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简答题新

鱼类增养殖简答题新
鱼类增养殖简答题新

1、生长速度的表示方法?

生长速度的表示方法--(growth rate)

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值。

生长率的三种类型:

⑴、绝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生长的绝对值。⑵、相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生长的绝对值和这一段时间开始时鱼体体长和体重之比值。⑶、瞬时生长率(特定或内禀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生长率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后两者还可以用%表示。

绝对生长率一般只能用来比较同一种群或同一世代鱼的生长率,而相对生长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世代、不同种群或不同种鱼的生长率(两者都是将单位时间内的增长数,加到这段时间开始时体长、体重上,来描述鱼体的生长,不符合鱼的实际生长情况)。

瞬时生长率的优点是将单位时间中任何时刻的增长数,重新加在已经增长了的体长、体重上(现今使用最广泛)。

2、有些鱼类可以用那些外部特征来鉴别雌雄?

①同一世代的雌雄个体体形大小不一;②雌雄个体形体构造相异;③雌雄鱼体色不同;④珠星。

1、个体大小一般雌大雄小,但群体内各年龄组的个体混合在一起,光凭个体大小不

容易区分。(同一世代--如选留后备亲鱼,或开展单性别养殖)

2、结构差异如软骨鱼类的鳍脚,硬骨鱼类鳑鮍性成熟后的产卵管等

3、婚姻装隆头鱼科、海猪鱼科、鳑鮍和斗鱼等,在繁殖季节,雄体体色变得艳丽。

4、珠星许多鲤科鱼类到了生殖季节,雄鱼的吻部,鳃盖部,头背部及鳍条等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突起。

3、何谓鱼类早期发育(生活史)阶段?

在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4、卵的发育速率和成活受那些环境因子影响?

1、水温不同種類孵化時間不同, 一般浮性卵比沉性卵時間短,也受鹽度與水溫影響很大。

水温升高虽能促进卵的发育,但器官发育不完全

2、溶氧

通常,沉(粘)性卵对溶氧要求较低,而浮性和半浮性卵要求在含氧量较高的水环境条件下发育。当水中溶解氧不足时,会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停滞甚至窒息死亡。在生产上,孵化用水DO>3~4mg/L。鱼卵发育对溶氧要求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发育初期对氧的要求较低,而后逐渐增加,到仔胚心脏搏动、血液循环开始,耗氧量显著增加。鱼卵发育对溶氧的吸收是通过渗透获得的,因而要求水体流动。

3、水流、水质

4、光线

5、盐度未被污染的清新水质,可提高孵化率。受工业或农药污染的水,不能用作孵化用水。

偏酸或过于偏碱性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可用来孵化鱼苗

6、敌害生物

小鱼、蝌蚪、小虾、挠足类等对鱼卵和鱼苗都有严重的危害。

自然孵化受到的危害

甲壳类动物如肉食性的挠足类,枝角类,不仅能直接捕食鱼卵,还能利用附肢刺破卵膜吮吸鱼卵和仔胚为营养。

鱼类在产卵季节的一些鱼类,常以鱼卵为主要食饵对象

卵的质量

5、影响摄食效率的重要因子有哪些?

仔鱼自身发育程度---摄食及辅助摄食器官

视觉:

仔鱼均依靠视觉摄取活的饵料。一般仔鱼对食饵的敏感区约为10mm,即进入这一区域的食饵都能引起仔鱼的摄食反应。

口径

游泳能力和速度

如:饵料足够,仔鯡的初次摄食效率仅1%,而狗鱼可达30%左右。

影响摄食效率的---饵料因素

饵料大小、质量和分布密度是影响仔鱼摄食效率的重要因子。

饵料大小

仔鱼对饵料的选择主要是大小选择。

仔鱼摄取的饵料宽度,一般占其口宽的0.2~0.5 很少>0.8。

饵料的质量

影响仔鱼的发育和生长,进而对仔鱼的摄食效率产生影响。

饵料密度

仔鱼初次摄食要求一定的饵料(临界)密度。只有一定的食饵密度,才能使仔鱼引起摄食反应。

因此,寻求最适密度与与此相关的仔鱼密度是仔鱼饲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影响仔鱼摄食效率的---非生物因子

光照:仔鱼是视觉摄食者,没有光照就不能

产生视觉反应。

水温:水温影响仔鱼的游泳速度和摄食效率。

仔鱼摄食也存在最适温度。

6、鱼类个体发育早期食性的转化有何特点?

▲季节变化

季节---温度---鱼的摄食行为

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动:种类,丰度

水域中的理化因子存在季节变化,由此必然影响到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生物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消长,从而导致鱼类食性的季节变化。

例如在摇蚊大量繁殖的季节,鲤主要摄食摇蚊幼虫,而当摇蚊幼虫化蚊飞离水体后,鲤改以水底的蠕虫、腐屑和浮游甲壳类等为主要食物。

▲昼夜变动

温度,光照---鱼栖息习性、摄食方式

饵料生物的昼夜变动:种类,丰度

▲不同水域

饵料生物的种类和丰度

栖息场所不同引起的食性变化

不同栖息场所中生物组成的情况存在差异,因而鱼类在不同栖息场所的食物组成也不会相同。

洄游性鱼类在更换栖息场所时,食性发生变化。例如洄游性的鲑鳟类在海中生活时主要摄食小鱼,生殖季节在淡水中往往以水生昆虫为主或很少摄食。中华鲟在长江中上游生活时,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及植物碎屑等,当洄游至长江口咸淡水中时,主要食物是虾、蟹和小鱼。

在苗种培育中应注意什么?

7、水温对鱼类的影响?(见纸)

8、我国地表水质污染特点?

(1)我国北方地区水体污染往往比南方严重,西部比东部严重

(2)随各地降水量的多寡形成季节变化

(3)在我国大城市的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附近的水体污染较严重

9、降解性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分类有多种方法,现就污染物的降解特性和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分类。

1、该类污染物包括铝制品、汞盐、长链的苯酚化合物、DDT和次氯联苯等。在自然环境中这类物质不降解或降解很慢,也就是说,它们随着人为输入而在水体中逐渐积累起来。此类非降解性污染物不仅积累,而且还经常沿着食物链传递和富集。这类污染物一般通过移除和分离提取而减少,仅靠自然的降解过程来净化水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非降解性污染物质在水中的增加,从开始就对生物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使水体的生产力下降。

2、这类物质包括生活污水、工农副产品加工废物等。它们经自然过程能很快得到分解,

或在机械系统中分解。热污染也可包含在这一范畴中,它经自然方式很快消释。这类物质少量进入水体会增加水体的能量或营养物,使水体的生产力增加。但输入的能量超过水体负荷能力时也会产生问题,如出现藻类水华、藻类突然大量死亡等。

(二)按污染物的成分分类

1、重金属污染物

2、非金属无机有毒污染物

3、有毒有机物

4、耗氧有机物

5、病原微生物

6、酸、碱污染物

7、油污染物

8、热污染

9、悬浮固体物质10、放射性污染物

10、富营养化的生物学指标?

1、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生物种类数量减少,优势种个体数目大量增加。因此,可以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来表明富营养化程度。日本概括了湖泊富营养化和浮游生物优势种的关系,提出了从贫营养化向富营养化过渡时出现的浮游生物优势种名录,如上:

2、在贫营养湖中,硅藻类的小环藻等占优势,当过渡到富营养化初期,星杆藻等富营养化硅藻类成为优势种;再进一步富营养化,绿藻、蓝藻大量产生。因此,可根据植物种类组成来指示水环境的富营养程度。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1、感官恶化,不利观光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直接导致感官性状恶化,不仅透明度低、水色不良、表面有“水华”现象,藻体成片成团地漂浮,而且导致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大量的CH4、H2S和NH3等气体,散发出难闻臭味,降低旅游价值。

2、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氧降低,特别是深层水呈缺氧状态,影响鱼类及其他需氧生物的生存直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富营养化水域中大量繁殖的微孢藻等蓝藻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物质,对鱼类有直接毒害,甚至造成鱼类死亡。

3、影响作物生长以富营养化的水作灌溉用水,由于水中含有机质过多,会使土壤还原性过强,产生大量CH

4、H2S 和有机酸,造成作物生理障碍,影响养分吸收。用富营养化的水灌溉水稻,会抑制水稻苗期根生长,造成中后期徒长、倒伏、病虫害多,成熟不良。

4、水质变劣,净化费用增高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变劣,不宜饮用,造成城市供水困难。由于水体的沉淀、凝聚、过滤等处理遇到困难,必须增加净化费用。另外,由于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且可能有腐蚀性,有颜色,影响水质,降低工业产品品质。

11、鱼类性成熟年龄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种类型?

鱼类性成熟年龄大体上可分为3种类型:

1、低龄性成熟类型性成熟年龄为l龄或1龄以下。通常这类鱼性成熟个体体长小,它们或生活在高温水域;或从出生至性成熟生活的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变动;或整个生命周期较短。低龄性成熟有利于种的延续。例如洄游性的香鱼为1龄性成熟;热带与亚热带性罗非鱼2~3月龄即达性成熟。

2、中等年龄性成熟类型大多数鱼类属此类型,性成熟年龄为2~3龄或4~5龄。

3、高龄性成熟类型首次达到性成熟的指标除年龄外,体长也很重要。生态学上将最小体长的性成熟鱼称为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年龄在10龄左右或更高。这类鱼性成熟的体长较大。多生活于较高纬度,或年生长量较低。鲟形目鱼类大多属此类型,例如黑龙江鳇在15~20龄时才性成熟。

12、图示下丘脑-脑垂体-性腺的控制与调节生殖功能的动态反应?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原理

1、鱼类自然繁殖是在水温、水流、溶氧、光照、水位变化,以及性引诱和卵的附着物等外界条件制约下进行的。

2、当这些生态条件综合作用下刺激成熟亲鱼的感觉器官时,鱼即产生冲动,并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刺激下丘脑促使释放激素,使脑垂体间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卵细胞发生显著变化。在卵母细胞成熟变化过程中,滤泡膜破裂并进行排卵和产卵;雄鱼的精液量显著增加,并出现性行为。

(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激素及作用

硬骨鱼类下丘脑分泌的神经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RIF

与鱼类繁殖活动关系密切的下丘脑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RH)。

另一类与LRH作用相反的神经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因子(GRIF)---间接影响脑垂体GTH细胞的分泌活动。

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鱼类的内分泌腺及组织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肾间组织、胰腺和性腺等。

与鱼类性腺发育密切的内分泌腺主要是脑垂体和性腺,两者均能分泌相应的激素使卵母细胞或精原细胞发育成熟。

(一)鱼类脑垂体及其分泌的激素

1、脑垂体的位置和结构

鱼类脑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位于间脑的腹面,与下丘脑相连,分神经部和腺体部。

2、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

脑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较多,与鱼类繁殖活动密切的是促性腺激素(GtH)。GtH对生殖细胞发育成熟的调节主要通过性激素而间接起作用。

13、鱼类性腺发育的环境影响因素?(纸)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性腺发育、繁殖活动除受体内激素诱导、制约,同时也受外界环境包括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一、营养

四大家鱼长足的卵巢,GSI达到20%左右(鳗鲡高达50-70%)------说明卵巢成熟要积累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Pr 和fat)。

成熟卵巢物质成分:%水分55~75 Pr 20~33 fat 1~25 灰分0.7~2.2

卵巢中蛋白质的含量在性成熟早期(小生长期)增加最多,而此期正是原生质生长阶段。Ⅲ期以后,主要增长的是脂蛋白和磷脂类,蛋白质增加的比重反而不如早期多(卵黄生长阶段)。从Ⅱ期到Ⅲ期,体内蛋白质转化为卵蛋白质仅占5%,95%的蛋白质依靠外源;后期卵巢蛋白质直线上升,80%以上的蛋白质仍然靠外源。在卵巢生长季节,鱼类摄食一般总是优先满足性腺生长,外源营养阻断---从自身营养积累上进行消耗了

二、温度同种鱼达到性腺成熟的积温基本一致;每种鱼在某一地区开始产卵的温度是一定的,低于这一温度则不能产卵。

三、光照

光刺激通过中枢神经,引起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性腺发育。对春季产卵鱼类,延长光照期可促进性腺发育和提早产卵;对秋冬季产卵鱼类,缩短光照期可促进性腺发育和提前产卵。如山女鳟

四、水流

流水对某些鱼类的性腺发育成熟及产卵特别重要。鱼类的侧线受流水刺激→中枢神经使下丘脑LRH大量合成并释放,再触发脑垂体分泌GTH,诱导发情产卵。如家鱼的天然产卵场因降暴雨而水位猛涨,水流湍急,经数小时亲鱼即可完成从Ⅳ期卵巢向Ⅴ期的过渡而立即产卵。

五、盐度

固定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的鱼类,其繁殖时仍需与生长相同的盐度。而溯河或降海性鱼类,在性腺成熟的过程中,盐度起重要作用。如鲥和暗纹东方鲀的性腺发育成熟和繁殖必须在盐度低于0.5的淡水中进行;而鳗鲡和松江鲈的性腺发育和繁殖必须在盐度高的海水中进行;有些栖息于河口和半咸水的鱼类如梭鱼,性腺仅在盐度高于3的水体中才会发育成熟。

14、人工促使亲鱼成熟、产卵的方法?

生态法、生理法、生理生态法

15、鱼苗放养应注意的事项?

鱼苗放养前必须检查鱼苗培育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

鱼苗原来所处容器的水温与培育池水温差值不得超过±5℃。

必须待清塘药物的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养鱼苗。

同一池塘应放同批鱼苗,不同批的鱼苗个体大小和体质差异过大,游泳和摄食能力不同,影响鱼苗培育的成活率,规格也不整齐。

放养鱼苗最好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有风天应在鱼池的上风处放鱼苗,若在下风

处放鱼苗易被风吹到池边致死。

注意:鱼苗下塘安全水温≮l3.5 ℃,适宜水温18~23℃。如夜间水温较低,鱼苗到达目的地已是傍晚,应将鱼苗放在室内容器中暂养,水温保持20℃。下塘水温安全线

16、鱼苗下塘时的注意事项?(纸)

使鱼苗正值池塘轮虫繁殖的高峰期下塘,不但刚下塘的鱼苗有充足的适口饵料,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有丰富的适口饵料。

从生物学角度看,鱼苗下塘时间应选择在清塘后7~10 d,此时池塘正值轮虫高峰期。

1、依靠池塘天然生产力培养的轮虫数量不足,在鱼苗下塘后2~3 d内就会被鱼苗吃完。

2、所以,根据鱼苗下塘时间施有机肥料,促使轮虫的快速增殖,保证鱼苗下塘时有充足的适口饵料。

3、施肥后,轮虫高峰期的生物量比天然生产力高4~10倍,每升达8000~l0000个以上,鱼苗下塘后轮虫高峰期可维持5~7d。

4、轮虫达到高峰期后,视水质肥瘦,适时追肥,尽可能维持轮虫高峰。

生态适时下塘---这种利用下塘鱼苗食性转化与鱼池清塘后浮游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一致性,即在轮虫繁殖的高峰期鱼苗下塘称之为生态(池塘)适时下塘。

生态适时下塘原理

鱼苗池清塘、注水和施肥后,各种浮游生物出现高峰时间不同。一般顺序是: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挠足类

鱼苗入池,随着口裂增大,依次摄取的食饵对象是:轮虫---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校角类和挠足类。

鱼苗适时下塘,就可以利用两者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成活率。

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适时下塘,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

海水和半咸水池塘,大型桡足类是浮游动物优势种,其无节幼体也是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

当池塘中轮虫等浮游动物的数量不足时,可从较适合的自然生境中收集优质的浮游动物或其休眠卵,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定向培养优质天然饵料来解决鱼苗下塘的饵料问题。鱼苗下塘时注意鱼苗发育的适宜阶段的确定:

鱼苗必须待能平游、鳔充气(自主升降)、能主动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

鲤、鲢、鳙、草鱼苗的适宜下塘的时间在腰点出现期后12~24 h,此时的鱼苗已孵出4~5 d,鳔充气,能平游,处于混合营养阶段,需要开口摄食外界食物。

17、确定养殖鱼类的三个前提和侧重的考虑的八个方面各是什么?

这8 个字从多方面反映了养鱼生产各个环节的特殊性,同时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把各个要素形成一个对立统一整体:

水——养鱼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土质、周围环境等,必须符合鱼生活和生长的要求,且对鱼的品质没有负面影响。

种——要有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规格齐全、体质健壮、符合养殖要求的优质鱼种。饵——养殖对象要有数量充足、营养全面且不对鱼肉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适口饵料供应,主要包括池塘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和合理使用配合饲料等。

密——合理密养,鱼种放养密度维持在比较合理的高水平。

混——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的鱼类在同一池塘中同时养殖。

轮——轮捕轮放,在饲养过程中始终保持池塘中鱼类较合理的密度,鱼产品均衡上市。防——主要指及时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工作。

管——精细、科学的池塘管理措施。

18、淡水池塘混养、轮养技术优点?

不同食性的种类混养--合理、充分利用饵料

不同生活阶层的种类混养--合理利用水体空间

发挥养殖鱼类(或与混养的其它水生物)之间的互利作用,稳定/控制水质,提高养殖动物品质(体质/食品价值)

提高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

19、鱼类浮头的成因及轻重的判断?

(1)因上下水层水温差产生急剧对流而引起的浮头;

(2)因光合作用弱而引起的浮头

(3)因水质过浓或水质败坏而引起的浮头

这种水质,如不及时加注新水,水色将会转为黑色,此时极易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因缺氧而全部死亡,水色转清并伴有恶臭(俗称臭清水),则往往造成泛池死鱼事故。(4)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浮头

春季轮虫或水蚤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轮虫为乳白色,水蚤为桔红色)它们大量滤食浮游植物,当水中浮游植物滤食完后,池水清淅见底(渔民称“倒水”)。

观察浮头和衡量鱼类浮头轻重的办法

⑴观察鱼类浮头:通常在夜间巡塘时进行。

①在池塘上风处用手电光照射水面,观察鱼是否受惊。

②用手电光照射池边,观察是否有螺蛳、小杂鱼或虾类浮到池边。这又是为什么呀?

③对着月光或手电光观察水面是否有浮头水花,或静听是否有“吧咕、吧咕”的上浮水面呼吸的声音。

⑵判断浮头轻重:目的是采取相应不同的解救措施。

⑶判断方法:可根据鱼类浮头起口的时间、地点、浮头面积大小、浮头鱼的种类和鱼类浮头动态等情况来判别。

20、影响鱼类生长的外源因子有哪些?作用机理?

鱼类生长受内在的遗传基础和外在的生活条件所制约。遗传基础是决定鱼类生长发育速度的重要前提,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为鱼类快速生长提供有力保障。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外界因素有饵料、温度、光照、水质化学因子、水体大小等。

1.饵料

能量收支公式:C(食物能)=维持耗能[E(排泄能)+M(代谢能)] +G(生长能)食物的供应可能是影响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数量充足,质量合适,在适宜生存的理化环境条件下,鱼类可以达到最快的生长。如果营养水平仅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那么只能维持它的生命,而不会正常的生长。

2.温度(控制因子controlling factor)

水温→代谢速率→摄食强度→消化吸收

每种鱼都有一个最适温度,一般温水性鱼类的最适温度20-30℃;<15~10 ℃,食欲不振,生长慢;温度过高,代谢活动过大,消耗大。

1、温度能改变代谢速度,鱼是变温动物,其代谢强度在适温范围内与温度成正相关。提高温度必然导致维持需要量的增加,由于鱼更加活泼,摄食更多的食物。

2、生长速度决定于鱼类在维持所需要的能量之外,能否消化吸收更多的饵料。每种鱼都有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养殖生产上要抓住各种鱼类的适温季节,进行强化培育,以充分发挥鱼的生长潜力。

3.光照(指导因子directive factor )

光-光合作用-食物(初级生产力)

光-温度-代谢--摄食强度--消化吸收

光-内分泌/性腺发育

光线刺激,通过视觉器官和中枢神经,影响内分泌器官特别是脑垂体的活动,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较长时间的光照,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如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的虹鳟,温度为11.5℃,而每天用标准光照射12 h或18 h,反而比每天照射6 h生长慢。

光照与鱼类生殖腺的发育有一定关系,通过控制光照和温度的方法,可控制鲻的生殖腺发育,使它的卵巢在非繁殖季节能很好地发育起来,使鱼提早产卵。

溶解氧(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溶解氧-生化反应,变化速率(代谢)

溶解氧--代谢--食欲-消化吸收-生长

每种鱼都有一个临界氧浓度

4.化学因子

鱼在水中活动,必须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这样才能维持它们的生命活动。因此,水中含氧量的多少,会影响到鱼的生长,氧气不足时,生长会缓慢。

盐度

渗透压的调节具有一定的限度;渗透压的调节也需要消耗能量。

pH值

鱼类一般喜欢生活在微碱性的水体,过高过低都压制生长。

水中盐类总浓度必然影响鱼的渗透压调节关系,不适的水体盐度会阻碍鱼类生长。

鱼类对水质(特别是pH)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不仅生长受到阻碍,而且还会有死亡的危险。养鱼池一般都要求保持pH在中性或弱碱性。

5.水体空间大小

容纳鱼的总容积的大小,可以影响鱼的生长。实践证明,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大水体里生活的鱼要比小水体里的长得快,有“宽水养大鱼”说法。大水体中氧气充足、饵料丰富,栖息、活动场所广阔。

21、控制临界期表露的主要因子?

(1)、饵料的大小、质量和分布密度达到仔鱼初次摄食的需求。

(2)、仔鱼摄食机能(视觉、摄食、消化和运动等器官功能)的形成和适口饵料密度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致。

这些机能的形成,若与外界适口饵料密度高峰出现时间一致,则仔鱼顺利实现初次摄食;若早于或晚于外界适口饵料出现的高峰,则初次摄食成功率就降低,就意味着高死亡率。实际意义

在养殖实践中,提高供饵技术,保证及时、适口、适量供饵,就有可能控制临界期的表露。

22.网箱的基本结构组成?深水网箱以作业状态类型?

网箱一般由框架、箱体(网衣)、浮力装置、沉子及附属装置等。

框架材料

1、铝合金网箱、不锈钢网箱

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更像是中國傳統小網箱的現代版;

规格:12×12~25×25m不等,每个方形框架內可以设置独立的养殖空间。

设置海域:半开放性或开放性的海域;抗风浪效果较好,一般可以抵抗4~5m的海浪。特点:①工作空间大,通常具有較寬闊的通道,小型工作車可以在上通行,非常便於日常的生產操作及維護管理;②強度高,但柔韌性不及塑膠網箱;③价格昂贵,比使用浮式塑膠網箱高2~3倍。但,它不需要更多的其他配套設備以及宽敞的工作空間,很多的挪威養殖業主更喜歡使用這種網箱。

2、重力式全浮网箱(HDPE網箱、塑胶网箱)HDPE网箱

是目前国外使用最為廣泛的深水網箱

结构:由2~3道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焊接而成;网箱直徑一般為25~35m,深40m。

設計性能:抗風能力12級,抗浪能力5m,抗流能力小於1m/s,網片防附六個月。

区域:可設置在開放的海域,但不能設置在會受到颱風直接襲擊的海域。圓形的塑膠網箱可以適應相當惡劣的海況,而且幾乎不需任何維護,一般有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PE網箱

價格較低,是鋁合金網箱的1/4左右。

3、张力腿重力式网箱

網箱形狀:恰為傳統式網箱之倒置型,底部用拉索固於海底;

优点:箱體在水面5m以下不受波浪垂直拍打,可抵擋波高10m、流速2kn的海浪,強風浪下網箱體積縮小不超過25%。

养殖区域:設置在完全開放的海域,需要海區的深度至少要25m以上。以挪威為代表,是近10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養殖方式與設備;電腦技術、新材料技術、

防腐蝕技術、防汙損技術及抗紫外技術等高新技術。

4、碟形升降式网箱

法国的碟形网箱由浮杆及浮环组成。

浮杆:1×16M的镀锌钢管,作为中轴,既作为碟形网箱的中央支撑,又是主要浮力变化的升降装置;

浮环:周边用12根镀锌铁管组成周长80M,直径25.5M的十二边形环;

拉索:12条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与中央圆柱两端相连;

网衣:用Dyneema纤维Ultra Cross编结网装配成。

面积:600㎡、体积3000M3。

23.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哪些装置?

(1)、沉淀池

它是利用重力沉降的方法从自然水中分离出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自然水源中,含有许多细小悬浮物;循环水系统中,残饵、排泄物悬浮或溶解于养殖水中。可采取过滤的方法清除。

(2)、过滤器①、物理过滤器②、生物过滤器

(3)、消毒装置

养鱼系统中经过过滤的水还含有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因此有必要进行消毒

处理。目前常用的消毒装置为紫外线消毒器和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器

3、辅助设施的配置

(1).增氧

鼓风机增氧

具有风量大,风压稳定,气体不含油污等优点,但其气源来自未经过滤的空气,含氧量低,因此只适合于养鱼密度较小(载鱼量<10kg/m3)的开放式工厂化养鱼厂。

制氧机增氧。由空气中制取富氧(含氧量大于90%)或纯氧,通入养鱼水体中达到增氧的目的。适合于养鱼密度高(载鱼量>20kg/m3)的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厂。

液氧增氧液氧液氧罐

加温:加热设备(燃煤、燃气、电)、换热器、余热、地热等。发达国家如:丹麦。

降温: 交换器间接冷却(如养殖地下海水紧缺,可考虑使用普通地下井水间接降温--但要能打出常温井水,运行成本低才行);如使用制冷设备降温,耗电成本过高。

(2).调温

(3).其它配套设施

水泵、输水管道、变电设施、发电机组、饵料加工、小型冷库等。

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养鱼厂:自动控制系统。24.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哪些?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面积、水深、土质以及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等。

(一)池塘选址选址原则:小气候、施工难度、管理方便

1、周围环境要选择土质适宜、水源充足、水质达标,供电有保障,地形有利,交通和通讯便捷、通畅的地方建造鱼池。

2.水源和水质

淡水养殖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

其它水源:海洋、卤水、半咸水、水库水、各类地下水、山涧溪流等等……水质好,并(或经适当处理后)适合养殖种类。

3.土质

要求:

①土壤保水性好,透气性适中;

②堤坝结实,抗洪;

③没有对养殖对象有毒的污染物质。

适宜土质类型:粘土、壤土、沙壤土。

含腐殖质过高的土壤不宜建池。

土质池塘养1~2年鱼后,由于积存的残饵、鱼类粪便、生物尸体与泥沙混合,形成淤泥,代替了原有的土壤。通常在鱼种放养时,池底应保持5cm厚的淤泥,这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调节水的肥度有很大的作用。

(二)面积和水深

比鱼苗、鱼种池深、大。

优点:鱼活动空间范围广;受风力作用大。

风力:增加溶氧;还可使池塘上下水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

水体大,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不易突变,对鱼类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宽水养大鱼”的说法。同时,放养量和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均有大幅度增加。

(四)池塘改造

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之一。

高产稳产鱼池的要求:

①面积适中,一般养鱼水面以10亩左右为佳。

②水较深,一般在2.5m左右。

③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排水方便。

④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大水不淹,天旱不漏,旱涝保收。

(五)池塘的清整

池塘经一年的养鱼后,底部沉积了大量淤泥(一般每年沉积10cm左右)。故应在养殖结束后,干池清淤。清整好的池塘,消毒(注水—干法)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入鱼种。

25.成鱼池中叶轮式增氧机的作用?

在成鱼池中大多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它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3方面的作用。

(1)增氧作用

叶轮式增氧机一般能向水中增氧1.0~1.5kg/kW·h。当增氧机负荷水面较大时,只能在增氧机水跃圈周围保持一个溶氧较高的区域,使鱼群集中在这一范围内,达到救鱼的目的。

(2)搅水作用

叶轮式增氧机的搅水性能良好,液面更新快,可使池水的水温和溶氧在短期内均匀分布。据测定,在晴天中午用3kW叶轮增氧机对不同面积的鱼池开机试验表明,整个鱼池上下水层溶氧基本上达到均匀分布。

(3)曝气作用叶轮式增氧机运转时,通过水跃和液面更新,将水中的溶解气体逸出水面。其逸出的速度与该气体在水中的浓度成正比。

26.池塘养鱼管理内容?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

1.巡塘:

早晨如鱼类浮头过久,应及时注水解救。下午检查鱼类吃食情况,以便确定次日的投饵量。

2.池塘卫生:

池边杂草、池中杂物、食台清洗;

消毒:食台、食场。

3.水质调控

通常每月注水2~3次,每次加水5~10cm。配备增氧机:负荷≯1亩/kw,合理使用增氧机。

4.定期抽样检查鱼种长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细菌性烂鳃/出血病/肠炎病预防

在7月底、8月初和9月初,每隔20~30d用30g/m3的生石灰水(盐碱地鱼池忌用)全池泼洒,以提高池水的pH值,改善水质,防止鱼类患烂鳃病。防洪、防逃6.日志

内容:放养/饵肥/注水/防病/收获等及时分析/整理/定期汇总

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以便统计分析,及时调整养殖措施,并为以后制定生产计划,改进养殖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27.鱼类越冬死亡原因?

1.越冬鱼类规格小,体质差2.越冬池耗氧因子多引起缺氧3.水温太低引起鱼类代谢失调4.病害与营养不良

28.热带鱼类越冬方式?

1.利用工厂余热越冬2.塑料大棚及玻璃温室越冬3.利用地热水越冬4.利用小型锅炉越冬

29.活鱼运输方法?

1.封闭式运输

(1)聚乙烯塑料袋(2)橡胶袋囊运输

2.开放式运输

(1)开放式运输设备

小型运输设备大型运输设备专用运输卡车活鱼船铁路运输

(2)开放式运输密度

3.湿法运输4.低温无水运输(暂养降温装运放鱼

5.化学试剂在鱼类运输中的应用

麻醉剂氯化钠和氯化钙化学增氧剂抗生素缓冲剂氨吸附剂

30.渔业资源的特点?

渔业资源的特点

新旧更替和自身调节能力---可以通过繁殖、生长、死亡而进行更替;

游动性---一般说来,渔业资源不像农产品固定不动,而是游动的;

波动性---由于环境的影响,资源是波动的;

生产潜力较低---和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相比,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低,食物链损失大;产量的有限性---资源的产量是有限的,这是水环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渔业资源的基本单位一般是种群

31.渔业资源增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护措施?增殖对象的选择?

工程措施

即通过改善渔场环境,包括投放人工鱼礁(artifical fish habitat)、营造人工海藻林等办法,为鱼、虾、贝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生殖、索饵、逃避敌害等条件,促其自然增殖。1、人工鱼礁(鱼类人工栖息地)

一些海鱼喜欢集中在海底隆起的礁堆附近生活。

在美国的一般钻井平台周围,最先引来了一批较小的鱼虾,没多久,大鱼也来了。很快,这一带海域成了繁荣的鱼世界。奇怪的是,等钻井平台撤走,鱼群也消失了。

早期的渔民也发现在原来鱼类很少的海区中后来在沉船的附近却有大量的鱼类集群。我国沿海地区从1979年开设试验研究人工鱼礁,到目前为止,投放了各种类型的人工鱼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海洋牧场(综合措施)

“海洋牧场”一词是由陆地如草原牧场、森林牧场等引申过来。20;50年代中期,资源贫乏的日本最先使用了这个新名词。

用人工方法控制鱼类生长和繁殖,并为人类提供更多商品鱼的海上人工养殖区。

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冲绳、52000㎡、内置大型鱼礁3座、四周布置双层金属和合成纤维网;投饵船、水下电视监控。

生物措施

即人工增殖放流,向某渔业水域投放本底就有或本底没有(即移植性增殖)的生物苗种,使其在水域中索饵生长。

底播---其他移动缓慢和潜栖性种类

保护措施

包括限额捕捞、规定禁渔区、禁渔期、禁渔网具渔法、防止污染,使水生生物能在自然水域中休养生息、自然增殖,这在资源衰退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增殖对象的选择

一般选择标准: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自然死亡率低、食物链级次低、经济价值高、定居性或洄游距离小、活动性不大的地方群体,或者是回归性强的种类(洄游路线一定、回捕较容易)。

多营养层次放流:若有多个增殖培育对象,能使他们间的食物链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群落的稳定性就高,增殖效果也好。

生态位相异:选择食性、分布、繁殖季节等相异的不同生态类群的种群,进行多种类放流或底播增殖。

放流食物链级次高鱼类的缺点:其种群数量变动中,人为干预影响往往比环境因子更大,其种群难以形成大数量级的资源,因此,对肉食性的中高级鱼类来说,资源管理比增殖放流更重要。

适宜放流增殖的种类,如:洄游性较小的底栖鱼类,如鲆、鲽等;

对虾:生长快、食物链短,经济价值高;贝类:如鲍、扇贝、魁蚶等。

鱼类增养殖学以往试题库(9)

鱼类增养殖学以往试题库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 学年学期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名称《鱼类增养殖学》 A/B卷( A )卷 课程号 12412330 学分 4 学时 7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效应时间(5分): 2、成熟系数(5分): 3、补偿深度(5分): 4、氧债(5分): 二、填空题(30分) 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______;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________.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 的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 二、简答题:(24分) 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 2、如何判别罗氏沼虾幼体质量的好坏 3、扣仔蟹培育过程中,性早熟产生的原因分析

4、鳖卵孵化的最适生态条件有哪些。 三、问答题(26分) 1、对青、草、鲢、鳙进行人工催产的机制是什么?(12分) 2、试分析名特水产品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4分)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参考答案) 学年学期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名称《鱼类增养殖学》 A/B卷( A )卷 课程号 12412330 学分 4 学时 7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效应时间(5分):指鱼类从最后一次注射促性腺激素到开始产卵的这段时间。 2、成熟系数(5分):性腺重占体重的百分比。 3、补偿深度(5分):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浮游生物消耗氧气时的深度称补偿深度(UE)。 4、氧债(5分):水中耗氧性微生物,有机还原中间产物,无机还原物在厌氧情况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值称为氧债。 二、填空题(30分) 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4~3:1 ;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 2~3:1 。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微粘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 的团头鲂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 14~18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 2 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 17~20;适宜温度为 8~12℃。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10~12;适宜温度为26~28℃。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橘黄色;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紫红色,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灰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青绿色。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美国牛蛙、美国青蛙、棘胸蛙、虎纹蛙。 二、简答题:(24分) 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 黄、绿蟹是青蟹发育过程2种不同阶段的表现: 黄蟹是青蟹的蟹苗由仔蟹经3个月之后养成稍大的一点,性腺尚未成熟,体色为黄色,成为黄蟹;绿蟹是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饱满而肥大的蟹,也称青蟹。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2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一解释题 鱼类增养殖学池塘生态系统能流渠道池塘物质循环肥水下塘 相对怀卵量绝对怀卵量卵细胞的大生长期卵细胞的生理成熟与生长成熟人工授精鱼类性周期鱼类发情亲鱼游塘排卵产卵鱼类孵化出苗率受精率孵化率四定投饵效应时间下塘水花绝对生长分期注水 捕大补小轮捕轮放流水养鱼稻田养鱼氧债氧盈网箱养鱼成熟系数二问题 1、池塘生态的概念及研究单元?怎样理解池塘生态中物质循环具有双重使命? 2、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肥、活、嫩、爽”的生物学意义? 3、池塘淤泥的特性和功能?池塘如何消毒?生石灰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 4、影响家鱼性腺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亲鱼培育? 5、鱼类催产剂的使用剂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6、外源性激素对鱼类催产的作用机理?影响家鱼产卵、孵化的因素有哪些? 7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鲤垂体(PG)、LRH-A以及HCG催产的基本原理? 8、怎样理解“人工控制内塘中四大家鱼不能最终成熟”?比较鲤鱼和草鱼人工繁殖生物学技术的异同点? 9、鱼苗下塘前的准备工作?下塘水花的标准?鱼苗下塘时的注意事项? 10、鱼苗出塘时拉网锻炼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 11、提高鱼苗入池时的成活率技术措施?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技术措施? 12、增氧机如何使用?理解“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阴雨连绵半夜开增氧机”、“傍晚不开”。 13、鱼类浮头的原因以及预防和解除鱼类浮头的方法? 14、网箱养鱼是如何影响水域环境的?流水和网箱养鱼中怎样进行投饵驯化? 15、流水池塘产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6、“四大家鱼”与鲤鱼、鲫鱼之间混养的生物学基础?现代养殖条件下以鲫鱼为主的池塘中不能混养鲤鱼和草鱼的原因? 17、池塘水质管理的措施与管理要点? 18、稻田养鱼的生物学特性?稻田水质特点? 19、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运输途中的管理措施? 20、比较静水池塘与流水池塘的养殖特点和差别,以及管理重点? 21、养鱼高产的基本原理以及管理要点?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神题1

鱼类增养殖复习题 一、解释题(共5题,3分一题) 能流渠道(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的方式。 池塘物质循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动,首先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合成植物有机体,进入食物链,转到其他食植物的动物体,最后被分解为各种营养元素回到环境,这些被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再被绿色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这种物质传递的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肥水下塘: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 绝对怀卵量:亲鱼卵巢中的怀卵数,称为绝对怀卵量。 成熟系数:性腺重占鱼体重的百分比 卵细胞的大生长期:卵细胞中卵黄大量累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大量蓄积,卵黄充满细胞质的时期 卵细胞的生理成熟与生长成熟: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熟变化。起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Ⅳ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生长成熟。即亲鱼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能够进行催产。而发育到生长成熟的卵细胞,在内源或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进行二次成熟分裂,即减速分裂和均等分裂。在次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紧接着成熟卵母细胞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等待受精,称为生理成熟。 性周期:鱼类的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周期变化的现象。 相对怀卵量:绝对怀卵数比上体重。 亲鱼游塘:亲鱼达到性成熟后,为了寻找鱼巢,在养殖水体中,成群地沿池塘边缘游动的现象叫做“亲鱼游塘” 鱼类发情:成熟亲鱼在催情剂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出现雌雄鱼相互追逐的兴奋现象。理论耗氧值:在溶氧充分供应时有机物的耗氧值。 出苗率:下塘鱼苗数占受精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孵化的指标。 受精率: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催产效果的指标。 氧债:是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五级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 效应时间:指亲鱼最后一次注射催产剂到开始发情高潮的时间。 下塘水花:卵黄消失;能正常的艇游,能垂直运动;腰点出现。 绝对生长:是鱼类在单位时间内长度和体重的增长量。表示鱼类一年、月、日的生长速度。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鱼体小,池塘的水深保持在50-60厘米,以后每隔3-5d注水一次,每次10-20厘米,共加水3-4次,最后达到最高水位的养殖方法。 捕大补小:分批捕出成鱼后,同时补防鱼种或夏花。 四定投饵:定质:饲料必须新鲜,不腐败变质。草类须鲜嫩、无根、无泥、鱼喜食。饵料的大小应与鱼的口裂一致,以加强饵料的适口性。 定量:使鱼类吃食均匀,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吸收率,减少疾病,有利于生长。每天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等灵活掌握。 定时:投饵必须定时进行,以养成鱼类按时吃食的习惯,提高饵料利用率。 定位:就是投饵要有固定的地点,使养成到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 流水养鱼:是在水体不断流动的鱼池中,高密度放养鱼类进行人工强度投饵,使鱼类快速生长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养鱼方式。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一、名词解释 1.养殖和增殖 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对水体中原有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保护,使其形成渔业产量。 2.仔鱼和稚鱼 仔鱼: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鱼苗。 稚鱼: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鱼苗。 3.鱼苗和鱼种 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 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 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5.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6.增养殖水域和水域环境 增养殖水域:指所有适宜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及洄游的水域。 水域环境:指水生经济动物生存所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7.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 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 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 8.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 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 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 9.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 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 10.水域生产力和水域鱼产力 水域生产力: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生物有机质的能力。 水域鱼产力:指自养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再转化到鱼类的生产能力,是水域内在的产鱼潜力,即水体在不投饵、不施肥,依靠天然饵料(初级或次级生产力),通过逐级营养层次的能量转化,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量。 11.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 水生生物资源:是指以水域、滩涂为主要栖息、生长、繁衍场所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

DB21∕T 2062-2013 大型水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DB21∕T 2062-2013 大型水库鱼类增养殖技术 操作规范 B 50 DB21 辽宁省地点标准 DB 21/T XXXXX—XXXX 大型水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XXXX - XX - XX公布 XXXX - XX - XX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 (报批稿)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辽宁省震瀚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起草。

大型水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水库的环境条件、放养对象、鱼种放养及养殖生产治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地区的水库鱼类增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3环境条件 水库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11607 和NY5051的规定。 4放养对象的选择 4.1放养对象的选择原则 4.1.1 理化性质 水体的物理化学性状习惯放养对象的生存。 4.1.2 饲料要求 水体的饵料基础能够保证放养对象形成相当大的种群生物量。 4.1.3 放养对象 放养对象要达到对饵料的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个体较大,经济价值高,苗种容易获得;不掠食其他鱼类;容易捕捞。 4.2要紧放养鱼类的选择 4.2.1 放养对象 放养对象要紧有鲢、鳙、草鱼、团头鲂、青鱼、鲤鲫鱼、亚洲公鱼、大银鱼等。

鱼类增养殖讲义

《鱼类增养殖》讲义 绪论 绪论重点 鱼类增养殖学-掌握 鱼类增养殖业简史-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鱼类增养殖的成就-掌握 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了解 我国鱼类增养殖存在的问题-掌握 我国鱼类增养殖的发展趋势-掌握 水产养殖业面临21世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强劲挑战-了解 加快渔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了解 一、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 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包括养殖和增殖二个部分: 鱼类养殖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 鱼、工业化养鱼、港养、海水网箱养鱼等; 鱼类增殖包括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 等)鱼种人工放流增殖、水域养殖环境保护和自然增殖等。 鱼类养殖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①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鱼苗; ②鱼苗经过数十天至数月培育成鱼种; ③鱼种经过数月或经1~2年养成食用鱼; ④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 池塘养鱼则完整地包括上述四个生产阶段;而河道、湖泊和水库养鱼、港养往往由池塘供应鱼种,养成食用鱼。 至于鱼类增殖中的鱼种人工放流,其鱼种来源也是由池塘养殖供应。 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鱼类增养殖学科的发展,相继建立起: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水产增养殖学、特种水产养殖学、海水鱼类增养殖学等学科。 由于这些学科的基本原理相同,故合并为一门学科——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以研究养殖对象的生态、生理、个体发育和群体生长为基础,研究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殖和增殖技术等的一门科学。 学科性质:应用科学 鱼类增养殖学研究的目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我国水域的鱼类资源,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人类提供优质的鱼体蛋白质。 二、鱼类增养殖业简史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技术精堪,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 1.甲骨卜辞证明我国殷商时代即开始在池塘中养鱼。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养殖是上海海洋大学的重要特色课程之一,具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连续性。它一直受到大学和学院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大学的鱼类文化教学始于1950年的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养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四代人的努力,已成为中国著名的鱼类养殖课程。 奠基阶段(1950-1980) 它们为在中国建立“鱼类文化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陆桂教授(自然水域水产养殖专家)和谭玉君教授(中国池塘鱼类养殖专家);他们编写了第一部关于中国池塘鱼类文化的专着,以及最早的高校天然水域鱼类繁殖和池塘鱼类文化的教材,并编辑或主持了几乎所有中国高校鱼类繁殖和水产养殖的教材。中国。 发展阶段(1980-2000) 每个教授都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并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鱼类养殖的内涵。代表:李思发教授(种质资源与育种专家),陈麻康教授(育种生态学专家),姜仁良教授(生殖生理学专家),王道尊教授(营养与饲料学专家),王麻康(育种生态学专家)吴教授。(水环境控制)专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并撰写了多篇学术专着,已成为世界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水产养殖专家,被公认为是鱼类水产养殖的重要研究和教学基地之一在中国国内外。2004年,他获得了上海市优秀的鱼类养殖教材。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大学的肯定:卢桂,谭玉军,李SIFA,陈马康,姜仁良,王道尊和王武教授都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接受者。

创业阶段(2001年至今) 他们知识面广,年轻而充满活力,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并创立了“鱼类育种科学”。该课程整合和完善了池塘鱼类养殖,内陆水产养殖,特殊水产养殖,海水鱼类改良和淡水捕鱼的传统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现代鱼类养殖的前沿理论和实用技术,从而满足了鱼类的养殖需求。21世纪水产养殖本科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鱼类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最重要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成员包括:王武,李嘉乐博士(种质资源研究方向),程永旭博士(营养和饲料研究方向),李英森(水生态学研究方向),吴家敏(生殖生理学研究方向)等。它们已成为该课程的骨干。课程组创建了“51234项目”教学要求,“ 3 + X”实践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教学体系,取得了突出成绩。2005年,“鱼类养殖”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的支持,学校还资助制作了“鱼类富集和水产养殖CAI课件”,同时大量教学视频从生产线上进行拍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上海海洋大学的第四代“鱼类文化”老师正在蓬勃发展。他们通过老教师的“教学,帮助和领导”一直处于教学和科研的最前沿,并且为该课程的建设而努力。他们是陈在中副教授(博士),讲师刘立平(博士)和助理教授吴绪干(硕士)。

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增养殖试题

水产养殖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函授)考试 《鱼类增值养殖学》试卷(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08级 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鱼类中属中下层鱼类的是(),属中上层鱼类的是()。 A 鲢鱼 B 青鱼 C 鲤鱼 D 石斑鱼 2、按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下列鱼属热带鱼类的是(),属冷温不性鱼 类的是()。 A 鳗鲡 B 大菱鲆 C 石斑鱼 D 虹鳟 3、某些鱼类在性成熟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下列鱼类中属雌性先熟型的是(),属雄性先熟型的是()。 A 黄鳝 B 黄鳍鲷 C 罗非鱼 D 黑鲷 4、鱼类人工繁殖时,各种催产剂均需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制成悬浮液后,方能 注入鱼体。注射药液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尾鱼注射剂量为()ml。 A 10~12 B 0.5~1 C 7~8 D 2~4 4、根据鱼类的食性特点可将其食性分为滤食性鱼类和捕食性鱼类,我国主要养殖鱼类 鲤鱼属(),石斑鱼属()。 A 滤食性鱼类 B 植食性鱼类 C 杂食性鱼类 D 肉食性鱼类 5、干法清塘生石灰的用量一般每 667m2水面用()kg,如淤泥较多可酌量增加10%左右。 A 125~150 B 25~50 C 100~125 D 60~75 6、静水养鱼池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A 空气溶入 B 人工增氧 C 药物增氧 D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7、海水鱼类一般喜欢在()的水中生活。 A 酸性 B 中性偏碱性 C 中性 D 碱性 8、在轮捕轮放养鱼池中每年轮捕()次为宜。 A 1~3 B 3~5 C 5~7 D 7~9 9、鳖卵孵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积温值,通常鳖卵孵化积温为 36000 度·小时左右。根据孵化积温可推算出壳时间,如在平均孵化温度为 33℃时,孵化所需天数为()天。 A 33 B 45.5 C 33.5 D 60 10、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提纲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提纲 一、填选 1.按照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主要养殖鱼类可以分为热带鱼类、温水鱼类、冷水鱼类和冷温鱼类。 2. 鱼类的泪游根据其泪游方向可分为溯河洄游、降河洄游;根据其目的可分为产卵洄游、越冬洄游、索饵洄游。 3.鱼类食性的阶段性变化分为内源营养、混合营养和外源营养。 4. 虑食性鱼类的代表种类有鲢鱼和鳙鱼。 5.水体中氨态氮,随着温度升高,毒性增强;pH升高,毒性增强。 6.人们常将毒物按其对鱼或其它生物的毒性大小分为剧毒物、高毒物、中毒物、低毒物和微毒物。 7.处理养殖用水和废水时,根据所采取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8.鱼类卵巢一般成对,位于体腔背壁.根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游离卵巢和封闭卵巢两种类型。 9.鱼类精巢一般成对,位于腹部两侧,呈囊状.依其显微结构可分为壶腹型和辐射型两种类型。 10.影响鱼类精子活动和寿命的因素主要有盐度、水温、pH值、氧和光线。 11.常用的鱼类精液抗冻剂有二甲亚碗(DMSO)、乙二醇或甘油等,另外卵黄、 蜂蜜、葡萄糖和牛奶等也有一定的抗冻作用。 12.影响鱼类卵子发育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氧气、温度、营养、光照。 13.鱼类催产剂的注射依据注射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体腔注射和肌肉注射。 14.池塘养鱼时日投饵量的确定的“四看”原则指的是依据水温、水色、天气、 摄食情况等确定投饵量。 15.池塘养鱼时日投饵的“四定”原则指的是依据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16.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益生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等。 二、名词解释 1. 鱼类增养殖学:研究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增养殖技术及其与养殖水域生 态环境关系的科学。 2. 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 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剌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称为生殖洄游。 3.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质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使曾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本体的净化或自净。狭义的净化作用只是指生物的净化作用。 4. 半数致死浓度: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有50%的实验生物致死的毒物浓度。 5.绝对怀卵量:一尾雌鱼在一个繁殖季节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数。 6.鱼类浮头:水体溶氧较低,鱼呼吸受抑,上浮水面头朝上、口部稍露出水面,鱼体与水面呈一夹角,呼吸表层溶氧的现象。 7.工程化养殖:采用一定的工程设施和水处理设施设备并密切结合养殖管理技术,对养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流、水质、光照)和饲料等进行人工调控,为养殖生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高产、高效。 8.鱼类人工繁殖:是在人为控制下,通过生态、生理的方法,促使亲鱼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在适当的孵化条件下发育成鱼苗的生产过程。 9.生长成熟:是指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熟变化。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IV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生长成熟。 10.效应时间:亲鱼自末次注入催产剂到发情产卵的时间间隔叫做效应时间。 11.仔鱼后期:是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楼分化为背、臀和尾三个 部分并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此外腹鳍也出现。

鱼类增养殖学整理资料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 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 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 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 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 5、科学的养殖管理 6、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 2、何谓综合养鱼?

以池塘养鱼为主,兼营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和农畜产品加工的一种生产方式。 3、何谓用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 择的产物。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1、生长快 2、食物链短 3、食性或食谱范围广,饲料容易获得 4、苗种容易获得 5、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鱼的养殖技术

红罗非鱼养殖技术 (也适用于养殖黑色罗非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罗非鱼适应能力强,产量高,适合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和流水池高密度养殖。 1、养殖条件 红罗非鱼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不论新、旧、深、浅的池塘均可养殖,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可在盐度0-30‰的水域中生活,耐低氧,适温范围15℃-32℃。高产池塘要求水源好,,盐度0-30‰,排灌方便,面积4-10亩,水深-3.0米,并配备1-2台的叶轮式增氧机。 2、苗种放养 对于淤泥较深的池塘,每年清理一次,淤泥厚度应在15cm以下。 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kg生石灰,约过5-7天后开始回水,每亩施已发酵腐熟的畜禽粪肥(基肥)150-250kg,施肥7天后放养红罗非鱼鱼种。 由于红罗非鱼苗种起捕运输易受刺伤,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进行浸种处理7-15分钟。 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2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7000尾;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5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75-100尾/平方米。 3、投饲管理 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

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一32%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5%计算,每日分2-3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4、水质管理 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池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黄绿色,在高温季节每月应追施磷酸一铵肥1-2次,每次每亩,透明度20-25cm。每亩每米水深用10-15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 5、鱼病防治 红罗非鱼抗病力强,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很少得病,但在养殖条件不好时也会发病死亡,影响成活率。冬春季节受冻伤或运输、拉捕受伤容易引发水霉病,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季节主要病为嗜水性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主要是养殖水质变坏、低氧、饲喂不善等应激因素导致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该病可以用三黄粉、免疫多糖、维生素E、维生素C、肌醇、盐酸土霉素、磺胺类、氧氟沙星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在高温季节宜少用或不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剂,调节水质应以有益微生物制剂为主,如光合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每月2-3次,总之防治鱼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做好日常管理是防病的关键。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和思考题(2012年4月) 继续教育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2011级 2011-2012(2) 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鱼类增养殖;集约化养殖、健康养殖。 2、何谓增殖?鱼类增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4、评价一种鱼类作为养殖对象渔业品质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5、鱼类的种、亚种、种群;变种、品种、品系。 6、简述养殖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 7、鲢鳙是怎样摄食浮游生物的? 8、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养殖鱼类生长的一般规律。 9、相对生长、瞬时生长率、性成熟年龄、性周期、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 10、简述养殖鱼类性成熟年龄和性周期过程。 11、简述养殖鱼类产卵繁殖要求条件、生殖行为和产出卵的性质。 12、简述养殖鱼类的栖息习性。 13、简述养殖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生存范围、最适生长和繁殖适温) 14、浮游植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5、精养鱼池浮游植物发生发展的顶级群落是什么? 16、怎样理解“肥、活、嫩、爽”? 17、怎样评价蓝绿藻和鞭毛藻类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8、浮游动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9、简述池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及其作用。 20、简述维管束植物在湖泊水库渔业生态中的作用。 21、简述腐屑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简述深水湖泊水温分层现象(温跃层)。 23、何谓氧债?养殖池存在氧债的危险是什么? 24、简述养殖池发生密度流的条件及对水质的影响。 25、简述养殖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与消耗及其变化规律。 26、改善养殖池溶氧状况的措施和办法有哪些? 27、养殖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和水质调控的措施和办法。

鱼类增养殖简答题新

1、生长速度的表示方法? 生长速度的表示方法--(growth rate) 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值。 生长率的三种类型: ⑴、绝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生长的绝对值。⑵、相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生长的绝对值和这一段时间开始时鱼体体长和体重之比值。⑶、瞬时生长率(特定或内禀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生长率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后两者还可以用%表示。 绝对生长率一般只能用来比较同一种群或同一世代鱼的生长率,而相对生长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世代、不同种群或不同种鱼的生长率(两者都是将单位时间内的增长数,加到这段时间开始时体长、体重上,来描述鱼体的生长,不符合鱼的实际生长情况)。 瞬时生长率的优点是将单位时间中任何时刻的增长数,重新加在已经增长了的体长、体重上(现今使用最广泛)。 2、有些鱼类可以用那些外部特征来鉴别雌雄? ①同一世代的雌雄个体体形大小不一;②雌雄个体形体构造相异;③雌雄鱼体色不同;④珠星。 1、个体大小一般雌大雄小,但群体内各年龄组的个体混合在一起,光凭个体大小不 容易区分。(同一世代--如选留后备亲鱼,或开展单性别养殖) 2、结构差异如软骨鱼类的鳍脚,硬骨鱼类鳑鮍性成熟后的产卵管等 3、婚姻装隆头鱼科、海猪鱼科、鳑鮍和斗鱼等,在繁殖季节,雄体体色变得艳丽。 4、珠星许多鲤科鱼类到了生殖季节,雄鱼的吻部,鳃盖部,头背部及鳍条等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突起。 3、何谓鱼类早期发育(生活史)阶段? 在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4、卵的发育速率和成活受那些环境因子影响? 1、水温不同種類孵化時間不同, 一般浮性卵比沉性卵時間短,也受鹽度與水溫影響很大。 水温升高虽能促进卵的发育,但器官发育不完全 2、溶氧 通常,沉(粘)性卵对溶氧要求较低,而浮性和半浮性卵要求在含氧量较高的水环境条件下发育。当水中溶解氧不足时,会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停滞甚至窒息死亡。在生产上,孵化用水DO>3~4mg/L。鱼卵发育对溶氧要求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发育初期对氧的要求较低,而后逐渐增加,到仔胚心脏搏动、血液循环开始,耗氧量显著增加。鱼卵发育对溶氧的吸收是通过渗透获得的,因而要求水体流动。 3、水流、水质 4、光线 5、盐度未被污染的清新水质,可提高孵化率。受工业或农药污染的水,不能用作孵化用水。 偏酸或过于偏碱性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可用来孵化鱼苗 6、敌害生物 小鱼、蝌蚪、小虾、挠足类等对鱼卵和鱼苗都有严重的危害。 自然孵化受到的危害 甲壳类动物如肉食性的挠足类,枝角类,不仅能直接捕食鱼卵,还能利用附肢刺破卵膜吮吸鱼卵和仔胚为营养。 鱼类在产卵季节的一些鱼类,常以鱼卵为主要食饵对象 卵的质量 5、影响摄食效率的重要因子有哪些? 仔鱼自身发育程度---摄食及辅助摄食器官 视觉: 仔鱼均依靠视觉摄取活的饵料。一般仔鱼对食饵的敏感区约为10mm,即进入这一区域的食饵都能引起仔鱼的摄食反应。 口径 游泳能力和速度

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增养殖学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 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 本人已阅读并且透彻地理解了“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考场规则”和“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理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按有关条款接受处理。 承诺人签名: 日期: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40分) 1.氧债: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好氧值受到 抑制的那部分氧的量。 2.排卵:指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中脱离出来到卵巢腔成为游离的成熟卵子的过程。 3.孵化:指受精卵经胚胎发育至孵出鱼苗为止的全过程。 4.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催情剂(末次注射)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 5.补偿深度: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量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耗氧量相等时 的水深。 6.夏花:鱼苗经18-22d培养,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夏花,又称火片、寸片。 7.清塘: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8.养殖周期:是指饲养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

9.混养:指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栖息习性、食性、生活习性等),充分运用它们相互有 利的一面,尽可能地限制和缩小它们有矛盾的一面,让不同种类和同种易龄鱼类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生长,从而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 10.轮捕轮放:是分期捕鱼和适当补放鱼种,即在密养的水体中,根据鱼类生长状况,到一 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放鱼种,以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和单位面积鱼产量。 二.简答题(60分) 1.家鱼人工催产原理(p203(一)催产基本原理) 2.混养(p267) 3.盐碱地改造(p265) 4.池塘氧气分布(p55)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word精品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和思考题(2012年4 月) 继续教育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2011 级2011-2012 (2) 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鱼类增养殖;集约化养殖、健康养殖。 2、何谓增殖?鱼类增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4、评价一种鱼类作为养殖对象渔业品质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5、鱼类的种、亚种、种群;变种、品种、品系。 6、简述养殖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 7、鲢鳙是怎样摄食浮游生物的? 8、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养殖鱼类生长的一般规律。 9、相对生长、瞬时生长率、性成熟年龄、性周期、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 10、简述养殖鱼类性成熟年龄和性周期过程。 11、简述养殖鱼类产卵繁殖要求条件、生殖行为和产出卵的性质。 12、简述养殖鱼类的栖息习性。 13、简述养殖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生存范围、最适生长和繁殖适温) 14、浮游植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5、精养鱼池浮游植物发生发展的顶级群落是什么? 16、怎样理解“肥、活、嫩、爽”? 17、怎样评价蓝绿藻和鞭毛藻类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8、浮游动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9、简述池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及其作用。 20、简述维管束植物在湖泊水库渔业生态中的作用。 21、简述腐屑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简述深水湖泊水温分层现象(温跃层)。 23、何谓氧债?养殖池存在氧债的危险是什么? 24、简述养殖池发生密度流的条件及对水质的影响。 25、简述养殖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与消耗及其变化规律。 26、改善养殖池溶氧状况的措施和办法有哪些? 27、养殖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和水质调控的措施和办法。

鱼类增养殖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鱼类养殖的概念: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 2、养殖方式: (1)精养:在单位水体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大管理强度下的养殖方式 (2)半精养:在管理强度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上介于精养和粗养之间 (3)粗养:在单位水体内投入较少人力、物力,因而产量较低;一般不进行投饵、施肥,只进行放养或放流和一般看护、捕捞等基本管理三种 3、池塘养鱼的地位:池塘养鱼是我国传统的养鱼方式,是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立足点: (1)池塘养鱼完整包括鱼类养殖的四个阶段:亲鱼培育、获取鱼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 (2)池塘养鱼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3)湖泊、海域的鱼类养殖所需的鱼种均由池塘养鱼提供 (4)港塭养鱼等技术大多在池塘养鱼的理论和技术上发展 4、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 (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 (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 (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 (5)科学的养殖管理 (6)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 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1、我国鱼类资源: (1)内陆土著淡水鱼类 (2)过河口洄游性鱼类及河口半咸水鱼类 (3)国外引进的养殖鱼类 (4)沿海海水鱼类 (5)我国珍惜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2、养殖鱼类的选择: (1)所养鱼类以生产的整体效益(社会、经济、生态)为目标,为发展生态渔业创造条件 (2)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包括:生长快、食性广、鱼苗多、食物链短、适应性强(在生产上要考虑市场、温度、水体、饲料、混养可行性、实力等因素。) 3、食性:滤食性,鲢鱼、鳙鱼(取食方式:滤食,挖食,刮食,猎食,吞食) 草食性,草鱼,团头鲂 杂食性,鲤鱼,鲫鱼 肉食性,青鱼,鲈鱼 刮食性,鲮鱼,鲴科鱼类 4、鱼类的生长分为体长和体重两个方面的生长,鱼只要活着,就在生长,只是咋生长速度上有差别。鱼类的首次性成熟之前的阶段,生长最快,该阶段称为青春阶段;性成熟后生长速度明显缓慢,并且在若干年内变化不大,称成年阶段;最后阶段称衰老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鱼类养殖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 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 -16‰)、淡水(0.5‰以下)

鱼类增养殖(3)

一、养殖鱼类的选择P14 1、市场——价格高(如鳜鱼、大菱鲆和石斑鱼等),需求量大(如家鱼); 2、品质——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3、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鳜鱼、罗非鱼); 4、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如鲢鱼、草鱼); 5、食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鱼、团头鲂、鲢、鲤和鲫鱼等); 6、苗种——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决(如家鱼;而鳗鲡至今未解决;黄鳝、石斑鱼大批量繁殖困难); 7、习性——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抗病)强(如家鱼;而虹鳟、牙鲆、石斑鱼要求高); 8、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集约化养殖(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效益高)。 我国被选择作为养殖的鱼类已达80多种,但真正被广泛养殖的仅20多种。 二、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P17 1、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口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2、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团头鲂和长春鳊等。均摄食水草或幼嫩陆草。 3、杂食性鱼类:如鲤、鲫鱼、鲮鱼、罗非鱼等。其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除摄食螺蛳、河蚬、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外,也摄食水草、丝状藻类、水蚤、腐屑等。 4、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有捕食其他鱼类为食的凶猛鱼类,如鳜鱼、鳡鱼、红鳍原鲌、乌鳢、鳗鲡、石斑鱼、真鲷、牙鲆等;也有性格温和,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物的鱼类,如青鱼以螺蚬类为食,黄颡鱼、江黄颡鱼、鲇鱼、长吻鮠等摄食水生昆虫、虾类、小杂鱼和其他底栖动物。 鲢、鳙的滤食器官: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鳃耙管)组成。 三、氨(NH3)P62 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氨(NH3)有三个方面: ①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生氨; ②水缺氧时,含氮有机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 ③水生动物的代谢一般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 氨易溶于水,在水中生成分子复合物:NH3·H2O,并有一部分解离成离子态铵(NH4+),形成如下化学平衡: NH3·H2O = NH4+ + OH- 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H4+)总和称为总铵。 四、整塘和清塘:P238 整塘:就是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泥;将塘底推平,并将塘泥敷贴在池壁上,使其平滑贴实;填好漏洞和裂缝,清除池底和池边杂草;将多余的塘泥清上池堤,为青饲料的种植提供肥料。 清塘:就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生石灰清塘(干法清塘、带水清塘)茶粕清塘、漂白粉清塘、氨水清塘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

1、广义、狭义的渔业、主要养殖方式? 广义:是指捕捞、养殖、水产品的深加工、渔需如网具、渔具、饵料、药物、渔船等、渔业环保、渔业管理如规章法规、渔业管理、技术; 狭义;是指捕捞如海洋捕捞、淡水捕捞;养殖如海水养殖、淡水养殖; 主要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淡海水养殖、海岸、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 2.选择养殖种类的依据? ①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产,订单渔业;其中市场包括;国内外市场,当前市场与潜在市场; ②经济效益:养殖成本,销售价格,盈利水平,现时效益,长远效益; ③生产性能:生产速度,食性,饵料转化率,抗病以及对环境的适应; ④食品价值:规格大小、营养价值、食用感等; ⑤苗种来源:引进“自繁、自育、自养”三自方针的苗种供应条件; ⑥饵料供应保障和肥料来源; ⑦社会、生态效益:均衡上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水域生态平衡等。 3高产池塘基本条件、池塘种类、按用途分类、池塘“五改”? 基本条件 ①水源:良好而可靠的水源,是加强和发展池塘养殖的最基本的条件; ②面积:养殖面积适中,宽水养大鱼; ③水深:水深适宜,一寸水一寸鱼(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放养量与产量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提高的,深水如高楼,层层有鱼游) ④形状:地形要求东西走向;长方形,规格整齐(长宽之比2:1,3:2,5:3) ⑤土质和底质要好; ⑥池埂坚固,稳水,坡度合理,埂宽恰当,一般边坡斜坡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为1:1.2~3; ⑦环境,一般要求向阳安静、无污染,过排水系统整套,埂道通畅,健全防逃设施,渔业机械配套; 池塘种类: 按用途分类: 池塘“五改”:①挖心子:清淤,铲平,小改大,浅改深,不规则改规则; ②砌坎子:低埂、窄埂改高埂、宽埂,增加蓄水保水,便于管理; ③堵漏子:整治漏水同、裂缝,稳水,保肥,防逃; ④理肠子:死水改活水,进排水渠道、涵洞、泄洪渠道少; ⑤拦口子:过排水安装控鱼设备,防止逃鱼; 4池塘养殖生产过程水产养殖三要素、鱼类生长三要素、“八字精养法”? 水产养殖(池塘)三要素:水、种、饵 鱼类生长三要素:水温、溶氧、饵料 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水:养鱼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土质、周围环境等,必须符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且对鱼的品质没有负面影响; 种:要有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规格齐全、体质健壮、符合养殖要求的优质鱼种; 饵:养殖对象要有数量充足、营养全面企鹅鹅鹅鹅不对鱼肉品质产生影响的适口饵料供应;密:合理密养,鱼种放养密度维持在比较合理的高水平; 混: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与规格的鱼类在同一池塘中同时养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