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二 留饮、伏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二 留饮、伏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二 留饮、伏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精讲二留饮、伏饮

下面,我们把第8条~第10条,看一下,这就是留饮的概念,说它分属于四饮之中,现在,我们看四饮的留饮,就是第8条到第10条,这三个条文讲:“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它原文写的是“如手大”,请大家注意看[校勘],那么多的注家,同意把它改为“如掌大”,这也是来源于临床实践,“如手大”,手挺大,“如掌大”,就手掌这么大的地方,后背一共才几巴掌大啊,所以,应改成“如掌大”,你若背诵这个原文的话,也就是狭义痰饮的留饮,有“背寒冷如掌大”,“背寒冷如掌大”的病机,怎么解释?我们《讲义》说得比较浅湿,就是饮邪留积以后,阳气被阻遏,不能展布,出现背寒冷。我觉得,在上次讲“心痛彻背”的问题上,给大家说了关于“胸为气海”的问题,背为五脏六腑的腧穴所在,所以,它又是阳气出入之所,因为狭义痰饮,饮留在心下,那么背应该特指心俞而言。作为腧穴来说,它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这是我们复习过的,作为在背部的心俞,当然,背也是胸之府,诸阳它受气于胸中,而心阳转行于背,因此,饮留心下则出现了一块,象手掌大的地方寒冷感,有寒冷感,是由阻遏阳气,同时也影响督脉的温煦功能所致。关于“背寒冷如掌大”,能够见到很多的情况,当审因论治,比方说肺结核的病人,

我见过的八型空洞型肺结核,那个病人总是说,他后背有一巴掌大的地方凉,但实际上我们说,作为空洞型肺结核,应该是偏于虚热,但是长期不愈,则表示阳气不足,也表示局部的寒冷,特别是背部,我说了,作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因此,“背寒冷”表示阳气不达,是阳气不得舒展的一种标志。我还看过我们的一位老书记,老领导,他实际上就是一位冠心病的病人,他就说他背寒冷,用了好多温阳的办法,同时,他自己用一些电热的小器械,在后背局部温暖,效果均不佳,那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不仅要看到心阳的问题,也有肾阳的问题,所以,在临床上要具体分析,“背寒冷如掌大”,首先,你应该想到是,狭义痰饮的一个标志,然后,你再结合,具体的体质因素和病证情况,至少告诉你,这是阳气不达的表现。“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第9条:“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这应该是悬饮的留饮,“胁下痛”,刚才已经讲过了,是胸胁的疼痛。现在说这种疼痛,又“痛引缺盆”,“缺盆”在哪里?锁骨下的那个窝,如果按照十二经的循行部位来说,它应该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和胸胁的悬饮有什么关系呢?肝、胆相表里的问题,足厥阴肝经的循行部位我们已经说了,它布两胁,络胸,实际上也是络胆,然后循胸胁,再上心,所以,它这个循行部位,就是肝、胆相表里的话,它接近于这个部位。我觉得,张仲景的时代,

他能够认识到这个水平是很了不起的,我第一次注意它,是西医呼吸科的医生,他对一个肺癌病人的诊断,第一下触哪呢?请同学们注意,锁骨下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肿大标志着肺癌进展,而且有转移的可能。现在我们说痰饮,它和胸水的临床表现紧密相关,疼痛部位要牵引到缺盆,也证明这病情比较深重了,因此,它叫做悬饮的留饮,我们再回想留饮的概念,一定是饮邪深聚于里,部位比较深,病程比较长,病势比较重,而且一般药物难以攻除,因此,我觉得,他在原文上,能够把“缺盆”这个部位提起注意,临床诊断意义是很了不起的。下面,他又说“咳嗽则辄已”,“辄”,昨天我说寒疝发作,是犯寒辄发,是指立即,立即就怎么样,现在说“辄已”,立即就怎么样啊?被迫,一种自救的状态,不也深咳嗽,不敢随便打喷嚏,为使胸痛能够得以缓解或者减轻。还有的字样为“咳嗽则转甚”,这两种表述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胸痛也好,胸胁疼痛随着咳嗽、吐痰、打喷嚏加重,被迫要减轻,这是对症状的描述,是这种现象,作为治疗过程中,我认为,在注家里面,当然是近代的人,陶葆荪著的《金匮要略易解》,他是广州人,早就作古了,因为他是解放后50年代的名医,发表的《金匮要略易解》,他那时候就是这个观点,不能因为咳嗽,使胸痛加重,而不咳或者是镇咳,一定要促进饮邪排出,这种悬饮的饮邪,除了通过药物化除以外,也应该促使它病因尽量顺利排除,这作为临

床借鉴吧。“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这是讲支饮的留饮,所以,我说饮留部位在胸肺,就是胸中之义,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短气”,刚才说了,“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是支饮的典型症状。现在这个“短气”仍然是标志,是支饮必有的,是出现呼吸疾病肺气不降,应该有的症状,为什么“渴”?这个“渴”也是我刚才提到的,属于津液不布,气不布津,肺气不利,因为作为水液代谢,和肺、脾、肾、三焦、膀胱密切相关,作为肺来讲,为水之上源,所以,当肺气不布,津液不能上承,必出现口渴,“四肢历节痛”,应当是溢饮的留饮,因为饮留的部位在四肢,所以,“四肢”二字提示了,这是说溢饮的留饮。历节痛,这一定要和我所讲过的历节病,区别开来,历节病,一定得在病因上是肝肾先虚,复感风寒之邪,它有那么多的原因,关键是伤在筋、骨,现在,这个饮邪(溢饮的留饮),只不过是停留在四肢、肌肤之间,所以,这是经络的痰饮,绝对不是历节病,要和外湿进行鉴别。刚才我已经重复过了,外湿是少量的水液,沾着在肌肉、关节之间,得用微汗法,现在,溢饮也得用汗法,但是,这是经络的饮邪所致,所以,肢体的局部,可能也出现顽麻、疼痛,因为咱们讲了,溢饮也是四肢肿,身体疼重,没有汗出,应该用汗法来治疗,但是,痛点应该固定的,如果说和外湿鉴别,它(留饮)和外界气候变化有关系吗?可

能不象外湿那么密切,外湿一定和季节气候,特别是寒湿、风湿之邪相关,而留饮,尽管饮邪为阴邪,但是,好象没有那么鲜明的与,季节、气候变化相关的特点。这是关于四饮的留饮,它分属于四饮之中,根据就是8条到第10条原文,最后一句话,叫做:“脉沉者,有留饮”四饮的留饮脉见沉,因为阴邪、饮邪深聚于里,脉表现为沉,深聚于里的饮邪为阴邪,它要阻遏阳气,所以表现为脉沉,这就是,不管哪一种留饮,脉均见沉。下面,来看第11条,第11条说伏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shun]剧,必有伏饮。”(二类)瞤[shun]剧,不能念“瞤[chun]剧”,原来我学习的时候,老师教我“身瞤[chun]剧”,现在你若查《新华字典》,念成瞤[shun],比方眼皮直跳,那就是“瞤[shun]”,跳得厉害就叫瞤[shun]剧。这讲的“其人振振身瞤[shun]剧”,就是全身肌肉颤动厉害的意思,牵拉跳动。我刚才已经强调了,如果伏饮是支饮的一个类型,支饮饮留部位在胸肺,因此,这讲的饮留于“膈上”,“膈上”实际也是“胸中”,也应该说是饮停在胸肺,这个“病痰”的“痰”理解成,饮邪流动貌,是清稀的水液停在胸肺,因此是属于支饮的范畴,支饮的范畴,它本来就“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所以,它有胸满,咳嗽、喘、吐痰等症,不管是支饮的主症,还是支饮的留饮,就应该有饮阻于肺的,这一系列

表现,现在要说的,是“发则寒热”,上次讲,寒疝“若发则白汗出”,说它是发作性疾患。现在,这伏饮,也是一种发作性疾患,当发作的时候,伴有寒热,背痛腰疼,甚至目泣自出,[词解]什么叫“目泣自出”,就是眼泪自己不自主的流出来了,谁都得过感冒、咳嗽,流鼻涕、眼泪的,甚至于涕泣相随,不只是流眼泪,感冒初期,西医也要讲,卡他性炎症,就是鼻涕、眼泪同时流出,这里的描述,实际上告诉你,它有外感的因素诱发,那么,前面强调,“膈上病痰,满喘咳吐”,是素有饮邪的问题,素有饮邪停聚在胸肺,然后又被外邪诱发,所以,见了一派的表证,这表证应该是太阳经脉、经络的病变,这就象我们讲的表里同病,素有支饮在胸肺,又被外感风寒之邪诱发,出现太阳经脉的病变,这是经络的病变,内外合邪了。内外合邪,我刚才讲了,它就是阳气不通,特别是肺气不能很好的宣发和肃降,因此,也表现为身体的“振振瞤剧”,[词解]讲,振振瞤剧,是全身振颤动摇得很厉害,这就是阳气不得宣通造成的,这实际上表现了膈上伏饮,发作前、后的症状,出现内外合邪,这是饮伏于胸肺,肺卫之气受阻,出现的一种全身表现,不能自主的“目泣自出”,不能自主的“身瞤剧”,颤动,所以,这是伏饮的标志。关于[按语],请大家看一下,“本条论伏饮是外寒引动内饮,并无疑义”,诊断上没有问题,伏饮的概念,刚才我也说了,是饮邪潜伏不出,还得具备那四大

特点,现在“发作于外寒,只是一个诱因,但饮久阳虚,容易招致外寒,这是本证致病的实质”,实质就是内外合邪,外寒是作为诱因,引动了伏饮,本条有论无方,陈修园说:“俗为哮喘”,这个病人就是哮喘病,而且可以说是属于寒哮一类的,应当主张表里兼治,就应该用小青龙汤,若再喘甚,表证已解,就应该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这是上次咱们在第七篇讲的,如果说有关的话,就是小青龙汤证,表里皆寒,表里双解,表证解了之后,还是喘满,内外合邪,邪实气闭,形证俱实,具备那几个特点的时候,咱们就得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如果要结合本篇的话,将要学习支饮的重证,木防己汤的加减方,一个,它讲了,“虚者,木防己汤主之”,实者,就是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那两个方,咱们就说木防己汤加减治疗,如果还不行,你就得考虑,可以用小青龙汤的病案举例,随证加减,如果缓和以后,治本,“苓桂术甘汤主之”,如果为了善其后,也可以根据冬病夏治,用肾气丸,也可以脾肾双补,用《伤寒论》的真武汤,我觉得对本条的理解都有所帮助。这是有关伏饮,包括它的概念,发病前、后的临床症状,我又给大家补出了,临床辨证治疗所应该想到的方药,这是第11条,讲完了。下面,来讲第12条,第12条,就是讲成因了,第12条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二类)这是12条原文,说了几层意思呢?在六版《金匮讲义》上,首先把12条,论述成因拿到前面讲,我觉得,五版《讲义》这个顺序,是它的原貌,你学起来结构更合理,我给大家解释完,体会一下,这个病人饮水多,可不是因为喝的水多了,就得痰饮病,这一定不能从字面上这么理解,有好多的《讲义》就是说喝水喝多了,实际上,既然要说痰饮病的成因,它的病因、病机在哪里呢?它说喝水喝多了,就“暴喘满”,大概年轻人,渴的厉害,水喝得很多很多,他确实要喘、满,但是,它不是临床症状,不能是“暴喘”了,不能那么解释,现在关键词,在“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这提示的是脾运失司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痰饮病)是脾运失司所致,所以,他病人吃不进去多少,“食少”,应该说因素体的中阳不足,脾运失司,有素体中阳不足的人,这种体质的人,见到好东西,你让他多吃,他也吃不进去多少,吃进去以后不消化,所以,这有一个体质因素的问题,用“食少”来提示这样的内因。关于“饮多”,我请大家注意,张仲景在讲大黄?虫丸证,“七伤”的问题上,已经把食伤、饮伤和饮伤,分别来叙述的,包括我们上次讲的腹满病、宿食病,那是食伤,还是饮伤啊?肯定是食伤,现在要讲的是饮伤,比方我那次说,嗜酒过度,再加房劳伤肾,酒色伤及脾、肾,是从局部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我觉得饮伤的问题,就是水液代谢失常,它之所以受到影响,除了内因的脾

运失司外,包括嗜酒,包括饮冷,就是现在的各种饮料(冷饮),你若用之太过,特别是幼小的儿童,过用甜食,实际对他的脾胃运化直接影响,这是中医的理论,特别是作为张仲景的这种认识,食伤、饮伤是区别开来的,也证明了我们学的基础理论,脾主运化,第一,是运化水谷,第二,是运化水湿,是两个方面的,因此,有关饮病的问题,是关系到水液代谢部分的失常,是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因此,讲完了第十篇,腹满病、宿食病,那是食伤,化生精微的方面有了影响,这里也是,水湿不能运转,同样也是影响到,津液的濡润,并水停为饮,由此,它会出现一系列的病证,所以,它痰饮即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饮多,实际上,它是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提出了,饮伤和食伤之间的区别,作为饮停心下,属于狭义痰饮的范围,又补出了两个典型症状,有轻、重之别,“甚者则悸”,心悸的问题,我在讲到水在心,“心下坚筑”,筑筑然跳动有心悸症,那是比较重的了,确实,水到心的话,他提到有心悸,现在他说“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等于告诉你了,作为狭义痰饮的轻证,表现为短气,短气的问题,不是为支饮所独有,狭义痰饮也会出现短气的,还要说,“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这是为衬托痰饮病的主脉是偏弦,所作的一种对举,不是要说虚寒证,为什么脉“双弦”?而是要突现弦脉,既是痰饮病的主脉,在虚寒证病人身上,也能够见到弦脉,现在,我们都已

经学了几个,弦脉主病了,弦脉主痉病、主疟病,又主腹满、寒疝病,前面讲过的,虚劳也有见弦脉的,今天又讲到痰饮,脉是“偏弦”,一个“偏”字,强调了饮邪停留在人体的局部,尽管对周身都会发生病变情况,但是,四饮之分,我们已经说了,饮留部位是停留在人体的局部的,因此,它用一个“偏”字来进行说明,是痰饮的主脉,而且要和“双弦”,两部脉都弦的虚寒证进行区别,这种虚寒,是大下后所致的严重情况,我们说作为痰饮病,也不可能,就偏于一侧的脉象(见弦脉),所以,用一个“偏”字,来强调饮邪为患的疾病,是饮邪停留在人体局部的,这是第12条,我觉得,“食少饮多”,引出来的是脾运失司,是造成饮邪停聚的根本原因,也包括素体中阳不足的体质因素,一定不要把“食少饮多”,从字面上解释成吃得少,喝得多造成的,不是这样的,主脉是“偏弦”,这是本条文的核心内容,必须掌握的。“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下面,我顺便讲一下13条、14条,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肺饮是支饮的一个轻证,它说脉不见弦脉,就是在脉上不表现,而在症状上“若喘短气”,不是说他病人喘得特别重,现在咱们已经学了几个“苦”字了,“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一个“苦”,“先为苦时”是指未发病之前,现在,又讲的支饮的主症,“苦喘短气”,都是来表示病症较重为苦,后面我们还会学到几个“苦”呢?比方说,本篇里面的泽泻汤证,“其人苦冒弦”,

也是表现为“冒弦”,就是眩晕症非常重的意思,还有,十三篇的瓜蒌瞿麦丸证,那个字应该是“苦渴”,“口中苦渴”,这几个“苦”字都是讲“病”,或者是症比较重的意思,作为肺饮(支饮),假设说它是个轻证,在脉上不表现出来,但是症状有喘咳短气,我们说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尽管在缓解期的时候,他病人的呼吸状态,还是不同于常人,表现为短气,或者有点咳、喘,但脉不病,就等于病较轻微,或者是缓解期没有发作,这是很有见地的,说明作为支饮也好,作为伏饮也好,它是一个发作性的状态,有缓解期,有发作期。第14条,“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二类)这个“脉平”,还是说脉象不一定偏弦,但是,在临床症状上,还是保持了支饮自己的典型症状,喘而不能卧,也就是“咳逆以息,短气不得卧”,短气,是一个支饮的症状,但是脉象上,因为老慢支,可以经数年而不发展,就是发展缓慢,病程相对来说就是迁延,我觉得,应当注意的地方,就是需要时行一下鉴别诊断,比方说,饮邪如果留伏于里的话,象伏饮有的是不表现在脉上,而仅仅是症状,但是,这也是相对而言,是和偏弦的脉相对而言,还应该结合临床主症来看,“有是证,便用是药”,不能说缓解期,或者轻证,就不治,这是一种认识,还有的认为,虽然脉不病,但是,已经出现了支饮的证,也不应该轻视,不能仅依靠脉象来判定支饮的轻、重,而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

还应该四诊合参,即原文里面强调了支饮的轻证,可以是“脉平”,可以“不弦”,但是,症只要出现“喘不得卧”,甚至“短气”这一类,还是“有是证,便用是药”,特别是这种慢性疾病,甚至于应该坚持用药,或者终身用药,才能够对呼吸四病的发生、发展,有所遏制,应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是对原文的理解,应该这么考虑。成因,我们《讲义》,作了一个[按语],我想在讲治疗原则第15条的时候,给大家综合归纳一下。下面,我们来讲第15条,这就是本篇的重点了,我从第1条一直讲到12条,讲了痰饮的分类,以及临床的主要脉证,不管是水在五脏,还是留饮、伏饮,分属于四饮,或是支饮的一个类型,均属于脉证的补充内容,如果有兴趣的话,应该把它分门别类,狭义痰饮,第1条,“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水在心,“心下坚筑”,狭义痰饮的留饮,“背寒冷如掌大”,包括“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包括我后面讲的苓桂术甘汤证,那也是狭义痰饮的临床表现,把它归纳在一起,大约是10个脉证,就类似这样,把它都按照四饮的脉证归类,因为现在作为本科教学,一定按照原文给大家理顺,之后,12条讲了痰饮病的成因,现在,我来讲15条,这也是个一类条文,前面第1、2条是一类条文,必须掌握,后面那些条文都属于二类条文,十二条也是二类原文,1、2条是一类原文,现在,第15条是一类,原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类)这

个必须牢牢记住,作为一个中医专业的大学生,包括今后从事中医专业者,一定要琅琅上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一个主要的治疗原则。张仲景强调了“当以温药和之”,一定要用温药,为什么不叫“补之”,而叫“和之”?我要对原文作这么几个方面的分析,“病痰饮者”,是指得了痰饮病的病人,或者说痰饮病,它应当出现的临床一系列表现,如上所述,治法上、原则上,强调以温药和之,为什么温药不叫“补之”,而叫“和之”?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解释,当用温药的道理,首先,来解释“当用温药”,第一,从痰饮的形成来看,刚才第12条已经作了一个简要提示,现在,我按照我们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内科学》,也学过了痰饮病,我用一个图表来给大家解释。内因上,我已经说过了,脾运失司,中阳素虚,这也说明,脾虚不能为胃游溢精气,这是一个主要的病机。外因,比方说支饮,有严格的季节性,春冬季节好发,所以我说,感受风寒,冬季多发。伏饮,也是强调了得有外感的诱因,还有寒湿侵渍,这个里面包括几种情况,比方冒雨、涉水、久坐湿地,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寒湿的一种情况。还有就是包含劳欲,包括12条所提到的“食少饮多”,思虑伤心、脾,劳倦伤脾,实际这些方面的因素,和我们所处的地域、季节特征,都密切相关,包括每个人的生活起居规律失常,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些外因最终要影响到什么呢?也就是说,脾运失司的问题,还是来说

明脾气虚弱,病机是脾运失司、脾气虚弱,脾对肺来讲,上不能输精以养肺,脾对肾来说,是下不能助肾以化水。脾、肺、肾,这三者之间,导致了肺失通调,饮邪停聚,对肾来说,脾对肾是不能助肾以化水,肾气不化水也会饮邪停聚,两者之间,肺失通调以后饮邪停聚,肾,气不化水,饮邪停聚。饮邪停聚以后,反过来对肺的影响,是寒饮射肺出现咳喘证加重,反过来,饮邪又可以害肾,这两者之间都是互为因果的,当饮邪停聚,一个是由肺失通调,造成饮邪停聚,肾的气不化水造成饮邪停聚,当饮邪停聚,对肺的影响是寒饮射肺,对肾来说,是饮邪害肾,互为因果的关系。怎么来解释水在五脏的问题?饮邪停聚以后,它就会出现一个是波及五脏,一个就是停聚在人体的局部,流溢四处,这就是我们刚才复习的,关于水在五脏,以及饮邪有四饮之分,同时,还有留饮分属于四饮之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这是从痰饮的形成方面,涉及到脾运的失司,脾胃更加虚弱,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脾运的失司,它本身就要导致饮邪停聚,作为肺来讲,肺失通调,饮邪停聚,对于肾来说,就是气不化水,这种饮邪停聚对肺来说,寒饮射肺,对肾来说,饮邪害肾,所以,互为因果的关系,使临床病证加重。我想,现在给大家介绍,有一位清代的邹澍(润安),他写了一本《本经疏证》的书,《本经》,显而易见的,它是《本草经》,对中药方面的认识,但是,在这里面呢,

他对水液代谢,可以说对《素问·经脉别论》,有所发挥。我现在念给大家听,他怎么说的呢,等于把我刚才所画的彼此关系,他用语言这么归纳的,他说:“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这个认识很了不起啊,它认为肾是一种“滤”的过程,把在津液里面的浊者,从膀胱排泄出去。这个“滤于肾”,得通过肾的功能,使膀胱的津液浊者排出体外,“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滤于肾”的作用,“出于皮毛,归于膀胱”,这段话,《本经疏证》说,“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把水液代谢,肺、脾、肾、三焦、膀胱的关系,说得很透彻,然后,他又说:“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又用很简短、明了的语言说出,“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这是从痰饮的形成,我觉得,这是复习了我们中医的基本理论,而且我又在,《素问·经脉别论》论述的基础上,把邹澍在《本经疏证》的认识,介绍给大家。第二,我想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说起,饮邪有哪些病理特性呢?实际上,我刚才在讲述过程当中,已经提到了几点,第一,我们说饮邪的质地,质地清稀,第二,它停留于人体的局部,停留的部位,是人体的局部,停留部位不同,命名不同,这是第二点。第三,病机要点,责之于脾胃。第四,作为饮邪,为阴邪,所以,它属于阴寒凝聚。这

四点,我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现在我给你归纳,总体来说,饮为阴邪,有形之邪,过去有一段时间说,肺系咳出来的痰,是有形之邪,作为脾湿生痰,为无形之邪,我们现在认为,它也属于有形之邪范围,也有的说它应该是无形之邪,我认为,它是有形之邪,不然的话,临床辨证怎么出来的?化饮化什么啊?他这有形的东西,再一个,我认为,它对人体的影响,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病证,“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轻的话,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和阳气的关系这么密切,等于指导你,为什么要用温药,温药就能振奋阳气,能推动阳气,这是一个。第二,注家给你介绍了,既然它是阴寒凝聚所致,那么“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第一个,给《金匮》作注的注家,明代的赵以德,在他的小书上就写了,作为饮邪,就是“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非常朴素的话,告诉你了,就得用温药,“当以温药”,不能用别的,“得温则行,得寒则聚”,赵以德,这是有关第二点,从饮邪的病理特性分析,“当以温药”的意义是肯定的。第三,我想说温药的治疗意义,首先说[选注]里面,它引了魏荔彤的,132页,《本义》,第三段,《本义》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温药者,补胃阳,燥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现在先说温药的意义,这就是魏荔彤,魏氏,他讲到温药的作用,它能够补胃阳,燥脾土,这是一种解释。还有一个注家,就是《二注》,赵以德的,第一个[选注],“痰饮由水停也,

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刚才我说过了,“况水从乎气”,得是饮邪和阳气的关系,“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发越阳气的作用,发越阳气可以通调水道,他讲的,能够开腠理,通调水道。请同学们想一想,补胃阳,温药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温药,也就是说,四气、五味相合,什么药能够补胃阳,什么药能够燥脾土,什么样的温药,能够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这堂课到这里,休息。

金匮要略B》第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B》第1-5次作业 《金匮要略B》第1次作业 1. 据原文狐惑病,蚀于上部声喝的治方: [1分] A.甘草泻心汤 B.麦门冬汤 C.射干麻黄汤 D.半夏泻心汤 E.生姜泻心汤 2. 瘀血口渴的临床特征是: [1分] A.渴而饮不多 B.饮后漱水不欲咽 C.大渴引饮 D.渴而饮水,水入即吐 E.以上均不是 3. 望诊鼻头色青,首先应考虑的脏腑病理是: [1分] A.肺气虚寒 B.肺有瘀血 C.肝反侮肺 D.肝气乘脾

E.脾气虚寒 4. 水与血结于血室的治疗,当选用: [1分] A.大黄甘遂汤 B.甘遂半夏汤 C.抵当汤 D.土瓜根散 E.五苓散 5. 胸痹轻证,饮邪偏盛者宜用: [1分] A.枳实薤白桂枝汤 B.橘枳姜汤 C.人参汤 D.茯苓杏仁甘草汤 E.苓桂术甘汤 6. 胃中虚冷的胃反病人,误汗后见数脉其病机是: [1分] A.外感客热 B.阴虚阳亢 C.胃热气盛 D.虚阳浮越 E.阴寒水欲上逆

7. 狐惑病何部位被蚀,当以咽喉苦参汤外洗: [1分] A.咽喉 B.前阴 C.后阴 D.眼目 E.耳 8.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的治方是: [1分] A.猪苓汤 B.五苓散 C.茯苓戎盐汤 D.栝楼瞿麦丸 E.滑石白鱼散 9. 厥而皮水者,当用: [1分] A.四逆汤 B.附子汤 C.蒲灰散 D.木防己汤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10. 形成疟母的机理是: [1分] A.阴气孤绝,阳气独发

B.素有痰饮,阳气为饮邪所阻 C.内热炽盛,挟有表寒 D.邪气内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 E.疟病迁延,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 11. 防己黄芪汤证的主症是: [1分] A.脉浮,身重而痛,无汗,恶寒 B.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脉大 C.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D.脉浮,身烦疼 E.额上汗出 12. 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 [1分] A.救表 B.表里同治 C.救里 D.先表后里 E.先里后表 13. 阴血亏虚,冲任损伤的崩漏、胞阻、胎动不安可: [1分] A.胶艾汤 B.桂枝茯苓丸

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太阳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阳病的辨证提纲。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 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 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①者,名为中风②。 【注释】①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就是和缓的意思。【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①者, 名为伤寒②。 注释】①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 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两说都有理,但从表症脉必浮来看,应 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参考麻黄汤禁例有尺中脉迟、尺中脉微禁用,也可资佐证。“紧”指脉的紧张状态,与弦脉相似而如转索有力。 ②伤寒:太阳病无汗脉紧,象征寒性凝敛,故名为伤寒。此属狭乂伤寒, 不是泛指外感热病的广义伤寒。 【译文】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皆浮紧的,即为伤寒。 【评析】本条讲太阳伤寒症的主症、主脉。 本条在太阳病提纲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伤寒症的主要脉症。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风寒等外邪袭表,卫阳被郁,病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 未发热不等于始终无热,只是因卫阳郁闭较甚,未能及时向外抗邪,而暂未发热,当卫阳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自会表现出来。发热的迟速,固然与感邪的性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尤为重要,不应专责之于邪气。卫阳郁闭则营阴亦必郁滞,经气运行不畅,则身体疼痛;胃气被外寒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则上逆作呕;皮毛闭塞,肌肤敛束,则脉象浮紧。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金匮要略方剂——续命汤——阴阳解析

《古今录验》续命汤——阴阳解析 金匮要略: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眛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古今录验》续命汤: 组方: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解析: 阳性药:麻黄、桂枝、当归、干姜、川芎、杏仁 平性药:人参、甘草 阴性药:石膏 君药:麻黄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

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阴性药物少,阳性药物多,针对寒多热少;君药药物功效以发汗解表为主,针对气滞实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内有寒热夹杂,表有气血不畅。 方剂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当归、川芎,活血行气;干姜、

杏仁,温中降逆;石膏,清热泻火;人参、甘草,补气生津。 诸药合用以活血行气解表为主,温中降逆为辅,兼顾补气生津、清热泻火。适用于气血阻塞不畅,中焦寒热痞结,气虚津亏者。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教学】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目的要求】 1.了解痰饮的概念。 2.熟悉痰饮的成因、致病特点与辨证分类。 3.掌握痰饮病的治疗原则与辨证论治。 【主要内容】 本篇是论述痰饮和咳嗽,但重点在“痰饮”。 论述痰饮分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以及伏饮、留饮的成因 与证治。 第1条、第2条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一)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二) 【词解】 素盛今瘦:治痰饮病人在未病前身体很丰盛,得病之后,形体消瘦。 沥沥有声: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诸病源候论》作“漉漉有声”。 咳逆倚息:谓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释义】 第一条是论述痰饮病共分四类型。由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和主证不同,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而这四种饮邪,总称为痰饮。所以痰饮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二条是论述四饮的病机和主证。痰饮病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肺气不能敷布津液,而使饮食精微变成痰饮,若下流肠间,则沥沥有声可闻。饮食精微化为痰饮,不得充养肢体,故身体虚弱,日见消瘦。 悬饮病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留肝区而积聚在胁下,以致气机升降不利,所以心下硬满,咳唾时牵引胁肋疼痛。 溢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积于内,泛溢于四肢体表,故身体或四肢疼痛而重,水邪郁滞,表闭不开,故不汗出。 支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之后,停留心下的胸膈,水气凌肺,气失宣降,而咳逆倚息,气喘不能平卧。肺气逆于上而不能通调水道,饮停不化,故面部体表形如水肿。 【中心思想】 这两条是论述痰饮的分类和四饮的症状。 【教学参考】 [按语] 广义痰饮病的形成与人身水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身水液的正常流行情况,故广义痰饮是由肺脾肾气化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职,影响体内水液的运

秦伯未先生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

秦伯未先生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 整理者:晨隐野 金匮要略--秦伯未教授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真可谓简即明了,本人稍稍整理了一下,大家看一看,可能会有用 1,人参汤---(参草白姜):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引起的呕吐均可适用。 3,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似,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用补药辅助。 4,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有利水作用。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5,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止呕法,和小说半夏汤的区别,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 6,干姜人参半夏丸:适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 7,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8,小青龙汤(姜五麻细辛半草芍枝):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发的痰饮咳喘最为适合。 9,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烦躁,但毕竟饮重于热。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 10,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 11,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可以开肺,不一定用来发汗。 12.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 13,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冬花半夏五味生姜大枣)---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一般哮喘症。 14,厚相麻黄汤----(厚朴麻黄杏仁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小麦石膏) 14.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15.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温中散寒,和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 16.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黄症主方。 17.茵陈五苓散---治黄疸当利小便,内热重者用栀子柏皮汤。热不甚者用此方。

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

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 刘观涛按: 昨天,《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2月26日)头版刊发了对本微信号的报道《手掌上的中医药大学——中医志愿者创办“订阅号学堂”。感谢各位亲爱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和无私奉献,也感恩冯学功教授以及其他“专家志愿者”的知识奉献!现转发如下: 手掌上的中医药大学 中医志愿者创办“订阅号学堂” 本报记者海霞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学功教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刘观涛主任,联合北京多位中医专家发起“中医志愿者”行动。通过微信订阅号“中医师承学堂”,“京城专家志愿者”为全国各地“中医志愿者”开展公益教学。 著名经方学家、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多年前利用网络教室,开办了面向边远基层医师的“经方师承课堂”,每周抽出半天时间,讲授经方临床应用,课程以“公开课”形式,向所有有兴趣的中西医师免费开放。通过3年近200学时的授课,近千名医师掌握了经方临床的“金钥匙”,并成为中医师承推广的首批志愿者。

此事在2012年1月6日本报二版报道后,受到许多中医专家称赞并纷纷加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立山教授、北京中医医院张广中主任医师等先后加入“专家志愿者”行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则承担起整合专家志愿者与学员志愿者职责。今年初,在京专家志愿者确定了以多位专家系列化课程的“学堂”模式。 为了快速、高效传播,主讲专家团队将“现场讲课”实录,并转化为“文字格式”,通过“中医师承学堂”微信订阅号,每天发送到“中医志愿者”手机上,大家可随时随地收看。和常规讲课不同,这种授课方式主要根据学员即时反馈进行动态调整。微信订阅号使学员和专家组互动,学员随时可通过手机发送信息向专家团队提出问题,专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复。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微信公众订阅号“中医师承学堂”已有近1000名中医志愿者报名参加,陆续推出伤寒、温病、燕京医学等系列精品课程,被广大志愿者亲切称为手掌中“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昨天,我给我的师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立山教授打电话,请他为我们“中医师承学堂”微信订阅号的“优秀志愿者”(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中医志愿者,比如,独立组织某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 太阳病的证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2.【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必定厌恶寒冷,同时身体疼痛,气逆而呕,脉象尺寸都呈紧张状态的,就叫做伤寒。 4.【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至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译文】 伤寒病初起,第一日应是太阳经受病,如果脉静而不数急,就知道病在太阳,不会向其他经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这表明已有向其他经传变的趋势。 5.【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外感病两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若不见阳明、少阳病的见证,而只见太阳病证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病。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风温的证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证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误上加误了。一次错误的治疗,变证虽重,还不至于马上死亡;再次误治,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7.【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金匮要略

i以下题目任选50题作为作业网上提交,其余供复习参考。 《金匮要略》作业 罗彤学号200412013004 中医专升本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①寸口三部法。②趺阳诊法。③少阴诊法。④少阳诊法。运仲景用的原则是:①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②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③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④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⑤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⑴治未病的指导思想,。 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⑵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 ⑶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13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 【133】 展开全文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

药法。 陈修园:今试言结胸之因,并详其状而及其治。病发于太阳,太阳主外,宜从汗解,而反下之,则热邪乘虚而入,结语胸膈有形之间,因作结胸;病发于少阴,少阴主里,当救其里,而反下之,邪若结于下,则为脏结矣。今不结于脏,而结于心下,因而作痞。痞证发于阴,原无法下,不以下之迟早论也,其证治另详于后。而阳证之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试再由其因而更详其状。太阳之脉上循头项。今结胸者,气结于内,遂不外行于经脉,以致经输不利,其项亦拘紧而强,犹如柔痓反张之状。下之,令内之结气一通,则外之经输自和,宜大陷胸丸方。 张钱塘云:此言结胸、结脏之所因,而欲脏结之中,复又推言痞结,以见痞之同发于阴,而不与脏结同者,脏结结于下,而痞结结于上也。结于下者,感下焦阴寒之气;结于上者,感上焦君火化也。 黄元御:承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来。(在太阳首篇)。 病发于阳,风伤卫也。风伤卫气,遏逼营血,而生内热,藏阴衰者,先作,以阳盛于上也。热未入腑,下之若早,中气受伤,升降倒置。胃土上逆,胆木不得下行,君相合邪,刑克肺金,肺热愈隆。而皮毛不泄,经络之热,遂内入胸膈。经腑之气,两相拒格,硬满作痛,是为结胸。

痰饮病机括要

痰饮病机括要 肺主灌溉,脾主散精,肾主摄纳。 胃主纳摄。四脏调和,痰饮何由而生矣。 肺失清肃,灌溉失权,水积成饮。 胃失消食,脾不散精,液聚成痰。 病乃生矣。 按:痰饮病辩证百出,殊难尽述。医者注意可。 需掌握辨证论治,审察病机,观其变化,酌用何法何方度几有效。 痰饮要诀歌 疾病都由水泛成, 祛痰峻剂二陈平。 桂苓甘术仝真武, 五饮源流一派清。 (解说)痰饮为病,乃由水湿上泛而成,得阳煎熬,则稠而为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 按:此病以脾肾为主,且水归于肾而受则于脾也。一般痰证总宜二陈汤随症的寒热虚实加减。凡是老痰生怪病,必用礞石滚痰丸方克有效。桂苓甘术汤及真武汤都是仲景先师圣法砢碂,如先哲此学医不读伸圣书,不可与言医道,诚者是也。 痰饮 痰饮要诀歌(一首)

治疗大法(辩证应用七法,方16剂) 攻逐:礞石滚痰丸、三因控涎丹、十枣汤 消导:竹沥达痰丸(即导痰汤加全礞石、南星、竹沥、姜汁和丸)、清礞石丸 和:桂苓二陈汤、香砂六君丸 补:局方六君子汤、桂苓甘竹汤、济生肾气丸 温:真武汤、沉香茯苓饮 清:栀芩二陈汤 润:节斋化痰丸、指迷茯苓丸、外台苓芩饮 治验举例(典型病例大则) 痰饮要诀歌 疾病都由水泛成, 祛痰峻剂二陈平。 桂苓甘术仝真武, 五饮源流一派清。 (解说)痰饮为病,乃由水湿上泛而成,得阳煎熬,则稠而为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 按:此病以脾肾为主,且水归于肾而受则于脾也。一般痰证总宜二陈汤随症的寒热虚实加减。凡是老痰生怪病,必用礞石滚痰丸方克有效。桂苓甘术汤及真武汤都是仲景先师圣法砢碂,如先哲此学医不读伸圣书,不可与言医道,诚者是也。 根据金匮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此六字是金针之度人也。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一、A1 1、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可用于治疗下列何证 A、支饮之寒饮伏肺证 B、支饮之脾肾阳虚证 C、悬饮之饮停胸胁证 D、痰饮之脾阳虚弱证 E、痰饮之饮留胃肠证 2、溢饮之表寒里饮证,治疗首选方为 A、小青龙汤 B、苓桂术甘汤 C、半夏厚朴汤 D、香附旋覆花汤 E、椒目瓜蒌汤 3、治疗悬饮之络气不和证,首选的方剂是 A、香附旋覆花汤 B、柴枳半夏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4、痰饮的治疗原则为 A、温化利水 B、温阳固本

C、温补并用 D、温清并用 E、温药和之 5、痰饮之饮留胃肠证的治法为 A、温脾化饮 B、攻下逐饮 C、和解宣利 D、泻肺祛饮 E、发表化饮 6、治疗饮留胃肠所导致的痰饮,方剂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7、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弱证的最佳选方是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8、漏出液常见疾病不包括 A、肝硬化

B、肾病综合征 C、缩窄性心包炎 D、结核性胸膜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9、下列关于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体征,叙述错误的是 A、患侧胸廓饱满 B、呼吸运动减弱 C、气管向患侧移位 D、触诊语音震颤减低 E、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10、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者属于 A、支饮 B、痰饮 C、悬饮 D、水饮 E、溢饮 11、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者属于 A、痰饮 B、支饮 C、溢饮 D、悬饮 E、水饮

《金匮要略》作业50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作业50题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①寸口三部法。②趺阳诊法。③少阴诊法。④少阳诊法。 仲景运用的原则是:①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②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③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④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⑤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⑴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⑵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 ⑶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大小青龙汤;痰饮在下用五苓散。此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及八法的灵活运用,虽是本方剂的特点,同样也是本书的治法特点。 5.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方剂特点 答:⑴疗效高、收效快。⑵药物少。⑶配伍严。⑷重视药物剂量⑸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神⑹体现了八法的灵活运用。 6.什么是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

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属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不利,犬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小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冷故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若咳者,其人必咽痛;不咳者,咽不痛。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二 留饮、伏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精讲二留饮、伏饮 下面,我们把第8条~第10条,看一下,这就是留饮的概念,说它分属于四饮之中,现在,我们看四饮的留饮,就是第8条到第10条,这三个条文讲:“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它原文写的是“如手大”,请大家注意看[校勘],那么多的注家,同意把它改为“如掌大”,这也是来源于临床实践,“如手大”,手挺大,“如掌大”,就手掌这么大的地方,后背一共才几巴掌大啊,所以,应改成“如掌大”,你若背诵这个原文的话,也就是狭义痰饮的留饮,有“背寒冷如掌大”,“背寒冷如掌大”的病机,怎么解释?我们《讲义》说得比较浅湿,就是饮邪留积以后,阳气被阻遏,不能展布,出现背寒冷。我觉得,在上次讲“心痛彻背”的问题上,给大家说了关于“胸为气海”的问题,背为五脏六腑的腧穴所在,所以,它又是阳气出入之所,因为狭义痰饮,饮留在心下,那么背应该特指心俞而言。作为腧穴来说,它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这是我们复习过的,作为在背部的心俞,当然,背也是胸之府,诸阳它受气于胸中,而心阳转行于背,因此,饮留心下则出现了一块,象手掌大的地方寒冷感,有寒冷感,是由阻遏阳气,同时也影响督脉的温煦功能所致。关于“背寒冷如掌大”,能够见到很多的情况,当审因论治,比方说肺结核的病人,

我见过的八型空洞型肺结核,那个病人总是说,他后背有一巴掌大的地方凉,但实际上我们说,作为空洞型肺结核,应该是偏于虚热,但是长期不愈,则表示阳气不足,也表示局部的寒冷,特别是背部,我说了,作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因此,“背寒冷”表示阳气不达,是阳气不得舒展的一种标志。我还看过我们的一位老书记,老领导,他实际上就是一位冠心病的病人,他就说他背寒冷,用了好多温阳的办法,同时,他自己用一些电热的小器械,在后背局部温暖,效果均不佳,那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不仅要看到心阳的问题,也有肾阳的问题,所以,在临床上要具体分析,“背寒冷如掌大”,首先,你应该想到是,狭义痰饮的一个标志,然后,你再结合,具体的体质因素和病证情况,至少告诉你,这是阳气不达的表现。“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第9条:“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这应该是悬饮的留饮,“胁下痛”,刚才已经讲过了,是胸胁的疼痛。现在说这种疼痛,又“痛引缺盆”,“缺盆”在哪里?锁骨下的那个窝,如果按照十二经的循行部位来说,它应该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和胸胁的悬饮有什么关系呢?肝、胆相表里的问题,足厥阴肝经的循行部位我们已经说了,它布两胁,络胸,实际上也是络胆,然后循胸胁,再上心,所以,它这个循行部位,就是肝、胆相表里的话,它接近于这个部位。我觉得,张仲景的时代,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血管里头充血了, 血里头水份多了,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出汗并不太多,恶风,脉缓者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名为中风。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体痛,呕逆一点也不出汗,这个人的气息不得旁达,,脉阴阳俱紧者上下脉全紧,名曰伤寒。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内传少阳病,若躁烦内传阳明的一个证候,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6条 当了太阳病,若发汗已误发其汗,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热由里往外蒸,身重身体有湿, 里面不实,多眠睡,鼻息必鼾热往上涌,语言难出热往上涌,白虎

汤证。 若被下者阳明病下而不伤人,但里头不实,下后脏气虚了,小便不利更伤津液,直视下药伤脏气,眼睛失去血液的融养,就发直,失溲肾功能失去收摄作用,。若被火者以火济火,如抱柴救火,微发黄色一点血色都没有,剧则如惊痫发惊恐时瘛疭时常的抽。若火熏之黄褐色,一逆误下尚引日但是已经是很重了,再逆指火攻,促其命期。温病只能用白虎汤,根据他这个条文,决不能发汗,泻药也不行,他没有实,实可以。那么后世,你像陈修园他们主张,真正的温病实证,可以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这我实验过,非常好使,但是得实。什么实啊?人说胡话,大便干了,那么这种温病你也说不能下吗?那得该下就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强壮滋阴解热的药,就是麦冬、生地这类药,相当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参温补行嘛。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太阳病;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少阴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

金匮要略方剂总汇完整版

金匮199首方1 栝楼桂枝汤方6 栝楼根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二两三两三两二两三两十二枚 2 葛根汤方7 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四两三两二两二两二两三两十二枚3 大承气汤方4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四两半斤五枚三合 4 麻黄加术汤方5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 三两二两一两七十个四两 5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4 麻黄甘草薏苡仁杏仁 半两一两半两十个 6 防己黄芪汤4 防己甘草白术黄芪 一两半两七钱半一两一分 7 桂枝附子汤方5 桂枝生姜附子甘草大枣 十二枚二两三枚三两四两.

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 二两一枚半一两一两半六枚 9 甘草附子汤方4 甘草白术附子桂枝 二两二两二枚四两 10 白虎加人参汤方5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六两一斤二两六合三两 11 一物瓜蒂汤1 瓜蒂 二十个 12 百合知母汤方2 百合知母 七枚三两 13 滑石代赭汤方3 百合滑石代赭石 七枚三两如弹丸大枚一 14 百合鸡子汤方2 百合鸡子黄 七枚一枚 2

百合生地黄汁 七枚一斤 16 百合洗方1 百合 一斤 17 栝楼牡蛎散方2 栝楼根牡蛎 18 百合滑石散方2 百合滑石 一两三两 19 甘草泻心汤方7 甘草黄芩人参干姜黄连大枣半夏四两三两三两三两一两十二枚半斤20 苦参汤方1 苦参 一斤 21 雄黄熏方1 雄黄 22 赤小豆当归散方2 赤小豆当归 三斤三两

6 升麻鳖甲汤方23 升麻当归蜀椒甘草雄黄鳖甲 二两一两一两二两半两手指大一片 24 鳖甲煎丸方25 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韦十二分三分三分六分三分三分三分五分三分一分三分厚朴牡丹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蜇虫阿胶蜂窠赤硝蜣螂三分五分二分三分一分一分五分三分四分十二分六分桃仁锻灶下灰清酒 二分一斗一斛五斗 25 白虎加桂枝汤方5 知母甘草石膏粳米桂枝 六两二两一斤二合三两 26 蜀漆散方3 蜀漆云母龙骨 27 牡蛎汤方4 牡蛎麻黄甘草蜀漆 四两四两二两三两 28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7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栝楼根生姜大枣 八两三两三两三两四两二两十二枚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 ---------------------------------------------------------------------- (论一首脉二十一条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脉浮而细滑,伤饮。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完整版)金匮要略方剂简释

金匮要略方剂简释 秦伯未 1.人参汤---(参草白姜):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惹起的呕吐均可实用。 3.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仿,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必补药协助。 4,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利于水作用。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5.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断呕法,和小说半夏汤的差异,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 6.干姜人参半夏丸:实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 7.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8.小青龙汤(姜五麻细辛半草芍枝):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起的痰饮咳喘最为符合。 9.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焦躁,但总归饮重于热。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 10.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 11.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能够开肺,不必定用来发汗。 12.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 13.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冬花半夏五味生姜大枣)---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平常哮喘症。 14.厚相麻黄汤--(厚朴麻黄杏仁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小麦石膏) 15.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根基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16.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温中散寒,和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 17.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黄症主方。 18.茵陈五苓散---治黄疸当利小便,内热重者用栀子柏皮汤。热不甚者用此方。 19.大黄硝石汤---(大黄12黄柏12硝石12栀子9)治黄疸里实症,对照茵陈蒿汤之力为猛。 20.栀子大黄汤---(栀子9大黄3枳实9豆豉12)《酒黄疸,心中奥农,或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21.栀子豉汤--治胸中虚烦,后裔改用焦山栀,作为清宣上焦风温的通治方。 22.已椒苈黄丸---(防已椒目葶苈大黄)--赶走肠间水气,使从大小便分消。 24.升麻鳖甲汤---(升鳖回草,雄黄蜀椒)有从血分透邪外泄作用。 25.天雄散---(天雄9白术24桂枝18龙骨9)治阳虚不固的遗精。 26.木防已汤--(木防已石膏桂枝人参)行水散结主,因体虚有伏热,故用人参石膏为佐。 27.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兼有轻泻软坚作用。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旬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