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298-98

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北京

关于发布《防波提设计与施工规范》的通知

交基发[1998]217号

由我部组织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修订的《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298-98,自1999年6月1日起施行,《防波堤规范》(JTJ218-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的管理和出版组织工作由部基建管理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前言

随着我国港口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和需要,1987年出版发行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由于历时较长,需要进行补充和修订。

本次规范的修订是在原《防波提规范》(JTJ218-87)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吸收了近10多年来国内、外防波堤工程的设计、科研和施工经验,对原规范作了补充和修改。计算方法向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转轨的过程中,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和校准工作,使本规范不仅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修订后的新规范内容充实、覆盖面较广,较充分地反映出我国在该项领域的技术水平,能较好地适应港口工程发展的需要。

本规范的修订,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92)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JTJ200—95)等。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除包括常用的斜坡式和直立式防波堤的设计、施工有关规定外,还包括某些新型式的防波堤,并对其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作了规定。

修订后的规范和原规范相比,设计计算部分全部改为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斜坡堤设计,增加了抛石潜堤、宽肩台斜坡堤、新型护面块体、斜坡堤前的海底冲刷与防护等。正砌方块和矩形沉箱直立堤设计增加了墙前有人工块体掩护的直立堤断面型式、直立堤堤前海底的冲刷与防护等;同时还增加了其它型式防波堤设计的有关内容。此外,规定了防波堤施工期波浪重现期标准的确定。施工部分增加了用土工布、爆炸排淤法加固软基、直立堤抛石基床采用爆夯等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地调整了防波堤的施工精度和允许偏差。

本规范共分8章、9个附录及条文说明。

本规范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向解释单位反映,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如有局部修订,其修订内容将在《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上刊登。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一般规定

4 斜坡堤设计

4.1 斜坡提断面尺度的确定

4.2 斜坡堤计算

4.3 斜坡堤构造

4.4 抛石潜堤设计

5 正砌方块和矩形沉箱直立堤设计

5.1 直立堤断面尺度的确定

5.2 直立堤计算

5.3 直立堤构造

6 其它型式防波堤设计

6. 1 开孔消浪沉箱直立堤

6.2 座床式圆筒直立堤

6.3 桩式直立堤

6.4 透空式防波堤

7 斜坡堤施工

7. 1 砂垫层与土工织物垫层

7.2 堤身抛填块石和方块

7. 3 预制和安放护面决体

7. 4 安放块石和砌石护面

7.5 斜坡提胸墙

7.6 竣工尺度

8 直立堤施工

8.1 基础施工

8.2 方块和沉箱的预制

8.3 方块和沉箱的安装

8.4 直立提上部结构

8.5 竣工尺度

附录A 常用护面块体形状尺寸图

附录B 护面块体的稳定重量、护面层厚度、人工块体个数和混凝土量计算图

附录C 坦波情况下斜坡堤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确定

附录D 斜坡堤前的海底冲刷计算

附录E 削角直立堤波压力计算

附录F 明基床基肩和坡面块体稳定重量计算图

附录G 直立堤前的海底冲刷计算

附录H 开孔消浪沉箱波压力的计算

附录J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使防波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以及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海港工程中防波堤,包括抛石潜堤的设计与施工,其它承受波浪作用的水工建筑物可参照执行。

1.0.3 防波堤的平面布置、水位、波浪和波浪力,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总平面及工艺设计规范》(JTJ211)和《海港水文规范》(JTJ213)的有关规定执行。此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肩台——斜坡堤坡面上的平台或称戗台。

护面块体——斜坡堤护面的块石或人工块体。

压载层——又称为反压台。坡脚处用以压载的棱体。

水下棱体——支承护面及加强对坡脚防护的棱体。

块体容许失稳率——计算水位上、下各一倍设计波高的护面范围内,允

许被波浪打击移动和滚落的块体个数所占的百率。抛石潜堤——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水的抛石斜坡提。

正砌方块直立堤——墙身由预制的混凝土方块逐层砌筑而成的重力式直

立堤。

沉箱直立堤——墙身由钢筋混凝土沉箱构成的重力式直立堤。

开孔沉箱直立堤——外壁开孔,内设消浪室的沉箱直立堤。

座床式圆筒直立堤——墙身由大直径圆筒置于抛石基床上的防波堤。

透空式直立堤——堤身支撑在桩或墩上,下部透水的防波堤。

桩式直立堤——由桩构成的直立式防波堤。

堤头——防波堤的端部。

堤根——防波堤与岸相接处。

2. 2 符号

A——护面层平均面积

a o——栅栏板的长边

B——堤身或堤底宽度

b o——栅栏板的短边

b c——消浪室的宽度

C——块体形状系数

D15——块石粒径分布曲线上与累积频率15%相对应的粒径

D50——砂粒的中值粒径

D85——块石粒径分布曲线上与累积频率85%相对应的粒径

d——堤前水深

d1——直立堤明基床顶面水深

E b——被动上压力标准值

e——堤底合力作用点的偏心距

f——摩擦系数的设计值

G——自重力标准值

g——重力加速度

H——波高

H R——反射波高

H T——堤后传递波高

H max——最大波高

H1%——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

H5%。——累积频率为5%的波高

H13%——累积频率为13%的波高,也称为有效波高 h——护面层厚度

h c——堤顶在计算水位以下的深度

K D——快体稳定系数

K md——与斜坡的m值和d/H值有关的系数

K t——传递波高系数

K——波坦系数

L——波长

L p——与谱峰周期几相应的波长

M G——自重力标准值产生的稳定力矩

M P——水平波浪力标准值产生的倾覆力矩

M u——波浪浮托力标准值产生的倾覆力矩

M E——被动上压力标准值产生的稳定力矩

m——坡度系数

n——人工块体个数

N D——潜堤护面块石的稳定系数

n——块体容许失稳率

n’——护面块体层数

P——水平波浪力标准值

P u——波浪浮托力标准值

P’——护面块体空隙率

P s——静水面处波浪压力强度标准值

P d——水底处波浪压力强度标准值

Q——人工块体混凝土量

R u——波浪在斜坡上的爬高计算值

S b——块体材料重度与水重度的比值

T——波浪的平均周期

T p——谱峰周期

t——基床厚度

t0——挡板的入水深度

U max——节点处最大波浪底流速度

U cr——底砂的起动流速

V——人工块体的体积

V max——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度

W——护面块体的稳定重量

W’——潜堤护面块石的稳定重量

W z——静水面以下深度大于0.7H时护面块体的稳定重量

X c——相对粗砂型冲刷剖面曲线的水平坐标值

X f——相对细砂型冲刷剖面曲线的水平坐标值

Z c——相对粗砂型冲刷剖面曲线的垂直坐标值

Z f——相对细砂型冲刷剖面曲线的垂直坐标值

Z mc——相对粗砂型冲刷谷的最大深度

Z mf——相对细砂型冲刷谷的最大深度

α——斜坡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β——沙质海底冲刷形态的判别参数

γ——水的重度

γb——材料的重度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γp——水平波浪力分项系数

γu——波浪浮托力分项系数

△——沙粒的相对密度

μ——开孔率

ξ——堤底面合力作用点至后踵(波谷作用时为前趾)的距离

σmax——基床项面的最大应力

σmin——基床顶面的最小应力

σ’max——地基表面的最大应力

σ’min——地基表面的最小应力

ω——沙粒的静水沉降速度

3 一般规定

3.0.1防波堤的纵轴线由一段或几段直线组成,各段之间应以圆弧或折线相连接。防波堤纵轴线宜向港内拐折,避免堤轴线向港外拐折形成凹角,造成波能集中。如堤轴线必须向外拐折时,则两段堤轴线的外夹角不宜小于150°。

3.0.2 根据水深、波浪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应对防波堤进行分段,采用不同的断面尺度或不同的结构型式。

对于防波堤的结构选型,应根据自然条件、材料来源、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斜坡堤适用于地基较差和石料来源丰富的情况;正砌方块和矩型沉箱直立堤,适用于水深较深和地基较好的情况;当采用其它型式直立堤,如透空沉箱、圆筒式、桩式、透空式等时,应通过模型试验或专门论证。

3. 0. 3 抛筑防波堤的石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水中浸透后的强度:对于护面块石和需要进行夯实的基床块石不应低于 50MPa;对于垫层块石和不进行夯实的基床块石不应低于30MPa;

(2)不成片状,无严重风化和裂纹。

注:对堤心石和填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要求。

3. 0. 4 防波堤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的规定选定抗冻等级。对于无抗冻要求的防波堤,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表3.0.4的规定。

对于浆砌块石结构,其石料在水中浸透后的强度不应低于50MPa;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当有抗冻要求时不应低于M20;勾缝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0。

3.0.5 防波堤结构应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当有类似条件下的试验资料时,可不再进行试验。

3.0.6 沿防波堤纵轴线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永久观测点。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对防波堤的沉降、位移和倾斜应定期进行观测。有条件时,可进行波浪爬高和波浪力等原体观测。

3.0.7 对于施工过程中未成型的防波堤堤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取必要的防浪措施。

4 斜坡堤设计

4.1 斜坡堤断面尺度的确定

4.1. 1 斜坡堤的主要断面型式如下:

4.1.1.1 当护面采用抛填块石,安放块石或混凝土人工块体时,断面的一般型式如图《4.1.1a)所示,港外侧宜设置水下抛石棱体以支承护面,对地基较好的情况,也可不设置抛石棱体。

4. 1.1.2 当水上部分的护面采用干砌块石、干砌条石或浆砌块石时,断面的一般型式如图4.1.1b)所示,在施工水位附近设置肩台,用

以支承水上的护面,肩台部分可安放大块石或混凝土方块。

4.1.1.3 当施工时期波浪经常较大、石料缺乏,且有足够起重能力时,可采用抛填块体的断面,如图4.1.1C)所示。

4.1.1.4 当堤项作通道或堤内兼作码头时,宜在堤顶设置胸墙,如图4.1.1d)所示。胸墙的型式有L型、反L型和弧型等。

4. 1.1.5 当石料来源丰富,利用块石作护坡,且采用防上推进法施工时,可采用宽肩台抛石斜坡堤;如图4.1.1e)所示。

注:当护面块体采用规则安放如四脚空心方块、栅栏板等型式时,应设置抛石或方块水下棱体。

4. 1.2 斜坡堤的堤顶高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l)对允许少量越浪的斜坡堤,宜定在设计高水位以上不小于0.6~0.7倍设计波高值处;

(2)对基本木越浪的斜坡堤,宜定在设计高水位以上不小1.0倍设计波高值处;

(3)对宽肩台抛石斜坡堤,宜按基本不越浪确定;

(4)对设胸墙的斜坡堤,胸墙的顶高程宜定在设计高水位以上1.0~1.25信设计波高值处。当堤顶不兼作通道时,胸墙的顶高程可适当降低。

注:①本章中的设计波高,除特别注明者外均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确定;

②对块石护面的堤顶高程可取条文中的较高值,对人工块体护面可取较低值;

③对防护要求较高的斜坡堤,宜按波浪爬高计算确定其堤顶高程。

4.1.3 斜坡堤的堤顶宽度,可取1.10~1.25倍设计波高值,且在构造上至少应能安放两排或随机安放3块人工块体。对采用陆上推进法施工的斜坡堤,尚应考虑施工机械对顶宽的要求。

4. 1.4 对港外侧设置水下抛石棱体的断面,棱体的顶面高程宜定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约1.0倍设计波高值处;棱体的项面宽度不宜小于20m;棱体的厚度不宜小于1.0m。

4.1. 5 对设置肩台的断面,肩台宽度不宜小于2m,肩台顶高程应根据施工条件确定。

4.1.6 对抛填块体的断面,堤身在设计高水位处的宽度不宜小于3倍设计波高值。

4.1.7 对堤顶设置L型胸墙或反L型胸墙的断面,其坡顶高程和坡肩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胸墙前斜坡护面为块石或单层块体时(图4.1.1)),其坡顶高程可定在设计高水位以上0.6一0.7倍设计波高值处;墙前波肩宽度不应小于1.0m,且在构造上至少应能安放一排护面块体;

(2)当胸墙前斜坡护面为扭工字块体或四脚锥体时,其坡顶高程不宜低于胸墙顶高程,且在墙前披肩范围内应能安放两排两层护面块体,如图41.7所示。

4. 1.8 宽肩台斜坡堤的肩台顶高程,可定在设计离水位以上 1.0m~3.0m处;肩台宽度b(见图4.1.1e))宜取2.3~2.9倍设计波高值,且不宜小于6.0m。

4.1.9 斜坡堤的边坡坡度可按表4. 1.9采用。

4. 2 斜坡堤计算

4. 2. 1 斜坡堤设计应计算以下内容:

(1)护面块体的稳定重量和护面层厚度;

(2)栅栏板的强度;

(3)堤前护底块石的稳定重量;

(4)胸墙的强度和抗滑、抗倾稳定性;

(5)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6)地基沉降(确定堤顶预留高度)。

4.2. 2 斜坡堤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以设计波高及对应的波长确定的波浪力作为标准值,并应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况及相应的组合。 4.2.2.1 持久状况,应考虑以下的持久组合:

(1)设计高水位时,波高应采用相应的设计波高;

(2)设计低水位时,波高的采用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当有推算的外海设计波浪时,应取设计低水位进行波浪浅水变形分析,求出堤前的设计波高;当只有建筑物附近不分水位统计的设计波浪时,可取与设计高水位时相同的设计波高,但不超过低水位时的浅水极限波高;

(3)极端高水位时,波高应采用相应的设计波高。极端低水位时,可不考虑波浪的作用。

4. 2.2.2 短暂状况,应考虑以下的短暂组合:

对未成型的斜坡堤进行施工期复核时,水位可采用设计高水位和设计低水位,波高的重视期可采用2~5年。

4.2.2.3 偶然状况,在进行斜坡堤整体稳定计算时,应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组合,水位采用设计低水位,不考虑波浪对堤体的作用,其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的有

关规定。

4.2. 3 计算堤顶胸墙抗滑和抗倾稳定性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4.2.3.1 沿墙底抗滑稳定性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如下:

γ0γp P≤(γG G-γu P u)f+γE E b (4.2.3-1)

式中 G——胸墙自重力标准值(kN);

P——作用在胸墙海侧面上的水平波浪力标准值(kN);

P u——作用在胸墙底面上的波浪浮托力标准值(KN);

E b——胸墙底面埋深大于等于lm时,内侧面地基土或填石

分项系数

K D——块体稳定系数;

γ——水的重度(kN/m 3);

α——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对宽肩台斜坡堤护面块石的重量,可取抛填块石稳定重量的1/20~1/5,其粒径级配 D85/D15。可取 1.25~2.25。

4.2.5各种护面块体的稳定系数可按表4.2. 5采用。

4.2.6 对斜向波,当波峰线与斜坡堤轴线间的夹角小45 时,可近似作为正向作用;当夹角大于45 时,宜通过模型试验确定人工块体的稳定重量。

4. 2. 7 四脚锥体、四脚空心方块、扭工字块体和扭王字块体的形状和尺寸可按附录A确定。

4. 2. 8 各种护面决体的稳定重量、护面层厚度和人工块体的个数与混凝土量可按附录B确定。

4. 2. 9 对于设计波浪周期较长或 H/L≤1/30的坦波,L为波长,其堤身护面块体的稳定重量可按附录C确定。

4. 2. 10 斜坡堤干砌块石、浆砌块石和干砌条石护面层应按厚度控制,其厚度可分别按下列公式确定。

4.2. 10.1 干砌块石或浆砌块石的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2. 11 当水下抛石棱体的顶面高程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约1.0倍设计波高值和1.5倍设计波高值时,棱体的块石重量可分别按式(4.2.4-1)确定的块石重量的1/5和1/10。

4. 2. 12 外坡在设计低水位以下1.0~1.5倍设计波高值之间的护面块体重量可取按式(4.2.4-1)确定的块体重量的1/5。

4.2.13 外坡护面垫层块石的重量可取按式(4.2.4-1)确定的块体重量的1/20~1/10。当有困难时,其重量不得小于1/40。对于四脚空心方块和栅栏板护面,其垫层块石按不超过护面空隙尺度确定。

4. 2. 14 内坡护面块体的重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允许少量波浪越过堤顶时,从堤顶到设计低水位之间的内波护面块体重量,应与外坡护面的决体重量相同;设计低水位以下的内坡护面块体,宜采用与外坡护面垫层相同重量的块石,但不应小于 150kg~200kg,且应按堤内侧波浪进行复核;

(2)当不允许波浪越过堤顶时,内坡护面应按堤内侧波浪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与外坡护面垫层块石相同的重量。

4. 2. 15 堤顶块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应与外坡的块体重量相同。当堤顶高程在设计高水位以上不足0.2倍设计波高值时,其重量不应小于外坡护面块体重量的1.5倍。

4.2. 16 斜坡堤堤头部分的块体重量,可接式(4.2.4-1)计算的结果增加 20%~30%。位于波浪破碎区的堤身和堤头的块体重量,均应相应再增加 10%~25%,必要时可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4.2.17 当斜坡堤采用栅栏板护面时,栅栏板的平面尺度、厚度及波压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7.1 栅栏板的平面形状宜采用长方形(图4.2. 17),其长

边与短边的比值可取为1.25。栅栏板的平面尺度与设计波高的关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 = 1.25H (4.2.17-1)

b o= 1.0H (4.2.17-2)

式中a o——栅栏板长边,沿斜坡方向布置(m);

b o——栅栏板短边,沿堤轴线方向布置(m)。

防波堤毕业设计港航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 学院: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五月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 摘要: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是散货运输等的重要中转基地,港区位于外海海域,波浪、潮流、风等都是影响港区内船舶泊稳的条件。所以需要修建防波堤,以抵御以上环境对港区正常运行的影响。防波堤的建造,需要考虑到自然条件和堤前水深的影响,合理的对防波堤进行布置。另外,对港区泥沙淤积分析和工程地质分析,使其在今后的运行更加有效和稳定。防波堤的平面布置,我们考虑到最高和最低潮位,通过防波堤施工设计规范,计算堤顶宽度和高度,确定横截面的情况。为了减少波浪力对防波堤冲击,布置人工护面块体消能。最后进行胸墙的稳定、地基稳定性和地基沉降的计算。董家口防波堤地处外海海域,是为了保护港区稳定,免受恶劣天气影响的斜坡式的防波堤。是沿海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防波堤;越浪量;胸墙;总体布置

Breakwater design in Dongjiakou district of Qingdao port Abstract: The port of Dongjiakou is an important transit base for bulk cargo transportation,the port is located in the open sea. wave, tide, wind and so on influent the berthing of ships conditions. So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breakwater, impact against the above environment o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eakwater,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water depth in front of the dike,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breakwater.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port sediment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make it more effective and stable operation in the future. The plane layout of breakwater, we considere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tidal level, through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breakwater construction, calculation of crest width and height, determine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wave force on the breakwater, layout 6T Accropode energy dissipation. Finally, the stability calculation of parapet foundation stability and settlement. Dongjiakou breakwater is located in the sea water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port, from the weather sloping break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astal ports. Keywords: breakwater; wave overtopping; crest wall; general layout 目录 第1章概述------------------------------------------------------ 1 第2章设计条件-------------------------------------------------- 2 地理位置及交通----------------------------------------------- 2 气象--------------------------------------------------------- 2 气温---------------------------------------------------- 2 降水---------------------------------------------------- 2 雾况---------------------------------------------------- 2 风况---------------------------------------------------- 2 工程水文----------------------------------------------------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期末复习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期末复习 1.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例5.2】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图5-25所示,试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①号钢筋下料长度 ②(6240+2×200-2×25)-2×2×25+2×6.25×25=6802(mm) ③号钢筋下料长度 ④6240-2×25+2× 6.25×12=6340(mm)

⑤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⑥上直段钢筋长度240+50+500-25=765(mm) ⑦斜段钢筋长度(500-2×25)× 1.414=636(mm) ⑧中间直段长度6240-2×(240+50+500+450)=3760(mm) ⑨下料长度(765+636)×2+3760-4×0.5×25+2× 6.25×25=6824(mm) ⑩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为6824mm。?号箍筋下料长度 ?宽度200-2×25+2×6=162(mm) ?高度500-2×25+2×6=462(mm)

?下料长度为(162+462)× 2+50=1298(mm) 2.为什么要进行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答:如果下料长度按钢筋的外包尺寸的总和来计算,则加工后的钢筋尺寸将大于设计要求的外包尺寸或者弯钩平直段太长造成材料的浪费。 3.场地设计标高,施工高度的计算 ①计算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②调整设计标高 ③计算施工高度 ? ? ? ? ? ?+ + + = ∑∑∑- - - - N H H H H H i i i i 4 4 3 2 4 3 2 1

抛石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抛石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一、文字说明 1 编制依据 1.1 招标文件 (1)《舟山市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舟山市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图设计图》 (3)施工招标文件补充文件 1.2 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规定和法规 (1)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2)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 (3)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1.3 我公司“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 2 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主要工程内容 2.1.1 地理位置 舟山渔港位于舟山市普陀区,舟山本岛南部。港区位于岛西南部。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地震烈度为七度。 2.1.2 主要工程内容 500m长抛石防波堤一座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 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台风和寒潮经常袭击或影响本地区。

根据普陀区气象站1961~198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主要气象数据如下:2.2.1.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6.1℃ 月平均最高温度: 26.8℃(8月份) 月平均最低温度: 5.5℃(1月份) 极端最高温度: 38.2℃(1971年8月21日) 极端最低温度:-6.5℃(1967年1月16日) 2.2.1.2 降水 岛年平均降水量为1086.4mm,主要集中在3~9月。年降雨天数为117.4天。 2.2.1.3 风况 根据普陀区气象站1961~1990年的风况资料,本区常风向为偏NNW和偏SE。前者频率为34%,后者为24%。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也基本上以该两方向为甚。偏SW向不但出现频率最少且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也都最小,详见表1: 普陀站各向频率、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表1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298-98 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北京 关于发布《防波提设计与施工规范》的通知 交基发[1998]217号 由我部组织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修订的《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298-98,自1999年6月1日起施行,《防波堤规范》(JTJ218-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的管理和出版组织工作由部基建管理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前言 随着我国港口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和需要,1987年出版发行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由于历时较长,需要进行补充和修订。 本次规范的修订是在原《防波提规范》(JTJ218-87)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吸收了近10多年来国内、外防波堤工程的设计、科研和施工经验,对原规范作了补充和修改。计算方法向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转轨的过程中,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和校准工作,使本规范不仅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修订后的新规范内容充实、覆盖面较广,较充分地反映出我国在该项领域的技术水平,能较好地适应港口工程发展的需要。 本规范的修订,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92)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JTJ200—95)等。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除包括常用的斜坡式和直立式防波堤的设计、施工有关规定外,还包括某些新型式的防波堤,并对其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作了规定。 修订后的规范和原规范相比,设计计算部分全部改为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斜坡堤设计,增加了抛石潜堤、宽肩台斜坡堤、新型护面块体、斜坡堤前的海底冲刷与防护等。正砌方块和矩形沉箱直立堤设计增加了墙前有人工块体掩护的直立堤断面型式、直立堤堤前海底的冲刷与防护等;同时还增加了其它型式防波堤设计的有关内容。此外,规定了防波堤施工期波浪重现期标准的确定。施工部分增加了用土工布、爆炸排淤法加固软基、直立堤抛石基床采用爆夯等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地调整了防波堤的施工精度和允许偏差。 本规范共分8章、9个附录及条文说明。 本规范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向解释单位反映,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如有局部修订,其修订内容将在《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上刊登。

东营港区防波堤——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前言 (1) 1设计背景 (3) 1.1工程概述 (3) 1.2设计原则 (3) 1.3设计依据 (3) 1.4设计任务 (4) 2设计资料 (5) 2.1地理位置 (5) 2.2自然条件 (5) 2.2.1气象 (5) 2.2.2水文 (6) 2.2.3地形及地貌 (7) 2.2.4地质构造 (7) 2.2.5工程地质条件 (8) 2.2.6水文地质条件 (9) 2.2.7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0) 2.2.8工程地质评价 (13) 3 总平面布置 (14) 3.1防波堤的布置原则 (14) 3.2防波堤轴线的布置原则 (14) 3.3口门的布置原则 (14) 3.4防波堤的布置 (15) 4防波堤结构方案的比选 (16) 5防波堤设计条件 (17) 5.1设计水位 (17) 5.2设计波浪 (17) 5.3地质 (18) 5.4地震 (18) 5.5结构安全等级 (18) 6防波堤尺度拟定 (19) 6.1构造尺度要求 (19) 6.1.1堤顶高程 (19) 6.1.2堤顶宽度 (19) 6.1.3斜坡的坡度 (20) 6.1.4护面块体的支承棱体和肩台 (20) 6.1.5斜坡式防波堤的构造 (20) 6.2断面尺度的确定 (21) 6.2.1胸墙顶高程 (21) 6.2.2堤顶宽度 (23) 6.3护面块体稳定重量和护面层厚度 (23) 6.3.1护面块体稳定重量W (23) 6.3.2护面层厚度 (24) 1

6.3.3垫层块石的重量和厚度h (24) 6.4堤前护底块石的稳定重量和厚度 (24) 6.4.1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 (24) 6.4.2护底块石的稳定重量和厚度 (25) 6.4.3堤心石设计 (25) 7胸墙的强度和抗滑、抗倾稳定性 (26) 7.1胸墙的作用标准值计算及相应组合 (26) 7.1.1持久组合荷载效应计算 (26) 7.1.2短暂组合(施工期)荷载效应计算 (31) 7.2胸墙的抗滑、抗倾稳定性验算 (33) 7.2.1胸墙的抗滑验算 (33) 7.2.2沿墙底抗倾稳定性验算 (34) 8地基稳定性验算 (35) 8.1 计算原则 (35) 8.2计算方法 (35) 8.3地基稳定性验算 (36) 9地基沉降 (38) 9.1 计算原则 (38) 9.2 计算方法 (38) 结论 (41)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附录 (44) 2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戚旭鹏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戚旭鹏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它在保障工程 质量前提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土木施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 代土工工程的技术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土木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木工程作为主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其 技术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在进行施工时,注重技术的创新,建立健全土木 工程技术创新制度,同时加强新型技术的应用研究,逐步完善现代化土木工程施 工体系,对于提供土木工程建设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许多施工技术 方面的经验,其中包括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这些都是行业先辈们 流传下来的,是我们在进行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其 中相当一部分施工技术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土木工程建筑是一个比较 复杂的项目,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工序以及各个岗位的人员的协调参与,不同阶 段的技术需求也不一样,需要多方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体现 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价值。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作用,在于消除环 境因素对于施工规划的干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目前,我国土 木工程的技术更新速度是比较慢的,无论是在新型技术应用上,还是在技术质量 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说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施工流程不紧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建设水平要 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从人、物、管理等多方面,突破现有的土 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想保证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就 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大力引进新型施工技术体系,合理应用新型建筑原材料,以技术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综合实力。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分析 2.1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创新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度,不仅取决于基础技术高度, 还反映出了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对 于施工单位来说,其技术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施工技术的更新而更新,技术部门应 该将现阶段,或者此次工程所用施工技术,作为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各类 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制定相应的技术应用准则,明确各项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性。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新型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 术操作,并提升其质量施工意识,保证技术操作的规范性。 2.2土木施工技术内容创新 (1)新型深基坑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高层建筑的占比逐渐加大,使 得深基坑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良好的深基坑支护是保 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构架有 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以及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复习题文档

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桅杆式起重机制作简单、起重量,移动;自行式起重机行动自如,活动范围。 A.较大/困难/较大 B.较小/困难/较大 C.较小/困难/较大D、较大/方便/较小 答案:A 2、民用建筑施工应用最为广泛的起重设备是。 A.自行式起重机 B.桅杆式起重机 C.塔式起重机 答案:C. 3、柱子的校正完毕后,杯口内细石砼第一次浇至,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拔去楔子二次浇注砼至。 A.楔底/50/地面 B.楔底/25/杯顶 C.杯底上100mm处/75/杯顶 D.杯底上50mm处/25/杯顶 答案:B 4、第一榀屋架临时固定通常使用根缆风绳,从第二榀屋架开始,通常使用连接在前一榀上。 A.3/工具式支撑 B.4/水平系杆 C.4/工具式校正器.D、6/Φ50钢管 答案:C 5、履带式起重机吊钩中心与臂架顶部定滑轮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一般为。 A、0.8~1.2m; B、1.5~2.0m; C、2.5~3.5m; D、3.5~4.0m; 答案:C 6、履带式起重机工作时的地面允许最大坡度不应超过; A、10 B、30 C、50D80 答案:B 7、履带式起重臂杆的最大仰角一般不得超过; A、450 B、600 C、750D780 答案:D 8、屋架高度大于时,应加绑木、竹或钢管横杆,以加强屋架平面刚度。 A、1.5m B、1.7m C、2.0m D、2.5m 答案:B 9、屋架吊升时,吊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 A、300 B、450 C、600 D、700 答案:B 10、屋面板对位后应立即焊接牢固,每块板不少于焊接。 A、二个角点 B、三个角点 C、四个角点 D、全面施焊 答案:B 二、填空题 1、轨道式起重机应用广泛,特的特点是能负荷行走、能同时完成水平和垂直运输。

防潮堤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1 1.1工程地点1 1.2水工建筑物规模1 1.3水工建筑物主尺度1 1.4水工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及结构安全等级1 1.5技术标准和要求1 1.6自然条件2 1.7工程质量、工期要求3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 2.1施工总布置4 2.2重难点分析及措施5 2.3主体工程施工方案6 2.4临时工程施工方案32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34 3.1工程质量目标34 3.2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及职能34 3.3质量控制程序38 3.4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0 3.5工程测量、检验43 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45 4.1安全管理部署45 4.2施工安全管理机构45 4.3施工安全措施49 4.4安全应急预案54 4.5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58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60 5.1环保护体系与措施60 5.2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62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65 6.1工程进度计划65 6.2 进度保证措施67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70

7.1施工设备配备70 7.2资金使用计划72 第八章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73 8.1施工组织机构73 8.2人员组成73 8.3劳动力计划73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工程地点 威海市双岛湾防风暴潮海堤工程(一期)位于智慧岛东部,南至和兴路,岸线轴线总长约869m。 1.2水工建筑物规模 本工程岸线轴线总长约869m。岸线共分三部分:智慧岛智慧之门护岸段,智慧岛东侧绿色长廊护岸段,智慧岛文化休闲街护岸段。 1.3水工建筑物主尺度 贯穿全程有两级平台:一级平台顶标高为1.8m,宽度为4.5m(局部节点处加宽);二级平台标高为3m~3.5m,宽度为7m。两级平台之间用花坛,挡墙及踏步联系。 1.4水工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及结构安全等级 护岸结构属于一般港口水工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 =1.0。 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 1.5技术标准和要求 1.5.1现场施工条件:具备施工条件。 1.5.2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执行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具体的做法及施工技术要求见图纸。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有: (1)《防洪标准》(GB50201—94); (2)《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

防波堤抛石工程

海堤抛石工程: (1)工程概述: 本工程海堤堤身结构形式为斜坡段,两侧堤身采用100~300kg块石回填形成,堤心采用回填山土和回填海砂形成。桩号E0+000~E0+900段地基采用抛石挤淤进行软基处理,桩号E0+900~E2+900段地基采用打设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基处理。 海堤工程抛石体在高程2.0m以下时,采用水下抛石施工方法,利用该区段每日两次潮涨时段,水深可达6m以上,采用1000~15000m3抛石船水运船抛,分区段抛石施工。 海堤工程抛石体在高程2.0m以上为陆上直接抛填,利用该区段每日两次潮落时段,由15~20t自卸汽车经过1#临时施工道路至抛石体施工区域内直接卸入,ZL50装载机,1m3挖掘机配合施工。 (2)石料要求: 抛石的石料采用新鲜岩石,容重应大于2.4t/m3,单块重量以100~300kg 为主,表层抛石单块应大于100kg,级配为:100kg以上占70%~80%,100kg以上占20%~30%,孔隙率小于30%。 抛石施工在抛投时应大小搭配,棱体达到设计断面,并经沉降初步稳定后,按设计轮廓在抛石的表面采用大块石理砌成型,尽可能理砌至最低潮水位高程以下。 块石的具体长度按设计要求开采,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上下面大小头允许偏差±50mm。 抛石挤淤必须注意铺筑后的压实,采用重型车碾压以使淤泥挤出至无明显沉降痕迹,减少不均匀沉降。 (3)施工设备选择: 路上运输设备:采用15~20t自卸车运输石料。石料装船时设专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自卸汽车在码头前沿完成倒车,自卸车缓慢后退进入卸料点,之后顶起车箱将石料卸入船中,多辆自卸汽车循环进行装料直至装满抛石船。 海上运输设备:拟采用1000~15000m3抛石船进行抛石筑堤作业。

大连港梳式透空防波堤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港梳式透空防波堤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1设计资料 (2) 1.1 地理位置 (2) 1.2 水文条件 (2) 1.2.1 水位 (2) 1.2.2 波浪 (2) 1.2.3 海流 (3) 1.2.4 冰凌 (3) 1.3 泥沙条件 (3) 1.4 地质条件 (4) 1.5 地震条件 (4) 2总平面布置 (5) 2.1防波堤的布置原则 (5) 2.1.1防波堤轴线布置原则 (5) 2.1.2口门的布置原则 (5) 2.2梳式防波堤的布置方案 (5) 2.2.1梳式防波堤的概况及设计条件 (5)

2.2.2梳式防波堤的具体设计 (5) 3防波堤的设计方案比选 (7) 3.1防波堤结构形式比选 (7) 3.2防波堤结构设计比较 (10) 3.3防波堤断面结构设计 (11) 3.3.1胸墙高程 (11) 3.3.2堤身主体宽度 (11) 3.3.3基床尺寸 (12) 4防波堤的力学特性 (13) 4.1水平波浪力折减系数 (13) 4.2波浪反射系数 (14) 4.3翼板的力学特性 (15) 4.4地基应力分析 (15) 4.5波浪与梳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的模拟 (16) 4.6波浪透射系数 (19) 5防波堤的力学验算 (21) 5.1防波堤各应力标准值计算 (21) 5.1.1堤身自重力标准值(永久作用) (21) 5.1.2波浪力标准值计算(可变作用) (22) 5.1.3地震惯性力(偶然作用) (28) 5.2防波堤稳定性验算 (31) 5.2.1结构断面沿堤底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31) 5.2.2结构断面沿堤底的抗倾稳定性验算 (33)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b2390365.html,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申涛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 摘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我国土木工程领域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于施工 技术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重要性;意义;施工技术;研究 一、土木工程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二、土木工程的重要性与意义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它既是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结构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超高层建筑、特大型桥梁、巨型大坝、复杂的地铁系统不断涌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演变为社会实力的象征。 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工程的安全,使结构能够抵抗各种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任何一个工程结构都要承受自身重量,以及承受使用荷载和风力的作用,湿度变化也会对土木工程结构产生力作用。在地震区,土木工程结构还应考虑抵御地震作用。此外,爆炸、振动等人为作用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了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同时,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市场和经济的迅速增长,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从而带动了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有其自有的特点,其生产作业与一般的工厂生产组织不同,它每项工程都需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单独进行施工组织,这导致了工程项目的成败受到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的直接影响。总体而言,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试题库与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试题库与答案 第一章土方工程. 一、填空题 1.土方工程的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 2.土方施工中,按照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划分,土可分为松软土、普通土、 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八类。 3.土方施工中要考虑土的可松性,是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自然状态的体积 来计算的,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4.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土质、开挖深度、施工工期、地下水水 位、坡顶荷载、气候条件因素。 5.计算水井系统时,水井可分成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无压完整井、 无压非完整井。 6.一般轻型井点的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 7.填土的压实方法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其中夯实、振动压实适用于非粘性土。 8.防治流砂的方法有水下挖土法、冻结法、枯水期施工、抢挖法、加设支护结构、井点降水。9.单斗挖掘机机根据工作装置可装成正铲、反铲、抓铲、拉铲等类型。 10.土的工程分类是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大类。 11.轻型井点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 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12.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 13.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土的含水量、铺土厚度、压实功。 14.流砂产生的原因是GD ≥ r',防治流砂的方法有改变动水压力方向、增大动水压力路经等。15.基坑坑壁支护的类型有加固型、支挡型、混合型三种。 16.板桩设计的五要素入土深度、截面弯矩、支点反力、拉锚长度、板桩位移。 17.基坑降水的方法有集水坑降水法、井点降水法。 18.井点降水根据开挖深度不一样,渗流速度不一样,可划分为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五种类型。 19.轻型井点平面布置的形式有单排线状布置、双排现状布置、环状布置。 20.轻型井点系的类型: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 21.正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22.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23.单斗挖土机包括:正铲挖土机、反铲挖土机、拉铲挖土机、抓铲挖土机。 24.最佳设计平面既能使土方工程量最小,又能保证填挖方量相等,一般 可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 25.一般轻型井点的管路系统包括:井点管、滤管、弯联管、总管。 二、名词解释 1、流砂现象: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 采用集水坑降低地下水时,坑下的土有时会形成流动状态,随着地下水流 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2、土的最优含水量:回填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都难以压实,在压实机械和 压实遍数相同的条件下,使填土压实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土的含水量,称 为土的最优含水量。 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的土,经开挖体积松散增大,经回填压实仍不能 恢复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三、单项选择 1) 当基坑的土是细砂或粉砂时,宜选用的降水方法是(D)。

防波堤抛石工程

海堤抛石工程: 1)工程概述: 本工程海堤堤身结构形式为斜坡段,两侧堤身采用100?300kg块石回填形 成,堤心采用回填山土和回填海砂形成。桩号E0+00(?E0+900段地基采用抛石挤淤进行软基处理,桩号E0+90旷E2+900段地基采用打设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基处理。 海堤工程抛石体在高程以下时,采用水下抛石施工方法,利用该区段每日两次潮涨时段,水深可达6m以上,采用1000?15000m3抛石船水运船抛,分区段抛石施工。 海堤工程抛石体在高程以上为陆上直接抛填,利用该区段每日两次潮落时 段,由15~20t 自卸汽车经过1#临时施工道路至抛石体施工区域内直接卸入,ZL50 装载机,1m3挖掘机配合施工。 2)石料要求: 抛石的石料采用新鲜岩石,容重应大于m,单块重量以100?300kg为主, 表层抛石单块应大于100kg,级配为:100kg以上占70%?80% 100kg以上占20%? 30%,孔隙率小于30%。 抛石施工在抛投时应大小搭配,棱体达到设计断面,并经沉降初步稳定后, 按设计轮廓在抛石的表面采用大块石理砌成型,尽可能理砌至最低潮水位高程以下。 块石的具体长度按设计要求开采,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上下面大小头允许偏差± 50mm。 抛石挤淤必须注意铺筑后的压实,采用重型车碾压以使淤泥挤出至无明显沉降痕迹,减 少不均匀沉降。 3)施工设备选择: 路上运输设备:采用15~20t 自卸车运输石料。石料装船时设专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自卸汽车在码头前沿完成倒车,自卸车缓慢后退进入卸料点,之后顶起车箱将石料卸入船中,多辆自卸汽车循环进行装料直至装满抛石船。 海上运输设备:拟采用1000?15000m3抛石船进行抛石筑堤作业。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259理论前沿与综合论坛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 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等不断涌入,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升级 提供了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项 目,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优化,但是依旧需要落实细节的改变与提升, 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一)地基施工技术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地基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受到建筑工程的 用途、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地基的施工要求也存在差异。在实际的地 基施工中,若是其质量出现问题,则极容易引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其损失与不良后果极为严重[1]。因此,在地基施工中,除了要保证地基 满足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外,还要实现以下几项内容: 确保地基具备充足的刚度与强度;必须具有足够的工作面,保证 地基的稳定性;完成地基开挖后,应在质检验收合格后立即展开混凝 土封底操作,避免积水浸泡基础;在开挖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边坡 的稳定性,不得扰动土层的原状结构,若是发生扰动,则应挖除扰动 部分;对于基础超深部分,需要使用C15混凝土换填至设计标高;当 基础开挖深度大于1.5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坡以保证施工安全。 (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存在两种施工方式,即现 场浇筑与预制施工。其中,在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中,需要重点落实 以下几项工作:清理混凝土浇筑的现场,包括草、树木、岩石、旧混 凝土等等,避免浇筑中受到杂质或异物的干扰;利用砾石填充或是道 路路基作为底基层,当土壤本身结实程度较高时,也可以将土壤本身 作为底基层;为浇筑混凝土档上模板,并利用螺丝、钉子等加固模板; 需要保证模板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混凝土表面中心积水;为了提升 稳定性,可以在模板中加设钢筋;完成浇筑后,要落实持续28天的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预制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 制作质量。此时,应用的预制构件成型工艺主要有平模机组流水工艺、 平模传送流水工艺、固定平模工艺、立模工艺、长线台座工艺以及压 力成型法等等。 (三)钢构件施工技术 在进行钢构件的施工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其连接、涂装以 及安装工序。其中,在钢构件的连接施工中,可以使用焊接以及螺栓 连接两种方式完成。在焊接操作中,要重点避免裂纹、孔穴、固体夹渣、 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和其他缺陷的产生。一旦出现焊接缺陷, 必须要针对性的完成处理,包括补焊、重新焊接、去除多余堆积金属 等等。在螺栓连接操作中,应当结合连接要求,确定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使用。在进行钢构件的涂装施工中,需要重点完成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涂装。此时,必须要依照规范与产品说明完成施涂环境温度、湿度的保持,并落实施工操作面的通风、防火、防毒、防爆措施。另外,还要保证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具有相容性。在进行钢构件的安装施工中,应注意日照、焊接等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影响对构件伸缩和弯曲引起的变化,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钢构件的质量。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探究第一,不断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与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自动化成为了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对于土木工程使用来说,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2]。在自动化施工技术的支持下,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更好的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失误,同时,也增强了相关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第二,更加体现生态化建设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受到更多关注的今天,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体现了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理念,实现了绿色工程的建设。在当前与未来的发展中,土木工程设计、材料、施工等各个方面均融合绿色生态理念,更多的使用降耗、除尘、消音等绿色施工技术,推动土木工程绿色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完善。第三,科技化水平逐步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科技化水平逐步提升,在当前与未来的发展中,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不断开发,并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BIM 系统等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三、总结综上所述,现阶段,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项目,其施工技术,包括地基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钢构件施工技术得到了优化,提升了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未来的发展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向着自动化、生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土木工程及建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参考文献:[1]王忠志,占翔.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47):24-25.[2]王庆皓.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65. 摘要:在国民经济、科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其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地基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钢构件施工技术这些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梁艳艳 (石家庄宝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试题库与答案__附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

第一章土方工程 一、填空题 I 土方工程的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 2?土方施工中,按照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划分,土可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八类。 3 土方施工中要考虑土的可松性,是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自然状态的体积来计算的,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4 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土质、开挖深度、施工工期、地下水水位、 坡顶荷载、气候条件因素。 5计算水井系统时,水井可分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 6 一般轻型井点的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 7 填土的压实方法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其中夯实、振动压实适用于非粘性土。 8 防治流砂的方法水下挖土法、冻结法、枯水期施工、抢挖法、加设支护结构、井点降水。 9 单斗挖掘机机根据工作装置可装成正铲、反铲、抓铲、拉铲等类型。 10?土的工程分类是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大类。 II 轻型井点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12 填十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

13.影响填十压实的因素有十的含水量、铺十厚度、压实功 14流砂产生的原因是GD大于等于r,防治流砂的方法有改变动水压力方向、 增大动水压力路经等。 15基坑坑壁支护的类型有加固型、支挡型、混合型三种。 16 板桩设计的五要素入土深度、截面弯矩、支点反力、拉锚长度、板桩位移。 仃基坑降水的方法有水坑降水法、井点降水法。 18井点降水根据开挖深度不一样,渗流速度不一样,可划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五种类型。 19 轻型井点平面布置的形式有单排线状布置、双排现状布置、环状布置。 20 轻型井点系统的类型有: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承压_ 非完整井。 21 正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22 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23 单斗挖土机包括:正铲挖土机、反铲挖土机、拉铲挖土机、抓铲挖土机。 24 最佳设计平面既能使土方工程量最小,又能保证填挖方量相等,一般可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 25 一般轻型井点的管路系统包括:井点管、滤管、弯联管、总管。 26 场地平整土方的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当场地地形较为平 坦时,宜采用方格网法;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断面不规则时,宜采用断面法。 二、名词解释 1、流砂现象: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采 用水坑降低地下水时,坑下的土有时会形成流动状态,随着地下水流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斜坡式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营口滨海新区望海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2、营口滨海新区望海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图纸
3、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2001)
4、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8-98)
5、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2008)
二、编制说明
根据设计院提供图纸,编制珍珠湾斜坡式防波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现场 防波堤施工进行指导,使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在受控状态,满足业主及监理的 要求。
三、工程概况
3.1 工程简介
本单位工程位于鲅鱼圈北部,原望海松春水产基地,该工程为海防堤附属一 部分。其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堤心石抛填、二片石倒滤层施工、混合倒滤层施工、 土工布倒滤层施工、扭王字块预制及安装、浆砌块石胸墙砌筑、钢筋混凝土垫层、 规格条石砌筑、花岗岩铺设、石栏杆安装等。
3.2 工程量
根据本工程现有图纸,各主要工程量统计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堤心开山石 100~150Kg 压脚块石 150~300Kg 压脚石 3.0t 扭王字块 素混凝土垫层 花岗岩下浆砌块石(M30F300) 浆砌块石胸墙
工程量数值
336334
71625 19583 16000 1608 5885 12119.7
单位 m3 m3 m3 块 m3 m3 m3
1

8
L 型混凝土压顶(C30F300)
1310
m3
9
二片石倒滤层
41449
m3
10
混合倒滤层
33817
m3
11
土工布倒滤层
33160
m2
12
规格条石(700*500*1205)
1430

13
花岗岩面砖(550*550*150)
7585

14
胸墙上方面层
3979

16
400*600*250 蘑菇石
1379

17
栏杆下 700*500*1205 规格石
1430

18
石护墩
约 706

19
石栏杆
约 713

3.3 现场自然条件
3.2.1 气象
本工程的水文、气象资料参考鲅鱼圈港区的相关资料。
3.2.2 根据位于韭菜砣子的鲅鱼圈海洋站 1994~2003 年的资料统计:
1、气温:
年平均最高气温 14.1℃
年平均最低气温 7.4℃
年平均气温
10.6℃
年极端最高气温 34.7℃(出现在 2002 年 8 月 3 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 -22.5℃(出现在 2001 年 1 月 13 日)
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441.6mm
年最大降水量 769.0mm
年最小降水量 273.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145.0mm
3、雾:
该区年平均雾日为 7.4 天,轻雾平均为 1.9 天,能见度≤1km 的大雾为
5.4 天。
4、风: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