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一、总论

感染过程的表现:①清除病原体,②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

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③显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和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⑤潜伏性感染(一般不

排出病原体体)

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①侵袭力,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

菌和霍乱弧菌。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传染性病的发生机制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①直接损伤,②毒素作用,③免疫机制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①发热,②代谢改变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人群易感性(某些病

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社会因素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①病原体,②传染性,③流行病学特征,④感染后免疫

二、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①潜伏期、②前驱期、③症状明显期、④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①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

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②发疹: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黏膜疹),水猩天麻斑疹伤寒

二、病毒性肝炎重要!

乙肝二对半:①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现症感染,感染时即出现)

②HBsAb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现无感染,保护性。HBsAg清除后

出现)

③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病毒高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④HBeAb 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体(病毒低或无复制,HBeAg清除后出现)

⑤HBcAb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抗原(病毒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病人处于无症状携带或者肝炎活动状态。

“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低复制。抗病毒免疫相对强,肝炎多静止。

黄疸鉴别:主要鉴别要点为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

重型肝炎(肝衰竭):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的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

状(嗜睡、性格改变、烦照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TB)每天上升≥17.1μmol/L或大于正常10倍。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症等。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胆酶分离,血氨升高等。

三、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3天。

①典型流感:起病急、前驱期即出现乏力,高热、寒战,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病程中全身症状重而体征较轻,查体可见结膜充血、咽喉红肿,肺部听诊可及干啰音。

②轻型流感:起病急、轻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轻。

③肺炎型流感:多见于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重,有肺炎体征④中毒型流感:高热、休克、DIC

治疗:无特效药物。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对症处理,儿童禁用阿

司匹林。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盐酸金刚烷胺(离子通道阻滞剂,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四、麻疹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6-21天,平均10天左右。

典型麻疹可分为三期。

①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为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此期主要为上呼吸道炎症及眼结合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约90%

以上病人出现麻疹黏膜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

②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与足底。皮疹初为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全身可有中毒症状,高热伴嗜睡,咳嗽加重,肺罗音,畏光,表浅淋巴结肿大。

③恢复期。皮疹到达高峰后,常于1-2天内迅速好转,皮疹随之按照出疹的顺序依次消退,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斑,疹消退时有糠麸样细小脱屑。

五、水痘和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0-24天,以14-16天多见。典型水痘可分为两期:

①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持续1-2天才出现皮疹。

②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为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的,故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四世同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能自愈。妊娠期感染水痘,可致胎儿畸形、早产或死胎。

治疗:患者应隔离,避免搔抓以免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尽早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防治并发症。水痘不宜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六、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初起低热和不适,1-3天后沿周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

为疱疹,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是该病的突出特征。不留瘢痕,带状疱疹常见于脊神经胸段,因此皮疹部位常见于胸部,其次为腰部和面部。带状皮疹多为一侧性。

治疗: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疱疹局部可用阿昔洛韦乳剂涂抹,可缩短

病程。

七、流行性腮腺炎

【并发症】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脑炎、脑膜脑炎、胰腺炎、乳腺炎、甲状腺炎、心肌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

八、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重要!

临床表现:潜伏期,4-46天,2周多见。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典型病例分5期:可概括为发热三红酒醉貌,头眼腰痛像感冒,腋腭鞭击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①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热程多为3-7天。轻症热退后症状缓解;典型病例热退后病情加重,为本病特征。

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毛细血管损害征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三红)等部位,重者呈现酒醉貌。出血可贯穿整个病程,严重出血时死亡主因。球结膜、眼睑、面部水肿(三肿)。

②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出现。持续1 ~3 天,休克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及治疗有关。

③少尿期(本病的死亡多发生在本期):一般发生于第5~8日,持续2~5日。少尿(24h尿量

<400ml)、无尿(24h 尿量<50ml),在休克期之后或与之重叠或直接由发热期发展而来。

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一些患者出血加重。

④多尿期:原因为新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和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的高渗性利尿作用。

多在病程第9 ~14日,持续数天~数月。可分为三期:移行期:尿量500-2000ml/24h,肾功能损害继续加重;多尿早期:尿量>2000ml/24h,肾功能未见改善;多尿后期:尿量>3000ml/24h,肾功能改善。可出现出现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继发性感染和继发性休克。

⑤恢复期,尿量<2000ml/24h,精神、食欲基本恢复,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

诊断:①流行病学资料→鼠类接触史;②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早期3种主要表现:发热、

毛细血管损伤、肾损伤;病程的5期经过;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浓缩、异淋出现,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大量蛋白;血清学检查;RT-PCR检测HV病毒RNA。

鉴别诊断:①发热期:与流感、流脑、恙虫病、登革热、伤寒、钩体病(发热酸痛一身乏,

眼红腿痛淋结大)、败血症等鉴别;②休克期:与感染性休克等鉴别③少尿期:与急性肾炎,其他原因所致肾衰鉴别;④明显出血者: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

中晚期对症治疗,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①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发病4天内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减轻外渗(降低血管通透性VC)、改善中毒症状(物理降温。防止大汗;地塞米松)、预防DIC(降低血液粘滞性: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

②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4小时内血压稳定;适量:晶胶结合,平衡盐为主)、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溶液)、改善微循环(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少尿期:治疗原则→稳:稳定内环境(控制补液,低蛋白饮食),促:促进利尿(呋塞米),导:导泻(甘露醇口服、硫酸镁、中药大黄),透: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④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⑤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恢复工作、定期复查。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典型经过为四期:①初期,1~3天,起病急,体温1~2天达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多有神情倦怠和嗜睡。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有颈强直及抽搐。

②极期,第4~10天,突出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部损害症状,经过“三关”→高热(是乙脑必有表现。体温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抽搐或惊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引起)、呼吸衰竭(主要是中枢性呼衰,呼吸表浅,节律不整)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为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相互影响,呼吸衰竭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还伴有意识障碍(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多在病程10天内天出现。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如伴脑疝则表现:面色苍白,喷射呕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小儿有前囟突出,视乳头水肿。可有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受损—痉挛性瘫痪;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眼球震颤、瞳孔扩大或可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植物神经受损—尿潴留、大小便失禁。

③恢复期,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型患者需1-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表现为低热、多汗、

神志迟钝、痴呆、吞咽困难、失语、瘫痪等。经积极治疗,多在6个月内恢复。

④后遗症期,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以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积极治疗,可部分恢复。癫痫可持续终生。

高热处理:尽可能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①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30%~50%

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②药物降温为辅:氨基比林口服;安乃静成人1~2支,小儿10 mg/kg,肌肉注射,也可以50%安乃静滴鼻。③亚冬眠疗法:用于高热并抽搐频繁的患者,氯丙嗪与异丙嗪各0.5-1 ml/kg肌注或静滴每4~6 h可重复给药,可连用3~5d。

十、登革热

流行病学: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保持终身免疫,对其它型保持6-8个月。在新流行区,发病以成人(20-49岁)为主,在地方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二次感染易发生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起病较慢,发热2~5天后突然加重,多个器官出血或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

减少、白细胞增多。儿童多见,多发于流行区的当地居民,外来人很少发生。

4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而以II型为主)

十一、艾滋病

诊断:ELISA法测血清、尿液、唾液或脑脊液抗HIV可获阳性结果,主要查血清gp24及gp120抗体,其阳性率可达99%。ELISA抗体检查结果须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确认。

抗病毒治疗的原则(治疗目标):①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血浆病毒载量;②降低HIV相关的发

病率延长生存;③改善生活质量;④恢复和维持免疫功能;⑤阻断HIV传播,唾液、尿液、汗液不传播HIV

十二、恙虫病

临床表现:①焦痂与溃疡,为本病之特征,对临床诊断最具意义。恙螨幼虫叮咬处可出现红

丘疹,继成水泡,中央部位发生坏死、出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痂皮,即为焦痂,多4-10mm。其周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基底淡红无渗液)。焦痂或溃疡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等隐蔽、潮湿且有汗味的部位。②淋巴结肿大;③皮疹;④肝脾大。

治疗:多西环

小结

一.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二.特征: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十三、伤寒

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7-14天。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①初期:为病程的第1周,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热度呈阶梯形上升,可伴有全身疲倦、乏力、头痛及胃肠道症状。

②极期:为病程的第2-3周。持续发热→高热,多呈稽留热;明显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内毒素作用,抑郁为主。相对缓脉,不明显;玫瑰疹,在病程的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消化系统症状:腹部隐痛,便秘多见,可有腹泻,多为水样便。肝脾大。

③缓解期:为病程的第4周,体温逐步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

④恢复期:为病程的第5周,体温正常,肝脾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病情恢复后逐渐回复到正常,复

发时再度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诊断和评估病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血培养在病程的1-2周阳性率最高,一般选择骨髓培养,阳性率高,有助于诊断。粪便培养主要用于观察疗效,第

3-4周阳性最高,两次培养阴性即可停药。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溶血性尿毒素综合征。

诊断:伤寒接触史,夏秋季发病,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下

降、腹胀;胃肠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大。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更有利于诊断。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外周血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试验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

治疗: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氯霉素:敏感地区仍为首选;三代头孢:头孢曲松等;总疗程:体温正常后7-14天。痊愈标准:热退,并发症恢复,嗜酸细胞计数正常。

十四、霍乱

发病机制:霍乱弧菌突破胃酸屏障,进入小肠→穿过肠黏膜的黏液层→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下

大量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细胞内cAMP浓度持续升高→隐窝细胞分泌,抑制绒毛细胞吸收→引起严重水样腹泻。

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多为突然发病。

典型分为三型:①泻吐期,无痛性腹泻,不伴里急后重,米泔样便,无粪臭,大便量多、次频。先泻后吐,喷射状,次数不多,少有恶心。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继之为米泔水样。无发热。

②脱水期,脱水→轻度(失水1000ml):皮肤粘膜干燥,弹性稍差;中度(失水3000-3500ml):弹性差,尿量减少;重度(失水4000ml):皮肤干皱,声音嘶哑,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智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极度无力,尿量明显减少。肌肉痉挛:低钠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低血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律失常。尿毒症、酸中毒:呼吸增快,意识障碍。循环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

③恢复或反应期,症状逐渐消失,反应性低热:循环改善后肠毒素吸收增加。干性霍乱→起病急骤,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中毒性休克,死亡率很高。

补液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提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起辅助作用。

十五、细菌性痢疾

病原学:志贺氏菌属,又称痢疾杆菌,G-杆菌,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福氏群(B)为主.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子,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外毒素又成为志贺毒素,有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外界环境生存力强,可生成1-2周;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可分为4型。

①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度,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和出现腹痛腹泻,1-2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此时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④中毒性菌痢,以2-7岁儿童多见,疾病急剧,突起畏寒、高热、病势凶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分为三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脑型(呼吸衰竭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混合型。

二、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大便常规:粪便外观多为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和少数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则有助于诊断。

诊断: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多发生于夏秋季,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

治疗:①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②抗菌治疗:喹诺酮类药物,首选环丙沙星。慢性菌痢可采取药物保留灌肠。

十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3天,儿童多见,一般一周内结束病程。

一、普通型①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天;

②败血症期,高热、寒战,体温迅速高达40度以上,伴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头痛及全身痛,精神极度萎靡。70%以上病人皮肤黏膜出现淤点(不对称、出血性),初呈鲜红色,迅速增多,扩大,常见于四肢、软腭、眼结膜及臀等部位。

③脑膜炎期,除败血症高热及中毒症状外,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以及脑膜刺激征,重者谵妄、抽搐及意识障碍

④恢复期,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善,皮肤淤点、瘀斑吸收或结痂愈合。

脑脊液生化特征:脑膜炎期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呈混浊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

治疗:一旦高度怀疑流感,应在30分钟内给予抗菌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

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首选)、氯霉素。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物理和药物降温;颅高压室给予20%甘露醇1-2g/kg。口服甘油可预防后遗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暴发型流脑中的毒血症症状明显的病人。

十七、钩端螺旋体病(多器官损害)

流行病学(比肾综重要):鼠类和猪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直接接触病原体是主要传播

途径,带钩体动物排尿污染周围环境,人与环境中污染的水接触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方式。皮肤,尤其是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是钩体最主要的入侵途径。人对钩体普遍易感,感染后获较强同型免疫力,不同型别群间无交叉免疫。新入疫区发病率高于疫区居民且病情重。

流行地区:遍布世界各地。季节:夏秋季节,6~10月最多。年龄:青壮年。性别:男>女

职业:农民、渔民、屠宰工人、野外工作者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①早期(钩体败血症期):发病3日内,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发热,腓肠肌疼痛,眼结膜充血。

②中期(器官损伤期):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③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后发热;眼后发症;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

诊断:①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易感者在最近28天内有接触疫水或接触病畜

史;②临床表现:急性发热,腓肠肌疼痛,眼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并发其他脏器损害;或出现赫氏反应等;③实验室检查: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或病原学检查阳性,可明确诊断。

治疗:“三早一就地”①病原治疗:①青霉素(首选)、赫氏反应原因:青霉素治疗后大量钩

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表现:青霉素首剂后1/2-4h发生;突然高热、寒颤、头痛;脉搏呼吸加快;原有症状明显加重;也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偶可导致肺出血。庆大霉素、四环素

②对症治疗:赫氏反应:镇静、氢化可的松;肺出血型:早期镇静剂、氢化可的松,强心;黄疸出血型:护肝、止血、防止肾衰;肾衰竭型:利尿、限制水入量、血透;脑膜脑炎型:脱水、降温

青霉素用法:首剂:40万U + 氢化可的松100mg;

2h后:40万U;24h总量:160-240万U。疗程7d。

十八、阿米巴病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阿米巴痢疾)

病原学:滋养体是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形态,包囊是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形态。

诊断:临床表现+粪检/镜检;临床表现+试验性治疗有效。不洁食物史或与慢性腹泻病人密切

接触史;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腹痛、腹泻,每日排暗红色果酱样大便3-10次,每次量较多,腥臭味浓,常无里急后重,但腹胀、腹痛、右下腹压痛常较明显,肠鸣音亢进;粪便中检测到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可确诊。

阿米巴肝脓肿

诊断:临床表现:发热、肝大和右上腹痛,腹泻史。血象-贫血,继发感染白细胞↑;粪便-

包囊;穿刺液-滋养体。X线-右膈肌抬高,胸膜反应或积液; B超可示脓肿大小、数量,指导穿刺及手术。肝穿刺抽脓:为确诊的重要手段。

十九、疟疾

治疗:①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氯喹,可用于对氯喹敏感的疟原虫感染治

疗;青蒿素(来源于黄蒿)及其衍生物,很适用于凶险疟疾的抢救。青蒿琥酯尤其适用于孕妇及脑型疟疾;

栓剂适合不能口服、静脉用药者;哌喹及羟基哌喹:氯喹耐药者;氨酚喹啉、磷酸咯萘啶甲氟喹:耐氯喹恶性疟,可用于中、晚孕期。

②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可防止复发,有磷酸伯氨喹(禁用于G-6PD缺陷者及溶血病史者。)

脑型疟疾的病原治疗,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青蒿素脂的静脉注射剂型(最快达到血药浓度)。

题型:①单选1'×80 ②问答(病例分析)10'×2

老师说问答题后会有很多分问题,大家根据分问题一个一个答就行了

病例分析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和肾综

病毒感染性疾病占考试60%

PS卫法和临心和基础的简答题是病毒性肝炎和构体病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传染病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传染病学整理 第一篇总论 1、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communicable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或条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引起。 2、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1、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3、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②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③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l 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①隐性感染多,人群易感性低;②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③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④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携带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后,不仅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某一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 l 分类:①潜伏期携带者;②恢复期携带者;③健康携带者(ASC);④急性携带者(3-6个月内);⑤慢性携带者(3-6个月以上) l 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成为携带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上述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①隐性感染最常见;②病原携带状态次之;③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②机体的免疫功能。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

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体力、消化道、黄染)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5.重症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

传染病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的疾病。 二、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主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①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 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结核杆菌等,以隐性感染为主。 ②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 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如汉坦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显性感染为主。 ③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④潜伏性感染: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常见的潜伏性感染 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 三、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毒素和毒力因子;数量;变异性 四、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①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②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六、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点 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病原体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其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 前驱期: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传染病共有,持续1~3天、急者可无。 症状明显期:前驱期后转入症状明显期、表现出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恢复期: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终止,症状体征消失。 再燃:当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体温未完全回复正常的缓解阶段,潜伏于血液或组织液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 ②常见症状:发热、发疹(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为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病原学】 (一)甲肝: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及过去感染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二)乙肝: (1)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①Dane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②小球星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③管型颗粒由HbsAg组成,无感染性。 (2)乙肝五项:HBsAg,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HBeAg,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 抗-HBc,抗-HBcIgM阳性表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e阳性;小三阳:HBsAg、抗-HBc、抗-HBe阳性。

流行病学考研必背重点

1、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就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她疾病、伤害与健康)得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得规律与原因,可以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得病因假说。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得策略与措施,可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实现。 4、流行病学研究得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现代流行病学中得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得分布,其中包括疾病得流行现象;②疾病得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得感染过程与传染病得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得关系,即疾病得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就是多因论;④病因推断得原则;⑤疾病防治得原则与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得三级预防;⑥疾病发展得数学模型等。 6、流行病学得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流行病学得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②疾病得监测,疾病得监测就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得一项很好得措施;③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得研究,这就是为了达到预防疾病得目得而必须进行得工作;④疾病得自然史,该应用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得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⑤疾病防治效果评价,这涉及防治疾病效果得最终判断。 7、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与理论流行病学。 8、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得特征,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得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得各种分布现象入手,而不仅就是考虑个人得患病与治疗问题,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得问题。 ②对比得特征,在流行病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得思想,对比就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得特征,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得强度或死亡得危险度。 ④社会心理得特征,疾病得发生不仅仅同人体得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影响与制约。在研究疾病病因与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得生物、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 ⑤预防为主得特征,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得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得研究内容之一。 ⑥发展得特征,针对不同时期得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得定义、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得。 9、疾病分布:就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与死亡得群体现象。 10、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11、发病率:就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得频率。 1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得因素:(1)新发病例数;(2)暴露人口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一、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C、HBeAg和抗Hbe:HbeAg出现较晚,在病变极期后消失,一般仅见于HbeAg阳性血清,若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抗Hbe出现而HbeAg消失,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期,传染性降低。 2、HBV DNA:存在于Dane颗粒中,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最直接、最灵敏标志。 3、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甲戊型: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 乙丙丁型:体液或血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 4、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黄疸前期:本期持续5-7天,甲戊型起病急,多伴发热,其他型多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肝功能主要为ALT升高。 黄疸期:本期为2-6周,自觉症状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疸,1-3周达峰,肝脏大而质偏软,脾脏轻微肿大,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功检查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恢复期:本期持续1-2月,症状渐消,黄疸消退、肝脏脾脏回缩,肝功能正常。 总病程2-4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5、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可分为轻重中三度。 重度慢性肝炎:有岷县或持续的感言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6、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肝衰竭表现: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3)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出现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4)腹水 5)出现肝肾综合征,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 6)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ADD:胆酶分离即在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 7、窗口期:即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后,机体尚未产生免疫抗体的时期,此期抗病毒抗体检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 一、总论 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外环境 感染后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最常见 显性感染――最易识别 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 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 四、流行过程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 五、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征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六、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二、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1、甲肝(HA V)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 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 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 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 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 二、流行性 1、甲、戊型 传播途径:粪-口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 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发病机制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2、病理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四、病原学检查 1、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 2、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 3、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 三、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 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1、病机: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 DIC,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 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低 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 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四、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分期:潜伏期一般为1---2周 1、发热期: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 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 损害的表现。 2、低血压休克期:热痛病情反而加重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 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 染、休克 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五、检查: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蛋白于 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血清特异性抗 体IgM阳性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 四、艾滋病 一、病原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 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母婴 三、病理: 1、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原发病变,是病毒直接引起的 2、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 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四、分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典型期 五、检查:抗-HIV阳性,CD4总数<0.2或(0.2-0.5) 六、治疗:主要是抗病毒 抗病毒指征:CD4+<0.35 或HIV-RNA水平>5000拷贝或CD4+ 下降速率>每年0.08 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病原学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为有包膜的RNA病毒 室温:尿中存活10天,痰及粪便5天,血液15天,物体表面2-3 天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SARS患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和消化道 3、易感人群青壮年为主,儿童发病率低于成人。 三、病理:主要累及肺和免疫器官(如脾和淋巴结) 肺:不同程度的肺实变和肺泡损伤。主要病理特点:透明膜形成, 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四、临床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或主要症状,无上呼吸道卡 他症状。 分期:早期,进展期,恢复期。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五、检查:血象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0.9 CD3、CD4、CD8 明显降低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病原学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属 奈瑟菌,革兰染色阴性。病菌在体外能形成自溶酶我国以A群为 流行菌株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带菌者和患者 2、传播途径:飞沫 3、流行特征:冬春季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 三、病机和病理 1、病机:抗荚膜多糖抗体是主要的杀菌抗体,有群特异性。 引起脑膜炎和暴发性脑膜炎的物质主要是:内毒素 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是细菌系列和裂解后释放内毒素引起 2、病理:血管内皮损害,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坏死和出血, 中性粒细胞浸润,有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病变以软脑膜为主。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 (一)普通型 1、上呼吸道感染期; 2、败血症期:皮肢粘膜瘀点瘀斑,早现于眼结膜和口腔粘膜。 3、脑膜炎期: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二)暴发型――多见于儿童高热、瘀斑、休克、呼衰 1、败血症休克型:高热,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液清 亮,细胞数正常或增加。血培养(+) 2、脑膜脑炎型:中毒症状+精神症状+昏迷 3、混合型 五、诊断: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脑膜刺 激征(+)血WBC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特异性荚膜抗原+ 脑脊液涂片镜检 六、治疗:1、普通型:首选----青霉素2、暴发型:大剂量青霉素 钠盐。不宜应用磺胺预防――可用磺胺类 七、伤寒 一、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革兰阴性,有鞭毛,能活动。 含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体表(Vi)抗原。 二、流行病学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三、病机及病理 1、病机:伤寒杆菌的Vi抗原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伤 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 2、病理: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 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特征性病变――伤寒细胞 病变部位——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慢性带菌者常见的带菌部位:胆囊 四、表现 (一)临床分期 潜伏期3-42天,平均12-14天 1、初期(侵袭期):第1周,起病缓慢 2、极期:2-3周。高热,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 大,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易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 3、缓解期:第4周。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警惕肠穿孔肠出血 4、恢复期:第5周后。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第后第2-4周。 (二)类型 1、普通型 2、轻型 3、暴发型 4、迁延型:病程5周以上。可伴有慢性血吸虫病 5、逍遥型:起病轻,突然性肠出血或肠穿孔。 6、顿挫型:起病急,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 7、复发与再燃 (三)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伤寒的第一次菌血 症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五、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 消失。 2、病原学: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 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受病程及合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小。 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高 尿培养:第2周后阳性 胆汁培养 3、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病后第4周。 六、诊断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1-2周不退,特殊的中毒面容,相 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细 菌培养阳性。 七、治疗抗菌首选——氟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儿童 氯霉素――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 氨苄西林――慢性带菌者 八、细菌性痢疾 一、病原学: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属革兰阴性杆菌。 我国以福氏痢疾杆菌最常见 产生外毒素能力最强的是:志贺痢疾杆菌 在外环境中自下而上能力最强的是:宋内痢疾杆菌 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是:福氏痢疾杆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 3、易感人群:儿童,次之为青壮年。 三、病机及病理 1、病机: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微循环障碍和脑水肿是中 毒型菌痢的主要病理基础。 2、病理: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重者浅表溃疡形成。病 变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 四、表现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急性典型(普通型):急性发作的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 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粪便镜检WBC>15个/HP;粪 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急性非典型(轻型) 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高热,全身中毒为主;中枢神经系 统症状,呼衰,肠道症状常不明显或缺如。 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二)慢性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 五、检查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六、治疗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中毒型:山莨菪碱→改善 微循环障碍 九、霍乱 一、病原学: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革兰染色阴性。菌 体有鞭毛,活动极活泼。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暴发流行)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三、病机和病理: 1、病机:侵袭力和内毒素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 霍乱弧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重要的病因物质 2、病理: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四、表现 (一)分期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 1、泻吐期:先剧烈腹泻,后吐,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样便。 2、脱水虚脱期 3、恢复期(反应期) (二)分型:轻型,中型,重型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轻型 五、检查悬滴检查――初步诊断。细菌培养抗体滴度呈4倍 以上升高即有诊断意义。 六、治疗1、补液――治疗的关键 2、抗菌――减少其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首选氟喹诺酮类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三大研究的特点 (一)描述性研究 1.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开始时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难以确定等原因,因果推断有局限性,但可作一些初步的比较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二)分析性研究 1队列研究: (1)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研究之前客观存在的。(2)设立了对照组 (3)由因及果:一开始就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在纵向前瞻观察其果。 (4)能确证暴露于结局的因果关系:先因后果且能计算结局的发生率,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因而能判定因果关系。 2.病例对照研究: ①属于观察法; ②设立对照组; ③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④不能确实证明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三)实验性研究(前瞻、干预、随机、) 1.属于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以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和偏倚。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样本人群,其基本特征,自然暴露因素和预后因素应相似,这点与观察性研究不同。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在一些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限制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4.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这是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不同点。 二.优点与局限性 (一)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 2.省钱,省力,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3.广泛探索病因的同时,还可应用与其他方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 4.同时研究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广泛探索病因。 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局限性 1.不适合于人群中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 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4.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难以判断,因而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