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

〈〈做家务〉〉的作业设计

设计人:束学爱

一、口诀熟记。(注意哦!口诀中要写中文,努力拿红花)

1、填一填。

一七()二六()二()得六

二()得八()九十八()八得八

二五()二七()二三()

2、根据口诀写两个算式。

一六得六二八十六二三得六

()()()

()()()

3、口算比拼.

5×1=9×1=2×1=2×3=

2×5=3×5=2×4=2×8=

4、家长在家指导孩子背诵2的口诀。

二、照样子,画一画。(画好送你小红花)

3×5△△△△△△△△△△△△△△△

或△△△△△△△△△△△△△△△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列式。(要仔细认真哦!也可以得到小红花)

1、4只小鸡有多少只脚?()×()=()(只)

2、7只小鸡有多少只脚?()×()=()(只)

3、

每队9人,两队

共有多少人?

=(人)

四、智力冲关。(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

第一关:填一填。

一个换2个。一个换三个。

一个换()个。

第二关:一盒有8个,()盒有16个。认真检查哦!肯定能拿很多的小红花,加油!!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第二学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3=36,12是36的(),36是12的()。 ★(2)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的因数有2,4,6,8,16。()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 ★★ (5)一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练习二 ★1、()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叫做奇数。 ★2、()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10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最 大是()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6、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8、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10、一个四位数5A6B,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是()。 ★★★11、从0、1、3、4、5、8中选出四个数字,排列成同时是2、3、5倍数的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最新数学教案作业检查简报

2016--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数学组3月份 教案、作业检查、 作业批改记录 简 报 八年级数学组 2017.3.31

为了全面掌握教学动态,即时了解和解决本学期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数学教研组于2017年3月31日下午分别对教师教案书写、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安华儒组长就检查工作做了详细安排,通过检查与会老师一致认为: 1、在教案上,老师们都能根据学科特点及所在班级实际情况认真设计,真正做到指导教学实际。课时的设计突出“四维”目标,渗透新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清晰。板书设计体现高度归纳与概括性,能展示知识内在结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方法,侧重对教法和学法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位教师的教案都有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补充内容,这些补充内容既强调了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形成及过程,还有针对拓展思维、发散思维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应用;也有一定的删减内容。不同年级的教师能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科学内容和进度。 2、在批改作业方面,各位老师十分认真,批改符号较规范,学生有订正,教师有复批,而且有创新,能针对学生的问题所在,批出批语及鼓励性语言或符号。如有用“优、良、中、差”来激励学生的上进欲望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有用“甲、乙、丙、丁”来促进学生、有用“☆”等图形符号的、有用笑脸符号来激发学生认真写作业的、除此之外,有的老师还利用“A、B、C、D”加鼓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了激励。例如:对待数学不能错过每一个细节,每天前进一小步你终会走向成功,你今天在课堂上听讲很认真等等。从学生的作业本中,很明显地看到了老师们能针对性地抓住问题进行辅导的痕迹,有暗示或启发的提示。所有这些优点,都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手段。今后,应大力发扬这些优点,并互相借鉴,用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学校领导希望各位老师从这次教案、作业检查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我,争取在下学期的工作中能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效,作业规范实效,学生乐学高效,真正把教好书育好人落到实处。

图形的旋转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P ′C D B A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一) 一、简介: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是以省级课题《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五步教学》为蓝本来设计的。“五步教学法”以“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五步组成,就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学后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引入新课:运用课件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车、旋转的钟面、飞驰的车轮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现象用一个动词进行概括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借助课件,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的的引入课堂中,又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知道旋转的性质,会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认识,知道这节课即将学习哪些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无的放矢。学习目标是属于课前预设性目标,是学生对这堂课的一个浅性认识阶段。) 3、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 难点:理解并运用旋转的性质 (设计说明: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确定旋转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性质的运用。在“五步教学”中,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这些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就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预习p56——57页归纳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约4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体会旋转过程,形成旋转概念的感性认识。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旋转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旋转到 △CBP ′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旋转方向为_______。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 (自我负责任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2、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4、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问题探究法与发现法基本相同,它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律。 7、《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8、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9 10、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11、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 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12、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 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 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分析: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改正: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6、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改正: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一年级数学有效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有效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差异”已成为教学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更关注“学生”,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并在不同层次上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于是,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作业的奴隶。他们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就是问孩子:“作业做好了吗?”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首先就是拿出作业给老师检查,如果做了,一切则无事,反之就要遭到责备。久而久之,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书写没有格式,计算没有用心,作业没有认真。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 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 心理学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序调控教学的方法。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可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使给学生布置一道“说”的家庭作业。即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立足“玩一玩”,进行有效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 构。 2.小组学习,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 行学习。 3.协作交流,释疑解难 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4.汇报成果,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习的成果。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课外延伸,实践运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所以课后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地运用。 引用紫藤花园的小学数学情景串教学法(教学流 程) 一、?复习课教学 1、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2、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3、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 1、创设情境,回顾疏理。 2、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巩固新知---- 基本练 (2 )克服定势一一变式练 (3 )串线成网综合练 (4 )拓展延伸——发展练

3、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三、综合与实践教学 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 价 四、可能性教学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合作交流,建构概念巩固拓展,应用知识 五、图形与位置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实践操作,积累经验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六、图形的运动教学 提供素材,感知现象研究素材,掌握特征 模拟运动,探究方法拓展创新,体验应用 七、统计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针对问题,收集数据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填空题。(30分) 1、因为3×6=18,所以()是()的因数,18是6的()。 2、在数1~20中,质数分别有 ()。 3、个位是()的数,叫做奇数。两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5、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6、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7、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8、 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 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 10、用质数填一填。22=()+()=()+() 11、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 12、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5分) 1、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 2、数按因数个数的不同,分成了质数和合数。() 3、13,51,47,97这几个数都是质 数。() 4、在10、1 5、20中,10是20的因数,15是10的倍数。() 5、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偶数。 () 三、生活中的数(16分) 1、501班上体育课,有34人参加跳绳活动,要分成5人一组,至少还要再来几个人?可以分成几组? 2、502班有48名同学,参加学校体操表演,要求排成长方形队形。每行或每列不得少于3分,可能是怎样的队列?(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 格式:502班可能每行排()人,排这样的()列;

一、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doc

一、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答: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教什么),亦即教学目标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通常须要分析和设计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任务。 (2)设计教学策略(如何教),亦即教学策略设计。在设计时,从整体把握教学策略,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的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教得如何),亦即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决策性的评价模式,研究型的评价模式,价值性的评价模式,系统性的评价模式。 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如何运用这些内容和方法来解决教学问题就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一般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首先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这里着重介绍学情要素分析。 1.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初中生目前的状况与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分析学习需要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因素,以确定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能否解决。 ③分析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④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分析学习需要的方法有内部参照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 内部参照分析法是以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为参照标准,来考查学习者与之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内部分析法确定学习需要一般有以下几种渠道: ①设计测试题、问卷等让学生回答,通过对其结果的统计、分析来获取期望的信息。 ②查阅学生近期的学业成绩和表现记录材料。 ③对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进行访问和座谈。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指根据社会需求为参照标准,考查学习者与之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偶有使用。 2. 初中生特征分析 初中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需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完成学习过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而设计,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分析初中生特征就变成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工作中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对初中生的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和初始能力分析。 初中生的一般特征是指初中生的先天因素与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生理、

五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 填空。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 (3)钟面上的分针。()(4)飞机的螺旋桨。() (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12%)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12%)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计算。(18%) 1、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12%) (1) 2.12×2.7+7.18×2.7 (2) 1.25×0.25×3.2 (3) 24×10.2 (4) 5.7×99+5.7 2、解方程。(6%) (1) 5x+16.2=53.8 (2) 2x-5×3.4=10.6 第2单元 一. 填空题。 1. 都是自然数,如果,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 甲,乙,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3. 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 4. 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 6. 用一个数去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 *7.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交流知道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能够遵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讲故事等,了解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发言先举手等习惯。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 数学活动(一) 教师自我介绍 (1)师生问好 (2)谈话导入:小朋友,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很光荣的。 (3)教师简单介绍自己 请孩子猜猜教师的年龄,谁猜对有奖。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 数学活动(二) 了解数学

1、老师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有一个聪明的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曾经用骡子运过盐。有一次,一头骡子滑倒在小溪里,盐洒了一部分在水里,大家知不知道,盐遇到水会怎么样啊那么这头骡子负担减轻了不少,于是这头骡子每次经过小溪时就故意在水中打一个滚。商人为了改变这头牲畜的恶习,就让它改驮海绵,那你知不知道海绵遇到水会怎么样啊吸水之后,重量倍增,这头骡子再也不敢偷懒了。” 这个故事大家很熟悉,它已经收录在着名的《伊索寓言》中了哦,你一定看过,可没想到,这头骡子的主人是一个数学家吧泰勒斯,听说过吗我敢保证,泰勒斯是所有数学家中最有趣最神奇的一个。关于他,流传着许多的故事呢! 2、在这个故事中,就有比一比这样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知识呢。你想学数学吗?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数学中藏着许多秘密等待大家去探索。 数学活动(三) 学习数学常规要求 教师逐条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试着做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数学书、作业本、口算本、练习本、文具盒),铃声响轻轻进教室。 2、课中: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要认真听,动脑筋,想办法。发言先举手,声音响亮,同桌交流时轻声细语。拿学具、文具速度快,轻拿轻放。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 置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组织学生做适当的数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理念。那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觉得不能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下面我就将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针对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动好玩的特点来谈谈作业的布置。 1.让学生“说一说”。 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健全,加之如果学生写不好数学作业还会遭到教师、家长的批评,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书面作业,非但不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可是一年级学生虽然不太会写,却很愿意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非常渴

望与人交流的,六七岁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这一认识,我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即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2.让学生“玩一玩”。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观念常把学与玩分开,认为学就是学,玩就是玩。学好了,才能玩,学不好,就不能玩。长此以往,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做家庭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根本不投入情感,更谈不上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例如在《比多少》教学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一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方糖,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又如:“比高矮”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巩固比高矮的方法,创设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10以内的加法”作业: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复习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反应能力,提高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09757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一) : 一、填空。 1、计算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看成(),按照()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几位,点上()。 2、5.003×2.4的积有()位小数。 3、聪聪在计算一道乘法时把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计算结果是36,正确的结果应是()。 4、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 5、根据34×16=544,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0.34×16= 3.4×0.16= 34×1.6= 0.034×1.6= 0.34×160= 3.4×0.016= 二、口算。 2.4×0.3= 0.25×4= 0.06×0.8= 8.5×0.2= 1.25×0.8= 7.5×0.5= 6×4.4= 0.13×0.05= 19×0.7= 三、不用计算,在下面的〇中填上“>”“<”或“=”号。 5.8×0.22〇5.8 0.65×2.4〇0.65 0.706×0.99〇0.706 0.77×4.4〇4.4 1×2.9〇2.9 1.08×5.8〇5.8 四、用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 0.65×4.7= 2.06×9.4= 0.072×8.5= 9.9×0.99= 2.04×0.8= 五、解决问题。 1、校长在暑假值班时发现学校三楼楼顶有大面积漏水,打算买塑料膜遮住,经测量漏水部分楼顶是一个长11.4米、宽7.8米的长方形。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塑料膜?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身高是这只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身高多少米? 文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二) : 一、填空 1、6.3×16.789的积里有()位小数。 2、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 3、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4、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 0.47×1.4= 47×0.14= 0.47×0.14= 470×0.014= 5、若A×0.56>0.56,则A ○1。 若B×0.42<0.42,则 B ○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另一个因数。() 2、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 3、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4、4.37×3.8=166.06( ) 5、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6、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7、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8、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9、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 三、解决问题 1、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53.5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2、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一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3、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0.8×0.04) 7.69×101 0.125×72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三) : 一、口算。 0.25×4= 2.4×5= 1.25×8= 2.5×24= 0.125×24= 3.54-1.4= 6.7+2.23= 0.45×2= 文案

(完整版)数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作业.doc

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课程,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 1.作业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使用模板提交作业;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字数要求500 字以上。 (3)对于优秀作品,我们会进行整理并予以展示,请各位老师认真完成并 学习其他学员提交的优秀作品。 2.成果模板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13.1.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姓名:黄业文工作单位:义安区董店中学学科年级:八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前面已学过,本课是进一步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学会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做法,会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计算、证明、作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简化证明 , 方便计算。 在本课的学习中, 应注重联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 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 理、判断、计算作用。 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 力。 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

几何应用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由于本课的难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的联系,因此,需注重对定理和逆定理的题设与结论的分析,使同学们能正确理解这两个定理的关系,能根据命题的条件准确地选择定理、选择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环节一: 1. 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2.已知线段 AB, 画出线段 AB 的垂直 平分线 MN,垂足为C; A 3.在垂直平分线 MN上任取一点 P,连结 PA、 PB;量一量: PA、 PB 的长,你能发现什么?. 环节二: 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直线MN⊥ AB,垂足为 C, 且 AC=BC, 在 MN上任取一点P. 求证: PA=PB B M P A C B N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数学推理过程:(如上图) ∵ PC垂直平分线段AB (或 AC=BC PC⊥AB) ∴ PA=PB 环节三: (1)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你能证明这个逆命题的正确性吗? 已知 : 如图, PA=PB ,求证:点P 在 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分析:有两种作辅助线方法) P 方法一:过点P 作 PC⊥ AB,垂足为C。 A B 方法一:取AB 的中点 D,连接 PD。 P A B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 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低段学生的学习更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获得数学知识。 1.说简单的一句话 如上册“生活中的数”设计的作业“用喜欢的数说一句话”(家长注意纠正量词的搭配)。该作业通过对数的表述,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有条理的说话 又如“分类”单元的作业回家后跟父母讲述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这样既可以理顺自己的思路,又可以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说完整的“三句话” 如初步认识加减法(上册三单元开始)后,要不断鼓励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清主题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回家了说一说在生活中

发现的加减法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也是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时期。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经常设计口述类作业,会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得日趋准确、广泛。这类作业易操作,便于检查反馈,特别适合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一个月布置。 二、立足“玩一玩”,进行有效练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如“分类”的作业是回家帮家中的房间内的东西进行分类,看谁分得清楚、合理。再如学生掌握了“0——10”以内的加、减法后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拿一定量的扑克牌,一人出一张扑克,利用扑克上的数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算对了,家长手中的的扑克就归孩子,算错了就要找出错因,直到家长手中的扑克牌被孩子赢光了为止,学生在玩中提高口算能力,掌握方法。 三、体现“用一用”,设计实践作业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然而,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在学完1——10的数后,设计了以下练习,如写一写你知道的一个电话号码,你知道的一辆车的车牌号码。你几岁了,用学过的数写一句话,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中的数和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多变的作业形式也使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五年级数学自主作业设计案例

五年级数学自主作业设计案例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复习巩固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便于教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大的改观,仍是重知识、轻运用,机械性的作业过多,且与生活实际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不密切,因而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层次性相对缺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作业形式、方法单一,内容机械,学生动手、动口、实践操作的机会少,学生发展片面;还缺乏开放、探究,大多习题答案唯一,解法单一,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尝试从作业形式、内容进行改革,把作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以自主作业为载体,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做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学习的拓展与延伸。 (1)半自主作业,这是知识巩固性作业,是学生一节课或一单元之后针对知识点设计的简单题目,有利于对课堂知识的回顾和理解。对这类作业分三个层次,A、B、C可供学生选做。例如在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A].一、填空题。 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面积,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2.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S=( ),v=( ), t=( )。 3.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 ),但应当把( )写在( )前面。 4.一箱苹果重25千克,a箱苹果重( )千克。 B二、选择题. 1.在奇数a后面的两个奇数分别是( ). ①a+1,a+2 ②a+1,a+3 ③a+2,a+4 ④a-2,a-4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比x的2倍少18的数,应是( ). ①18-2x ②2x-18 ③18+2x ④2x+18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a的2倍与b的和的2倍,是( ). ① 2a+2b ②2(a+2b) ③2(2a+2b) ④2(2a+b) 4.小明身高a厘米,小刚比小明高18厘米,小刚比小强矮12厘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 ). ①(a+16)厘米②(a+12)厘米 ③(a+8)厘米④(a+10)厘米 三、用简便方法表示下列各式. 1.a×a( ) 2.a+a( ) 3.4×a×b( ) 4.4+b+b( ) 5.a×5( ) 6.a+a+5×b( ) 7.a+a+a( ) 8.a×b×x( ) [C]四、求含字母的值. 1.当a=12,b=20,n=15(单位:厘米) ①(a+b)×2=②an=③ an=④a2=⑤ (a+b)n= 2.“五一”中队45名少先队员去采集树种,每人采集a千克。 ①用式子表示这个中队采集树种的总数; ②根据这个式子,求a=1.5,这个中队共采集树种有多少千克?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外作业设计(5——8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次课外作业 设计教师:杨希明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 在○里填“>”、“<”、“=”。 5○11-5 7○12-5 14-6○9 11-2○4 7+4○7+58+8○7+9 12-6○14-7 13-6○14-6 2. 15-( )=7 4+( )=11 11-( )=5 ( )-9=3 9+( )=14 12-( )=8 7+( )=12 13-( )=6 ( )+6=11 13-( )=4 ( )+8=15 ( )-6=6 9+( )=13 9+( )=11 9+( )=15 9+( )=17 9+( )=14 9+( )=12 二、直接写得数。 13-6= 8+7= 11-3= 14-5= 6+9= 15-7= 17-8= 14-7= 9+6= 11-7= 12-7= 3+8= 14-6= 13-5= 4+8= 12-9= 8+6= 16-7= 13-4= 11-9= 12-8= 13-7= 11-6= 13-9= 三、算一算,想一想,你会发现什么? 8 + 6 = 7 + 5 = 6 + 5 = 9 + 3 = 14—8= 12—7= 11—6= 12—9 = 14—6= 12—5= 11—5= 12—3= 8+()=15 7+()=13 5+( )=14 6+( )=12 15— 8 = 13—6 = 14—5 = 12—6 = 15—( )= 13—( )= 14—( )=

四、我会用破十法来算: 五、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7, 另一个加数是9, 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2, 减数是4, 差是多? 3、15比8多多少? 4、6比12 少多少? 六、解决问题。 1、飞机场上有11架飞机,飞走了5架, 现在有多少架? 2、盒子里的小皮球取出9个, 还剩下7个, 盒子里原来有几个小皮球? 3、大生有13个气球, 里面有8个红气球, 其余的是黄气球, 黄气球有多少个? 4、动物园有兔子15只,羊8只,牛6只。 (1)羊和牛一共有多少只?(2)其中白兔有5只,黑兔有多少只?

2019年全员培训小学数学实践作业提交-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第98、99页。 课标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新课标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如果我们将数学公式的教学仅仅看成是一般数学知识的传授,那么它就是一个僵死的教条,只有发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才能演绎出生动结论。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中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和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教材首先由怎样计算三角形警示标志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换和转化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本课内容编排的最大特点是加强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体会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建立猜想、归纳发现和抽象出公式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锻炼数学推理能力,从而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学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