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警戒快讯

1药物警戒快讯
1药物警戒快讯

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1月31日

第1期(总第78期)内容提要

美国FDA提出废弃药品处理建议

美国FDA警告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的相互作用

美国FDA警告静脉注射异丙嗪可致严重组织损伤

美国FDA警告西格列汀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美国FDA更新肉毒毒素的安全警告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FDA提出废弃药品处理建议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信息称,对于某些过期或不再使用的废弃药品,应该冲入水池或厕所,以免造成危害。

FDA列出了建议以冲走方式来处理的药品清单,这些药品包括:硫酸吗啡、盐酸氢吗啡酮、哌甲酯、盐酸哌替啶、地西泮、盐酸美沙酮、芬太尼、盐酸纳曲酮、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羟丁酸钠。

FDA称,清单中的药品当按处方使用时是安全有效的,而如果小孩、宠物或其他人意外使用则非常有害。一些可能的有害作用包括呼吸困难或心脏问题,甚至可能致死。因此,FDA建议将这些过期或不再使用的废弃药品冲入水池或厕所,以避免可能给家庭带来的危害。FDA会继续和制药商合作并鼓励其开发可替代的、安全的药品处理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绝大多数药品都可采取冲入水池或厕所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一点是很重要的。FDA建议,大多数药品都可以和一些不吃的东西(例如咖啡渣)混合并密封在一个容器中,然后扔进生活垃圾中。药品回收计划是清理家中不需要的或过期药品的另一种好办法。当需要处理药品时,可联系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的生活垃圾回收服务机构,或

药物警戒--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二.责任:质量保证部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内审应通过客观证据的审查和评估,核实药物警戒体系的实施和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药物警戒体系内审是一个系统的、有纪律性的、独立的、文件化的过程,用于客观的获取证据和评价证据,以内审标准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3、药物警戒内审应反映药物警戒系统的要求。 4、基于风险的药物警戒内审方法 基于风险的方法是使用技术来确定风险区域,风险被定义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会影响实现目标,考虑到其结果的严重性和/或其他方法未检出的可能性。基于风险的审计方法侧重于组织药物警戒系统的最高风险领域,包括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战略层面审计计划 审计战略是审计活动如何在一段时间内提交的高级别声明,比年度计划更长,通常为2-5年。审计战略包括可合理执行的审计清单。审计战略用于概述审计重点领域,审计主题以及审计程序所依据的方法和假设(包括风险评估)。 审计战略应涵盖药物警戒体系各个部分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包括: 4.1.1所有药物警戒程序和任务; 4.1.2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3适时的互动交流并且与其他部门进行互动和交流; 4.2策略层面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一个或多个计划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审计的集合,通常为一年。应该根据长期的审计策略来准备。审计计划应有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全面负责运营和治理结构。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应以适当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应放在: 4.2.1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2.2关键的药物警戒程序; 4.2.3在控制措施已到位或采取缓解措施后,被认定为高风险的领域。 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还应考虑过去审计覆盖面不足的管理层和/或负责药物警戒活

药物警戒快讯 2017年第9期(总第173期)

药物警戒快讯第9期(总第173期) 2017年10月30日发布内容提要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 欧盟确认含乳糖的甲泼尼龙注射剂不能用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证实凝血因子VIII类药物产生抗体的风险 日本禁止儿童使用含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和曲马多的药品 日本增加羟钴胺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提示 日本增加肺炎球菌疫苗注射部位坏死和溃疡的风险提示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 剂 2017年9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的药品安全专家经过评估后,建议暂停销售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该剂型中对乙酰氨基酚释放速度缓慢、释放时间长于常规速释剂型),其主要原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释放方式复杂,一旦发生用药过量可能给患者带来风险。 该项由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负责的评估是应瑞典医疗产品管理局的请求而发起,瑞典医疗产品管理局自该类产品上市以来,陆续发现用药过量后处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PRAC对有关该类药品用药过量的已发表研究和报告进行了评价,咨询了中毒治疗领域专家,并评估了欧盟及世界其它地区对对乙酰氨基酚用药过量的处理措施。现有资料显示,由于缓释剂与速释剂在体内释放对乙酰氨基酚的方式不同,当发生缓释剂用药过量(尤其是大剂量)时,速释剂用药过量的常规处理方式并不适用。如果医生不知道患者使用的是缓释剂,并因此影响到了解毒剂给药时间和给药时长的治疗方案,则有可能造成严重肝损伤乃至死亡。对于同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镇痛药曲马多的复方缓释制剂,由于还涉及曲马多过量的问题,处理起来将更为复杂。 由于多数情况下难以知晓用药过量的患者使用的是缓释还是速释制剂,因此难以确定应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进行处理。PRAC尚未确认使患者风险最小化的方法,也尚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方式去规范欧盟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用药过量处理办法。PRAC在评估结论中指出,此类药品过量使用所带来的风险,大于此类药品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所带来的获益,因此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速释剂不受此次评估影响,将继续上市销售。 鉴于涉及品种均为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审批上市,PRAC将向人用药品互认和分散程序协调小组(CMDh)提交上述建议并等待审批。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获益大于风险。凡使用任何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药品的患者,当发生、或怀疑自己的使用剂量超过了推荐剂量时,应尽快就医。对于所使用药品有任何其它疑问,患者也应咨询医务人员。 本药品概况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上市多年的解热镇痛药,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有广泛应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速释剂在欧盟各成员国均已上市,但不受本次评估影响。此次评估的对乙酰氨基酚

企业药物警戒体系构建方案

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药物警戒体系构建方案

目录 一、药物警戒概览 (3) 二、业内现状及国内外法规/政策要求 (6) 三、药物警戒体系搭建 (11)

一、药物警戒概览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的推行法规和政策,鼓励医药研发和创新。政策环境的利好,为研发药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期。 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必然面临挑战。我国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入ICH之后,对于医药研发各个阶段,提出了更严和更高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要求。 我国医药研发企业要如何紧抓机遇和迎接挑战,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药物警戒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药物警戒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起步是非常早的。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国外医药研发中对于药物警戒就有了领先的认识并逐步完善,在我国则起步比较晚,当前,有一定比例的国内药企,在药物警戒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在国家不断出台法规鼓励研发的政策背景下,我国药企研发要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就药物警戒领域来说,需要高度重视,并做大量的实际工作。 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海豹胎事件和千手观音的聋哑人表演者),以诠释药物警戒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WHO对于药物警戒的定义,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药物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活动。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药物警戒的关注点在于通过一定的行为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作出评价与评估,理解该药物的安全性,并进一步采取行动来预防不良反应。药物警戒的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的保障风险获益平衡,最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药品种类方面,药物警戒覆盖的不仅仅是化药,其范围更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物制品(如疫苗、重组药物、生物类似药等)、植物药和其他传统药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都需要通过药物警戒来保障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李总指出,“药物警戒是贯穿于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活动,药物警戒是从药物进入人体开始,涵盖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Ⅰ期、Ⅱ期、Ⅲ期,直到药品上市,以及上市后药品在更大规模人群的使用,需要持续性的对于该药品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和风险获益评估,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因此,企业需要在I期之前就做好药物警戒体系的搭建和工作的规划“。 药物警戒涵盖了药品全生命周期,但是,在不同的研发阶段的侧重点又不同。

收藏-各国的原研药品信息查询方法

收藏| 各国的原研药品信息查询方法 一:FDA查原研产品信息 1、FDA drug进入链接,搜索药物名称,点击申请号,看Approval History, Letters, Reviews, and Related Documents 点击进入,拉到最底下,最早时间—approval 右侧一栏,review,点击可看到如下信息 · Approval Letter(s) (PDF) · Printed Labeling (PDF) · Medical Review(s) Part 1 (PDF) Part 2 (PDF) · Chemistry Review(s) (PDF) · Pharmacology Review(s) Part 1 (PDF) Part 2 (PDF) · Statistical Review(s) (PDF) · Clinical Pharmacology Biopharmaceutics Review(s) (PDF) ·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Part 1 (PDF) Part 2 (PDF) ·Correspondence (PDF) 通常要看Clinical Pharmacology Biopharmaceutics Review(s)和说明书labeling,可获知信息包括处方所有辅料,review里可能还有溶出度的部分数据。 二:EMA欧盟药监 -链接如下 http://www.ema.europa.eu/ema/index.jsp?curl=pages/includes/medicines/medicines_l anding_page.jsp&mid= 搜索药名,在human medicine项下出现 1 medicine that has a european public assessment report 1 Paediatric investigation plan/ waiver (可能有时无)点击进入,看到如下4项 About, Authorisation details, Product information, Assessment history. Product information下,选择语言为英语的pdf下载,Assessment history里面最有用的应该是Scientific Discussion,会告诉你大概的制备工艺,湿法制粒还是干法制粒等。 三、法国原研药品监管部门网站公开信息的查询方法介绍 1、进入法国药监局网站,网址:http://www.ansm.sante.fr/,页面如下:

药物警戒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一.目的: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制定本规范。 二.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ADR专员、ADR监测员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是指一个组织用来完成与药物警戒有关的法定任务和职责的系统;该系统旨在监测(已获批准)药品的安全性,以及这些药品的风险获益平衡的任何变化;药物警戒体系有自己的结构、流程和结果目标。 2、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2.1、从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者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2.2、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持续开展药品风险获益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2.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条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是持有人指定的直接主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且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该人员应当具备多年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能够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确保监测工作持续合规。 3、药物警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3.1职责:个例安全性报告的收集、随访、录入、评估和法规递交; PSUR、其他安全性报告的撰写;信号检测、分析; 风险管理计划撰写、评估、管理; 上市前、上市后研究的管理;培训的计划、实施、管理; 制度、程序文件的制定、更新。 3.2具备的知识:医学知识、药学知识、流行病学知识、PV法规知识。 3.3技能:时间管理、项目管理、沟通技巧、培训技巧、写作技巧。

非那雄胺引起男性乳腺癌的潜在罕见风险

药物警戒快讯 2011年10月12日 第10期(总第102期)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加拿大卫生部警告非那雄胺引起男性乳腺癌的潜在罕见风险 欧盟EMA更新夫地西酸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相互作用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FDA更新高剂量西酞普兰引起心率异常的安全性信息 美国FDA增加密固达(唑来磷酸)新禁忌症并更新肾损害警告 美国FDA增加黑框警告警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滞剂的军团杆菌和李斯特菌感染的风险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285041872.html,

美国FDA警告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2011年7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信息,警告服用通过大脑血清素系统起作用的抗精神病药(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使用抗菌药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进而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利奈唑胺和亚甲兰都是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前者用于肺炎、皮肤感染以及耐性菌所引起的感染等的治疗;后者则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管麻痹综合征、异环磷酰胺诱发性脑病、以及氰化物中毒的治疗或诊断。 FDA通过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收到利奈唑胺或亚甲兰与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同时使用引起血清素症候群的报告,其中包含数例死亡病例。文献检索进一步发现更多此类报告,其中至少有一例死亡。FDA得出结论认为,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与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同时使用有发生引起血清素症候群的潜在相互作用的风险。某些长半衰期的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停药以后仍存在此相互作用的风险。 虽然此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但利奈唑胺和亚甲蓝均可抑制分解血清素的单胺氧化酶A,因此被认为可引起服用血清素能药物的患者大脑中高水平血清素的蓄积,从而导致称为血清素综合征的毒性反应。其症状和体征包括精神状态改变(意识错乱、多动症和记忆障碍)、肌肉抽搐、出汗过多、寒颤、腹泻、协调障碍、高烧等。

如何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如何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1、签订委托销售合同,内容是否包含质量投诉、医学咨询、不良反应 信息收集等相关内容,是否约定职责,明确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要求。2、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是否包含让医疗机构充分知晓不 良反应报告责任,鼓励医务人员报告不良反应的内容。 3、确保药品零售企业知晓向其报告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制定信息收集 计划,是否建立对驻店药师或其他人员进行培训的制度,使其了解信息收集的目标、方式、方法、内容、保存和记录要求等,以提高不良反应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建立信息收集程序,包括日常拜访、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 定期向医务人员收集临床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和保存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档案等。 5、建立电话收集程序。指定专人负责接听电话,收集并记录患者和其 他个人(如医生、药师、律师)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 6、对各种途径收到的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如电子邮件、信函、电 话、医生面访等均应有原始记录。除报告者外,也应记录提供病例报告信息的其他相关人员情况,保证信息提供者具有可识别性。记录应真实、准确、客观,并应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可以是纸质记录,也可以是电子文档、录音或网站截屏等。电话记录、医生面访等常规收集途径应制定原始记录表格。所有原始记录应能明确本次获得该药品不良反应的日期以及第一接收人的姓名及其联系方式。

7、建立信息传递程序,不良反应信息应确保传递及时,对个例药品不 良反应的原始记录由第一接收人传递到药物警戒部门的过程中,应保持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删减、遗漏。为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应对传递时限进行要求。所有对原始数据的改动均应进行备注说明。应制定有关缺失信息的处理规则,确保处理的一致性 8、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确认,当怀疑患者或报告者的真实性,或怀疑信 息内容的准确性时,应尽量对信息进行核实。首先应确认是否为有效报告。一份有效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四个元素(简称四要素):可识别的患者、可识别的报告者、怀疑药品、不良反应。如果四要素不全,视为无效报告。 “可识别”是指能够确认患者和报告者存在。当患者的下列一项或几项可获得时,即认为患者可识别:姓名或姓名缩写、性别、年龄(或年龄组,如青少年、成年、老年)、出生日期、患者的其他识别代码。提供病例资料的初始报告人或为获得病例资料而联系的相关人员应当是可识别的。 9、依据“可疑即报”的原则进行报告信息,患者使用药品发生与用药 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当无法排除反应与药品存在的相关性,均应按照“可疑即报”的原则报告。报告范围包括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下发生的有害反应,如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禁忌症用药等,以及怀疑因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有害反应等。 10、建立病例的随访制度,首次收到的个例不良反应信息通常是不全面

谈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药物警戒体系搭建【最新】

谈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药物警戒体系搭建 一、药物警戒预览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的推行法规和政策,鼓励医药研发和创新。政策环境的利好,为研发药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期。 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必然面临挑战。我国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入ICH之后,对于医药研发各个阶段,提出了更严和更高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要求。 我国医药研发企业要如何紧抓机遇和迎接挑战,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药物警戒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药物警戒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起步是非常早的。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国外医药研发中对于药物警戒就有了领先的认识并逐步完善,在我国则起步比较晚,当前,有一定比例的国内药企,在药物警戒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在国家不断出台法规鼓励研发的政策背景下,我国药企研发要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就药物警戒领域来说,需要高度重视,并做大量的实际工作。

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海豹胎事件和千手观音的聋哑人表演者),以诠释药物警戒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WHO对于药物警戒的定义,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药物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活动。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药物警戒的关注点在于通过一定的行为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作出评价与评估,理解该药物的安全性,并进一步采取行动来预防不良反应。药物警戒的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的保障风险获益平衡,最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药品种类方面,药物警戒覆盖的不仅仅是化药,其范围更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物制品(如疫苗、重组药物、生物类似药等)、植物药和其他传统药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都需要通过药物警戒来保障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李总指出,“药物警戒是贯穿于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活动,药物警戒是从药物进入人体开始,涵盖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Ⅰ期、Ⅱ期、Ⅲ期,直到药品上市,以及上市后药品在更大规模人群的使用,需要持续性的对于该药品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和风险获益评估,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因此,企业需要在I期之前就做好药物警戒体系的搭建和工作的规划“。

药物警戒快讯7总论

药物警戒快讯 2007年5月30日 第7期(总第38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使用文迪雅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英国MHRA发布罗格列酮安全性声明 美国FDA要求含钆类造影剂加入黑框警告 美国警告抗抑郁药在24岁以下成人中自杀风险升高 欧盟开始评估依泊汀类药品的安全性 英国MHRA限制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的适应症 日本修改利妥昔单抗说明书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FDA警告使用文迪雅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意到文迪雅(Avandia,通用名:罗格列胴/ rosiglitazone)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一份临床对照试验数据表明,服用文迪雅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及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性加大。 在美国,文迪雅于1999年被批准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可以导致冠心病、失明、肾衰竭和截肢。自从文迪雅被批准,FDA一直监测着该药心脏相关的不良事件(例如液体潴留、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FDA曾屡次修改文迪雅的说明书反映这些新的安全性信息,最近的说明书修改增加了包括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心前区疼痛的警告。 近来,文迪雅生产商向FDA提供了一个42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分析结果(meta分析),研究显示接受短期(大部分为6个月)文迪雅治疗的Ⅱ型糖尿病的患者较安慰剂组发生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高 30%-40%。这些数据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其他的一些公开或未公开的文迪雅的长期临床试验数据,包括RECORD试验(一项正在进行的大规模随机的开放性试验)的中期数据分析和未发表的DREAM(以前进行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再分析,提示了与之相反的风险结论。 美国FDA正在对所有可利用的数据进行分析,但还没有确认有关风险增高的临床意义。相关的问题还包括其他已批准的同类药物,如吡格列酮的风险的大小。在没有明确一种药物是否具有风险就给患者换用别的药物本身就具有风险性。基于这些原因,FDA没有要求该药的提供商——葛兰素公司采取任何具体的行动。FDA正向处方医生提示这一情况,从而让他们及其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美国FDA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Steven Galson说:“FDA致力于让医生和患者了解到最新的情报,以有助于治疗和用药决定。对于这一事件,FDA正在仔细分析多种复杂的数据源,在文迪雅与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病致死相关方面的

2020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 卷及答案

2020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卷 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6 分) 1.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包括、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 发反应、特异质反应、、停药综合征、、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2.药品不良反应排除了、药物过量、、不依从用药 和用药差错的情况。 3.境内严重不良反应在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应;其他不良反应在内报告。境外严重不良反应在内报告。 4.对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的品种,应当制定并实施,采取限制药品 使用,主动开展上市后研究,暂停、、 或者等风险控制措施;对评估认为风险大于获益的品种,应当主动申请 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5.持有人应对反馈的报告进行处理,如术语规整、、和、等,并按照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和时限要求报告。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药物警戒的定义是()。 A.研究药物的安全性 B.可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事件,保证用药安全 C.评价用药的风险效益比 D.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2.药物警戒和药品不良反应共同关注()。 A.药品与食物不良相互作用 B.药物误用、滥用 C.超适应症用药 D.合格药品的不良反应 3.应当报告什么事件?()。 A.关于非本公司产品的投诉; B.给药后发生不良事件;

C.药物过量、妊娠、缺乏疗效、给药错误和癌症; D. B & C 4.报告不良事件的时间要求是什么?() A每3周一次; B.每月一次; C.知情后24小时以内/1个工作日; D.每个星期五 5.员工应向()报告获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A.质量部 B.药物警戒部 C.所在的部门 D.生产部 6.员工需要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 A.一般的 B.严重的 C.非预期、严重的 D.所有的类型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 告》(2018年第66号)自()起施行。 A.2018年09月29日 B.2019年1月1日 C.2019年3月1日 D.2019年7月1日 8.药物警戒的简称为()。 A.PM B.PV C.PG D.PK 9.在报告不良事件之前您必须收集什么信息?()。 A.实验室检查结果; B.不良事件结果 (事件是否消失?) C.药物、不良事件、患者、报告者; D.详细的医学报告 10.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A.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11.药品不良反应需重点关注的品种()。 A.关注中药,尤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B.关注新药的ADR; C.关注重点监测品种的药品不良反应; D.关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品种。 1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评定标准: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 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解读试题答案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解读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药品安全的正确认识() ? A.药品是绝对安全的。 ?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物都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 C.药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治疗人群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时,这个药品就视为安全有效的药品。 ? D.有不良反应的药品是不能接受的,都应该撤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下面那个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 A.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适都叫不良反应。 ? B.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C.过量用药后出现的损害。 ? D.使用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损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 发布年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 A.全面反映上一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情况。 ? 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C.保护公众用药安全。 ? D.以上均正确。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下面哪个数字是不准确的() ? A.2015年我国每百万报告400份。 ? B.201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总数超过100万份。 ? C.截止2015年底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有注册用户28万余个。 ? D.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县级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我国的药品监管措施有哪些() ? 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快讯。? B.修改产品说明书、限制使用。 ? C.暂停或撤销批准证明文件。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的主要来源是哪个()? A.药品生产企业。 ? B.药品经营企业。 ? C.医疗机构。 ? D.个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类()? A.抗感染药。 ? B.心血管用药。 ? C.麻醉用药。 ? D.呼吸系统用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哪种剂型的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 A.口服制剂。 ? B.软膏剂。 ? C.注射剂。 ? D.颗粒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从年龄分布看,哪个年龄段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A.14岁以下儿童。 ? B.65岁以上老年人。 ? C.15-44岁。

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PDF

公司 文件编码SMP-00-000-00 文件名称 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 页数1/2 颁发部门 制定人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日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药物警戒部、物控部、质量部、生产部、销售部等 一、目的:规范公司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 二、责任:药物警戒部部长、PV专员。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的确认。 四、内容: 1)承担本公司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确保能够主动收集本公司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按规定上报,对于死亡病例应当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完成调查报告,报告所在地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2)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报告给部门领导并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报告。同时应当立即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开展调查,详细了解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3)按要求收集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发现的、文献报道的),按要求填报《境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因药品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或者撤市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并按照要求提供原始报表及相关信息。 4)对本企业生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汇总国内外安全性信息。 5)按照相关要求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并进行报告 6)考察本公司所生产药品的安全性,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 年内

欧盟的药物警戒

欧盟的药物警戒监测主要由:不良反应报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上市后安全研究和持续性利益—风险评估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相互补充,互相支持和联系,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科学监测体系。 主要机构及职能 欧洲人用药委员会 人用药委员会(Committees for Human Medicinal Products,CHMP)承担着欧盟药物警戒的职责。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患者、医务人员提供更完善的关于药品使用的正确信息,以达成促进公众健康的最终目的。CHMP在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的协助下,对向其申请上市许可授权的药物进行评估,形成一致意见,并最终出具评估报告。对于已经获得集中授权上市许可的药品,当出现新的药物安全性问题,CHMP也负责对新的证据进行评估,并形成最终意见。 药物警戒工作组 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是欧洲药品局下设的一个工作组,其主要职权是:为欧盟各成员国提供关于药物警戒的对话论坛,并按照CHMP的要求,审查获得集中授权上市许可药品的安全性,并提出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建议。该工作组每1-2个月召开一次为期2-3天的会议,在会议上,PhVWP的一大主要任务是统一各成员国药物警戒的相关评价标准,就药物警戒方面的问题形成统一的原则和程序,制定药物警戒指导规范,统一术语。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在欧盟,需要上报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使用过程中观察到的可疑不良反应;许可后研究中观察到的可疑不良反应,以及世界各地文献资料中所报告的可疑不良反应。 与欧洲药品局协同工作的,是欧盟各成员国设立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机构。欧盟按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发生地点、可疑药品的性质等因素,对药品不良事件的报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各国在不违反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习惯,制定各国的相关法规,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上报。 欧盟各国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均以自发报告系统为主,结合强制性报告系统。在报告形式方面,欧盟规定可以采用所在成员国主管当局或欧洲药品局认可的形式,同时鼓励公司以电子形式发送报告——采用国际认可的形式,最新版MedDRA(《国际医疗用语词典》)规定的医学术语,按照ICH(国际协调会议)标准进行文件的传送。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对于在欧盟范围内进行药品销售的公司(指所有拥有在欧盟内部药物上市许可权的药品公司,即使该公司获得上市许可的药物还未在市场上出售),需向所在成员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定期提交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 定期提交的安全性更新报告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目前药物安全性研究的总体评价; (2)一个简洁的摘要,包括在这段时间内针对新出现的安全性问题的风险/利益比鉴定结果,产品特征摘要,全球范围内上市审批情况,管理部门或上市许可证持 有者因为产品安全性原因所采取行动的最新情况; (3)接受治疗患者的个案病例资料描述; (4)既往未明确的毒理研究资料; (5)已知毒性的发生频率增加; (6)产品的滥用情况; (7)妊娠期或哺乳期医药情况; (8)长期给药情况; (9)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问题。

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 选修王雁群王耀霞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长期依赖于药物治疗。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明显增多,药物的滥用、误用及不合理用药现象增多。自行使用处方药,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激素,无指征使用静脉输液增多,中药、民族药与化学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多,均易引发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假劣药品的监管漏洞、媒体广告对药品有效性夸大宣传并隐瞒药品可能风险、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药品非法销售和滥用提供了便捷途径。而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药的发现与应用增多,用药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药物临床应用在获取治疗效应的同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多,用药风险逐渐加大。 在防范药源性损害的长期实践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从只评价上市后药品的不良反应,发展到包括药品不良事件评价等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非适应证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等,由此逐渐形成了药物警戒。 1974年,法国首先创造了“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PV)的概念。尽管法国开展药物安全监测比最早建立药物监测体系的欧美国家晚了10余年,却通过这个概念赋予药物安全以新的内涵。药物警戒可以理解为监视、守卫,时刻准备应付可能来自药物的危害。药物警戒扩展了监测的范围,不仅是药品不良反应(ADR),还包括药物不良事件(ADE),并通过对药品安全性监测,综合评价药物的风险/效益比,进而对风险因素加以控制和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达到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一、药物警戒 (一)药物警戒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药物警戒的定义是: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根据WHO的指南性文件,药物警戒涉及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草药、传统药物和辅助用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以及疫苗等。 药物警戒贯穿于药物研发及使用过程的始终,即从药物的研究设计就开始着手。在药物上市前阶段,主要通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方式,也包括体外实验、动物毒理等方式发现药物的安全问题。然而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人们在药品上市前的认识和研究总是不完全的,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足以预测人类应用的安全性。临床

药物警戒记录管理规程

1 目的:规范药物警戒记录的编制、填写内容、保存及销毁,确保记录规范、标准化。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药物警戒记录等文件的管理。 3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 ADR 专员、 ADR 监测员。 4 内容: 4.1 药物警戒活动记录管理: 4.1.1记录分类:纸质版、电子版两类 4.1.2存放:药物警戒活动记录及复印件应专柜存放,由药物警戒部门专人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或被任意复制。 4.1.3发放: 4.1.3.1 由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签发,并盖有“受控文件”章的空白药物警戒记录发至ADR 专员、 ADR 监测员,并及时填写空白药物警戒记录发放台账。 4.1.3.2每项药物警戒记录只发放一份原版的空白记录复印件。 4.2 药物警戒记录的填写、使用: 4.2.1纸质版药物警戒记录的填写 1)必须使用中性笔填写。 2)药物警戒记录填写必须标明标题。 3)准确填写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批准文号、批号等。

4)准确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发生时间等。 5)准确填写记录时间、收集时间,格式为 xxxx年xx月xx日, 如2019年10月01日。 6)药物警戒记录要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不得提前或滞后填写。 7)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时要用“”表示,短横线平行置中,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8)药物警戒记录中如需填写表明正确与否的括号或空格时,用“√”或“×”表示。 9)操作失误、数据偏移等不得掩盖,必须如实填写。 10)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如填写发生错误,在上面画“—”,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注明日期,画掉部分仍需清晰可辨认。如例: 例:120 120 张三2019年10月1日 4.2.1.1使用:批准的药物警戒记录是追溯和查验该项活动过程的标准和依据,在进行药物警戒活动记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并详细、认真、准确、及时、真实地填写记录中的规定项目,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 4.2.1.2 收集、审核: 每项药物警戒活动结束后,由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专职保管人员初审、签字后交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后存档。 4.2.2电子记录填写要求 4.2.2.1如需用计算机系统、影像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电子数据的应确保电子记录符合纸质版基本要求,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

2020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卷及答案

2020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卷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6 分) 1.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包括、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停药综合征、、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2.药品不良反应排除了、药物过量、、不依从用药和用药差错的情况。 3.境内严重不良反应在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应;其他不良反应在内报告。境外严重不良反应在内报告。 4.对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的品种,应当制定并实施,采取限制药品 使用,主动开展上市后研究,暂停、、 或者等风险控制措施;对评估认为风险大于获益的品种,应当主动申请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5.持有人应对反馈的报告进行处理,如术语规整、、和、等,并按照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和时限要求报告。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药物警戒的定义是()。 A.研究药物的安全性 B.可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事件,保证用药安全 C.评价用药的风险效益比 D.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2.药物警戒和药品不良反应共同关注()。 A.药品与食物不良相互作用 B.药物误用、滥用 C.超适应症用药 D.合格药品的不良反应 3.应当报告什么事件?()。 A.关于非本公司产品的投诉; B.给药后发生不良事件;

C.药物过量、妊娠、缺乏疗效、给药错误和癌症; D. B & C 4.报告不良事件的时间要求是什么?() A每3周一次; B.每月一次; C.知情后24小时以内/1个工作日; D.每个星期五 5.员工应向()报告获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A.质量部 B.药物警戒部 C.所在的部门 D.生产部 6.员工需要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 A.一般的 B.严重的 C.非预期、严重的 D.所有的类型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2018年第66号)自()起施行。 A.2018年09月29日 B.2019年1月1日 C.2019年3月1日 D.2019年7月1日 8.药物警戒的简称为()。 A.PM B.PV C.PG D.PK 9.在报告不良事件之前您必须收集什么信息?()。 A.实验室检查结果; B.不良事件结果 (事件是否消失?) C.药物、不良事件、患者、报告者; D.详细的医学报告 10.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A.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11.药品不良反应需重点关注的品种()。 A.关注中药,尤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B.关注新药的ADR; C.关注重点监测品种的药品不良反应; D.关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品种。 1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评定标准: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为()。

欧盟更新激素替代疗法第三版核心药品特性概要

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6月7日 第7期(总第84期) 内容提要 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 美国修订说明书警示丙硫氧嘧啶的肝损害风险 美国发布恩他卡朋、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复方制剂的药品安全性信息加拿大修订说明书警示莫西沙星严重肝损伤风险 欧盟更新激素替代疗法第三版核心药品特性概要 欧盟撤销丁苯羟酸的销售许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285041872.html, 2

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2010年3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与使用低剂量的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品相比,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mg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 辛伐他汀是降胆固醇药,以单独成份的通用名及商品名Zocor 销售,也有与依折麦布的复方制剂Torin以及与烟酸的复方制剂Simcor销售。 肌肉损害(也称肌病)是所有他汀类药品的已知不良反应,患者常有肌肉疼痛、压痛、虚弱和血肌酸激酶升高的症状。他汀的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当辛伐他汀(尤其是高剂量)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肌病风险也可能升高。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症,此疾病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已知风险因素包括高龄(>65岁)、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肾功能不全。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 此通告的发布是基于FDA正在评估的临床数据----“降低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研究”(SEARCH)。FDA也正在对来自其他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不良事件报告和处方药使用的数据进行审查,以便更好地了解高剂量辛伐他汀与肌肉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 1 —

药物警戒--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

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 二.责任:药物警戒人员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标准文件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文件编制要求 1.1、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 1.1、文件应当标明种类及文件编号,标题精炼、明确,能够对文件上的性质一目了然。 1.2、文字应当确切、清晰、易懂,不能模棱两可。 1.3、文字内容要与药物警戒相关法规文件保持一致。 1.4、编制文件的编码及格式必须符合本文件规定的编码及格式要求。 1.5、本公司员工均可提出编制文件的建议;但任何人不得任意起草、修订文件,起草、修订文件必须申请并得到本文件规定的审阅人的审阅及审核人的审核或批准人的批准。1.6、由提出本建议的员工的所在部门论证文件编制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追溯性、稳定性、相关一致性、动态性,必要时可要求其他部门一起论证。 1.7、系统性:药物警戒体系文件要从药物警戒管理总体出发,涵盖所有要素及活动要求。做出的规定应反映药物警戒体系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 文件编制目录清单,应由质量保证部根据药物警戒体系管理要求,统一进行筹划,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及版面设计,并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1.8、可操作性:文件的编制应切实可行,文字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符合企业的实际操作需求。 1.9、科学性:文件的书写应用词确切,不模棱两可,标准应量化。文件的表述用词必须与其相关规定、行业文件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用词一致。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的说明文件的性质,文件使用的语言应逻辑严密并确切易懂。文件中的数学符号、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符号及其他符号代号,应分别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文件规定。文件中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1.10、可追踪性:文件中的标准涵盖了所有要素,文件及记录的编制应能实现文件的追踪。文件与编码一一对应,一旦某一文件终止使用,此文件编码即告作废。根据文件编码系统规定,可随时查询文件的变更历史。 1.11、稳定性:文件编码系统一经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