后视镜调节),滑动天窗,转向盘上的控制按钮(收音机、电话……),座椅控制器,风挡玻璃雨刮器,照明,雨水/光线传感器,起动机,发电机等等。LIN 总线是一条双向单线接口,最大传输速率为20kbit/s。 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它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都采用了CAN总线来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与各检测和执行机构间的数据通信。

绪论 我在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售后维修实习。在来这九个多月的时间里,首先我对汽车4S店的零部件供给、售后服务流程有了相关了解,其次学会了维修设备:举升机、轮胎动平衡机、部分专用工具等的使用,还有掌握了对检测仪器:DAS电脑检测仪、电池测试仪、万用表等的一般使用,以及对车间信息系统软件能熟练运用。 实习期间我主要从事汽车保养工作。汽车保养是很重要的,买的一辆新车,首先要懂得如何保养。汽车保养需求做的几项任务:干净汽车表面,检查门窗玻璃、刮水器、室内镜、后视镜、门锁与升降器手摇柄能否完全有效。检查散热器的水量、曲轴箱内的机油量、油箱内的燃油储量、蓄电池内的电解液液面高度能否符合请求。检查喇叭、灯光能否完全、有效,安装能否结实。检查转向机构各连接部位能否松旷,安装能否结实。检查轮胎气压能否充足,并肃清胎间及胎纹间杂物。检查转向盘的游动间隙能否符合标准;轮毂轴承、转向节主销能否松动。 汽车保养除了换机油外,还要用电脑检测仪检查车各个电控部件能否正常。检查发动机机油液位,发动机冷冻液液位,助力转向油液位,刹车油油位和轮胎气压。谈到轮胎气压,很多车主看到车轮很扁,以为气压不足,而给汽车车胎打气,直至不扁。实际上这是错的。太高的轮胎气压,造成轮胎过早磨损,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简单发作爆胎,非常风险。轮胎气压太低也不好,最好按各车的标准,可查随车手册或油箱盖上的说明标签。

汽车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

汽车ECU电路分析 ECU电路解析 正如在本章开始时我们讲到的,不同厂商的汽车电脑在功能上不是完全相同的,但结构组成和要紧功能是差不多一样的,因此我们以有代表性的BOSCH MOTRONIC系统为例进行ECU的电路分析。 1、BOSCH MOTRONIC系统结构图 BOSCH MOTRONIC系统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中极具代表性,国内生产的大部分车型采纳的差不多上BOSCH电子喷射系统。图5.11为MOTRONIC系统框图,在此图中介绍了曲型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联系情况,关于更好的了解电脑的工作过程,以至于分析故障与维修差不多上大有关心的。 图11 Motronic系统框图 1-燃油箱;2-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5-燃油脉动衰减器;6-电子操纵单元;7-分电器;8-喷油嘴;9-冷起动喷油嘴;10-节气门;11-节气门开关门;12-空气流量计;13-氧传感器;14-热敏开关;15-水温传感器;16-辅助空气阀;17-曲轴位置传感器;18-主继电器;19-燃油泵继电器

在图11中,电子操纵单元作为电控发动机的核心部分,由一8位/16位单片微机、集成电路和相关电子元件组成,英文表示为Electric control unit简称ECU。其作用是接收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息,以它们进行运算、处理、推断后再发出指令信号,经输出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驱动想应的执行单元,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各种工况的操纵。那个地点提级的ECU是各种操纵单元的统称,ECM/PCM则是发机操纵模组或动力操纵模组的缩写,是包含于ECU范围之内的。 2、BOSCH MOTRONIC1.3电路分析 汽车电子操纵单元(ECU),不论是BOSCH的MOTRONIC,福特的EEC IV、V,通用的P4、P6等,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发动机工作的更出色,表现为动力更强劲,噪声小,污染低。这是针对发动机系统而言,其他系统也是一样,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目标,这就看起来是电视机一样,世界各国生产的电视机,不管是哪个厂家的,差不多上要以接收电视节目为目的。基于如此一种认识,我们能够把ECU抽样化的分成几个部分,见图12所示。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 现场总线之一。CAN 协议由德国的Robert Bosch 公司开发,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用 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 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 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CAN 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子干扰性,并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CAN 总线可以应用于汽车电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医疗仪器、纺织机械、船舶运输 等领域。CAN 总线的特点1、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2、采用双线串行通信方式,检错能力强,可在高噪声干 扰环境中工作;3、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控制模块通过CAN 控制器挂到CAN-bus 上,形成多主机局部网络;4、可根据报文的ID 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5、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6、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 重发;7、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退出总线的功能;8、报文不包含 源地址或目标地址,仅用标志符来指示功能信息、优先级信息。CAN 总线的工作原理CAN 总线使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1Mb/s 的速率在40m 的双绞线上运行,也可以使用光缆连接,而且在这种总线上总线协议支持多主控制器。CAN 与I2C 总线的许多细节很类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当CAN 总线上 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 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 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

汽车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

汽车ECU电路分析ECU电路解析 正如在本章开始时我们讲到的,不同厂商的汽车电脑在功能上不是完全相同的,但结构组成和主要功能是基本一样的,因此我们以有代表性的BOSCHMOTRONIC系统为例进行ECU的电路分析。 1、BOSCH MOTRONIC系统结构图 BOSCH MOTRONIC系统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中极具代表性,国内生产的大部分车型采用的都是BOSCH电子喷射系统。图5.11为MOTRONIC系统框图,在此图中介绍了曲型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联系情况,对于更好的了解电脑的工作过程,以至于分析故障与维修都是大有帮助的。 图11Motronic系统框图 1-燃油箱;2-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5-燃油脉动衰减器;6-电子控制单元;7-分电器;8-喷油嘴;9-冷起动喷油嘴;10-节气门;11-节气门开关门;12-空气流量计;13-氧传感器;14-热敏开关;15-水温传感器;16-辅助空气阀;17-曲轴位置传感器;18-主继电器;19-燃油泵继电器在图11中,电子控制单元作为电控发动机的核心部分,由一8位/16位单片微机、集成电路和相关电子元件组成,英文表示为Electric control unit 简称ECU。其作用是接收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息,以它们进行运算、处理、判断后再发出指令信号,经输出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驱动想应的执行单元,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各种工况的控制。这里提级的ECU是各种控制单元的统称,ECM/PCM则是发机控制模组或动力控制模组的缩写,是包含于ECU范围之内的。 2、BOSCH MOTRONIC1.3电路分析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不论是BOSCH的MOTRONIC,福特的EEC IV、V,通用的P4、P6等,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发动机工作的更出色,表现为动力更强劲,噪声小,污染低。这是针对发动机系统而言,其他系统也是一样,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目标,这就好像是电视机一样,世界各国生产的电视机,无论是哪个厂家的,都是要以接收电视节目为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把

汽车CAN总线数字组合仪表设计

2010年(第32卷)第1期 汽车工程 AutomotiveEngineering2010(V01.32)No。1 汽车CAN总线数字组合仪表设计木 2010019 曹晓琳1,王登峰1,车晓镭1,倪莹祥1,阮邵范2,宋连彬2 (1.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2.四平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四平136001) [摘要】设计了CAN总线、步进电机驱动、液晶显示驱动和挡位与警示灯控制等仪表核心电路模块,完成了整个组合仪表硬件的研发,并编制了仪表的控制软件。检测结果表明,仪表指针指示正确、稳定,里程、报警和挡位显示准确。 关键词:汽车;CAN总线;数字仪表;设计 DesignofCANBus—basedAutomotiveDigitalClusterInstrument CaoXiaolinl,WangDengfen91,CheXiaoleil,NiYingxian91,RuanShaofan2&SongLianbin21.埘讯University,State研LaboratoryofAutomotiveDynamicSimulation,Changchun130022; 2.脚f昭HuiyuElectricInstrumentCo.,Ltd.,S/p/ng136001 [Abstract]Thecorecircuitmodulesofinstrumentaredesigned,includingmodulesforCANbus,steppermotordrive,liquid-crystaldisplaydriveandgearpositionindicator/alarmLEDscontrol,SOthehardwareandsoft?waredevelopmentofthewholeclusterinstrumentarecompleted.Thetestresultsshowthatthepointersofinstrumentindicatecorrectlyandstably,andthemileage,gearpositionandalarmLEDsdisplayaccurately.Keywords:vehicle;CANbus;digitalinstrument;design 日IJ舀 汽车仪表是汽车工作状态的信息显示中心,是驾驶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CAN总线协议在车载电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汽车仪表可通过CAN总线直接在总线网络上读取所需的输人信号,无须专门布置传感器,从而可使汽车仪表系统得到大大简化,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仪表的成本。因此,将CAN总线通信应用于汽车仪表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将CAN总线技术应用于汽车数字式组合仪表的开发,使仪表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车速、水温、挡位、警示信息等主要显示信号均通过其它车载电控系统的CAN协议接口直接读取,避免现有汽车数字式仪表每个信号均采用传感器到仪表点对点的信号获取与传输方式带来汽车线束多、质量大、故障率高的不足,减少了传感器和汽车线束的数量,降低了仪表成本,提高了系统工作可靠性。设计研制出了CAN总线数字仪表样品,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 1硬件设计 根据CAN2.0协议,采用4路CAN总线信号,可从CAN总线上接收到来自整车其它电控单元(ECU)的CAN信号,将标识符为240H的数据帧定义为发动机故障、制动器ABS故障、电瓶电量低和安全带未系等4个报警灯;标识符为280H的数据帧定义为转速表和水温表;标识符为2COH的数据帧定义为车速表和里程表;标识符为300H的数据帧定义为挡位信号。 硬件电路以飞思卡尔公司的MC9S12HZ256为 牵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06003)和长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8KZl4)资助。

CAN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对于一般控制,设备间连锁可以通过串行网络完成。因此,BOSCH公司开发了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并已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 (ISO11898),其总线结构可参照I SO/OSI参考模型。同时,国际上一些大的半导体厂商也积极开发出支持CAN总线的专用芯片。通过CAN总线,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由串行数据线连接起来。它不仅仅是将电缆按树形结构连接起来,其通信协议相当于ISO/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可根据协议探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因电磁干扰而产生的数据错误。CAN网络的配制比较容易,允许任何站之间直接进行通信,而无需将所有数据全部汇总到主计算机后再行处理。 二、CAN在国外的发展 对机动车辆总线和对现场总线的需求有许多相似之处,即较低的成本、较高的实时处理能力和在恶劣的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可靠的工作。奔驰S型轿车上采用的就是CAN总线系统;美国商用车辆制造商们也将注意力转向CAN总线;美国一些企业已将CAN作为内部总线应用在生产线和机床上。同时,由于CAN总线可以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医疗领域、纺织机械和电梯控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三、CAN的工作原理 当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站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几个站同时竞争总线读取时,这种配置十分重要。 CAN总线的报文发送和接收参见图1。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站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 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芯片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判断这些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以确定是否接收它。 由于CAN总线是一种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因此很容易建立高水准的控制系统并灵活地进行配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CAN总线中加进一些新站而无需在硬件或软件上进行修改。当所提供的新站是纯数据接收设备时,数据传输协议不要求独立的部分有物理目的地址。它允许分布过程同步化,即总线上控制器需要测量数据时,可由网上获得,而无须每个控制器都有自己独立的传感器。 四、位仲裁 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就必须将数据快速传送,这就要求数据的物理传输通路有较高的速度。在几个站同时需要发送数据时,要求快速地进行总线分配。实时处理通过网络交换的紧急数据有较大的不同。一个快速变化的物理量,如汽车引擎负载,将比类似汽车引擎温度这样相对变化较慢的物理量更频繁地传送数据并要求更短的延时。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仪表设计

摘要 本设计致力于汽车CAN总线仪表系统的研究,深入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实现了在LabVIEW开发平台上建立基于CAN总线的虚拟仪表系统。 整个设计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其中硬件系统是以飞思卡尔公司的MC9S12XS128作为微处理器的核心。软件系统是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两个CAN 节点之间的通讯以及利用LABVIEW编程实现单片机与虚拟仪表之间的通讯。 系统首先构建了一个由两个CAN节点组成的最简单的CAN网络。对两个节点进行软件设计后,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通讯和数据收发,同时在汽车的CAN应用层协议基础上,上位机节点对接收的CAN报文进行处理,得到虚拟仪表各控件所对应的数据。其中,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表系统开发和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CAN总线;汽车仪表;LabVIEW;C语言;单片机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automotive instrument based on CAN bus,deeply discusses the idea and the method of system design and brings forward the approach of design the automotive emulational virtual instrument system on the platform of LabVIEW software. The whole design of hardware system and softwar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of the hardware system is the MC9S12XS128as freescale's company core microprocessor.A software system is using written in C language program realiz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CAN node using G language preparation and MCU and virtual instrument LABVIEW realiz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o construct a system first composed by two CAN node of the most simple CAN network.Two nodes software design,to realize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data transceiver, meanwhile in automobile CAN application-layer protocol basis,PC node to receive message processing,CAN get virtual instrument corresponding each control the data. Among them,the LabVIEW virtual instrument based on SCM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the design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Key words:CAN Bus;Automotive Instrument;LabVIEW;C Language;SCM

汽车CAN总线基础知识

CAN总线协议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协议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 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 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 CAN总线发展 控制器局域网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网络。是由德国博世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专门为汽车行业开发的一种串行通信总线。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当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时,CAN仍可提供高达50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CAN总线使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1Mb/s的速率在40m的双绞线上运行,也可以 使用光缆连接,而且在这种总线上总线协议支持多主控制器。[1]CAN与I2C总线的许多细节 很类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当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 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站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几个站同时竞争总线读取时,这种配置十分重要。 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 本站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芯片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 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判断这些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以确定是否接收它。 由于CAN总线是一种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因此很容易建立高水准的控制系统并灵活地进行配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CAN总线中加进一些新站而无需在硬件或软件上进行修改。 当所提供的新站是纯数据接收设备时,数据传输协议不要求独立的部分有物理目的地址。它允许分布过程同步化,即总线上控制器需要测量数据时,可由网上获得,而无须每个控制器 都有自己独立的传感器。 CAN总线在空闲(没有节点传输报文)时是一直处于隐性状态。当有节点传输报文时显性覆盖隐性,由于CAN总线是一种串行总线,也就是说报文是一位一位的传输的,而且是数字信号(0和1),1代表隐性,0代表显性。在传送报文的过程中是显隐交替的,就像二进制数字0101001等,这样就能把信息发送出去,而总线空闲的时候是一直处于隐性的。 CAN总线特征 (1)报文(Message)总线上的数据以不同报文格式发送,但长度受到限制。当总线空闲时, 任何一个网络上的节点都可以发送报文。 ⑵信息路由(Information Routing)在CAN中,节点不使用任何关于系统配置的报文,比 如站地址,由接收节点根据报文本身特征判断是否接收这帧信息。因此系统扩展时,不用对应用层以及任何节点的软件和硬件作改变,可以直接在CAN中增加节点。 (3) 标识符(Identifier)要传送的报文有特征标识符(是数据帧和远程帧的一个域),它给出的不是目标节点地址,而是这个报文本身的特征。信息以广播方式在网络上发送,所有节点都可以接收到。节点通过标识符判定是否接收这帧信息。

can总线结构和原理

can总线结构和原理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协议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CAN系统组成CAN总线用户接口简单,编程方便。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式结构。这种网络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采用无源抽头连接,系统可靠性高。通过CAN总线连接各个网络节点,形成多主机控制器局域网(CAN)。信息的传输采用CAN通信协议,通过CAN控制器来完成。各网络节点一般为带有微控制器的智能节点完成现场的数据采集和基于CAN协议的数据传输,节点可以使用带有在片CAN控制器的微控制器,或选用一般的微控制器加上独立的CAN控制器来完成节点功能。传输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在控制器和传输介质之间加接光电隔离,电源采用DC-DC变换器等措施。这样可方便构成实时分布式测控系统。微控制器,或选用一般的微控制器加上独立的CAN控制器来完成节点功能。传输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在控制器和传输介质之间加接光电隔离,电源采用DC-DC变换器等措施。这样可方便构成实时分布式测控系统。 CAN总线的物理接口采用CAN收发器PCA82C250作为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提供向总线的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能力。 一般在驱动芯片和CAN控制器之间加入光电耦合器,增加抗干扰能力。CAN总线的速度将由光电耦合器的速度决定。比如:用4N27光耦,因为它的响应速度比较慢,CAN网络的位速度只能达到几十Kbit/s。如果采用6N137高速光电耦合器,CAN网络速度可以达到和电阻网络驱动时的速度一样。另外,物理层的设计要注意电缆的终端阻抗匹配,这直接影响了CAN总线能否正常工作和网络性能,一般在CAN总线两端并联120的电阻。

整车CAN通信设计规范

文件编号: TKC/JS(S)-EV17 文件版本号: 0/A版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整车CAN通信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为使本公司整车CAN总线通信设计规范化,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协议以及国内外汽车总线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物流车开发车型的实际应用环境,编制本整车CAN总线通讯设计规范。本规范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批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劲松、查德国、和进军 本规范于2015年01月首次发布。

整车CAN通信设计规范 一、说明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生产的纯电动汽车CAN通信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的CAN总线通信设计。 如果本标准与其它标准或规范不一致,则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与SAE J1939不一致,遵照本标准执行; 与ECU技术规范不一致,遵照ECU技术规范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表 1 参考文档 术语和缩写 表 2 缩写

二、物理层 本节详细规定了物理层的需求 相关标准 所有ECU应遵从标准、或者中的相关规定. 物理介质 CAN传输线束应该满足表3描述的参数和如下的条件: CAN线束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CAN_H和CAN_L应该被保护屏蔽包裹,如果天康允许,可以使用不带保护层的CAN 线束; 绞线率:13~58twist/m。 表 3 物理介质参数

CAN总线原理及应用

CAN总线原理及应用 摘要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且对每个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举例讲解。 关键字 CAN总线,汽车,现场控制系统,通信 1 引言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协议由德国的Robert Bosch公司开发,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子干扰性,并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CAN总线可以应用于汽车电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医疗仪器、纺织机械、船舶运输等领域。 2 CAN总线的特点 ●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 ●采用双线串行通信方式,检错能力强,可在高噪声干扰环境中工作; ●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控制模块通过CAN 控制器挂到CAN-bus 上,形成多主机局部网络; ●可根据报文的ID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 ●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 ●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重发;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退出总线的功能; ●报文不包含源地址或目标地址,仅用标志符来指示功能信息、优先级信息。 3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CAN总线使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1Mb/s的速率在40m的双绞线上运行,也可以使用光缆连接,而且在这种总线上总线协议支持多主控制器。CAN与I2C总线的许多细节很类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当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站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几个站同时竞争总线读取时,这种配置十分重要。 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站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芯片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判断这些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以确定是否接收它。

汽车CAN总线介绍及案例分析

汽车CAN总线介绍及案例分析 随着汽车行业内竞争白热化时期的到来以及现代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和革新,汽车制造厂商对于车载电脑控制网络提出了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高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 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产业的CAN 通信协议。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的简称,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近年来,其所具有的高可靠性和良好的错误自检测能力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电磁辐射强、振动强度大的工业环境中。 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基于CAN总线设计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 首先,CAN控制器工作于多种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优先权采用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且CAN协议废除了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些特点使得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灵活性。 缩短了开发周期 CAN总线通过CAN收发器接口芯片82C250的两个输出端CAN-H和CAN-L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 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这就保证当系统有错误,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时,导致总线呈现短路,从而损坏某些节点的现象。而且CAN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以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不会出现象在网络中,因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使得总线处于“死锁”状态。而且,CAN具有的完善的通信协议可由CAN控制器芯片及其接口芯片来实现,从而大大降低系统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已形成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

汽车can总线设计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报告 题目汽车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 院系汽车工程系 专业汽车电子1004 学生姓名向杰 指导教师冉成科 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3日

目录 概述 (3) 实训要求 (4) 第一章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 1.1汽车网络技术概述 (4) 1.2 汽车网络技术的作用 (4) 第二章 CAN总线 (4) 2.1 CAN简介 (5) 2.2汽车CAN总线网络系统结构图 (6) 第三章CAN总线的维修与检修 (7) 3.1 故障类型及检测诊断方法 (7) 第四章 CAN总线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8) 4.1摘要 (8) 4.2 CAN总线技术的应用 (8) 4.3汽车CAN总线节点ECU的硬件设计 (8) 4.4CAN总线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中的应用 (9) 第五章实训心得 (10)

概述 随着现代汽车中所使用的电子表之间、系统和汽车故障诊断系统之间均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如使用普通的线索完成这些数据之间的交换,线索总长可能超过1600m,实现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越来越多,如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巡航系统(ACC)和车载多媒体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系统与显示仪,德国的博世(Bosch)公司及几个半导体生产商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车用控制器——CAN。 CAN 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 的缩写(以下称为CAN),是ISO 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在当前的汽车产业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了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 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 通信协议。此后,CAN 通过ISO11898 及ISO11519 进行了标准化,现在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 现在,CAN 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已被认同,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所以它在汽车领域中运用只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我们作为汽车电子的学习者有必要学好这方面的技术,这样才能顺应汽车高智能化的特点。为自己提升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