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

Windows7+office2010

前言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提供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本书满足普遍高等院校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宗旨,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实用性强。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一级Ms Office4的相关要求。

本书本着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应对性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的插图详细介绍了Word 、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本文包含的嫩融如下:

模块一,初始计算机。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维护、Internet 的应用等内容。

模块二,操作系统window7.主要介绍Windows7的安装、调整计算机的设置管理文件、维护Windows7等内容。

模块三,Word 2010文稿编辑软件。主要介绍Word的启动与退出,文档的创建、输入、打开、保存和打印,文本的选定、复制、移动、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技术,文字格式、段落设置、页面设置和分栏等基本排版技术,表格的制作、修改,表格中文字的排版和格式设置等内容。

模块四,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主要介绍Excel的启动与退出、表格的创建、编辑和保存等基本操作,工作表中函数和公式的应用,工作表格式的设置,页面的设置和打印,Excel图表的建立、编辑,排序、筛选等数据库操作。

模块五,Powerpoint2010幻灯片。主要介绍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演示文稿师徒的使用幻灯片的编辑,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等。模块六,常用工具软件。主要介绍光影魔术手、GIF Animator、格式化工厂、制作电子相册、Nero-Burning rom等软件。

本书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力求概念清楚、层次清晰、内容新颖、结构完整,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扩展应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内容翔实、示例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和可读性较强。书中列举了大量典型实例,并配以清晰的操作步骤,展示了编者多年的应用经验和技巧。

模块一初识计算机

1.知识目标

(1)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能识别计算机部件及名称;

(2)掌握计算机组装流程方法、计算机维护常识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法及操作。

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计算机组装,使学生深入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培养和价钱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

题的意识,具有初步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简单维护的能力。

(2)通过学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使用与维护常识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掌握计算机的维护与方法,具备自己独立

维护计算机的能力。

(3)通过计算机Internet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

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

机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及传递信息资料的实际应用网络的能力。

2.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1946年2月由宾州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

计ji

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 计ji

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分为运算器和控制器、内存储器分为(ROM )只读存储器和(RAM )随机存储器、外部设备分为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其他设备。外存储器:硬盘、软盘、光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其他设备:调制解调器等。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程序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程序:检查、诊断、排错。

应用软件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如Office 2010办公软件等、专用应用软件:用户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如dBase 、FoxBase 、Visual FoxPro 、

Oracle 和Access.

面向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软件如:

诊断调试程序、错误测试程序等。

操作系统(Opearating System,简称OS )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软件集合,是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借口,用户只有通过操作系统才能使用计算机。

系统软件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其资源的程序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使用计算机和管理系统,也是为其他软件提供服务的软件。 微型机(PC=PERSONAL COMPUTER )

计算机执行的第一语言是机器语言。

随机存储器(RAM )是一种既可以写入又可以读出数据的存储器,通常用于存放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

特点是,只要电源不断且计算机工作正常,数据就可以保持,断电后其中的信息全部消失。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行程信息的加工厂,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码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所以也称它为算术逻辑部件(ALU)。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shu

,由它指挥全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的工作,就像大脑指挥躯体一样。控制器主要由寄存器、译码器、时序节拍发生器、操作控

制器、指令计数器组成。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主动存储器。还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种。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位于主板上。中央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嫩村中给的数据。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中央处理器访问和处理。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只能从中读取数据,而不能以一般方式向其写入数据的存储器。特点是,只要电源不断,ROM中固化的信息就建立好了,常用来存放基本输入/输入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

按存储器分类:

按存储器(RAM)又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

静态RAM利用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表示1和0.

动态RAM根据电容上有无电荷来表示1和0.

外存储器在主机的外部可配置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属于外部设备,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价格低,且不受断电影响,常用于长期保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常用的外存储器有键盘、硬盘、优盘、光盘等。

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装置。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主要有键盘、鼠标、扫描仪、书写笔等。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各种内部格式的信息转换为人能识别的形式表达出来。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键盘(keyboard)是最常见的计算机输出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上,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出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的工作。计算机的运行情况输出到显示器,操作者可以很方便的利用键盘和显示器与计算机对话,对程序进行修改,编辑,控制和观察计算机的运行,目前,微机上流行的101见标准盘如图所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拟试题一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Word 2003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位于界面最上方的蓝色长条区域,用于显示文件的名称与存储路径,称为标题栏 B.执行菜单栏的“视图”命令,点击“标尺”选项,在文本编辑区上边和下边会显示标尺 C.状态栏中会显示已经打开的Word文档的当前文档页码、文档总共的节数、文档的总页码、文档的作者、当前光标的位置信息 D.Word 2003一般默认安装在【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子文件夹下 2.在PC中,I/O的中文意思是(C)。 A.读写存储器 B.操作系统 C.输入/输出 D.接口电路 3.在Word 2003中,执行菜单栏中的(A)命令进行设置,可以禁止Word启动时自动显示任务窗格。 A.视图/任务窗格 B.文件/属性 C.窗口/任务窗格 D.工具/选项 4.Internet中电子邮件服务使用的协议是(D)。 A.TCP/IP B.HTTP/FTP C.SPX/IPX D.POP3/SMTP 5.当一个文档窗口被关闭时,该文档将(D)。 A.保存在外存中 B.保存在内存中 C.保存在剪贴板中 D.由用户决定是否保存 6. 与十进制数7等值的二进制数是(A)。 A.0111 B.0101 C.1000 D.1001 7.下列存储容量单位中,最大的是(D)。 A.Byte B.KB C.MB D.GB 8.在Windows中按文件名查找时,可用(A)代替任意单个字符。 A.? B.* C.! D.% 9.在PowerPoint 2003中,新建演示文稿已选定“诗情画意”应用设计模板,在文稿中插入一个新幻灯片时,新幻灯片的模板将(B)。 A.采用默认型设计模板 B.采用已选定设计模板 C.随机选择任意设计模板 D.用户指定另外设计模板 10.Windows窗口菜单中呈灰色的选项,表示(A)。 A.该选项不能执行 B.该选项可以执行 C.该选项正在执行 D.该选项已被删除 11.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硬件是由(D)、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A.加法器 B.控制器 C.驱动器 D.中央处理器 12.在Windows中,若要查看某个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可(B)该文件夹图标,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 A.右键双击 B.右键单击 C.左键双击 D.左键单击 13.下列程序不属于附件的是(C)。 A.计算器 B.记事本 C.网上邻居 D.画笔 14.计算机系统加电启动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再给(A)加电。 A.主机 B.投影仪 C.显示器 D.打印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说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68 学分:2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深入应用计算机技术,以经成为人们在社会各领域工作的基本技能。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人才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是文化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看,更是技术技能教育。通过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并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办公软件,即目前流行的Office 2010的基本组件的用法; 4.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5.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多媒体操作软件;

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重点内容包括: 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工作流程; 3. Office 2010各组件的具体使用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5. 多媒体及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的指导思想是: 1. 立足改革,以培养高素质有创造精神的人才为教学目标。 2.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与现实生活贴切和具有趣味性的实例进行讲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 强化实践,大学计算机这门课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实践操作,因此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致用,通过实践来强化对于计算机基本理论的掌握。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计算机基础作业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习题1 一、思考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计算机的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 采用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目前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4.计算机主要用于哪些领域? 答: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7.信息技术都包含那些? 答: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 1.最早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A)的。 A )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信息处理 2.构成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B) A )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的特点(D) A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B)计算机的准确度高C)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巨大D)计算机的体积很小 4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哪项应用(A) A )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人工智能 5.以下关于信息的特征不正确的是(B) A )共享性B)不可存储C)可处理性D)可传递

计算机应用基础1教学教材

计算机基础1 一、单项选择 1.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但其主要的都是用于( B )。 A.科研B.军事C.商业D.管理 2.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 C )。 A.速度B.可靠性C.分辨率D.精度 3.早期的计算机体积较大、耗能高、速度也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 B )。 A.工艺水平B.元器件C.设计水平D.元材料 4.能够将高级语言源程序加工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是(C )。 A.解释程序B.汇编程序C.编译程序D.编辑程序 5.计算机主机的组成是( A )。 A.运算器加控制器B.中央处理器加主存储器 C.运算器加外设D.运算器加存储器 6.字长16位的计算机,它表示(A )。 A.数以16位二进制数表示B.数以16进制来表示 C.可处理16位字符串D.数以两个8进制表示 7.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A )。 A.二进制码B.八进制码C.十进制码D.十六进制码 8.光盘是一种已广泛使用的外存储器,英文缩写CD-ROM指的是( A )。 A.只读型光盘 B.一次写入光盘C.追记型光盘D.可抹型光盘 9.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进行转换时,十进制数91相当于二进制数( D )。 A.1101011 B.1101111 C.1110001 D.1011011 10.在计算机中表示存储容量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1KB=1024MB B.1KB=1000B C.1MB=1024KB D.1MB=1024GB 11.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B )。 A.a B.A C.f D.Z 12.“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D )。 A.微机型号B.内存容量C.运算速度D.机器字长 13.在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D )。

修订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编号: 120007 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无 学时:72学分:4 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任务,能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及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建议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张小梅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计算机》蒋加伏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应用基础》黄逸凡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sows7+office2010)》周利明主编南明大学出版社 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教程:MS Office高级应用(2013年版)》教育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考勤成绩占10% 期末考试占70% 执笔人:李小红,范建坤 编写时间:2014年12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比较系统、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演示文稿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网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以及网络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排版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为后继的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和幻灯片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全(借鉴内容)

计算机课后练习答案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器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C) ROM D)CRT 1.2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5. 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1.3 简答题 1. 什么是摩尔定律?你认为摩尔定律会失效吗?为什么? 答: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芯片单位面积上可集成的元件数量会达到极限,所以摩尔定律总有一天会失效。 2.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主要有哪些硬件部件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即构成计算机系统各种物理部件总称。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电子设备,它们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微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有的专业,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 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 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 于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 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应用、系统组成、常用输入法、日常维护与故障处 理等基础知识;灵活的运用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 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全面 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 础课程。要进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应该首先明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 教育目标,这个目标不同于专业教育目标,但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 条件。它应该是一种计算机能力的教育,一种适应新技术环境、掌握新技术手段的教育,即技术与应用能力 的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应该重基 础( 够用为原则 ) ,重技能,重应用,应该为专业服务,实施计算机素质教育。 本课程就是根据上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思想而开设的。其强 调实用性及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取材合理,深度适当;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训练;教材图文并茂,编排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课程 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操作系统Windows;第三部分互联网的利用;第四部分Office 2010 应用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复习-带答案

1. 2. 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诞生。(课本P2) A 英国 B 匈牙利 C 美国 D 法国 4.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来划分的。(课本P3) A 操作系统 B 程序设计语言 C 电子器件 D 内存容量 5.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课本P3) A BASIC和FORTRAN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高级语言 D 机器语言 6.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课本P4) A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小规模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课本P8) A CAD B CAI C CAM D CAT 8.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顺序执行”指令,是由科学家()提出的。(课本P17) A 冯·诺依曼 B 牛顿 C 法拉第 D 加里略 9.从第一代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 输出设备组成的。这种体系结构称为()体系结构。(课本P17) A 冯·诺依曼 B 比尔·盖茨 C 罗伯特·诺依斯 D 艾伦·图灵 10.现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一般都是()型计算机。(课本P17) A 图灵 B 冯·诺依曼 C 微软 D 比尔·盖茨 11.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应包括()。(课本P16) A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B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和外设 12.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般是由()构成的。(课本P18) A 主机、显示器和键盘 B 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和电源 C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 CPU、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1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两大部分。(课本P19) A DOS和Windows B 程序和数据 C 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语言 D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4.决定微型计算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课本P) A 内存容量 B 硬盘容量 C 分辨率 D CPU

重庆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 1.课程编码:18012625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Th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课程负责人:郭松涛 2.学时学分: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32/2学时),2.5学分 3、适用专业:大学本科各专业 4.预修课程:无 5.内容简介: 该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1+X体系)基本要求而设立的大学本科各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在原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和水平,对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做了重大的修改。该课程指导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知识体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选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软件系统、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信息表示、运算基础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概述、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模块、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及使用方法和Linux 操作系统简介等;办公自动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和系统构成、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MS-Office中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等、国产WPS Office特点及功能等);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概念、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基本思想等);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知识、关系模型基础、SQL语言简介等);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Internet的使用、Internet信息检索及软件使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等);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与流媒体概述、多媒体系统的硬件构成、多媒体系统的软件环境、数据压缩与存储知识、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等);信息安全与社会社会责任知识(包括:信息安全及网络攻击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范、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备份、防火墙技术、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规范、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等)。 该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生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系列”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它既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又面向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使学生进入大学,就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体系,以便后继相关课程的选课和学习。 从09级开始,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基础班针对计算机知识基础薄弱或中学没有学习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提高班针对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或具有了操作计算机基本能力的学生,通过开学分级测试分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IE收藏夹中保存的是______。 A、网页的内容 B、浏览网页的时间 C、浏览网页的历史纪录 D、网页的地址 答案:D 第2题下面关于搜索引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搜索引擎既是用于检索的软件又是提供查询、检索的网站。 B、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分为两类:全文搜索引擎和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引擎。 C、现在很多搜索引擎提供网页快照的功能,当这个网页被删除或链接失效时,用户仍可使用网页快照来查看这个网页的主要内容。 D、搜索引擎主要任务包括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查询信息三部分。 答案:B 第3题在互联网上发送电子邮件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自己要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 B、需要知道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 C、自己可以给自己发电子邮件 D、电子邮件中还可以发送文件 答案:B 第4题 E-mail地址中@的含义为 ______。 A、与 B、或 C、在 D、和 答案:C

第5题 Outlook Express提供了几个固定的邮件文件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收件箱中的邮件不可删除 B、已发送邮件文件夹中存放已发出邮件的备份 C、发件箱中存放已发出的邮件 D、不能新建其他的分类邮件文件夹 答案:B 第6题 HTML是指______。 A、超文本标识语言 B、超文本文件 C、超媒体文件 D、超文本传输协议 答案:A 第7题 Internet中URL的含义是______。 A、统一资源定位器 B、Internet协议 C、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D、传输控制协议 答案:A 第8题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本质上是一个______。 A、连入Internet的TCP/IP程序 B、连入Internet的SNMP程序 C、浏览Internet上Web页面的服务器程序 D、浏览Internet上Web页面的客户程序 答案:D 第9题下面关于系统更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系统需要更新是因为操作系统存在着漏洞 B、系统更新后,可以不再受病毒的攻击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项目二 Word 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 实训满分20分。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标题:打开Word,在文档内输入想要的标题内容,点击上方“开始”,右侧可以设置预设的标题格式。 正文:右键点击正文,选择修改,设置正文字体,然后就是修改段落格式,点格式-段落,常见的段落设置有缩进设置,一般是首行缩进2字符,然后就是行距设置,设置完正文格式的文字就统一修改完成。 页眉/页脚/页码:打开Word文档,页眉与页脚的添加。单击插入——页眉/页脚,在内嵌的格式选择一个并输入文字。页眉页脚的修改。双击工作区域,选中页眉/页脚内容就可以修改。单击设计——在右边选择关闭页眉页脚,就可以关闭页眉页脚了。页眉页脚的删除。单击插入——选择页眉/页脚——在最底部选择删除页眉/页脚,就可以把页眉页脚删除。设置完成单击保存就可以了。 首行缩进:首先把要设置首行缩进的段落选中。单击“开始”菜单选项卡,在工具栏中的单击“段落对话框”按钮,将会弹出段落对话框。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的”缩进“组中有一个”特殊格式“参数,默认情况下此参数的值为”无“,单击下拉列表,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首行缩进“。选择了”首行缩进“后,在“磅值”处设置缩进的字符数,把缩进字符数设置为”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则选中的段落中首行均向内缩进了2个字符的效果。 分栏:选中需要分栏的内容->点击word菜单中的【页面布局】->点击页面设置选项卡中的【分栏】->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两栏】即可. 边框和底纹:打开需要添加边框和底纹的Word文档。选中准备添加边框和底纹的内容,在“开始”选项卡中找到边框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中相应的框线,被选中的框线就会被添加到选中内容。如果预设框线不满意的话,点选下拉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选择满意的线条样式、颜色、宽度等,点击确定,设置好的线条就会被添加到正文中。在对话框中选中底纹,设置好要添加的颜色。点击确定后,被选中的颜色就会添加到正文中. 图片水印:切换到“设计”选项卡下,在页面背景组中,单击“水印”按钮,这个时候会弹出一个下拉列表,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水印”选项。弹出“水印”对话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 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 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 A.WAN B.LAN C.MAN D.G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 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 (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15、要表示从0到99999的所有的数,至少需要用(D)位二进制数。 (A)14 (B)15 (C)16 (D)17 1、在Windows中的“任务栏”上显示的是(A)。 (A)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 (B)系统后台运行的程序 (C)系统禁止运行的程序 (D)系统前台运行的程序 2、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则应该选择“页面设置”命令中的(D)选项卡。 (A)页边距 (B)纸张来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能力,了解Internet的一般知识,具有使用网上常用工具的能力。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现代办公应用为主线,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四部曲展开。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而是将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能力。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做”为中心,教和学都围绕着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60,其中实践课时数为30。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sXP和Office2003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职业能力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个阶段。 A) 4 B) 6 C) 7 D) 3 2.在软件方面,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 A) 机器语言 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BASIC和FORTRAN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 CAD B) CAI C) CAM D) CAT 5.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共包含()。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A) 6763 B) 12000 C) 682 D) 7445 6.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包括()。 A)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 软盘和硬盘 C) ROM和RAM D) 内存和硬盘 7.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C++语言 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 8.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 A) CPU B) 耗电量 C) 质量 D) 价格 9.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 操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软件 B) 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 C)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D) 电源关闭后,ROM中的信息立即丢失 10.在微型计算机中,I/O设备的含义是()。 A) 输入设备 B) 输出设备 C) 输入输出设备 D) 控制设备 11.所谓应用软件,指的是()。 A) 所有能够使用的工具软件 B) 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特殊软件 C) 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D) 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技术为特征标志。 A) 存储器 B) 操作系统 C) 微处理器 D) 显示器和键盘 13.微型计算机的总线一般由()组成。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通信总线 B)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逻辑总线 C)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D) 通信总线、地址总线、逻辑总线、控制总线 二、填空题 1.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和五部分组成的。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和。主频,存储容量(硬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模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所有非计算机专业 学时:52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一或第二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使之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和从事其他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为大纲,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能力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实例引入,理论解析,情景模拟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理解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工作,不断提高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性能指标、编码及病毒防治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打字技巧; (3)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管理文件及资源的操作方法; (4)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文字处理及图文编排; (5)熟练掌握Excel电子表格制作及数据处理; (6)熟练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及对幻灯片的编辑和美化; (7)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熟练收发电子邮件。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办公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windows进行文件管理; (3)运用Word处理文档; (4)运用Excel处理电子表格及数据; (5)运用PowerPoint处理演示文稿以及对幻灯片的编辑和美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

第1章导论 任务1.1 调查计算机应用领域 任务1.2 调查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 第2章认识计算机 任务2.1 认识计算机硬件 任务2.2 学会连接常用外部设备 任务2.3 中英文录入 第3章操作系统使用 任务3.1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任务3.2 文件与磁盘管理 任务3.3 系统管理与优化 任务3.4 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第4章Internet应用 任务4.1 获取网络信息 任务4.2 进行网络交流 任务4.3 使用常用网络平台 任务4.4 接入Internet 第5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任务5.1 文字处理软件基本操作 任务5.2 设置文档格式 任务5.3 表格操作 任务5.4 图文混排 任务5.5 文档设置与打印 第6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任务6.1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任务6.2 使用函数和公式 任务6.3 处理数据 任务6.4 制作图表 任务6.5 设置格式与打印 第7章多媒体软件应用 任务7.1 认识多媒体技术 任务7.2 加工处理图形图像 任务7.3 处理音频和视频 第8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任务8.1 演示文稿软件基本操作 任务8.2 修饰演示文稿 任务8.3 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任务8.4 放映演示文稿 自我测试参考答案 第3章操作系统使用 任务3.1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任务3.4 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第4章Internet应用 任务4.4 接入Internet 第5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任务5.4 图文混排 第6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任务6.4 制作图表 第7章多媒体软件应用 任务7.2 加工处理图形图像 第8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任务8.4 放映演示文稿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教学学时:32(理论)+32(实践)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专业 参考教材: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主编:张洪明、陈环、刘玉菊、布瑞琴、朱有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主编:周艳萍、施洋) 3.《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主编:张洪明) 4.《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8月(主编:郭晔) 一、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密切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向学生系统介绍以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系统构成、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与安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等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全面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层次,体现文化和信息意识,突出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信息处理原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 3.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 4.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的使用,掌握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基本技术。 5.了解多媒体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原理,掌握Flash等软件的一般使用。 6.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获得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级C类考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五年制大专)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专业学生在入学一年级、二年级两学年的公共必修课。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它属于国家教委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的第一层次,它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中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和项目内容,注重实际案例在教学中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工学结合”的理念 结合现代社会工作单位实际工作岗位中计算机的一些实际应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项目为导向设计大量的应用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真实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教师分析任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教师详细讲解“任务实现”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后进行“效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的理念 从学校、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办公”的实际工作出发,针对培养目标选取了六个项目,按照“学习情境----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办法----操作过程-----效果展示”的过程,带领学生逐步完成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学习情境为基础,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⑵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7的使用方法和属性设置方法。 ⑶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⑷熟练掌握用因特网(Internet)搜索网络资源和享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⑸熟练掌握至少一种中文录入方法。 ⑹熟练掌握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进行图文编排的方法。 (7)熟练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⑻熟练掌握使用软件PowerPoint进行创建、编辑演示文稿的方法。 (9)熟练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上机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培养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