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裴淑娥【1】刘浩【2】康亚姗【3】杨连顺【4】

【摘要】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必要性、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北省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系列对策建议。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河北省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型;县市;现状;对策

县市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行政单元,创新型县市是指在县域的空间范围内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构成县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北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县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分别于2010年1月和

4月先后批准河北唐山市和石家庄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1.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县市处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地位。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落后制约了县市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对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河北省科技工作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河北省一些县市的科技工作仍比较薄弱,科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能满足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课题编号:10457238

【1】裴淑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050026;女(1964.8—);教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2】刘浩: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男(1964.8—);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3】康亚姗: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女(1964.12—)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4】杨连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男(1964.10—)讲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创新型县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创新型县市工作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创新型县市工作。

3. 为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县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河北省通过唐山和石家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创新型县市,引导和支持广大县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和带动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县市及以下基层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县市试点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以县市为基础的行政单元,覆盖了占全省总人口70% 以上的农民以及绝大部分中小县城居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县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就不可能按期实现。

4.县市经济社会是河北省的基础层次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县市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全省属于县市经济统计范围的单位有136 个(包括22个县级市、114个县)。县市单位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5%,经济总量占一半左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是我国既定的未来发展方针,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出发点。县市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是实施五个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

5. 县市的创新能力是河北省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要素积累阶段,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发展规模普遍不大,效益不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强,对科技支持不明显,不能为县域科技创新与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持,而科技发展水平缓慢,又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强,缺乏后备力量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存在数量不少的贫困人口,很难有资源去支持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区域科技发展的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6.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实现河北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北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首先,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可以使河北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其次,建设创新型县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县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

二、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分析

(一)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

1.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

河北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各级政府将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调度会,制定工作方案,研究政策措施。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先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补助奖励经费管理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四是深入实施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五是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对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2.实施产学研联合,提升自主创新的层次和活力

一些县市突出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方式,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骨干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二是密切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共同发展。三是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承担科技计划,共同开发新产品。

3.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健康发展

为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一些县市相继建立完善了政府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优先保证科技经费。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此外,还专门制作了企业融资信息表,借助辖区金融机构密集的优势,积极向驻县市银行推荐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4.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创新服务水平

目前,一些县市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相继构建了四大体系: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和国内外科技合作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目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以政府为引导、政策调控和省县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环境支撑体系;四是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创新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投融资体系。同时通过构建自主创新平台、构建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成“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与培育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科技产品与技术贸易中心和科技信息平台。

(二)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后劲不足。大多数县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带动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园区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集聚能力不够。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均衡。总体上看,我省县市为数较少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开展较好,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特别是贫困县对科技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些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三是科技创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近年来,我省各级部门虽然围绕创新型县市的条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建立了一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但可供共享的科研资源还十分有限。利用京津科技资源不足,驻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我省县市产业发展有较大合作空间。

通过调研,我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有力组织与推动。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谋划和部署比较到位,但具体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举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从科技系统自身看,科技管理部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发挥不够,尚未切实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调控措施和环境营造上做得不足。

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投入是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从全省来看,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企业创新投入明显不足。许多县市的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较少,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成熟,科技担保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有效支持。

三是创新人才缺乏。我省县市人才的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一些县市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企业和基层缺乏人才,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很少,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更加匮乏;既掌握科技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具有科学经营理念、超前战略眼光和先进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是少之又少。人才流失现象还非常严重。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尚不完善。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的中试环节薄弱,因缺少中间试验的投入,致使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形不成企业急需并

能直接应用的技术;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大多数县市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机构数量少,运行机制不规范,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企业诊断、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还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

三、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把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杠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把营造创新环境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投入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2.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大力开展自主创新,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工作为核心,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扎实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创新的要求谋划全局,以创新的方式破解难题,把自主创新提升为我县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动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增强县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县市综合竞争能力。

3.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有效的办法,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培植新兴产业。努力引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农业科技部门的作用。鼓励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带动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观光农业、良种繁育等示范基地(点)的开发建设;大力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农产品保鲜、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名优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推广。继续实施“农科教”三结合,以技术和政策为先导,帮助农民发展省县市场前景好,质优价高的果蔬、花卉、食用菌、草食动物、名特优水产品等农产品。

4.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县市财政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应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在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下,金融机构要对重大科技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投向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型企业。

5.完善创新人才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培养和造就优秀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同时要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参与科技创业。此外,要积极实施专利、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企业专利开发、申请、保护、利用水平。支持专利技术抵押贷款,对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资助,加快专利技术资本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大对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奖励力度,鼓励企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2e19211142.html,/。

2.万钢,《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支撑引领县(市)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日报,2010年03月11日。

3.平山县科技局,《关于建设创新型县的意见》,石家庄科技,https://www.360docs.net/doc/2e19211142.html,/。

创新县域创新怎么干(上)县市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创新县域创新怎么干(上)——县市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核心阅读县域创新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记者走访了9省区13个县市采访县域创新发展现状,能够深刻感受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县市都涌动着同样的创新渴望。县域需要“接地气”的创新驱动战略。他们清楚自己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是因为有需求才创新,县域层面的创新发展一定是针对各自县域特点找准需求定位。县域层面的创新需要很明确,始终围绕着企业创新做文章。在以中小企业占多数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各县市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求政府积极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共同寻找选择更好的创新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形势下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始向创新体系“末梢”发力。《意见》提出,到2020年,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县域创新的“家底”如何?县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如何开展创新?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赴江苏、河北、陕西、湖北、湖

南、江西、广西、新疆、山东等9省区13个县市进行调研 采访。县域层面创新有啥不同在县域层面实施创新驱动不可能和大城市一样,多数县市受访人士都强调,在县市搞创新要“对症下药”,跟着需求走,得“接地气”既然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末梢神经”,县域层面实施创新驱动就不可能和大城市一样,那么县域层面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呢?在采访中,大多数县市都强调要“对症下药”,跟着需求走,得“接地气”。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科技局局长周克胜认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一定是因为有需求才创新,县域创新发展一定要针对县域特点找准需求定位。从县域层面来看,创新驱动主要应集中于“双创”能力的培育。县域创新主要解决的问 题是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科技、管理、商业模式等需求,根据需求匹配科技力量,增加县域的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机构,集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双创”驱动力。 湖北省大冶市科技局局长马倩认为,县域创新没有标准模板,需要因地制宜,关键在于基层科技部门将如何参与地方中心工作,参与地方主导产业及未来新兴产业之中去。如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方面,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有多少是来自招商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多少来自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来的企业?有多少来自双创培育? 针对企业的不同特性,帮助企业对接产业资源,发展壮大。河北省武安市科协副主席申拥军认为,县域需要经济社会事

创新型企业规划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湖南航天信息为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未来五年内具体采取以下措施实施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 (一)建立自主创新组织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资金,专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形成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创造一条适合自己既能发展又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自主创新之路。二是掌握运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将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创新整体规划之中。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原始创新。四是紧盯科技前沿,尽可能抢占制高点。(二)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优势是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可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通过市场得到回报。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将双方优势互补,构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科研基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对形成企业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注重产学研合作实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充分整合企业内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

促成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与技术创新机制的确立,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3、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获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会,在产学研合作的领域、范围、方式、层次方面下功夫,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1)在合作层次上可以从技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和决策的层面上,在战略的制定,特别是技术发展战略、国际战略的制定上,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智囊库”和“信息库”的作用,使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的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方向性。(2)在产学研合作的领域上,可以重点选择一批应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作用力强的共性技术,特别是对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组建更加紧密的联合攻关团队,集中资源,重点突破。(3)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加大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特别是要在做好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地走出去,与国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缩小与本行业国际巨头的差距。(三)强化品牌创新 企业着重开发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代表企业形象、体现企业经济实力的知名品牌,将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紧密相连,努力在价值链高端寻求高利润,打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逐步走上品牌运营和提高自主创新的发展轨道,把自主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来经营,创造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品牌经营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实施方案(2013—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佛府[2013]3号 【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1.08 【实施日期】2013.0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3—2020年) 的通知 (佛府[2013]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3-2020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8日

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3-2020年) 跟据《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统筹协调,科技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组织和监督机制,突出科技主角地位,配强配齐科技部门,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作用。 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各区、佛山新城要立足各自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市场导向,协同创新。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主动衔接,争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主动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重大工程与国家、省的规划相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工程落户佛山。 二、第一阶段重点工作(2013-2017年) 到2017年,建立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体制健全,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城市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整体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工作如下: (一)着力建设具有佛山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 立足佛山产业特色和重点领域,全力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产业基地等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2018年创新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创新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 **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落实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科技大会精神,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长发[2006]20号),努力实现“十一五”末把**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各行业、各单位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是提高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和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工作。全市各级各单位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广泛动员,深入发动,积极参与创新型单位建设,全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步伐。 二、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坚持“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对创新型单位建设的宏观规划、指导服务、政策支持和奖惩激励,提高创新型单位的创新积极性。 (二)资源整合。整合创新政策、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资源,形成规模和合力,积极推动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三)分类指导。选择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创新型单位建设,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与管理办法,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四)重点推进。在重点行业、领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发挥示范作用。重点支持创新单位开展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创业活动。 三、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浙政发[2012]17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3.16 【实施日期】2012.03.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的指导意见 (浙政发[2012]17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创建科技强市、县(市、区)活动,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当前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进一步提高市、县(市、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现就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和统筹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攻坚时期。在创建科技强市、县(市、区)的基础上,建设创新

型城市(县、区),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实现“十二五”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统筹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作为两者的结合点、着力点、创新点进行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的重要抓手;是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集聚、高端制造业和高水平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应对区域竞争新趋势,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客观需要。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城市(县、区)为载体,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为抓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创新驱动支撑引领发展为导向,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着力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进培育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支撑,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产业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与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着力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型城市(县、区)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点带面,示范辐射,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牢固树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理念,把建设创新型企业作为创新型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案

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建设方案 为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开放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以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方案如下: 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的必要性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一系列的服务支持的科技机构。其中心任务是面向科技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这对于促进我县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项目选址、建设方式及相关内容 (一)项目选址 电商园区 (二)建设模式 县工经局统筹,科技中心配合。(建议用我县文亮生产力促进中心+租赁标准厂房) 三、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突破,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以增强科技孵化能力为重点,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业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四大服务;租赁标准厂房作为孵化器,为科技型人才、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场所和科技创新服务,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建设开放提供科技支撑。 (二)可行性 1、硬件设施建设,即提供物理孵化场地。借用电商园区现有的办公场所(标准办公场所、水电路设施完善)4000——6000平方米。 2、软件功能建设,向在孵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将现有的县文亮生产力服务中心迁移到孵化区域,提供及时服务。费用约20万元左右。 3、政策,有国家十三五科技计划系列配套政策支撑。 4、创业投资人或企业。抓住贵州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契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和中小型科技型企业5——10家入住。 (三)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 1. 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落实孵化器场地,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初步建成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四大平台,落实入孵企业3-5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裴淑娥【1】刘浩【2】康亚姗【3】杨连顺【4】 【摘要】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必要性、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北省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系列对策建议。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河北省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型;县市;现状;对策 县市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行政单元,创新型县市是指在县域的空间范围内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构成县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北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县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分别于2010年1月和 4月先后批准河北唐山市和石家庄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1.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县市处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地位。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落后制约了县市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对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河北省科技工作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河北省一些县市的科技工作仍比较薄弱,科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能满足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课题编号:10457238 【1】裴淑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050026;女(1964.8—);教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2】刘浩: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男(1964.8—);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3】康亚姗: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女(1964.12—)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4】杨连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男(1964.10—)讲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创新型城市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2013年创新型城市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原则 1、突出重点。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重点支持创新型单位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 2、示范引领。在企业、园区、学校、医院、社区等不同行业选择典型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市各行各业的创新工作。 3、奖补结合。创新型城市发展资金安排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对获得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科技园区等荣誉称号的单位给予奖励资金支持;对创新型单位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项目等给予补助资金支持。 4、注重绩效。增强绩效观念,将项目绩效纳入创新型城市发展资金安排、使用、评价全过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 二、支持重点 (一)创新型单位建设项目 1、创新型企业:在我市新材料、高端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企业开展

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进成果转化、营造创新文化、优化创新体系,发挥引领、导向和示范效应,带动各类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创新型园区:在全市的产业聚集区、县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中,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园区开展创新型园区建设工作,引导园区加快推进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的集聚,充分发挥园区在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创新型学校:在全市市属中等学校、中小学中,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学校开展创新型学校建设工作,引导学校打造创新型的校园环境、制定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发挥的教育教学制度、培养具有创新观念的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队伍,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创新型医院:在全市的市直医院、县区医院中,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医院开展创新型医院建设工作,引导医院进行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拓展医院的服务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5、创新型社区:在全市各县区的社区中,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社区开展创新型社区建设工作,引导社区不断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

洛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洛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精神,加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也是中部地区重要工业城市。2009年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5亿元,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1240亿元,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9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43位、中部城市第4位。洛阳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2 008年被命名为“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并荣获“中国制造业名城”称号。2010年获“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一)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洛阳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处于东西贯通、南北过渡的居中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中部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部崛起中承担着中心城市的任务,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首选城市之一。 (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

洛阳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城市。依托资源优势,洛阳市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铝工业、能源电力工业、石化工业、硅产业、钨钼钛产业等六大优势产业。目前,六大产业基地已具规模,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相当比重。 (三)创新资源相对丰富 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600余家,其中原省部属科研机构14家,本科高等院校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技术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37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6万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8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每万名职工拥有1488名专业技术人员,密度居全国前列。拥有大型试验检测设备近2000台(套),其中属国家统管的23种大型精密仪器近1000台(套)。 (四)创新创业能力较强 全市拥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3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全市有267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新增产值120亿元,新增利税4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亿元,实现利税60亿元,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五)创新创业环境日趋优化 近年来,洛阳市的创新创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资源更加丰厚,科技创新基础更加坚实;创新创业园区功能更加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更加顺畅;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逐渐形成。此外,洛阳是知名的旅游城市,具有

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四个一”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由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增强龙头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特制订XX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一、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一)总体目标 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掌控产业链技术优势为根本,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主动设计,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专项,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径,研发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品,再造市场竞争新优势。依托已有的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培育一批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充分发挥其集聚整合创新要素、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支

撑企业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着力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二)主要任务 1.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及龙头骨干企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条件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省内领先、业内知名的市重点企业研究院,为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等领域,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一批制约行业技术进步的共性技术,攻克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前沿的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引领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型县(市、区)管理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型县(市、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快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型县(市、区)(以下简称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农〔2018〕13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20〕17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型县(市、区)是指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突出、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县(市、区)。 第三条 自治区科技厅负责组织开展创新型县(市、区)认定与管理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的主体,各县(市、区)科技局具体负责管理和运行。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创新型县(市、区),是指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创新型县(市、区)。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 建立“一个设区市副市长联系一个县(市、区)、一个副县(市、区)长联系一个产业”(以下简称“副市长+副县长+一县一业”)的科技工作制度。 第六条 建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并配置10人以上相应专责工作人员。 第七条 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每年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5%以上。 第八条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amp;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例要高于全区当年平均水平。 第九条现有引进区内外高层次人才2人以上,培养一支20人以上的本土创新创业人才

县(市、区)创建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方案(提纲)【模板】

××县(市、区)创建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方案 (提纲) 一、建设基础 (一)基本情况 区域区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情况,包括组织管理部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举措和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 (二)创新优势与特色 依据申报条件和指标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或民生改善中选择一个建设主题。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工作思路 明确创建创新型县(市、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着力点,要求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体现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建设目标 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指标体系》,以2017年底实际数字为基数,形成可考核的三年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包括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体现建设成效和可考核性。 三、建设定位

依据建设主题,根据具体建设目标进行定位,定位应符合县域自身发展优势,突出创新驱动、创新引领发展。 四、主要任务 结合目标和定位,针对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从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政策落地、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科技创新为民惠民(创新社会事业、科技扶贫、科普服务)、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的重点任务,实施一系列行动、工程,突出特色、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具体可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 五、年度任务与进度安排 建设周期为三年,结合目标提出年度任务和进度安排。 六、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包括组织领导、责任主体、运行机制、考核机制等。 七、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为完成建设目标制定出台的有关创新政策、资金投入及具体保障措施。 2

关于推进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工作方案

关于推进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工作 方案 篇一:创新型企业建设方案 创新型企业建设方案 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涂料行业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的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有力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和行动,推动整个行业及相关产业聚集发展。通过创新型企业建设,全面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转化应用,培育创新人才,形成企业的创新文化。通过创新企业评价,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内在机制,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使企业整体水平提升与持续健康发展。(一)企业基本情况 江苏荣昌化工有限公司前身扬中市合成材料制品厂成立于1989年,经过10余年的励精图治XX年与德国蓬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创建了而成股份制企业——江苏荣昌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48万美元,是一家以专业生产防腐蚀涂料、车辆与机械涂料、特种涂料、专用涂料、民用涂料等各种功能涂料为主及涉及工程机械的通用零部件、橡塑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资产***万元,XX年实现销售

收***万元,利税***万元,利润***万元,拥有年产**万吨的现代化先进企业。 1.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概况 1.1 组织机构与管理运行体系 公司根据长远的发展战略,实行纵向职能分工,建立具有严谨但有弹性的管理机构,设有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主管、职员五个管理层次,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使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公司始终围绕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计划、开发、生产、质量、经营、财务、安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障了公司的高效有效运作。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40001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公司对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充实,实行集中内审和局域自审相结合的审核方法,对查出的不合格项及时进行整改,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这知识经济朝代,以信息化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建设了EPR供应链系统,OA办公系统、建有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24小时全方位网络电子监控系统,实施“1+3”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1.2装备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公司斥巨资建立了拥有年产**万吨的重点较大规模型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目录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厦委发〔2010〕7号)的精神,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正在步入进一步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快速提升。2009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1623.21亿元,增长8%(按可比价格计算);财政总收入451.4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0.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1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9153元,增长8%。 2、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厦门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51.38亿元,占全省2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62亿元,占全省的14.27%。200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7.88%,人均GDP达62020元(折合9520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10292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2008年0.6吨标准煤的基础上再降低25%以上,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厦门在2010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

中排名位居第一。 (二)产业基础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创新力明显提升,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53%。 2、平板电视、客车、工程机械、钨制品等产品,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冠捷、友达、LG三大液晶面板厂商来厦投资,厦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平板显示研发、生产基地。 3、光电、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厦门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2009年产值达500亿元。 4、着力打造十三条制造业产业链(群),重点发展十个现代服务业,并以规划配置金融、创新资源,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区域协作发挥龙头作用,辐射服务海西地区,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关联发展。 随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有规模、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三产产业比例1.3∶48.5∶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5%,占三次产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三)创新基础 1、厦门有厦大、集大、华大、理工学院等四所高校,国家海洋三所、中科院城环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高,2008年,厦门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市城市人口的

创新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

创新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 **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落实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科技大会精神,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长发[2006]20号),努力实现“十一五”末把**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现制 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各行业、各单位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是提高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和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工作。全市各级各单位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广泛动员,深入发动,积极参与创新型单位建设,全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步伐。 二、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坚持“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对创新型单位建设的宏观规划、指导服务、政策支持和奖惩激励,提高创新型单位的创新积极性。 (二)资源整合。整合创新政策、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资源,形成规模和合力,积极推动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三)分类指导。选择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创新型单位建设,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与管理办法,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四)重点推进。在重点行业、领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发挥示范作用。重点支持创新单位开展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创业活动。 三、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到“十一五”末树立一批创新型单位典型,形成创新动力强劲、创新氛围浓厚的全民创新局面,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2008年全面启动“创新型区县(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机关”、“创新型乡镇”、“创新型社区”、“创新型学校”、“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选择20家示范单位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到2010年完成100家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四、工作步骤 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按照宣传启动、深化推广、评估认定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启动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6月) 1、宣传发动(2007年12月-2008年1月)。组织召开创新型单位建设动员会议。在省会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各区县(市)、各行业层层进行动员。 2、推荐申报(2008年2月—3月)。由各成员单位或相关部门组织指导和推荐,由各牵头单位汇总相关申报资料,要求于3月30日前报**市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科技局)。 3、指导创建(2008年4月—5月)。由相关专家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评价小组,分组对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价、现场指导,出具意见报告。 4、评估认定(2008年6月)。对评估合格的单位,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并授予“创新型单位”称号。 (二)深化推广阶段(2008年7月-2009年12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都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目录 一、试点基础 1 (一)经济基础1 (二)产业基础1 (三)创新基础2 (四)体制优势3 (五)区位优势4

二、建设创新型都市的制约因素分析4 (一)创新环境不够完善4 (二)创新人才不足5 (三)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6 (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6 (五)自主创新缺乏竞争力6 三、试点目标 7 (一)战略定位7 (二)进展目标7 四、工作思路 8 (一)指导思想8 (二)差不多原则9 五、创新内容 9 (一)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海西产业进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10 (二)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挥海西重要中心都市的集聚辐射作用10 (三)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融合上发挥前沿平台作用11 (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12 六、重点任务 14 (一)优化创新环境14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15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6 (四)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17 (五)二三产共推进18 七、创新工程 20 (一)科技创新工程20

(二)基础服务工程21 (三)产业对接工程22 (四)新兴产业工程22 (五)先进制造工程23 (六)都市空间工程23 (七)“5.1”创新工程23 八、辐射带动 23 九、保证措施 24 (一)组织保证24 (二)政策保证24 (三)资金保证25 (四)人才保证25 十、监测评估 25 (一)制定科学的评判体系25(二)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26

企业专利信息平台建设管理项目可行性方案

企业专利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摘要:针对企业专利资源开发及专利信息利用,对企业专利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技术路线以及安全保密性要求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适合于创新型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及管理的专利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利用管理平台 1 引言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各类企业的重视。`在企业整体战略部署中,知识产权战略部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非辅助性事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权利,其中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中重要的保护技术的排他性权利,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是最主要的非物质资产。` 近年来,我国企业纷纷制定符合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方案,部署企业知识产权网,提高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并且多数创新型企业,已纷纷运用专利策略,努力将经营模式从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变成适应于目前市场环境的战略性经营模式。`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创新型企业的专利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及方案,供配置有知识产权机构的创新型企业参考。` 2 企业专利信息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由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性质所确定的。`那么企业采用的经营模式应当符合所处的社会市场环境。`也就是说,企业应当随着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否则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和发展。`例如,我国由最初生产主

导经营模式到销售主导经营模式,是根据我国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做出的相应变化。`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市场环境已高度复杂,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一个社会市场环境下,以销售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市场环境性质,如果企业不抓紧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将面临发展危机。` 在这种社会市场环境的趋势下,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推进,我国企业正不断从以往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创新战略型经营模式。`而以战略为主导的经营模式正符合我国目前环境高度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性质的经营模式。` 我国创新型企业作为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单位,只有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才能够从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创新战略型企业经营模式,真正的做到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专利战略部署是改变企业经营模式所要做的具体工作之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专利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开展专利战略部署工作的基础,只有当专利信息平台的高效而稳定运行,才能确保其它专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地部署专利战略。` 企业专利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促进及提高如下专利工作[3]: 1、建立专利信息收集渠道,促进研发过程中专利技术的获取及利用,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 2、对专利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加工,确定能有效利用的专利信息,指导具体研发方向; 3、建立专业领域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并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供技术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及时了解技术发展趋势,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4、统一管理信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文档等,并且便利化专利申请流程及后续的维护流程的管理,提高专利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能力。`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日期: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裴淑娥【1】刘浩【2】康亚姗【3】杨连顺【4】 【摘要】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必要性、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北省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系列对策建议。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河北省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型;县市;现状;对策 县市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行政单元,创新型县市是指在县域的空间范围内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构成县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北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县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分别于2010年1月和4月先后批准河北唐山市和石家庄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1.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县市处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地位。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落后制约了县市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对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河北省科技工作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河北省一些县市的科技工作仍比较薄弱,科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适 1 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课题编号:10457238 【1】裴淑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050026;女(1964.8—);教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2】刘浩: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男(1964.8—);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3】康亚姗: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女(1964.12—)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4】杨连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男(1964.10—)讲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