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纪要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2017年3月31日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时间:2017年3月31日

地点:北京湖北大厦

主持人:孟宪来

出席人:孟宪来、李金发、李丕龙、邓军、朱立新、付水兴(代王京彬)、郭齐军(代马永生)、周载阳(代李

耀刚)、董丽萍(代田郁冥)、谢春雷(代刘玉辰)、

高乐(代朱伟林)、程爱国(代孙升林)、范土芝(代

杜金虎)、周少平(代范蔚茗)、陈正明(代琚宜太)、

倪军(代王香增)、王新茹(代潘懋)、李俊(代李

建伦)、邓明万(代胡清波)

列席人:郝梓国、唐序、华丽娟、代国标、李彬飔

记录人:代国标

议题:1. 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2. 审议学会2016年财务报告;

3. 审批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4. 审批关于学会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工作

统一管理的事宜;

5.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励暂行条例》。

6.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

会议纪要

2017年3月31日,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学会常务理事19人、秘书处人员5人,共计24人出席了会议,因故未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务理事9人。

会议由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经过与会常务理事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题,形成如下纪要。

一、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常务理事汇报了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与会常务理事充分肯定学会2016年工作成绩,对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工作给予表扬,并对进一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承接政府职能和对学会分支机构工作纳入总会统一管理后充实秘书处工作人员及相关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会议原则通过2016年工作报告及2017年工作要点,会议批准2017年完成本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

二、审议学会2016年财务报告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常务理事汇报了2016年学会财务报告,与会常务理事通过了财务报告。

三、审批学会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2017年,学会共计划召开学术活动27项,其中重点学术活动8项,一般学术活动19项。与会常务理事原则通过上述学术活动计划。

四、审批学会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总会统一管理事宜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会议报告了关于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总会统一管理事宜的背景情况,会议决定按照中国科协、民政部等关于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从2017年起,学会对分支机构会议和财务纳入总会统一管理,与会常务理事原则通过相关事宜,并责成秘书处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

五、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励条例(暂行)》

为表彰奖励在地学科研和生产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地学科技工作者,学会秘书处提出设立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与会常务理事对奖项的设立和《条例》原则通过,责成秘书处汇集相关意见修改后印发执行。

六、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调动各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理事单位和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科普创新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全民素质,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提出开展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

奖的评选,与会常务理事对奖项的设立和《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原则通过,责成秘书处汇集相关意见修改后印发执行。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借鉴前人成果,结合此次编图所取得的资料,认为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而板块活动与陆内块体再活动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体系域。这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的原义和范畴已不尽相同。强调板块相互作用与板内构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构造形变的综合形态、主体构造带展向、复合关系及其动力体系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所编1:250万地质图上最主要的区域断裂(表5-1)计89条(图5-2),有45条属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性断裂,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域,其中包括6条板块结合带和6条重要的微板块结合带和10条地壳拼接带,多数有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带发育。不少伴有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其中有16条已发现有蓝片岩带。而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在中央造山系发现。由于绝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发育历史和复杂的力学转变过程,地质图未能区分其属性。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该域包括任纪舜(1997)所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但范围、时限更为广泛,主要是还考虑了板块拼合后的陆内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划分的3条巨型纬向带为主体,还包括其间所镶嵌的东西向排列的陆块或地块。这些构造形体总体循近东西向展布,中部约略向南弯曲或形成规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弯滑构造,如淮阳弧、广西弧等,并相伴有NEE、NWW 向一对X型剪切构造。 该体系域主要发育于我国中北部,包括发育于晚元古代以来,定型于华力西期的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定型于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带以及其间的塔里木、华北陆块。形成于燕山期发育于特提斯与华夏构造域之上的南岭构造带也是该域的新成员,以隆起—花岗岩带为特征,是陆内造山的产物。除此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构造带。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为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关闭,冈底斯—印度板块多次相对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个主体为NW向、中段为近EW向、东南段约略向南东撒开的反S状弧形挤压地带,是总体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发生的构造畸变。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带之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NW向的右江造山带也属该域组成部分。主体由一系列造山带间夹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等长条状弧形微陆块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断裂带,亦呈反S状,长达1 000~3 000 km余,多数伴有蛇绿岩带、外来混杂岩块或蓝片岩带,他们一般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东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南段显示右行,其间的块体有向SE挤出的趋势。多数断裂活动性较大,为地震多发带。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全长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羊湖—金沙江断裂,发育西金乌金蛇绿岩带,并有榴辉岩分布,在蛇形沟新发现有早二叠世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另一支为郭扎错—若拉岗日断裂,在藏北青南沿带发育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硅质岩、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且有蛇绿岩残块及蓝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 向,由金沙江蛇绿岩及含志留系—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的泥砾混杂岩组成宽达30~40 km的强变形带,以逆冲兼有右行剪切为特征。南段经哀劳山延出国境,与越南黑水河消减带相连,

“地质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地质学是关于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演化过程,进行着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到天文变化的影响。地球的各个圈层均在不断演变,约在35亿年前,出现了生命现象。于是,生物作为一种地质营力,时时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开始有人类出现。地球成为人类栖身之所,衣食之源。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制造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观察、研究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对地球的现状、历史和将来建立起科学的系统认识,是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需要。 人类对地球及其演化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于地球具有1.083×1012立方公里这样庞大的体积,人类感官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地球的表层和局部;那些发生在地球上的过程可以长达千百万年乃至亿万年,无论是个人或整个人类,都难以重复验证;这些地质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有特点。因此,只有人类的认识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才能建立起对地球总体的科学认识。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地质学,是19世纪30~40年代才形成的。到20世纪,以地球为对象,从不同角度和范围进行研究的学科,除地质学外,地理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都发展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球科学体系。地质学是其中起骨干作用的基础学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

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材料化学工程分会场日程安排组织单位

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材料化学工程分会场 日程安排 组织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分会场主席:陆小华(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分会场总体活动安排 9月23日上午 参加设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多功能厅的主会场活动(详见主会场部分) 9月23日下午 时间:13: 30—17: 35 地点:国展中心M255会议室 主题:材料化学工程 主持人:董晋湘(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李韡(天津大学教授) 报告: 1. 13:30-14:00 有机光致变色染料(主题报告)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2. 14:00-14:20 反应/传递协调对材料形貌的调控作用 韩永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3. 14:20-14:40 基于两亲高分子的聚合物分离膜: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 朱利平(浙江大学副教授) 4. 14:40-14:55 氮掺杂对介孔氧化钛纳米纤维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的影响 季兴宏(南京工业大学) 5. 14:55-15:10 支化型功能单体对反渗透/纳滤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调控作用 黄海(浙江大学) 15:10-15:25 会场休息 主持人: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韩永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 6. 15:25-15:45 低共熔混合物中多孔磷酸盐的合成与特性研究(主题报告) 董晋湘(太原理工大学) 7. 15:45-16:15 生物大分子结构认知——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主题报告) 李韡(天津大学教授) 8. 16:15-16:35 离子液体对酸催化C4烷基化反应的强化作用研究 唐盛伟(四川大学副教授) 9. 16:35-16:50 ACM/AO-80杂化交联材料的形状记忆研究 胡仕凯(北京化工大学) 10. 16:50-17:05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一览 表 1.岩土与工程地质系 导师姓名职称 导师 类别 性 别 出生 年 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唐辉明教授博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及防护工程 岩土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地质灾害治理tang 殷坤龙教授博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及防护工程 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岩土体稳定性 研究 yink 项伟教授博导男195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xian 晏鄂川教授博导男1969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理与利用,滑坡监测与 信息化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描 述与模拟 yecy 余宏明教授硕导男1952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地质灾害分析研究、预测、防治,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 yuh 方云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动力学,岩土文物保护dsz@ 刘佑荣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体力学,岩土工程liuy 冯晓腊教授硕导男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工程特性,城市工程地质fdgs 邓清禄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deng 林彤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地基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预 报与治理 linto 李云安教授硕导男196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滑坡灾害地质工程,地 面变形环境工程 liyu 谭松林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城市环境岩土工程,软基处理,地灾评估tans 王洪兴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hxw 滕伟福副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地灾评估teng 唐朝晖副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公路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zhta 简文星副教授硕导男1967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滑坡的监 测、模拟、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环境岩土 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wxj 胡新丽副教授硕导女1968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斜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防治工程设计及效 果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及治理工程 设计 hux 吴益平副教授硕导女1971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GIS在岩土工程 中的应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ypw 马淑芝副教授硕导女1974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土测试技术,水岩耦合数值分析及工程应 用 jhbm 贾洪彪副教授硕导男1969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体结构网络面模拟,地灾评估jhbm

《中国地质》2012级考试 - 副本

山东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地质学》考试试卷 一、请论述历史构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差异与联系。按照历史地质学的观点地质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中国可以划分为哪些构造单元? 答:(1)①历史构造学说即槽台学说,是十九世纪以来流行的关于地壳构造单元及演化规律的理论。槽台学说有两个主要论点:一是地壳构造单元有二,即地槽区和地台区,前者属于活动区,后者属于相对稳定区,后者是由前者转化而来的;二是地壳的演化历程有两个阶段,即地槽阶段和地台阶段。 地槽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比较活跃,构造不均一的地区,它是一狭长的低洼地带,长达几千公里,宽有几百公里,在它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下沉和进行沉积,同时盖有一层不太厚的海水。由于地槽不断下沉,沉积物也就不断加厚,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结果也就形成了巨厚的地层。在一面下沉一面沉积的过程中,地槽就逐渐扩大了,到达了一定的限度后,地槽内就产生了许多裂隙,这些裂隙就像伤口一样切穿了整个沉积地层,里面喷出了火热的岩浆,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 经过了长期的下沉和沉积以后,就到了第二阶段。这是地槽某些地区又开始向上隆起了。同时,岩层发生了剧烈的褶皱,大海变成了高山,而且岩浆也就乘机而入。形成了方圆几百公里的侵入体,原来

在初期的松散的堆积物,经过了强烈的褶皱和岩浆侵入现在也变得比较密实了,有时还会发生强烈的变质作用。原来比较活动而下沉和上升都很剧烈的地区,现在也变成了一个比较坚硬而且不易活动的刚性地带了。 经过了造山运动之后,地槽趋于稳定,从活动到稳定称之为一个旋回,这种旋回可以重复若干次。 地台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它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一般都不大。在组成上,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下部叫做基底层,一般是寒武纪前的变质岩组成,而且由于经过强烈的褶皱和变质作用变得很坚硬。在其上,覆盖着由沉积岩组成的表层叫做盖层。基底上没有沉积岩覆盖即使有也非常薄,它的面积比较大,称之为地盾。与地盾不同,在陆台上还有一些相当低凹的地区,这些地区有时比海平面还低,所以在它上面就沉积了一些陆相和海相的沉积物,它的面积很宽广,叫做地台。 ②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这一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板块以每年1-10cm的速度在移动。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

中国901个协会、学会名单

中国901个协会、学会名单福建省经济技术协作促进会 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质量协会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 中国拆船协会 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流通协会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 中国调味品协会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钢结构协会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 中国模板协会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 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 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中国砂石协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 中国石棉制品工业协会 中国石灰协会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CCPA)全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中国电力企业多种经营协会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 中国宝玉石协会 温州市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协会 中国武术协会 中国家具协会 中国制笔协会 中国缝纫机协会 中国搪瓷协会 中国眼镜协会 北京市保龄球运动协会

权威∣重磅∣李裕伟∣矿产资源权益金与资源税

权威∣重磅∣李裕伟∣矿产资源权益金与资源税、矿业权出让收益之法理辨析-原标题《关于矿业权出让收益与资... 编者按: 作者简介:李裕伟,男,湖南人,大学本科学历,1939年生。曾任原地质矿 产部副总工程师、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室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委员、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与技术委员会委员。原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地矿咨询部副主任、特邀咨询委员、研究员。兼任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矿产资源管理与矿产经济研究。主要从事工作领域有: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战略与政策研究、矿产经济研究。曾参与组织我国第一轮、第二轮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论证、我国矿产形势战略与对策研究等。研究成果与论文涉及矿产资源国家战略、利用国外资源、矿业市场、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业城市等方面。此外,在地矿工作信息化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现代化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 矿业权出让收益与资源税---谁是谁? 写在前面: 矿业权人使用国家所有矿产资源应缴纳的费用,绝大多数国家称之为权益金(royalty)我国矿法过去称为“资源补偿费”,现相关管理文件称为“矿业权出让收益”,有的文件也使用“权益金”一词,说明它的定位相当于国外的权益金。我们认为权益金定位是合适的。 当代矿法植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矿法,历经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西班牙殖民时期、美国兴起时期和现代工业社会时期的承继和发展,演化至今,是一个成熟的法律领域,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国外权益金均按矿产品计费,后置征收由来已久,这是权益金制度的两条基本规则,国外矿法均遵此设计具体的收费方案。要破这两条规则,不是不可,但需要论证。权益金按储量计费和前置征收在我国早已广泛施行,新近又有政府文件明确规定,已经把这两条规则破了,却没有论证。按矿产品计费还是按储量计费,是前置征收还是后置征收,涉及一系列资源风险与会计制度的专业性和常识性问题,需要讨论。这就是写本文的目的。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属于地球科学。它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学科。这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地质学分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地质问题和人为环境地质问题,但也有人从狭义的地质环境概念出发,将问题局限于岩石圈。1972年,中国开始探索环境地质学的范围、理论和方法,并建立了研究机构。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系统学科。 研究领域 随着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即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地质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渗、滑坡、沙漠化和各种地方病等表明,地质环境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在人们眼中,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和研究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仅是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更是人类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换言之,特别强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研究领域广泛 ①区域地质环境 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土地整理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如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②地质灾害 为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依据,提出减灾减灾的预防措施。 ③化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研究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各种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研究空气、水、土壤和矿物中有益有害元素和致病物质的富集和迁移;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畜健康的关系,预防和控制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从而将某些元素的自然富集或缺乏对人和动物健康和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在一些城市,饮用水水质恶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④古气候变化规律

中国地质概况

中国地质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面积约960万Km2,疆域辽阔,山川壮丽。西南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珠穆郎玛峰海拔8848m,为世界第一高峰;西北有中国最低的吐鲁番盆地,海拔-155m,为世界著名的洼地之一。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峰峦峻拔,逶迤东延;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涛浪翻滚,蜿蜒东流;在广大的东部地区,丘陵与盆地纵横交错,沃野与河湖相映生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为中华民族休养生息之地,更为现代中国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重要基地。 中国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相接,各地区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从整体来说,中国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带与稳定区并存;岩浆活动频繁,演化历史漫长;变质作用类型齐全,变质程度各民;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球具有重要地质特公的地区之一,也是全面研究地壳构造演化,特别是中新生代地壳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地层: 中国幅员广阔,各断代地层发育齐全,自中—下太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分布。各时代地层出露总面积粗略统计为8602610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9.6%。 其中:太古宇出露面积为73700Km2,占出露地层总面积的0.9%; 元古宇出露面积为596300Km2,占出露地层总面积的6.9%; 下古生界573500Km2,占6.7%; 上古生界945600Km2,占11%; 中生界2457700Km2,占28.5%; 新生界3955810Km2,占46%。 沉积类型多种多样,显生宙生物化石丰富。太古宇、大都元古宇以及部分活动带的显生宙地(岩)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变质岩系。 岩浆岩 中国岩浆岩分布广泛,侵入岩出露面积为997390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4%。其中:超镁铁岩面积为16360km2,占侵入岩面积的1-6%;镁铁岩7044km2,占7-1%;中性岩(含中基性岩)47600km2,占4-8%;酸性岩(含中酸性岩)861690km2,占86-4%;碱性岩1300km2,占0-1%。岩浆活动十分频繁,从太古宙至近期都有发生。岩浆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岩浆喷溢和爆发,又有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可划分为前吕梁、吕梁、四堡、晋宁、震旦、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10个期。前吕梁,吕梁、加里东和华力西在中国北部(昆仑一秦岭以北)最为强烈;四堡、晋宁期在中国南部较为强烈;印支和燕山期在中国东部最为发育;喜马拉雅期在滇藏地区尤为重要。各期、各类侵入岩出露面积见表11。中国多期次、规模巨大的岩浆活动是岩石圈演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内生矿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前吕梁期: 前吕梁期岩浆岩包括太古宙的迁西期、阜平期和五台期,主要发育在华北地区的北部,在豫西、小秦岭地区以及阿尔金山和佳木斯地区也有分布。 火山岩火山岩在太古宙为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近东西向展布。 侵入岩前吕梁期侵入岩主要有超镁铁岩、镁铁岩和酸性岩,中性岩较少。 吕梁期: 吕梁期岩浆在我国分布甚广,其出露范围与早元古代地层基本一致,主要见于华北地区的北部,吉、辽、鲁、冀、晋地区,内蒙古阿拉善、大青山,黑龙江东部佳木斯、东风山,以及西北部额木尔、塔河等地。此外,还见于天山、昆仑一秦岭和川滇地区。

参考文献着录指南-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设》参考文献著录指南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参考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其在论文中需要进行文内的著录与文后的著录。 1参考文献在文内的著录 1.1一种文献在文章中被引用或者参考一次,只需按出现次序在文中以上标的方式标出序号(带“[]”的数字),并与文后参考文献一一对应。 1.2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的著录问题及处理 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首次引用的序号(正文中引文页码或起止页码放在序号的“[ ]”外,与“[ ]”同为上标)。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示例:“张某某[4]15-17……”;“张某某[4]55……”;“张某某[4]70-75……”。 1.3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章时的标注问题及处理 1.3.1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止序号。 示例1:裴伟[570,583]提出……。 示例2: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模式的研究[255-256]……。 1.3.2文中同时列出多个作者,作者之间用顿号隔开,对其标注时,列出数个作者就在其上方用标号注明,标号要尽可能地靠近引文处。 示例1:张三[1]、李四[2]、王五[3]。 示例2:此外,各类反思文章也比较多,其中比较在代表性的有刘洪波[2]、黄宗忠[3]、裴成发[4]、邱五芳[5]等人的文章。 1.4标号和标点符号关系的处理 1.4.1如果是直接引用某人的观点,在原作者姓名、冒号、引号齐全时,则最后一个标点(无论是句号还是问号、感叹号)置于引号内,参考文献标号在引号外的右上角。 示例:北宋程颐说:“学莫贵于自得。非外在也,故曰自得。” [4] 1.4.2如果引用原文时,前面不出现作者姓名和冒号,只出现了引号,参考文献标号也在引号外的右上角,但这处引文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则须点在参考文献标号外的右下角。 示例:“科学主义产生于自启蒙主义,成于实证,是建立在牛顿范式的科学之上的一种思想观念。长期以来成为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4.3如果所引用的某一、二句原文融合在作者自己的话语中,即引文首后都是自己的话,则须在引号外的右上角标出参考文献标号,引文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点在参考文献标号外的右下角。 示例:“一个数字图书馆,半壁江山” [20],就是图书馆人对无条件研究数字图书馆,面轻易上马者的无情讽刺。 1.4.4虽然引用了别人的观点,却不是引用原文,而是加上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文章的需要,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的,则须将参考文献标号标在最后一个文字的右上角,标点符号点在随后的右下角。 示例:当商业炒作的图书《学习的革命》粉墨登场时,图书馆人却为之欢呼[17-18],而事实上,这类书是科学神话的畸形产物。 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包括引文出处和观点出处。参考文献著录采取顺序编码制,

高等地质学

火山地质构造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一、火山地质基本概念 1、火山喷发类型 火山喷发类型指火山不同的喷发方式,一般以代表性火山命名,基本可分为普林尼型、培雷型、武尔卡诺型、斯通博利型、夏威夷型、玄武岩泛流型、蒸汽型、海底型等8种类型,其中蒸汽型火山喷发又可再分为塞特西型喷发、蒸汽岩浆喷发和潜水火山喷发等3种。 2、火山作用类型 火山作用类型是指一期火山岩浆活动各种方式的总和,既可是单一的一种(如溢流),也可包括先后发生的几种方式(如先喷发后侵入等);可分为喷溢作用、爆溢作用、爆发作用、火山—侵出作用、火山—侵入作用、喷发—沉积作用、裂隙式喷发作用(crack type eruption)、中心式喷发作用(central type eruption)和裂隙—中心式喷发作用(crack central type eruption)等几种。 3、火山碎屑物、包体 火山碎屑物:包括玻璃质碎屑(玻屑)、晶体碎屑(晶屑)和岩石碎屑(岩屑)三种,在描述时一般应分别说明其种类、粒级、形态、含量等。 晶屑与斑晶之区别:晶屑指火山喷发过程中被炸碎的斑晶之碎块,主要存在于火山碎屑岩中,但在某些过渡类型的熔岩中(如凝灰熔岩、碎斑熔岩等)也可见及少量晶屑;斑晶指岩浆在喷出地表前就结晶形成的自形矿物晶体,仅限于熔岩中出现。 包体:分为残留体、捕虏体、堆晶岩、岩浆团等几种,成因类型包括幔源、壳源和同源;应详细描述包体的类型、形态、空间展布,以及包体与寄主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 4、火山原生构造 火山原生构造系指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局部构造。查明火山原生构造,对确定火山喷发类型、火山构造类型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火山原生构造包括:①环形断裂;②放射状断裂;③层理构造(涌流相的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④节理构造(潜火山岩平卧节理、喷出岩柱状节理);⑤正断层和逆断层等。 5、成因类型 根据物质来源,可将火山岩的基本成因类型划分为幔源、壳幔混合源、壳源三种。根据岩石类型与组合、岩石系列、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等,确定火山岩的成因类型与演化方式(部分融熔、结晶分异、岩浆混合、岩浆不混熔、同化混染等),判别深部壳幔作用过程。 需注意识别原生(primary)岩浆与进化(evolved)岩浆。原生岩浆的特征强烈依赖于源区物质成分、部分熔融程度和熔融条件,故无统一的判别标准而需作综合考虑。表3为玄武质原生岩浆的判别标准。 6、岩石组合

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模板】

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助力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规范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促进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地质文化村(镇)可以是一个行政村或者一个或多个自然村构成,也可以是一个镇。 现阶段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分为“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以及“地质+综合服务”六种建设模式。 第三条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应按照自然资源部中 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学会制定的有关技术标准开展, 地勘行业队伍或地学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县级人民政 府支持,村(镇)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四条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坚 持“自愿申报、竞争评选、动态管理、持续发展”的原

则,由拟申报村(镇)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自愿提出申报,中国地质学会负责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推荐流程 第五条拟申报的地质文化村(镇)须按照《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附件1)要求,完成选点论证、调查评价、策划设计与产品开发、建设实施等工作。 第六条按照“县级申报—省级推荐”的流程申报和推荐。 第七条县级申报。由村(镇)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制作申报材料,并提交省级推荐机构。 申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一)《地质文化村(镇)申报表》(附件2); (二)《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报告》(附件3); (三)地质文化村(镇)申报视频(配解说,不超过8分钟); (四)地质文化村(镇)推介宣传画册或电子幻灯片。 第八条省级推荐。省级地质学会或省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省级推荐机构,接受申报材料并对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审核,在《地质文化村(镇)申报表》(附件2)填写推荐意见,推荐至中国地质学会。 第九条中国地质学会按年度发文组织集中申报工

中国地质学复习

(原创声明: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第九章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特征 总结即构造和地形除亚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是由单个前寒武纪克拉通或其一部分组成,上都属于单式大陆。大陆的主体部分是在过去除西伯利亚克拉通以外,亚洲是一个年轻的复式大陆,1999) (任纪舜等,亿年期间由大小不等的陆块及其边缘块体镶嵌拼合而成4由,生物地理区系和中国具有亚洲复式大陆构造的典型特征具有不同地壳结构、-松嫩等块体组成。演化历史的中朝、扬子、西域、华夏及准噶尔-吐哈、佳木斯在全球大陆中,中国大陆有何特征?.与北美、非洲等地的巨型前寒武纪克拉通相比,我国地台的规模小、刚化程1 度低、盖层变形强烈。这复式大陆的另一层含意是现在空间上并列的陆块原系来自世界不同部分, 2. 我国或。在各种全球大陆再造中, 使得我国的区域地质具有了更大的“世界性”或处于“天涯海角”。者没有自己的位置, .一个复式大陆不同源区诸地台或地块的并列意味着其间众多造山带的存在。3我国陆块数量多、规模相对较小,后期的构造运动引起的陆内变形无疑会对 4. 早期已固结的部分重新产生影响。中国陆块有哪些类型、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陆块(古板块)类型、华北型中朝板块1) 、扬子型扬子板块;塔里木板块、柴达木地块、阿拉善2) 、冈瓦纳型拉萨地块、印度板块北缘3) 兴凯地块佳木斯- 4)、北亚型准噶尔、吐哈、松嫩、布列亚-在那在区域成矿预测上,共同的成矿作用只有当地块拼接在一起以后才会发生,因此査明地质历史期间以前无论是成矿规律还是构造发展都应与其源区相匹配,不同亲缘地质体的排列组合这类基础性的研究,也具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中国大陆何时期以何种增生机制形成古亚洲大陆? 第一章、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轮廓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 )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势(1)以贺兰山、龙门山至横段山一线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山势走向和地表高度2(显著不同。)我国东部有四条近东西向的分水岭和山系突破上述地形高度格局,自北而3(南分隔了五大内陆水系(流域)。 * 我国地球物理场特征与什么背景因素有关?中国的地球物理场地壳厚度与上地幔顶面的起伏 1. 莫霍面等深线图——反映 岩石圈厚度与上地幔软流圈顶面的起伏2. 岩石圈厚度图——反映岩石圈的 现代热状态速度场中国大地热流图——反映我国3. 现今地壳运动的速度场-4. 地应力矢量图----反映我国 我国及邻区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带的空间展布地震震中分布图——反映5. * 我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什么? * 早古生代各陆块漂游在南半球; * 晚古生代各陆块属于古特提斯洋中的“泛华夏大陆群”,印支期拼合为古亚洲

化工协会名单

化工协会名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简 历 职务姓名简历 会长李勇武 男,汉族,194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天津市化工局局长、市经委主任,化工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高级副会长 郑虎 男,汉族,1946年10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石油 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兼中国石油技术 开发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劳资部主 任。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 法律顾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王基铭 男,汉族,194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大学本科学历。曾任上海石化总厂副厂长、厂长,上海石化股 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 员、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中共十四大代表。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 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 员。 蒋龙生 男,汉族,1945年3月出生,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 曾任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承包作业部副经理,勘探部副经 理,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中海石油南方钻井公司总经理 兼党委书记。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李辉 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国际商务师,大学本科学历。曾任五矿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五矿南美五矿有限公司副总裁、总裁,中化公司石油中心副 主任兼中化国际石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化总公司总裁助 理、石油中心副主任、石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现任中化集 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兼石油中心主任、中化国际石油公 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王印海 男,汉族,194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化工部人事司副司长、中国化工装备总 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昊华化工(集团) 总公司副总裁、党委书记、总经理。现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兼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党委书记。 副会长尤小平 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经济师,大学本科学历。曾任瑞安市塑料七厂副厂长,瑞安市塑料十一厂厂 长,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

地质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地质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就业方向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院校 [广东]中山大学[上海]同济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甘肃]兰州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广西]桂林工学院

2020最新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20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地质工程专业介绍 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数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岩土钻掘机械基础、岩土钻掘工程工艺原理、地质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地质工程试验测试技术、地质工程数值模拟。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1)工程地质方向: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弹塑性力学基础(56学时)、建筑制图(56学时)、测量学(40学时)、普通地质学(48学时)、岩石学(32学时)、矿物学(32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32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土力学(56学时)、水文地质学基础(40学时)、地下水动力学(40学时)、工程地质学基础(48学时)、工程地质勘察(40学时)、岩土测试技术(32学时)、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32学时)、工程物探(24学时)、工程建筑概论(40学时)、岩土工程监测(24学时)、工程招标投标与概预算(32学时)、地质灾害防治(32学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32学时)、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专业讲座(32学时)。 (2)岩土钻掘方向: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流体力学(40学时)、液压传动(48学时)、机械制图(96学时)、测量学(4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金属材料与零件加工(3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岩体力学(40学时)、土力学(40学时)、工程地质学基础(40学时)、岩土钻掘工艺学(48学时)、钻井液与工程浆液(48学时)、岩土钻掘设备(40学时)、基础工程学(56学时)、基础工程施工技术(40学时)、岩土测试技术(32学时)、新技术专题报告(16学时)。 2.示例二:基础地质(51学时)、构造地质(3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土力学(34学时)、岩体力学(51学时)、水文地质学(34学时)、工程力学(1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测量学(51学时)、弹性力学(34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载荷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34学时)、数理方程(34学时)、数值方法与计算机算法(34学时)、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34学时)、地基处理(34学时)。

中国地质学的创造者——丁文江(1)

中国地质学的创造者:丁文江 丁文江(1887-1936),生于江苏泰兴县。字在君,英文名字V.K.Ting1,笔名“宗淹”。丁文江是一位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地质学的大师,中园地质的创造者”2。 图#-#:丁文江肖像 1902年秋,丁文江东渡日本留学,但一直没能进入正式学校学习。1904年夏,丁文江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1906年秋在剑桥大学学习。1907-191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获双学士。在英国留学期间,丁文江广泛的接触了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熟悉了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并养成了科学化的性格,这些为他以后在地质学方面作出卓越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学科基础。 1911年5月丁文江离英回国,开始了他的中国地质学创业之旅。自1912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后,他就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一、留学海外,奠定地质学专业基础 丁文江天资聪慧过人,刚学说话时母亲就教他识字。5岁(1892年)就入私塾读书。9岁(1896年)能够读通四书五经。11岁(1900年)作《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全文数千字,深得塾师赞赏。13岁(1902年)丁文江考取秀才。一篇《汉武帝通西南夷论》,博得泰兴知县龙璋赏识,收为门下弟子。 龙璋先生是丁文江的恩师,他对丁文江一生的最大造就,就是力劝丁家父兄把丁文江送到日本去留学。出国留学,这在当时是泰兴县破天荒的大事,因此丁家竭力反对。龙璋百般劝解丁家,不得不动用父母官和恩师的权力来进行劝导,同时,还请当时的名士湖南的胡子靖出面,并最终打动了丁家父兄。 1902年,丁文江15岁,随胡子靖去了日本。住在当时中国留学生的中心地带神田。由于不久就爆发了日俄战争,人们都无心读书,丁文江也没有进什么学校,倒是结识了不少中国留学生,有史久光、蔡锷、蒋百里、汤中、庄文亚等人, 1丁文江的英文名字V.K.Ting是根据上海方言拼音而成。 2王仰之编著:《丁文江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汇总.doc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工作指南 (2.0版) 2001-06-01发布2001-06-01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

前言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旨在对以图件为基础的地质信息(传统的文字报告及图件),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地质研究、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建设、制定区域规划、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提供有效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全国基础地学数据信息共享及信息社会化服务,提高其利用程度和使用价值,并为地质科学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供数据源。 为使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在统一规范的框架内正常有序的开展,确保该项工作的完成,特制定了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主要参考“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DZ/T 0197-1997]”国家行业标准,对其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引用,同时参考并引用其它相关标准,结合几年来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实际而制定。特别感谢李晨阳、李裕伟、姜作勤等同志在工作指南起草和执行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工作指南详细规定了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有关图层划分、工作流程、属性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文件格式,以及质量保证要求、成果汇交办法等。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归口。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工作指南主要起草人:杨东来肖志坚李军李超岭李景朝田文新解立业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料处负责解释。

目录 1 适用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术语定义(1) 4 图元及TIC点编号规则(2) 4.1图元编号(2) 3.2 TIC点编号规则(2) 5、图层及属性表命名规则(2) 5.1 图层命名规则(2) 5.2 属性表命名规则(3) 5.3 数据项名及代码(3) 6 图层划分(3) 7.属性表格式与说明(2) 7.1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2) 7.2 水系图层(4) 7.3 交通图层(5) 7.4 居民地图层(5) 7.5 境界图层(6) 7.6 地形等高线图层(7) 7.7 地层图层(8) 7.8 火山岩图层(12) 7.9 非正式地层单位图层(18) 7.10侵入岩(包括变质变形侵入体)图层(19) 7.11 脉岩图层(27) 7.12 围岩蚀变图层(28) 7.13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图层(29) 7.14 断层图层(32) 7.15构造变形带图层(33) 7.16 矿产图层(35) 7.17 产状符号图层(37) 7.18其它图元图层(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