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的特征

从心理学看现代网络文化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化已逐渐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媒体, 作为一种工具, 直接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正在发挥着

巨大而神奇的作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 有着其独特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现代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

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对网络文化的定义,但是很多学者都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些想法比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万俊人在谈论网络文化时指出 ,

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

翁寒松认为 , 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 , 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变异”,

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 , 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 , 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

郭良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比较抽象 , 他认为 , 网络文化就是“由于电脑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

臧学英对网络文化的界定是: 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 , 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 , 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 , 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

形态 , 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范晓红认为网络文化也可称为信息文化。她指出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是网络媒介不断发挥作用的体现 , 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文化发展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 , 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 , 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 , 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 , 而这正是它的独特之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 , 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李仁武副教授指出 ,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 ,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

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 , 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

1曾长秋,汤长安.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M].怀化学院学报,2004.

魏宏森、刘长洪认为 , 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依靠这些新技术形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带来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讯方式、工作方式、决策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 , 进而引起思维方式和观念变革 , 引起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新文化 , 是一种溶意识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为一体的新文化”。[1]

从上述的对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人们对网络文化的认识较之对信息文化的认识 , 歧义更多。其主要表现 :人们对网络文化认识的角度迥异 , 因而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出现了“盲人摸象”的结果 , 即出现了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定义的局面; 人们在对网络文化进行概念界定时 , 出现了把网络文化与信息文化在概念上相混同的现象 (如范晓红的界定) ; 人们在对网络文化进行认识和概念界定时没有将网络文化概念与信息文化概念相比较 , 因而未给人们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有学者指出: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即各种网络产品, 是物质基础和载体; 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理性分析: 其中精神层面包括网络信息、知识、心理、理念和精神, 属于网络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对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 介于物质和精神层面之间的是制度层面, 包括技术规范、运行和使用的规则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等。[2]

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 ,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即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 , 是指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 , 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 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 “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其中某些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为网络的基本原则、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等基本法规与制度 , 而另一部分则内化成网络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结构。

(二)网络文化特征

理解了网络文化的定义,下面我们就可以探究网络文化的特征。任何文化都具有内在的文化精神和外在的文化物形两种突出的特质。网络文化也不例外 ,它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作为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特征 ,这是由网络所

2王凯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具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所决定的;作为精神层面网络文化的特征 ,这是由文

化的内在精神形态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1.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特征

(1)技术的发展性。虽然各国文化传统不同,文字差异很大,但是网络文化的传播并不受此影响,因为计算机语言已经成为人类最通用的共同语言,打破了人类文化史上数千年的众多传统文化各自独立发展和缓慢进化的局面。从技术应用语言上分析,网络文化主要以WINDOWS的应用软件作为工作语言框架,形成了文化信息承载和传播的高度的统一性和普遍适用性。这是网络文化打破地域文化限制的首要条件,同时这种网络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人的社会化,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二十年前,电视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是影响青少年和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但现在网络文化扮演了越来月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的形成的主题都是青少年,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同伴,网络便成为他们学习和娱乐的工作。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他们好奇和探索新鲜事务的心理,在刺激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角色扮演不仅有利于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促进社会化的手段和措施。同时,网络的不断发展要求中老年人来学习感受这种网络文化,这种网络文化就成了代际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减少代际冲突,成为社会心理压力的减压阀,这也是现在很多白领热衷于打网络游戏的原因,在网络游戏里,他们不仅得到了放松,更可以通过一场游戏的胜利来满足心理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信息的高时效性。网络使文化传播迅速 ,更新快速。由于其运作模式的特殊性 ,所以能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的信息 ,它可以用宽带 ,即几乎与面对面同步的速度传输文字、声音、图像 ,且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 ,可以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千家万户 ,而且用户也可以随时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这都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才将时空拉近 ,使全社会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 ,全面突出了一个“快”字 ,更新快、发展快、进步快。这种高效性使得他们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鲜事务,同时接触不同文化成为可能。在心理学看来,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朋辈群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在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们的朋辈群体。在高效性的网络文化面前,接触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成为可能,这种亚文化可能引导他们产生和社会规范相冲突的社会行为。同时,高效性的网络也来带了外来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使得很多人无法适应。

(3)存在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满足了人们对自我的追求,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隐瞒自己的年龄身高,尽量表现出完美的一面,这种对善的追求正是超我的表现形式。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现实的客观世界被转换成了数字化的信息,从而赋予了网络文化虚拟性的特征,使文化以虚拟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人类文

化直接基于技术进步而创生的文化新特征。网络文化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

仅是文化信息的虚拟,更重要的是文化主体的虚拟化和文化活动的虚拟化。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这种虚拟性,满足了人们追求超我的愿望,可以尽量掩盖自己在年龄、身高等方面的缺点。其交流的对象也可能同样是虚拟的。在虚拟的语境中,其言说的内容也可能是虚拟的。同时这种虚拟性,使得弗洛伊德的本我得到了更好的表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由于大家彼此不认识,没有道德上的约束和规范,很多人表现出自己内心在真实的想法,可以发表对领导的不满,可以说任何自己想说的话,不用在压抑自己,网络上的一夜情便是这种本我最真实的表现。

迅速崛起的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 ,为人

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因为网络中身份、名称的虚拟性,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网络空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虚拟世界”。这里有虚拟的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人们可以超越时空限制 ,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 ,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 ,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在网络空间里 ,甚至连网络个体都是“虚拟”的。网络中的个体是现实中自己的理想化的想象或现实的再现。当然 ,虚拟并没有脱离现实 ,有的甚至与实际联系更加密切 ,如网上交易带来的是实际

动作和现实感受。

(4)操作的交互性。从技术特征上讲 ,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 ,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与传统文化的单向流动方式不同:它表现为信息双向流动 ,交流个体平等对话 ,使交流呈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 ,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

(5)开放和没有中心的全球性。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 , 将人们带进了一个直接相互影响的境地。而国际互联网络体现了最自由、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 , 它是遵循着一定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原则而组建起来的。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 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 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 , 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 , 所以任何一件事 ,只要在网络上公布 , 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 , 世界各地的人都

可以看到 , 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关注的中心。但是 , 这种全球性是没有中心的 , 每个人都可以处在世界的中心 , 到世界的任何一个点 , 都是等距离的 ,

由物理世界所决定的远近和城乡等观念已在慢慢淡化。[3]

2、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特征

(1)网络文化的极端性

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群体极化效应。人们普遍有着从众倾向,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突出,于不知不觉中把原有的观点推向极端化。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人们相互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互联网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原本一些分散在各处、被社会忽略的少数人聚集起来,形成了小的群体,并有着不断增大的趋势。善的力量是如此,恶的力量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丑恶现象,往往能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有的人对网络文化大加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网络文化中,这些丑恶现象及其散布者只占有很小的比重。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

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洪流所淹没。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曝光,网络舆论大哗,促使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2007 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在网上披露后,迅速引起媒体关注,带来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网络形成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精神。网上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热议,反映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浮躁现象的反思,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这种极端性正是压抑的本我的表现形式和超我的表现形式,现在网络上对超我的完美追求,成为很多人表达委屈的主要形式和渠道。

(2)网络文化集群性的特征

从心理学上看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人们更表现出从众心理,当出现某种事件时,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网民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3)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在网络空间 ,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

同肤色的人之间的交往 ,没有任何障碍 ,而且这种交往可以更加超越时空和人为的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具有更大的开放性、选择性、多样性和丰富性;这种交往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除去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 ,只有无差别的比特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世界深藏的气质 ,使相距遥远的人们 ,丢掉传统的偏见 ,得以心平气和地、心安理得地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交往。从网络文化的文化层次上看 ,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多层次的文化形态。在网络空间 ,所谓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 ,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共处。网络上既有各种抽象的学术讨论和严肃的文学作品 ,也有着充斥于各个角落的色情文字、图片和暴力倾向等内容[5]。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的现实空间所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以信息和知识作为核心资源。物质资源只能为少数人利用 ,具有私有和独占性 ,而超越物质并具有不尽能量的信息则可以无限使用 ,而且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 ,即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再生性。如果没有以网络为基础的文化共享 ,就没有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在网络空间 ,人们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个性 ,可以体现在自己的网页上 ,也可以表现在自己的交往行为上。综观个人主页 ,有的热情洋溢 ,有的温柔雅怡 ,有的疯狂无比。在互联网上 ,人们用彼此的个性了解彼此 ,又以彼此的了解理解彼此的个性。在网络上 ,人们可以任意地爱恋一位异性;可以随心所欲地喜爱一个栏目;可以体验成功欢乐或品尝失败的痛苦;可以扮演成人羡慕的明星 ,也可以装扮成遭人唾骂的浪子等[6]。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也可能造成了客观上的道德污染。如网络中的色情引诱,可能使青少年突破道德的约束而放纵自己的欲望;网络中的暴力,可能恶性助长青少年本能的攻击心;网络中的信息欺诈,会降低公众的心理安全感,导致社会的普遍的信用危机。网络道德污染的直接后果是,网络作为文化领地的

道德功能削弱,网络成为一个道德迷失的场所。

二、网络文化特征的心理学解读

网络文化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征,有其心理学依据,并且这些网络文化特征对人们产生了心理影响,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视角来解读网络文化的特征。(一)虚拟性使本我和超我得到体现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

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这三部分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因而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限制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7]

按照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网络的这种虚拟性使得人们的本我得到释放。因为网络中身份、名称的虚拟性,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们可以带着假面具进行交往,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泄漏。在网络人们可以尽可能的宣泄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满,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人们也可以以生活中完全不一样的面貌示人,可以说坏话,可以做坏事,完全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指责或惩罚。这些正符合本能的"快乐原则",可以无所顾忌的寻求刺激和获得心理满足。

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也可以隐瞒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尽量表现出完美的一面,这种对善的追求正是超我的表现形式。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完美的自我,人们在现实中的很多遗憾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人们可以伪装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可以以自己理想的面目与人交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因为网络的虚拟,人们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批判现实的不公,承担正义者的角色,满足超我的道德追求。

(二)开放性对人的心理影响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网络的开放性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 , 将人们带进了一个直接相互影响的境地,所以任何一件事 ,只要在网络上公布 , 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 , 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现在流行的网络红人,网络歌曲等,都是通过网络的这种开放性使很多平民获得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机会,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也正是由于开放性,网络资源可以被任何一个电脑前的人获得,复制别人的成果,盗用别人的图片等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很多人将单纯的欣赏扭曲成了不负责任的侵权。近几年多见报端的学术抄袭事件也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开放性造成,当网络资源成为一种开放性资源的时候,人们会低估它的价值,认为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可以无条件运用的,完全无视创造这些资源的人的辛勤劳动,这正是一种心理漠视的体现。

人都有沟通和交流的需要,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参与者的错综复杂,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了“生人社会”,使得人们可以对着素未蒙面的人谈天说地,却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无话可说,这种网络的交流导致网友普遍的情感淡漠,所以现在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

(三)网络文化的极端性与从众意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极化效应是人们的一种从众心理,人们普遍希望自己

表现得更加突出,于不知不觉中把原有的观点推向极端化。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人们相互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互联网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原本一些分散在各处、被社会忽略的少数人聚集起来,形成了小的群体,并有着不断增大的趋势。善的力量是如此,恶的力量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丑恶现象,往往能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有的人对网络文化大加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网络文化中,这些丑恶现象及其散布者只占有很小的比重[8]。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2洪流所淹没。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曝光,网络舆论大哗,促使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2007 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在网上披露后,迅速引起媒体关注,带来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网络形成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精神。网上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热议,反映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浮躁现象的反思,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这也是体现了一种对超我的追求。

(四)网络文化结构的心理学解读

从心理学上看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人们更表

现出从众心理。

(五)网络文化改变了人际交往关系的内涵

网络化的生存使人际间的相互依存性和独立性同时得到加强。网络向人们提供社会性的服务 ,同时又依赖于社会性网点和用户的支持 ,这就加强了人的行为的社会化和社会网络系统的整体性。但另一方面 ,各公司、部门和个人的独立性并不因此而减弱。网络的公开性和平等性 ,保证了个人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发送、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 如参与政治讨论、进行情感交流、发布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大大地提高了个人的独立性和选择的自由度。社会的统一性和个性化各得其所。网络作为一个公共信息系统 ,不仅在网上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语言 ,也要遵守统一的规范。同时网络的完善化和多功能也为个性化的利用和开发

8李钢.网络文化透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

提供了条件。人际交往更趋平等化。在网络信息社会中 ,人们的交往不会像传统

社会那样有等级差别 , 人们之间可以平等交往 , 甚至不需要知道对方是谁。(六)网络文化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计算机网络兴起后 ,交互网络思维成为了一种新的思维形式。交互网络思维就是多个思维主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 ,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实现认识和思维的及时性、全面性 ,提高了思维的创造性。传统的交互对话、学习、交流、激励、评价等活动都依赖于思维主体互相见面 ,因而大大地受到时间、地点和个人身份的限制 ,因而思维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不能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变化发展 ,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连续创造性的要求。而交互网络思维则可以使上述局限性根本改观。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使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人的素质提高的核心问题 ,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不仅要严谨务实 , 同时也要敢于幻想和联想;既要不断开拓新的思维领域 ,又要使思维过程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电脑网络的模拟方法和虚拟技术大量应用后 ,对未知环境和未知对象就可以进行仿真 , 制造出虚拟的认识客体;通过虚拟客体 ,对探索性的思维成果进行反复的检验 ,就能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这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效率。

三、规制与引导

如何对网络文化中不健康的、腐朽颓废的东西进行规制和引导,减少和防止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的一项新课题。

(一)网络文化需要与法律相配套

法律如何应对网络文化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法律界应该迅速行动起来,迎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势必对我们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方面面带来冲击,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在作为“虚拟社会”的互联网当中得到反应,有的甚至会更为突出。互联网所固有的各种特性给现有的法律体系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别无选择。应对得好,互联网会为我们社会带来无穷的财富,成为我们发展的条件与契机;反之,也许会对现实社会形成不可预期的冲击,或者使互联网无法充分地造福于我们的社会。在实践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网络文化的散布、发展作了法律上的规定,如德国就规定“不准在网络上散布有关法西斯方面的信息”等。因此,就我国而言,用法律约束网络文化的发展也应提上议程[9]。

在2000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被列为“号议案”,这表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用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网络文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除此之外,还应在技术约束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针对一些网站中存在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编制“过滤网”,将有害的东西剔除出去。

(二)网络文化需要道德规范约束

网络上应有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而这种规范必须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虽然网络给人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人不应该脱离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是一种普遍承认的规范。网络道德要靠个人养成,也要靠环境,包括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关键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要联手打击网上语言污染者,以此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有的寻呼公司对公开出售假文凭的传呼给予停机,网站对一贯发表不文明语言的网民也应有所制裁。

当然,我们用道德约束网络文化,并不是限制网络文化的发展。而是在约束不健康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网络文化。当前,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改变互联网上优秀文化信息欠缺的状况,为网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网络归属。如,近年来,面对网络文化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全国许多院校的学生积极占领、主动利用网络阵地,有的建立理论学习主页“红色网站”,有的创办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网站,还有的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学习时事政策、陶冶思想情操的新途径。其中,最突出的是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这个网站主要面向校园中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支部、党课小组等,用学生的说法,这个群众性理论学习网站的宗旨是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励报国之志,设有“学习园地”、“时事评论”、“来自我心”、“有朋斋集”等栏目[10],并结合实际情况经常推出不同的专题。由于网站只在局域网内开放,学生们在上面可以畅所欲言,尽情争论,年级辅导员也能够对学生们关心和有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网络文化要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相处发展。在现行网络文化背景下,人类文化需要用我们的心灵筑成新的文化长城,像保护生物圈、自然生态一样保护“智力圈”和“文化生态”,抗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文化[11]。种种事实表明,原本已泛化在各种传统媒体以及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中的问题,即现行网络文化弊端的社会化表现,很快将更大量、更集中地在网络上反映出来。因此,网络将成为世纪人类保护自身“文化生态”的主战场。我们面临的任务不仅在于克服“狭义网络文化”的问题及其不良社会影响,而且要主动出击,建设好“广义网络文化”。

思想文化界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网站这一第四媒体形式,占领今后最有利于影响受众的精神制高点和战略要冲。现在就网络、网站而言,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以便在这块尚很贫瘠的精神田园上垦荒、耕耘、播种、收获,使网络尽快成为肥沃、富饶、美不胜收的精神家园,帮助社会一举迈过“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步入“文化人办网络”的崭新历史时期。

(四)创建高质量的中文网站 ,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大报告清楚地指明了我们工作的方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迅速建设一批受青少年欢迎又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点的中文网站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力度。让青少年不仅有自己喜爱的符合自己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网站可上 ,而且可以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先进思想和教育资料 ,接受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教育。创建中文网站 ,也是保护国家文化主权、维护民族尊严、防止英语泛滥、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的措施。法国政府首先做出了用法语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鼓励在在交互网上使用法语等规定。日本等国也在效仿法国的同时 ,加快了本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以提高抵御能力。因而 ,面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网络市场 ,我们必须借鉴法国的经验 ,搞好我国的中文网站建设 ,

在人们用英语学习,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12]

参考文献

[1]曾长秋,汤长安.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M].怀化学院学报,2004.

[2]王凯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3] 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4]罗维.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落差与流向[J].中国国情国力,2005.

[4]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

[5] 陶春.浅谈网络文化建设[J].理论前沿,2007.

[6]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冯永泰.网络文化释义[J].西华大学学报,2005.

[8] 李钢.网络文化透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

[9]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翁寒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N].科技日报,2001.

[11]钟晓梅.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影响[J].探求,2001.

[12]杨新敏.国外网络文化研究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2.

网络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文化的含义 1、百度百科词条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由于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着本身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送的速度很快。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 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2、学术论文 (1)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存在很多版本,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代表性的观点有:匡文波先生1999年在《论网络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薪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

范晓红在《网络信息文化:花开谁家》一文中的定义:“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藏学英2001年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一文中的定义:“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如: 国外学者Michael Joyce认为:“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涉及一种不断进化的意识与认识,但不是一种技术决论。” 杨鹏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对于网络的研究,宜从狭义方面入手,着眼点放在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范围限定在网络文化中有关语言文字、道德伦理观念、网络文学艺术、网络社会行为等方面”。 苏振芳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一种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的文化”,“是一种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冯鹏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存为核心内容的新文化形式,它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以往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思和检讨,而且也极大地扩充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文化生活的深度和范围,并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引导

185《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月(中旬刊)总第524期 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和个性发展而利用网络来消费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行为。网络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类型,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思想和心理。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及特征 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天、网络游戏、网恋、查阅相关的资料或浏览新闻报道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诉求多样化,但以娱乐消遣为主根据“使用与满足”学说,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需求有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等。在大学生中,网络文化消费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等实现休闲娱乐诉求;通过从事博客、播客等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思想;通过在网络中参与讨论、聊天等实现情绪宣泄和自我调节;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实现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通过博客等实现个人信息诉求,塑造自我形象;使用搜索引擎、远程教育等学习与管理平台实现个人知识更新等。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诉求多样化,但总体来看以娱乐消遣为主。根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青少年学生网民对互联网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应用程度排序为:娱乐工具>沟通工具>信息渠道>生活助手。他们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对任何一种其他功能,就连信息渠道功能也在其之后。青少年学生对网络音乐的使用率为91.4%,高出总体网民使用率22.9%;对网络影视的使用率为79.6%,高出总体网民使用率18.8%;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为67.1%,高出总体网民使用率11.1%。在网络新闻使用、搜索引擎使用上却低于总体网民使用率。 2.凸显个性化,但存在庸俗化倾向 网络文化作为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文化,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渗透性强、能控率低、服务个性化等鲜明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开始追求一种文化含量更高的具有个性化的生活和消费。在网络文化消费的个性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建立个性化的个人主页,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资料通过超时空的、双向的、多向交流的网络传媒让网友或其他的网络受众认识和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个性化的虚拟社区享受自我释放的快乐;建立个性化的博客空间,发表自己的独创的意 见和观点;选择个性化的QQ头像和表情;使用个性化的网络词 语。这些反映了大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迅速反应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个性化,体现了大学生的交流欲望、归属需求和自我意识,但这种个性化也存在庸俗化倾向。如为使自己在网上受到别人的重视故意表现出另类性格和反调言论,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把博客作为个人宣泄的场所,披露别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发布虚假信息,违反网络传播伦理;QQ头像“恶搞”等。 3.目的性明确,但少选择性不够理性 大学生普遍存在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而网络的虚拟性正好从心理上满足了大学生寻求依赖的心理,他们借此来确立自己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社会角色,使自己从现实的社会中解脱出来。他们上网聊天游戏缓解现实生活压力,追求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经济不独立,求知欲强,而网络提供了品种繁多的、丰盛的、无价值差别的文化消费品,借助下载,大学生花费极少代价甚至免费便可获得很多东西,如软件、音乐、电子读物、游戏,也可以是图象、电影、动画、IP电话,甚至电子商务。他们上网查资料或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多元化求知的需求。这些表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目的性明确,通常都是出于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体现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数字化功能的不断开发和扩张,越来越展示着虚拟世界的精彩,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家园、网上社区等等,已经使“上网”成为当今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海量信息时,由于生活阅历及思想修养等方面的不足,往往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而容易凭一时冲动和个人好恶的直观判断,去选择文化消费对象,表现出了对信息服务和网络文化产品的少选择性,热情追求而理智不足,显得不够理性和成熟。如在网络上加入无意识大众狂欢宣泄行列,充当不良文化的助纣为虐者;沉迷一些色情游戏或类色情游戏,寻求感官的刺激,越陷越深;对信息垃圾缺少选择判断能力错误地将一些文化糟粕当作消费对象甚至制造信息垃圾等。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引导的必要性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主流是好的,但由于网络上商业诱导和大众文化的渗透,加之大学生自身理性的不足、情感的冲动和趋同心理也导致产生了一些不良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如迷恋被称为电子海洛因的暴力色情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问题增多便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种种因素告诉我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引导 王仕勇 重庆工商大学 [摘 要]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以娱乐消遣为主、有庸俗化倾向、少选择性不够理性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与网络新媒体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网络管理不健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缺失有关,政府、行业、学校、家庭都应积极做好网络文化消费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 网络文化消费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游戏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人类文化演进的一种新形态,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日趋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本文尝试对目前网络文化研究所集中的网络文化概念、网络文化特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产业研究这几个领域进行系统回顾和文献梳理。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从而使得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 一、网络文化概念研究 “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学术史上最复杂的术语之一,对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网络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对网络文化的界定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网络文化”是什么?这一问题因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主要由以下几种: 1、从网络本身的技术特性出发,强调网络这一载体,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是对网络文化的一种狭义理解。例如,李仁武在《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2。尹韵公也认为网络文化是“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3。 1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匡文波.《论网络文化》,《图书馆》,1999,(2)。 3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闻与写作》,2007(5)。

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2d6888536.html, 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上市场是一个虚拟市场,它是由一群上网的人口组成的,也被看成是一个不同分块的市场的集合。经过十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在当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谁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谁就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取得主导地位。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变化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在近代,由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所以,从事网络营销的厂商,

网络文化的特征

从心理学看现代网络文化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化已逐渐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媒体, 作为一种工具, 直接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正在发挥着 巨大而神奇的作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 有着其独特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现代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 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对网络文化的定义,但是很多学者都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些想法比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万俊人在谈论网络文化时指出 , 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 翁寒松认为 , 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 , 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变异”, 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 , 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 , 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 郭良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比较抽象 , 他认为 , 网络文化就是“由于电脑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 臧学英对网络文化的界定是: 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 , 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 , 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 , 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 形态 , 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范晓红认为网络文化也可称为信息文化。她指出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是网络媒介不断发挥作用的体现 , 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文化发展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 , 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 , 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 , 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 , 而这正是它的独特之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 , 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李仁武副教授指出 ,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 ,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 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 , 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 1曾长秋,汤长安.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M].怀化学院学报,2004.

网络游戏七大特点浅析

网络游戏七大特点浅析 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和互联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游戏的发展研究一直颇受关注。尽管网络游戏迅猛发展,其最基本特点一直未曾改变。本文将以传播学角度出发点,浅析网络游戏的七大特点。 一、超时空性 网络文化的时空压缩性是其特征之一。时空压缩性指的是在网上,没有自然空间的地理限制,人们足不出户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驰骋于任意不同的自然地域空间和文化空间中。而时间成为一种可以选择和操作的路径,人们可以自由的在现在和过去间切换。时间与空间凝结在一点:电脑的显示器。 网络游戏作为以网络为基础的一种内容产品,也具有时空压缩性。但网络游戏不仅仅将真实时空压缩在某一个网络终端,其更多的是创造了空间和时间,表现出独特的“超越时空性”,我们把这种特点称为网络游戏的超时空性。 二、隐匿性 在网络这个现实社会之外的“虚拟社会”空间里,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变成了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在网络游戏中,当人们相互交往时,现实社会中的一切自然和非自然特征都省去了。在网络游戏中,玩家运用文字符号、声音符号、色彩符号来扩大或超越现实世界的界限。符号化思维和活动赋予玩家以一种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改变着虚拟世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游戏文化世界。 三、平等性 网络赋予了人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由,在这个代码的世界中没有中心,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款款。在游戏中人们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放心大胆的评论和表达,张扬个性、展示才华,追逐内心深处的理想,哪怕是黑暗的。 四、无限接近真实的虚拟性 网络空间是由比特()构成的。无数比特通过一定规律的排列,最终在网上形成了一个几乎可以找到现实社会一切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一切都只是代码的存在方式,或者叫做信息的存在方式。这一特点就是网络游戏的虚拟性。 尽管网络游戏不是真实的,但凭借日新月异的技术,我们已经能仅仅通过视觉和听觉创造一个和现实几无二致的虚拟世界,从中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值得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新兴词汇,比如说“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对于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好还是不好,更不能草率地评价对错,而是应该全面地、辨证地看待。 第二,我们要看到,这些新兴网络词汇的出现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群众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善待这样的文化,它是网络时代的代表,网络时代的烙印,新兴词汇是网络语言简便使用的体现,丰富了多元的文化体系,活跃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流,体现了文化的创新运用,在某些领域和范围内也发挥了汉语博大精深的作用。 第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词汇的出现,并不都是好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低俗的词汇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网络语言泛化也对汉语文化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误解;一些容易使人混淆含义的网络词语,也对人民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网络新兴词汇,我们应该承认其在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背景下存在的价值,这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不利的一面,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将汉语文化创新并传承下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和发展,大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易用。 对社会上的热门事件,在网上有很多简练的热词,对于热词有什么看法?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类之社会现象【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要求考生谈谈对热词的看法,这是一种要求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考查形式,因此在答案中应当包含考生对于热词的态度,能够辨证看待热词的影响,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全面阐述自己对于热词的看法。【参考要点】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近些年网络热词的不断产生,比如打酱油、富二代、躲猫猫这些词语只有几个字,但在词语后面却深入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因此,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网络热词这一社会现象。 第一,网络热词反应了网民的智慧,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舶来词语的灵活运用,热词在网络环境中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时不时引发大家的关注和会心一笑。 第二,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是社会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面对生活上的压力,还是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评论,都可以通过网络热词予以宣泄,精辟的热词直抒胸臆的将情感释放。 第三,网络热词的出现,加快社会热点、新闻等的传播速度,吸引公众目光。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中充斥的大量新闻热点,热词的出现,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形成对政府的监督。 但我们同时要看到热词大量涌现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第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热词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时,时常具有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在网络上体现出很强的批判意识,并通过网络的扩大效应,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控制不当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第二,热词的大量涌现可能会对传统语言文字的接受形成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正在学习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需求的表现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的表现 从传统时代到网络时代,互联网与移动应用得到了爆发性的普及。消费者随着互联网业发生了变化。从应用的绝对人口数和接触时长来说,这些后起之秀达到甚至超越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而消费者随着互联网业发生了变化。 首先表现在媒体接触时间的变化。互联网与移动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多屏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接触时间成为最大的变化。其次,表现在消费者主动性消费的增加。由于互联网为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收集商品/服务的信息作为依据,再决定其购买行为。 要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是在前面几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称得上时代,一定要有足够多的用户量来支撑,而统计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入的数在上一个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用10年增长了10倍,、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都在迅猛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在更多的地点和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到互联网。都说互联网无国界,移动互联网更是做到了无地界。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全面超越桌面互联网,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6.18亿,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已超过81%,达到4.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已全面超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手机网民的剧增,乃至桌面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化,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用户行为的变化,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也反作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相互影响很有必要,消费者得到便利,行业得到发展,这是双赢的发展前景。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的呢,又有何影响呢,我认为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成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因为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使用随时随地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随时切换的,移动终端让人们接触的地点从室内到室外到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落,而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这种扩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同时增加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之前人们只能在公司、住宅等固定场所才能有接入互联网的机会,而现在走在路上、商场里、交通工具上都能接触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说占据了人们最后的一点碎片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在电梯、餐厅、地铁里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使用各种。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起来,而它们正是基于设备的移动化,利用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二、本地化服务 依托基于运营商基站及GPS定位带来的本地化服务,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身边所需的服务,甚至可以通过依据相同位置建立起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这样一个本地化的趋势很自然就形成了,而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在一个地方购物之余想了解一下周边的哪一家餐厅的食物好吃、你在开车时想找到最近的购物中心或者停车场的入口,这一切移动互联网都已经帮您实现了。而人们天生有一种被认可被采纳的需求,即社交的需求,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也有提及。因此各种应用如果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得到他人的肯定,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那一定也会蓬勃发展。2013年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有全面超越微博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朋友圈具备

浅谈西方网络文化的特征

浅谈西方网络文化的特征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7-13 09:42:00 ] 作者:张峰编辑:studa090420 - [论文关键词]西方;网络文化;特征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特点的研究,并指出西方学者缺乏对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认识。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方国家,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以各种形式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大熔炉中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先进的传输技术使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一、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研究 美国学者David Porter将网络文化的概念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产生、形成或者借助网络得到延伸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与文化的3个逻辑层次相对应,网络文化也具有3个层面上的内涵: 首先,网络文化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网络精神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这些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各种网络文化形式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简言之,就是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其次,网络文化有制度层面的内涵。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制度既包括基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各种网络协议,也包括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对网络使用行为的规范。 最后,网络文化也有外化的物质形态。这也是网络文化最初级的形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当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为人们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这些外化的物质就和它们提供的可能性一起,成为新媒介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西方网络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阶段,以新闻界为主力,主要是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做描述性的研究;第二个阶段称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开始介入网络文化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识别”;第三个阶段是网络文化批判性研究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4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使用网络的障碍和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以及这4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一阶段: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的一些主要报刊开始就互联网、网络空间和“信息超高速公路”等话题展开探讨,一些专门的连线记者和早期的网络使用者撰写了许多文章。他们的研究一般都只是描述性地介绍网络及网络文化一些基本常识,对网络文化的形态、作用等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早期研究受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常发出类似反乌托邦或乌托邦式的咆哮,关于网络文化的好坏之争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

论网络文化的法律调整(一)

论网络文化的法律调整(一)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法律调整民法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制和保障。正当的网上言论自由,必须受到充分和有效的保护。目前法无明文禁止和许可的特殊社区,其合法与否,需加以探讨。网上政务公开,应当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法律难以阻碍网络文化扩张。法律要制止对网络文化的不当干预。 网络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法律的调整当然不可或缺,却也不可避免地有些手足无措。法律对网络文化的作为和规制,自然成为法学领域一个崭新的课题,“网络文化法”作为法学学科1个子部门步入前台,也呈必然之势。 在互联网兴起之初,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就已经被发觉,比如网际欺诈、信息滥发和网上狂言等现象1]。目前,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也有所关注,比如就网络政务公开,有论者指出政府网站的“网八股”问题,实际上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不负责任,到处害人2]。在法学领域,学界对网络文化的法律规制进行了研究,有论者提出法律规制是保障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主导型路径3]。 一、网络文化法的内涵和定位 网络文化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交流为核心。它以计算机及其连结网络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活动领域和思维理念。网络文化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文化4]。 网络文化缘起于黑客文化和吉布森等人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黑客最初是一群无组织的编程迷。大约在1959年左右,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就出现了第1批黑客,还提出了所谓“黑客伦理”:反对集权和权威主义,强调人们拥有绝对的信息自由和使用计算机的权利,主张利用计算机过上更好的生活。1970后随着微机的出现,黑客多为通过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入侵和破坏计算机与网络的个人,黑客文化被视为反文化。在吉布森等人的科幻小说中,赛博朋克、电子人和能够形成交感幻觉的网络空间等假想物本用于反讽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却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网络文化的内涵早已超越了黑客文化和科幻小说中的赛博朋克的范畴,发展为一种与计算机媒介通信和在线交流相关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不仅包括与网际行为有关的规范、习俗、礼仪和特殊的语言符号形式,还包括网际欺诈、信息滥发和网上狂言等现象1]。网络文化见之于客观的具体表现主要有:网上新闻、电子邮件、网上视听、网络游戏、网上社区、网上聊天和网络学堂等。与许多新生事物类似,网络经历了爆炒之后的衰落,迷茫之中的探寻之后,终于以相对冷静的姿态占据或者搭建了社会舞台中不可或缺之1景。网络文化也从数年前“新人类”的时尚休闲方式,演变成为民众日常工作、学习和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载体,乃至许多政界人士重视的传播平台。 网络空间的出现改变着社会生活,它同时也对作为人类社会维系规则之一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着具有虚拟性、全球性和即时性的全新网络空间,旧的法律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其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网络法律开始应运而生5]。具体到文化视域考察,学界已认识到网络文化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由于传统过滤技术的弊端、一些网络行为的危害以及网络相关法律的缺失等原因,有必要对网络文化加以法律规制3],网络文化法日渐成为1种社会需要。所谓网络文化法,就是指调整网络文化的传播、运营和调控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不是指以此冠名的法典,而是学理上的1个统称,其在事实上是散见于其他有名法律的。与其他法律并无二致:网络文化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客观上当然需要法律的调整,但不仅仅是规制,更重要的是促进、支持和保障,这是时代赋予网络文化法的历史使命。网

论网络时代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网民规模达到3.38亿,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其中,在网络消费中占据着极其重要部分的网络购物,其使用率为26%,在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中仅为第10名,即便如此,其用户规模在金融危机中仍逆势上扬,由7400万扩大到8788万,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价格透明和购买方便的网络购物。 目前中国网民中,大约4个人中有1个人是购物用户,而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每3个网民中就有2个人在网上购物。中国网络购物的潜力还远未被释放。此外,政府已相当重视电子商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引导电子商务发展;业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不仅涌现出更多平台类电子商务网站,也有越来越多有远见的传统企业开始进军电子商务。在这种大形势下,预期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会保持快速发展之势。 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企业市场营销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同时消费行为特征的变化也必然要求企业制定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 (二)选题的意义 通过对网络时代下的消费者特征及营销策略的研究,将网络这个背景引入到了消费者特征的分析中,从而使得对于消费者特征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从客观上起到了推进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的作用,从而弥补了过去对消费者特征认识的不足,对消费者行为研究起到了一定的理论补充和推进作用。 本文对网络背景下消费者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提出了新的营销对策,在实践上使得企业能够对消费者的特征进行正确的认识,使得企业更加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进行更好的市场细分,采用更加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本文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浅析网络热词

浅析网络热词 【内容摘要】:近年来,网络热词像长了翅膀的流行元素一样,迅速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盛行开来,他们由虚拟的网络社会逐渐走进普通人的现实社会中,影响可谓及其广泛。本文就通过探讨网络热词的一些基本因素来理性分析网络热词现象。 【关键词】:网络热词社会变化特点利弊影响 正文: 网络热词之所以能“热”遍中国,必然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网络作为其肥沃的土壤,为流行语供了广阔的平台,而数量庞大的网民则是其成长的辛勤施肥者,中国特定社会发展状态与网民作为自身和群体所具有的特点又是其必不可少的空气和水分。热词在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中大行其道,并逐渐走向现实社会,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 网络流行语被冠以“热”的称号,就在于他们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流行开来,并被广泛应用。此外,它们的特点还有,一是这些热词多来源于网络、电影电视作品中语言,歌曲名的谐音变化,或者根据当前某种社会现象发展而来,他们最初在网络上受到广泛欢迎并大肆流行,为网民所钟爱,尤其是对年轻群体;二是热词的影响力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其中部分热词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三是大部分情况下,网络热词“来得快,去得也快”,它们一两年之后便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届时又会有新的热词来取代它们,部分热词也转化成生活的常用语,甚至进入字典的编辑之中。同时,还有反映某种社会现象的新词,这些热词的传播表达产生了网络民意,被广泛使用;此外,混杂其中的不乏炒作之嫌,一些企业和个人出于种种盈利或出名的目的,雇佣大批网络水军为其劳动,知名度如直升飞机般上升。但总而言之,网络热词是在整个现实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热词的种类不

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综述

综 述 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综述 向英明 (中南大学图书馆 长沙 410083) 摘 要 对近年来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网络文化,从概念的界定、特点、价值、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负面效应、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回顾。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文化 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网络文化成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这些关注构成了学术界关于文化研究的一大亮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术界人士参与讨论这个问题。 1 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 网络文化 是什么?这是人们在研究网络文化的时候碰到的第一问题。厘清网络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专家们普遍认为,网络文化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关于 文化 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存在争议;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人们还来不及对网络文化做出更深入地思考。即使如此,许多学者仍从自身对网络文化的理解,以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 李仁武副教授在 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文中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 第四媒体 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同人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1 臧学英在 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 一文中对网络文化作了这样的界定;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2 万俊人则认为,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 3 翁寒松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 一文中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是: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 变异 ,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 4 郭良把网络文化界定为 由于电脑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 。 5 而李贤民教授和匡文波博士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以上几种界定,不仅文字表述上有差异,而且在实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反映了大部分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关于网络文化的内涵界定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6-7 2 关于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对此,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匡文波博士认为,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合而生成的新型文化,网络文化是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表现在:(1)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2)网络文化是高时效性文化;(3)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4)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5)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 8 傅治平教授对网络时代的文化范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给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界面,将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的改变,这种新的文化范式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现实文化是指人类一切习惯、 35 2004年第1期(No.1.2004) 图书馆(Library)

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一、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和共享性指向一切在网络世界中传播的文化信息,是一种全方位的开放与共享。互联网的开放性带来了网络信息的共享性。互联网用户可以借助于网络,自由地占有近乎无限的文化资源。网络文化的供应没有配额,不受数量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这种开放性与共享性是网络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2)与报纸、书本等传统媒介相比,网络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双向互动性和信息流动性。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人与机器的互动,电脑以日益人性化的界面、对话框、提示语言等,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互动性体现为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每一个网民不仅仅是网络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这种交流中会创造新的文化信息,每一个身处网络世界的人都在不由自主地参与和推进网络文化的建设。通过网络分布子全球各地具有共同爱好的人们都可以相互联系,人与人交往的限制大大减少了。 (3)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是指人们借助各种网络软件和多媒体界面,通过自身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无止尽的再生能力在网上创造出一个“社区文化。” 在网络世界中“现实”与“虚拟”是模糊不清的,一方面人的主体意识在网络世界中得道前所未有的张扬,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永远依附在网络这个物质形式和空间状态中,面对庞大的网络世界,人们会在精神上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渺小感和无助感,每个人都只能是网络文化的一员,再也难以游离出这样一个庞大的新型的文化空间,也难以摆脱网络语境。网络的强大与人们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会使人产生一定程度的精神异化,而这种精神异化带来的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的对峙,将成成灰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也构成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悖论。 (4)网络文化的无序性表现在网络文化信息发布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与随意性,缺乏有效的真伪识别和质量审核,导致网络文化信息良莠不齐,既有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又混杂着大量的信息“污垢”和信息“垃圾”。网络信息所出的网站、网页的推陈出新,网络信息自身的更新,使得网络信息从形式、内容到地址都具有极强的动态性;信息取舍的网状型因用户的现实需要和随意组合而产生,这种非线性的杂乱编排,最终造成网络信息用户界面、检索方式的各不相同,表现出网络信息的无序性特征。导致的结果就是:离散式、草根式的网络文化个体的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无序性,会给现实有序的文化生产、传播带来极大的冲击。(5)网络文化的“新”值得是网络文化的基础啊——信息技术是全新的,传播方式是全新的,行为方式是全新的。但是从继承性来说,网络文化的无法回避对传统、既有文化的继承,创造网络文化的人也不可避免要受到传统、既有的文化影响,传统、既有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文化形态等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烙印,在进行新文化创造时,这些固有文化影响还是会显现出来。 同时,由于互联网快速的传播功能和巨大的储存功能,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网站不断涌现,一大批数字化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网络世界广泛流传,网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网络文化的创新性还表现在在网络世界中,人们认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都得到了全面的更新,知识总量迅速膨胀。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说网络

网络文化的构成及认识路径

网络文化的构成及认识路径 彭兰 尽管已有很多研究者对于网络文化做出了自己的界定, 但对于网络文化, 要做出一个简单的定义, 是很困难的。网络文化的研究, 其目的不是要在网络中划出一个圈, 指出哪些对象属于或不属于网络文化的范畴, 而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揭示网络中所有活动与现象的社会意义, 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因此, 要全面认识、分析网络文化, 更重要的在于找到认识网络文化的角度与路径。 网络文化的构成层面 要认识网络文化, 需要将它放在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这包括:网络文化行为: 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 大多具有文化的意味, 它们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 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网络文化产品: 这既包括网民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 例如文章、图片、视频、动画等, 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网络文化事件: 网络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 它们不仅对于网络文化的走向起到一定作用, 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网络文化现象: 有时网络中并不一定发生特定的事件, 但是, 一些网民行为或网络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 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精神: 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表现为: 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但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程度的变化,网络文化精神也会发生变化。 网络文化产业: 网络文化具有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 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 网络文化制度: 网络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也会在社会制度层面反映出来。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 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 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 网络文化具有复杂的主体构成, 由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与秩序, 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 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 不同层面的网络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社会景观。研究网络文化, 有时需要从以上层面的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有时又需要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认识综合起来、统一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