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美学赏析

植物美学赏析
植物美学赏析

[转] 植物景观的美学探析 [图片]

1、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自然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使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了复杂性和独特性。植物景观设计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2、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

(1) 美学的概念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美学的认知是通过人类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后的结果,不是简单的“美”与“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美学本质。

(2) 美学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体现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

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及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的美感。因此,美学渗透

于植物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客观条件的理性分析与设计师主观的感性认识贯穿于整个植物景观设计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逐步体会到植物景观设计的本质,并逐渐摸索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一般审美规律。

(3) 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植物是建筑与构筑物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

组成部分,构筑物构成硬质景观,而植物是软质部分。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植物景观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场地不同,但可沿着同一美学原理去创造美的景观,巧妙地运用线条、空间感、质感、颜色、风格等美学原理是创造美景的有效途径。

3、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

植物是建筑与构筑物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物构成硬质景观,而植物是软质部分。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植物景观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场地不同,但可沿着同一美学原理去创造美的景观,巧妙地运用线条、空间感、质感、颜色、风格等美学原理是创造美景的有效途径。

(1)线条——植物的轮廓

线条的视觉感受

曲线:给人自然、自由的感觉;

平行线:暗示永恒和流动;

垂直线:有力量;

方形:规则、严谨;

直线:风格简洁、明快;

斜角:大胆而有力

线条应用的一般规律

线条引领视线,游走于庭园,统一全部设计,线条可以中断,但视线不能停滞,必须安排另一线条,将视线延续,这样庭园才会有整体感。

水平线与垂直线必须互相平衡。重复使用同样的形状、大小、质感、色彩的植物,就能构成线条。线条要有助于表现统一、协调和对比。

线条可以制造错觉。

(2)空间感——组合各种植物形态,使其互成比例或相辅相成,即可塑造庭园的空间感。

空间感应用的一般规律

集合形态相似的植物,再安排一种对比强烈的形态,制造焦点。通常一种形态的植物要用一大丛植物来表现,增强震撼力,而非一棵两棵。

塑造空间感的方式

封闭、稠密的植物群落与疏松开放的草坪结合,形成“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植物空间感。

(3)质感——植物的质感分为细致、普通与粗糙

质感应用的一般规律

太多不同质感混合会让人感觉杂乱,而单一质感又太单调,最好集合一群质感相似的植物,再与另一种完全不同质感的植物群形成对比,让人感觉舒适。

植物与硬质构筑物的质感应该调和。

最好混合粗、细两种质感以求平衡。茂密、大叶粗糙的植物看起来重量感强;枝叶疏松、叶片细致光滑的植物看起来比较轻盈。

运用质感和重量感可以制造错觉。小空间适合种植细致的植物让空间变大;大空间若在远处种植粗糙的植物,看起来就不会太空旷。

(4)颜色——造园一大要素,视觉的冲击。

颜色应用的一般规律

同色花卉大片种植,大胆表现色彩,重复一种颜色可以统一视觉,引导视线于设计的焦点上。花境的处理需格外谨慎,不仅要考虑花期的搭配,草本花卉与球根花卉的观赏期互补,更要把握各个花期花卉的色彩搭配。相同品种的花卉种植面积不要小于一平方米,如此才能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

(5)风格——造型、布局决定庭园风格

风格应用的一般规律:

强调对称的轴线布局,以及植物几何形态的修剪造型,多是欧洲古典园林的明显标志。非对称布局,简洁明快的线条感,多是现在园林的风格体现。

寻求自然,强调植物原生自然形态的配置,也是现代生态园林的特色。

(6)平衡——视觉上的稳定感

平衡并非完全对称,只让人感觉稳定就可以了。

(7)对比——强调因子上的差异

强调植物形态、叶片质感、颜色、变化空间的梳密对比等。

(8)韵律——植物景观能引领视线,游走于园林空间,产生庭园的韵律韵律应用的一般规律

将体积、形态、线条、颜色加以重复或对比,就能得到韵律。游走于有韵律的植物空间,不会出现杂乱的感觉,若略有变化就会感到有条理又更丰富。

(9)比例——植物与人、植物与空间、植物与建筑、植物与植物之间产生的比例

比例应用的一般规律小空间不宜种大树,大空间不宜种过小的植株,不合比例。

注意植株长成后的大小、形态是否适合周边环境及硬体设施。合于比例,看起来就有统一感。

4、结语

植物景观设计是综合自然生态、地域特色、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等等因素于一体,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而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植物景观设计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明确的“美”与“丑”。本文通过大量实景图片的分析,探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一般审美规律。合理地运用植物的线条、质感、色彩、形状的对比,产生景观

的韵律感以及空间感,制造景观的焦点。所有的植物配置应细致地考虑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达到景观的生态平衡与视觉的均衡感。成功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仅是静态景观的协调、统一,也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植物群落的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总结

园林植物配置总结【植物设计三原则】2013-11-26 08:20阅读(1569) ?赞(122)赞(122)赞(122)赞(122) ?评论(2) ?转载(496) ?分享(173)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从的花灌木,以求均衡。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景观性原则 既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李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李萍 发表时间:2018-07-16T11:07:39.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李萍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园林建设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河北城翔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园林建设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是园林景观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两项工作。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美感的观赏需求。合理的园林设计能够帮助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好地舒缓压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工程设计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原理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的关注,提升园林设计的实际价值十分必要。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引言 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人们对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有了全新的需要,传统园林设计不能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假象。只有不断完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园林作品。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好坏,影响园林整体形象,是园林设计重点和难点。在进行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要做好科学设计,合理配置植物,使不同的园林设计体现不同的植物风情,全面利用植物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做好搭配与设计,不断满足人们观赏和审美需求,植物景观能够展示出一幅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画卷,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1植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功能 在园林绿化当中,植物的主要功能有观赏功能、建造功能以及环境功能。所谓的建造功能,指的是在景观当中,利用植物的形态、大小、通透性以及封闭性,能够对空间进行限制或者是组织。在每一个平面上,植物的建造功能都可以得到体现,形成各种空间形态。而环境功能则是指园林当中的植物能够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观赏功能受到植物形态、大小以及质地的影响,能够充当景观当中的视线焦点,从而使得观赏功能得到发挥。在植物的三大功能当中,建造功能能够对室外空间以及总体布局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植物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建造功能着重考虑,利用建造功能对空间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其观赏性。 2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作用 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可以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同时也是体现园林具体风采的一项关键因素。1)优化环境,改善生态。在园林中,依据园林的整体情况,做好相应的布置和造景,从而在园林内部构成良好的景观,通过该方式使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提高整个园林生态质量的作用。2)良好的植物景观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变得更加愉悦,并且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休闲空间,使人们在园林中在观赏不同的植物景观的同时,完成对心灵的净化,使城市中的人们可以亲近大自然。3)良好的植物景观能够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使人们意识到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造成的积极影响,从而主动保护环境,最终构建一个良好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4)植物景观的一项基础作用就是拱人们欣赏,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不同的植物与色彩搭配,能够形成不同的类型的植物景观,在该景观下,城市的居民可以放松心情,努力工作。 3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方法 3.1根据需求来创造景观 在植物造景工作时对人们的需求加以考虑,不同园林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也不相同,街头和公园绿地的功能是给人们提供娱乐或者休息的场所,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能够努力营造出一种舒适、阴凉的环境。在进行古典或者其它特色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或者造景时,能够保证其自身的特色或者功能得以发挥,并从根本上体现出艺术以及美学价值。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提出的相关要求,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开展植物造景相关工作时,要能够从人们的正当需求出发。 3.2造景轮廓对比 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实现植物造景,是为了使园林的内部景观植物呈现更好的观赏性。对于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不同植物进行基本轮廓对比,使林冠线与植物整体边廓相协调。尤其是树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枝繁叶茂,呈冠状发展,上部的轮廓线已经难以再人工控制。在此情况下,对于搭配的树木种类需要与整个园林风格相适应。植物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均不同,要完成合理的造景设计,就要在了解其综合习性的基础上,预判其造景的最终效果,在视觉上打造出一种层次感,掌握不同的绿色效果,使其艺术审美性更加突出。 3.3丰富植物配置种类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应该从地理环境特点出发,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不会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设计人员具备创造性思维,借鉴优秀方案的亮点,充分结合设计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选择将观赏性的植物品种进行颜色搭配,尤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弥补色彩上的缺失,在不影响本地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带来物种,保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也能丰富植物配置种类,不拘泥与本土植物,也不完全依靠外来植物,这样在原有的本土植物配置的基础上,综合外来植物物种,展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园林造景。 3.4满足设计需求 园林设计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园林中的植物景物进行重新配置和整理,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效果,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园林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了解人们的实际观赏需求,对园林设计、规划的风格予以充分体现,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要着重体现园林的基本功能。园林内部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街头绿化带和公园处属于绿色环境,人们在这一公共场所主要是进行娱乐和休息。对于此处的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区域性的植物配置工作,为人们营造出相对轻松和舒适的休闲环境。 3.5独立景观设计 在园林绿地设计中,独立景观设计是植物造景的一种较常应用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园林设计的景观性。从应用范围上来看,独立景观设计的应用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因素,可用于室内景观设计,也可用以用于道路两侧、花坛、树丛等室外景观的设计。在设计树丛造景的时候,应从色彩、远近、高低等方面对树丛景观进行构思,通过对相同或不同树木品种的搭配,设计出体现不同时期文化且具有不同景观效果的不同景观,以此提高园林设计的景观性,从而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改善。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原因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原因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西方美学的差异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发展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了东方和西方人得审美情趣也大相径庭。为了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引起差异的缘由,本文通过对各方面的具体实例的比较,总结。阐述了具体中西方美学之间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美学,差异 一、中西方美学的形成 西方美学的演变往往是随时间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模仿论”,而近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再现现实”。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快感”,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美的对象作用与人的神经使人感到“舒适”。鲍姆嘉滕将感性认识的完善界定为“美学”,提出“知”、“情”、“意”三个概念。为康德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康德对审美愉悦特性作出了有价值的分析,提出“鉴赏判断”这个概念。席勒曾把劳动与艺术作比较,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冲动”。 而中国古代美学的演变不像西方遵循严格形式逻辑的程序和规律,而是借助于朴素的辩证逻辑、弗晰逻辑。因此中国古代美学的范围没有形式逻辑要求的确切的外延和内涵,而常常是同一范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叠加和转换其内容,内涵和外延随之扩大或缩小,在先秦时期一般是哲学、生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范畴,但经两汉、魏晋的发展,就转化为美学范畴了,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应物象形”等等。这些美学范畴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完善化和成熟化的阶段,这是艺术哲学和美学体系的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 二、中西方美学思想差异 (1)中西方宇宙观的差异 “有”和“无”给中西方文化带来了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宇宙观的差异。同样从中西方宇宙观的差异上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在美学思想的差异。“有”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西方人把“存在”作为宇宙的本体,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存在。以存在和“有”作为认识的世界对象,并且把稳定的、不变的、恒常的作为存在的根本,这就是“实体论”。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实体论”。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即实体是由质料加形式所构成的,美在于事物体积的大小和秩序,“秩序和比例的明确”是美的形式特征。确定事物是否美,必须依据量(体积大小)的原则和秩序(把事物各个不同的因素、部分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的原则。

景观设计园林植物的美学基础

景观设计园林植物的美学基础 很多人都说景观设计关键是在灵感,可是灵感不是时 时都有的,这样就比较犯难了,学好景观设计的关键在哪里、没有美术基础能学好景观设计吗? 作景观设计我觉得首先要提升一下自己的审美,大 到景观设计,小到植物、铺装等的设计,都要运用美学的知识。所以还是需要个人的平时修养及实践吧!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

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观设计,使环境具 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 性发展。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园林景观中最重要 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自然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使植物 景观设计具有了复杂性和独特性。植物景观设计体现了人 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 (1)美学的概念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 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 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他的《美学(Aesthetica)》

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美学的 认知是通过人类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后的结果,不是简 单的“美”与“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美学本质。(2) 美学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体现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 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 间及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 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 的美感。因此,美学渗透于植物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客观 条件的理性分析与设计师主观的感性认识贯穿于整个植物 景观设计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逐步体会到

中国西方美学学科的开拓者

中国西方美学学科的开拓者 如今,国内美学学科的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学术研 究不断取得令人满意的新成果。美学课程在国内各大高校文科院系普遍开设,下沉于生活的美学亦遍地开花。殊不知, 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初创期,美学园地可谓 是一片荒芜。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第一代美学开 拓者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为中国美 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这些美学开拓者中间,朱光潜先生 和汝信先生是其中卓越的代表。两位既是美学家,更是美学学科的铺路人。朱光潜先生的著作《西方美学史》是国内“第 部系统介绍西方美学史的巨著”[1] ;汝信先生的《西方美学史论丛》是“国内第一本以西方美学史为主题的综合研究性的专著” [2]。自 1963 年出版以来,这两部在中国美学发 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著作,为国内学人进行西方美学相关大家对朱光潜先生的学术贡献已经比较熟悉,此处不再赘述,本文将重点介绍汝信先生独特的美学之路及其对美学学科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领域的研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3]。 汝信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是中国社 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1998年,汝信先生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并曾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第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副主 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政治学学会会长以及国际 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并获得东德科学院外籍院 士、韩国启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等荣誉称号。主要著作有《黑 格尔范畴论批判》(与姜丕之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 版),《西方美学史论丛》及《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和 1984 年版),《西方的哲学和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美的找寻》(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年版)。此外还有译著多种,并主编《西方美学史》 4卷),《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10 卷),《世界文明大系》 12 卷),《外国美学》(半年刊),《当代韩国》(季刊),等等。作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元老,汝信先生以其近半个世纪的美学探索助益并见证了中国美学的成长。接下来,本文将从学术生涯、治学方法和学术贡献等方面尝试勾勒汝信先生“美的找寻”之路。 汝信先生 1931 年出生于江苏吴江, 1949 年毕业于上海 圣约翰大学。 20 世纪 50 年代,他投笔从戎,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参加了朝鲜战争。机缘巧合,由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本俄文选集而对哲学和美学产生兴趣,所以他常说自己“研究美学纯粹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2] 。不知当年防空洞中的年轻战士是否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判,但是在阅读和思考哲学和美学的著作中感受到的快乐,确实点亮了艰苦的战斗生活,并且照亮了他未来学术发展的道路。汝信先生后来在回想自己的学术生涯时透露了这个秘密,他 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兴趣就是从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开始的” [4]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学术缘分吧。 1956 年,汝信先生投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贺 麟先生门下,攻读西方哲学史和黑格尔哲学。在哲学所跟随贺麟先生学习期间,汝信先生系统研习了自古希腊至近代的西方哲学史,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对黑格尔哲学尤有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学习的

植物景观分析作业

植物景观分析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植物景观作业 1、建筑物南面(三教门口) 现有植物:阔叶麦冬,蒲葵,山茶,杜鹃,雪松。 现况:靠近建筑墙体有宽35cm的阔叶麦冬种植 带,往南延伸植有蒲葵及三颗山茶。分布如图。 蒲葵冠幅约1.2m,单独生长的山茶冠幅约2.5m, 高约2.5m,两颗并在一起的山茶单颗冠幅约为 2m,高约2.8m,杜鹃种植带靠近路的宽约1.8m, 其余往北延伸。 改造:现有植物情况过于杂乱,周围大乔较 多, 围合感很 重,而这 块绿地给 人一种杂 乱的感 觉,不能 突出入口 的感觉。 采用规整式的配置突出入口的感觉。 使用种植池种植花叶蔓长春,高约1.6m,形成入口边界。移除原先长势过于茂盛的山茶,换种体积较小高约1m的山茶球。因为两边都有高大的树木,同时还有一栋教学楼挡在南面,所以这边虽然是建筑物南面但光照度并不高,采用朱砂根,11月以后还可以赏果。 2、建筑物北面 现有植物:广玉兰,桂花,石榴,梧桐,棕榈,杜鹃,山茶,蒲葵 现况:靠近建筑墙体部分没有种植大乔,有1.25m宽的地被绿化+小灌木,距离建筑约3m种植了四株广玉兰长势良好,非常健壮,冠幅约5m,高度约6.5m,广玉兰下的地面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围绕广玉兰有杜鹃带,高75cm,宽80cm。 花叶蔓长春 阔叶麦冬 山茶 朱砂根 地被:马蹄金

改造后: 因为建筑物北面有窗户,需要采光,所 以选择不会遮挡窗户的灌木:八角金盘,八 角金盘下植吉祥草。中间的灌木球采用红叶 石楠,对应建筑北面的红色墙面的建筑。 改造方案:广玉兰下种植大吴风草,移除杜 鹃,边缘杂植吉祥草,两边呼应,产生整体 感,使得校园内两栋建筑产生联系,减弱两 栋建筑之间的分离感(因为我觉得让校园内 的建筑产生联系是很重要的…园内的建筑和 植物配植相互之间如果没有联系感,要在校 园内产生归属感是很难的。同在一个园区 内,建成年代的不同使得两栋建筑已经很有 断裂感,不能改变建筑外观只能在植物配植 上减弱断裂感。) 3、水边 现有植物:伞竹,池杉,海芋,沿阶草 现况:调查的地方位于三教后方西侧,阳光充 足。池杉长势还可以,冠幅1.6m—1.8m,高约 5m,伞竹生长良好,海芋部分叶色发黄,是因为 后方有挡土墙,并且有上有乔木荫蔽,缺少充足 的散光,光线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植物美学赏析

[转] 植物景观的美学探析 [图片] 1、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自然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使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了复杂性和独特性。植物景观设计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2、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 (1) 美学的概念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美学的认知是通过人类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后的结果,不是简单的“美”与“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美学本质。 (2) 美学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体现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 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及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的美感。因此,美学渗透

于植物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客观条件的理性分析与设计师主观的感性认识贯穿于整个植物景观设计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逐步体会到植物景观设计的本质,并逐渐摸索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一般审美规律。 (3) 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植物是建筑与构筑物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 组成部分,构筑物构成硬质景观,而植物是软质部分。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植物景观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场地不同,但可沿着同一美学原理去创造美的景观,巧妙地运用线条、空间感、质感、颜色、风格等美学原理是创造美景的有效途径。 3、植物景观营造的主要美学原理 植物是建筑与构筑物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物构成硬质景观,而植物是软质部分。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植物景观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场地不同,但可沿着同一美学原理去创造美的景观,巧妙地运用线条、空间感、质感、颜色、风格等美学原理是创造美景的有效途径。

中西美学对比

美育中西美学对比 推荐阅读:[论文关键词] 中西方美学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谐自然传神[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 [论文关键词] 中西方美学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谐自然传神 [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从比较中寻求不同文化的发展规律,会更加突出中国艺术的重要性,领悟中国文化的实质.进而在当代学人的眼中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形象的同时与西方绘画互补长短,逐步走出传统发扬传统。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在我们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西方画家的作品,欣赏课的知识要点和具体的讲授内容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参考形式能从美学的本质上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形神绘制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使我们的脑海中理清教学脉络,更清楚传授知识的要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对待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语言时,能从美学的本质上以艺术的共同规律做深刻的富有特色的研究,而寻求跨文化的共同规律.会对学生认识我们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对比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也表明它们的外部世界不同,它们心理结构也不同.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希腊是一个世界,中世纪是一个世界,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以毕加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艺术与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有明显差异。泰纳曾经在《艺术哲学》中说过:"希腊是一个美丽的乡土,使居民的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日."但是尼采却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悲剧精神,其“日神说”与“酒神说”对现代西方的美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一)有与无 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绘画画同时包含自己的弱点,失去了对空间的追求。以无为本,气的宇宙。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看看《最后的晚餐》看看《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当代

园林植物配置与搭配

园林植物配置与搭配 1、园林植物的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造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通过设计产生春则繁华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四季皆有景,各景有不同。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使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1)利用优美的姿态松树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竹象征“虚心有节”;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质;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胡杨象征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斗志;莲花、荷花是佛教的标志。 (2)利用丰富的色彩如秋天大叶白腊、复叶槭的树叶的黄叶、红花表达一种秋的联想;梓树的白花是一种宁静柔和的象征;春季山桃花、榆叶梅的红花朵朵表达一种欢快、热烈;而枫树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白桦树表达了一种清高和与众不同。 (3)利用沁馨的芳香桃花的甜香;菊花的浓香;梅花的暗香;荷花的清香;月季的芳香。 (4)利用美的芳名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杏花;富贵、幸福;丁香;象征欣欣向荣,大地回春;万年常绿有祥瑞寓意。 2、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此外还应考虑到落果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 3、园林植物的空间处理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充分做好空间处理工作,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如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

试述中西方建筑美学的差异及来源

试述中西方建筑美学的差异及来源 瞿少杰 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伴随着我们对美学认知与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美学这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学科逐渐兴起。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然而中西传统建筑在不同社会文化功能的影响和制约下,去卩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尺度,即中国建筑的人的尺度和西方建筑的神的尺度。那么对于有着很大差异的中西方传统建筑,他们又表现出怎样的美学差异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差异所在 1、建筑用材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

留下的历史见证。虽然中西古代建筑都起源于木构,这已为大量的人类考古发现所证明。但是,中国(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建筑始终对土木情有独钟,传统建筑仍以木为材的梁架结构体系,沿用了原始的木构结构,并保持了长期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使得中国建筑把木材运用得得心应手,把木材的装饰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用土木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信念。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线形美”,讲 究线条的婉转、流动和节奏韵律,擅长以线造型,以线传情。中国传统建筑采取木质的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感染力。故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单体建筑的外轮廓线,还是群体建筑的天际线,都与中国绘画重的勾、描有相同之处。 2、建筑造型上的差异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 《阿房宫》赋里的“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就是飞檐的真实再现。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一一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

植物配置案例分析

园林植物与植物造景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姓名: 学号:

前言:植物配置是运用艺术效法把各种植物的所有要素组合起来,以美的形式使园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造出美的环境。以自然美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植物景观创作。 节点一: 1:黑松2:女贞球3红叶石楠4沿阶草节点一植物艺术配置的原则: 多样统一的原则:在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对比与调和原则: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有的体量上的很大差别。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运用色彩的调和,则可获得

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红叶石楠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手法来创造点景。 韵律与调和原则:植物种类并不多,按高矮错落做不规则的重复。其中高矮、色彩、景象交叉变化之中,如同一曲交响乐的演奏,韵律无穷。植物群落由疏变密,由高到低,都是取渐变形式,由此获得调和的整体效果。 主体与从成的原则:乔木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植物不可能是绝对对称均衡的,但仍然要获得总体景观上的均衡。这包括各种植物或其他构成要素,在体型,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各方面能体现出量的感觉,要从各方面权衡,以求景观效果的均衡。在立面上看,这处节点上部量大而下部量小,被认为是稳定的。 分割空间原则:乔木、灌木球使得空间分割开来,成为一个半封闭性空间。使得空间层次分明。 节点二:

1:石楠2女贞球3沿阶草4月季节点二的植物配置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这些视角需要软化,这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即采用了月季)成为“万绿从中一点红”。同时也是景观布局过渡需要。在这处节点,可观型、观花。旁边是休憩坐椅,在休憩时可闻到花香,看到植物的曲线美,也为一处美丽的植物景观节点。 在这处植物配置中,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 对比变化,在长长的路上,乔木与灌木配合,灌木与灌木配合,使得空间多变,而不产生乏味之感。同时起了分割和引导的作用,通过成丛的灌木组合,分割出空间营造出来深邃的空间层次。 在其旁边,是一览无余的水库,通过渗透与流通,灌木低于视线,使空间前后景观互相渗透。植物有其亦曲亦直的线条和丰富多变的造型,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这些灌木能够营造灵活多变的空间,达到空间的渗透与流通。 总结:在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

浅谈中西艺术审美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艺术审美方式之差异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诸多文化各自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有其普遍的事实基础,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起就产生了民主制度,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毫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一个不变的宇宙观,不变的政治制度,不变的伦理信条,不变的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而中西方人艺术审美方式的差异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艺术审美也就具有了个不同的特色。中国人面对艺术的审美对象运用的是散点观察与体悟,而西方人用的是焦点透视与认识的方法。 1、散点透视与中国艺术审美何为散点透视,即是中国人在审美时采取的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观照方式。中国人审美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进行审美,而是在来回走动中进行审美,在人走动的同时,视觉也在移动,在人游动中进行审美,即所谓的“步步移”、“面面看”,如中国的山水画。中国画是用散点透视,而西方焦点透视的视点只有一个,而散点透视却不拘于一个视点,因此视感官的投向以及视野,真是多角度,多层面了。散点透视在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画的审美造型格局、从而将画家从精确描绘客观对象的追求,拉到了写心的自由王国。画家从“如实描绘”的圈子中走出,是没有更多选择的一只能走到“写意”的领域,精神的表现提到了第一位,这是合乎逻辑的进程,我国的这一进程从唐代开始,以渐进的步履推进,到苏拭时代,理论确立了;到元代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大局已定。写意作为一流派已稳操胜券。中国画走向了这么一条路,完全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必然归宿。玄学精神的浩盛与科学精神的不足。使文人以‘道”心看待世界,艺术美学的精神受哲学思想的制约,形成了与西方焦点透视不同的中国散点透视的艺术审美方式。 2、焦点透视与西方艺术审美西方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艺术审美方式。中国人认识事物,只有上升到了天道,才算从根本上把握了该事物,由此产中了远近俯仰的审美方式;而西方人认识事物必须将这一事物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这种思维方式终于导致了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的产生,在艺术审美领域就形成了焦点透视。中国人用散点透视的远近俯仰来寻找客观对象的气韵,而西方人以寻找最佳的视点来认识和表现事物最美的方面。自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马萨秋发现远近透视的规律后,西方美术才开始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画家利用投射视线与物体各表层部分的交切点来显示被画物体,这是上一种精密的空间科学把握。从十五世纪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透视学的分枝学科相继建立,根据物体的空间位置,有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又有了线条透视,色彩透视。所以,宗白华先生说:“西洋画在一个近立方形的框里幻出了一个锥形的透视空间,由近及远,层层推出,以至于目极难穷的远天,令人心往不返,驰情人幻,浮士德的追求无尽,何以异此?” 3、体悟与中国艺术审美在对艺术审美的问题上,远近俯仰仅仅讲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传统的艺术审美还有一个由外而内的审美方式。中国画来讲,中国画的传统是直追玄理,它不是以科学的知识培养艺术家对于“物”的结构的把握,而是以玄理陶冶画家的主观“悟性”,画家将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现象混融一体,与其说是画山水、花鸟,倒不如说是画心。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将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画家每以皮、肉、骨、血论画,天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每个人对于园林绿化的进程也越来越重视。只有植物选择对了,才能产生美化周边环境,调节周边气氛的双重效果。园林的布置方法有植树、种花、灌溉等,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绿色植被,提高城市的绿地面积。园林绿化的实行有很多功效,可以消除灰尘、减少噪音、调节周边的温度、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地域特色不突出 我国地广物博,各城市之间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各不相同,而且各个城市的规模、历史文脉等文化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时,应当因地制宜。但在我国实际城市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盲目追随的问题,各城市之间的园林绿化方案千篇一律,无法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色。 2植物配置模式单一 在我国各城市城市绿化的规划中,绿化植物配置多选择一些容易成活的植物,例如,在城市绿化中大范围地种植草坪。植物配置单一使得城市绿化毫无创新精神,没有考虑到各种植物的美学价值、绿化效果,无法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3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水平不够

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应当满足城市建设生态平衡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绿化植物配置设计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影响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水平。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研究 3.1制定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 由于植物在配置上缺乏整体规划性,因此,城市应该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制定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例如,商业区应该选择能凸显文化气息、浪漫气息的植物,尽量避免常见树种;生活区则要选择树冠较大,可以用来遮荫的树木,这样不但能净化居民区的空气,还能为居民的出行创造条件。 3.2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生的原则配置植物 城市园林的种类有很多,因此,园林绿化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生的原则,按照不同的地理条件、建筑物性质、功能和造景的要求,合理选择植物,保证植物科学合理地搭配,这样才能同时满足休憩与观赏的需要。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是观赏、防尘、隔音、净化空气以及保持水土等,所以,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要合理选择植物。另外,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还要注意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气候的植物,这样不但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节省后期植物维护管理的费用,还能达到绿化的效果。 3.3植物配置的手法 3. 3.1分层配置。

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

中西方美学差异及其原因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西方美学的差异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本文将以中西方建筑形式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美学的差异及原因。 关键词:美学天人合一理性主义人与自然和谐 一、中西方美学的产生 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但是真正把美学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提出来却是在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美学是一门介在艺术与哲学间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一门有关艺术哲学的学问。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 由此,中西方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 二、中西方美学差异在建筑上的体现 1.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差异:中国灵隐寺和德国科隆大教堂 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有许多重大的差异,它们主要是由中西民族在伦理观念、心理气质、宗教意识、传统文化、术趣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国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宁静与平安。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它从13世纪中起建,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缮工程不断。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原因

中西方美学思想地差异及其原因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地到来,我国对外开放地进一步扩大,中西方美学地差异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地诸多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发展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了东方和西方人得审美情趣也大相径庭.为了探究两者之间地差异和引起差异地缘由,本文通过对各方面地具体实例地比较,总结.阐述了具体中西方美学之间地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地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美学,差异 一、中西方美学地形成 西方美学地演变往往是随时间和内容地变化而变化.例如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模仿论”,而近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再现现实”.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快感”,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美地对象作用与人地神经使人感到“舒适”.鲍姆嘉滕将感性认识地完善界定为“美学”,提出“知”、“情”、“意”三个概念.为康德美学体系地建立奠定了基础.康德对审美愉悦特性作出了有价值地分析,提出“鉴赏判断”这个概念.席勒曾把劳动与艺术作比较,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地“游戏冲动”. 而中国古代美学地演变不像西方遵循严格形式逻辑地程序和规律,而是借助于朴素地辩证逻辑、弗晰逻辑.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地范围没有形式逻辑要求地确切地外延和内涵,而常常是同一范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叠加和转换其内容,内涵和外延随之扩大或缩小,在先秦时期一般是哲学、生理学、天文学等学科地范畴,但经两汉、魏晋地发展,就转化为美学范畴了,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应物象形”等等.这些美学范畴地形成,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完善化和成熟化地阶段,这是艺术哲学和美学体系地形成所必不可少地理论准备. 二、中西方美学思想差异 ()中西方宇宙观地差异 “有”和“无”给中西方文化带来了第一个、也是最根本地差异就是宇宙观地差异.同样从中西方宇宙观地差异上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在美学思想地差异.“有”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西方人把“存在”作为宇宙地本体,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存在.以存在和“有”作为认识地世界对象,并且把稳定地、不变地、恒常地作为存在地根本,这就是“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地美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实体论”.他认为:世界地本源即实体是由质料加形式所构成地,美在于事物体积地大小和秩序,“秩序和比例地明确”是美地形式特征.确定事物是否美,必须依据量(体积大小)地原则和秩序(把事物各个不同地因素、部分组成一个和谐统一地整体)地原则. 中国人地宇宙观与西方人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地.这从老子地“道生”思想就不难看出.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地本源,万物均从“道”演化而来,即著名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点出“道”作为宇宙万物地本源,是令人捉摸不透地,是难以用言语表达地.中国人这种“道”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宇宙观与西方人对宇宙地认识可以用一套概念系统表达出来地宇宙观上地南辕北辙就势必导致了中国美学思想地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