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第六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本章将帮助你:

1、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目标的表述。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核心概念:

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两种健康概念的比较

旧的健康概念仅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缺陷。新的健康概念在前面已提到。两者的不同体现在:

1、反映的对象不同:前者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它仅仅是人体机能状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后者反映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状态;

2、健康的标准不同:前者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确定健康的标准,后者从现实生活对人的身心和社会性的需要来确定健康的标准;

3、所依据的对人体身心关系的看法不同:前者是依据身心分离观,后者所依据的是身和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身心辨证统一观。

二、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新的健康观提出了身体完好的具体内容与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孔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

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童的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它的关键是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学前儿童身体的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尚未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小儿心理发展迅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他们要接受适当的健康教育,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以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改善自己的健康态度,形成有利于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的行为。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儿童时期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其以后一生的健康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时间。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身心健康素质的教育、智能素质的教育、品德素质的教育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学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学前儿童学习体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学习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能欣赏美的音乐和美的动作等。这些都有利于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

4、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

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提高人口素质、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只有个体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大和繁荣。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实质上是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在身体素质、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的预想,是对幼儿在健康教育中应获得的发展效益的规定。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内容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目前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共分为以下六个层次:总目标(也称健康领域目标、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单元教育活动目标(周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总目标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制定其他所有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重要依据。《纲要》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为以下四条: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各年龄段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小、中、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各有其典型特征,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对3-6岁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一)小班

1、学习洗手、洗脸、整理衣物,喜欢自己进餐、入厕、入睡,有一定的独立性,养成喝水的习惯。

2、了解自己身体各种感官及功能,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成人,乐于接受疾病的治疗。爱吃各种食物。接受成人有关的提示,学习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3、日常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知道轮流玩,初步体验与老师、小朋友相处、共同游戏的乐趣。

4、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锻炼,自然协调地走、跑,并初步掌握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二)中班

1、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5力,学会使用筷子,独立有次序地穿脱、整理衣物、鞋袜和床铺,正确使用手绢、毛巾(餐巾)、便纸等,有做事的成功感。

2、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乐意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爱吃各种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3、主动与人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能与同伴合作,会谦让,能感受同伴的喜与忧。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会简单评价与同伴的行为。

4、积极主动地到自然环境中充分活动,不怕寒暑。在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三)大班

1、注意保持仪表整洁,能与同伴保持环境整洁,会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场所,有信心。养成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生活卫生习惯。

2、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并初步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对食物的营养有初步的认识,具有初步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学习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3、能文明、大方地与人交往,以积极恰当的方式参与或发起活动。尊重别人的意愿,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习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并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与同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4、精力充沛地坚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体验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每一个教育活动在实施前一般都确定了目标,活动的实施即是为了实现活动的目标,但教师也应该依据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目标。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确定目标。

健康教育活动: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3、愿意每天都喝牛奶。

本活动的第1、2条目标在认知方面对幼儿提出了具体、恰当的要求。第3条目标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对幼儿提出了要求,虽然要求幼儿每天都愿意喝牛奶的要求较高,但却是合理的,幼儿有了愿意喝牛奶的态度,做到每天喝牛奶就不难了。同样是这个活动,有时目标的制定却存在着问题,例如这样的表述:

活动举例: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以上表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这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受到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难以让幼儿认识所有种类的乳品,只能按照具体情况认识乳品;其二,目标1为发展目标,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目标2、3却是教育目标,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述方式没有统一;其三,目标2中“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示过于笼统,没有以通俗、具体的语言来揭示牛奶等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

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述目标内容,是制定目标的重要环节。教育目标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同有异,区别主要在具体程度上。其共同之处是:

1、内容要全面,应包括所要发展的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2、要把发展内容表述得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以往把教育目标写得很笼统、含糊。如总目标中规定“动作协调、灵活”等,这都没有明白、准确地说明幼儿园应培养的这两方面的内容。低层次的目标内容更要表述得具体,如某中班幼儿跳跃活动的目标这样表述“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3、要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因为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指标,是幼儿自身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也是教师要帮助幼儿达到的指标,而不是教师要传授的内容。以往习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表述幼儿发展目标是不准确的。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大致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内容

1、体育教育内容

(1)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类活动和游戏。(2)走、跑、跳、投、钻、爬、平衡、体操等基础运动能力。(3)力量、协调、平衡、速度、灵敏、耐力等运动素质。(4)体育兴趣和习惯;发展自身身体和运动能力的愿望。

2、身体保健教育内容

(1)口腔、眼、耳、鼻、皮肤的构造和功能,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上述器官的粗浅知识、技能和习惯。(2)对自己五官健康状况的认识,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预防知识,能愉快地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生活自理教育内容

(1)进餐、着装、睡眠、入厕、盥洗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习惯。(2)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4、安全自护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与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运动

器械时能注意安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了解应对意外事故和伤害(如水灾、火灾、触电、煤气泄漏、交通事故、走失等)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知道初步的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

5、环境与健康教育内容

(1)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禽兽鱼虫、阳光、水土与人的生存和身心健康关系。(2)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爱护自然、维护环境整洁卫生的习惯。(4)节约水电、爱护图书、玩具、珍惜食品、服装的知识和行为习惯。(5)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1)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神态、表情、动作等)的方式成功表达自己的情绪。(2)学会调节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明确只有合理的目的才能得以满足。形成愉快的情绪、活泼乐观的性格。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1)尊重他人,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做出和谐适度的反应。(2)学习交往技能(分享、合作、互助等)。能和他人和睦相处。(3)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在竞赛性的活动中,正确面对输赢,并懂得要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3、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学习日常生活独立自理,不依赖他人。在学习和游戏中有主见,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帮助学前儿童体验独立自主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培养良好的独立个性心理品质。

4、性教育

(1)性认同和性角色。正确的性认同和性角色意识,有利于学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健康的心理基础。(2)科学简洁的性知识。对于学前儿童的提问和疑惑,我们应该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简洁地回答孩子。(3)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不能粗暴制止、更不能羞辱,否则会损伤学前儿童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应因势利导,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性心理。(4)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5、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采取“三级预防”是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基本策略。一级预防:防止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增进健康,即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为了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和残疾程度,尽量恢复病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一级预防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持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感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要保持一致

教育目标要通过教育内容来实现,而教育内容要依据教育目标来实践。例如教育目标中提出要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紧密围绕目标,可以选择利用图片、录像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还可以选取儿歌、歌曲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

(二)教育内容要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相关联

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教育内容。如对刚入园的孩子可以进行入园适应的教育,能愉快与老师同伴相处、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愿意来幼儿园等,而若对小班幼儿进行“换牙了”的教育,则不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教育内容应紧密联系当前实际,具有时代性。如现代社会中电脑普及,教师在开展身体保健教育的时候,可以将电脑对人身体的影响列入教育内容。

研究性学习:

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在幼儿园中选取1-2名幼儿,进行个案观察,并记录他的行为表现,分析他的心理状况。

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章将帮助你:

1、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与实施的基本思路。

2、学习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各种类型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了解活动实施中的指导建议。

核心概念:

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现在幼儿园盛行整合性的教育活动,要想更好地整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必须首先把握各领域的特点和规律。目前,在健康教育领域,可以对如何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主线创设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般考虑以下方面:

(一)关于活动目标

具体的活动目标是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段目标的细化。在表述中应简洁清晰、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条目不宜过多,一般2-3条。

(二)关于活动准备

一个成功的健康教育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包括物质条件和环境创设、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等方面。

(三)关于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导入、引导幼儿参与思考及引导幼儿总结这三个环节。教师应明确希望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带动幼儿参与活动?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如何使用最佳的教育方法?如何让幼儿对活动做出总结,使幼儿已有的经验得到提升?

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运用多种文学艺术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活动的效率。常见的文学艺术载体有儿歌、儿童诗、诗歌剧、表演唱、童话、故事等。

(四)关于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活动延伸的方法有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等。如教师利用15分钟时间教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在活动结束后就应该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在家中督促幼儿按时以正确的方法刷牙,以帮助幼儿巩固刷牙的正确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具体教育活动设计的格式

×××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与指导]

1.

2.

……

[活动延伸]

三、开展活动时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组织的所有活动应尽量有幼儿的动手参与。

研究表明,活动的开展若只停留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有幼儿动手参与了,才能理解教育内容,才能使自身得到最优的发展。

(二)幼儿参与时可能不如成人做的好,应给予理解。

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在参与时必会出现一些差错,我们要予以理解,给予机会,锻炼幼儿,使其发展得更好。

(三)老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提问不够清晰、偏难或偏易,都会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给出适当的提问。教师的提问应尽量引导幼儿发散思维,问题的答案多样性可使更多的幼儿有回答的机会,使幼儿的能力得到锻炼。

(四)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

成人化的语言使教师无法和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教育效果。如一位教师问到:“有一只小蜗牛很无聊,它的家里只有它自己,小朋友想想什么办法,能让小蜗牛快乐起来?”小朋友答:“它太热了。”在该例子中幼儿对“无聊”一词不理解,所以答非所问,影响了幼儿的学习。

第二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设计与实施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眼睛、齿、耳、鼻、皮肤的能力,生活卫生习惯,进餐、着装、睡眠、盥洗等基本生活能力和有关的社会行为规范与交往能力,促进幼儿五官的发育,增强其机能。它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前儿童的生活质量与身心素质的发展。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内容

1、眼保健教育内容

(1)眼的知识:眼的形态、构造、功能等。(2)合理用眼和养护、锻炼眼睛的习惯。例如:做眼保健操、吃对眼有益处的食品等。(3)让幼儿了解测视力的方法及自己视力的情况。

2、口腔保健的教育内容

(1)口腔的知识:口腔中的器官形状、数量、构造、功能等,大班幼儿换牙的知识。(2)护理口腔的知识:主要是有关养护牙的知识,例如良好的刷牙习惯、正确的刷牙知识、不吮手指、不随便往嘴里塞东西等。(3)有关龋齿的知识:龋齿的识别、预防和治疗。(4)营养知识:例豆制品、花生等食物可以让牙发育得更好等。

3、耳保健的教育内容

(1)耳的知识:耳的形状、构造、功能等。(2)耳的卫生习惯:常常清洗耳壳,自己不挖耳等。(3)测听力的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养护、锻炼听力的方法等。(4)教师举一个有关耳保健教育的游戏活动。

4、皮肤保健教育内容

(1)皮肤的知识:皮肤的构造、作用等。(2)清洁、养护皮肤的方法。(3)有益于皮肤健康的营养知识。

5、鼻保健教育内容

(1)鼻的知识:鼻的形态、构造、功能等。(2)养护、清洁、鼻的保健方法:不抠鼻孔,擤鼻涕先擤一只鼻孔等。(3)有益于鼻健康的营养知识。

6、进餐

(1)常用食物的营养知识,营养意识。(2)进餐技能:使用和存放餐具、合理的咀嚼方法。(3)进餐卫生习惯:细嚼慢咽,安静专心进餐,不挑食,不暴食暴饮,不剩饭,保持餐桌整洁,珍惜食物,饭前饭后不做激烈活动,饭前洗手,饭后要擦嘴等。(4)和人共餐时的行为规范。(5)进餐审美意识。

7、着装

(1)着装知识和防寒防晒、遮体、审美等着装动机。(2)穿、脱、叠、放衣服鞋子等技能,独立着装能力与习惯。(3)保持服装整洁、爱惜服装的习惯。(4)着装审美意识。

8、睡眠

(1)合理的睡眠姿势。(2)铺床叠被技能,独立铺床叠被,保持床铺整洁的能力和习惯。(3)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睡前洗脸、洗脚,独立安静人睡,不玩玩具,不蒙头睡觉;睡前把衣服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

(二)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相关游戏

1、发展五官和手指功能的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利用某一感官功能识别事物的方法,以发展该感官的功能。

(1)听力游戏:它是利用闭目听声,以识别事物的性质、方位、距离和识别人,

以发展听力和记忆力。如“闭目找伴”、“谁到我家”。(2)眼保健游戏,它包括发展视觉的灵敏度,调节焦距能力,识别颜色、形状、体积、面积等能力的游戏。如“小猫练眼睛”“眼科门诊部”。(3)皮肤保健游戏:如拍打触摸皮肤、袋中取物、闭目玩球等。(4)锻炼手指功能的游戏:如翻绳、折纸、抛接包等。

2、生活自理游戏。目前常用的此类游戏有两种:

(1)表演和角色游戏。如“给小猫洗脸”、“教布娃娃刷牙”、“给娃娃穿新衣”、“小白兔的托儿所”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构思情节来巩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的。(2)竞赛性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常做的有穿衣、穿鞋、叠被铺床、用筷、洗手绢比赛。

(三)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例举

活动一:学会入厕(小班)

[活动背景]本班幼儿对厕所设备不熟悉,入厕有畏难胆怯等心里障碍,憋便、尿裤、弄脏厕所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幼儿不敢在幼儿园排便。这已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和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为帮助幼儿消心理障碍,提高入厕能力,故组织此次活动。

[总体目标]

1、懂得及时大小便的重要性,知道并学会(男/女幼儿)小便的方法及大便后擦屁股的方法。

2、懂得尊重成人劳动,保持厕所地面整洁,不弄脏衣裤。

3、培养自信、勇敢、互助、合作的品质。

4、培养观察、模仿、评价的能力。

活动设计之一:我知道大小便

[活动目标]

1、懂得定时大小便的重要性。知道在成人提示或有小便或大便时,主动去大小便,不弄脏衣服。

2、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活动准备:录像带;电教设备;奖励标志若干,事先教师要观察统计幼儿在园大小便的情况,并与家长联系,了解有关情况。

[活动过程]

1、游戏:“勇敢宝宝找朋友”

出示木偶“勇敢宝宝”,请小朋友帮它找朋友。说一说自己认为勇敢的事情,请“勇敢宝宝”做出判别,戴上标志。

2、播放录像,找出画面中有没有“勇敢宝宝”的朋友(要保护被摄录幼儿的肖像)电视画面依次出现如下;

(1)教师提示入厕,幼儿没听见;

(2)幼儿贪玩,尿裤子;

(3)有小便不敢说,哭闹;

(4)有小便或大便时,告诉老师;

(5)有小便或大便时,主动去;

(6)不敢在园大便。

3、讨论画面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胆小。

4、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提出提高入厕能力的要求。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加强入厕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区别对待。

[家园配合]请家长配合教师的工作,对幼儿在家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要帮助。

活动设计之二:我学会小便了

[活动目标]

L、知道自己性别和小便的方法,不尿在便器外面,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2、懂得及时、定时小便的重要性,不弄脏衣裤。

3、培养观察能力及互相帮助、自信、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录像带,电教设备;木娃娃若干;事先教师要观察幼儿便的情况,并在活动前打扫干净厕所。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厕所,了解厕所的作用。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位置,以及便后冲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厕所的地面、便器,闻一闻空气中的气味,提示幼儿尊重成人劳动。

2、回到活动室,女孩和男孩分开,男孩在一旁由另一位教师带领做游戏。

(1)教师提问女孩:“厕所是做什么用的?”“女孩怎样小便?”请幼儿集体讨论,总结小便的动作程序。看录像,教师有重点讲解,幼儿讨论应注意的几点。

(2)男孩的活动过程同上

3、游戏:我教娃娃去小便

幼儿自愿结伴,互相观摩、评价对方教娃娃小便的动作是否正确。

4、评选“自信娃娃”。教师提出评选要求,请幼儿注意观察其他小朋友入厕动作是否正确。自己也要认真做好。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结合“勇敢宝宝”、“自信娃娃”的评选活动,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巩固有关入厕常规,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家园配合]同活动设计之一。

活动设计三:我会擦屁股了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大便后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2、懂得尊重成人劳动成果,不弄脏衣裤及地面。

3、培养观察、评价能力及勇敢、自信的品质。

[活动准备]录像带;电教设备;娃娃若干;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木偶“自信娃娃”宣布前两次活动的评选结果,颁发获奖标志,提出新任务。

2、插放录像,请幼儿边看边讨论擦屁股的先后顺序,教师引导幼儿对重点要领的观察。

3、游戏:“图片找朋友”

幼儿分组,给图片涂色,然后几个人一起,按擦屁股的正确动作

顺序,进行排序。

比一比哪组最快,看一看谁的排序正确,讲出理由。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发现错误。

4、游戏“我是娃娃的好妈妈(爸爸)

幼儿几人一组,练习做娃娃的妈妈(爸爸),给娃娃擦屁股,互相评议动作正确与否。

5、木偶“自信娃娃”给“好妈妈(爸爸)”领奖。师生共同表演《厕所歌》

[家园配合]家长在家和幼儿作“好爸爸(妈妈)游戏,以便练习巩固;父母在幼儿入厕时,提醒、帮助;设立“自信宝宝”奖;与教师及时交流、沟通,做到家、园一致。(庄毅、陈凤芝)

活动二:认识“眼、耳、口、鼻”(小班)

教师:马娜娜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常试活动,正确地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知道它们的数目与用途,了解它们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要保护好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

水、醋、酒各一杯,宝宝画像一幅,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画各一幅,缺少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头像一幅,镜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分辨三杯液体,听音乐,使幼儿感受到鼻子、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2、幼儿观察自己的嘴巴、眼睛、耳朵、鼻子,说一说,指一指。

3、通过宝宝画像认识嘴巴、眼睛、耳朵、鼻子,并请幼儿将头像上缺少的器官补上。

4、让幼儿讨论眼耳口鼻的功能,应如何保护。

5、请各位“小姐”自述作用和保护方法。

6、幼儿画自画像。

[活动评析]

1、总体感觉

内容丰富,四位“小姐”的出场很有意思,知识性强,集体参与性不够。

2、主要优点

(1)各位“小姐”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自己的作用和保护方法,效果比较好。

(2)让幼儿闻水、醋、酒,一定程度上给予幼儿体验的机会。

(3)鼻子小姐“流血”的创意很有特色,很形象。

(4)让幼儿贴眼耳口鼻的创意不错。

3、主要问题

(1)没有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包括了眼耳口鼻四种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对小班幼儿来说,太多太复杂了;四位“小姐”的自述内容太多,而且教师在四位“小姐”都说完了再作总结,幼儿来不及理解和记忆;在贴眼耳口鼻的环节中,提供的头像上所有器官都没有了,难度太大;最后的自画像在小班实施困难较大。

(2)整个活动强调位置多而保护提得太少,目标(二)未能实现。

(3)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调不够好,活动过程出现脱节的现象。

(4)教师的知识准备不够,对临时问题的处理欠佳。

(5)教具不够美观,使用黑白图片,效果不明显。

4、改进意见

(1)可以将内容分成几个活动来设计。

(2)保护的内容作为重点,位置的认识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游戏如《点一点》就可以完成。

(3)四位“小姐”的话可以再简洁一些,每位“小姐”讲完后,教师及时作总结。

(4)给幼儿更多的感性体验。可以让幼儿闭上眼睛看,捏住鼻子闻,塞住耳朵听,这些器官的重要作用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5)贴眼耳口鼻时,采用部分器官缺失的头像。

(6)教具可以做成彩色的,看上去更漂亮。

(四)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指导建议

1、要充分认识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对学前儿童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建立以健身为主、全面育人的价值观和目标观,按照身心综合能力结构理论,塑造学前儿童的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要冲破仅限于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旧的教育模式。

2、要发挥教师、学前儿童、家长、保健医生与保育员四方的主体性,协同一致,做好此项教育。

(1)要经常向家长和保健医生、保育员介绍新的教育观和保健观,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保健教育观和主体教育观。并提出互相配合的具体建议。注意吸收家长和保育员参与评价活动,鼓励和组织他们提供有关的教育内容,或参与教材的创编和教具的制作。(2)应把每次身体检查的结果告诉幼儿和家长,同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园和家庭的有关教育环境做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如做视力检查的同时,全面检查和评价家园桌椅、照明、书画和儿童读物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检查幼儿的阅读姿势,看电视的位置与时间和眼保健意识,检查教师自身和家长在眼保健教育上的言传身教。

3、认识并尊重学前儿童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和组织幼儿参加教育准备、实施和评价各个阶段的活动,发挥和发展他们主体能力和其他素质。

4、要充分利用电视、录像、影碟、图画、模型等现代媒体,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五官,了解自己的五官发育和健康状况,这是发展自我保健意识的认识基础。

5、要克服成人在生活自理教育中的一些心理障碍。

(1)认为生活自理能力是生活小事,没有认识到它是人的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没有认识到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教育对他们未来、民族的未来的深远意义,它应是家庭和幼儿园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2)过度护理。在生活中学前儿童能学会的不教,能做的事不让做。视过度护理为疼爱,没认识它是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对自立行为的剥夺。(3)嫌孩子做得慢、做不好,不如自己做省事、又快又好。(4)教育方法上“催、管、斥、责”多,鼓励、诱导少,特别在学前儿童出现失误或显得“笨拙”时更是责怪得多,损害学前儿童自信心、自尊心和自立心的发展。

6、眼保健教育中当前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与习惯,选择好看电视的位置、距离,控制看电视时间的能力。(2)为孩子提供合乎卫生标准的桌椅和照明。(3)成人要重视以身作则。(4)让学前儿童了解自己的视力和视力习惯。

7、牙保健教育应着重帮助学前儿童认识自己的牙齿,认识龋齿的危害及形成的原因,学习漱口小牙技能,并养成漱口消牙、少吃甜食等的口腔卫生习惯。

8、皮肤保健教育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在儿童教育中普遍忽视皮肤保健教育,重保护、轻锻炼,皮肤娇嫩、触觉“饥渴”。这些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忧虑。当前在皮肤保健教育中,应在做好皮肤清洁教育的同时,加强皮肤的锻炼,其中触觉训练更应加强。

9、多管齐下,协同一致,做好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是渗透在学前儿童整个生活之中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活动是主体活动;音乐、美术、语言、科学、社会等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也有丰富的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时,要做到突出主体、多管齐下协同一致。在进行其他教育活动时应重视此两项教育,以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

10、生活技能的教学应坚持生活中教学与专门教育活动相结合,而以生活活动中教学为主的原则。专门的教育活动可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戏法:如“帮助布娃娃穿衣服”、“给小花猫洗脸”、“小小耳科大夫”等游戏都是孩子们爱做的。(2)比赛法:组织个人或分队比赛生活技能,可以与走、跑、跳。爬、钻等活动结合做。(3)分步学习法:较复杂的技能可分解成几步,分别学习。(4)表演法:组织个人或分队轮流表演生活技能。可表演单个技能,也可表演一组。如可表演由铺被、脱衣到起床、穿衣、叠被的一整套技能。要让所有学前儿童都有机会参加表演。(5)评价法;组织学前儿童相互评价技能。评价的内容标准要简单、具体。事先都学会方法,再正式评价。

二、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

1、生活和活动自护

(1)饮食自护

细菌的形态。细菌能使食物腐败、使人生病。细菌主要从口、鼻、皮肤的破损处进入人体,使人生病。红汞、酒精、盐水高温都能杀死细菌。生水,变质的食物和饮料,没清洗的瓜果上,都长有很多细菌。识别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饮料的简单方法及防烫、防噎、防呛、防咬舌和腮的知识。安静进食,细嚼慢咽,进食前先看、闻或摸食物或饮料,了解它们是否变质或太热。不喝生水,养成不把不干净的物品放到嘴里的行为习惯。

(2)着装自护

受凉、在烈日下久晒会生病,应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烈日下活动要带遮阳帽,鞋不合适应请父母更换,鞋内有沙石子要及时取出,以防脚受损伤。

(3)居住自护

住楼房时知道以下行为不安全,并养成不做这些行为的习惯:爬窗台、钻爬凉台的护栏、从楼道的护栏上向下滑、从台阶上向下跳、从楼上向下抛物泼水、上下楼不守秩序;开关门时手不要伸在门缝里。

(4)行路安全自护

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养成的习惯:行路中不安全的因素有路面

上的障碍物,坑、洞、临时搭放的木板、石块;行驶的车辆,跑动的牲畜,高处掉下的东西,拥挤的人群;应识别的交通安全标志,如红绿灯、人行横道标志、禁止通行

的标志、危险标志;在街上走路时注意力集中,注意看路面障碍,不东张西望;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遵守乘车安全规则。

(5)疾病自护

疾病的症状知识:发烧、呕吐、腹泻、鼻塞、鼻出血、牙出血、便血、便虫、头疼头晕、腹疼、眼睛不适;发现身体不适和有疾病症状,应及时告诉大人,以便及时治疗。有病应诊治,并主动配合医生,打针、吃药不哭叫。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吃错了药会加重病情。很多药色形相同,小朋友不易辩认,因此应在大人照看下吃药。发现药味有变化应及时告诉大人。

(6)活动自护

经常锻炼,动作正确,体力好,不容易摔伤;不守秩序和规则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不在马路边、停车场、工地、河边等有危险的地方玩耍;发现大型器械有损坏,不要去玩,并及时告诉大人;没有大人的照顾不下河玩水、游泳或到冰面上玩;不招惹狗等动物;不乱扔石子、沙土和棍棒或用它们互相投击;玩耍时,不远离同伴和大人;受到别人欺辱或受到不公平对待,敢于讲道理,表示不满和反抗。

2、意外自护

(1)防丢失能力

防丢失知识:丢失主要的原因有私自外出,贪看热闹,离开同伴和家人或老师;被人群挤散;被坏人拐骗,发生意外事故跑散等。防止丢失方法:紧跟家人、教师或同伴,不独自走开;在大人指定的地方活动;不跟陌生人走。丢失后求助的知识:记住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所在幼儿园的名称,主动向警察叔叔或大商店的服务员叔叔阿姨求助。

(2)防拐骗和坏人进家

陌生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有些坏人会装作好人行骗,要学会识别坏人的本领,要防坏人,也要防止误解好人的好意;独自在家中时,要有礼貌地拒绝给陌生人开门;要有礼貌地拒绝陌生人送的食物、玩具或书画;拒绝陌生人的拥抱;被人强行抱走或拉走时,要大声呼喊求救。

(3)灾害自护

遇到水灾、火灾、风灾、地震、车祸、冰雹等时,不慌张哭叫,要紧跟家人寻求保护;不怕雷声、闪电;与家人失散时,应走向有人声、有灯光的地方去呼救;不慎陷进坑洞时,不要惊慌,要倾听,如有人声或走步声时要大声呼救;同伴不慎落进坑内或溺水时要大声呼救。平时应培养勇敢、沉着、机智的品质。

(二)安全自护教育的相关游戏

1、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最常用的安全自护的教育手段。如“小红帽”等。

2、评价性游戏

它以巩固和发展自护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护和评价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它是由保健活动、模仿活动和评价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小小急诊室”是此类游戏有代表性的一个。

3、竞赛性游戏

它以巩固和发展自护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护和竞赛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它是由安全自护活动的竞赛活动构成的综合性活动。它可氛围知识性竞赛和技能与能力竞赛两类,“安全知识竞赛”“勇敢的小消防队员”等。

(三)安全自护教育活动例举

活动一:运动场上的安全(大班)

[活动背景]秋季刚开学,幼儿入园很兴奋。部分幼儿忽视运动场上的活动秩序和常规,出现了摔倒、误伤和碰撞等事故。针对此情况,组织此单元活动。

[活动总目标]1、了解本园运动场上安全情况,巩固和丰富运动安全自护知识,增强安全自护意识。2、学会检查运动安全的方法和访问的方法,发展交往能力。3、发展观察、思维和评价能力。

活动设计一:安全大检查

[活动目标]

1、学会检查大型运动器械、运动安全和访问的方法,巩固运动安全知识,增强安全自护意识。

2、发展观察、分析和评价运动安全的能力。

[活动准备]

L、全班分为三个组,分别承担检查大型运动器械、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和运动事故调查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做好调查、检查和访问的准备工作;

2、请保健医生准备接待访问,介绍近期本园的运动安全情况,分析己发生事故的原因及今后应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大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说明 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教学目的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初步具有对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总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另一部分为学生实践环节,占总课时中的1/3。 教学时数 18学时 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可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讨论、观察、访谈、观摩及实践操作、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教育实际操作方法。 本文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教学目标: 1.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目标的表述。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教学要点 健康的含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1学时) 一、健康的概念 二、健康的标准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1学时)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二、各年龄段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1学时)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内涵、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思路。 2.学习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各类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了解活动实施中的指导建议。 教学要点 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5.3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整合

第五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 第三节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 一、谈话导入 在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各种教育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样存在与其他教育活动整合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 二、新授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 健康在首位,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整合时最本质的。 (二)示例 鞋盒龙(大班、健康/美术) 一、材料与工具 布(红、黄两色为主),鞋盒(其中一个最大,两个最小,其他的大小相同),双面胶,透明胶,棉花,各色橡皮纸,电线,金色即时贴,两颗黑色大纽扣以及针、线,一颗圆珠子,硬纸棒等。 二、制作方法 1.将鞋盒用透明胶固定,使其不会散开。 2.制作龙头。 ①在最大鞋盒的盖上开口,在口中塞入两个最小的鞋盒做成龙嘴。 ②用黄色旧布的一端包裹龙头,并在龙的上颚和下颚处贴上剪好的齿形红布 ③将棉花塞入白布,缝制成又圆又大的龙眼,并把纽扣缝在眼睛中间作眼珠,

然后缝到龙头上。 ④用金色即时贴包裹电线做成龙须固定在龙头上。 ⑤将棉花塞入红布,缝制成又短又粗的龙角,并固定在龙头上。 ⑥将圆珠子塞进龙嘴并固定。 3.制作龙身。 ①将其他鞋盒按一定间距固定在黄布上做成龙身。 ②用各色橡皮纸剪成鳞片贴在龙身上。 ③在所有鞋盒底下开一个口,将硬纸棒涂色并塞入鞋盒固定。 4.制作龙尾。 用红色橡皮纸剪成龙尼固定在龙身上,并用其他橡皮纸剪成各种图形装饰龙尾,完成制作。 三、玩法 幼儿可尝试跑动舞龙,还可变换队形提高难度,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合作能力。 穿鞋子、脱鞋子(小班、健康/语言) 活动目的: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脱、穿鞋的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P37 3.身体指数评价法P40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着大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 (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它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错,“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儿童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4)预防传染病 (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课程。 (3)选择与分析材料。 (4)确定教学活动类型。 (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6)空间与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的选择。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儿童的疲倦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的,转而可影响情绪。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若教师上课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儿童情绪饱满,精神愉快,从而减少疲倦感。

(完整word版)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模块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项目一、二健康概述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形成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并能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3.素质目标: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意识到健康对于学前儿童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课型:理论课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及案例分析,由浅到深地向学生介绍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且通过事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七、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八、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热:介绍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思路 1.介绍学期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双修。 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感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小小调查:你觉得你一生中最希望拥有什么?从富有、健康、快乐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项 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安全性原则,提问五大领域的顺序,健康教育排首位,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是什么内容?晨检)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1.章节导航,理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框架。 2.启发提问,结合相关图片理解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哪些人群或者行为可以称得上不健康? 小结: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来总结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 社会健康——包括家庭教育、群体关系、社会环境、应变能力、处理角色的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是否正常。 道德健康——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3.运用事例说明健康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1)神灵自然医学模式阶段: 健康被认为是神灵赐予人类获得生存和延续生命的礼物。生命为神灵所赐,病痛为神灵之惩,为治病而求神问卜是情理中事。(如今社会,也不乏求神的善男信女。) 我国民间医生扁鹊:“望、闻、问、切”。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液体和谐平衡就会健康,否则就会生病,主张用理性和系统的方法治疗病人。(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第二次卫生革命) 16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发现了血液循环机理,将实验法引入生理学和医学研究中,以后,细菌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继形成,各种检测技术在医学研究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18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为人类许多现象提供了物理学解释,把人的身体看作机器,其活动过程用力学原理解释,例如心脏活动似水泵,肌肉活动似杠杆等,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所以需要加以修补完善。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篇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未来保证试点的顺利进行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教学实施设计方案。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共4学分、72学时。本课程在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有较深入与全面的了解,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等课程的指导下,使学生初步掌握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内基本理论,通过课程实践,加强学生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一览表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概 述学前儿童健康教 育概述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学前儿童营养教 育学前儿童疾病防 御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学前儿童环境教 育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教育学时总数 网上教学 3 面授辅导 3 专题案例研讨 练习作业 1 实践课内学时教学小计 7 1

2 3 317 3 2 2 2 1 3 10 4 3 3 2 19 5 6 7 2 3 2 2 3 2 2 2 2 1 1 1 3 10 9 3 10 8 2 20 2 20 2 12 1 8 3 12 10 72 2.本课程教材的编制思路及特点 健康是维系生命的永恒话题,新时期下,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习惯 尤为迫切,本课程是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而 开设的,它的内容既保持了传统的学前儿童健 康教育的理论,又紧紧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也与当前学 前儿童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的。 文字教材编写依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把对学前儿童教育 健康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和理解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 际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的培养方面。 本教材各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主要探讨健康教育的内涵、影响健康的 因素,简单介绍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 育、评价,涉及本课程的生理学基础;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主要探讨的是健康教育的内涵、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具体内容; 第三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介绍学前儿童的生活卫生要求,幼儿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的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201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四类都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瘦肉鱼奶蛋 2.根据积极健康观,健康可被理解为_生物___、__心理__和___社会_三维组合的概念。 3. 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 总目 标,它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学前儿童体育的基本动作有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 5.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6.膳食纤维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作用,但它在____消化道的作用____非常重要。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青枝骨折 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 折后,外皮还连着。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 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2.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3.易感者 是指机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4.体育游戏 是以身体练习(包括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 的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具有锻炼身体,富于娱乐,丰富生活,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的特点。

5.碳水化合物 糖类由碳、氢、氧三元素构成,因为所含氢和氧的比例与水相同,故又名碳水化合物。 6.环境污染 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7.诊断性评价 又称前期评价,是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的评价,或者对评价对象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加以测定。 8.沙盘疗法 沙盘疗法(sandplay)又称为箱庭疗法,是指给被治疗者提供一个沙盘,让被治疗者通 过沙盘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或外在的世界状况。 三、改错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幼儿园单侧开窗的房间其窗上缘高与室深的比不少于1:3。( 错,幼儿园单侧开窗的房间其窗上缘高与室深的比不少于1:2。 ) 2.布拉姆提出的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中HS=f(E)+ AcHS+B+LS, AcHS(Accessibility to Health Service)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 对) 3.布拉姆提出的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中HS= f(E)+AcHS+B+LS, AcHS(Accessibility to Health Service)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 对 ) 4.由于维生素C缺乏,导致佝偻病( 错,是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佝偻病,或由于维 生素C的缺乏,导致牙齿松动等。 )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 由于儿童骨骼容易变形,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姿势。例如,正确的坐姿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园健康教育》学与教的标准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说明 课程代码: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15(6/9)周学时:2 学分:2学分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 既遵循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又要以医学、心理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与行 为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有关,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 在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能较熟练地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 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适用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 ? (四)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查。 总成绩 =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见习报告、教案设计、出勤)(50%)+ 实践性评价(包括模拟课、课件制作等)(50%)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贯穿着以下一些基本的观念和态度:依据健康的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实践能力。 (一)核心旨归: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实践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促进儿童健康的实际工作能力。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本课程在目标上贯穿始终的理念和做法。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具有计划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能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知识取向:在系统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知识基础上,能较熟练地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由于体育对儿童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还要了解有关学前儿童运动所涉及的身体素质、儿童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相关知识。 (三)学习路径:以校内实训,模拟幼儿园工作实践为基本方式 具有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析、校内实训、模拟练习以及幼儿园实地观摩等方法,使学生具有计划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能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课程衔接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操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本门课程主要以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包括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课程。由于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所以要求学习者能熟练掌握以上学科的基本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doc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方案设计 教案模块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工程一、二健康概述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一、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形成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并能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3.素质目标: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意识到健康对于学前儿童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教案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案难点: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教案课型:理论课 五、教案课时:2课时 六、教案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及案例分析,由浅到深地向学生介绍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且通过事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七、主要教案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八、教案过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热:介绍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思路 1.介绍学期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双修。 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感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小小调查:你觉得你一生中最希望拥有什么?从富有、健康、快乐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项 ?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安全性原则,提问五大领域的顺序,健康教育排首位,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是什么内容?晨检)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1.章节导航,理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框架。 2.启发提问,结合相关图片理解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哪些人群或者行为可以称得上不健康? 小结: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来总结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 ?社会健康——包括家庭教育、群体关系、社会环境、应变能力、处理角色的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是否正常。 ?道德健康——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3.运用事例说明健康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1)神灵自然医学模式阶段: ?健康被认为是神灵赐予人类获得生存和延续生命的礼物。生命为神灵所赐,病痛为神灵之惩,为治病而求神问卜是情理中事。(如今社会,也不乏求神的善男信女。) ?我国民间医生扁鹊:“望、闻、问、切”。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液体和谐平衡就会健康,否则就会生病,主张用理性和系统的方法治疗病人。(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第二次卫生革命) ?16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发现了血液循环机理,将实验法引入生理学和医学研究中,以后,细菌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继形成,各种检测技术在医学研究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18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为人类许多现象提供了物理学解释,把人的身体看作机器,其活动过程用力学原理解释,例如心脏活动似水泵,肌肉活动似杠杆等,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所以需要加以修补完善。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目标,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活动。 2、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3、社会测量法:是对某个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程度的测量技术,可用于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 4、疾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健康遭到破坏的状态。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有效成分,即是指对机体具有生理功效,为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体育运动的保护性原则:是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保护和安全监督,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7、康强健康观理论:是社会医学保健人员追求的集体健康的理想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四个因素的实现:体力活动、饮食营养、对付应激、自我保健。 8、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以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9、同伴评定法:让学前儿童对同伴的被欢迎或被拒绝的程度做出评定。 10、体育游戏:由成人创编或学前儿童自编的锻炼学前儿童运动机能的游戏,富有较大的趣味性,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11、体育运动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运动的内容、方法和运动量的安排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不断提高。 12、行为练习:是指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机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二、判断举例说明题 1、错误,取样较小,影响推广 2、错误,要区分清楚是否之真正的多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 生长发育: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指个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的改变。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身体指数评价法:指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及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青枝骨折:这种症状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往往容易被忽视,未能及时送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上以后,肢体就出现畸形。 脑震荡:颅骨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组织受到震荡。最初数分钟的意识丧失。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经过休息后症状逐渐减轻,不留后遗症。 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合理膳食:所谓合理膳食就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佝偻病:它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它又称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 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叫传染源。学前儿童体育: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学前儿童的体质,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初步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锻炼身体的教育活动。 营养素:营养素是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成分(膳食纤维、水)。其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均可以在体内产生热能,供给机体的能量需要,故又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俗称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以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初步的体育知识、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形式。 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的要求,大家做协调一致的动作如大家立正、向前看、一起排成一路纵队,或者再变成其他的队形等。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家庭治疗法:是把家长、孩子及其家庭成员当作一个自然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家庭单位的整体功能的治疗过程,即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造成个体的变化。 沙盘疗法:又称为箱庭疗法,是指给被治疗者提供一个沙盘,让治疗者通过沙盘的操作,被治疗者自我修正自身的心理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第六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本章将帮助你: 1、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目标的表述。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核心概念: 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两种健康概念的比较 旧的健康概念仅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缺陷。新的健康概念在前面已提到。两者的不同体现在: 1、反映的对象不同:前者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它仅仅是人体机能状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后者反映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状态; 2、健康的标准不同:前者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确定健康的标准,后者从现实生活对人的身心和社会性的需要来确定健康的标准; 3、所依据的对人体身心关系的看法不同:前者是依据身心分离观,后者所依据的是身和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身心辨证统一观。 二、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新的健康观提出了身体完好的具体内容与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孔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 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童的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它的关键是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学前儿童身体的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尚未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小儿心理发展迅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他们要接受适当的健康教育,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以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改善自己的健康态度,形成有利于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的行为。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儿童时期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其以后一生的健康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时间。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身心健康素质的教育、智能素质的教育、品德素质的教育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学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学前儿童学习体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学习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能欣赏美的音乐和美的动作等。这些都有利于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 4、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导学方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导学方案

导学内容及学习进度安排 周次讲授内容教学环节 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 形式及内容安排 第四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情 况、相关的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 进行介绍和说明。 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一章(教材P1-P44) (一)重点内容 1.健康的含义:掌握全面健康观和积极健康观 2.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 3.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二)难点内容 1.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践教学 1.观察一名一岁以下、一名三岁左右、一名六 岁左右儿童的呼吸频率,看看有什么规律? 五、板书设计 (1)课程导 学; (2)重难点 内容讲解; (3)作业辅 导; (4)网上讨 论。 (一)自学媒体资源 1.本课程主教材《学前儿童健 康教育》P1~P44的内容。 2.网上辅导信息 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 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 业讲评。 (二)学习方法指导 1.沿着概念图的逻辑体系进行 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时按照了解、理解 和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导学内容及学习进度安排 周次讲授内容教学环节 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 形式及内容安排

第五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 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 以说明。 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二章(教材P45~P70)。 (一)重点内容 1.健康教育的概念 2.确定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和原则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 (二)难点内容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的方法 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践教学 1.就“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进行小组讨论 五、板书设计 (1)课程导 学; (2)重难点 内容讲解; (3)作业辅 导; (4)网上讨 论。 (一)自学媒体资源 1.本课程主教材《学前儿童健 康教育》P45~P70的内容。 2.网上辅导信息 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 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 业讲评。 (二)学习方法指导 1.沿着概念图的逻辑体系进行 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时按照了解、理解 和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第 六 周 “十·一”放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受测者在深吸气后能够呼出的最大空气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呼吸肌的力量和肺的容量及其发育状况。 4.晕厥;晕厥是指因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疼痛、精神过度紧张、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 5.蛋白质的互补;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经混合,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 6.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与豆类(大豆)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称为优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及吸收利用率都比较高。 7.易感者;是指机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8.传染病;生物性病原体进入人体,破坏机体的平衡,并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称为传染病。 9.肥胖症;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 10.徒手操;指是由身体各部位(上肢、下肢、躯干)互相配合做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举、振、屈伸、跳跃等动作所组成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 11.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包括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具有锻炼身体,富于娱乐,丰富生活,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的特点。 14.游戏疗法;是以游戏作为治疗的手段或方法帮助学前儿童处理恐惧、愤怒、敌意等情绪障碍的一种途径。 15. 学前儿童体育: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学前儿童的体质,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初步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锻炼身体的教育活动。 16. 营养素:营养素是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成分(膳食纤维、水)。其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均可以在体内产生热能,供给机体的能量需要,故又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二、填空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名词 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P30: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肓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知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P37: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3.身体指数评价法P40: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 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1.青枝骨折: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2.脑震荡:颅骨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组织受到震荡。 3.必需氨基酸:组织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4.合理膳食:就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1.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使体内的钙磷不能正常吸收与利用,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 2.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叫做传染源。 3.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以全面发展学前儿童身体、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初步的体育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形式。 4.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如大家立正、向前看、一起站成一路纵队,或者再变化成其他队形等。 1.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2.家庭治疗法:是把家长、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当作一个自然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家庭单位的整体功能的治疗过程,即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造成个体的变化。 3.沙盘疗法:又称箱庭疗法,是指给被治疗者提供一个沙盘,让被治疗者通过沙盘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或外在的世界状况。 4.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在过程中和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则就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能够帮助引导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活动。 3、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本课程教学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模拟课堂、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始终保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2)从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出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以活动的方式将教学的内容充分展开、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其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对儿童身心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从身心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各种健康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3、了解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目标、内容、和基本意义。 4、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等多项活动的设计方法,能够客观科学的进行引导。 5、能够获得正确的对幼儿园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及实践引导的方法。(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学前健康教育理论并用其指导实践。 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健康活动中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于健康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掌握对学 前儿童活动的引导和帮助。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与修养。 2、培养学生对于其教学对学前儿童的热爱。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观念、以多元文化的丰富加强国际理解能力。 4、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要求 第1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健康活动的现状、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内容: 1.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2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 1.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作用。 2、活动组织形式。 讨论项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怎样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更好的衔接。 第2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从生理、心理、安全 学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实践。 对于幼儿园出现的一些攻击行为等不良行为应怎样处理。 教学内容: 2.1学前儿童生理健康教育 2.2学前儿童生理健康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本章将帮助你: 1、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目标的表述。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核心概念: 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两种健康概念的比较 旧的健康概念仅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缺陷。新的健康概念在前面已提到。两者的不同体现在: 1、反映的对象不同:前者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它仅仅是人体机能状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后者反映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状态; 2、健康的标准不同:前者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确定健康的标准,后者从现实生活对人的身心和社会性的需要来确定健康的标准; 3、所依据的对人体身心关系的看法不同:前者是依据身心分离观,后者所依据的是身和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身心辨证统一观。 二、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新的健康观提出了身体完好的具体内容与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孔洞,无痛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