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陶者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陶者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陶者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陶者

导读: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背的内容。

陶者①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②居大厦。

【注释】①陶者:指烧窑工人。烧窑者通过高温把粘土烧制成瓦片。②鳞鳞:指鱼鳞般的瓦片。

1.“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尽”是完、全的意思。烧窑工人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淌了多少血汗,耗尽了多少精力,自己的处所却居无片瓦,其命运之凄惨可想而知,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词义得1分,结合内容分析得1分,表达效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示例1: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繁重,所得却是居无片瓦,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或赞美勤劳、同情疾苦也可)。

示例2: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

从不劳动,却坐享其成,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或答愤慨、讽刺)。

示例3:前二句“陶者”与后二句“居者”对比鲜明,令人感慨: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突出了贫富的悬殊,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情感2分。

希望这篇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背,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7甘肃省白银】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 导读: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2017-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9年安徽省中考题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卷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①曾益其所不能(2).②山岛竦峙(3).③沿溯阻绝(4).④感时花溅泪(5).⑤君问归期未有期(6).⑥山河破碎风飘絮(7).(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8).②略无慕艳意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 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 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曾、竦峙、 溯、溅、絮、慕”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 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2)小惠未编(3)必以信(4)必以情断之(5)智虽弗及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是则可矣。 17.【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18.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答案】15.(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实情(4)代指案件、案情(5)够,达到 16.(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就能(开)战了。 17.(1).对话(语言);(2).对比 18.①鲁庄公任人唯贤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解析】选自《左传》作者:左秋明年代:春秋时期

最新中考语文2018年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遵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

【陕西专版】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突破(20)古诗词鉴赏及答案

考点跟踪突破20古诗词鉴赏(一) 课标40首古诗词赏析 一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__比兴手法。 2.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__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二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 起到什么作用?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三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十五”“八十”是夸张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2.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四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 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五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境。 2.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六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2017年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最全整理B5版

2017年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最全整理B5版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2017 年中考必背古诗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 打“※”的古诗文为考试的重点古诗文~必须背下来, 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 ,kǎn)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如是再啮,niè,~石又再转(zhuàn)。转,zhuàn,七年级,上册, 转(zhu※ 1、《论语》十二章à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diān),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2)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8(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龟虽寿》〃曹操,《为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9、《过故人庄》〃孟浩然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有详解)

古诗词鉴赏专题 无锡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 种名贵的熏香。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 苏州 6.(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捷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 (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考点】EH:怀古咏史诗. 【分析】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要求】 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考点解读】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储备】 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写景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咏物诗: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春望》

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春望》导读: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篇2017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和答案

【2017省】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省市】 落梅 宋代: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愈被贬谪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省】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精品复习】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考点,中考自然也少不了。根据对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卷的粗略统计,80%以上的考区都有古诗词鉴赏题,即使没有的也会在默写题或综合实践题等其他题中渗透,如重庆卷和江苏南京卷等。相比于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鉴赏学生失分较多,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难点。 其实,古诗词鉴赏题中的大多数古诗词都选自教材,即使选自教材外的也有相关提示和注释,只要考生根据平时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积累的经验答题,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下面,笔者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有效备考。 一、分清考点,心中有数 1.以内容理解为主 (1)常识理解。 例1 (2018·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 )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解题导航】准确回答常识题,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如边塞诗人、田园诗人的写作特点等就必须根据积累作答。通过比较可见,A项的“衡阳雁去”体现了塞下秋天的季节特点,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故答案为A。 (2)词语、句子理解。 例2 (2018·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例3 (2018·河南)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画线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解题导航】例2考查词语理解,要结合词语本义和语境分析。“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意思是“拔出了宝剑环顾四周,当下心中茫然不知所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扬帆快速前行,横跨一望无际的汪洋”。故“顾”和“济”分别解释为:“看(环顾)”和“渡过”。例3考查诗句理解赏析,要根据题目中“任选一个角度”选择容易把握的作答。此题可从三个角度作答;一是用问句结尾,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二是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惘;三是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简短有力,表现行路的艰辛,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和苦闷。 (3)词内容理解概括。 例4 (2018·甘肃白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

2017-2018届初三中考语文课外诗赏析典型题练习

2017——2018届初三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赏析专题 [知识讲解]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古诗赏析] (一)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二)从军行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三)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语文综合知识.doc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语文综 合知识-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的内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知识点归纳: 1、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知识点归纳: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返回查字典首页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 题。(5 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 分) A. 忆江南 B .如梦令C.天净沙 D .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_____________ 【答案】 1. (3 分)B 2. (2 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 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 u) 1 .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__ 押______ 韵 2. 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 “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只碾有作尘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 .律诗、ang 2. 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 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 ,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 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 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 ,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 甘肃省兰州】金城北楼① 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 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 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 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 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 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 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 在燕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两个环节,和学生的“学、练、命题”师为导和生为主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是情至极点的产物,充满着意境美和流畅的画面美。多读诗词,能使人灵秀,使人聪慧,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读诗词来变得更加灵秀,更加聪慧。读词:让我们一起先看一下这首词1、】(唐)王昌龄【生自由阅读《送张四》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名学生)……你从哪里看出……?—2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抽1 设问:1)你从标题中读到了什么?(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说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诗词,懂得关注……,这是我们读懂诗词的重要步骤。根据同学们刚才读这首词的方法,我们总结一下读懂一首诗词的步基本骤:(注释)知人论世。(1)读标题,看作者、)读诗歌,想象画面,整体感知思想感情。(2 )抓关键字句,深入理解作者情感。(3、答题:读懂了诗歌,那做题对我们来说就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下面,我们来做两个题看看。2提示:请仔细看题。(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 (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 (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对1 “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别后情景的想像(点评:答题时,一定要紧扣我们读懂的内容,所以说,掌握读懂诗歌的步骤很重要。 二、归纳中考考题类型年无锡市的中考真题。在中考中,读懂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2015 其实我们刚才所做的是答题,近几年,无锡市的中考诗词赏析题到底有哪些题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请同学们阅读无锡市近三年中考真题篇目,看看无锡市中考考题考点主要有哪些。1、【生看真题,提示:不读诗词,只看题,了解考察的要点】2014 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分)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 ?(2分),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时说“景中寓情”(1)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答: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闲看”莫遣”和““(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2分)态?(答:2分)1)抒发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着一种满足之感。(分)(4(2分)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2016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最新版——2017北京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内容整理

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篇目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1.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7甘肃省白银】 阅读纳兰容若得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得词牌名就是( )(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 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得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得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瞧,本事就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得《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她们得“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得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得迁客,赴湘得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得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得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得“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得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得“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 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得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得志士得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得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得不只就是梅花,更就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得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得兰州.②磻(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