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09757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09757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09757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一)

一、填空。

1、计算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看成(),按照()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几位,点上()。

2、5.003×2.4的积有()位小数。

3、聪聪在计算一道乘法时把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计算结果是36,正确的结果应是()。

4、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

5、根据34×16=544,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0.34×16= 3.4×0.16= 34×1.6=

0.034×1.6= 0.34×160= 3.4×0.016=

二、口算。

2.4×0.3= 0.25×4= 0.06×0.8=

8.5×0.2= 1.25×0.8= 7.5×0.5=

6×4.4= 0.13×0.05= 19×0.7=

三、不用计算,在下面的〇中填上“>”“<”或“=”号。

5.8×0.22〇5.8 0.65×2.4〇0.65 0.706×0.99〇0.706 0.77×4.4〇4.4 1×2.9〇2.9 1.08×5.8〇5.8 四、用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

0.65×4.7= 2.06×9.4=

0.072×8.5= 9.9×0.99= 2.04×0.8=

五、解决问题。

1、校长在暑假值班时发现学校三楼楼顶有大面积漏水,打算买塑料膜遮住,经测量漏水部分楼顶是一个长11.4米、宽7.8米的长方形。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塑料膜?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身高是这只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身高多少米?

文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二)

一、填空

1、6.3×16.789的积里有()位小数。

2、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

3、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4、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 0.47×1.4=

47×0.14= 0.47×0.14= 470×0.014=

5、若A×0.56>0.56,则A ○1。

若B×0.42<0.42,则 B ○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另一个因数。()

2、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

3、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4、4.37×3.8=166.06( )

5、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6、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7、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8、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9、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

三、解决问题

1、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53.5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2、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一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3、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0.8×0.04) 7.69×101 0.125×72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三)

一、口算。

0.25×4= 2.4×5= 1.25×8= 2.5×24=

0.125×24= 3.54-1.4= 6.7+2.23= 0.45×2=

文案

二、填空。

1、1.36×0.8的积是()位小数,积是(),得数保留两位

小数约是()。

2、0.15小时=()分7.5公顷=()平方米

3、两个因数的乘积是2.1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这时结果是()。

4、两个因数的积是13.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积是()。

5、一块形瓷砖的边长是0.8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5小时=()分 1.6米=()厘米

0.4平方米=()平方分米0.75分=()秒

1.08吨=()千克0.65公顷=()平方米

7、每千克苹果6元,买2.5千克()元。

8、用边长为0.6米的方砖铺一个房间的地面,共用砖50块,这个房间大约有()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三、笔算。

2.8×1.05= 0.75×3400= 0.86×14= 四、解决问题。

1、买5千克香蕉和8千克苹果,苹果的单价是1.6元/千克,香蕉的单价是苹果的2倍。买香蕉花了多少钱?

2、小芳家用15米长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宽3.5米的长方形花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四)

解决问题学习资料之一

一、学习准备。

1、已知“燕家养的3头奶牛共产奶220.5千克。”可以求出

文案

数量关系:÷=平均每头奶牛产奶量列式为:

2、已知“燕家养的奶牛一周共产奶220.5千克。”可以求出

数量关系:÷=

列式为:

二、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一:

先算一头奶牛

....

一周的产奶量,算式:

再求一头奶牛一天

..

的产奶量,算式:

综合算式:

方法二:

先算3头奶牛一天

..

的产奶量,算式:

再算一头奶牛

....

一天的产奶量,算式:

综合算式:

答: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千克。

三、练习。

1、老师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7.5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40元。老师家有3口人,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方法一:先算,算式:

再算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算式:

综合算式:

方法二:

先算,算式:

再求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算式:

综合算式:

答:平均每人付水费元。

2、买8枝铅笔和5个日记本共花了18.9元,每枝铅笔0.8元。每个日记本多少元?

先算:算式:

再算:算式:

最后算:每个日记本多少元。算式:

综合算式:

答: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五)

解决问题学习资料之二

一、温馨提示:

文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新人教版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新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填空。(第1.10题每题1分,4题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4.5+4.5+4.5+4.5+4.5+4.5=( )×( )=( )。 2.0.57×2.05的积里有(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 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5.8,这个数()为原来的(),与原数相差( )。 4.根据35×1.4=42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0×12=()3.5×0.12=( )0.35×1.2=() 12×35=()12×3.5=() 3.5×1.2=( )。 5.两个非零因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80倍,则积(

)。 6.在○里填上“>”“<”或“=”。 25.4×5○125?4.05×10○45? 6.4× 7.9○7.9×6.4?2.8×5○140 7.不计算,说出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 2.45×0.3() 6.32×0.51( ) 0.37×0.15() 8.4.9095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 9. 8.8×1.01=8.8+8.8×( )是简便算法。 10.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与25.8×5.5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0.258×5.5? B.0.258×55? C.2.58×55 D.2.58×0.55 2.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燕子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10 3 5角 × 3 × 3 1 0. 5 元÷10 1 0 5角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第二学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3=36,12是36的(),36是12的()。 ★(2)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的因数有2,4,6,8,16。()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 ★★ (5)一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练习二 ★1、()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叫做奇数。 ★2、()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10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最 大是()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6、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8、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10、一个四位数5A6B,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是()。 ★★★11、从0、1、3、4、5、8中选出四个数字,排列成同时是2、3、5倍数的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练习册(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练习册(含答案) 基础巩固: 一.填空题: 1.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0倍,积是()。2.两个因数的积是12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3.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 4.5=() 3.8×45=() 0.38×450=()38×0.45=() 4.5.04千克=()千克()克 0.6时=()分 3.8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千米=()米 5.在○里填上“>”、“<”或“=”。 47.6×1.01○47.6 6.4×0.99○6.4 5.43×3.8○54.3×381×0.95○0.95 6.2.47×0.09的积有()位小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订正)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订正: 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订正: 3.0.125×8与8×0.125的积相等。…………() 订正: 4.11×1.3-1.3=11×0=0。…………() 订正: 5.大于0.6小于0.9的小数只有两个。…………() 订正: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积()。 A.扩大2倍 B.扩大10倍 C.缩小2倍 D.缩小10倍 2.1.01×36=() A.3.636 B.36.36 C.363.6 D.3636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0×0.6= 6.03×1000=0.15×7= 0.1×0.1=0.24×0.5= 6.45×0.01= 5.4+3.6= 1.25-0.25=10.2×4.5= 2.5×6=0.6×0.15=9×0.25= 2.5-2.5×0.1=0.125×4= 1.25×8×0.5= 2.列竖式计算是。 27.6×0.458.35×3.5 17.04×0.26 5.08×0.25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习题参考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通版教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1讲小数乘法(一) 考点题库一 1.(竖式略)24.5 129.6 16 11.9 2.75×1.28=96(元) 3. ② 4. 3.6+3.2+3.6+4+3.6=3.6+3.2+3.6+(3.6+0.4)+3.6=3.6×5=18 5. 200×1.5=300(千米/时) 6.分析:20千克减去2千克是第二次没取前的一半,18千克乘2是第二次没取时的质量,即36千克,36千克再加上1.5千克是整袋米质量的一半。 解答:(20-2)×2=36(千克)(36+1.5)×2=75(千克) 7. 2.7×2×2=10.8(千米) 考点题库二 1. 0.36 0.0006(验算略) 2. 31.4×80.6=2530.84(元) 3.<><= 4.(1)7.98×2.6≈21(小时)(2)22 5.6千米 192.2千米 ①(225.6+192.2)÷100×6.5=27.157 ②提示:可以比较吉林—四平和四平—沈阳这两个路程的长短。 5.(答案不唯一)9.7×2.5=24.25 0.097×2.5=0.2425 97×250=24250 0.97×2.5=2.425 6. 6÷2=3 75.2×3=225.6 7. 提示:因为105×16=1680, 所以0.00……00105×0.00……0016=0.00……00168。 100个 125个 226个 考点题库三 1. 0.14 0.95 9.25 2. 1.65×16=26.4(米)≈27(米) 提示:此题中如果舍掉了0.4米,则所买布料就不够了。 3.(1)B (2)B (3)C (4)A 4. 13.69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教育类相关文档,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一年级数学有效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有效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差异”已成为教学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更关注“学生”,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并在不同层次上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于是,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作业的奴隶。他们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就是问孩子:“作业做好了吗?”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首先就是拿出作业给老师检查,如果做了,一切则无事,反之就要遭到责备。久而久之,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书写没有格式,计算没有用心,作业没有认真。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 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 心理学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序调控教学的方法。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可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使给学生布置一道“说”的家庭作业。即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立足“玩一玩”,进行有效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与练习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总复习(精选)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小数乘以整数,先把它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话,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求积的近似数,先按照小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最后用约等号“≈”连接。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1)加法交换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1) a-b-c=a-(b+c) (2)a-(b-c)=a-b+c 乘法:(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1) a÷b÷c=a÷(b×c) (2) a÷(b×c) = a÷b÷c 小数乘法(一) 1、用竖式计算。(第一行要验算) 2.52× 3.4 1.08×25 0.12×0.44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写出后面每栏中的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口算。 1.5?8= 2.4?5=1.25?8= 1.2?6=0.2?0.9=0.72?5= 二、填空题。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5.0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35 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5.2 1.3?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 ),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 )倍。 6>:”,”<”或者”=”。 4.7??43.4?27.6? 1.2 0.48??1.010.2575??7.5 7、根据924 44= ?,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 21 4.4?2.1=()0.44?0.21=() 0.924=()×()92.4=()×()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 8?0.12=1.9?3.5=2.3?1.29=(验算)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7? 3.7+0.37?731.4?25+3.451.25?0.4?80?2.5 1.5?1021.25?0.7?0.88.7?99 五、按要求保留小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2.小数乘小数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积的末尾与因数的末尾对齐) 乘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把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四舍五入”(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2)进一法(3)去尾法 计算钱数时,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4.连乘、乘加、乘减运算顺序 (1)小数连乘,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 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 - b×c 除法: 除法性质:a÷b÷c=a÷(b×c) a÷b÷c= a÷c÷b 第二单元《位置》 1.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2.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数列数和行数时,数的起始点和方向不要弄错。 3.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列在前,行在后,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列数,行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随着扩大或缩小。(同大同小)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或扩大,商反而扩大或缩小。(大小相反) 除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2.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3.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填空题。(30分) 1、因为3×6=18,所以()是()的因数,18是6的()。 2、在数1~20中,质数分别有 ()。 3、个位是()的数,叫做奇数。两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5、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6、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7、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8、 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 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 10、用质数填一填。22=()+()=()+() 11、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 12、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5分) 1、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 2、数按因数个数的不同,分成了质数和合数。() 3、13,51,47,97这几个数都是质 数。() 4、在10、1 5、20中,10是20的因数,15是10的倍数。() 5、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偶数。 () 三、生活中的数(16分) 1、501班上体育课,有34人参加跳绳活动,要分成5人一组,至少还要再来几个人?可以分成几组? 2、502班有48名同学,参加学校体操表演,要求排成长方形队形。每行或每列不得少于3分,可能是怎样的队列?(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 格式:502班可能每行排()人,排这样的()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燃梦教育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口算。(6分) ??????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分,共13分) 1、求4个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5.035.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改为()。 3、?的积是()位小数,5.21.3?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和5个组成的数是( ),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 )倍。 6 >:”,”< ”或者”=”。 ?? ????、根据44?4分) ??()×()=()×()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5分) 1、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33分) 1、用竖式计算。(12分) ?=??(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前3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 ???????????(–)???五、按要求保留小数。(9分) 六、应用题。(34分) ㈠只列式不计算。(6分)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 列式: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 列式: 3、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连乘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一台拖拉机一天耕地公顷,? 列式: ㈡解决问题。(5+6+6+5+6=28分) 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米,宽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只梅花鹿高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倍。 ⑴长颈鹿有多高?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3、 ⑴面包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⑵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菜站运来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倍,运来土豆和黄瓜一共多少吨? 5、 (1)百货店进了五双手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钱? (2)爸爸带了25元钱想买这三样东西(各买一件),够买吗? 物 品 手套 围巾 帽子 单 价 元/双 元/条 元/顶 大货车的速度是 45千米/时 面包车的速度是大货车的倍 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的倍

五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 填空。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 (3)钟面上的分针。()(4)飞机的螺旋桨。() (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12%)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12%)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计算。(18%) 1、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12%) (1) 2.12×2.7+7.18×2.7 (2) 1.25×0.25×3.2 (3) 24×10.2 (4) 5.7×99+5.7 2、解方程。(6%) (1) 5x+16.2=53.8 (2) 2x-5×3.4=10.6 第2单元 一. 填空题。 1. 都是自然数,如果,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 甲,乙,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3. 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 4. 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 6. 用一个数去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 *7.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 置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组织学生做适当的数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理念。那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觉得不能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下面我就将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针对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动好玩的特点来谈谈作业的布置。 1.让学生“说一说”。 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健全,加之如果学生写不好数学作业还会遭到教师、家长的批评,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书面作业,非但不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可是一年级学生虽然不太会写,却很愿意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非常渴

望与人交流的,六七岁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这一认识,我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即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2.让学生“玩一玩”。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观念常把学与玩分开,认为学就是学,玩就是玩。学好了,才能玩,学不好,就不能玩。长此以往,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做家庭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根本不投入情感,更谈不上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例如在《比多少》教学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一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方糖,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又如:“比高矮”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巩固比高矮的方法,创设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10以内的加法”作业: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复习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反应能力,提高口

五年级数学上册作业本

第1次作业 1、填空 (1)、0.85扩大到它的( )倍是85;0.003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 )。 (2)、把352缩小到它的10 1是( );460缩小到它的 100 1 是( )。 (3)、计算3.67×18时,先把3.67扩大到它的( )倍,变成367×18,再把这个积缩小到它的( )得( )。 (4)、0.67×8的积有( )位小数;0.045×36的积有( )位小数。 2、直接写出得数。 3.24×10= 2.25×100= 0.146×1000= 8.5×100= 0.04×10= 3.64×10= 4.036×100= 0.2×100= 0.054×10= 3、用竖计算下面各题。 0.72×8= 4.6×15= 19.3×6= 4、根据下面的算式直接写出得数。 (1)、125×13=1625 12.5×13= 0.125×13= 1.25×13= 0.0125×13= (2)、36×48=1728 360×48= 3.6×48= 0.36×48= 3.6×480= 5、列式计算。 (1)、把4.25扩大1000倍是多少? (2)2.16乘15积是多少?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18.6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面包车的速度是48.5时千米,车从甲地 到乙地行驶了8小时,求甲地到乙地的距 离。 第2次作业 1、口算。 0.5×6= 2.45×1= 8×0.6= 0.2×16= 0.7×20= 7.56×1= 0.01×20= 1.005×1000= 2、判断。 (1)0.6时等于6分。 ( )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 ) (3)0.8乘一个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8小。 ( ) (4)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10 1,积不变。 ( ) (5)0.123×0.02=0.0246。 ( ) 3、选择 (1)0.64乘4.2积是( )位小数。 A 、二 B 、三 C 、四 (2)0.024×0.25的结果是( ) A 、0.6 B 、0.006 C 、0.0006 (3)0.02与0.002的积是( )0.004 A 、> B 、< C 、= (4)、一个小数乘1.05,所得的积比这个数( )A 、大 B 、小 C 、相等 4、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 6.23×?>6.23 0.385×?<0.385 0×?=0 4.73×?=4.73 5、计算0.00…0025×0.00…004= 60.37×2.9= 0.56×0.08= 0.072×0.15= 0.18×8.45= 第3次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09757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一) : 一、填空。 1、计算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看成(),按照()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几位,点上()。 2、5.003×2.4的积有()位小数。 3、聪聪在计算一道乘法时把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计算结果是36,正确的结果应是()。 4、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 5、根据34×16=544,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0.34×16= 3.4×0.16= 34×1.6= 0.034×1.6= 0.34×160= 3.4×0.016= 二、口算。 2.4×0.3= 0.25×4= 0.06×0.8= 8.5×0.2= 1.25×0.8= 7.5×0.5= 6×4.4= 0.13×0.05= 19×0.7= 三、不用计算,在下面的〇中填上“>”“<”或“=”号。 5.8×0.22〇5.8 0.65×2.4〇0.65 0.706×0.99〇0.706 0.77×4.4〇4.4 1×2.9〇2.9 1.08×5.8〇5.8 四、用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 0.65×4.7= 2.06×9.4= 0.072×8.5= 9.9×0.99= 2.04×0.8= 五、解决问题。 1、校长在暑假值班时发现学校三楼楼顶有大面积漏水,打算买塑料膜遮住,经测量漏水部分楼顶是一个长11.4米、宽7.8米的长方形。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塑料膜?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身高是这只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身高多少米? 文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二) : 一、填空 1、6.3×16.789的积里有()位小数。 2、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 3、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4、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 0.47×1.4= 47×0.14= 0.47×0.14= 470×0.014= 5、若A×0.56>0.56,则A ○1。 若B×0.42<0.42,则 B ○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另一个因数。() 2、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 3、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4、4.37×3.8=166.06( ) 5、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6、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7、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8、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9、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 三、解决问题 1、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53.5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2、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一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3、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0.8×0.04) 7.69×101 0.125×72 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三) : 一、口算。 0.25×4= 2.4×5= 1.25×8= 2.5×24= 0.125×24= 3.54-1.4= 6.7+2.23= 0.45×2= 文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 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低段学生的学习更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获得数学知识。 1.说简单的一句话 如上册“生活中的数”设计的作业“用喜欢的数说一句话”(家长注意纠正量词的搭配)。该作业通过对数的表述,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有条理的说话 又如“分类”单元的作业回家后跟父母讲述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这样既可以理顺自己的思路,又可以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说完整的“三句话” 如初步认识加减法(上册三单元开始)后,要不断鼓励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清主题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回家了说一说在生活中

发现的加减法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也是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时期。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经常设计口述类作业,会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得日趋准确、广泛。这类作业易操作,便于检查反馈,特别适合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一个月布置。 二、立足“玩一玩”,进行有效练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如“分类”的作业是回家帮家中的房间内的东西进行分类,看谁分得清楚、合理。再如学生掌握了“0——10”以内的加、减法后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拿一定量的扑克牌,一人出一张扑克,利用扑克上的数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算对了,家长手中的的扑克就归孩子,算错了就要找出错因,直到家长手中的扑克牌被孩子赢光了为止,学生在玩中提高口算能力,掌握方法。 三、体现“用一用”,设计实践作业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然而,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在学完1——10的数后,设计了以下练习,如写一写你知道的一个电话号码,你知道的一辆车的车牌号码。你几岁了,用学过的数写一句话,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中的数和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多变的作业形式也使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3)四舍五入后的数字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数4.7“四舍五入”前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4.74,最小是4.65 (4)简便运算: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4=100,125×8=1000 (5)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连乘,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位置 (1)用数对表示,先表示出几列,再表示出几行。如(3,5)表示3列5行。 (2)平移时数对中后面的数字不变。上下移动时数对中前面的数字不 变。三、小数的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一看---看除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 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1/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口算。 1.5?8= 2.4?5=1.25?8= 1.2?6=0.2?0.9=0.72?5= 二、填空题。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5.0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35 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5.2 1.3?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 ),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 )倍。 6>:”,”<”或者”=”。 4.7??43.4?27.6? 1.2 0.48??1.010.2575??7.5 7、根据924 ?,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 21 44= 4.4?2.1=()0.44?0.21=() 0.924=()×()92.4=()×()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 8?0.12=1.9?3.5=2.3?1.29=(验算)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7? 3.7+0.37?731.4?25+3.451.25?0.4?8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