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观察

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宫血疗效的观察

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宫血疗效的观察 (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目的对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子宫出血(所以也称之更年期宫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从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的120例更年期宫血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选择传统的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妈富隆进行联合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6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48/6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妈富隆能迅速控制更年期宫血,有效的调整月经周期,不仅用药剂量小,而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加以大范围的应用。【关键词】妈富隆;更年期宫血;雌孕激素【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42-01 【objective】to mom rich grand menopause treatment of uterine bleeding (so says the menopause palace blood)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we collected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1, 120 patients with menopause palace with blood, will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60 patients choose the traditional al.sex hormone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choice of mom rich grand joint treatment,

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意义

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3-04-25T15:57:09.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夏淑琴王进 [导读] 围绝经期功血是临床常见病,本文对86例患者进行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及阴道出血量的观察,间接判断体内激素变化,指导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夏淑琴王进(浠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黄冈 438200)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79-02 围绝经期功血是临床常见病,本文对86例患者进行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及阴道出血量的观察,间接判断体内激素变化,指导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2003年7月-2006年7月来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患者,年龄40-52岁,平均(43.3±4.2)岁,出血时间最短的11d,最长断续半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80g/L以上,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排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血常规检查初步排除血液病,86例患者均在一年内经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报告为单纯性或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初步判定尚无子宫内膜的恶性病变征象。 1.2 方法: 1.2.1 子宫内膜厚度与出血量的关系:以自身正常的月经量作对照判定出血量,见表1: 表1 86例子宫内膜厚度与阴道出血量的分布 子宫内膜厚度(cm) 超月经量相当于月经量少于月经量 <0.8 2 5 2 0.8~ 5 9 4 1.1~ 9 12 2 1.3~ 9 11 2 ≥1.5 8 5 1 1.2.2 治疗方案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出血量,选择激素治疗方案:①子宫内膜<0.8cm,出血量超过或近似月经量用苯甲酸雌二醇2mg/d肌注,止血后减量至1mg/d,共20d,后7d合用黄体酮20mg/d肌注,停药撤药性出血后第5d改用口服倍美力,安宫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3个月;②子宫内膜<0.8cm,出血量少于月经量直接口服倍美力和安宫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3个月;③子宫内膜≥0.8cm患者,出血量超过或近似月经量者,均用三合激素(苯甲酸瞧二醇1.5mg、黄体酮12.5mg、丙酸睾丸酮25mg)1ml,每日肌注1次或2次,5d停药,待撤药性出血后,内膜在0.8-1.2cm者,用口服避孕药;内膜在1.2cm以上者,用后半周期疗法口服安宫黄体酮20cm,治疗3个月;④子宫内膜≧0.8cm,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者用黄体酮20mg,丙酸睾丸酮25mg止血,每日肌注1次,连用5d,待撤药性出血后仍用后半周期疗法口服安宫黄体酮20mg3-6个月。对于子宫内膜达到1.5cm,出血量多者,立即采取诊刮,然后每日口服安宫黄体酮4mg和甲基睾丸素5mg,连续20d为一周期,连用2-3个周期。 1.2.3 疗效判定①止血有效:有激素药物治疗后5d内阴道流血完全停止者或血未完全停止,但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停药撤药性出血5-7d阴道流血停止者;②止血无效:用激素药物治疗5d未使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或撤药性出血后仍有阴道出血者。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结果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86例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1.31cm(0.5-2.5cm)子宫内膜≧1.1cm以上者,占68.6%(59/86),出血量多者中子宫内膜增厚者占72%(54/75),说明子宫内膜增厚与阴道出血量呈正相关,根据子宫内膜厚度采用不同的激素治疗方案,其有效率96.5%(83/86),其中3例效果不显,均采用诊刮后止血,无效率3.5%(3/86)。 3、讨论 围绝经期功血的原因是卵巢的卵泡对性激素敏感性下降或下丘脑——垂体对性激素正反馈调节的反应性降低而出现黄体功能不足,排卵停止,雌、孕激素水平和比例失常或完全没有孕激素而导致月经紊乱和不规则阴道出血。 围绝经期血清中雌激素水平个体差异大,阴道出血时间的长短、量的多少等表现主要起决于血清中雌激素的水平及下降的速度;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厚度间接判断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和子宫出血的机制,并依照围绝经期功血的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的原则进行激素治疗。 3.1 激素止血方法 ①子宫内膜修复法:子宫内膜<0.8cm,说明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不足以使子宫基底细胞增生修复其内膜而导致出血,此时给予一定量的雌激素,可迅速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其内膜增生修复,达到止血目的;②药物性刮宫:围绝经期功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血,对于子宫内膜≥0.8cm,给予三合激素或孕、雄激素的目的是提高血中雌激素水平,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同时孕激素使处于增生过长的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和减少撤药性出因的量,雄激素能拮抗雌激素的作用,能增强子宫平滑肌的张力,减少盆腔充血,从而减少阴道出血量。 3.2 调整月经周期:由于围绝经期功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血,在止血的前提下,还需调整月经周期,巩固疗效,使患者有一个时间缓解恐怕的心理,恢复贫血状况,同时雌、孕激素对丘脑——垂体——卵巢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目前,有些B超医生不重视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妇科医生不注重子宫内膜厚度而盲目滥用药物,使激素治疗围经经期功血的止血效果难以奏效,甚至造成医源性出血。 综上所述,通过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出血量来选择激素止血的方案和调整月经期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也说明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于用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钟瑜主编、实用妇产科超声彩色图谱.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142-144. [2]赵曼曼王萍刘书丽.B超监测下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0):621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方法。方法通过对42例青春期功血的患者采用雌孕激素复合剂妈富隆的治疗分析,避免了应用大量雌激素带来的副作用。结果阴道大出血合并贫血组18例,用药3~5d全部止血,治疗1个疗程,停药观察3个月,月经规律15例。阴道不规则淋漓出血组24例,治疗:1个疗程,停药观察3个月,月经规律20例。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副作用轻。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referred to as the adolescent Dub) hemostatic method. MethodsThe 42 cases of adolescent functional bleedin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compound Mawelon analysis, to avoid the side effects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estrogen. ResultsThe vagin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anemia group of 18 cases, 3 ~ 5 days all hemostatic drugs, 1 courses of treatment, stop drug 3 months of observation, 15 cases of menstrual regularity. Irregular vaginal bleeding profusely group 24 cases, the treatment: 1 courses, stops the medicine and observed for 3 months, 20 cases of menstrual regularity. ConclusionMarvelon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functional bleeding, obvious effect, simple method,Side effects of light. Key words:Adolescent functional bleeding; Marvelon; Progesterone 青春期功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无排卵型功血,易导致贫血、乏力等全身不适,给生活、学习带来不便。过去多认为此类患者系雌激素水平低,采用大量雌激素修复子宫内膜达到止血。本院自2009年3月~2013年6月,用妈富隆治疗42例青春期功血患者,有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妇科门诊确诊为青春期功血患者42例,年龄11~20岁,平均15.5岁,均无性生活史。患者均以较长时间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阴道大量流血而就诊,采用止血药、中药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而再就诊。治疗前患者全部进行血液学及B超检查,排除妇科器质性病变、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疾患。 1.2治疗方法 1.2.1阴道大出血用妈富隆递减法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开始每8h服用1片妈富隆,血止后改为每12h服用1片,3d后改为24h服用1片,连续用21d。月经来潮第5d重复下一周期治疗,若月经量较多者,于月经来潮2~3d开始用药,1片/d连用21d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为1个疗程。为避免复发,定期随诊。在此期间积极治疗贫血。

异常子宫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 Microsoft Word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 作者: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javascript:void(0)2014-12-30 阅读 2004 当前评论:1条我要评论收藏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 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世界各国描述AUB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制定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本指南的重点为:(1)引进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2)梳理AUB 病因诊断治疗流程。 一、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病因新分类系统 1. 正常子宫出血和推荐的AUB术语: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特点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 特点 邹立新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医院 114000 E-mai:assongyu@https://www.360docs.net/doc/2d12490175.html,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所导致在有排卵向无排卵过 渡阶段出现的异常子宫出血。 1 绝经过渡期功血的病理生理特点 正常的月经是基于排卵后黄体期的结束,雌激素和孕酮撤退导致子宫内膜皱缩、坏死并脱落而出血;所以正常月 经周期,出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均表现为明显的规律性和 自限性。而绝经过渡期功血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 轴功能失调所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进入绝经过渡期 时卵巢的功能趋向衰竭,卵巢本身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 应性低下,每次月经募集的卵泡数目逐渐减少,雌激素水平 偏低,子宫内膜在绝经过渡期受雌激素波动影响而出现反 复无排卵型出血。所以绝经过渡期功血是有排卵向无排卵 过渡阶段出现的疾病,随着无排卵月经周期在绝经过渡期 的逐渐增多最后卵泡耗竭而进入绝经期。另外,当机体受 内部或外部如营养,情绪紧张,情绪变化及环境等各种因素 影响时均可以引起绝经过渡期月经失调,如在中枢儿茶酚

胺系统中内生性鸦片肽活性的改变可以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并引起雌激素的变化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下丘脑及垂体有丰富的酶可将雌激素转化为儿茶酚雌 激素(catecholestrogen),后者与儿茶酚胺及GnRH相互作用 而影响月经。 1〃1 绝经过渡期激素变化的特点绝经过渡期女性处于 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阶段。有研究表明:妇女进入绝经过 渡期时最先出现的内分泌改变是经前期抑制素-A水平下 降,卵泡刺激素(FSH)可正常,如月经第3天血清抑制素- B水平下降是目前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最早指标[1]。 女性进入绝经过渡期后随着卵巢储备功能的逐渐衰退和下 降,其血中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并对下丘脑-垂体负反馈作 用亦逐渐减弱;从而使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分泌增加。 在逐渐增高的促性腺激素(Gn)的作用 下,卵泡不能正常发育成熟出现无排卵甚至闭锁导致雌激 素分泌出现明显波动。子宫内膜在长期低雌激素的累积作 用下,持续增生、过度生长的增殖期子宫内膜需要更多的雌 激素以维持增生,此时雌激素出现波动,而又无孕激素的拮 抗导致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的脱落。 1〃2 子宫内膜的变化女性进入绝经过渡期后,随着无排 卵月经周期在绝经过渡期的逐渐增多,子宫内膜在长期低 雌激素的作用而在孕酮拮抗作用逐渐减弱的条件下可以促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米非司酮;绝经过渡期功血 1临床资料 200210/200412在渭南市第二医院妇科确诊的200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年龄45~53岁,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75g/L,经B超、诊断性刮宫内膜病理检查确诊,无药物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实验组)与妇康片组(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服3mo,第4月始米非司酮12.5mg/两日,连服3mo.对照组口服妇康片5mg,每日3次,2~3d血止后每隔3d递减1/3量,直至每日2.5mg作为维持量,至血止后20d停药,第2月始自月经周期第5日起,每日口服妇康片2.5mg,连服20d.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期间给予抗贫血治疗.实验组在服药过程先后出现闭经,1a后随访7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24例月经稀少,3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中有82例用药后月经规律,经量减少,18例因服药期间经血量增多,改手术治疗,1a后随访20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总有效率为

82%.两组治疗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病例血红蛋白值由平均75g/L上升到100g/L.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2讨论 有资料表明米非司酮对下丘脑的作用是抑制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分泌;对垂体不仅直接抑制FSH和LH释放,而且还促进卵巢抑制素分泌[1],从而使血清FSH和LH水平进一步下降;对卵巢作用主要是抑制卵泡发育和延迟排卵,也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促进其凋亡,从而增加闭锁卵泡数,加速卵巢内残存卵泡萎缩,造成闭经[2].子宫内膜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极为敏感,应用后内膜表现为增殖早中期水平,缺乏明显的周期性变化[3],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在体内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故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在拮抗孕激素的同时,还有非竞争性地抗雌激素作用,故起到了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和妇康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是安全有效的,相比而言,米非司酮用药剂量稳定,用法简单易掌握,且在用药后无撤退性出血,贫血纠正快,并使其过渡至绝经期,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比妇康片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朱四军.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5,15(4):245. [2]张雪莲.酪氨酸米非司酮和睾酮对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1995,4(3):142.

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妈富隆治疗功能性

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26T16:18:21.8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作者:刘洁[导读] 研究并探讨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已烯雌酚治疗,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妈富隆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控制出血,尽快止血,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妈富隆;疗效;不良反应 为了探讨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特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分别给予已烯雌酚、妈富隆,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被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此次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组: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51岁,年龄均值为(32.17±10.62)岁,包括29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1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观察组:年龄最小为16岁,年龄最大为50岁,年龄均值为(32.29±10.86)岁,包括28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已烯雌酚治疗,选取由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已烯雌酚片,口服,每次2mg,每天3~4次,出血有所改善后,每隔3天将每天的给药剂量减少1/3,减少至每次1mg qd,再以该剂量维持治疗3周。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妈富隆由荷兰https://www.360docs.net/doc/2d12490175.html,anon公司生产,每片含有0.15mg去氧孕烯和30μg炔雌醇,根据患者的出血量,每次给予患者1~3片妈富隆,每天3~4次,出血有所改善后,每隔3天将每天的给药剂量减少1/3,减少至每次1片 qd,再以该剂量维持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即治疗后子宫出血完全停止,月经恢复正常;有效,即治疗后子宫出血仍有少量,月经有所改善;无效,即治疗后子宫出血未得到改善。临床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表示为[n(%)]、()。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较之对照组的80%,明显更高(P<0.05)。见表1:

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试行)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 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轻度:妊娠20周以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 X 109 /L;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 3.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舒张压≥90mmHg(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0.3g/24h;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X109/L。 根据上述分类,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发现孕妇血压升高,间隔半小时复测仍高者应转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 可处理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病人及重度子痫前期病人未合并其他脏器损害者;若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10mmHg应转至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 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应在三级医院处理。产后,可转二级医院随诊。 早产 早产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196-258日)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成为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为便于分级处理,将早产按孕周分为<32周,32-34周,≥34周三类。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孕期检查,诊断34周以后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应转到二甲以上有新生儿科的医院分娩。 二级医院 发现32-34周在有新生儿科的二级或以上医院。 三级医院 <32周在有新生儿科的三级医院。

绝经过渡时期功血的诊治

绝经过渡时期功血的诊治 【摘要】绝经过渡期是指绝经前的一段时期。文章主要介绍了绝经过渡期功血的出血机制、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绝经过渡期功血的诊断及防治、黄体不足的处理、绝经过渡期的性激素补充治疗(HRT)。 【关键词】绝经过渡期功血诊治 绝经过渡时期性激素变化不稳定,此时期化验性激素可出现多种变化,化验性激素对诊断意义不大,应主要根据年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绝经过渡期的内分泌变化 1.1孕激素不足最早出现,并持续发展至完全缺乏。 1.2雌激素开始时有所下降,继而开始出现一过性的代偿性相对升高阶段,然后进入长期雌激素绝对缺乏状态。雌激素水平随年龄下降的过程并非呈线性,而是波动性下降。 1.3FSH有可能升高或仍在正常水平,至卵泡完全耗竭后,才基本稳定在升高的阶段。 若对绝经过渡期妇女测定血FSH和E2水平,其结果可表现出多种形式,以下各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FSH↗E2↗或FSH↗E2↘ FSH→E2→或FSH→E2↘ 2临床表现 绝经过渡期以月经不规律为唯一的标志,其改变形式分3种:

2.1不规则出血即过渡期功血:10-20%。 2.2月经稀少:65%。 2.3闭经:10-15%40岁后突然闭经即绝经。 3绝经过渡期功血出血机制 3.1单一雌激素水平波动:无排卵型功血主要是雌激素长期作用,缺乏孕激素对抗。 3.2子宫内膜间质酸性粘多糖去聚合作用的异常。 3.3局部纤溶系统过度激活。 4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4.1增殖期子宫内膜较多见,只是在月经后半期或来潮前表现为增殖期状态。 4.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近年来国际妇产科病理协会(ISGP)对子宫内膜增生提出了新的病理分期: (1)单纯型增生:镜下特点是腺体数量增加,腺腔囊性扩张。 (2)复杂型增生:镜下特点是腺体增生明显,拥挤、结构复杂,呈背靠背现象。 (3)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改变。 以上三种增生发展致癌的几率依次为1%,3%,29%。 5绝经过渡期功血的诊断 5.1病史年龄,月经改变。 5.2妇科检查除外生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出血(如合并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5-25T17:08:56.6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0期作者:宋玉秀[导读]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妇产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各种临床指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42-02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的,临床也将该疾病称为更年期功血。先前对于该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多采取刮宫或者子宫切除方式,但是由于这样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伤害性比较大,因此逐渐退出临床[1]。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年龄45~55岁,平均(50.68±2.67)岁;出血期间常规检查病理报告显示患者均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血尿常规正常,无血液性疾病;子宫B超检查无任何占位性病变;未见任何服用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并且同意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出血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治疗。给予黄体酮8mg/d,口服,待出血停止之后剂量减半,4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待出血停止之后剂量减少至5mg/d,连续服用3个月。对于两组存在贫血的患者,使用相应药物纠正其贫血状况,并给予支持治疗[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通过彩超检测)及血浆激素指标: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治愈: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异常出血现象,治疗后患者的月经恢复规律或闭经;有效: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异常出血现象或出血量较少,在治疗后患者出血两明显变少;无效: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在治疗期间患者出血量变少,但是在停止用药后出血量又变多。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引起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根本原因是当女性卵巢功能开始处于衰退阶段时,卵泡将停止发育,周期性降低,进而使得卵巢无法周期性合成和释放雌、孕激素,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和变化,因此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此外,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心理压力大或者环境刺激均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分泌功能,此外情绪的不稳定对于疾病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如长期处于压抑、抑郁、焦躁、紧张的状态时,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子宫出血的概率大大增加。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规则、不完全、出血类型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相关,并且激素水平下降速度越快,出血量相对越多。子宫内膜的厚度同样对于出血有着重要的影响[3]。患者出血的量多少不定,量少的呈点滴状,量多则淋漓不尽,甚至有血块出现,严重的会导致贫血。出血时间从几天延续至数十周,病情严重的甚至持续数月,在此期间,往往会出现贫血的症状,例如头晕、乏力、心悸甚至晕厥,需要格外注意。 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拮抗剂,抑制下丘脑分泌LH-RH,进而使FSH、LH分泌减少;抑制垂体分泌LH和FSH,从而使卵泡的发育得到抑制;对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直接作用,促进其凋亡,引起卵巢残存卵泡的衰老,发生闭经,促进部分患者提前进入绝经期;使排卵延迟,诱导黄体溶解,使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竞争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孕酮的生物效应,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腺体的分泌活动减少,使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或萎缩,有效的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内膜退化而达到出血停止的治疗目的。米非司酮还使得孕激素诱导的雌激素受体的基因表达过程受到抑制,使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降低以及使孕酮诱导的分泌功能下降、进而使内膜的发育过程出现延缓,达到减少月经量或者闭经的作用。

分析综合护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分析综合护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6-13T10:22:21.3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作者:高艳秋 [导读]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艳秋 讷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讷河市 1613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妇科收治的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9.1±2.9)d,观察组(5.3±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贫血发生率 70.0%,观察组 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70.0%,观察组 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护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又称功血,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多为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其中月经周期紊乱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如病情迁延不愈,可引发贫血,甚至可出现出血性休克等症状[1]。据统计,妇科患者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生率为 10%~15%,且其中约 50%的患者处于更年期[2]。本文对 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对缩短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时间及改善预后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 50 例患者均为近两年我院妇科收治的功血患者,其基础体温均为单相型,其病情均经诊断性刮宫、临床症状分析被确诊为功血,其排除标准是:患有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有应用孕激素的禁忌症、发生妊娠相关疾病。这50 例患者发生阴道出血的时间为 10d-27d,平均出血时间为(17.3 ±4.2)d,其年龄为 16-48 岁,平均年龄为(20.2 ±6.8)岁,其中有 25例已婚患者,有25 例未婚患者。将这50例功血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5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有 14 例已婚患者,有 11 例未婚患者,其年龄为 20-35 岁,平均年龄为(20.6 ±5.9)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 15 例已婚患者,有 10例未婚患者,其年龄为 20-35 岁,平均年龄为(21.3±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基础护理。营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病区内禁止大声喧哗,护理工作不应安排在患者休息的时间,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睡眠。病房内设置温湿度剂,以患者舒适为宜。定期消毒,保持病室空气流畅。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保持卧床休息,可适当进行翻身、抬腿等活动,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做好记录,如患者出血量大,应立即给予止血,或提高做好相关医疗器材的准备,及时给予输血等对症治疗。保持患者外阴清洁,使用温水清洗,使用PP 粉溶液清洁会阴,预防阴部感染。 用药护理。由于患者多需采用激素治疗,用药时应严格遵医嘱,且禁止在临床症状减轻时自行停药或减量。因此,护士应详细告诉患者治疗方案及用药方案,激素治疗的原理、使用方式、遵医行为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正确用药的意识。护士发药后,在确认患者服用后方可离开,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停药后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停药后的阴道出血情况、出血量等情况。 日常生活护理。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劳累过度,饮食上注意结构合理,多食含铁、蛋白质及维生素类食物,以改善机体代谢、增强自身免疫功能,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阴道出血、贫血情况。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总满意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停止出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贫血 3 例,贫血发生率 5.1%,对照组患者发生贫血 12 例,贫血发生率 20.7%,两组患者贫血发生率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 <0.05)。 3.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内分泌疾病,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大类,排卵型主要是指有排卵功能的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而无排卵型主要是指更年期妇女,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失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症状,治疗上,排卵型患者主要以调整月经周期、止血及促进排卵等为主,而无排卵型患者则主要以减少月经出血量及止血为主。有关研究表明,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与功血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已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综合护理方案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女性从青春期初潮至更年期绝经过程中,均可能会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可见不规则出血等。传统护理方法是在治疗的同时开展护理并指导患者如何用药,该护理模式操作简单且无固定的规程模式,不利于统一管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的医疗理论不仅是将救治患者作当作医护人员的基本准则,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研究中,通过围绕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发现,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且患者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07T10:43:20.0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1期作者:徐书琴 [导读]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 415200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青春期功血是无排卵性功血的一种,属于子宫异常出血的范畴。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青春期卵巢功能和排卵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无规则阴道出血。其中患者卵巢有促使卵泡生长的雌激素,但缺乏排卵所必须的促黄体生长激素的高峰,因此不能正常完成排卵,这样就导致子宫内膜仅仅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发生增生变化甚至过度增生,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时,将会引发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本研究对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2~18岁,平均(15.08±2.45)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96±0.87)个月。试验组患者年龄13~18岁,平均(15.29±2.3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88±0.92)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让患者按照8㎎/次,1次/d的标准口服安宫黄体酮,连续治疗10d。若患者治疗后仍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则在治疗后5d开始再次给予其持续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 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入院后先让其按照10㎎/次,1次/d的标准口服米非司酮,在治疗后止血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每次用药量改为5㎎,让患者在术前口服药物,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进行测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7d后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患者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半年内未出现复发的情况为显效;治疗后10d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出血增多为无效。 2.2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3.讨论 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其中患者在月经初潮后2年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况十分常见,患者出现量较少且病情较轻时一般能逐渐完成自行调整,但在患者出现量较大且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时,将会导致其月经周期紊乱而引发青春期功血[1]。由于患者处在青

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 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 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分别接受妈富隆和乙烯雌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对 照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妈富隆;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 为了观察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9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 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给出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评价标准,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入院检查阴道流血时间8d-2个月之间,平均28.6±10.2d,病程1个月-2a,平均6.2±4.3个月,临床表现以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经量多为主,可合并痛经,经临床病理学检查排除器质 性病变,就诊之前未使用其他激素类药物,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宫内节育器、慢性代谢性 疾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7.2±10.8岁;18-20岁12例,20-40岁32例;对照组44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7.6±11.7岁;18-20岁10例,20-40岁34例。两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抗生素治疗,补充维生素、蛋白质、铁等营养物质。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接受乙烯雌酚治疗,1片/次,3次/d,持续治疗3d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时调整用量,增加间隔至3d,用量减少到30%,直至1片/d,持续用药21d,停药7d,3个月一疗程。观察组患者接受妈富隆治疗,3-4片/d,3次/d,连续治疗3d,同对照组3d后调整用量,直至1片/d,持续用药21d,停药7d,3个月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使用中华医学会妇科疾病分会制定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治疗 效果: 显效: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治疗结束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自主规律6次以上,无其他异 常和并发症; 有效:治疗期间有少量出血,对症治疗之后能够完成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自主规律6次以下; 无效:治疗3d后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出血量大,转而接受其他方式治疗。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