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xx、我与市人大财经(工)委一起对我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金融部门紧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和保障作用,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信贷总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金融指标稳健增长,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创新产品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全面发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连续十六年获得“金融信用县市”,连续六年获得“保险先进县市”。

(一)增强金融供给实力。各金融机构向上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向下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从严规范经营行为,着力解决企业到贷续贷难题。2018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0亿元,存款增幅8.73%。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03亿元,贷款增幅8.66%。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61.63%。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62.10%。201X年保费收入6.55亿元,是201X 年保费收入2.51亿元的2.6倍。

(二)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

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截止今年四月份,我市挂牌上市企业35家,其中新三板企业3家,201X年全市直接融资增长41.9%;201X年湖北华舟重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7.68亿元;成功发行10亿元城投债,嘉一高科定向增发融资2180万元,祥源特种布股权融资500万元,蔡氏牧业债券融资310万元。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推广“助农贷”“福农分期”“五贷一透”“中银政银通宝”“小快活免抵押”30多个系列信贷产品,缓解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题。二是激活民间资本。201X年我市成立全省县市区首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累计匹配资金5.43亿元,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推进股权基金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股权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强与各类金融要素联系合作,201X年引入上海胜道在我市设立陆水河股权投资一期基金2610万元。出资2000万元与咸宁市政府、长江证券和其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长江兴宁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出资6016万元认购湖北银行2000万股。四是推进金融信息港建设。集聚证券、银行、投资、中介服务及新兴业态组织等机构,形成人才、科技、金融的发展高地。

(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201X年度赤壁市累计全口径(含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各类扶贫贷款878笔5420.4万元,其中进入扶贫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系统累计666笔4302.6万,超额完成咸宁市下达的3287万元任务,解决了我市9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生产资金需求。截止2018年4月30日,全市今年新增贷款177笔670.5万元。

(五)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连续八年组织金融“早春行”活动。在今年“早春行”活动上,农发行咸宁分行、咸宁农商行、湖北银行咸宁分行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140亿元;赤壁高新区与上海胜道签订两个基金项目合作协议,基金规模5000万元;银企签约156家,签约金额56.45亿元。

(六)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人保财险公司创新治安家财保险产品,着重推出“政银保”业务,为企业在银行贷款中提供信用担保业务。中国人寿公司通过支付保单到期应付款及小额保单质押贷款,共为我市市民办理了380余人次,发放资金800余万元。

此外还注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大乱象”的大检查,落实向企业让利优惠。201X年银行业机构比上一年减少保险手续费、现金管理手续费、贸易服务手续费、结算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1104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趋于放缓,金融改革迅速推进,金

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凸现出来,我市金融部门在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融资难融资贵依然突出。一是我市国有传统商业银行限于自身体制原因,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二是由于银监部门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具有严控规定,致使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渠道不畅。三是由于制度性的规范,导致民间资金极易偏离实体经济发展方向而过度追求投机性,易造成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二)金融风险不断凸显。近年来,因经济下行压力,地方金融面临的风险也逐渐暴露,不断凸显了诸多问题,比如历史遗留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等等,部分银行不良率居高不下、中国式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等,这些都会影响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直接融资有待提升。一是目前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二是中小微企业创业初期在银行融资的可能性较低;三是企业对资本市场认识不足,上市积极性不高;四是直接融资的门槛较高,让很多企业可望而不可及。

三、工作建议

全市金融机构应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

金融改革三大工作重点,切实做好协调服务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金融支撑。

(一)做大做强做优金融机构。积极与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汉口银行对接,着力引进一家新的金融机构入驻我市。支持湖北银行做大做强做优,推动赤壁农商行、赤壁长江村镇银行深化改革。支持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专注金融领域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开展投融资业务提供咨询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服务部。

(二)做大社会融资总量。一是积极把握信贷政策。把握央行对部分金融机构一次性降准1个百分点政策,增强流动性趋势,争取更多的资金跟进全市招商引资企业和重大项目的需求。二是加强考核督办力度。根据存、贷款增长规律,按月分解贷款投放计划,由各银行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企业,提高银企签约履约率,按月考核督办。三是强化政府增信。切实完善和落实金融机构支持赤壁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规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加强与银行合作,重点扶持我市中小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四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定期召开信息项目交流会。支持市人行建立赤壁日常化的小微企业银企供求协调平台。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待,也是金融机构持续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加强银行抗风险能力,使银行业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促共生、关系密切。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平台,兼具收益性和风险性属性,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两者愈发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特征。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有正向影响,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负向影响,例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呈现的非线性关系,要求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正向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

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避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危害。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就在于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因此,欧美国家纷纷加大金融监管,出台限制金融创新的政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由此被提出,金融创新的边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立足实体经济发 展的客观现实。2011年,中国政府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并且“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改革也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落实好该原则,一方面能够有效化解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止出现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抑制各种类型的金融衍生品,使金融创新机会受到影响,最终限制金融业的发展。 加强金融创新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既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实体经济表现出空心化和弱化现象,主要由于国外订单减少、出口缩水,而国内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税负沉重,导致实体经济利润率越来越低。而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也可能导致国内资本虚脱,进而转向私人贷款、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市场投机愈发明显。同时,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金融行业要想获得长期利润,必须与实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b3760861.html,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作者:幽兰 来源:《中关村》2015年第07期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过去30余年传统工业化时期,我们片面地强调了金融提供资金的这个功能,而对其他有所忽视。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扬指出,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就是用这个标准,就是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如果做不到便被会被扣上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帽子,这种状况其实是比较危险的。 “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的主要特征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找不到方向。”李扬的评论一针见血。 他强调,要使金融体系更贴近实体经济,我国金融体系恐怕要经历一个投资银行化的过程,要让所有的人有投资银行的思路。“以往,投资银行的思路就是到哪儿去就看有没有好企业,只要能够认识什么是好企业,知道企业到底要什么,才能用什么工具去满足这个需求。我认为这是次要的。” 中国经济问题主要是金融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一半以上是金融,金融如果和经济连在一起来看的话就有一个命题,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需要厘清。 “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如今用金融这个词所支撑的事情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货币问题,一类是信用问题,一类是狭义的金融市场金融问题。” 金融理论产生自上世纪中叶,讨论的是不同金融资源之间的一个替代问题,以及无风险套利等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新增长理论,讲的是结构的变化;信息经济学把经济运营中人们过去不关注,或者没有手段去研究的一个因素揭示出来了;新金融发展理论,以研究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以及金融和结构变化的关系为主要研究方向,打破了传统的发展理论的僵局,让金融和实体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可以沟通的渠道。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金融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认真研究分析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把准金融工作方向,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历史与现实昭示:金融应当且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周小川行长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强调,“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金融业的自我膨胀和循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东南亚各国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国际国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过度发展和膨胀。 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近年来持续加速,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98.5%的交易没有任何贸易背景和生产背景,交易纯粹是为了资金流通、盈利或风险规避。这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任何实体经济的不利变化都可能使资金交易方式、方向以及规模发生大幅逆转,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传递到其他经济实体。在这样一个全球宏观背景下,金融部门一定要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动摇。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相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改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惯性思维,主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创新空间。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当前,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型金融竞争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避险、套利、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促使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了种类繁多

关于全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三到五月份,我与市人大财经(工)委一起对我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金融部门紧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和保障作用,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信贷总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金融指标稳健增长,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创新产品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全面发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连续十六年获得“金融信用县市”,连续六年获得“保险先进县市”。 (一)增强金融供给实力。各金融机构向上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向下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从严规范经营行为,着力解决企业到贷续贷难题。2018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0亿元,存款增幅8.73%。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03亿元,贷款增幅8.66%。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61.63%。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62.10%。2017年保费收入6.55亿元,是2010年保费收入2.51 亿元的 2.6倍。 (二)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截止今年四月份,我市挂牌上市企业35家,其中新三板企业3家,2017年全市直接融资增长41.9%;2016年湖北华舟重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7.68亿元;成功发行10亿元城投债,嘉一高科定向增发融资2180万元,祥源特种布股权融资500万元,蔡氏牧业债券融资310万元。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推广“助农贷”“福农分期”“五贷一透”“中银政银通宝”“小快活免抵押”30多个系列信贷产品,缓解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题。二是激活民间资本。2015年我市成立全省县市区首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累计匹配资金5.43亿元,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推进股权基金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股权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强与各类金融要素联系合作,2016年引入上海胜道在我市设立陆水河股权投资一期基金2610万元。出资2000万元与咸宁市政府、长江证券和其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长江兴宁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出资6016万元认购湖北银行2000万股。四是推进金融信息港建设。集聚证券、银行、投资、中介服务及新兴业态组织等机构,形成人才、科技、金融的发展高地。 (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2017年度赤壁市累计全口径(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各类扶贫贷款878笔5420.4万元,其中进入扶贫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系统累计666笔4302.6万,超额完成咸宁市下达的3287万元任务,解决了我市9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生产资金需求。截止2018年4月30日,全市今年新增贷款177笔670.5万元。 (五)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连续八年组织金融“早春行”活动。在今年“早春行”活动上,农发行咸宁分行、咸宁农商行、湖北银行咸宁分行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140亿元;赤壁高新区与上海胜道签订两个基金项目合作协议,基金规模5000万元;银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大全 科技金融服务经济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大全科技金融服务经 济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大全科技金融服务 经济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已进入金融科技时代。当前,学界关于金融科技内涵、特征、理论基础等问题的探讨如火如荼,但尚未形成权威主流观点;业界关于金融科技模式、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实践风风火火;监管层关于金融科技风险防控、监管科技有效运用等问题的规章制定持续开展,但相关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政策面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此放在做好金融工作需要把握好重要原则的首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此外,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可见,在面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热潮时,人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立足服务实体

的经济的金融科技才有生命力,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那么在新时代下,金融科技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社金互联认为,首先,要充分肯定金融科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优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它们对实体经济的投融资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推动效果。其次,提升金融机构的需求适配能力,因为服务实体经济不是单一式的提供资金支持,也不是被动地提供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主动式的,所以金融机构应该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发挥最大的作用。再次,政策应当对金融科技进行扶持。因为只有政策积极扶持,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金融科技也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总体来看,积极稳妥地运用金融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促进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最大程度地释放科技红利,尤其是促进一些优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快速发展,才能够使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高端交流分享的机会。今天,我想以一位科技老兵的身份,分享一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论文【论文】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论文 一、泉州金融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金融配套环境较为薄弱,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吸引力不足。金融征信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明确主体,建立信息采集和使用规范监管体系,目前全市金融业缺乏统一征信平台。金融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金融研究机构、信息分析机构和中介机构等高端服务缺乏,金融产业吸引力和城市金融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二、泉州金融业税收情况 (一)税收概况 全市金融业税收增长速度快,高于同期金融业增加值和服务业GDP增长率。金融业2011~2013年税收占地税总税收分别为8.0%、9.3%、11.2%。2013年金融业缴纳国、地税税收42.2亿元,比增25.0%。按细分行业,银行业占71.1%,保险业占13.4%,证券业仅占5.7%。 (二)存在问题

1.地方可用财力偏低 财税体制规定,企业所得税中央分成60%,省级收入为40%(泉州商业银行和农商银行税收为市县级收入)。2012年全市金融业税收101771万元,地方实得财力17365万元,占32.2%。相比福州、厦门,泉州地方分成比例偏低,政府用于金融基础建设公共投入不足,客观上影响金融业发展。 2.金融业税收政策效用有限 (1)税收政策执行层面 企业享受减免税数量有限,税收引导作用受限。自2001年起,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截止2013年底,全省累计53户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享受免税政策,而同期泉州却很少有企业申请该优惠政策。 (2)税收立法层面 准金融机构未能享受与金融机构相同的税收优惠,税收

扶持作用偏弱。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不得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负担相对较重,不利于扶持民间金融发展。 (3)个别领域综合税负过重 不利于民间资金阳光化,造成税源流失。直接借款给企业,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需缴纳25.6%的税费,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需缴纳30.6%的税费。税费负担过重,不利于隐性税源显性化,企业往往迫于账务处理需要才开具税务发票,否则通过账外流转利息逃避税收,民间借贷真实状况税务部门难以监控;一定程度上也抑制投资欲望,不利于企业直接融资。 三、提高金融业灵活、效率和安全性,做大做强泉州金融业 (一)银行、证券等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引导、管理和服务作用 1.培育多层次市场结构和多样化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品质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待,也是金融机构持续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加强银行抗风险能力,使银行业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促共生、关系密切。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平台,兼具收益性和风险性属性,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两者愈发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特征。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有正向影响,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负向影响,例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呈现的非线性关系,要求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正向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

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避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危害。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就在于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因此,欧美国家纷纷加大金融监管,出台限制金融创新的政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由此被提出,金融创新的边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立足实体经济发 展的客观现实。2011年,中国政府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并且“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改革也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落实好该原则,一方面能够有效化解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止出现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抑制各种类型的金融衍生品,使金融创新机会受到影响,最终限制金融业的发展。 加强金融创新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既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实体经济表现出空心化和弱化现象,主要由于国外订单减少、出口缩水,而国内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税负沉重,导致实体经济利润率越来越低。而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也可能导致国内资本虚脱,进而转向私人贷款、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市场投机愈发明显。同时,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金融行业要想获得长期利润,必须与实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有关部门为落实该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方向。证券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业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体系,证券业,实体经济,创新驱动 一、概念界定 (1)实体经济 经济学上,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实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更为稳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更强,典型的例证便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作为欧洲的头号经济体,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经济的脊梁,重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成功抵御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影响的重要原因。 (2)金融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将金融业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在直接产出、解决就业、实现资源配置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金融的功能包括:一是融通社会资金,为实体经济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之间配置资源。二是集中资本和分割股份,在一定的程度上,资本市场、银行、投资基金等可以集中小额资金、短期资金,解决大额、长期资金需求。三是提供清算和支付结算,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这一功能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提供信息和形成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都是实体经济投融资决策、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五是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将风险配置到有承担意愿且有承担能力的经济部门或经济主体。六是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问题。七是通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金融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认真研究分析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把准金融工作方向,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历史与现实昭示:金融应当且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周小川行长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强调,“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金融业的自我膨胀和循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东南亚各国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国际国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过度发展和膨胀。 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近年来持续加速,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98.5%的交易没有任何贸易背景和生产背景,交易纯粹是为了资金流通、盈利或风险规避。这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任何实体经济的不利变化都可能使资金交易方式、方向以及规模发生大幅逆转,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传递到其他经济实体。在这样一个全球宏观背景下,金融部门一定要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动摇。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相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改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惯性思维,主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创新空间。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当前,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型金融竞争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避险、套利、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促使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了种类繁多

2020年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我与市人大财经(工)委一起对我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金融部门紧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和保障作用,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信贷总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金融指标稳健增长,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创新产品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全面发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连续十六年获得“金融信用县市”,连续六年获得“保险先进县市”。 (一)增强金融供给实力。各金融机构向上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向下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从严规范经营行为,着力解决企业到贷续贷难题。20xx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xx亿元,存款增幅xx%。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xx亿元,贷款增幅xx%。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xx%。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xx%。20xx年保费收入x亿元,是20xx年保费收入xx亿元的xx倍。 (二)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截至今年四月份,我市挂牌上市企业xx 家,其中新三板企业x家,20xx年全市直接融资增长xx%;20xx年xx 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xx亿元;成功发行x亿元城投债,

嘉一高科定向增发融资xx万元,祥源特种布股权融资xx万元,蔡氏牧业债券融资xx万元。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推广“助农贷”“福农分期”“五贷一透”“中银政银通宝”“小快活免抵押”xx多个系列信贷产品,缓解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题。二是激活民间资本。20xx年我市成立全省县市区首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累计匹配资金xx亿元,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推进股权基金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股权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强与各类金融要素联系合作,20xx 年引入上海胜道在我市设立陆水河股权投资一期基金xx万元。出资xx万元与xx市政府、长江证券和其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xx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x亿元;出资xx万元认购湖北银行xx万股。四是推进金融信息港建设。集聚证券、银行、投资、中介服务及新兴业态组织等机构,形成人才、科技、金融的发展高地。 (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20xx年度赤壁市累计全口径(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各类扶贫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进入扶贫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系统累计xx笔xx万,超额完成咸宁市下达的xx万元任务,解决了我市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生产资金需求。截至20xx 年x月x日,全市今年新增贷款xx笔xx万元。 (五)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连续八年组织金融“早春行”活动。在今年“早春行”活动上,农发行咸宁分行、咸宁农商行、湖北银行咸宁分行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xx亿元;赤壁高新区与上海胜道签订两个基金项目合作协议,基金规模xx万元;银企签约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注:本文为转发宁波市人民银行文件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甬银发〔2012〕26号) 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国开银行宁波市分行,各政策性银行宁波(市)分行、国有商业银行宁波市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宁波分行,邮储银行宁波分行,宁波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省农信联社宁波办,绿叶城信社,各外资银行宁波分行,昆仑信托公司,华融租赁宁波分公司,宁波港财务公司,银联宁波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宁波市“六个加快”战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一)牢固树立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各金融机构必须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

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决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支持实体经济中求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二)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为扎实有效地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开展(具体活动方案将另行行文下发),我中心支行成立以宋汉光行长为组长、周伟军副行长、工会宋建江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和各金融机构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制定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活动方案,加强动员、监督和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各金融机构“一把手”要组织开展实地走访,带头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帮扶企业破解经营困境和融资难题,全力落实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措施。 二、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总量和节奏。2012年,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对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各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高度重视存款增长放缓的约束,妥善解决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矛盾,确保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商业银行分支行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合理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调研报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近日,为了进一步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企业更好发展,按照市队关于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的要求,我队立即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民营企业聚集地棋盘井、蒙西两个工业园区和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选取了3个融资成功企业和1个融资未成功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和座谈。 一、企业融资现状 ——地方商业银行贷款占主导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企业融资大都以地方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辅以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与国有四大银行贷款几乎为零,也无其他渠道融资情况。在与企业相关财务负责人座谈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在进行融资前,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利率低于地方商业银行和其他渠道的实际,均有考虑与国有商业银行融资,但在申请过程中,由于国有银行门槛过高,抵押条件苛刻,办理过程手续繁多,有很多项条款企业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审核期限长,对于企业难度太大,所以均放弃向国有商业银行借贷的想法,主要考虑信用社、乌海银行、鄂尔多斯银行、内蒙古银行等地方银行贷款为主。华宇机械铸造负责人说:“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财务审计报告的审核极为严格,而且会指定评估公司对企业进行评估,这样会带来极高的成本,让我们企业‘望而却步’。 在与内蒙古银行贷款时,虽然利率偏高,但门槛低、办理手续不会如此复杂,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很容易接受。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极其看重企业信用资质,我们去年向内蒙古银行申

请过贷款,今年想与建设银行合作时,对方看到我们之前有过与其他银行的贷款记录,无法再满足建设银行的贷款条件,所以就拒绝了我们的贷款申请。” ——放贷时限短。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普遍反映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银行考虑到民营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贷款主要以6-12个月为主。如华宇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说:“借贷时间短,资金需求一直有,每年都是年末回笼资金,年初申请贷款,一系列手续都的重新走一遍,无形中加大了企业成本和工作效率”。 ——地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普遍高于国家基准利率。国有银行利率约在4.35%-4.75%之间,地方商业银行的利率约在6.48%-7.14%之间。企业均由于国有银行门槛过高,无法享受低利率贷款。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与一年前相比,企业虽感受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环境有一定的改观,但在落实过程中,获得贷款难易情况并没有改善。同时,华宇机械铸造负责人表示,当前银行系统操作流程趋于规范化,管理更加严谨,利率较之上一年有一定上调,无形中企业成本进一步加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普遍反映国有银行借贷难,银行为规避风险,设置门槛过高,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只有国有企业才能满 足其各种条件,其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大型国有企业,如:中铁公司、神华集团等,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根本不可能贷出款来。二是企业融资方式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较少。各类银行贷款时限太短,这就无形中给企业带来审批手续复杂、

易宪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易宪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 "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中国金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当前国内外现实的经济背景,给出未来5年中国金融市场一个明晰的中期发展目标。这个中期目标既是中国金融市场未来5年发展之愿景,也是金融改革之任务。 《规划》目标的亮点在于:首先强调了金融服务业如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即金融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尽管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但无论发展的广度还是深度都与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存在差距,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规划》要求中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左右。 另一方面,加大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并非是通过过度信用扩张的方式来现实,而是要建立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现实基础上,这是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中国金改的基本思路。《规划》把这个思路具体转化为制度性文件。 《规划》的第二个亮点是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或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一般来说,金融服务的大众化、普及化、均等化,既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与繁荣的动力,也是调整与改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工具。金融服务的均等化要求现代金融市场为广大民众提供广泛的投资工具与市场、融资渠道及方式,让更多的弱势民众与中小企业来分享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之成果,来改善其生活及企业之现状。 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金融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不少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因为在金融服务非均等化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与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融资,或者在融资上存在很大困难,他们丧失了生产与投资机会,财富与收入水平无法增长。所以,《规划》提出了"对'三农'、小型微型企业等领域的贷款增速超过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功能进一步发挥,保险覆盖面和服务领域明显拓宽"等金融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及金融服务均等化?对此,《规划》强调了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规划》的又一大亮点。 市场是有效的价格机制,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金融市场的价格就是利率与汇率。可以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了几十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摘要: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极为复杂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有效发挥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夯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科学处理和解决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更加有效地促经济与金融的协调有序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和任务。本文以大同为例,就近年来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法论;思考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 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启示。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在实体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产的过度证券化,不利于培育国民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的决策来看,美国重新提出了要使经济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这方面的竞争力。从经济金融发展史看,实体经济愈发展,愈需要发达的金融业,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吸纳资金,尤其是证券业让实体经济在短时期内大量融资,使实体经济迅速裂变,并以超常速度发展。总之,发展实体经济是形势之必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是经济金融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2.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自身价值的最本质特征。金融业支持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并非实体经济不发达,而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德国在此次危机中之所以表现良好,是因为德国人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发达,而且德国银行一直注重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依然在实体经济。可见,金融支持或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持续发展的最生动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直接融资为主和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60%,其他各种方式的融资活动占比40%。以2011年为例,截止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1.5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1.57万亿元,A股和B股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为58462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合作,共同担当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1.强化指导,创造银企协作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人民银行大同中支围绕金

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

《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唯物主义和全国金融工具主义精神,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服务作用,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着重解决实体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努力实现全市经济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结合深圳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金融业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当前,深圳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制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创造“深圳质量”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迫切需要金融业重点加大对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支持,推动深圳整体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深圳金融业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刻认识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作用,为新时期深圳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市、区政府以及个有关部门、驻深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要将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和信息沟通长效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大金融资源对实体产业的支持服务力度,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主动向社会公布重大发现规划、产业布局规划、重大政策、重点工程立项等信息,提高信息对称性和透明度;各区(新区)要大力支持银企合作,切实做好各项服务,构建银企合作对接平台,组织覆盖面广、多层次的银企洽谈会和对接活动,驻深金融监管机构要坚持“审慎宽容、有扶有控”的监管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资金支持,推动实现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共生发展、互利共赢。 二、强化金融融通功能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均衡增长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当前大家都在讨论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如何提高服务效率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局势诡谲多变,从他的发展趋势和速度来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金融?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从金融的功能角度分析大概有六项:一是提供支付结算方式以便于交易;二是提供集中资源和投资分散化的机制;三是提供跨时间、国界和产业的经济资源转移方式;四是提供风险管理方法;五是提供价格信息以帮助协调经济各部门的分散化决策;六是当交易各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时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归纳起来看,对以上的这些作用应当说我们的理解是不够的,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无论在增量还是存量上,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都占了绝对主导地位。虽然从宏观层面无法证实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与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孰优孰劣,从各国金融发展实践看,也没有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最优金融结构作为衡量的标准。但从近年来我国金融与经济发展中反映出的问题看,需要通过发展直接融资体系、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以及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 第一个问题,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一方面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超过100万亿,居民与企业存款余额超过70万亿,分别约为GDP的2倍和1.5倍,无论从历史纵向比较,还是与其他国家进行横向比较,这个比例都是比较高的;但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普遍感到资金紧缺,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是银行在特定时间节点也会出现“钱荒”。这两个方面说明,现有的金融体系投融资功能未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一方面大量资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经济的一些领域缺乏资金。导致市场资金流动性较低,实体领域没有安全感,很彷徨,金融业无法通过资金配置为有效的经济活动提供支持。 第二个问题,金融服务供求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从信息传递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透明问题一直是境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商业银行目前的资金使用以及杆杆率水平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而信托资产主要投资于

怎样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实内涵

怎样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实内涵 某种意义上说,该命题本身具有似是而非的地方,如要进一步加以明确,首先就需要澄清两个基本概念。 一方面,要明白什么是实体经济。应该说,这一概念并没有严谨的学术内涵,如果追根溯源,可以看到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把经济变量分为名义和实际变量,因此往往把实体经济归纳为企业和家庭的经济活动,而货币金融活动则作为其反面。当然,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该概念之所以广为人知,部分也由于其在美联储声明中的日渐显现,在美联储的表述中,实体经济涵盖除了金融和房地产之外的其他经济部门。无论是基于理论还是政策视角,事实上实体经济一词都表达了同样的含义,即属于使一国经济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核心部门,并且与大多数企业的健康运作及居民生活福利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无论在经济还是统计意义上,金融与非金融部门,在本质上就是相依相存的,金融部门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与实体部门交易完成的,只是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与衍生金融产品的结构化创新,才出现了某些自我游戏式的交易活动。因此,如果强调前者,则需注意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如果是后者,则需注意谈的不是金融与非金融部门的关联,而是金融部门内部结构问题。 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与发达经济体不同的是,由于国人住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 房地产部门还应纳入实体经济范畴。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后,实际上隐含了四方面的重要问题。 首先,在微观层面上,是强调满足非金融企业和居民的合理金融需求,使多数微观主体充分享受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成果。由此来看,衡量金融是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就是能否为那些最需要金融资源的主体提供了支持。就企业来看,小微企业与解决就业相关、农业企业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新技术企业与生产率提高相关,而它们又都是极易面临金融短缺的主体,因此理应是落实金融服务功能的着力点。就居民来看,与其衣食住行相关的消费和投资行为,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在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对象里,对其重视程度却一直弱于企业。 其次,在宏观层面上,是有利于实体部门规模和结构的完善,换句话说,如果现有实体经济结构存在缺陷,那么金融部门不应强化这种矛盾,否则就是金融市场功能出现了问题。从总需求角度看,过高的储蓄与投资、最终消费中的居民消费不足,都是改变我国结构失衡的重点,因此也应是金融服务的落脚点。从总供给角度看,产业结构的核心矛盾,应该是三次产业内部的低效扩张,而不仅是之间的替代问题,即高端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由此,如果不能认清金融支持的路径,那么就只会加重现有经济矛盾。 再次,就金融部门内部来看,则是避免内部结构失衡和金融创新的失控。一方面,所谓己不正难以正人,如果金融部门内部效率低下、金融机构与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严重落后,那么也谈不上服务实体经济、引导经济优化,因此,促进金融市场、机构、产品等基本要素的完善,自然是讨论的起点。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