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教案

英语教学论教案
英语教学论教案

《英语教学论》教案

SYLLABUS

CONTENTS

一、外语学习论6课时

二、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6课时

三、《新课标》解读4课时

四、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16课时

五、班主任工作管理2课时

六、“三课”活动2课时

Course Requirments:

1.attendancy (10%)

2.classperformance(10%)

3.essays and small writings(20%)

4.final exam(60%)

主要备课资料: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

2、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1998

年。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5、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7、高兰生、陈辉岳:《英语测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8、聂希庸、曹宝健:《中学英语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9、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3年。

13、梁祝、卢福波:《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年。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

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张玲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6、于勇:《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17、顾曰国:《英语教学法》(上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1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9、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2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

22、Carol MORGAN and Peter NEIL:Teaching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Kogan Page,2001年。

23、Adrian Doff: Teach English A training course for teachers TRAINER’S

HANDBOOK

24、Alan Pritchard: Ways of Learning. David Fulton,2005年。

25、自编材料。

第一部分:外语学习论

教学目的:1、了解人学习语言的机制和原理。

2、了解心理学、哲学、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讲外语学习论

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研究“Teaching”,之后转向了“Learning”。影响最大的学科有以下四个: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环境学。

一、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

1.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ourism)

“S-R”理论:“S”是指“Stimulus(刺激)”,“R”指“Response(反应)”,这种理论即“刺激反应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三大著名实验:

Thondike(桑代克)饿猫取食

Skinner(斯金纳)白鼠实验

Povolov(巴甫洛夫)狗的实验——条件反射

三大著名实验对语言学习的启示:①反复模仿;②大胆尝试;③习惯成自然2.认知心理学(Cognitivism)

在刺激与反应中存在很多变量(Parameters/Variants),这些变量归纳起来叫做

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ual factors)

J.Piaget: schema theory

Choamsky: UG ;LAD

启示:学生体验、发觉、教师组织情景。

二、哲学(Philosophical)

1.经典人文主义(Classical Humanism)

经典人文主义以阅读为主,以主题为中心,用的是语法翻译法。

不足:注重语言知识,偏书面,轻口语,轻运用能力。

2.重建主义(Restructionism)

①语言是交际工具要听说领先,避免聋哑英语。

②是以句型、情景、功能、意念为中心。(形式主义,即Formalism,功能

主义,即(Functionism)

③前期(Pre-sage)注重模仿(Imitation),重复(repeatation)和记忆(Memorization)

④后期强调意义教学(Meaningful teaching),情景教学(Situation teaching)

和角色表演(Role play)。

Presentation (呈现)

“3P”模式Practice (练习)

Production (产出)

课堂操作:

Revision

Presentation

五步法drill Michanical Practice

Practice Meaningful Practice

consolidation Communicative Practice

Substitution (替换练习)

Michanical Practice Controlled Exercise

Transformation(转换练习)

Meaningful Practice Semi-controlled Exercise(半控制性学习)

Communicative Practice Free- Controlled Exercise(自由练习)

3、Progressivism(渐进主义)

渐进主义①主张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索

②培养真实的交际能力

③教师设计Task,学生自主归纳完成即Task-based Approach 不足:需要目的与环境,语言基础不牢。

学到一定阶段会停止不前。

(完整word版)英语教学论

英语教学论 第一份 1.第2题 提倡该教学法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把教学活动总结概括为:提出情景,学习语言;听说领先,反复操练;书面练习,巩固结构。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听说法 答案:C 2.第3题 该教学法的得名主要是由于它主张在外语教学时外语词语应该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直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直接的,它不需要通过翻译作为中介。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交际法 答案:B 3.第4题 根据韩礼德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分类,如果一个播音员正在播天气预报,这时候他使用的语言主要具有___功能。 A.工具 B.个人 C.想象 D.描述 答案:D 5.第6题 该教学方法把目标语(外语)看成是一个规则系统,这一系统能在文本和句子中了解到,并与母语的规则和意义有联系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听说法 答案:A 6.第7题 该教学法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不但要培养学习者懂得语言的结构,而且还要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对什么样的对象得体地使用语言。 A.认知法 B.交际法 C.全身反应法 D.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答案:B

该教学法的创始人Asher认为目标语的大部分语言结构以及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技巧地使用祈使句来教授。 A.认知法 B.交际法 C.全身反应法 D.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答案:C 12.第17题 英国学者Palmer指出学习语言有三个过程,即接受语言输入,通过重复操练记住并在实际练习中使之变为个人技能。很明显,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是该教学法的语言学习观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听说法 答案:C 13.第19题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的公式,即“刺激——反应”模式。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结构主义语言学 C.功能主义 D.转换生成 答案:A 第二份 1.第1题 在该教学法中,学生使用目标语完成社会中出现的各类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语言互动进行交际;在大量的听、说、读和写的活动中使用语言和语言运用策略交流,最终培养起用目标语在社会活动中做事的能力。因此,可以说,该教学方法强调通过使用目标语互动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A.认知法 B.交际法 C.全身反应法 D.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答案:D 2.第5题 在该教学法的课堂里,准交际活动是为真实交际作准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准交际活动可以是句型操练、对话等项目,目的是对外语中的句型和结构进行训练,为交际活动作好准备。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交际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 考核类别: 适用专业: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 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 用,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 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 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减少和避免误解。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 性,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 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专业必修课 考试 适用对象: 本科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 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帮助学 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 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 cati on Across Cultures ( 4 学时)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9400070、课程总学时45学时(25/20)、周学时3(2/1)、学分:2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 《英语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程,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英语师范生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新理念, 树立交际语言教学观;学习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等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学习不同的英语教学法思想,掌握英语课堂交际语言教学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教学和反思教学能力,逐步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能力,为师范生将来从事英语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英语教育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I.教学目的:通过《英语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帮助英语师范生具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职业规范与师德,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了解交互性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培养英语教学实践经历和反思教学的的能力,促进师范生在学术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II.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流派、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等知识后,组织师范生进行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内容演示等教学实践活动,

提高师范生对英语教学本质的认识,使他们一定的理论高度,具备反思教学的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专业的一 些基础课程以及一些相关的通识课之后才开设,本门课程的开设对巩固和提高英 语教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会起到积极作用。它既能够优化教育理论课程,如心 理学、教育学等,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所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及综合运 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Paul Davies, Eric Pearse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 1.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Diane Larsen-Freema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2年。 3.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4.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Jane Aron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6.Ur, Penny.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年。 7.顾日国,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学法教学大纲

《英语学科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英语学科教育学》 (2)英文名 English Subject Educology 三、课程管理院(部) 外国语学院 四、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任务 英语学科教育学是研究英语教育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英语教学过程以及影响英语教学的诸多因素,揭示英语教学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宇。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课程论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的一门交叉学科。这门学科是专为英语师范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目的是让他们对英语教学理论和规律进行系统的了解,为以后走上教学岗位打下基础。 2..教学的具体要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围绕典型的教育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测试题目、设计关于学习者诸多因素的调查问卷等。做到人人参与,畅所欲言。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求人人参与,对课堂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多以讨论和课堂设计为主;战胜枯燥,对英语教学抱有激情。 4.教学效果检查 考试,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5.教学时数分配 每周2课时,共18周36课时。 五、纲目 第一章Basic Concepts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ology [教学目的]了解英语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概念、英语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教学时数]12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堂讨论 1.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educology 2.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language educolgy

英语教学论

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英语教育 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指导书 《英语教学论》 课程教学指导书 吴曼蕾编写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二0一二年九月

课程介绍 《英语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英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英语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能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和新一轮教学改革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初步形成对语言及语言学习本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外语教学观,认识本课程中英语教学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二十一世纪的英语课程改革,把握英语课程的理念,理解英语课程的性质及目标,掌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对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听说读写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等问题有所把握。本课程还注重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并帮助学生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对外语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正确态度,为其今后成为具备一定教学实践能力的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做好准备。 《英语教学论》是研究英语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教学论”的含意是指一种理论“法则”(law) 或“体系”(system),而不是狭义的单纯指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英语教学论研究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教学理论; 2、基本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英语课外活动、教学手段和测试手段。 本自学指导书主要是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而写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便于学生们自学及教师们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和面授内容。该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如下:总学时72,讲授20学时,自学52学时。面授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这门课程是考试课程。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应独立完成并按时交给教师批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当之处,望使用该书的教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2016广东技术师范学院F126英语教学论复试大纲

201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硕士专业名称: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F126英语教学论 Ⅰ考查目标 《英语教学论》属于“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要求用英语答题,既考查考生对英语教学简史、英语教学发展趋势以及英语教学的主要流派和方法的了解情况,又检测考生的英语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不仅需要熟悉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必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分析和评价教学案例。 Ⅱ试卷题型与分值结构 1.术语解释,20% 2.问答题,20% 3.段落翻译,30% 4.教学案例分析,30% III.考查内容 Part I Major trends in twentieth-century language teaching20世纪语言教学趋势 1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简史 2The Nature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3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口语法和情景法 4The Audiolingual Method视听法 Part II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methods非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 5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 6The Silent Way沉默法 7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社团语言学习法 8Suggestopedia暗示法 9Whole Language整体语言教学法 10Multiple Intelligences多元智能法 11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法 12The Lexical Approach词汇法 13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能力导向法 Part III Current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当前的交际教学流派 14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交际法 15The Natural Approach自然法 16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合作学习法 17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教学法 18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教学法 19The Post-methods Era后方法时代

英语教学论_课程

(一)《英语教学论》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Section I: Bas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Questions 1—10 are based on this part. Directions: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write your answers in the brackets. 1. Which is true of the Natural Order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 A.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Listen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Speaking, then Read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Writing. B.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Speak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Listening, then Read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Writing. C.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Listen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Speaking, then Writ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Reading. D.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Read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Speaking, then Listen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Writing. 2. Which is true of authenticity? () A. Language is simplified in some way for the convenience of learners of the language. B. An authentic text is one that has been written specially for language students. C. 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cludes 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designing authentic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er speaking authentically to the students. D. It is not close to the sort of thing one would do in real life. 3. Reading is () A. Reading is recognizing the written words in a text. B. Reading is the ability to articulate the words and pronounce them correctly. C. Reading is an active process. It constantly involves guessing, predicting, checking and asking oneself questions. D. Reading is the ability to remember words only. 4.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may serve several purposes except () A. they ca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listening expectations. B. students use the information or language they acquired to do something else. C.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can activat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 topic. D. they can arouse studen ts’ interest in learning. 5. In ______stage, students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to use the newly presented language items in a controlled framework. This may be done by drills, or by repeating parts of the dialogue presented in the first stage. This stage is intended to develop accuracy skills. () A. practice B. presentation C. production D. preparation 6. A child watches cartoon on TV. Please choose why people listen in this situation. () A. to extract information B. to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C. to be entertained D. to study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live presentation?()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英语教学论思考题

1.对于体验课程的理解。 2.师生如何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3.如何理解“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体系” 4.交往的基本属性,以及如何实现、利用这个属性。 5.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6.对“儿童文化”“童心童趣”内涵的理解?如何在课堂中挖掘童心童趣意义和积极性? 7.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 8.对于布鲁姆的话的理解。 9.第一个对初等教学的方法和心理学基础提出建议的人是谁,他有什么观点? 10.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请举例说明 11.Learning(学得)和acquisition(习得)两者关系的处理。并思考什么时候运用学得,什么时候运用习得。 12. 6~12岁儿童的学习心理是怎样的?可参考皮亚杰、夸美纽斯等人的理论。 13.各种课桌椅摆放形式的利弊/结合教学实践,什么情况下适合哪种课桌椅摆放形式? 14.教师如何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说说你曾经体验过的口耳手脑眼等多种练习形式并用的课堂/谈谈在今后你的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练习形式。 15.备课艺术的各种新理念如何在备课技巧中反映出来? 16.任务型教学法如何运用,请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设计一个符合任务型教学法理念和原则的任务及其实施流程。 具体说说什么样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实现将教师教的目标转变成学生学的目标?(怎样实现让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任务?) 17.怎样改善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8.英语教学主要用形成性评价,怎么落实形成性评价? 19.如何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0.一名英语教师应该要有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教育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21.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害羞或焦虑心理? 22.在教学实践当中,如何运用学习兴趣的这三个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谈谈你对“教师把握好了兴趣的支点,就通过课堂教学这根杠杆成功的拖起好的教学成效。”这句话的理解。并“解释课堂教学这根杠杆”和“兴趣支点”之间的关系。 24.什么叫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5.详细谈一谈落实情景教学的关键是什么? 26.在教学过程当中怎么处理英语教学与母语的关系?

宁波大学考研真题837英语教学论2015年-2017年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英语教学论科目代码:837 适用专业: 学科教学(英语) Picture 1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英语教学论科目代码:837 适用专业: 学科教学(英语) Picture 2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科目:英语教学论科目代码:837适用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1.Teacher often claims that s/he uses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teaching.Do you think this method is appropriate for all language teaching classes?(15points) 2.Please address total physical response,including its theory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procedur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s it a method or an approach?why?(15points) 3.What is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Please state its theory of language,learning and procedure.(15points) 4.Ar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dichotomous?Why?(20 points) 5.传统课堂与任务课堂有什么不同?结合Skehan(1996)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目标进行简要论述。(本题可用中文作答25points) 6.从以下两情景任选一个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撰写一份教学设计。(In English ONLY)(60points)

华中师大《英语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英语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Ⅰ. True or false. Directions: Judg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Write a T in the brackets after a true statements and an F before a false statements. 1. Language is a logical system. 2. Language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new forms and meanings. 3. Minimal pair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differ only in one sound. 4. The ways in which words follow one another and are related to one another is called the syntagma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 dimension of “chaining” or “sequencing”. 5. In general, a rising intonation is seen as being more impolite that a falling one. 6. Conscious knowledge of rules does not help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Krashen. 7. The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produce over-users of monitor. 8. Krashen believes that adults are better language learners, while children are better language acquirers. 9. For Krashen, the affective filter is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0.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is presumed by Krashen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learned system, operating free of conscious grammar. 11. One function of a language can only be expressed by one structure. 12. A normal lesson should have the all the stages discussed in this unit and the stages should be in fixed order. 13. Usually a lesson should focus on practicing one single skill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develop that skill successfully. 14. The stages of a lesson overlap. 15. At each stage of the lesson, activities focus on all four skills. 16. Lesson plans are useful only before the lesson. 17. If the teacher uses the same techniques, some students may not have the chance to learn in the way that suits them best. 18. There is no one absolutely correct way to draw up a lesson plan and each teacher will decide what suits him or her best, but all good lesson plans give a clear picture of what the teacher intends to do in the lesson. 19. In order to keep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it is important to include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and techniques in the lesson. 20. It is enough to introduce a range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into a lesson to keep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21. A real good lesson plan should be long and complicated with detailed lesson notes. 22. Time can be saved by deciding on a format which suits you and then keeping a

英语教学论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英语教学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2) 学院名称(盖章):外国语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2013年7月12日

《英语教学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2) 一、考核要求 《英语教学论》主要考核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英语教学方法与流派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语言习得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和已有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机制的相关理论有初步了解,对英语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有基本认识,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演变和主要流派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语言教学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 《英语教学论》的评价目标是:1)检测学生对语言本质以及语言教学基本概念的认识是否清晰;2)检测学生对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外语教学理论是否了解;3)检测学生是否对影响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成败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有初步认识;4)检测学生是初步掌握了主要的语言教学方法与流派;5)检测学生能否初步具有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是外语教学流派、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下是具体考试范围。 Chapter 1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1 and L2, L2 and FL,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Chapter 2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Behavioristic approaches, the nativist approach, functional approach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Chapter 3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arameters for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Chapter 4 Human learning theories Operant conditioning, meaningful learning, Roger’s Humanistic psychology, transfer, interference, overgeneralization

英语教师的发展

英语教师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教育部已陆续研制、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并在数以百计的区县展开实验工作,在全国推广和宣传两个英语课程标准。这两个新英语课标从教学的理念、内容到实施措施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而其贯彻实施的效果以及在实验中得到不断完善的水平,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但综观全国英语教师学习新课标的情况,我们发现,对于如何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素质的问题大都有所忽视或仍固守传统的师资培训理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特写此文,希望引起主管当局及同行的重视,开拓英语教师发展的新局面。 一、教师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的由来 多年来,国内外职后师资培养一直采用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模式,把接受培养的教师作为训练对象或对受训者,进行“传”、“帮”、“带”、“手把手”式的实践训练,而把培训者的示范作为培训的参照点,信奉“名师出高徒”。这显然把接受培训者置于被动地位,而且 training 一词更多地是指技术、手艺上的培训,这种“师徒传承工艺”、“师傅带学徒”的方式,往往只能培训出教书工匠,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难以发挥作用。 此后师资培训采用了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模式。这种培训不再仅仅教给教师如何教语法词汇,如何教阅读听力,而是开设一系列与英语教师相关的理论课程,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扩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期望教师能自觉地把所学理论用于指导、改进自身教学。然而这种把现成的理论或发现传授给教师的“教育”模式,也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按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的。”还有,教师个人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途径是个人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处理,光靠被动的理论学习是难以奏效的。所以教师教育模式仍然没有赋予接受教育者以主体地位,只不过传授的内容比教师培训模式来得宽泛。基于这种认识,加上终身学习的需要,人们提出了“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概念,强调在“终身教育”的前提下,由教师主动地去发展自己。除了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之外,还帮助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别人的发现,提炼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发展中求得不断拓展。 教师发展的实现,必然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为前提。西方传统观点把教师职业看作一种技巧、艺术,认为医生、律师、建筑师等都各是一门专业,而教师不是。因此,早在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并且要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而不断充实、发展、完善。这样,作为教师就必须不断追求自身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并坚持终身学习。据此,一种包含职前教育、职后教育、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也就形成了。 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 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自然是充实、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按传统观点看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①英语学科的知识,即专业技能(能教);②教育专业知识,即教学技术(会教);③教育专业精神,即师德(愿教)。但根据“教师发展”的内涵,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必须体现英语教育家的基本

2020年1月浙江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英语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英语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Section I: Bas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Questions 1-10 are based on this part. Directions: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fo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write your answers in the brackets. 1. Which is NOT the advantage in creating texts in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 ) A. Students learn to say exactly what they want to say. B. Students choose the topic and talk about what interests them. C. Students are motivated and interested in the lesson. D. It is suitable to use with a very large class or one having to follow an examination syllabus. 2.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thenticity? ( ) A. Language is simplified in some way for the convenience of learners of the language. B. An authentic text is one that has been written specially for language students. C. 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cludes 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designing authentic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er speaking authentically to the students. D. Authentic language would be the sort of language that native speakers would not use to each other.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aims of the pre-reading stage? ( ) A. arous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opic or type of text B. motivating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by providing a purpose for reading C. preparing the students for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D. reflecting on what has been read in the text 4. The purpose of while-listening stage is ( ) A. using the information or language students acquired to do something else, using productive skills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