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第五章第二节
第五章第二节

牛顿第三定律_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我选用的教材是粤教版教材,面向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来浅谈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六节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的三个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核心内容。牛顿第一、二定律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受力物体,只能解决一个物体的受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而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牛顿第三定律”,是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它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它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的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物体扩大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力学的解题范围。 接下来是学情分析: 首先从知识层面说,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即一对平衡力是指同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但是他们的这一认识只可能是定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要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从力的性质、作用的同时性等进一步认识,并进行定量探究。 从能力方面分析,作为高一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对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对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认识,尽管这个认识不一定正确。他们的好奇心强,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在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主要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物理情景”,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知识点+巩固提高新版济南版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知识点】 1.(考点1)人体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 2.(考点2)什么叫神经元?其功能是怎样的?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 3.(考点3)神经元的结构是怎样的? (1)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的。 (2)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突起包括轴突(长)和树突(树枝状)两种。 4.什么叫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1)神经纤维:神经元长的突起(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在外边的髓鞘。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5.什么叫做神经?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 6.脊髓的位置是怎样的?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 下缘平齐。 7.(考点4)脊椎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1)脊椎分为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2)灰质位于脊髓中央,横切面呈蝴蝶状,色泽灰暗, 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具有反射功能,可以调节人体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 如排尿、排便、膝跳反射、小儿麻痹等都是脊髓灰质的作用。 (3)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上行神经纤维和下行神经纤维,具有传导功能。是人体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8.(考点5)什么叫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的区别是什么?

(1)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在一起,完成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的神经结构叫神经中枢。大脑里的神经中枢是高级的,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 (2)神经中枢是指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 9.(考点6)脊蛙反射实验中为什么要切除蛙的脑部? (1 (2 10.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11.大脑的结构是怎样的?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1)表面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分。上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 (2)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将大脑皮层的各功能区、两大脑半球以及小脑、脑干、脊髓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大脑皮层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运动。 12.(考点7)大脑的功能是什么?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 (1)躯体运动中枢:支配身体对侧骨骼肌随意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接受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 (3)语言中枢:能够支配说话、理解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区。 (4)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的部位。 (5)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的部位。 13.小脑的位置和功能是怎样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A 1、电路的组成 ①由 、用电器、 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 ;导线: ; 用电器: ;开关: 。 2、干电池的锌筒是____极,碳棒是______极。 3、如图所示,在小灯泡和开关之间连着金属夹A 和B ,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 和B 之间分别接入铅笔芯和木尺。小灯泡发光时接入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它是__________;接入_________时,小灯泡不发光,因为它是_________。 4、避雷针工作时,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那么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 A.从尖端流向地面 B.从地面流向尖端 C.没有电流 D.是任意的,没有规定 5、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 6、 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电动机模型和一盏电灯,当开关S 闭合后, 则( ) A .电动机转动,灯不亮 B .电动机转动,灯也亮 C .电动机不转动,灯亮 D .电动机不转,灯也不亮 7、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 ⑴灯正常发光 ⑵灯不亮 ⑶电源会被烧坏 ⑷灯会被烧坏 A .⑴ B .⑵ C .⑶和⑷ D .⑵和⑶ 参考答案: 1、①电源 开关 ②略 2、负 正 3、铅笔芯、导体、木尺、绝缘体 4、A 5、C 6、 C 7、D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B 1.电流通过半导体二极管时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_________流动,电流流过时能发光的二极管叫_________,可用来做指示灯。 2.在使用电源时,不允许将电源的_________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否则将出现事故。 3.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会产生电流 B .电路是通路就一定会有电流 C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中一定就有电源 D .电路中电灯发光,电路不一定是通路 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S 2,断开S 1S 3时,电路是断路 B .闭合S 1S 2、S 3时,电路是通路 C .闭合S 1S 2,断开S 3时,电路是短路 D .闭合S 1S 3,断开S 2时,L l 发光而L 2不发光 5、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 能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正确电路是( ) 6、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关于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关连在靠近电源正极一端,才能起控制作用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课标具体目标 通过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明确海陆变迁的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大陆漂移学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并明确变化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 2、难点: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95%学生能够掌握 2、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85%学生能够掌握 3、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8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并能弄清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3、通过了解地球海陆的发展变化过程,锻炼同学们的读图析图、想象思维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 进行科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播放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片段,从而引入新课。 评价:利用课外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 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图2.13~2.15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请你解释原因,并结合生活体验、知识经验列举类似的例子,时间限制3分钟,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一排为一大组。 喜山探险,东海遗迹,围海造陆三个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并通过已有 的知识经验对个案进行补充,让学生体会到海陆变迁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地理生活化。 教师引导: 喜山探险-----地壳变动 海底寻宝----海平面升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例子越来越多, 海面上升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低地国家和城市面临不同成都的灾难。下面我们来欣赏 一段视频《后天》。可以看出,海平面的运动对人类影响是极具破坏力、毁灭性的,这也从侧 面提醒我们要关注保护环境,否则人类将自食其果难逃厄运) 围海造陆----人类活动(围海造陆的地区都是沿海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地狭人稠,围海 造陆可以缓解这些地区用地的紧张,当然如今的荷兰的拦海大坝,还 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的游客) 教师小结: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是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人类活动是造成海路变迁的人为原因,前者为内力,后者为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其主要作用的是内力,即自然原因。 评价:通过实例探究,明确海陆变迁的原因,以及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形态起主要塑造作用的力量。课外延伸海陆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承转: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提问:这是现在的海陆面貌,原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是谁最先提出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下面让我们再现当年一次偶然的发现! 活动二:情景再现---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大家好我是魏格纳。 旁白: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目光正好落在一幅世界地图上。 魏格纳:咦?奇怪! 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凹凸为什么会如此吻合? 旁白: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 魏格纳:(一手拿起南美洲,一手拿起非洲)非洲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是不是后来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旁白:这一发现促使魏格纳开始研究大陆漂移,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 魏格纳:轮廓吻合也就罢了(双手拿起端详),两岸的古老底层也具有相似性,就连两岸的生物物种都差不多呢!这难道不足以证明“大陆漂移”吗? 旁白: 依据前人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察,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 洋的分布状况 旁白: 但是,他的假说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说,现在 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是人类 重新认识了地球。 魏格纳与旁白:谢谢大家!

2021-2022年高中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年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从课程整体而言,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应用极其广泛。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更具有智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教学对象 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为高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有参与意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 学生的接受能力 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较强。好奇心强是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情况 学生在初中已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对定律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功能及新课标的要求,并联系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确定的重、难疑点如下: 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平衡吗?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为此我打算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改演示为学生实验,让他们从实验中归纳出规律 2.例题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释疑 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采用的教法为实验法、探索法。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把教学引导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体验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 二、学法指导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三会”: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我对师生间的互动是这样设计的。 三、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设问提出研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第五章第二节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人:薛新梅 课题 第五章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求 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 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教学重点 与 难点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第五章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五章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完成 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导入新课: 当代资本主义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讲授: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 1、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呈剥削和对立的关系。 2、19世界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①国家资本所有制 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国家资本所有制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②法人资本所有制 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法人资本所有制的性质: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刘立煌说课稿详细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牛顿第三定律,我是08科本的刘立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将从五大板块展开我的说课,第一说教材,第二说学情,第三说教法学法,第四说教学程序,第五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出处: “牛顿第三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 地位和作用: 从课程整体而言,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其中独立的一个定律,能体现物质间普遍联系的规律,应用极其广泛。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标要求: 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正确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并能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因而更具有能力培养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理解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3)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体会人类只有掌握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结合三维教学目标及课标要求,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设定为牛顿第三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少不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 知识层面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能力层面 学生虽然有了初中的物理基础,可认识层面上还是停留在感观的理解上,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的异同之处,学生往往把其混淆。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设计本节课的难点为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性格特点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二册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

第二节城镇化 第一课时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01城镇地区集聚和□02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也称城市化。 2.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城镇化与工业化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03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1)关系: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04相互促进的。城镇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05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可推动□06城镇化进程。 (2)意义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1.判断正误。 (1)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B.城镇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C.城镇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例 D.城镇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例 答案 A 解析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水平一定提高吗? 提示不一定。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人口比例增大,则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人口比例也可能降低,城镇化水平也会降低。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时间差异

1.判断正误。 (1)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 (2)大城镇发展迅速和中小城镇发展缓慢是当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2.下列国家中,处于城镇化后期阶段的是() A.中国B.印度C.美国D.埃及 答案 C 解析美国为发达国家,处于城镇化后期阶段;中国、印度和埃及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2)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牛顿第三定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进行教材分析:《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之一,它既是整个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又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可见,《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很高,达到了理解与应用的水平,而且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提出过程性要求,即通过实验达到知识目标。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道二力平衡的知识,而且他们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但是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会存在错误的前概念,比如认为:①强者施予弱者的力大;②主动施力者施加的力更大;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可以相互抵消。所以教学中要多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多提供感性素材,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前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3)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

实验能力,体会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对实验活动与生活情景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概括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教学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五、教法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认为:差的教师只会奉献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所以在学法上采用自主探究的实验归纳法,通过重视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探究,得出结论,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的条件。 3.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1.概念 2.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常见的电解质 ①酸:HCl 、H 2SO 4、HNO 3、H 2CO 3等 ②碱:KOH 、NaOH 、NH 3·H 2O 、Mg(OH)2、Al(OH)3等。 ③盐:KCl 、Na 2SO 4、Mg(NO 3)2等。 ④水。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Na 2O 、CaO 等。 (2)常见的非电解质 ①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SO 3、P 2O 5等。 ②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 3。 ③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 4等。 [特别提醒] (1)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 (2)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O 2、SO 2、SO 3、NH 3等是非电解质。 (3)CaO 是电解质,它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CaO 与水反应生成Ca(OH)2的原因。 1.将下列电解质、非电解质与相应物质连接起来。 (1)电解质 (2)非电解质 1.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SO 2、CO 2、NH 3、酒精、蔗糖等是非电解质。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 3.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高,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4.水溶液中的两个电离方程式: NaHCO 3===Na ++HCO -3;NaHSO 4===Na ++H ++SO 2-4。 电解质 A.HNO 3 B.Ba (OH )2 C.SO 2 D.葡萄糖 E.K 2CO 3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的内容。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研究理论的基础。牛顿运动三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2)、通过定量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定律并能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总结并应用物理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有意识的去感知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所欠缺,老师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定性到定量的总结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讨论法,类比法。 六、教学仪器 多媒体课件,大量程弹簧秤,小车,薄木板,圆铅笔;圆珠笔芯,水,摄像头。 七、主要的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6分钟) 从生活实例引入: 1、演示实验——“以卵击石”。 (强调除了生鸡蛋破以外,更应注意观察石块后退的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体会:碰撞发生时,鸡蛋受力的同时也给石头一个力,力是相互的。 2、亲身体验: 学生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用力推桌子。——(问)感觉如何?如何解释? 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义: 新课讲授 用实验探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基本特点。、 演示实验一:把薄木板放在并排的圆铅笔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放在木板上,问: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测试试题

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检测题) 1.下列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 B.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 C.神经系统对人体各部分起协调作用 D.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可随意支配2.有关下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是细胞体,[3]和[4]是神经纤维 B.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3]进行传导 3.脑与躯干,脑与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A.小脑 B.脑干 C.脊髓 D.大脑 4.组成脑的三部分结构是() A.大脑、中脑、小脑 B.大脑、小脑、脑干 C.大脑、小脑、脑桥 D.大脑、小脑、间脑 5.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A.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2.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 A.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 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 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 3.如图是脑的侧面半球,据图填空。

(1)①是,它的表层叫做,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可称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中枢。 (2)当图中[]受损,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受损,可表现出运动不协调。 (3)“中风”病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这是因 为。 (4)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 C.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 C.脑干不属于脑的组成部分 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1)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以防跌倒死亡,你知道保护后脑,其实是为了保护。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发生了病变。 (3)“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损伤了。

第五章第二节

任何物质,只要它表面的温度大于绝对零度(即t>-273℃),那么它将时刻不停地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向四周空间放射能量,这种能量的传播方式称为辐射,以这种方式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也把辐射和辐射能统称为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 (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太阳直射辐射 指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量的多少。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J/(m2·s)。 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海拔高度、地球纬度 2、太阳漫辐射 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空气透明度 3、太阳总辐射 当地球处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较小,称为太阳常数。其值为1367.69J/(m2·s),其变化幅度一般在±2%范围内。 4、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 吸收作用 a.大气中各种成分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其吸收量,约占大气上界的6%。 b.云层的吸收作用云层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其吸收量约占大气上界的14%。 反射作用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有时可达80%,全年平均统计,大约使太阳辐射削弱了27%。而且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反射率越高 各种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相对较少 5、光照强度 表示物体被光照射明亮程度的物理量,是太阳辐射光效应的表现。光照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可见光的强弱。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我国常用米烛光,1lx就是以一个国际点光源为中心,以1m为半径的球面上的照度。 二、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 (一)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1、地面辐射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300K左右,地面日夜不停地放射辐射,称地面辐射,以Ee表示,其辐射波长为3~80μm,放射能力最强的波长10μm。地面辐射的波长全部在红外光区,因此,地面辐射又称为地面长波辐射和红外热辐射。 地面辐射结果 据统计地面辐射的能量93%被大气所吸收,仅有7%的能量散失在大气层之外,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仅为大气上界的6%,可见大气能量主要来自地面,而不是来自太阳,所以说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热源。 2、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温度升高,平均温度约为200K左右,大气亦不断地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波长叶属于红外辐射,所以大气辐射也称为大气长波辐射。 3、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向下到达地面的那部分辐射,因为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所以称为达逆辐射。 (二)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用E表示:E=Ee-Ea,通常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所以Ee>Ea,E>0,即地面放出热量多,而得到的补偿少,这就意味着地面有效辐射将使地面损失热量而降温。影响地面有效辐射(E)的因素有以下6个:水汽、风、地气温差、下垫面性质、覆盖、海拔高度 (三)、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见光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又称生理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植物对光合辐射各种波长的吸收和利用是不同的,把参与作物光合作用并转化为有机物质而储存起来的太阳辐射。

(完整版)《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在自然界中,大到天体的相互作用,小到基本粒子间的作用,都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它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遵循的共同规律,应用非常广泛.因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单、方便的优点。动量守恒定律作为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课(人教版)的重要内容来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基本体系的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内容提出了如下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2、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结合三维教学目标,提出本次教学设计的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应用广泛的自然规律,要达到这目的,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正确理解其成立的条件和特点,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成立的条件。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说课流程图

一、教材分析: 本节《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本章牛顿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更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其中,牛顿第一、二定律的研究对象多是单个的受力物体,它们只能解决一个物体、一个系统的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则揭示了自然界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性和相互性,就像一座桥梁,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它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有效的补充,拓宽了我们解题的视野。同时,牛顿第三定律与前面第三章学习的力紧密相关,是在其基础上对相互作用力的更深入的探究,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碰撞问题、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可见,牛顿第三定律,承前而启后,地位非常重要。并且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牛顿第三定律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高考考纲中,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是Ⅱ级要求。牛顿第二定律是考察的重点,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与斜面、轻绳、轻杆、轻弹簧、圆周运动等内容综合的题目紧密相连。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学生对相互作用力并不陌生,他们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并且,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学习,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对这一知识的了解,基本上处于记忆的层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认知的不足。

从能力角度分析,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他们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利于本节的实验探究教学。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案为前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开展探究式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使用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分层探究的设计思路,教师通过引导、实验、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同时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会在具体问题中确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能用它分析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能正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大量事例、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相互作用力的规律,认识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3)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勇于探索,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 (4)通过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5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反馈三个环节说明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教学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与力的实际问题时,牛顿第三定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有意识地利用该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关于这点,老师们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与力的实际问题时,容易忽视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而事实上如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好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以后物理的学习十分重要。 2、学生情况及学习方法的分析: 根据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对常见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有一定的认识,能对物体进行基本的受力分析。这些条件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准备。但同时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教师在处理的过程中就要提供很好的感受性材料,设计好问题,铺路搭桥,简化“模型”,降低难度,让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同时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也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三维目标的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4、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而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即是重点又是难点。 5.教学方法与手段: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 难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实验、暖水瓶、温度计、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澄清石灰水、试管、玻璃管、棉花、漏斗、烧瓶、蜡烛、课件。 学生准备:部分学生帮助老师准备实验。

呼吸作用的概念 实质 公式 应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演示实验三: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 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 小时以后,观察。 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 熄灭了。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立 刻熄灭。甲瓶里缺少氧。 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氧。 根据三个实验得出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在彻底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氧的参与。而有 机物的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而且发生在所有植物细胞的内部。以此推测出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 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 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 叫做呼吸作用。 分析得出呼吸作用的实质: 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 志,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农作物 的产量和品质。 归纳总结: 保证呼吸作用的方法: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用瓦盆栽花。 降低呼吸作用的方法:储存粮食时,干燥低 温;储藏蔬菜水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区 别 部 位 含叶绿体的活 细胞 所有活细 胞 条 件 光 有光无光 均可 原 料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 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 氧化碳,还产生水。 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 燃烧情况。 思考:为什么蜡烛在甲、乙 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 样? 甲瓶里的氧到哪里去了 呢? 归纳总结出甲瓶里的氧被 萌发的种子吸收了。有机物 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时,需要氧的参与。 掌握记忆呼吸作用的概念。 讨论分析出呼吸作用的实 质。 思考呼吸作用的过程,怎样 用公式表达出来? 明确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思考讨论 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上怎 样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 行,又如何降低呼吸作用的 强度来保存食物? 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巩固旧知识,识记新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