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属于电磁波吗

可见光属于电磁波吗

可见光属于电磁波吗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存都离不了光,因此人们对于光的研究由来已久。根据人的感知来分类,光可以简单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比如阳光,灯光等等;不可见光顾名思义就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光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正在”这个条件必须具备,光源可以是天然的或人造的。物理学上指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与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不可见光)的物体。光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热效应产生的光。太阳光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蜡烛等物品也都一样,此类光随着温度的变化会改变颜色;第二类是原子跃迁发光。荧光灯灯管内壁涂抹的荧光物质被电磁波能量激发而产生光。此外霓虹灯的原理也是一样。原子发光具有独自的特征谱线。科学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鉴别元素种类。第三类是物质内部带电粒子加速运动时所产生的光。譬如,同步加速器(synchrotron)工作时发出的同步辐射光,同时携带有强大的能量。另外,原子炉(核反应堆)发出的淡蓝色微光(切伦科夫辐射)也属于这种。

由此可见,只要是光线都是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光速都一样。因此可见光属于电磁波。更多的光污染知识介绍,更多光污染的种类有哪些请大家继续关注的相关知识。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第一次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 2017-3-11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4211201 组号:7组 组员:梁嘉琪(报告)李婉婷 学号:2014210819 2014210820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验证均匀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理想电解质表面的传播特性。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他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

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线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的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电流表上找到最大指示处,此时活动臂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呆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4、注意: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习题答案 第6章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第6章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6.1/ 6.1-1 电场强度振幅为0i E =0.1V/m 的平面波由空气垂直入射于理想导体平面。试求: (a)入射波的电、磁能密度最大值; (b)空气中的电、磁场强度最大值; (c)空气中的电、磁能密度最大值。 [解] (a) 314/10427.4m J w eM -?= 31410427.4m J w m M -?= (b) m V E /2.01= m A H /103.541-?= (c) 313/107708.1m J w eM -?= 313/107708.1m J w m M -?= 6.2/ 6.1-2 均匀平面从空气垂直入射于一介质墙上。在此墙前方测得的电场振幅分布 如题图6-1所示,求: (a)介质墙的)1(=r r με; (b)电磁波频率f 。 [解] (a) 9=r ε (b) M H z Hz f 75105.77 =?= 6.3/ 6.1-3 平面波从空气向理想介质( r μ=1,σ=0)垂直入射,在分界面上0E =16V/m , 0H =0.1061A/m 。试求: (a)理想介质(媒质2)的r ε; (b)i E ,i H ,r E ,r H ,t E ,t H ; (c) 空气中的驻波比S 。 [解] (a) 25.6=r ε (b) ()0010,/2811εμω===--k m V e e E E z jk z jk i i ()m A e e E H z jk z jk i i /0743.0377 28110 --== = η

()()() m A e e H H k k k m V e e E E m A e e E H m V e e RE E z jk z jk t t r z jk z jk t t z jk z jk r r z jk z jk i r /1061.05.2,/16/0318.0377 12) /(122222111101122200 0----+========= = -==εεμωη (c) 5.2429 .01429 .0111=-+= -+= R R S 6.4/ 6.1-4 当均匀平面波由空气向理想介质(1=r μ,σ=0)垂直入射时,有96%的入射功率输入此 介质,试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 ε。 [解] 25.2=r ε 6.5/ 6.1-5频率为30MHz 的平面波从空气向海水(r ε=81,1=r μ,σ=4/S/m )垂直入射。在该频率上 海水可视为良导体。已知入射波电场强度为10mV/m ,试求以下各点的电场强度: (a)空气与海水分界面处; (b)空气中离海面2.5m 处; (c)海水中离海面2.5m 处。 [解] (a) ()m V TE E E i t /1003.4102.440403.02.4442000 ∠--?=?∠=== (b) ( )() ()m mV j E j z k E j e e E e E E i i z jk z jk i z jk z jk i /202sin 2Re 010*******==-=-≈+=∴-- (c ) 2.445.28.215.28.21402100 3.422j j z j z t e e e e e E E ?-?----?==βα () ()m V /)4.198(1064.82.446.312210143.21003.428244 -∠?=+-∠???=--- 6.6/ 6.1-6 10GHz 平面波透过一层玻璃(r ε=9,1=r μ)自室外垂直射入室内,玻璃的厚度为4mm , 室外入射波场强为2V/m ,求室内的场强。 [解] ()951 .0309.0465.0816212144288 144 3j e e e E j j j i +-=?-?= --- ()()m V /6.12957.14.148.31446 -∠=∠-∠= ()()m A E H i i /6.1291016.4377 6.1295 7.130 3 3-∠?=-∠= = -η

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试题学习)

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研究电磁波在良导体表面的反射; 2. 研究电磁波在良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3. 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二. 实验原理: 1.电磁波斜入射到不同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如图1所示, 平行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以角度θ 入射到良介质表面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可用下列式子表示为 图1. 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示意图 入射波: ) cos sin (m 1)sin cos (θθθθz x jk z x e E +-+ +-=a a E )cos sin (1 m 1θθηz x jk y e E +-++ =a H 反射波: ) cos sin (m //1)sin cos (θθθθ'-'-+ -'-'-=z x jk z x e E R a a E )cos sin (1 m //1θθη'-'-+ - =z x jk y e E R a H 折射波: ) cos sin (m //t 2)sin cos (θθθθ''+''-+ ''-''=z x jk z x e E T a a E )cos sin (2 m //t 2θθη''+''-+=z x jk y e E T a H E + E t ⊙ ⊙ ⊙ E - θ '' θ ' θ z x H + H - H t

式中, 2221112 2 2111 , , ,εμωεμωεμηεμη==== k k 利用分界面上(z = 0)电场和磁场切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斯耐尔反射定律: θθ'= 和斯耐尔折射定律: 2 1 2 21 12 1 021sin sin εεεμεμθθμμμ时=== = =''k k 并计算出平行极化波的反射系数R //和折射系数T //: θηθηθηθη' '+' '-= cos cos cos cos 2121//R θηθηθ η' '+= cos cos cos 2212//T 类似地,可求出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 θηθηθηθη' '+' '-= ⊥cos cos cos cos 1212R θηθηθ η' '+=⊥cos cos cos 2122T 2.全折射发生的条件: 全折射也即没有反射波,发生全折射的条件可通过令反射系数为零得到。 (1) 对平行极化情形,令0//=R ,可得全折射时的入射角: 1 2 1 2 121 P tan sin εεεεεθθ--=+== 该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可以证明,此时的折射角P 90θθ-?=''。可见,若电磁波以角度θP 入射到厚度为d 的介质板表面,则 2 11P cos sin εεεθθ+= ='' 这正是电磁波由ε2到ε1的全折射条件。因此,当电磁波以布儒斯特角从介质板的一侧入射时,在介质板的另一侧可接收到全部信号。如图2所示。 对垂直极化波,类似的推导结果表明,其不会发生全折射现象。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第一次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 2017-3-11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4211201 组号:7组 组员:梁嘉琪(报告)李婉婷 学号:2014210819 2014210820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验证均匀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理想电解质表面的传播特性。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他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放下,即可

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线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的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电流表上找到最大指示处,此时活动臂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呆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4、注意: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1. 金属板实验: 结论:入射角越大,入射角和反射角绝对差值越小。接受信号越强,受影响越小。 2. 观察介质板(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实验数据及处理如下表: 总电流(56μA)

电磁波接收与发射

电磁波接收与发射 一、实验内容 1、电磁波的能量 2、电磁波的电场方向 3、电磁波的磁场方向 4、天线辐射的角分布 5、电磁波的驻波 6、电磁波的共振 7、发射天线的电流振幅8、发射天线的电压振幅 9、演示开放电路10、传输线上的电压驻波 二、实验装置 图 3-40-1 电源:输入电压220V/50HZ。 输出直流600V,交流6.3V, 输入功率为85W。 发射管:FU-29中功率电子管。发射波长:约为1.8米。 三、实验原理探讨 本电磁波演示仪,是用电子管产生高频振荡,通过天线与振荡回路的耦合,在发射天线引起感应电流,在发射天线的周围就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发射波长约为1.8米。由于发射天线是开放电路,电磁场充分暴露于空间,很有利于电磁场的辐射而形成很强的电磁波。通过半波振子接受天线上小电珠的明暗变化,演示电磁波的电场强弱及方向。用环形振子接受天线显示电磁波的磁场强弱及其方向。利用金属板(或墙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在空间形成驻

波。 1、电源。输入220V、50H电压,输出高压。 2、发射机。采用自激推挽振荡,发射天线与振荡回路直接耦合。发射天线 是一条长为0.84米的金属管,是电磁波在天线导体中波长的一半,能很方便地放上与取下。在发射机的尾部放反射天线,它是一根长为1.02米的金属管。 3、环形接受天线。上面装有1.5V小电珠和微调电容器,用绝缘起子调整其 频率,用作演示发射天线上的电流振幅与磁场的方向。 4、半波振子接受天线。它由两根拉杆天线组成,中间装有6.3V小电珠,调 节其长度可以改变它的固有频率,用作演示。 5、氖泡棒。在一根绝缘棒的顶端装有氖泡,用作演示发射天线的电压振幅。 6、传输线一对。演示传输线上电压驻波用。 7、支架。放置发射机和传输线用。 四、实验现象与观察 将发射机安放在支架上发射天线与反射天线放入发射机中,把发射机的三孔插头插入电源中,预热5分钟,待发射管发热后即可使用(若输入电压低于220V可将电源器的输入端接入约0.5千伏安自藕变压器上)。 1、电磁波的能量 调节半波振子接受天线长度与发射天线长度相等。一只手将半波振子接受天 线放置电磁波发射方向,并于发射天线平行,相距一米左右,另一只手接通高压开关,接受天线上的小电珠立刻发亮,表明接受天线将部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光能。此时可用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形成交变电流来解释,使学生加深对电场的认识。演示完毕关闭高压开关。 2、电磁波的电场方向 调整半波振子接受天线与发射天线同长度,将半波振子接受天线放在正对发 射天线约一米远处,接通高压开关,将半波振子接受天线水平地绕接受天线轴转动360度,可以观察到只有当接受天线与发射天线平行时,小电珠发亮。由此可以定出电磁波的电场方向,演示完毕关闭高压开关。

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实验题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验证电磁波在媒质中传播遵循反射定理及折射定律。 1、研究电磁波在良好导体表面上的全反射。 2、研究电磁波在良好介质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3、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玻璃板作为障碍

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玻璃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电磁波斜投射到不同介质分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为讨论和分析问题简便,下面所提到的电磁波均指均匀平面电磁波,如图 1 所示。在煤质分布面上有一平行极化波,以入射角斜投射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磁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入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111(xcos xsin )01 11 j y E H e a βθθη--+= 折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222(xcos xsin )02 22 j y E H e a βθθη--+= 以上各式中1η、2η分别表示波在两种媒质中的波阻抗。由边界条件可知,在分界面上x = 0 处,有* 1212,t t t t E E H H ==。同时,三种波在分界面处必须以同一速度向Z 方向传播,即它 们的波因子必须相等,则有: *1111sin sin βθβθ= 1122 s i n s i n βθβθ= 由此得:12θθ= 上式表明,媒质分界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定律。由式得 222111111sin sin sin v v βθθθθθβ= === 上式即折射定律或施耐尔定律。

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国际教育学院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实验题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研究电磁波在良好导体表面上的反射。 研究电磁波在良好介质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反射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分度转台1台,喇叭天线1对,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1台, 晶体检波器1个,可变衰减器1个,读数机构1个,微安表1个,玻璃板一块。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玻璃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玻璃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电磁波斜投射到不同介质分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为讨论和分析问题简便,下面所提 到的电磁波均指均匀平面电磁波,如图 1 所示。在煤质分布面上有一平行极化波,以入射角斜投射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磁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入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111(xcos xsin )01 11 j y E H e a βθθη--+= 折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222(xcos xsin )02 22 j y E H e a βθθη--+= 以上各式中1η、2η分别表示波在两种媒质中的波阻抗。由边界条件可知,在分界面上 x = 0 处,有* 1212,t t t t E E H H ==。 同时,三种波在分界面处必须以同一速度向Z 方向传播,即它们的波因子必须相等,则有: *1111sin sin βθβθ= 1122s i n s i n βθβθ= 由此得:12θθ= 上式表明,媒质分界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定律。由式得 222111111sin sin sin v v βθθθθθβ= === 上式即折射定律或施耐尔定律。 图 1 平行极化波斜投射时场量在分界面上的分布 四、实验步骤 测试良好介质的全折射,我们采用平行极化波状态,为此,须将电磁波综合测试仪的辐射喇叭与接收喇叭置于平行极化工作状态,对于测试良好导体的全反射,我们同样采取计划工作波状态 连接仪器。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调节喇叭的朝

电磁波的发射,接收与趋肤效应

电磁波的发射、接收与趋肤效应 一.演示目的 1.演示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及其发射、接收原理,使学生加深对交变电磁场的认识,以及对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过程的理解。 2.利用电磁波的电场,用较粗的铜棒做导线演示趋肤效应,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此物理现象。 二.实验装置与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a为发射机,图b为半波振子接收天线,图c为环形接收天线,图d为氖泡棒,图e为趋肤效应演示天仪。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图1 1.发射机如图a所示,A为发射电源,输入电压为220V,50Hz交流,输入功率为85W,输出直流为600V,交流为6.3V。 B为高压开关,C为电源开关。D为交流电压表。发射管F为中功率电子管,采用自激推挽振荡。发射天线H与振荡回路G直接藕合,发射波长约为150cm。发射天线是一条长为74cm的直铜管,在发射机的尾部放一反射天线J,它是一根长为78cm的直铜管。 2.半波振子接收天线(图b)由两根拉杆天线组成,中间装有6.3V的小电珠,调节其长度可改变它的固有频率。 3.在环形接收天线(图c)上装有6.3V小电珠和微调电容器,用绝缘起子调整微调电容器改变其频率,以演示发射天线上的电流振幅与磁场方向。 4.氖泡棒(图d)是在一根绝缘棒的顶端装有氖泡,以演示发射天线的电压振幅。 5.趋肤效应演示仪(图e)的两个小电珠分别连在铜棒表层和芯处,在同一频率交流电下,铜棒表层电流密度大,内层电流密度小。因此,把该仪器平行放在发射天线附近时与表层连接的小电珠亮,而与内层连接的不亮。 【实验原理】 (一)电磁波的发射 1.电流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电磁振荡。能产生电磁振荡的电路叫振荡电路。电路是等振幅的电磁振荡。 随着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将电磁振荡向空间传播开去,便形成电磁波。 2.振荡电路辐射电磁波的三个条件 1)电路必须开放,使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尽可能向空间开放。 2)由平均辐射功率知,振荡频率必须足够高,才能保证能量的有效发射。3)必须不断提供能量,补偿电感L的耗能和辐射能,保证等振幅振荡的实现。 3.改造振荡电路为振荡电偶极子,实现上述三个条件,便能有效的向空间辐射电磁波。 4.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介绍,视频观看,电视机内部的实物展示,从观察到动手逐步加深学生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原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无线电技术在实际生存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唯 物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科学。 自主学习 【问题1】进行无线电通信,首先要产生电磁波,在无线电发射机中产生电磁波的重要部件叫,同时也需要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 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问题2】叫调制,目前调制方式有调幅(AM)和调频(FM),调幅(AM)的特点是:,调频(FM)的特点: 。【问题3】下面两组图象中能说明调幅特点的是组,能说明调频特点的是组。 (甲)(乙) 【问题4】电视的传播过程需要分为两个过程。【问题5】基地台的作用是。移动电话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6】叫调谐叫解调。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经过和两个过程?【问题7】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3×108m/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来传递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信号. 【问题8】摄像机在l s内传送25帧图像,那么在电视接收机的荧光屏上在1S内显现帧这些图像,由于视觉暂留作用,我们就能看到连续的活动图像。 合作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 【问题1】振荡器是怎样产生电磁波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又有什么作用呢?

【问题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传播时需要介质 B.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方向在空间传播的 C.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交谈时是靠移动无线电话来实现的 D.水波、声波是自然现象,而电磁波是人工制造出的现象 【问题3】下列关于调幅波、调频波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波和短波波段的无线电广播,使用的是调频波 B、在微波波段,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使用的调幅波 C、播送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日的广播电台使用的是调频波 D、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采用的是调幅波 【问题4】收音机和电视机等在使用过程中为什么要选台?选台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5】“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古人梦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在已成现实。你是如何理解:“古人梦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在已成现实”的呢? 【问题6】电视机是如何接收到电视台的电磁波后播放出电视节目的? 【问题7】图4-3-1的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A.不准接电话B.不准拨电话 C. 此地没有手机信号 D. 此地不宜使用移动电话 4-3-1 【问题8】据你所知,哪些场所不宜使用移动电话呢? 课堂检测 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音频信号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高频交变电流进行( ) A.调谐B.调制C.解调D.检波 2. 转换电视频道,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 ) A.调幅B.调频C.调制D.调谐 3:以下哪个通信仪器当你与对方时交流即可看到对方又能听到对方( ) A. 电报 B. 可视电话 C. 收音机 D. 电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