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学习高一数学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α来表示

aαa∩α=A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bβ=a∥α

a∥b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b=P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α

aβa∥b

α∩β=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aa∥b

β∩γ=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3

知识点1.集合与元素

一个东西是集合还是元素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情况下是相对的,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集合,元素是组成集合的元素。例如:你所在的班级是一个集合,是由几十个和你同龄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你相对于这个班级集合来说,是它的一个元素;而整个学校又是由许许多多个班级组成的集合,你所在的班级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是一个元素。班级相对于你是集合,相对于学校是元素,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可见,是集合还是元素,并不是绝对的

知识点2.解集合问题的关键

解集合问题的关键:弄清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所构成的,也就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用列举法来表示,或用韦恩图来表示抽象的集合,或用图形来表示集合,比如用数轴来表示集合,或是集合的元素为有序实数对时,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表示相关的集合等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4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范围: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理解:

(1)注意“两个方向”:直线向上的方向、x轴的正方向;

(2)规定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度。

意义:

①直线的倾斜角,体现了直线对x轴正向的倾斜程度;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

③倾斜角相同,未必表示同一条直线。

公式:

k=tanα

k0时α∈(0°,90°)

k0时α∈(90°,180°)

k=0时α=0°

当α=90°时k不存在

ax+by+c=0(a≠0)倾斜角为A,

则tanA=-a/b,

A=arctan(-a/b)

当a≠0时,

倾斜角为90度,即与X轴垂直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5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学习高一数学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α来表示 aαa∩α=A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α bβ=a∥α a∥b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β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 集合与函数 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 ?? ????? ∈??? ????? ??? 确定性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 列举法 集合的表示 描述法常见的数集 N N Z Q R 2,,A B B A A B A B A A A A B A B A B οο φ≠ ??=????? ?????≠??1定义:A=B 2若且则子集: , 集合相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真子集: 若且 则 空集φ的特殊性: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 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2n ,真子集的个数为21n - 3集合的基本运算{}{}{}|||U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C A x x U x A ??=∈∈? ?=∈∈??=∈?? 并集:或 交集:且 补集:且 在集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结论 (1)A A A ?= A A A ?=, A A φ?= A φφ?= (2)A B B A B ?=?若则 A B A A B ?=?若则 (3)()U A C A φ?= ()U A C A U ?= (4)若A B φ?= 则A φ=或A φ≠

4函数及其表示?? ?? ??????? ?????? ?????? 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值域区间的表示 解析式法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 5 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1) 定义: 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x x f x f x <?0) ()(2 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增函数; 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确定性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互 异性 无序性 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常见的数集 N N * Z Q R 子集: A B , A,A A 集合相等 : 1 定义 :A=B 2 若A B 且B A 则A B 真子集: 若A B 且 A B,则A B 空集 的特殊性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结论 含有 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 2n ,真子集的个数为 2n 1 并集: A B x|x A 或 x B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 A B x | x A 且 x B 补集: C U A x | x U 且 x A 在集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 * 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结论 ( 1) A A A A A A , A AA (2) 若 A B B 则A B 若A B A 则A B (3) A ( C U A) A (C U A) U (4) 若A B 则A 或A 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 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 值域 4函数及其表示 , 区间的表示 解析式法 函数的表示法列 表法 图像法 5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1) 定义:设x 1 X 2 a,b ,X 1 X 2那么: X i X 2,f(Xj f(X 2) (X 1 X 2) f(N ) g 0 f(X 1)f(X 2)0 X-I x 2 f (x )在a,b 上是增函 数; 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 描述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X 1 X 2, f ( X 1) f (X 2) (X 1 X 2) f(xj f(X 2)0 f(X 1) f(X 2)0 X 1 x 2 f (x )在a,b 上是减函 数 (2) 判定方法:1定义法(证明题)2图像法3 (3) 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用 利用定义来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步骤: 复合法 1设值:任取XjX 2为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 治 x 2 2 做差,变形,比较大小:做差 f (xj f (X 2),并利用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 法变形 比较f (xj, f (x 2)大小 3下结论(说函数单调性必须在其单调区间上) (4) 常见函数利用图像直接判断单调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对数函数,幕函数, 对勾函数 (5) 复合法:针对复合函数采用同增异减原则 (6) 单调性中结论: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增 +增=增:增一减=增:减+减=减:减一增=增 1 若函数f (x )在区间a,b 为增函数,则一f (x ), )在a,b 为减函数 f (x (7) 单调性的应用:1 :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2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最值(值域) 重点题型: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6函数的奇偶性及应用 (1 )定义:若f (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1若对于任取x 的,均有f( x) f (x) 则f (x) 为偶函数 2若对于任取x 的,均有f ( x) (2) 奇偶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f (x)则f (x)为奇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既是高一又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1 3.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3.1倾斜角和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殊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α=0°. 2、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α=90°.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tanα 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α=0°,k=tan0°=0; ⑴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α=90°,k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肯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肯定存在. 4、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斜率公式: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假如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假如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留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假如k1=k2,那么肯定有L1⑴L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假如它们相互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假如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相互垂直,即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的斜率为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A,B不同时为0) 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最新五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最新五篇 对于很多刚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高一数学必修一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其知识点非常的繁琐复杂,让同学们头疼不已。对于很多刚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高一数学必修一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其知识点非常的繁琐复杂,让同学们头疼不已。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 数学这个科目一直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的好的同学靠它来与其它同学拉开分数,学的差的同学则在数学上失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同学们要善于总结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学好数学。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表示集合的方法。{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数学这个科目一直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的好的同学靠它来与其它同学拉开分数,学的差的同学则在数学上失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同学们要善于总结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学好数学。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 B,B C,那么A C ④如果A B同时B 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_ .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_∈A都有_∈B,则AB(或AB); 2)真子集:AB且存在_0∈B但_0A;记为AB(或,且) 3)交集:A∩B={_|_∈A且_∈B} 4)并集:A∪B={_|_∈A或_∈B} 5)补集:CUA={_|_A但_∈U} 注意:①?A,若A≠?,则?A; ②若,,则; ③若且,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与.?的区别;(2)与的区别;(3)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 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A∩B=B∩A;②A∪A=A,A∪?=A,A∪B=B∪A; ③Cu(A∪B)=CuA∩CuB,Cu(A∩B)=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_?R|_-3 2},{_|_-3 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 会合与函数 确立性 会合中元素的特点 互异性 无序性 1 会合的含义及表示 会合与元素的关系 : 列举法 会合的表示 描绘法 常有的数集 NN * ZQR 子集: A B , A, A A 会合相等 : 1 定义 :A=B 2 会合间的基本关系 2 若 且 B 则 A B A B A 真子集: 若 A 且 A B, 则 A B B 空集 的特别性 : 空集是任何会合的子集,任何非空会合的真子集 * 结论 含有 n 个元素的会合,其子集的个数为 2n ,真子集的个数为 2n 1 并集: A B x | x A 或 x B 3 会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 A B x | x A 且 x B 补集: C U A x | x U 且 x A 在会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 * 注意端点值的弃取) *结论(1)AAAAAA , A A A (2) 若A B B 则AB 若 A BA 则AB (3) A (C U A) A (C U A) U (4)若 A B 则 A 或 A

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 函数的三因素对应法例 值域 4 函数及其表示 区间的表示 分析式法 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 图像法 5函数的单一性及应用 ( 1)定义:设x1x2a,b , x1x2那么: x1 x2 , f ( x1 ) f ( x2 ) (x1 x2 ) f ( x1 ) f (x2 ) 0 f (x1 ) f (x2) 0 f ( x)在 a, b x1 x2 x1 x2 , f ( x1 ) f ( x2 ) (x1 x2) f (x1) f ( x2 ) 0 f ( x1 ) f (x2) f ( x)在 a, b x1 x2 ( 2)判断方法: 1 定义法(证明题) 2 图像法 3 复合法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 . (3)定义法:证明函数单一性用 利用定义来证明函数单一性的一般性步骤: 1设值:任取x1, x2为该区间内的随意两个值,且x1x2 2做差 ,变形,比较大小:做差f ( x1) f ( x2),并利用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变形比较 f ( x1 ), f ( x2 ) 大小 3下结论(说函数单一性一定在其单一区间上) (4)常有函数利用图像直接判断单一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率函数,指对数函数,幂函数, 对勾函数 (5)复合法:针对复合函数采纳同增异减原则 (6)单一性中结论:在同一个单一区间内:增+增 =增:增—减 =增:减 +减=减:减—增 =增 若函数 f ( x) 在区间 a, b 为增函数,则— f ( x) , 1 ) 在 a, b 为减函数f ( x ( 7)单一性的应用:1:利用函数单一性比较大小 2利用函数单一性求函数最值(值域) 要点题型: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确定性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互 异性 无序性 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常见的数集 N N * Z Q R 子集: A B , A,A A 集合相等 : 1 定义 :A=B 2 若A B 且B A 则A B 真子集: 若A B 且 A B,则A B 空集 的特殊性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结论 含有 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 2n ,真子集的个数为 2n 1 并集: A B x|x A 或 x B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 A B x | x A 且 x B 补集: C U A x | x U 且 x A 在集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 * 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结论 ( 1) A A A A A A , A AA (2 ) 若 A B B 则A B 若A B A 则A B (3 ) A (C U A) A (C U A) U (4 ) 若A B 则A 或A 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 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 值域 4函数及其表示 , 区间的表示 解析式法 函数的表示法列 表法 图像法 5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1) 定义:设x 1 X 2 a,b ,X 1 X 2那么: 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 描述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X i X 2,f(Xj f(X 2) (X 1 X 2) f(N ) g 0 f(X 1)f(X 2)0 X-I x 2 f (x )在a,b 上是增函 数; X 1 X 2, f ( X 1) f (X 2) (X 1 X 2) f(xj f(X 2)0 f(X 1) f(X 2)0 X 1 x 2 f (x )在a,b 上是减函 数 (2) 判定方法:1定义法(证明题)2图像法3 (3) 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用 利用定义来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步骤: 复合法 1设值:任取XjX 2为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 治 x 2 2 做差,变形,比较大小:做差 f (xj f (X 2),并利用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 法变形 比较f (xj, f (x 2)大小 3下结论(说函数单调性必须在其单调区间上) (4) 常见函数利用图像直接判断单调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对数函数,幕函数, 对勾函数 (5) 复合法:针对复合函数采用同增异减原则 (6) 单调性中结论: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增 +增=增:增一减=增:减+减=减:减一增=增 1 若函数f (x )在区间a,b 为增函数,则一f (x ), )在a,b 为减函数 f (x (7) 单调性的应用:1 :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2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最值(值域) 重点题型: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6函数的奇偶性及应用 (1 )定义:若f (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1若对于任取x 的,均有f( x) f (x) 则f (x)为偶函数 2若对于任取x 的,均有f ( x) (2) 奇偶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f (x)则f (x)为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知识点归纳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知识点归纳5 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幂函数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 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 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据q的奇偶性来确定,即如果同时q为偶数,则x不能小于0,这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同时q为奇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不等于0的所有实数。当x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在x大于0时,函数的值域总是大于0的实数。在x小于0时,则只有同时q为奇数,函数的值域为非零的实数。而只有a为正数,0才进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 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总结起来,就可以得到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 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 如果a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据q的奇偶性来确定,即如果同时q为偶数,则x不能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 集合与函数 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 ⎨⎪ ⎪⎪⎩⎪⎪ ∈∉⎨⎪ ⎧⎪⎨⎪⎩ ⎪⎪⎩ 确定性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 列举法 集合的表示 描述法常见的数集 N N Z Q R 2,,A B B A A B A B A A A A B A B A B οο φ≠ ⊆⊆=⎧⊆⊆⊆⎪ ⎪⎨⎪⎪⊆≠⊂⎩1定义:A=B 2若且则子集: , 集合相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真子集: 若且 则 空集φ的特殊性: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 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2n ,真子集的个数为21n - 3集合的基本运算{}{}{}|||U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C A x x U x A ⎧⋃=∈∈⎪ ⋂=∈∈⎨⎪=∈∉⎩ 并集:或 交集:且 补集:且 在集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结论 (1)A A A ⋃= A A A ⋂=, A A φ⋃= A φφ⋂= (2)A B B A B ⋃=⊆若则 A B A A B ⋂=⊆若则 (3)()U A C A φ⋂= ()U A C A U ⋃= (4)若A B φ⋂= 则A φ=或A φ≠

4函数及其表示⎧⎪ ⎧⎪ ⎪⎪⎨⎪⎪⎪⎩ ⎨⎪⎪⎧⎪⎪ ⎪⎨⎪⎪⎩⎩ 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值域区间的表示 解析式法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 5 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1) 定义: 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0) ()(2 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增函数; 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 0) ()(2 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 判定方法:1ο 定义法(证明题) 2ο 图像法 3ο复合法 (3) 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用 利用定义来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步骤: 1ο 设值:任取12,x x 为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12x x < 2ο 做差,变形,比较大小:做差12()()f x f x -,并利用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 变形比较12(),()f x f x 大小 3ο下结论(说函数单调性必须在其单调区间上) (4)常见函数利用图像直接判断单调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对勾函数 (5)复合法:针对复合函数采用同增异减原则 (6)单调性中结论: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增+增=增: 增-减=增:减+减=减:减—增=增 若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为增函数,则—)(x f , )(1 x f 在[]b a ,为减函数 (7)单调性的应用:1ο :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2ο 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最值(值域) 重点题型: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 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 B A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 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 函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 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⑴m n m n a a = () 1,,,0*>∈>m N n m a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

说到高一数学,很多同学都会说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 ={我校的篮球队员}, ={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 , ……} 、描述法: ①区间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 ? | -3>2},{ | -3>2} ②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 ?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 正整数集 _或 +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二次函数 .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2+ + ( ,,为常数,≠0,且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 >0时,开口方向向上, <0时,开口方向向下,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越大开口就越小,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为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 = ^2+ + ( ,,为常数,≠0) 顶点式: = ( - )^2+ [抛物线的顶点 ( , )] 交点式: = ( - ?)( - ?)[仅限于与轴有交点 ( ?,0)和 ( ?,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 /2 =(4 - ^2)/4 ?, ?=(- ±√ ^2-4 )/2 .二次函数的图像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五篇最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五篇最新 相信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会认为数学是理科,所以没必要死记硬背。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高中数学知识点众多,光靠一个脑袋是记不全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数学,同学们还是要多做知识点的总结。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集合常用大写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B,C…而对于集合中的元素则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b,c…拉丁字母只是相当于集合的名字,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将拉丁字母赋给集合的方法是用一个等式来表示的,例如:A={…}的形式。等号左边是大写的拉丁字母,右边花括号括起来的,括号内部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 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 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π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0 3.图示法(venn图)﹕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或者说圆圈),用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集合 自然语言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不包括0的自然数集合,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Z+;负整数集内也排除0的集,称负整数集,记作Z-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Q={p/q|p∈Z,q∈N,且p,q互质}(正负有理数集合分别记作Q+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正实数集合记作R+;负实数记作R-) (6)复数集合计作C集合的运算:集合交换律A∩B=B∩AA∪B=B∪A集合结合律(A∩B)∩C=A∩(B∩C)(A∪B)∪C=A∪(B∪C)集合分配律A∩(B∪C)=(A∩B)∪(A∩C)A∪(B∩C)=(A∪B)∩(A∪C)集合德.摩根律集合 Cu(A∩B)=CuA∪CuBCu(A∪B)=CuA∩CuB集合“容斥原理”在研究集合时,会遇到有关集合中的元素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 集合吸收律A∪(A∩B)=AA∩(A∪B)=A集合求补律A∪CuA=UA∩CuA=Φ设A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构成的集合叫做A的幂集德摩根律A-(BUC)=(A-B)∩(A-C)A-(B∩C)=(A-B)U(A-C)~(BUC)=~B∩~C~(B∩C)=~BU~C~Φ=E~E=Φ特殊集合的表示复数集C实数集R正实数集R+负实数集R-整数集Z正整数集Z+负整数集Z-有理数集Q正有理数集Q+负有理数集Q-不含0的有理数集Q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 于。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a、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b、描述法: ①区间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②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1)—子集 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或B⊇A)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 集合与函数 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确定性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 列举法 集合的表示 描述法常见的数集 N N Z Q R 2,,A B B A A B A B A A A A B A B A B οοφ≠ ⊆⊆=⎧⊆⊆⊆⎪⎪⎨⎪⎪⊆≠⊂⎩1定义:A=B 2若且则子集: , 集合相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真子集: 若且 则 空集φ的特殊性: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 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2n ,真子集的个数为21n - 3集合的基本运算{}{}{}|||U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C A x x U x A ⎧⋃=∈∈⎪⋂=∈∈⎨⎪=∈∉⎩ 并集:或 交集:且 补集:且 在集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结论 (1)A A A ⋃= A A A ⋂=, A A φ⋃= A φφ⋂= (2)A B B A B ⋃=⊆若则 A B A A B ⋂=⊆若则 (3)()U A C A φ⋂= ()U A C A U ⋃= (4)若A B φ⋂= 则A φ=或A φ≠

4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值域区间的表示 解析式法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 图像法 5 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1) 定义: 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 0)()(2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增函数; 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0)()(2 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 判定方法:1ο定义法(证明题) 2ο图像法 3ο复合法 (3) 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用 利用定义来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步骤: 1ο 设值:任取12,x x 为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12x x < 2ο 做差,变形,比较大小:做差12()()f x f x -,并利用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变形比较12(),()f x f x 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