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 . . . . 中医内科学教案

讲授课程:中医内科学

授课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

. .

word .

《中医内科学张伯薛博瑜主人民卫生出版所授课2

授课学腹第四第六课程章

所属院、设计

授课年授课专

一、导本章节课程包括了腹痛的中医辨证论治(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等内容;要求学具备腹痛的中医辩证论治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知识、技能(能力二、学习目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知识目标熟悉腹痛的概念及相关背景,以及与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了解腹痛的中医病因病机掌握腹痛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腹痛病案,并给出合理的辩证论治方案

技能目标通过讲解辩证分型及理法方药,使得学生对腹痛的辩证分型及施治有所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临床病例,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

下各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1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临床上腹痛的诊治现状,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病因病机,结合中医的认识以及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易于理解,并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腹痛病的重)(3及与西医常见相关疾病的关系特点,通过学习腹痛的常见病因特点,1

要性,腹痛知识宣教的重要性,引导建立学生的医者仁心价值观通过组织病例讨论,即学即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基础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培养进行拓展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介绍腹痛的中西医治疗的热点及前沿发展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中西医结合治病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腹痛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及辩证论治难点腹痛的病因

(中医内科学)腹痛、鼓胀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腹痛、鼓胀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气滞腹痛宜选方 A.大四七汤 B.香连丸 C.金铃子散 D.半夏厚朴汤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题: 寒邪内阻腹痛的治法是 A.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C.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D.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E.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3题: 实热腹痛证宜选方 A.大承气汤 B.泻青丸 C.龙胆泻肝汤 D.大黄黄连泻心汤 E.玉女煎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 王某,女,65岁。形体消瘦,久病腹痛,喜温喜按,常在进食生冷后加重,伴

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该病例腹痛属于 A.寒邪中阻腹痛 B.寒实积滞腹痛 C.中脏虚寒腹痛 D.寒积食滞腹痛 E.脾肾阳虚腹痛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5题: 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的腹痛特点是 A.脘腹胀满疼痛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 B.脐中痛不可忍 C.腹中雷鸣切痛 D.腹中冷痛 E.少腹拘急冷痛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6题: 寒邪内阻腹痛的主要特点是 A.腹部胀痛,攻窜不定 B.腹部刺痛,痛处不移 C.腹痛绵绵,时痛时止 D.腹痛急暴,得温痛减 E.饥则痛甚,得温稍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7题: 叶某,男,55岁。久病腹痛,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该病例中医方剂当用 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B.大黄附子汤 C.小建中汤 D.附子理中丸 E.保和丸合良附丸

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 . . . . 中医内科学教案 讲授课程:中医内科学 授课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

. . word .

《中医内科学张伯薛博瑜主人民卫生出版所授课2 授课学腹第四第六课程章 所属院、设计

授课年授课专 一、导本章节课程包括了腹痛的中医辨证论治(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等内容;要求学具备腹痛的中医辩证论治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知识、技能(能力二、学习目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知识目标熟悉腹痛的概念及相关背景,以及与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了解腹痛的中医病因病机掌握腹痛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腹痛病案,并给出合理的辩证论治方案 技能目标通过讲解辩证分型及理法方药,使得学生对腹痛的辩证分型及施治有所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临床病例,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 下各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1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临床上腹痛的诊治现状,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病因病机,结合中医的认识以及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易于理解,并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腹痛病的重)(3及与西医常见相关疾病的关系特点,通过学习腹痛的常见病因特点,1

要性,腹痛知识宣教的重要性,引导建立学生的医者仁心价值观通过组织病例讨论,即学即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基础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培养进行拓展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介绍腹痛的中西医治疗的热点及前沿发展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中西医结合治病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腹痛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及辩证论治难点腹痛的病因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黄芪汤 C.参苓白术散 D.枳实导滞丸 E.附子理中丸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肾虚泄泻 E.伤食泄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清化 B.疏解 C.固涩 D.消导 E.分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A.补中益气汤 B.枳术丸 C.香砂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附子理中汤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A.肾阳虚衰 B.感受外邪 C.脾胃虚弱 D.食滞肠胃 E.脾虚湿盛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6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泻下如水样便 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 E.泄泻清稀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治当 A.解郁疏肝 B.泄肝除湿 C.疏肝和胃 D.调和脾胃 E.抑肝扶脾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9题: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肾虚泄泻 C.寒湿泄泻 D.暑湿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此时选用何方最为适宜 A.附子理中汤 B.参苓白术散 C.胃苓汤 D.六君子汤 E.藿香正气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学资料—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细目一:概述 一、腹痛的概念及源流 1.腹痛的概念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的源流 《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并认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清代王清任指出对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 二、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三、腹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血管病变、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泌尿系结石、内疝、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疾病。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腹痛发生的常见内因与外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外因:外感时邪。 二、腹痛病机寒热虚实的内涵 腹痛寒热虚实病机:寒邪凝滞,阳气不运;湿热内结,气机阻滞;食滞中焦,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滞血瘀为实。中阳不足,气血亏虚,内失温养,不荣则痛为虚。 三、腹痛的基本病机及其转化 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病理演变: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腹痛的诊断要点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

中医内科学(腹痛)模拟试卷4

中医内科学(腹痛)模拟试卷4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腹痛的治疗原则 (分数:2.00) A.温中散寒 B.健脾益胃,降逆√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E.活血化瘀 解析: 2.与腹痛有关的脏腑一般不包括 (分数:2.00) A.肝 B.大肠 C.小肠 D.膀胱 E.肾√ 解析: 3.腹痛胀满,按之痛甚,烦热口渴,大便秘结,中医辨证为 (分数:2.00) A.实热证√ B.虚寒证 C.食滞证 D.气滞证 E.寒实证 解析: 4.腹痛,以少腹拘急疼痛为主,得温可减,其中医病机为 (分数:2.00) A.寒邪直中少阴 B.寒邪直中太阴 C.厥阴经受寒√ D.寒凝气滞 E.寒凝血瘀 解析: 5.下列哪项为寒性腹痛的疼痛特点 (分数:2.00) A.腹部胀痛,攻窜不定 B.腹痛绵绵,时作时止 C.腹部胀满,疼痛拒按 D.腹痛急暴,得温痛减√ E.饥则痛甚,得食稍减 解析: 6.中虚脏寒型腹痛宜选何方 (分数:2.00) 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B.大承气汤

C.小建中汤√ D.少腹逐瘀汤 E.柴胡疏肝散 解析: 7.因食积引起腹痛的主要表现是 (分数:2.00) 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胀满疼痛,拒按√ 解析: 二、 A3/A4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 患者,男,70岁。腹痛月余,症见:脐周作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恶寒,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胃纳不佳,面色不华,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分数:14.00) (1).辨证为(分数:2.00) A.肝郁气滞 B.中虚脏寒√ C.寒邪内阻 D.脾肾虚寒 E.脾胃虚弱 解析: (2).治法为(分数:2.00) A.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B.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C.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D.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E.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解析: (3).首选何方治疗(分数:2.00) A.少腹逐瘀汤加减 B.右归丸 C.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D.理中丸加减 E.小建中汤加减√ 解析: (4).若患者,腹痛下利,肢冷脉微细,应用(分数:2.00) A.附子理中汤√ B.痛泻要方 C.金匮肾气丸 D.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E.真人养脏汤 解析: (5).该患者若肢冷甚,兼便秘应(分数:2.00) A.加六磨汤 B.加润肠丸 C.改用温脾汤加减√ D.加麻子仁 E.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案讲授课程:中医内科学 授课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 授课年级:授课教师:

病历一: 一患者三年来有胃痛史,经常服用某老中医中药而缓解。某晨患者感腹痛,自服“十香肚痛散”一支,痛稍缓解,旋即疼痛,下午二时疼痛加剧,请老医生出诊,诊后认为就是“胃肠积火、腑气不通(患者二天未大便)”,用调胃承气汤加味,一剂药后疼痛加剧。其家人请老医生复诊,答曰:需二、三剂才能见效,不用焦急。当夜十一时,病人汗出淋漓,腹痛翻滚,急往某医院外科急诊,诊为“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经剖腹见:胃内容物、药液漏入腹腔,穿孔处在十二指肠球部。经抢救转危为安,40天后痊愈出院。 2、腹痛与胃痛及其它内科病症中出现得腹痛症状相鉴别。 (1)腹痛与胃痛:部位、兼症、联系 (2)腹痛与痢疾: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3)腹痛与霍乱:吐泻交作。 (4)腹痛与积聚:腹中包块。 (5)腹痛与鼓胀:外形胀大,脉络显露。 四、腹痛得辨证及治疗要点。 1、辨证要点: (1)辨腹痛性质: ①辨虚实 ②辨寒热 ③辨气滞 ④辨血瘀 ⑤辨伤食痛 (2)辨腹痛部位(大腹、脐腹、胁腹、少腹、小腹) 2、治疗要点 (1)“通”则不痛:腑以通为顺,以降为与。 如何理解“通”法: 《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与血,调血以与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2)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明辨寒热虚实。 (3)标本兼治:通非通下,不可单纯泻下,辅以理气通导之品;不可过用香燥,中病即止;虚痛宜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4)久痛入络:加辛温活血剂。 五、分证论治 讲授方法:结合临床讲解。 讲授内容: (1)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迫、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更甚。 兼次症: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舌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高良姜、干姜: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紫苏: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 寒气上逆,腹中雷鸣切痛,呕吐者,以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 内外皆寒,腹中冷痛,身体疼痛者,以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 寒滞肝脉,少腹拘急冷痛者,以暖肝煎暖肝散寒;10min 25min

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案 讲授课程:中医内科学 授课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 授课年级:授课教师:

病历一: 一患者三年来有胃痛史,经常服用某老中医中药而缓解。某晨患者感腹痛,自服“十香肚痛散”一支,痛稍缓解,旋即疼痛,下午二时疼痛加剧,请老医生出诊,诊后认为是“胃肠积火、腑气不通(患者二天未大便)”,用调胃承气汤加味,一剂药后疼痛加剧。其家人请老医生复诊,答曰:需二、三剂才能见效,不用焦急。当夜十一时,病人汗出淋漓,腹痛翻滚,急往某医院外科急诊,诊为“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经剖腹见:胃内容物、药液漏入腹腔,穿孔处在十二指肠球部。经抢救转危为安,40天后痊愈出院。 2、腹痛与胃痛及其它内科病症中出现的腹痛症状相鉴别。 (1)腹痛与胃痛:部位、兼症、联系 (2)腹痛与痢疾: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3)腹痛与霍乱:吐泻交作。 (4)腹痛与积聚:腹中包块。 (5)腹痛与鼓胀:外形胀大,脉络显露。 四、腹痛的辨证及治疗要点。 1、辨证要点: (1)辨腹痛性质: ①辨虚实 ②辨寒热 ③辨气滞 ④辨血瘀 ⑤辨伤食痛 (2)辨腹痛部位(大腹、脐腹、胁腹、少腹、小腹) 2、治疗要点 (1)“通”则不痛: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 如何理解“通”法: 《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2)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明辨寒热虚实。 (3)标本兼治:通非通下,不可单纯泻下,辅以理气通导之品;不可过用香燥,中病即止;虚痛宜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4)久痛入络:加辛温活血剂。 五、分证论治 讲授方法:结合临床讲解。 讲授内容: (1)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迫、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更甚。 兼次症: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舌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高良姜、干姜: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紫苏: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 寒气上逆,腹中雷鸣切痛,呕吐者,以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 内外皆寒,腹中冷痛,身体疼痛者,以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 寒滞肝脉,少腹拘急冷痛者,以暖肝煎暖肝散寒;10min 25min

中医内科学-腹痛教案

. . . . . 中医内科学教案 讲授课程:中医内科学 授课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 授课年级:授课教师:

病历一: 一患者三年来有胃痛史,经常服用某老中医中药而缓解。某晨患者感腹痛,自服“十香肚痛散”一支,痛稍缓解,旋即疼痛,下午二时疼痛加剧,请老医生出诊,诊后认为是“胃肠积火、腑气不通(患者二天未大便)”,用调胃承气汤加味,一剂药后疼痛加剧。其家人请老医生复诊,答曰:需二、三剂才能见效,不用焦急。当夜十一时,病人汗出淋漓,腹痛翻滚,急往某医院外科急诊,诊为“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经剖腹见:胃内容物、药液漏入腹腔,穿孔处在十二指肠球部。经抢救转危为安,40天后痊愈出院。 2、腹痛与胃痛及其它内科病症中出现的腹痛症状相鉴别。 (1)腹痛与胃痛:部位、兼症、联系 (2)腹痛与痢疾: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3)腹痛与霍乱:吐泻交作。 (4)腹痛与积聚:腹中包块。 (5)腹痛与鼓胀:外形胀大,脉络显露。 四、腹痛的辨证及治疗要点。 1、辨证要点: (1)辨腹痛性质: ①辨虚实 ②辨寒热 ③辨气滞 ④辨血瘀 ⑤辨伤食痛 (2)辨腹痛部位(大腹、脐腹、胁腹、少腹、小腹) 2、治疗要点 (1)“通”则不痛: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 如何理解“通”法: 《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2)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明辨寒热虚实。 (3)标本兼治:通非通下,不可单纯泻下,辅以理气通导之品;不可过用香燥,中病即止;虚痛宜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4)久痛入络:加辛温活血剂。 五、分证论治 讲授方法:结合临床讲解。 讲授内容: (1)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迫、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更甚。 兼次症: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舌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高良姜、干姜: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紫苏: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 寒气上逆,腹中雷鸣切痛,呕吐者,以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 内外皆寒,腹中冷痛,身体疼痛者,以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 寒滞肝脉,少腹拘急冷痛者,以暖肝煎暖肝散寒; 寒实积聚,腹痛拘急,大便不通者,以大黄附子汤泻积散寒。10min 25mi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