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生产线介绍

柔性生产线介绍
柔性生产线介绍

柔性生产线

伟涛实业主营:线棒生产线|柔性生产线|防静电生产线|工作台流水线|电子流水线|装配流水线|插件流水线|单细胞生产线|线棒工作台|精益管工作台|线棒周转车|线棒货架|线棒等产品。

柔性生产线又名生产流水线,生产线插件线。

伟涛行柔性生产线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市场订单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换线频繁,柔性生产线的灵活性,积木式组合结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产品变型过程,让生产及时恢复。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电子制造业、通讯产业、生物工程、制药业、军工业、各种化工、精密五金等多样化的生产环节。

用途:小批量电子产品生产可根据工艺不同任意组合,更改作业流程。材料:伟涛管(普通或防静电)。

伟涛管是由优质钢管经过表面处理后,外表面采用热塑粘合特殊塑料层,内表面覆盖防腐层组合而成。组成产品后,具有外型美观色泽光亮、耐磨、防腐无污染等优点,是不锈钢产品的理想替代品。应用组合接头和专用配件构成,可组装成各式的流水线、生产线、工作台、周转车、仓储货架等外形结构。

模组化:伟涛行柔性生产线可随意拼装、连接、积木式组合结构,方

便重组柔性: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发挥个人创意,绝对能满足现代企业常品多样化制造。

简单化:伟涛行柔性生产线的使用空间小,库存的力很大,对接单量的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人力化:伟涛行柔性生产线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潜质激发,让几个人的工位为一个人做好,完成的时间更快。

环保型:加工过程省掉打磨、焊接、表面处理,而且每个都可以循环再利用,杜绝浪费面板可选木板,(PVC板,表面可选防静电胶皮。防静电防火板,不锈钢等)或滑轨式工装板。

中国最大【柔性生产线】供应商—伟涛实业,为您企业提供免费设计、免费上门安装、免费送货上门、一条龙服务!为您企业打造一整套环保、舒适、洁净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潜质激发,是伟涛实业不懈的追求,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我们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是伟涛实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公司简介:

深圳市伟涛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凭着充满无限朝气及理想的年轻队伍,致力于为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烟草、农场、化工、医药、商业物流配送等提供柔性生产线|线棒工作台|线棒货架|线棒周转车以及其他根据实地改善需要设计的专用设备与技术服务,生产革新及现场改善方案。伟涛行现总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高级技术人员40余名,近7年的优秀制造业服务经验。拥有整套的机械加

工冲压设备,以强大的产能、完善的质量管理、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致力于为您打造一流的现场作业环境。

随着客户不断发展及需求,伟涛行不断完善及组建发展各区经销售商,并在惠州、西安、成都、北京等区域性城市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可独立经营进出口业务,为海外客户提供更多便利与实惠。

多年来,伟涛行秉承精益求精、诚信为本、共同成长的经营宗旨。以最专业的知识,合理的产品性价比与优质的服务成为同行业领先地位。取得众多优秀制造业的信任及合作。并真诚希望与您一道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新局面。

未来5年伟涛行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伟涛行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放眼未来,伟涛行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建立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成为受人尊敬的、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

今天的伟涛行,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防静电器材、液流控制设备、焊接除锡设备、电动工具、光学检测设备、净化器材、周转器具、作业设备等..广泛的产品系列、品质保证以及可靠的服务,确保了广大客户对我们的认可,满足了广大电子工业的生产以及制造等方面的需求,我们协助了众多企业提升其商业价值。

柔性生产线方案

柔性生产线方案

柔性生产线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意义、背景)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为应对这一全球性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相应的策略。德国提出了德国工业4.0,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英国也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 到,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 2.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20%,与美国相当,但却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同时,中国工业面企业面临着一些压力。从区域上来看,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萎缩、产业

转型的压力,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企业也在大规模亏损,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也面临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比如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功能区,另外各地区在发展中基本处于互相竞争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和合作关系。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这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并持续制定“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行动计划以及“工业云”行动计划等,其目标和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提法基本趋同。都是希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其本质就是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主攻的方向就是抓智能制造,这是解决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过去五年,中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现在很多工业企业甩开图版,搞无纸化设计、数字化模型,这些方面的大量应用,减少了研发的周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另外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已经达到30%,近五年也是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过去

柔性生产线方案

柔性生产线方案(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柔性生产线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意义、背景)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为应对这一全球性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相应的策略。德国提出了德国工业4.0,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英国也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 到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20%,与美国相当,但却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同时,我国工业面企业面临着一些压力。从区域上来看,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市

场萎缩、产业转型的压力,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企业也在大规模亏损,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也面临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比如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功能区,另外各地区在发展中基本处于互相竞争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和合作关系。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这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并持续制定“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行动计划以及“工业云”行动计划等,其目标和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提法基本趋同。都是希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其本质就是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主攻的方向就是抓智能制造,这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过去五年,我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现在很多工业企业甩开图版,搞无纸化设计、数字化模型,这些方面的大量应用,减少了研发的周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另外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

柔性生产管理的内容

柔性生产管理的内容 JIT,即时生产 FMS,柔性生产 柔性指的是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以“及时”的方式,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认为,为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对产品的品种与产量能做到快速而灵活的调整,就是所谓柔性化的要求。其实进一步而言,企业柔性的本质是对不可预测变化因素迅速重构的能力,以适应当代和未来的市场环境。 企业柔性同已有的制造设备柔性的狭义概念是不同的,它意味着员工、制造机器设备与仪器以及软件三方面柔性的综合。简而言之,企业柔性不仅要求设备仪器有可变性,而且要求在系统中工作的人和软件都有柔性;是从市场研究与规划、设计与开发直到制造生产、市场营销各个产品生产过程环节综合可变性的表现;企业柔性指的是整体可变性,它是企业从组织管理到技术系统和支撑环境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重构能力的表现。就制造设备来说,柔性企业一般采用可塑性强的可任意组合拼装的、或有兼容能力的单元及模块化结构,以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生产。 柔性生产模式是一个大概念,是针对整个企业而言的。它在企业中的具体运作是基于上文中提到的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和方法的集成管理。七十年代美国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后推动了企业集成管理(即将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创造性地运用于管理实践的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柔性生产模式下的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企业运用上的融合贯通,就是集成管理的典型代表。精益生产(LP)、准时制生产(JIT)和灵捷制造(AM)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LP)与准时化生产(JIT) 一般认为精益生产是指丰田生产方式,其中“准时制生产(JIT)”是其典型代表。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精益生产的核心其实是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而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小组工作方式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 精益生产要求以少而精的生产要素投入管理和追求效益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对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挑战。它的基本目标是零库存、高柔性、无缺陷。精益生产的特点是: 第一、以销售部门作为生产过程的起点,按订货合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第二、在产品开发上有独特的办法,采用类似“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被赋予极大的权力去组织人力物力资源并会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以保障开发的顺利进行。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是并行工程(简称CE),即在产品设计时,就将其后续的工艺、制造、装配、检测、使用、维修、服务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相关过程全部考虑并一同设计,以减少反复修改的次数,争取一次成功。项目小组依靠一个由设计、工艺、制造、营销甚至包括用户和供应厂家在内的相关人员组成的团队来协同工作。开发中运用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采用一种基本型外加多种变体的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确保产品质量、成本目标和用户需求,缩短开发周期是设计开发精益化的要求。 第三、在供应与营销管理上利用利益准则的同时,力求与协作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销售商及用户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在企业的协作配套领域还可通过参股、控股办法,建立起资金联合的血缘关系,主厂对协作厂实行分层管理,建立金字塔形的协作体系。在营销上建立统一的营销体系,提倡主动销售,同时做好服务,使用户满意并形成长期稳定的销售服务网

【精编推荐】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介绍

【精编推荐】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介绍

目录 第一章 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介绍 (3) 第一节系统结构 (3) 第二节自动化生产线教学系统可进行的培训 (5) 第二章实验项目 (6) 第一节 STEP 7 MICROWIN编程 (6) 第二节上料检测站(第一站) (8) 第三节搬运站(第二站) (9) 第四节加工站(第三站) (11) 第五节搬运分拣站(第四站)、传送带站(第五站) (12) 第六节安装站(第六站) (13) 第七节安装搬运站(第七站) (14) 第八节步进电机控制 (16) 第九节分类站(第八站) (18) 第十节八站联网 (19) 第十一节触摸屏监控 (29) 第十二节 MCGS组态监控 (34) 附录一:THWSPX-3型 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使用说明书 (36) 附录二:网络通信使用说明书 (48) 第一节硬件介绍 (48) 第二节软件介绍 (49) 附录三:触摸屏HITECH ADP软件的安装说明 (55)

第一章 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介绍 第一节系统结构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是我公司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一套实用性实验设备。该装置由六套各自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工作站和一套监控站组成。这六站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和分类站。 该实验装置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柔性,即每站各有一套PLC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将六个模块分开培训可以容纳较多的学员同时学习。在基本单元模块培训完成以后,通过组建PLC网络,又可以将相邻的两站、三站……直至六站连在一起,学习复杂系统的控制、编程、装配和调试技术。 由于该系统囊括了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电机驱动、气动、PLC(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综合操作平台,使学生将学过的各门专业知识在这里得到全面认识、综合训练和相互提升。 一、各站简介 1.上料检测站 由料斗、回转台、工件滑道、提升装置、检测工件和颜色的光电开关、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直流减速电机、电磁阀及SMC气缸组成,主要完成回传上料台将工件依次送到检测工位,提升装置将工件提升并检测工件颜色。 2.搬运站 由机械手、气爪、回转台、电感式传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SMC气缸组成,主要完成将工件从上站搬至下一站。 3.加工站 由回转工作台、打孔电机组件、检测缸组件、检测工件转台到位传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直流减速电机、多种类型电磁阀及SMC气缸组成,主要完成用回转工作台将工件在四个工位间转换,钻孔单元打孔,检测打孔深度。 4.安装站 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摇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SMC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5.安装搬运站 由平移工作台、回转工作台、塔吊臂、机械手、气爪、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SMC气缸组成,主要完成将上站工件拿起放入安装工位,将装好工件拿起放下一站。 6.分类站 由滚珠丝杠、滑杠推出部件、分类料仓、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直流减速电机、电磁阀及SMC气缸组成,主要完成按工件类型分类,将工件

[柔性,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浅谈柔性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柔性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员工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知识、才能贡献给组织,以下就是浅谈柔性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柔性管理模式的产生:从刚性到柔性 现代管理模式经历了从刚性到柔性的一个很漫长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统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简单、层级为特征的刚性管理,是以控制、规章制度、惩罚为手段,管、卡、压等强制性色彩颇浓。这种刚性管理建立在不尊重人的个性,不顺应人行为规律的基础之上,将人看做经济人、机器的附件,被称为泰罗制管理。在管理理念上,管理者着重强调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执行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个性、欲望、能力等因素的作用;在管理手段上,习惯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按长官意志办事,领导怎么讲,下面怎么做;在管理方式上,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管理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强制要求员工服从而忽视了横向沟通与合作。这种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员工自觉性的发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时代的要求背景下产生,那就是柔性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是针对大机器生产时代泰勒制(刚性生产)提出来的,它适应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而出现的。柔性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可弯曲或可调整,内涵包括弹性、适应和响应等。在组织中柔性是指组织响应动态环境的变化要求,快速调整资源采取行动的能力。随着柔性内涵不断丰富及人力资源理论的融入,使柔性管理逐步演变成与刚性管理相对应的一系列管理模式的通称。柔性管理除了强调灵活多变,还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依据共同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和影响力,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生出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个员工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组织的发展而不断开拓创新。这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员工的刚性管理完全相反。 柔性管理模式的出现,是组织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具有内在驱动、持久影响、有效激励及迅速适应的四大优势。内在驱动是指,柔性管理不是主要依靠权力影响或行政命令,而是依赖员工心理反映,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持久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柔性管理中要把各种管理规定转变为员工内心的自愿承诺,并最终将这种内心承诺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这一转化过程需要组织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效激励是指,自我实现需求作为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只要合理运用,将具有比刚性管理更有效的激励作用。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迅速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及时性和应对能力方面。即它不仅具有及时发现环境变化的能力,还具有坚强和韧性的特点,能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 柔性管理模式是众多管理模式中的最优选择,也是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的需要,具有显着的优越性。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_图文(精)

一专周背景 柔性制造系统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 FMS ,采用 FMS 的主要技术经济效果是:能按装配作业配套需要, 及时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 实现及时生产, 从而减少毛坯和在制造的库存量, 及相应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减少设备数量和厂房面积; 减少直接劳动力, 在少人看管条件下可实现昼夜 24小时的连续“无人化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整个系统由 MES 生产制造管理系统计算机、组态王监控计算机、主控 PLC 和下位 PLC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的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的定义: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系统” ,其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现场设备互连、互操作性、分散功能模块和开放式互联网络。 柔性制造系统的 ROFIBUS-DP 数据通信网络组成。 二 . 专周目的 1. 熟悉 STBP 7 MICROWIN软件的主要操作功能。 2. 初步掌握 STBP 7 WICROWIN软件对 PLC 的编程和监控。 3. 学会编织一个简单的程序并能正确的运行。 三 . 专周内容 A. 机械手左右运输 1. 题目要求 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如图所示。 1. 从原点开始, 按下启动开关, 下降电磁阀通电, 机械手下降, 下降到位后, 碰到下限位开关, 下降电磁阀断电, 停止下降。 2 同时接通

夹紧电磁阀, 机械手夹紧。 3 夹紧后, 上升电磁阀通电, 机械手上升。上升到位时,碰到上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停止上升。 4 同时接通右移电 磁阀, 机械手右移。右移到位时, 碰到右限位开关, 右移电磁阀断电, 停止右移。 5 若此时右工作台上无工件,则光电开关接通,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下降到位后,碰到下限位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停止下降。 6 同时夹紧电磁阀断电,机械手放松。 7 放松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上升到位后,碰到上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停止上升。 8 同时接通左移电磁阀,机械手左移。左移到位后,碰到左限位开关,左移电磁阀断电,停止左移。至此,机械手经过 8步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动作。 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操作方式和自动操作方式 A 手动操作方式 手动操作方式就是用按钮实现对机械手的每一步运动单独进行控制。例如, 当选择上 /下运动时,分别由上升 /下降按钮控制。当选择左 /右运动时,分别由左移 /右移按钮控制。当选择夹紧 /放松运动时,分别由夹紧 /放松按钮控制。 B 自动控制方式 机械手从原点开始, 按一下启动按钮, 机械手的动作将自动地、连续不断地周期性循环, 在工作过程中, 若按下停止按钮, 则机械手将继续完成此周期的动作,回到原点后自动停止。 2. 题目设备 A. 安装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 PC 机一台(具有 STEB 7 MICROWIN软件。 B.PLC(西门子 S7-200系列一台。 C.PCY 与 PLC 的通信电缆一根(PC/PPI 。

柔性装配生产线系统技术方案说明

柔性装配生产线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3) 1.1概述 (3) 1.2实现目标 (3) 1.2.1装配生产柔性化 (3) 1.2.2提升生产效率 (3) 1.2.3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 1.3系统安全性 (4) 2系统方案 (4) 2.1设计原则 (4) 2.2产品装配工艺流程 (5) 2.3工件输送工艺流程 (10) 2.3.1入库流程简介 (10) 2.3.2出库及装配流程简介 (12) 2.3.3各区域、空托盘、空包装箱等物流流程 (13) 2.3.4研制阶段零部件物流流程 (13) 2.4总体方案 (13) 2.4.1系统构成 (13) 2.4.2系统概论 (14) 2.5装配工装设计 (15) 2.5.1功能 (15) 2.5.2使用方法 (16) 2.5.3主要结构 (16) 2.5.4互换性与增产办法 (17) 2.6物流方案 (17) 2.6.1零部件预处理区设计 (17) 2.6.2装配区设计 (22) 2.6.3检测区设计 (23)

2.6.4输送线设计 (23) 2.6.5助力机械臂 (24) 2.7柔性装配生产线管理信息系统 (25) 2.7.1系统架构 (25) 2.7.2物理部署 (27) 2.7.3网络构成 (28) 2.7.4软件实现 (29) 1.方案特点说明 (47) 2.附图说明 (49)

1项目概述 1.1概述 通过总装生产线的柔性化设计,实现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多品种型号产品,企业可根据需求调整生产的型号和产量,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灵活变化。 通过装配线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对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实行全面监控、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企业可根据生产的需求调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控制决策与过程改进,最终实现制造过程的可视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实现目标 1.2.1装配生产柔性化 满足5种不同型号共100套产品的现场同时库存周转、装配生产和调度需求。建设装配工位10个、测试工位5个的总目标。每个装配工位适应不同装配工序的装配需求,每个装配工位可实现6个自由度的装配工艺需求。 建设投产后,装配工位满足产品研制阶段的研制需求,生产调度满足反向作业的操作与管理,零部件的存储货位可实现动态优化。 检测分为在线检测及性能检测,在线检测时工件无需搬运、将检测设备推到其附近实施检测;性能检测集中在测试区进行,用户自备专用设施。各检测结果需人工输入并上传到管理系统。 1.2.2提升生产效率 系统实施后,装配人员仅需在装配工位作业,工件、配件均自动输送到装配工位附近;当某一工序装完后,采取在线检查及检测,减少过程搬运时间;装配工装要求自由度大、灵活,调节便捷、快速;站台与工装间借助助力机械臂,达到省力目的。 1.2.3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 投产后的柔性装配线,物流配送智能化、自动化; (2) 物料管理数字信息化,实现物联网在装配生产中的应用,每个配件、半成品状态实时跟踪并上传管理系统,能及时对所需了解的物料数量、所处位置、流转 信息以及装配状态进行查询和统计; (3) 过程控制信息化,装配生产点装配工艺仿真提示,装配过程实时视频监控;

柔性管理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柔性管理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一种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一、柔性管理简述 柔性管理主要体现于对变化的反应处理能力,是企业组织的固有能力,但有强弱之分,其强弱程度由企业组织的机制、组成结构、特点等因素决定。变化是柔性管理的依存条件,包括企业内部变化和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和一定的风险性,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不确定风险的自我保护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柔性管理具有正面作用,增强企业柔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处理不确定风险的能力。但是纯粹的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都是不符合现实的、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实施柔性管理的强弱程度的把握,只有平衡好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力度,才能实现有效的企业管理,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柔性管理单独提出,只是要对比传统偏向的刚性管理进行着重阐述。 二、柔性管理的内容特点 柔性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将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要素进行整合,推行民主化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的自我约束不同程度的取代公司的制度要求。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在管理过程中积极

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重视信息化管理建设。柔化组织结构,向员工进行适度放权,模糊管理层和员工层的界线,推行自主管理和自主经营模式,强调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灵活生产和按需供应,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为导向,提供柔性服务。注重情感投资和企业形象建设,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建立与客户的情感链接,提供人性化服务。 总体来说,柔性管理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根据市场需求对企业战略的灵活化调整、根据员工发展需求对管理制度的模糊化设置、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对技术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使管理制度体现较高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弹性。 三、柔性管理实施策略 (一)构建柔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思想认识、工作态度、经营理念有重要影响,柔性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柔性企业文化的支持。构建柔性企业文化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多元性、时变性和渲染力。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制度以及每名成员的个人文化素养息息相关,同一班组的成员会形成特色的班组文化、同一部门的成员会形成特色的办公室文化,每一种文化互相渲染互相影响共同组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积极汲取不同部门的先进文化,保持企业文化的新鲜与活力,使其可以适应企业发展的内动力需求。 (二)构建柔性组织结构 构建柔性组织结构的过程也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最优化的过程。推行柔性化管理要求企业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养作出正确评价,善于发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能力给予信任,将管理权力适当下放,模糊管理层和员工层的界线,让员工拥有自

柔性生产线方案

柔性生产线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柔性生产线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意义、背景)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为应对这一全球性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相应的策略。德国提出了德国工业,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英国也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 到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20%,与美国相当,但却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同时,我国工业面企业面临着一些压力。从区域上来看,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市

场萎缩、产业转型的压力,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企业也在大规模亏损,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也面临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比如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功能区,另外各地区在发展中基本处于互相竞争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和合作关系。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这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并持续制定“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行动计划以及“工业云”行动计划等,其目标和德国工业、美国工业互联网、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提法基本趋同。都是希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其本质就是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主攻的方向就是抓智能制造,这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过去五年,我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现在很多工业企业甩开图版,搞无纸化设计、数字化模型,这些方面的大量应用,减少了研发的周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另外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

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各自具有哪些优点呢

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各自具有哪些优点呢? 生产线的种类很多。其中性能最好、使用最广泛的就属自动化生产线、柔性线棒生产线了。它们有什么差异呢?如果从特点上来说的话,前者承载的产品比较重,和生产线同步运行,可以实现产品的爬坡;生产的节拍不是很快;以链板面作为承载,可以实现产品的平稳输送。而后者承载的产品比较轻,形状限制少;和生产线同步运行,可以实现产品的爬坡转向;以皮带作为载体和输送,可以实现产品的平稳输送,噪音小;可以实现轻型物料或产品较长距离的输送。当然除了产品特点有所差异之外,使用它们,都分别具有哪些优点体现呢?下面就具体来比较分析下吧。 1、自动化生产线的优点 采用自动线进行生产的产品应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设计和工艺应先进、稳定、可靠,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自动线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缩减生产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均衡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自动生产线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稳,准,快”。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生产线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机械制造业中有铸造、锻造、冲压、热处理、焊接、切削加工和机械装配等自动线,也有包括不同性质的工序,如毛坯制造、加工、装配、检验和包装等的综合自动线。 切削加工自动线在机械制造业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主要有:用于加工箱体、壳体、杂类等零件的组合机床自动线;用于加工轴类、盘环类等零件的,由通用、专门化或专用自动机床组成的自动线;旋转体加工自动线;用于加工工序简单小型零件的转子自动线等。 1.先确定节拍时间:不论何种制品,皆在其必须完成的恰好时间内制造。2.单位流程:只针对一项产品,进行单位配件的搬运、装配、加工及素材的领取。 3.先导器:制作以目视即能了解节拍时间的装置。 4.U字型生产线:将设备依工程顺序逆时针排列,并由一人负责出口及入口。5.AB控制:只有当后工程无产品,而前工程有产品的情形,才进行工程。6.灯号:传达生产线流程中产品异状的装置。 7.后工程领取:生产线的产品要因应后工程的需求。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模式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模式 摘要:由于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个员工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组织的而不断开拓创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柔性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是每个组织得以生存和彰显价值的宝贵资源。如何让人力资源在组织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每个组织的领导者绞尽脑汁的头等大事了。在经历了20世纪的行为、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重组等过渡性演变之后,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了组织管理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 一、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概述 传统的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简单化、感性化、低级的刚性管理,是以控制、规章制度、惩罚等手段管、卡、压,强制性色彩颇浓。这种刚性管理模式建立在不尊重人的个性,不顺应人的行为的基础之上。在组织管理中主要体现为:一是组织被认为是一个“理性”组织,管理者比较多的强调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执行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个性、欲望、能力等因素的作用。二是在管理手段上,习惯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按“长官意志”办事,领导怎么讲,下面怎么做,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忽视了横向的沟通与合作,这种管理方式影响了员工的自觉性的发挥。三

是组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并获得一定利润而生存和发展的,体现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但组织通常为了强调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强制要求员工服从。这一管理理念长期影响着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影响着组织的地位和定位以及整个组织的管理方式。 在进入了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21世纪,在把以人为本,“开发人的心理资源”作为组织管理指导思想的今天,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所谓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即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不依赖于固定的组织机构、稳定的规章制度而进行的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内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愿变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它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文化、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知识由隐到显的转化,创造竞争优势。柔性泛指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征,如根据周围的环境、机会的变化灵活反应、迅速行动、避开威胁、改变策略。“柔性”含有全能的意思,即具有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还含有坚强、韧性、忍受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人力资源已成为组织中的决定性的战略性资源,组织与员工之间、

弹性跟单-柔性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控制

《弹性跟单-柔性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控制》 课程简介: “计划又要改!你们计划怎么搞的”—车间主管怨声载道:要么忙得要死:制造部门天天救火!!产能不够!人力不够!材料告急!!客户催货!!要么闲得要死:设备闲置,工人放假!生产停线!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工厂品种不断增多,批量不断减少,生产计划不但要以市场需求和客户个性化的要求来确定,还要根据企业制造资源的实际能力和库存、生产进度的动态变化来调整,制造过程的优化和监控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回避的环节。 如何做好主生产计划平衡? 如何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急单、插单、改单? 发生变化时如何进行生产排程的调整? 如何保证客户满意度,又能控制内部生产成本与库存指标? 如何实施供应链与物流协同作业? 如何进行切实有效地订单及产品预测? 如何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订单安排及有效排期? 如何更好地做好生产过程中进度控制工作? 这些都是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 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部门是一个企业“心脏”,统筹营运资金、物流、信息等动脉,其制度和流程决定公司盈利成败。 PMC部门掌握企业生产及物料运作的总调度和命脉,部门运营状况将直接影响生产部、工程部、采购、货仓、品控部、开发设计部、人力资源及财务成本预算控制的运营效率。面对激烈竞争及少量多样、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及水平式的机台布置已无法适应。如何制订出最优的的生产计划?满足市场的需要。如何适时适量的生产,同时又能削减库存、消除不必要的人力、时间及物料的浪费己成为企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柔性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即是针对上述问题,依据丰田生产方式改良而来,不仅能克服大批量生产方式及库存问题,并能一眼看出作业线隐藏的弊端,及时发现并予以改善。柔性化不单成为改造生产方式的现代武器,更是引导廿一世纪生产的利器。 本课程将带您一起了解弹性眼单与柔性排产布置的物料运营管理内涵! 培训对象: 企业PMC物料管理人员、采购、生管、仓储等职能部门各阶管理人员

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设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 题目: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11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陈佩军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日期:2014.5-2014.6 黄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 一、专业综合设计的目的 本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的综合性专业训练,是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自控设计有较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控制理论、仪表、控制工程等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设计计算、制图、视图、编写技术文件,查阅参考文献与资料、仪表类型选择的能力。 柔性制造系统是先进工业自动化及制造的基本部分,内容包括物料供给、分拣、加工、检测、无线通讯、图象处理、生产监控与管理、物流系统与立体仓库等主要模块,其中涉及流程设计、原理图和接线图绘画,器件选型、PLC编程、生产管理等自动化相关的课程。本次设计以“柔性制造系统实验室(4308)为平台”,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的锻炼: 1.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掌握CAD制图绘图和电路的连线; 4.掌握PLC程序和组态软件的开发设计; 5. 形成工业流水线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 二、子系统题目及其任务分配: 整个柔性制造流水线分为七个工段,分别为成品分拣单元,成品检测单元,顶销装配单元,工件下料单元,加盖装配单元,立体仓储单元,喷涂烘干单元。专业综合设计的子系统题目以这些单元为平台进行,分别为 1)柔性生产线系统中成品分拣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2)柔性生产线系统中成品检测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3)柔性生产线系统中顶销装配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4)柔性生产线系统中工件下料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5)柔性生产线系统中加盖装配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6)柔性生产线系统中立体仓储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7)柔性生产线系统中喷涂烘干单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任务分配; 以专业为单位分成2个大组,每大组包含7个小组,每个8-9人。每个小组选出设计负责人;小组成员要独立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但不能抄袭。如果发现抄袭,该小组所有成员成绩都将不合格。 负责人的职责:每周汇报设计进度,遇到设计困难联系指导教师。人员分配情况见《人员分配表》。

柔性管理 网络时代的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网络时代的管理模式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理念 所谓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与供给能力急剧膨胀,产品生命周期在迅速缩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全球各地的市场已趋饱和;消费偏好瞬息万变,全球市场变成了一个由个性化、多样化与人性化组成的变幻不定的万花筒。在表面上混饨的纷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出潜在的未知需要和末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如果说100多年前(1897年)诞生在美国的“泰罗制”开启了企业的“现代管理”之门、“科学管理”从此代替了“经验管理”、企业管理经历了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在经历了20世纪的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重组等过渡性演变之后,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迎来了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革命——柔性管理。它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知识由隐到显的转化,创造竞争优势。 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这种同步转型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1.拉式战略与推式战略的同步。拉式战略(Pull strategy)以满足顾客偏好为经营导向,根据顾客的偏好调整企业内部资源与企业经营行为。在拉式战略下,企业与顾客约定在未来某一时点,企业供给某种规格和品质的商品,企业再根据这种要求,开始向后规划必要的制程与零部件,以便相关的生产活动能够同步进行,同时精算所需的成本。推式战略(pushstrategy)则是企业根据自己现有资源、能力以及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制订产品开发方向。在推式战略下,规划从现在出发并向前延伸,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再触动下个阶段的工作。在推式战略中,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线性过程,即研究、开发、制程设计,以及制造、营销等均直线进行;而在拉式战略中,生产经营的所有活动都同时沿着几条轴线并列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可来自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简单地说,拉式战略根据市场要求调整企业经营行为,推式战略根据企业的现有能力确定经营行为。拉式战略富有弹性,而推式战略则缺乏弹性;拉式战略能迅速推出新产品,而推式战略调整产品规格与品质的能力较差。不过,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能够熟练应用这两种策略的企业。 2.稳定与变化的同步。科学管理的时间观是单向的,即过去、现在与未来,它关心的是时间流逝过程中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即所谓的历史。而同步的时间观所关心的则是“产品基因”,也就是在时间流逝过程中反复出现在各种新产品中的基本要素。例如,钢铁、半导体、电脑芯片、通讯等。它们是“自然的精灵”,体现在所有产品之中,并成为所有产品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基础要素。同步的时间观最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和技术,最有利于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它的最大缺点是以现有的单项技术为基础,不利于特定技术的进步与开发。特定技术的进步与开发需要单向的时间观,即关心创造差异。因此,在奉行稳定与变化同步的理念时,就要同时注重差异与“基因”,从而确保企业处于领先市场一步的绝对优势地位。 3.根回与融合的同步。所谓根回,就是细心研究与企业生存密切相关的一切方面,并细心地关怀这些方面。如企业内各部门的关系、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等。从技术的角度说,根回的延伸意义是指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所有方向,例如:将经济体系比喻为“食物链”(food

一种柔性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研制

一种柔性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研制 ⒇邱继红 熊丽英 王玉山 刘 凯 史启礼 宋克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工程部 110015)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大型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由6台压机、 12台上下料机械手、1台翻转传输装置、4台穿梭传输装置及1台磁力分层装置构成.给出了生产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机械手结构简图及单元控制系统框图,简要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 冲压线,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 1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的日益壮大,汽车覆盖件特别是大型覆盖件冲压生产的手工操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尤其是汽车的年产量超过15万辆时,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采用机器人完成压机的上下料工作,构成柔性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现代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机器人在冲压车间的应用,将冲压工人从单调、繁重而又危险的工作状态下解放出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大型覆盖件在生产传输过程中因划伤、碰撞、扭曲等带来的质量问题.我所机器人工程部为一汽-大众研制的“一汽捷达轿车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的,也是我国第一条自行研制、开发的用于大型覆盖件冲压生产的柔性自动化系统.经过一年的现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该系统已于1997年底通过国家机械部的验收鉴定. 2 系统构成 柔性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由6台压力机、12台上、下料机械手、1台翻转传输装置、4台穿梭传输装置及一台磁力分层装置构成.6台压力机(1台2000吨双动式、5台1000吨单动式,德国ERFU RT 公司生产)串联排列,原为手工生产线.此生产线主要为生产大型覆盖件使用,安装时各压机中心线间距离较长为9m . 构成自动化生产线后上下料机械手分别安装于压 1.磁力分层装置 2.上料机械手 3.下料机械手 4.翻转传输车 5.穿梭传输车 图1 柔性冲压自动化生产线 机前侧及后侧立柱间的横梁上,完成压机的上、下料任务,不占用地面空间.前后两台压机之间 第20卷第6期 1998年11月机器人 R OBOT V ol.20,No.6  N ov.,1998⒇1998-06-18收稿DOI:10.13973/https://www.360docs.net/doc/2c4929654.html, k i .rob ot.1998.06.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