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的意义

频数的意义
频数的意义

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堂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合作探讨法 [自主学习]

通过预习教材P121——P122的内容,试着完成下面各题。

1.统计教材P122的40次射击中各种得分的频数和频率,并将结果填入书上的表中。

2.思考:

(1)前15次和后25次各种得分的频率有何变化? (2)前15次和后25次得分的加权平均值有可变化? (3)这些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3. 合作学习 完成教材P123晴天、雨天出现的频数和频率表。

[课堂导学]

给定一组数据如下:15,15,15,17,17,18,18,18,21,21,21,21,21,25。 (1)写出各数在数组中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填写下表:

课 型 新授 备课老师 黄余兴 审 核

日 期 班 级 学生姓名 第 组

第 课时

课 题 频数的意义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频率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把数

字信息、图形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并作出合理推断.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

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重点 频率的意义,选择数据表示方式.

难点 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

教学用具

统计表 学习用具 学案

15 16 17 18 19

频数

频率

(2)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课堂训练]

1.A、B两城市分别在我国的南部和西部,7——9月份晴天、雨天统计如下表:

7月8月9月

晴雨晴雨晴雨

A 23 8 24 7 23 7

B 27 4 28 3 29 1 计算两城市这3个月中雨天的频率,并说明其含义。

[当堂评价]

1.给定一组数据如下:

14 14 14 16 16 17 17 17 20 20 20 20 20 25

(1)写出各数在数组中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2)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2.下表是我国东部和西部的A、B两城市3——5月份晴天、雨天统计如下表:

3月4月5月

晴雨晴雨晴雨

A 21 10 22 8 25 6

B 27 4 27 3 30 1 计算两城市这3个月中雨天的频率,并说明其含义。

板书计记:教学反思

对数的含义

2.2.1 对数的含义 一学习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 2掌握对数与指数的关系式。 3会进行指对互化以及简单的指对互化。 二 自学指导 1 自学课本第62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数的意义是什么?对数与指数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吗? (2)对数式中底数的范围是什么?思考为何会有这个范围? (3)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又是怎样定义的? (4)负数和零有没有对数?1log 0,log 1a a a ==证明 三 自主检测 1 填写下列表格 2 将下列指数式化成对数式,对数式化成指数式 (1)4381;= (2)132;8-= (3)1() 4.3355 m = 16 14 (4)log 2=- lg100(5)2= (6)ln10 2.303=

3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327log 2x = (2)2log 23 x =- (3)16log 12 x = (4)lg 0.001x = (5)2ln e x -= (6)lg 3x = (7)ln 1x =- (8)8log 6x = (9)2log 643x =- 三 随堂练习 1求出使对数有意义的x 的范围 (1)(2)log (1)x x +- (2)(32)log (12)x x +-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3210log log 1 5(1)1010.log ππ-+ (2)log 3变式训练 (1)22log 3327_____-=。 (2)lg 525,___x x ==则。 232(3)log ,log ,____m n a a m n a +===则。 5534[log ][log ]3 4(4)log log 0,_____b a b a ===(log )(log )则 26 3 2 211(6)log log 044x x αβαβ++=?=的两根为和,则()()_________ 五 课堂小结 对数的意义是什么?(即指对互化的公式)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二)

复习内容: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二) 复习时间:2020年2月14日 作业设计: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分别写作()、()、()…….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3、1里面有()个0.1,有()个0.01. 4、0.6里面有()个0.1,0.038里有()个0.001. 5、6.3中的6在()位上,表示()个(),3在()位上,表示()个()。 6、5.44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7、一个由7个十、5个一、8个十分之一、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8、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0.01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A.扩大到它的10倍 B.缩小到原数的1/10 C.扩大到它的100倍 D.缩小到原数的1/100 (2)和66000万千米相等的数是() A.660000000千米 B.66000000千米 C.6.6万千米D.6.6亿千米

9、用小数点和0、0、3、6、9按要求写数。 要求:每个数字都要用上;所有题目要求小数末尾不为0. 最小的四位小数: 最大的四位小数:。 只读出一个0的最大的小数:。 只读出一个0的最大的小数:。 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最大的小数:。 10、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14()0.41 4.5()5.4 0.33()0.303 0.51()0.15 10.010()10.01 4.87()48.7 11、填空。 (1)小花身高1.32米,小微身高1.43米,他们两人谁高?()(2)小明有6元7角,小刚有6.08元,他们两人谁的钱多?()(3)国际饭店高83.3米,新锦江酒店高153米,上海商城高164.8米,联谊大厦高108.65米,电信大楼高132.8米,将这些建筑物按从高到低的高度排列。 12、求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3.02≈() 3.54≈() 6.92≈()0.084≈() 6.569≈() 2.096≈()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复习 姓名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属于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 中,若b=0,即所谓“y轴上的截距”为零,则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表示为:y=kx(k为比例系数) 当K>0时(一三象限),K越大,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二四象限),k越小,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则逐渐减小.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R(实数集) 2.值域:R(实数集)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当k>0时,图象位于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单调递增);当k<0时,图象位于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单调递减)。 5.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6.对称轴:直线,无对称轴。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上式得到k,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另外,若求正比例函数与其它函数的交点坐标,则将两个已知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其x,y 值即可。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x,kx)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横、纵截距都为0。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作法 1.在x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值,根据解析式求出y值 2.根据第一步求的x、y的值描出点 3.做过第二步描出的点和原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体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比如斜率问题就取决于K值,当K越大,则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还有,y=kx 是y=k/x 的图像的对称轴。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比值为正数的,即y=kx(k>0),此时的y与x,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以上各种商都是一定的,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所表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

氧合指数及其临床意义

氧合指数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治疗的目标,是使器官组织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以便进行氧合作用获得能源。但由于细胞内的氧合状况无法直接侦测,所以临床上使用许多氧合指数来反映身体的氧合状况,这些指数的意义及应用,是医护人员该有的认知。大气中的氧气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经由扩散作用至肺微血管,与血色素结合后借着以心脏为动力的动脉血流送至微血管供组织细胞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剩下的氧气再经由静脉血回流到肺微血管而完成呼吸循环。在整个过程中,代表氧合的各项指标可大别为四类:1)氧气力及相关指数 2)氧气含量及相关指数 3)氧气饱和度及相关指数 4)局部组织氧合指数。 一.氧气压力及相关指数 1.PaO2:动脉氧气压力(Arterial oxygen tension) 2.FIO2:吸入氧气分率(Inspired oxygen fraction) 3.PIO2:吸入氧气压力(Inspired oxygen tension) = (PB - PH2O) x FIO2 4.PAO2:肺泡氧气压力(Alveolar oxygen tension) = PIO2 - (PaCO2/R) 在早期,病患缺氧与否,往往只能从一般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心跳、呼吸及意识变化)与皮肤颜色来判断,但若病患出现发绀现象时,通常表示动脉血已高度缺氧,且在肤色过深或重度贫血的病患不易辨别(1)。一直到1950年代Dr. Clark研发出测量氧气分压的电极

棒后,才开启了氧合评估的新页(2)。利用血液气体分析仪(blood gas analyzer),从早期的电子化学技术发展到最近的荧光极棒(fluorescent optode),PaO2的测定也由体外单次演进到体内连续侦测(3)。至于气体的FIO2可以用氧气浓度分析仪(oxygen analyzer)测出。若在一大气压力下,代入大气压力(PB, barometric pressure)760毫米汞柱,水气压力(PH2O, vapor pressure)47毫米汞柱,即可求得PIO2。加上由血液气体分析仪所测得的动脉二氧化碳压力(PaCO2,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及由间接热量测量器(indirect calorimetry)得到的呼吸商数(R, respiratory quotient)或一般代以0.8,便可算出PAO2(1~3)。 5.PaO2/FI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6.P(A-a)O2:肺泡-动脉氧气压力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tension gradient) = PAO2 - PaO2 7.PaO2/PAO2:动脉-肺泡氧气分率(Arterial-alveolar oxygen fraction) 8.P(A-a)O2/PaO2: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 PaO2/FIO2于1974年由Dr. Horovitz提出,因为计算容易,且与肺内分流(Qsp/Qt)的相关性不错,所以临床应用甚广(4)。P(A-a)O2因加入了吸入氧气分率及动脉二氧化碳压力两指数,所以可以分辨出因通气量过低导至二氧化碳累积而造成的氧合不良,但影响P(A-a)O2的因素很多,包括吸入氧气分率、通气血流灌注比不配合、肺内分流

第四单元: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总第(22)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类比、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2.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几个?(3个)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个苹果的多少?(每人分得 这个苹果的1 2 )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1)出示月饼图 提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1 2 ) (2)出示正方形图 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1 4 、

3 4 )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 之几?这样的2份、3份呢?(1 4 , 2 4 , 3 4 )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 (1)出示教材第46页的香蕉图 提问:把4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一根香蕉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1 4 )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面包图 提问: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表 示什么?(1 4 ,表示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 的1 4 )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单位“1” 一些物体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 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2)反馈 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1 2 , 7 10 , 1 4 各表示什么意义? ③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1.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出1 2 , 2 3 , 3 4 , 5 6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指数含义

现在景观格局研究普遍采用Fragstats 3.3软件计算格局指数,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也使用了这一软件,期间也遇到不少问题,幸得高人指点和自己不断摸索(当时网上鲜有使用方法),终于把数据算出来了,现在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方法写出来,希望对后来者有些帮助,在写这个的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朋友的意见。 Fragstats 33软件的安装 如果你装了arcgis软件,那么Fragstats 3.3可以直接使用。下载下来的文件解压缩后,双击便可以使用,注意,要保证你的ArcGIS 是运行的状态。 环境变量的设置 打开软件后,看你的是“ARCGRID disabled”还是“ARCGRID enabled”,如果是后则,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是前者,学要设置环境变量。步骤: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那里,新建,变量名为path,变量值为X:\ESRI\AV_GIS30\ARCVIEW\BIN32,X为Arcview 安装所在的盘符。 或者是C:\Program Files\ArcGIS\Bin,C为Arcview安装所在的盘符,一般默认安装在C盘上。这样你的软件就能用了。

数据准备 因为这个软件支持的是grid格式的数据,所以需要将手上的coverage、shape文件转换为grid格式的文件,用来运算。转换可以在Arcview里面进行,或者Arcmap都可以。以Arcmap为例: A、调出 B、转换为grid:feature to raster 如果想要grid按照你所设定的形状进行计算,可以进行裁剪。且可以保证背景的完整性。以Arcview为例: ert to Grid来生成。加载空间分析模块的方法:File->Extensions,选择Spatial Analyst,ok。

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对数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课标高中数学A版必修①中第二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入门。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主动性不够,学习有依赖性,且学习的信心不足,对数学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通过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故应通过指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想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形成技能。 2、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通过学生分组探究进行活动,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严谨的思维品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2)对数性质的理解。

正比例函数定义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 2、会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正比例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出函数图象和从图象上获取信息,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亲自经历“问题情境——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从图象 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亲身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 2、体会在学习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在学习 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性质的理解。 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灵活解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研讨: 问题: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 (2)25600÷128=200(km) (3)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的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y=200x (0≤x≤128) (4)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当x=45时,y=200×45=9000 二、新知构建: 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 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立方cm,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立方cm)大小变化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撂在一起的总厚度h (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观察以下函数: (1)l=2πr(2)m=7.8V (3)h=0.5n (4)T= -2t

对数知识点整理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a>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即N a b =,那么数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b N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由定义知: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②a>0且a ≠1,N>0; ③01log =a , 1log =a a , b a b a =log ,b a b a =log 特别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常用对数,记作N 10log ,简记为lgN ;以无理数e(e=2.718 28…)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作N e log ,简记为N ln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式子名称指数式N a b =(底数)(指数)(幂值)对数式b N a =log (底数)(对数)(真数) 3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0,a ≠1,M>0,N>0,那么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2N M a a log log N)(M log a -=÷(3)M b M a b a log log = 问:①公式中为什么要加条件a>0,a ≠1,M>0,N>0? ②=n a a log ______ (n ∈R)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比较.(学生填表) 运算性质 n m n m a a a +=?,n m n m a a a -=÷ mn n m a a =)((a>0且a ≠1,n ∈R)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N M a a log log N)(M log a -=÷(a>0,a ≠1,M>0,N>0) 难点疑点突破 对数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a >0,,且a ≠1? 理由如下: ①若a <0,则N 的某些值不存在,例如log-28 ②若a=0,则N ≠0时b 不存在;N=0时b 不惟一,可以为任何正数 ③若a=1时,则N ≠1时b 不存在;N=1时b 也不惟一,可以为任何正数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对数式的底是一个不等于1的正数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属于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 中,若b=0,即所谓“y轴上的截距”为零,则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表示为:y=kx(k为比例系数) 当K>0时(一三象限),K越大,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二四象限),k越小,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则逐渐减小.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R(实数集) 2.值域:R(实数集)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当k>0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单调递增);当k<0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单调递减)。 5.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6.对称轴:直线,无对称轴。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上式得到k,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另外,若求正比例函数与其它函数的交点坐标,则将两个已知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其x,y值即可。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x,kx)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横、纵截距都为0。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作法 1.在x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值,根据解析式求出y值 2.根据第一步求的x、y的值描出点 3.做过第二步描出的点和原点的直线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体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比如斜率问题就取决于K值,当K越大,则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还有,y=kx 是y=k/x 的图像的对称轴。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比值为正数的,即y=kx(k>0),此时的y与x,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对数的概念教案

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1)、理解对数的定义,了解对数式中各字母的取值范围及名称; (2)、理解指数与对数之间的互逆关系,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能够利用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关系完成简单的运算。 2、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互化关系,蕴含着数学中相互转化的思想,同时学生体会到类比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3、通过对数的学习,能利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他们利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对数概念的正确理解; #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1、对数式,指数式中各字母含义的区别理解; 2、应用指数与对数的相互转化求值。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若3+2=5,则3=5-2;

若3×2=6,则3=6÷2; 若23=8,则3=。 思考:能否用2和8的来表示3 [ 二、学生活动: 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在上面的几个式子中,都是求3,第一个3根据的加法逆运算用减法求出,第二个3用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求出,那么第三个3能不能用指数式的逆运算求出来呢指数式的逆运算又 是什么呢显然我们以前没有学过,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学运算——对数运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构建数学: 1、对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a>0,a≠1)的b的次幂等于N,即a b=N,那么就称b是以a为底的对数,记作, =其中a叫做对 N log b a 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1)a>0,a≠1, (2)a b=N?, = N log b a (3)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活动2:讨论并写出a,b,N在指数式和对数式中各自的名称两种运算的关系就如同加减法和乘除运算一样,当数字的位置变发生了变化,其含义和名称也随之改变。

景观指数生态意义

(注:每个景观指数包含的信息依次为英文缩写——英文全称——指标名称——应用尺度——单位) 一、面积指标 1.Area/Perimeter ①AREA(CSD、CPS/LSD、LPS)——Patch Area——斑块面积(类型水平方差、百分比/景观水平方差、百分比)——斑块——ha(ha、%) ≥0 2.Isolation/Proximity ①LSIM——Landscape Similarity Index——斑块相似系数——斑块——% 3.Area/Density/Edge ①CA——Total Class Area——斑块类型面积——类型——ha>0 ②PLAND(%LAND)——Percentage of Landscape——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类型——% [0,100] ③TA——Total Landscape Area——景观面积——景观——ha>0 ④LPI——Largest Patch Index——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类型/景观——% 二、密度大小及差异 1.Area/Density/Edge ①NP——Number of Patches——斑块数量——类型/景观——n ≥1 ②PD——Patch Density——斑块密度——类型/景观——n/100ha ③AREA(MN、AM、MD、RA、SD、CV)(MPS、PSSD、PSCV)——Patch Area(Mean、Standard Deviation、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斑块大小(平均、面积加权平均、中值、变化范围、方差、均方差)(斑块平均大小、斑块面积方差、斑块面积均方差)——类型/景观——ha(ha,%,%)④GYRA(同上)——Radius of Gyration——回转半径——类型/景观——m 三、边缘指标 1.Area/Perimeter ①PERIM(CSD、CPS/LSD、LPS)——Patch Perimeter——斑块周长(类型水平方差、百分比/景观水平方差、百分比)——斑块——m ≥0 ②GYRA(同上)——Radius of Gyration——回转半径——斑块——m 2.Contrast ①EDCON(同上)——Edge Contrast Index——边缘对比度——斑块——% 3.Area/Density/Edge ①TE——Total Edge——总边缘长度——类型/景观——m ②ED——Edge Density——边缘密度——类型/景观——m/ha 4.Contrast ①CWED——Contrast-Weighted Edge Density——对比度加权边缘密度——类型/景观——m/ha ②TECI——Total Edge Contrast Index——总边缘对比度——类型/景观——% ③ECI(MN、AM、MD、RA、SD、CV)(MECI、AWMECI)——Edge Contrast Index(Mean Edge Contrast Index、Area-Weighted Mean Contrast Index)——边缘对比度(平均、面积加权平均、中值、变化范围、方差、均方差)(平均边缘对比度、面积加权平均边缘对比度)——类型/景观——%(%,%) 四、形状指标 1.Shape ①PARA(CSD、CPS/LSD、LPS)——Perimeter Area Ratio——边缘面积比(类型水平方差、百分比/景观水平方差、百分比)——斑块——无 ②SHAPE(同上)——Shape Index——形状指标——斑块——无

对数的概念与运算性质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一、教学内容解析 《对数与对数运算》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共分两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内容是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第二小节内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本课时为第一小节内容. 16、17世纪之交,随着天文、航海、工程、贸易以及军事的发展,改进数字计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正是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其中的计算而发明了对数. 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教材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加强了对数的实际应用与数学文化背景,强调“对数源于指数”以及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将对数安排在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之后进行学习,实现对数与原有知识体系的对接,有利于学生学习时发现与论证对数的运算性质.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对数概念的理解以及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设置 1.感受引入对数的必要性,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够说出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能根据定义进行互化和求值; 3.感受数学符号的抽象美、简洁美. 本课时落实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通过“推断化石年代”和“解指数方程”两个实例,认识到引入对数,研究对数是基于实际需求的。根据底数、指数与幂之间的关系,通过“知二求一”的分析,引导学生借助指数函数图象,分析问题中幂指数的存在性,以及为了表示指数的准确值,引入了对数符号,从而引出对数概念. 通过图示连线,对指数式和对数式中各字母进行对比分析,来认识对数与指数的相互联系;利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对数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在对数计算中的作用.对数源于指数,本课时中,对数问题往往回归本源,转化为指数问题来解决,因而要在理解对数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互化和求值. 恰当的数学符号,对数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数符号抽象而简洁,学生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体验对数符号的重要性.

函数的概念及正比例函数

授课类型 T - 函数的概念 C -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C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一:常量和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而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为常量. 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看两个方面: ①看它是否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②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 知识要点二:定义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x 和y ,如果在x 的允许范围内,变量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 么变 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y 叫做因变量。 自变量与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①一个变化过程;②两个变量;③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若两个量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就说这两个量具有函数关系。 对于函数的关系,即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有三种表示方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 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式子称为函数解析式. 知识要点三:定义域与函数值 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对自变量x 在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变量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在定义域内,取x=a 对应的y 值叫x=a 时的函数值。 有时把y 用()f x 来代替,所以x=a 时的函数值也可以用()f a 来表示。如

()()()()211,0,1,,12x f x f f f f a x +??=- ?-?? 求 理解函数概念把握三点:①一个变化过程,②两个变量,③一种对应关系。判断两个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也以这三点为依据。 各类型函数的定义域(1)整式-----一切实数 (2)分式-----分母不为零 (3)根式-------()()? ??≥被开方数为一切实数奇数根式被开方数偶数根式0 (4)零指数-----底数≠0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2.圆的面积y (厘米2)与它的半径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函数的定义域: 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A .y=2x 2中,x 取全体实数 B .y= 11x +中,x 取x ≠-1的实数 C .y=2x -中,x 取x ≥2的实数 D .y=13 x +中,x 取x ≥-3的实数 2、已知函数y=212 x x -+中,当x=a 时的函数值为1,则a 的值是( ) A .-1 B .1 C .-3 D .3 3、已知函数y = 2x -1x +2 ,当x=m 时的函数值为1,则m 的值为( ) (A ) 1 (B )3 (C )-3 (D )-1 4、函数y =x -2+3-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3 (C )2≤x ≤3 (D )x ≥3或x ≤2 1.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常用遥感指数的意义

常用遥感指数的意义Post By:2007-11-27 3:30:31 植被指数主要反映植被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反射与土壤背景之间差异的指标,各个植被指数在一定条件下能用来定量说明植被的生长状况。在学习和使用植被指数时必须由一些基本的认识: 1、健康的绿色植被在NIR和R的反射差异比较大,原因在于R对于绿色植物来说是强吸收的,NIR则是高反射高透射的; 2、建立植被指数的目的是有效地综合各有关的光谱信号,增强植被信息,减少非植被信息 3、植被指数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效性,受植被本身、环境、大气等条件的影响 一、RVI——比值植被指数:RVI=NIR/R,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比值。 1、绿色健康植被覆盖地区的RVI远大于1,而无植被覆盖的地面(裸土、人工建筑、水体、植被枯死或严重虫害)的RVI在1附近。植被的RVI通常大于2; 2、RVI是绿色植物的灵敏指示参数,与LAI、叶干生物量(DM)、叶绿素含量相关性高,可用于检测和估算植物生物量; 3、植被覆盖度影响RVI,当植被覆盖度较高时,RVI对植被十分敏感;当植被覆盖度<50%时,这种敏感性显著降低; 4、RVI受大气条件影响,大气效应大大降低对植被检测的灵敏度,所以在计算前需要进行大气校正,或用反射率计算RVI。 二、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IR-R)/(NIR+R),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计算。 1、NDVI的应用: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 2、-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NIR和R近似相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 3、NDVI的局限性表现在,用非线性拉伸的方式增强了NIR和R的反射率的对比度。对于同一幅图象,分别求RVI和NDVI时会发现,RVI值增加的速度高于

对数的概念与对数运算性质

对数的概念与对数运算性质 2.2.1对数的概念与对数运算性质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基本性质 (二)解析:我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了解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它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从本节开始我们学习对数及其运算.使学生认识引进对数的必要性,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教材注重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引出对数概念,所举例子比较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这些材料的作用,并尽可能联系一些熟悉的事例,以丰富教学的情景创设.教师要尽量发挥电脑绘图的教学功能,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的内容,有利于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应指导学生认真研读.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尽量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精神和态度. 2.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的定义与性质. 3.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解析 1、理解对数的概念就是指:一是实际的需要;二是人为规定的一种新的表示数的符号; 2、熟练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就是指:一是弄清楚对数与指数,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含义;二是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的实质;三是要把这种互化提升为一种方法,为我们以后解题奠定基础。 3、会求一些特殊的对数式的值就是指能够熟练利用:和对数恒等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对数概念的理解中学生存在问题,所以要结合具体的实例,指出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对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并服务于实际的生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篇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①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②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口诀:小数意义好理解,它与分数很亲密。分母是10、100、1000……小数位数一、二、三……小数单位来计数,0.1、0.01、0.001……要记牢。提醒: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字就称为几位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方法: 十分之一。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⑴、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⑵、小数部分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⑶、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 举例: (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记住: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是由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组成的。 (3)9.426中的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0.1)。

正比例函数(提高)知识讲解

正比例函数(提高) 【学习目标】 1.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正确画出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 2. 能依据图象说出正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389342 正比例函数,知识要点】 要点一、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的,形如y kx = (k 为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2、正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 (1)、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2)、y k x =(k 为常数且k ≠0); (3)、若y 与x 成正比例; (4)、k x y =(k 为常数且k ≠0). 要点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当k >0时,直线y kx =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 的增大y 反而减小. 要点三、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正比例函数y kx =(k 为常数,k ≠0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要有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非原点的点,就可以求得k 值. 【典型例题】 类型一、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高清课堂:389342 正比例函数,例1】 1、若函数22432m n y x m n -+=-+-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求m 、n 的值.

【思路点拨】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为(0)y kx k =≠,要特别注意定义满足0k ≠,x 的指数为1. 【答案与解析】 解:由题意,得221320m n m n -+=?? -=? 解得 11.5m n =??=? ∴当1, 1.5m n ==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总结升华】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应抓住解析式中的两个主要特征:(1)k 不等于零;(2)x 的指数是1. 举一反三: 【变式】(2014春?凉州区校级月考)x 、y 是变量,且函数y=(k+1)x |k|是正比例函数,求K 的值. 【答案】解: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k+1≠0,|k|=1,解得;k=1. 【高清课堂:389342 正比例函数,例2】 2、设有三个变量x 、y 、z ,其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z 是y 的正比例函数 (1)求证: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2)如果z =1,x =4时,求出z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与解析】 解:(1)由题意,设11(0)y k x k =≠,22(0)z k y k =≠,12,k k 为常数 12z k k x =∴ 120,0k k ≠≠ ∴120k k ≠且为常数 ∴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12z k k x =∴12(0)k k ≠ (2)当z =1,x =4时,代入12z k k x = ∴1214k k = ∴z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14 z x =. 【总结升华】在本题中,按照题意,比例系数要设为不同的12,k k ,不要都设为k ,产生混淆.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z m y =+,m 是常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当x =2时,z =1;当x =3 时,z =-1,求z 与x 的函数关系. 【答案】 解:由题意,y kx =,z m kx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