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

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

目录

前言 (1)

典型经验之一 (2)

案例一:规划先行,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2)

案例二:整合利用闲置资源,改造成为养老服务设施 (3)

案例三:民政部门深度参与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4)

案例四: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5)

典型经验之二 (6)

案例一:分类实施,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 (6)

案例二:绩效考评,确保购买服务质量 (6)

案例三:整合资源,提供场地和设施 (7)

案例四:扶持奖励,推动连锁化运营 (7)

典型经验之三 (8)

案例一:依托综合评估,精准聚焦服务对象 (8)

案例二:绘制关爱地图,开展精准化社区养老服务 (9)

案例三:设立“养老顾问”,解决养老供需信息不对称 (10)

案例四: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大配餐服务体系 (11)

典型经验之四 (12)

案例一:“党建+颐养之家”,开创农村居家养老新局面 (12)

案例二:夯实服务载体,打造“互助+自助”服务模式 (13)

案例三:结合脱贫攻坚,加强困难老年人关爱和互助服务 (13)

案例四:加强养老服务宣传,营造孝老爱亲氛围 (14)

典型经验之五 (15)

案例一:创新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体系 (15)

案例二: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支持激励 (16)

案例三:统筹多方力量,开展“三社联动” (17)

典型经验之六 (18)

案例一:打造数字化养老院 (18)

案例二:通过信息化推动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和共享 (18)

典型经验之七 (20)

案例一: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与医疗机构合作 (20)

案例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需求 (20)

前言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试点,前两三年重点针对发展短板,采取有效促进措施,形成综合服务能力,后两三年重点完善政策措施,推广成功试点经验,形成规模,扩大服务覆盖面。为落实上述规定,汇总分析90个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上报的240个经验材料,基于实地调研和专家评估,汇编了7方面的试点经验,供全国第四批、第五批改革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各地在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参考借鉴。

典型经验之一

多措并举,增加服务设施供给

部分试点地区采取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一是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民政部门参与规划、验收、移交和管理,保证设施落地到位。二是整合利用社区各类闲置资源,优先用于改造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设施。三是推动在社区设立嵌入式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向周边社区提供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一体化发展。

案例一:规划先行,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浙江省杭州市注重规划引领,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先后出台并修订《杭州市养老设施布点规划》《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规范》及老年人照顾服务文件,明确新建住宅项目和已建居住(小)区按规定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二是设施建设分层分类。街道级居家养老设施按“重综合、强辐射”的枢纽作用,重点解决老年人日托、中短期全托以及喘息服务需求;社区级居家养老设施则按“重特色、强覆盖”的要求,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兼具日间照料和全托服务功能,包括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

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服务等六大功能。

案例二:整合利用闲置资源,改造成为养老服务设施

江苏省南京市在社区层面实现基层养老服务设施整合,提出“两无偿一优先”发展养老设施:社区40%以上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公建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运营,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用房优先用于养老设施”。各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均设养老服务专区,开展助餐、助浴等服务,在全市打造15

分钟“为老服务便民圈”。

山东省济南市针对新建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实难、主城区老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地难等问题,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在做好规划基础上,多措并举加以解决。一是着力解决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问题。市国有土地招拍挂领导小组制发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监管暂行意见》,市有关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和移交管理的通知》,坚持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核实、同步验收,做到“五同步”。在项目规划、土地招拍挂、土地熟化、建设施工、预售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设置制度卡口,各相关部门共管共治,形成合力。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列入土地招拍挂条件,由土地竞得者实施同步建设,分期开发项目必须安排在首期建设,建成

后无偿移交区县政府,交由专业机构运营。对新出让住宅和商住小区地块,未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或配建标准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缺问题。市政府安排规划部门牵头完成了对主城区2009

年以来建成小区全部摸排,准确掌握了各区常住人口数据,养老服务设施的用地和建设等基本情况,对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建立了电子档案。对未建或建设不达标的,明确各类设施配建标准。对各区需增建的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规划,提出选址方案,同时提出了三年建设项目库和年度实施计划建议。由区县政府采取追缴、置换和购置等方式,按标准把已建成小区欠账部分配置到位。

案例三:民政部门深度参与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福建省漳州市探索实践“三个一套”模式,即:系统构建了一套联审机制,创新建立了一套补偿标准,率先明确了一套产权归属制度。一是在系统构建联审机制方面,构建了民政部门参与控规、修规、验收全过程的联审联办机制,形成有效制约的闭环流程。在控规环节,规划部门在提出新建住宅小区项目拟供应地块规划条件时,明确养老用房建筑面积等相关指标,由民政部门联审签字。在修规环节,开发建设单位根据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通知书》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部门召集民政部门参加设计方案联审会议,民政部门签字同意方案后,规划部门才予以核发《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在验收环节,由民政部门参与竣工验收联审联办。二是在开发项目无法提供养老服务设施方面,采取货币补偿形式,向民政部门缴纳养老用房配套建设费,按照属地原则,专项用于养老用房的购置、修缮、改(扩)建。三是在明确产权归属方面,明确新建住宅开发建设单位需无偿将配建的养老用房不动产产权移交民政部门,并配合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案例四: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出台《关于推进社区长者驿家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社区长者驿家”养老服务模式,将小型养老机构移至社区,让社区长者驿家与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整合设置或邻近设置,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残送餐、短期托养、喘息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

湖南省湘潭市、安徽省合肥市等地,利用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和设施,盘活资源,推进建设小微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探索“机构居家化”“居家机构化”的服务模式,方便社区老年人就近就亲养老。

典型经验之二

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

部分试点地区优化发展环境,丰富供给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一是给予建设补贴运营,支持社会力量运营居家和养老服务设施。二是提供场地和设施,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三是鼓励龙头型企业、社会组织和机构整合服务力量,实现运营的规模化和连锁化,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机构或社会组织。

案例一:分类实施,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

河南省郑州市对社会力量建设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按照自建和改建分别给予建设补贴,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根据面积及规模大小给予建设补贴。同时,这些养老机构配置电梯等大型设备可申请设备补贴。

案例二:绩效考评,确保购买服务质量

安徽省铜陵市出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项目绩效评估实施暂行办法》,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中严把绩

效考核关,将老年人满意度作为重要考评指标,纳入各区对购买服务单位的绩效考评中。

案例三:整合资源,提供场地和设施

辽宁省辽阳市采取政府整合社区资源,无偿提供场所,社会力量低偿运营的模式,扶持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建立养老服务驿站,实施连锁经营。

案例四:扶持奖励,推动连锁化运营

天津市河东区帮助引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运营。对在天津市登记注册,连锁经营4家(含)以上日间照料中心的企业予以一次性的连锁经营扶持奖励。对承包运营照料中心的企业,采取“划片分块”承包运营的方式,每个企业承包运营多个照料中心,让每家企业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降低运营成本,以承包的照料中心为基地,向周围社区辐射。支持落地企业“抱团整合”,合作共赢,在保持企业竞争的同时,积极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发挥强强联合的互补作用。

典型经验之三

有效评估,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部分试点地区通过建立老年人需求评估体系,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并在评估基础上,采取绘制养老“关爱地图”、设立“养老顾问”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分类服务。

案例一:依托综合评估,精准聚焦服务对象

北京市西城区聚焦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形成“需求评估—上门服务—标准指导—市场运行—资金监管”的运行闭环。开展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试点,在试点中全面优化,确保精准实施,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评估需求确保按需服务。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区域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居家照护服务补贴。二是标准化服务确保按质服务。完善上门服务标准化流程,通过签约家庭医生来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膳食营养指导等上门服务。三是智能化平台确保精准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依托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发放、消费,每月以老年人实际消费数据进行结算,补贴实行月结月清,智能化跟踪分析老年人服务消费数据和行为模式。四是第三

方监管提升满意服务。统一居家照护服务监督热线,组织专业力量对补贴对象电话回访,集中解答和处理问题,确保老年人使用便捷高效,提高其满意度和获得感。

湖北省武汉市按照“分类施策、精准补助、提升绩效”的思路,集中组织对全市老人进行了摸底调查,出台了《武汉市养老服务对象评估办法(试行)》,优化特殊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经济、居住状况和服务需求等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开发完成市级养老服务评估系统,网上受理老人评估申请,开设“电子钱包”,按照评估分值补贴,通过电子结算系统,让老人持老年证就可以在全市“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内自由选择服务项目,服务商根

据平台统计的补贴总金额,定期结算。

案例二:绘制关爱地图,开展精准化社区养老服务

四川省成都市对全市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摸查工作,绘制集老年人动态管理数据库、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档案、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养老“关爱地图”。一是实现精准快速救助。开展养老服务需求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全面摸清6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空巢(留守)老人、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分布情况及老年人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养老服务需求。为老服务队伍、为老服务机构通过“关爱地图”,及时为他们提

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切实消除服务获取障碍,做到关爱援助精准快速。二是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关爱地图”搜索就近的养老服务组织或企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就餐服务点、养老机构、医院、超市等分布信息,可以快速查询养老服务设施的收费、服务等情况,结合自身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养老服务。解决了以往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与老年人实际人数不匹配,服务内容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案例三:设立“养老顾问”,解决养老供需信息不对称上海市虹口区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养老服务资源供需对接,增强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设立“养老顾问”。“养老顾问”能有效解决养老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养老资源优化分配和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主要提供服务内容:根据养老服务的性质、对象和特点,为符合政府资助条件的老年人购买助医、助购、助餐、助浴等上门服务;建立“养老顾问”服务清单,引导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成为管家,让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身边人”的上门服务。同时,将社区“养老顾问”设在“养老顾问点”工作。“养老顾问点”分为三类:即街道顾问点、市民驿站(综合为老服务站点)和虹口区居委会顾问点。其中街道顾问点设在8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依托中心现有工作力量以及街道其他养老工作管理人员提供顾问服务。

市民驿站顾问点设置在区35个市民驿站内,依托市民驿站现有工作力量以及其他养老工作人员提供顾问服务。居委会顾问点设在209个居委会办公接待场所内,依托居委会老龄干部和助老志愿者,参照“全岗通”模式提供顾问服务。

案例四: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大配餐服务体系

广东省广州市通过打造布点社区化、筹资多元化、运营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的大配餐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困难老年人用餐难问题。已建立1024个长者饭堂,形成“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街镇、村居,有效解决包括独居、孤寡、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常住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为确保助餐配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4个一点”的办法,找到企业保本赢利、财政可承受、老人能负担的平衡点。

典型经验之四

党建统领,互助自助,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部分试点地区从提升农村养老硬件水平入手,建立老年人关爱制度,不断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一是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兴建老年人互助养老幸福院等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三是结合脱贫攻坚,着眼农村老年人特殊困难,建立关爱服务制度,解决其生活和照护难题。四是发挥平台窗口作用,加强养老服务宣传,营造孝老爱亲氛围。

案例一:“党建+颐养之家”,开创农村居家养老新局面江西省新余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实施老人舒心、子女安心、党群连心的幸福工程,全面推行农村颐养之家建设。一是因地制宜建“家园”,采取“1+N”模式,即在老人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建颐养之家,在老人相对分散的自然村设置若干个小型活动点。二是贴心管理立“家规”,坚持入“家”自愿、退出自由,制定出台《颐养之家运行成本管理十条》等。三是多措并举筹“家资”。建设经费以财政投入为主,运行经费以老人“自养”为主,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四是精细服务保“家安”。挑选老党员、

老干部等组成理事会,倡导自主、互助管理。目前,已建成站点736个,服务老年人对象9138人。

案例二:夯实服务载体,打造“互助+自助”服务模式青海省西宁市建设农村餐室、健身保健室、洗浴理发室等“一场七室”的“老年之家”,解决当地农村老年人长期没有服务场所的现状。同时,出台了《西宁市农村老年之家运营管理办法》,按照统一管理与互助服务、自我服务结合的原则,明确老年之家不设专门的服务人员,实行“村委会+老年协会+居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社会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运行方式和“互助+自助”的服务模式。

案例三:结合脱贫攻坚,加强困难老年人关爱和互助服务吉林省长春市结合脱贫攻坚,打造农村居家养老邻里互助模式,将贫困村建档立卡的60周岁以上失能失智、孤寡失独、高龄特困和留守老人列为结对服务对象,由政府为其购买养老服务,由村委会负责监督指导、村老年协会组织实施,由贫困老人选择有服务能力的邻里作为服务人员,双方自愿建立邻里结对互助关系。结对服务人员按照“两访、三查、四助”要求提供服务。两访,即每天早晚两次走访受助老人家庭;三查,即查看老人每餐是否有保证,饭菜是否充足,老人穿着是否整洁、季节更换衣物是否及时,老人居住环境是否洁净、是否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四助,即根据老

人需要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难等服务。贫困老人不仅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而且在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案例四:加强养老服务宣传,营造孝老爱亲氛围

湖南省益阳市通过在农村建设“益村平台”,发挥平台窗口作用,加强养老服务宣传。利用网上村务信息公开栏,及时发布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法规、惠民举措;刊载群众身边敬老爱老的优秀事迹和反面典型,弘扬孝道文化,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及时发布养老供给、需求和文化活动资讯,使农村老年人享受更便捷的服务;设立“百事通”“串客农庄”等农庄共享平台,整合电商资源,发布招商、用工、销售等资讯信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反哺农村养老服务。

典型经验之五

专业引领,注重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部分试点地区加大专业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创新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依托院校和专业组织,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二是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评价制度。鼓励养老护理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

予相关补贴。三是通过统筹多方力量,推动“三社联动”,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人力不足问题。

案例一:创新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体系

北京市石景山区针对护理员年龄偏大、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养老服务的短板,重点加强养老职业队伍建设,实施养老护理职业队伍培养的“百千万大培训工程”:首先,培训500名左右具有初级以上有职业资格水平的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其次,针对1000名左右的养老服务志愿者开展各类养老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报告、论坛。最后,对10000户左右的家庭成员开展失能失智居家养老护理知识的培训

和宣传。在此基础上,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出台养老服务人才扶持政策,对北京市户籍养老护理员给予岗位补贴。

河北省唐山市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落实人才保障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提升服务队伍的能力素质。同时,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协议,针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并设立专业奖学金。建立了市、县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组织)三级培训机制。对实现稳定就业的大中专院校养老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或参加短期养

老护理培训的人员给予补贴。

案例二: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支持激励

江苏省南京市对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一次性给予3—5万元“入职补贴”,对所有工作满1年的养老从业人员,每月给予100—800元“岗位补贴”,并纳入“积分落户”条件。高校开设养老行业经营管理、老人照护等方面专业班次,民政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老年服务专业学历教育,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储备。建立养老服务褒奖机制,常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优秀者可获市级劳模、“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全市现有10名全国、省级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者。

山东省威海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连续多年实施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工作,对培训初、中级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资格学校,分别按

每人1500元和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鼓励各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对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的高等院校,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制度,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且与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组织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在护理岗位实际工作满3年的养老护理员按职业等级发放5000、7000、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案例三:统筹多方力量,开展“三社联动”

重庆市渝中区通过统筹多方力量,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人力不足问题。一是加强“三社联动”。推进社区自治共治,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到位,鼓励引导养老机构成立社会组织或引入社工开展服务。各社区养老服务站自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助行、助洁等为老志愿服务。打造示范社区社工室,通过“社工+义工”联动,充分发挥专业社工的引导作用和志愿服务作用。二是加强培训整合。整合辖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职教、养老机构等培训资源开展养老管理及护理人才培训,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评选最美护理员等活动。

关于长沙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方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以长沙县居民小区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日趋严重,养老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采取更好、更便捷的养老方式,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社区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目前的条件下,较符合国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沙县居民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居住区,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街道的指导下,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为了进一步追踪了解近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现状,特别是老年居民的需求,长沙县居民小区开展了一次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 依据目前居家养老工程的定义,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为:(1)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确需帮助的老人。(2)70周岁以上的低收入家庭老人、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3)70周岁以上需要社区、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4)少部分70岁以下的老年人。 为了便于抽样操作,同时也兼顾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将“老年人”操作性定义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居家养老工程的对象占多数(约70%),另有30%为60-69岁老年人。 2.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入户填答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框架以各社区计生名单为基础,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随机抽出70%的样本,然后再抽30%的60-69岁老年人,在抽样中兼顾居家养老的重点对象。 3.调查内容 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这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社会交流、精神慰籍。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长沙市第一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14个试点社区为抽样总体,将社区类型分为:城市社区(含“村改居”社区)、农村社区二种,从14个试点社区共随机抽取120份样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集中在60-80岁 在448位老年人中,调查对象的年龄多数介于60-80岁,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潜在需求者。具体来看,年龄在60-69岁的老年人占41.8%,70-79岁的老年人占33.5%, 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对较少,仅占24.7%。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被调查者所占比重为46.4%,女性被调查者占53.6%,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图1 调查对象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2、调查对象未与子女同住现象比较普遍 在448位被调查的老年人中,99.5%的老年人拥有一个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个子女的占34.6%,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占64.9%,无子女的情况较少,仅为0.5%。但是调查显示,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未与子女同住现象比较普遍,如64.3%的调查对象表示未与子女同住,仅有35.7%

社区养老服务站工作总结

社区养老服务站工作总结 篇一:创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创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总结 []为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办实事,XX 年在渭阳西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资源,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社区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帐、成立队伍、开展、特色服务开始,使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工作开展做一:一、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辖区内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536人,其中60-69周岁的307人,70-79周岁的153人,80-89周岁的50人,90-100岁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残老人5名。现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71%。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第一,成立小组。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

副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签订、派工服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平时通过网络、上班,系统养老护理员的、老年心理学、营养与、常见老年病、老年人护理知识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了服务人员的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务网络。为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为中心,四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家餐饮服务店面、三家超市,两家足疗,四家美发在内的以及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且与这些服务机构签订协议,采取就近原则,为辖区的老年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三,建立七大台账。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建立七大台帐。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对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和状况分类下设三个子信息库。二是志愿者信息台账。包含、生、医疗、法律、文体五大类志愿者信息库。三是助老机构信息台账。包含助老人员信息,服务单位信息等。四是邻里互助信息台账。包含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大类。五是心台账。六是贴台账。七是谈心小组台账。 三、搭建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为辖区的广大居民服务,社区成立了五支服务队。 一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者,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

村居家养老工作总结

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式需要,更好地为本村老同志办好事、办实事,肖桥头村党支部牵头,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已初见成效,也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积极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本村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村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本村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本村养老服务项目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本村60周岁以上老人共 119人,其中60-69周岁之间的老人共62人,70-79周岁之间的老人共35 人,80周岁以上的老人共22人,空巢老人 1 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 110 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 92.4%。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服务体系 首先,本村成立了强大的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老协会会长任副组长,下设成员4人的领导机构,还成立了居家养老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老年协会会长担任,明确了工作职责。此外,本村还成立了以老协会为中心,集医疗、卫生、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业余生活服务。其次,本村还成立了三支服务队。一是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身边的困难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老年人健身文娱活动服务队。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娱乐、看书看报等活动场地,并免费开放。三是建立了义工服务队,为照料老年人生活方面提供方便,小到买药、代打电话等。 3)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①电视教育:经常播放一些革命题材、戏剧方面及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片子,组织观看国家重大新闻直播。 ②棋牌娱乐:提供多种棋牌工具,以做到绝大部分老人都能参加到居家养老的大家庭中来。 ③文化娱乐:1.阅览休闲:提供开放各类图书、报纸,更加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和各项知识。 2.体育休闲:提供乒乓球场 ④休闲聊天:专门设立一个聊天室,以实现法律咨询、调解纠纷、精神慰籍等功能。 ⑤卫生保健:由本街道卫生院负责,免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量血压、听脉搏,免费健康咨询的服务,讲卫生保健等课程。 我们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居家养老工作经验,拓宽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完善居家养服务网点考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老年朋友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老年朋友营造一座居家养老的温馨家

[总结范本]养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为使民政局领导更好的了解和指导新康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现将过去几个月的进展汇报如下,包括中心规划、主要工作、典型服务、困难问题四部分。 一、中心规划 树立发展目标:把握需求,提供服务,注重实效,使老人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落实政策,开拓创新,办出特色,创建省级品牌养老示范机构。 明确服务思路:中心以老年人家庭为基本服务单位,依托家庭(家属)和社区,有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资源,组建高素质专业服务队伍,与社区紧密合作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果。 理顺服务关系: 与老人:以老人需求和家庭支持为基础,老人和家庭充分参与; 与社区: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与社区紧密合作开展有效服务; 与政府:用好政府购买服务资源,实实在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规范服务流程:中心建立了规范的服务流程,建立关系——需求评估——服务设计——服务实施——效果评估——后续跟进。 打造专业团队:中心建立专业的工作队伍开展服务,目前全体工作人员15名,其中行政2人,社工3人,康复师2人,养老护理员6人,财务1人,厨师1人。 二、主要工作 1、中心建设,夯实基础 设施方面,在建筑面积有200㎡的营盘街社区的房屋投入资金进行装修和设备购置,安装了电风扇、电视机,配备了桌椅、饮水机、报架、书橱、培训室,铺设了地板,增加了户外健身设备,各种防火防电设施一应 第1 页共1 页

俱全,能同时容纳几十人共同活动;制度方面,健全了管理制度、服务指南、家政服务员工作职责、专职义工岗位职责、老年活动室制度、医疗保健室制度、志愿者服务探望制度等,初步建立健全了居家养老网络系统。 2、考擦学习,厚积薄发 过去四个月,中心工作人员中心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打造特色养老工作,在前期分别走访了长沙市各区的居家养老中心,通过各种方法学习了外省市和国外开展居家养老的各种服务方式,尤其是香港、上海等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特色,根据本区和本中心的资源优势,努力计划并逐步打造自己独特的养老服务特色。中心管理人员到长沙民政学院社工系、康复系考察学习,并邀请为员工开展培训。 3、员工培训,建设队伍 新康养老服务中心与长沙市阳光新青年职业技术学校于XX年10月30日起,按教学大纲实施,实行全日制养老护理员培训,组织了46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120个课时统一专业居家养老护理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95%通过考核,统一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为给所服务的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工作做好充分的人员储备工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摸底调查,分类建档 中心与开福区九个街道签定了合作协议,与各社区达成了友好合作关系,对开福区符合标准的244位老人进行了统一上门摸底,分类建档。其中76位老人因拆迁、死亡等原因造成无法提供服务,另14位老人因不在家等原因待继续跟进,对其余156位老人签署了服务协议,并对老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实际困难等作了全面了解,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登记分类归档。低保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将作为我们重点服务对象;在摸底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负责,详细对第一个老人讲解了居家养老服务性质以及中心的基本情况,绝大部分老人对我人们的服务表示期待。在摸底服务过程中,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社区、老人亲属、邻居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调研组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对山东省东、中、西部的48个社区及120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问卷调查,调研组认为,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老年人对体育娱乐、上门看病、文化学习和助餐等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需求比分别 为%、%、%和%。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体育娱乐和学习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减少;男性对于上门看病服务需求最高(%),而女性则对体育娱乐活动的需求最高(%)。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供给数量、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

医养结合重视不足,%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但是只有%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引导。(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山东省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或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863元,城市平均水平为2377元,农村平均水平仅为1343元,购买服务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所享受的各项补贴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只有%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有待完善;二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及配套法规不健全;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薄弱。此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及服务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及服务内容 一、服务需求 1、可自理老人 此类老人身体相对健康,但因贫困、孤独等因素,需要精神文化交流、心理慰藉、健康建档与指导、健康体检、健康讲座及生活便利等方面的服务。 2、半自理老人 除上述老人的特点外,还因身体疾病、衰老等因素造成日常生活明显依赖他人,需要家政服务、心理慰藉、健康管理与指导、康复训练、营养膳食、专业护理等方面的服务。 3、完全不能自理老人 除上述老人特点外,因高龄、疾病等因素,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需要个人护理、家政服务、慢病维护、家属培训、特殊护理、日托等方面的服务。 二、服务内容 (一)发展性服务 1、老人评估服务 服务目标:为专业服务的开展提供依据。 服务对象:60岁以上老人 实施内容:评估老人情况,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2、咨询偶到服务 服务目标:为偶到老人答疑解难。 服务对象:60岁以上老人 实施内容:由专业人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养老信息咨询等服务。 3、社交康乐服务 (1)老人学堂 服务目标:发展老人兴趣。 服务对象:60岁以上老人 实施内容:开展适合老人的兴趣学习小组,如书法、歌唱、摄影、手工编织、厨艺。 (2)老人义工服务 服务目标:鼓励活跃老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服务对象:60岁-80岁老人 实施内容:建立老人义工队伍,按照老人义工的特长开展不同义工活动。 (3)老人IT计划

服务目标:丰富老人生活,促进其适应社会环境变迁。 服务对象:60岁以上老人 实施内容:为老人开展电脑、智能手机等新科技知识培训服务。 4、养生健康知识培训 服务目标:提升老人自我照顾能力。 服务对象:60岁-80岁老人 实施内容:开展养生健康培训,提升社会公众生活品质。 5、老人居家安全计划 服务目标:减少居家安全隐患。 服务对象:长洲街80岁以上老人 实施内容:开展居家安全主题社区科普讲座;甄选培训有意愿并且合适的社区活跃老人、老人家属及义工为社区高龄老人进行居家安全评估。 6、护老者支援计划 服务目标:提升护老者护老能力。 服务对象:80岁以上老人照顾者 实施内容:设立护老者资源阁,定期开展护老者护老能力培训等活动。 7、心理慰藉服务 服务目标: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服务对象:60岁以上老人 实施内容:通过个案辅导,协助老人处理情绪压力、心理困扰、社交人际等方面的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章程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使本管辖区的孤寡、特困、空巢和高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根据上级有关政策 和法律的规定,特制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 第二条. 本单位的名称为**,地点为**。 第三条. 本单位的性质是:以非营利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打造老年人家庭式服务机构。 第四条. 本单位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尊老敬老、以诚相待、真情沟通、 服务周到。 第五条. 本单位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举办者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 举办者:** 第八条. 本单位业务范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藉、法律服务、助餐服务。 第三章组织管理机构 第九条. **机构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中理事会**担任; 监事会由**担任。

第十条. 本单位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有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制订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一条. 本单位设定的理事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理事等组成。 第十二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的决议; (二)向理事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三)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和实体机构; (四)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五)活动策划、安排和执行; (六)内部机构的设置; (七)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本单位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单位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总结

侨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为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和提高他们生活水平与质量,使老年群体能够安度晚年,发挥余热,是我们工作的中心任务。 东侨侨兴社区成立于2005年4月,由21个居民小区组成,总面积1.75平方公里,现入住居民5580户,常住人口19672人,是一个典型的因购置房产而聚居的居民社区。2010年8月,成立了侨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大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通过志愿者上门服务,爱心网点电话上门服务,邻里互助,老人“自雇”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取得初步的成效。社区内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416人,其中60岁至70岁老人有301人,71岁至80岁老人有92人,80岁以上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13人,孤寡老人1人,独居老人9人。 年活动室,占46%;解除不好情绪的方法是找人倾诉,占4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老人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于吃饱穿暖的物质层面,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与幸福养老,他们渴求的是天伦之福,是老有所乐的精神慰藉。 如何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得到精神上的养护?我们应如何开展居家养老的精神慰藉工作,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第二个家,让每个老年人过的更幸福?以下是我们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一些做法,我们将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 一、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侨兴社区根据省、市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要求,在市老龄委和东侨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注重建全工作机制。社区专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服务中心日常工作,聘请了一名老党员为日常管理员,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机构,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队;制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流程》、《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强化服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促进管理规范化。 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刚起步阶段,人们对它还是比较陌生,大多数老年人对它持观望态度,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加大了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氛围,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并专门组织几场会议,要求社区“两委”成员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奠定工作人员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思想基础,同时发动社区成员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助老需求调查摸底宣传活动,澄清老人的模糊思想认识,奠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基础,比较全面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基本情况。还利用大小活动、社区网站、宣传专栏、文化长廊、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手册等方式,营造社区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逐渐让居民认识到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为民办事实的具体举措,是惠及千家万户德政工程、民生工程,逐渐使老年人理解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也随着老年人们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初期,在开发区高度重视和省里资金支持下,社区立足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对原有的居民活动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积300平方米,设置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日间照料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电脑投影室、乐器书画室以及乒乓球、跑步机、按摩椅等设施,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代购代买、订餐送餐、家政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目录 (一)

摘要: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而实行社区居家养老与中国的传统和国情国力比较符合,社区居家养老正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目前,全国各主要城市已经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设施、运行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中国己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亿,约占总人口的%,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口总数的%,[1]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面临一定困境,而我国机构养老设施又严重不足,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所以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已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当务之急。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即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因此,从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看,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与中国传统国情国力比较符合,是符合我国城市老龄群体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托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不再依靠家人和子女,而是政府发给退休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自于社会和社区所提供的种种服务,这种模式既减轻儿女负担,又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总的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是新型的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二)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 根据传统的“四世同堂”的观念,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过去的家庭养老。但是,依据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越来越多的子女对于过去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负担不起,特别是家中老人患有重病的。所以我们急需要探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是2001年6月我国民政部在全国广泛推行“社区老年福利服 [1]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通知.全国老龄委发【2006】7号。

上海市地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标准[详]

上海市地方标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来源:中国社会福利网时间:2010-08-31 11:49 上海市地方标准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前言 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为了逐步满足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上海市民政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筹)、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淑萍、张凡、朱海燕、李传福、薛春萌、姚爱伦、康琪。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奚士英、史雅民、张大建、黄勇、赵伟丽、荣伟。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要求,规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从业人员、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以及服务改进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2.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Elderly Home Care in Community) 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护理、助餐、助浴、助洁、洗涤、助行、代办、康复辅助、相谈、助医等服务。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Elderly Home Care Agency in Community) 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2.3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Elderly Day Care Center) 日间集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2.4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Elderly Dining Service Center in Community) 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务的场所。 3基本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结合老年人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doc

第1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2011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自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本着让老人生活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的服务思想,认真地对社区老人上门服务,现就今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本年度完成了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平台、开展慰问活动、启动服务等工作。我们对嘉陵区206名老人做了初步调查并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在服务对象之中,有瘫痪、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也有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的,其中大多数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我们对这些老人的信息和基本情况一一了解并做好记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3月1日启动上门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测血压、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与老人谈心,以排解他们的心理孤寂。服务对象过生日,我们送去生日礼物和祝福;服务对象住院时,我们送去营养品和问候,使他们感受到了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节日开展的慰问演出活动,则丰富了老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慰藉。 二、工作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在调查摸底的工作中,由于高板桥社区距城区较远,交通不便,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在走访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不畏困难,尽量选择他们在家的时间上门服务,没有因此漏掉一家。 2、在工作开展初期,有部分老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目的,也有人怕上当受骗,拒绝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我们请社区干部陪同,耐心地给服务对象讲解,让他们了解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心付出终于赢得社区群众的充分信任,现在服务对象见到我们都很亲热。 3、在交流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双耳失聪的老人无法交谈;瘫痪在床和失明的老人独自在家时没办法给我们开门,家里人中午送饭时才在家,又没有通讯工具,很多时候都吃闭门羹。对不能说话的老人,我们让他的邻居协助沟通;对不能给我们开门的老人,我们就在特定的时间去走访。 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对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克服,让这些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实践证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爱老、助老、促和谐”的深刻内涵。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让老人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进行服务品质的提升,努力为更多的老人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2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东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引言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加剧和大量“四二一”(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退休人员由过去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已是大所趋,未来城市社区将承担着老年人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是摆在社区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阳光雨家政服务中心对长治市东街社区的居家养老有关调查做以总结和阐述。 二、东街社区老年人口现状 东街社区现有常住居民5487人,社区老年人口有1470多人,60岁-69岁的老人有779人,70岁-79岁老人有452人,80岁-89岁老人有206人,90岁-99岁老人有32人,100岁老人1人,老人人数占社区总人数的%,空巢老人有52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及人们择业观念改变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将越来越重。

三、目前社区老年人居住、养老和居家服务情况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与配偶)和儿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儿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无子女。五是老人(或与配偶)与成年或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 (二)生活来源。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退休金,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积累,子女供养,政府供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以上几种情况中,靠子女接济和吃养老保险金生活的老人数量最宠大。 四、目前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独感已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根据调查了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机能的衰退影响着老年人日常生活。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开始出现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机能衰退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动,且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这损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精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单位资源,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项目。社区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调查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帐、成立队伍、开展活动、特色服务开始,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工作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辖区内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536人,其中60-69周岁的307人,70-79周岁的153人,80-89周岁的50人,90-100岁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残老人5名。现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71%。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第一,成立领导小组。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调查养老需

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平时通过网络、上培训班,系统学习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老年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常见老年病、老年人护理知识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了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务网络。为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为中心,四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家餐饮服务店面、三家超市,两家足疗,四家美发在内的以及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且与这些服务机构签订协议,采取就近原则,为辖区的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第三,建立七大台账。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建立七大台帐。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对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分类下设三个子信息库。二是志愿者信息台账。包含党员、大学生、医疗、法律、文体五大类志愿者信息库。三是助老机构信息台账。包含助老人员信息,服务单位信息等。四是邻里互助信息台账。包含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大类。五是爱心银行台账。六是爱心贴台账。七是谈心小组台账。 三、搭建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为辖区的广大居民服务,社区成立了五支服务队。 一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者,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社区凝聚力得到显着增强。通过开展“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缓解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感受党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家养老现状调 查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家养老现状调查研究小组 2015年9月

目录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影响 四、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研究的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调查过程 六、调查对象及地点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地点 七、调查结果分析 八、小结 (一)社区居家养老调查结果 (二)小组意见措施 九、参考文献 十、附录

摘要 本文主要从目前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老人生活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与访谈法从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金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翻译: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uhua district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and the exist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living in Wuhua District, Kunming district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status were vestigated, combined wit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me are, daily life care, health needs analysis, and social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community and social three aspects of the Jinhua city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s.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机构五华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单位资源,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项目。社区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调查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帐、成立队伍、开展活动、特色服务开始,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工作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为了了解辖区内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536人,其中60-69周岁的307人,70-79周岁的153人,80-89周岁的50人,90-100岁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残老人5名。现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71%。

第一,成立领导小组。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平时通过网络、上培训班,系统学习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老年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常见老年病、老年人护理知识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了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务网络。为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为中心,四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家餐饮服务店面、三家超市,两家足疗,四家美发在内的'以及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且与这些服务机构签订协议,采取就近原则,为辖区的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第三,建立七大台账。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建立七大台帐。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对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分类下设三个子信息库。二是志愿者信息台账。包含党员、大学生、医疗、法律、文体五大类志愿者信息库。三是助老机构信息台账。包含助老人员信息,服务单位信息等。四是邻里互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受访者姓名:受访者电话:子女电话: 户籍地:现居住地: 本人及家庭情况 A1.受访者性别:1. 男() 2. 女() A2.请问您家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成员有几人? 1. 1人() 2. 2人() 3. 3人及以上 A3.请问您的年龄: 1. 60-64() 2. 65-69() 3. 70-74 () 4. 75-79() 5. 80以上() A4.与您同吃同住的家庭成员有:【可多选】 1.父母() 2.配偶() 3.子女() 4.儿媳或女婿() 5.(外)孙子孙女() 6.其他亲戚() 7.独居() A5.请问您个人每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元? 1. 5000以上() 2. 3000-4999() 3. 2000-2999() 4.1000-1999() 5.1000以下() A6.请问您现在有多少个子女?

现有子女人;其中儿子人;女儿人。A7.请问您的子女是:【可多选】 1.在本城区生活人 2.在本社区生活人 3.在外城区生活人 4.在外城市生活人 A8.请问您的子女每月给您生活费吗? 1.给一些,平均每月元左右 2.几乎不给 3.完全不给A9.当您看病或者日常护理时,子女能陪您、帮您吗? 1.能() 2.不能() 3.还不需要() A10.当您不方便自己搞卫生、维修、买日常用品时,子女能帮您吗? 1.能() 2.不能() A11.您觉得子女的经济状况属于哪一类? 1.很宽裕() 2.比较宽裕() 3.大致够用() 4.有些困难() 5.很困难() A12.您觉得您现在的生活自理能力是: 1.完全自理() 2.部分自理() 3.不能自理() A13.请问您现在的生活主要是谁来照料? 1.子女或孙子女照料() 2.亲戚照料() 3.配偶照料() 4.政府、社区、集体照料() 5.请保姆或钟点工照料() 6.其他()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下面是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单位资源,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项目。社区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调查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帐、成立队伍、开展活动、特色服务开始,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工作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为了了解辖区内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536人,其中60-69周岁的307人,70-79周岁的153人,80-89周岁的50人,90-100岁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残老人5名。现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71%。 第一,成立领导小组。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

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平时通过网络、上培训班,系统学习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老年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常见老年病、老年人护理知识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了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务网络。为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为中心,四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家餐饮服务店面、三家超市,两家足疗,四家美发在内的以及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且与这些服务机构签订协议,采取就近原则,为辖区的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第三,建立七大台账。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建立七大台帐。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对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分类下设三个子信息库。二是志愿者信息台账。包含党员、大学生、医疗、法律、文体五大类志愿者信息库。三是助老机构信息台账。包含助老人员信息,服务单位信息等。四是邻里互助信息台账。包含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大类。五是爱心银行台账。六是爱心贴台账。七是谈心小组台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