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十八大报告中,提高教育质量被冠以“着力”加以强调,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自从20 世纪80 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深刻了解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制定科学的对策和措施,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含义,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目前对素质教育一般的解释为:通过培养、发展人们先天与后天所具有的各种素质,以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教育范畴。在当前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又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自主、能动的主体性要求,超越人的自然素质,不断提升人的创新素质的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与学会交往,进而学会做人。因而,素质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强调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只有构成个人素质的各元素之间的有机协调和整合,教育发展人、提升人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历史阶段,也体现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开始全面落实,不仅是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社会发展,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正是适应建构和谐社会客观要求的必然抉择。素质教育是随着时代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素质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坚持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价值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科教兴国”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因而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因为科技和教育具有双重的功能,不仅能为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种手段,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

(三)实施素质教育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立足于人的本性,从人的根本质量上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教育要卓有成效,就必须关注人,了解人,研究人。教育学也是人学,其原因正缘于此。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学,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素质的前提,就是高度着眼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实施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陈旧观念阻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教育观念作为人们对教育问题比较确定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新观念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束缚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很多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升学率的提高,所以在实际行动上采取了抵制与排斥的行为。尤其在多数的农村学校,陈旧的教育观念依然是制约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障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还难以转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十分突出。

同时,社会和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很大,家长们要的是高分数,要的是升学率,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未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的甚至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一些地方的学校领导及教师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很多地方依然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

(二)教师培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缺乏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素养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效果。目前的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师资培训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不足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得到很好的开展,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师资匮乏,学科专任教师培训和组织管理相对困难,学校的设备和资料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教师学习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当前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他们缺失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追求,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满腹牢骚,消极被动,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更新,长期处于“得过且过、平淡斯混”的状态,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考试评价制度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在教育评价上,考试的选拔性和评分的机械性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过于单一,主要是用考试这一种手段来检查学生的好坏,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手段注重定量化、单一化,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定终生,注重选拔性,强调的是终结性评价,形成了对基础教育的负导向作用和负激励机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考试的某些功能被过分地强调了,而另一些功能却没有被充分发挥。如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使教育评价带上了浓厚的“淘汰主义”、“精英主义”色彩;这种以升学考试为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和终级目标的做法,必然会造成学生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四、十八大报告指引下,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

“十八大报告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说,报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才。如何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胡光辉认为,当前首要的是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有条不紊地推进考试制度、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突破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把教育发展引导到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同时,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步。

(一)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

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育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新口号尽管提了,但在旧观念作用下的实践操作必然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可能取得应有成效。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教育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现象严重存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

要使素质教育真正开花结果,必须依附新课程改革的肥沃土壤。而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转变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观念非常重要。作为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和研究,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重建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作为教师,要摆脱陈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论,让理论学习贯穿课程改革的始终,把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与反思相结合起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党的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这些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逐渐暴露了教师队伍的严重不适应性。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培训刻不容缓。

由于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十分庞大,全员培训往往难以实施。为此,各学校可选送素质较好、善于学习、观念先进的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回来后再组织二级培训,确保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培训的行列中来。其次,培训部门要注重培训质量,强化培训效果,力求做到学以致用,避免搞花架子,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在培训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训结果,更应该重视培训的过程。

学校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励全体教师投身课改,

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起实施素质教育的“反思档案”,教师对自己在理念更新、教学实践中的收获或成败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为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很及时,很有针对性,既回应了人民群众期待,又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我认为,现阶段,必须要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改革环境。十八大报告中说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我对教育改革发展充满了信心!”十八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虎说。

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说:“过去十年的教育体制改革,解决了思想观念、教育供需矛盾、教育质量、教育保障和教育公平等一系列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后,教育综合改革还应当继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建设观念是十分保守的,稳定的,基本上能够适应应试教育教学的需要,这种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大相径庭的。所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首先,在价值取向上,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加强三级课程建设。即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各省、市、自治区要尽快拿出省、市(县)两级地方课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单独或校际联合推出学校课程,以保证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吸收某些较新的科技成果,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最后,教学组织形式要实行课程组班制。有条件的学校应打破传统人数相对固定的班级制,在统一要求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求知愿望的基础上,实行课程组班制。即每学期按课程组班,每门课由学习水平相近、能力基本相同的学生组合成班,允许学生打破年级界限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

教育综合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评价的改革。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当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手段。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创造性人才,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过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在教育评价上存在种种误区,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严重不符的。要改革评价机制,发展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的要从“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教育。因而其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和诊断功能,淡化选拔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甄别选择”走向“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

其次,改变现行的以“唯智育”为主的招生制度,转向“五育”并举,推行以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的招生制度。在素质教育体制下,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其办学质量与效果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而不能片面地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必须在招生考试内容上有所突破,打破智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向“五育”并举,体现综合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最后,素质教育评价应使每个学生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并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素质教育评价应成为激发、唤醒、鼓舞、推动每个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成为他们有个性地、自主地、能动地、全面地发展的催化剂,促进自己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逐步迈进。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新世纪以来,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人才竞争空前激烈。十八大代表们深切感受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李晓红代表说,“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创新驱动的两个轮子,是中国加速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持和巨大动力。如果没有科技能力提升,就没有创新型国家的地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

家,迫切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005年以来,“钱学森之问”曾引发中国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折射的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成才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竞争等方面影响,应试教育现象严重,教学方法陈旧、评价单一,这些都阻碍了创新人才的成长。”杨荣代表说。

“现在,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理念观念上进行深刻变革,按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理性审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不能培养合格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是实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孙家学代表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徐梅代表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关键点。创新人才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培养方式、成长环境,推进内涵式发展。因此,必须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十八大代表、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对于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他说,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学校在队伍稳定、经费筹措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在十八大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条件。

总之,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全面推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实施过程中还会不断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与困惑,只有密切关注素质教育进展情况,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浅谈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浅谈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 我女儿读一年级,有一天她给我讲故事,说发明家瓦特很专心,一天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许多人都大喊,瓦特没有听到。火烧到他家了,消防队冲进他家里,发现他还在画图,嘴里还嘟囔着“蒸汽是水变的”。消防队要他快跑,他说“不要吵”,四处火光中,他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慢吞吞地往外走,一出门就又靠在树想了起来。 我问这是从哪儿看到的故事,她说是学校发的书讲的。书名是《中图活页文选》,并标明“小学生素质育读物”。我不知这“小学一年级适用”的素质,到底有什么益处。要育孩子用功,就一定要找这样一个大难临头还“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故事吗?瓦特是否确有其事,我不知道,就算有,也不适于让小孩子来效仿

吧。专心读书,固然是一种“素质”,然而对小孩而言,更有用的素质,应该是认清什么是危险,以及怎样设法远离危险。 小学一年级语文材里还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要小孩子遇事要机智沉着应对,但到底会给学生怎样的“素质”,也实在很有疑问。课文说,一个小朋友掉进缸里后,“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而只有司马光没有慌,把缸砸了。我想,砸缸固然机智沉着,但吓哭了也是正常反应吧,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更是正当做法,有的砸缸,有的去叫大人,并没有矛盾,何况如果司马光砸不破那口缸,又会如何呢? 许多专门讲给孩子们听的励志故事,都是这样不知所云。比如用功的人一边读书一边吃饭,把馒头醮着墨汁吃下去了啦,读书时为了不打瞌睡把头发系一根绳子吊在梁,大腿扎一把锥子啦,分明有读书强迫症的迹象,比“恶补症”还要病态三分,却拿来作为孩子刻苦努力的素材。努力的人就要不去睡觉,不怕失火,吃墨汁,这样的素材,与其放到现在来让孩子们学习其“精神”,不如交到哪个人手里去编写《儒林外史》之类的小说。 “素质”教育,总要选取非常之事、非常之人、非常之行来进行,并且在其中明里暗里夹带着对正常行为的嘲弄和鄙薄,这种把孩子不当正常人来育的素质育,是否足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

素质教育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699-52 素质教育调查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素质教育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小学素质教育 一、某某小学的素质教育现状 (一)某某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某某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 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某某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

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某某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

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分析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详细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素质教育困难所在。最后,结合中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本对策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素质教育定位尚不明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目前,很多人是根据《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提法,来定义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只表达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而是一种主观定义。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搞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所以这样主观定义本身无法取得必要的规范性。因此,当素质教育主张内涵模糊的时候,也必然导致所指混乱。

2.素质教育推进尚有差别 目前,素质教育推进的差别巨大,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方面都占有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中小学建设,而农村中小学则师资匮乏、设施落后,只能维护日常教育教学;二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差别大。从小学到高中来看,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效果明显,而离高考、中考越近,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就越严峻,进展难度就越大。很简单的道理,初中入学是就近入学,所以小学教学压力不大,而高中入学要分重点和非重点,最后的高考就是拼分数了。 3.素质教育队伍尚缺保障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仅有一颗爱生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第斯多惠曾说,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学生对那些知识渊博、谈吐不凡的教师有着由衷的钦佩和崇敬感,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为他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但教师队伍形成了每年大量教师离退休,而极少有补充新教师,使教师队伍日渐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下,怎样全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4.素质教育评价尚不能接轨 现在,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体系,存在着片面、不合理的评价现象。 (1)社会评价不科学

浅谈素质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重视素质教育。本文认为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活动不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素质教育的减轻负担不是不要负担,不是不要课堂教学质量,不是要“掐尖”以及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发展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题及21世纪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本文就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 素质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活动,它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是以升学应考为目的,是面向少数学生的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教育活动,它是违背人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教育训练活动。因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是教育目的上的区别,是两种相对立的教育观和学生发展观,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差别。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只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但长期以来,由于考试分数的量化和由分数带来的分数竞争等,使人们对考试产生了曲解,似乎考试已不再是评估手段,而是决定教师和学生命运的唯一“砝码”。于是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有人认为,搞素质教育要淡化升学意识,实行学生质量等级评价,就不用考试了,这种错误观点,必须结合素质教育与升学竞争相互优化,相互

推动,进行课程、教学、考试评价制度的大力改革,以此促进素质教育与升学竞争的有效统一。所以,在应试教育贻害无穷的时候,就必须淡化分数意识。因此,搞素质教育更要看全面质量,它并不是要取消考试,而是要人们重新认识考试的作用,不再去做分数的奴隶。 二、素质教育的减轻负担不是不要负担 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最好是让学生没有负担,负担是指学生课业量的要求。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既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谓促进,就是要有一定的课业负担。但是,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大量的重复性的、非智力因素的负担。它们造成了学生的过重的心理压力。所以素质教育必须要减负,但是这里要澄清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只是说要减轻他们身上那些不必要的过重负担,使他们能轻装上阵,既学得够,又学得饱,学得好,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真正实现在学海中以“乐”作舟。搞素质教育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又决不等同于让他们没有负担,应该让学生有负担,在合理的负担下学好本领,才能在未来将要面对的激烈竞争当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学好知识,才能做一个有用于社会和国家的人。任何一个学生离开这一条,就没有了祖国和人民寄予他们的“沉重”负担,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素质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素质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素质教育现状”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素质教育现状却是问题频频。给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是素质教育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合理设置学校课程,开设选修模块,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而不是重视学习结果。形成新的合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评价机制,家庭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后,从国家教委主要领导到着名教育理论家,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到广大中小学校长老师,乃至学生家长和普通电视观众,纷纷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举措到底成果如何?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二、 (一)调研目的 自从素质教育提出后一直是教育界一大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学生需要减负,教师需要减负。由于高考制度,升学压力导致“应试教育”成行,让学生和教师不堪重负,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给教师也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的高效有序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行无疑是教育界的一个盛举。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下素质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内容

了解巫山县素质教育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三类人员展开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现在教育形势的看法。 (三)调研地点、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在重庆巫山县的县城、庙宇镇镇中心和长粱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选择了巫山县城、乡镇和农村这三个层次的地方,保证调研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四)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分为五个步骤进行:选题分析、问卷制定、发放问卷、资料整理、撰写报告。选题分析。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本专业特点,本小组最终确定调研选题为“素质教育现状——以巫山县为例”。因此,本次调研为现状调查。问卷制定。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出素质教育可能的影响因素,考虑到问卷填写人群的特点,以及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制定出针对素质教育现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运用寒假期时间,本小组成员对确定好的调研地点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力求做到抽样调查人群的随机性,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资料整理。对于调研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总结、统计等工作,并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建议和意见。撰写报告。调研的最后一个步骤,调研报告的撰写,真实、系统、规范的记录此次调研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展示调研成果。 (五)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月2日至2月31日? (六)调研结果

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素质教育现状”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素质教育现状却是问题频频。给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是素质教育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合理设置学校课程,开设选修模块,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而不是重视学习结果。形成新的合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评价机制,家庭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后,从国家教委主要领导到著名教育理论家,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到广大中小学校长老师,乃至学生家长和普通电视观众,纷纷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举措到底成果如何?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自从素质教育提出后一直是教育界一大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学生需要减负,教师需要减负。由于高考制度,升学压力导致“应试教育”成行,让学生和教师不堪重负,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给教师也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的高效有序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行无疑是教育界的一个盛举。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下素质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容 了解巫山县素质教育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三类人员展开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现在教育形势的看法。 (三)调研地点、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在巫山县的县城、庙宇镇镇中心和长粱村进

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选择了巫山县城、乡镇和农村这三个层次的地方,保证调研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四)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分为五个步骤进行:选题分析、问卷制定、发放问卷、资料整理、撰写报告。选题分析。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本专业特点,本小组最终确定调研选题为“素质教育现状——以巫山县为例”。因此,本次调研为现状调查。问卷制定。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出素质教育可能的影响因素,考虑到问卷填写人群的特点,以及对素质教育涵的把握,制定出针对素质教育现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运用寒假期时间,本小组成员对确定好的调研地点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力求做到抽样调查人群的随机性,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资料整理。对于调研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总结、统计等工作,并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建议和意见。撰写报告。调研的最后一个步骤,调研报告的撰写,真实、系统、规的记录此次调研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展示调研成果。 (五)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月2日至2月31日 (六)调研结果 通过本次素质教育现状调研,本小组收集到一手资料,调查问卷发放600份,有效问卷550份,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浅谈我国素质教育现状()

浅谈我国素质教育现状 摘要: 本文就素质教育的背景、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对比,以及怎样完善素质教育,从这三方面对我国素质教育现状做简要分析。 【关键字】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做学习的主人 前言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迎接国际竞争,为了满足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迫切的需要创新型人才,人们将矛头直接对准教育,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素质教育问题。然而,中国的素质教育现状,能承担的起21世纪的期望和挑战吗? 一、素质教育的背景 “素质教育”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孔子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 为了迎合隋唐时期社会人才的需要,施行了科举考试,应试教育也就真正的开始了,并且沿用至今。但是,就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已无法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当今的应试教育显然把智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但智育的目标确实狭隘化,功利化,片面化。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人们重新审视我国的教育,素质教育的趋势应运而生。从1983年到1999年二月,先后提出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思想,2000年,教育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次强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由2000年开始,素质教育正式被教育部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倡导素质教育,可是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 1、笔者在参考大量文献后,发现素质教育没有特定的概念,但具有以下含义: (1)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方式。 (2)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高等专门教育也应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 近年来,即使国家一再完善教育制度,尽可能的将素质教育融入到现有的教育制度中,但素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浅析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十八大报告中,提高教育质量被冠以“着力”加以强调,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自从20 世纪80 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深刻了解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制定科学的对策和措施,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含义,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目前对素质教育一般的解释为:通过培养、发展人们先天与后天所具有的各种素质,以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教育范畴。在当前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又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自主、能动的主体性要求,超越人的自然素质,不断提升人的创新素质的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与学会交往,进而学会做人。因而,素质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强调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只有构成个人素质的各元素之间的有机协调和整合,教育发展人、提升人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历史阶段,也体现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开始全面落实,不仅是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社会发展,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

浅谈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启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的各种品质,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性的全面发展,还包括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二者的结合即马克思所说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发展个性,要求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这恰恰是使人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的去全面提高基本素质.发展个性的前提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个性是发展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承认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两个基本特征,即独创性和个体性。因此,教师既要发展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又要帮助学习困难、成绩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的学生,扬长补短、避其所短,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 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在不同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贯穿教育的始末。素质教育包括了学科教育,能力教育,也包括做人的教育。尤其是做人的教育,如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把它放在了首位,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德不好是危险品,智不好是次品, 身体不好是废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基础要厚,知识面要广,能力要强。基础是学生思想和知识发展的根,是发展的源。基础要厚,一是指扎实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和做人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最旺盛时期,教育要为他们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相信孩子,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心,长大了我们对他们还报什么希望呢?因此,他主张小学一年级不给学生的作业成绩打分数,第一次给学生打分不打不及格的分数。这为的是从小

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1500字左右

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1500字左右 2009-2-2 21:08 提问者: shichejuban|浏览次数:5132次 我来帮他解答 推荐答案 2009-2-6 17:21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前中国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 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备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 就在此时,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至此,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正式展开。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对立,水火不容,它们既有不同点,又同时有着相同点。 差异: 一、目的差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就是选拔淘汰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体育活动、劳动教育。 二、功能差异,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校能够紧密地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未来趋势,预测对人才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构建更加贴近地方实际的教育体系和目标。 三、个性发展差异,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缺乏重视,而素质教育,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充分的发挥,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四、质量观差异,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质量的好坏通常与升学率挂钩;素质教育认为教育质量的内核是学生素质,教育质量不能单靠考试分数去评价,而要看学生全面发展的水平,看学生个性发展情况,看学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五、能力差异,未来的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能适应社会竞争,积极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应试教育所选拔的学生当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偏差;而素质教育则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知识分享

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分析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详细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素质教育困难所在。最后,结合中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本对策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素质教育定位尚不明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目前,很多人是根据《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提法,来定义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只表达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而是一种主观定义。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搞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所以这样主观定义本身无法取得必要的

规范性。因此,当素质教育主张内涵模糊的时候,也必然导致所指混乱。 2.素质教育推进尚有差别 目前,素质教育推进的差别巨大,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方面都占有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中小学建设,而农村中小学则师资匮乏、设施落后,只能维护日常教育教学;二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差别大。从小学到高中来看,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效果明显,而离高考、中考越近,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就越严峻,进展难度就越大。很简单的道理,初中入学是就近入学,所以小学教学压力不大,而高中入学要分重点和非重点,最后的高考就是拼分数了。 3.素质教育队伍尚缺保障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仅有一颗爱生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第斯多惠曾说,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学生对那些知识渊博、谈吐不凡的教师有着由衷的钦佩和崇敬感,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为他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但教师队伍形成了每年大量教师离退休,而极少有补充新教师,使教师队伍日渐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下,怎样全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4.素质教育评价尚不能接轨

素质教育浅析论文

素质教育浅析论文 《素质教育中的关键》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的主题。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而实施素 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 思想政治素质、坚实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要提 高教师素质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德教育,加 大培训力度,参与教育科研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 关键词:教师素质构成待遇科研终身学习 一、教师素质含义及其构成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是教师完成教书育 人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具有的稳定品质的总和。全面提高教 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今天,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实现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具备哪 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呢?现代教师必须具备以 下几项基本素质。综合分析认为,教师素质在构成内容上,应至少 应包括以下成分: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支配着教师的其他各项素质。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 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学校作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之一,在提高民族素质以及为社会 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而完成这些任务,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爱国 主义精神,坚实的敬业精神和适应社会主义大业的价值观。

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国素质教育的未来的发展 过去的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中小学教育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规格,一个标准生产出来。但世界是多彩的,社会是多元的,对人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在以后对诸多方面都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一、国家管理 政府资金:加大资金支持,提供一些设施,使进行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农村地区加以扶持。 机构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将素质教育摆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素质教育的发展将会促使考试制度的改革与评分标准的改变。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 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二,学校管理 教育观念:不再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紧箍咒”来念,把教职工福利待遇与学生分数挂钩。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课程的设置:这方面主要是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各个学校将从自己所肩负的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等实际情况出发,各有特点的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以实现理工结合、文理交叉,使学科间的整体联系以及科学和社会系统的联系得到了加强,拓宽了专业口径,开阔了科学视野,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

浅谈素质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 一、教师素质培养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化,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要提高幼儿教育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进行幼儿教育,要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 幼儿教育是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启蒙教育,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⒈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⒉ 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3 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⒋ 注意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 ⒌ 注意合理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进行幼儿教育,要重视加强幼师的道德与专业教育。 为了加速师资培养,提高师资素质,对在职幼儿教师

进行继续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是各类幼儿教师不断进行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为了适应幼师发展社会化的需求,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 、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补偿教育; 2 、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更新教育; 3 、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提高教育; (三)、进行幼儿教育,我们应该有大教育观念。 大教育观,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它强调,对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依赖于学校,而应是家庭、社区和社会配合学校一起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应。强调这一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和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文化环境,或者作为对幼儿产生作用的最“亲近”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相当大; 2、幼儿园是人生启蒙的第一站,是人性真善美体学构建的发端,而它的教育不是以书本为基础,其本身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幼儿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我们要引导在社会中、在生活中认识事物,培养情感,促进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完全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 3、家庭、幼儿园、社区和社会构成的大环境是一种

普通重点高中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普通重点高中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日期:

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 阿城区第一中学校:张瑞莲 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及《中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对素质教育也有重要论述。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衔接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的价值取向对义务阶段教育乃至幼儿教育、大学教育起着直接的和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发展先进教育理念,认真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了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

水平的不断提升,特色教育成效显著,我市普通高招成绩连创历史新高。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我市课程改革经验进行了报道,哈市教育已成为我省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一)创新发展科学教育理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引领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多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引导学校发现、挖掘自身优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各具科学教育理念的特色学校。哈三中率先以实施分层次教育为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努力营造安全轻松、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自2007新课改年以来,探索构建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梯,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建立全市教师业务考试制度,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育家来作报告,进一步开阔了广大教师的视野。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浅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取消这种差异;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无法也没必要取消这种差异,作为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也由原来的单一评价变为素质综合评价,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却严重影响着素质综合评价的落实,制约着新的评价方法的落实,必须加以变革才能使素质综合评价落到实处。 新课程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使我们对学生有了清晰全面、深刻的认识与考查,将学生作为一个个主体、完整发展的人,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一、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 人生而平等,之所以会出现先进和落后之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的原因,既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又包括教育者的因素。作为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学生,教师的评价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因为学习和考试不能划等号,学习应关注学习者的素质,而考试则关注考试的功利目的。 二、评价应饱含激励,让学生获得自信、走向成功 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提倡的是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的自信。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老师们,让我们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让我们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迎接每一天吧!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鼓励学生获得自信,饱含激励的加以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在表扬激励的同时,用其可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感受到浓浓的师爱,得到了向上的力量。但是,赞赏也应有“度”,千万不可滥用,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很浮躁,那么还会在乎表扬吗? 教师的评价,要变成一种赏识,变成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即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威信来自思想的前沿性,语言的哲理性,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对学生作出总体价值的积极向善性,体现着真善美的、充满魅力的人格”。的确,一个思想保守僵化,说话婆婆妈妈,看问题肤浅,总是以苛刻、挑剔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的教师肯定适应不了现代思想积极活跃的青少年一代,肯定会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伴脚石。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综合能

浅谈素质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 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审美观、实践能力等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比较,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是在于不能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智育而轻德、体;重考试科目而忽视其他学土,有极大的片面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则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实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真正体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现在从这五个方面浅谈素质教育: 一、德育 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的灵魂,人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内。倘若灵魂肮脏,就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或破坏。我们的德育观有四要素: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全心全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口德;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三是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缺德的人有何用呢?所以要把培养学生德育放在首位。 二、智育 智育是关键,必须培养一声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智育不好,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特别是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低下,生产力就不能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就会落后。振兴民族希望在教育。智育要具备四要素:一是识字,识字是基础,只有识字才能博览群书,吸取多方面的营养;二是知识面要广,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主潮流,计算机、信息网络是当今必备的常识。因此,课程的设置,讲授的艺术就必须讲究;三是注重实践,必须摆脱“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框套。教活、读活、用活,学以致用,使学生不断寻求睅越的能力等;四是学科技,运用科技,搞发明,搞创造,引得学生开拓创新。教师不能老师牵着学生走,要教学生自己走,而且应该鼓励他(她)们比老师走得更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社会发展的“水”在涨,对人才素质要求“船”就越高,继往开来。 三、体育 体育是保证,有了好身体才能搞好工作,病夫式的人,有德、有智也使不上劲。体育也有三要素:一是要懂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道理,加强体育锻炼,促其身体健康发展;二是要懂得保健知识,合理调节,提高体魄上的自健能力,才能永保青春;三是要懂得一定的体育理论,才能巧练,不能蛮干,体育锻炼有要领,才能事半功倍。人人身体健康,要搞好革命和建设的物质基础。

素质教育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素质教育现状”社会调查 报告书 学生姓名及学号 学生姓名及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素质教育现状”社会调查 ——以巫山县为例 报告书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素质教育现状却是问题频频。给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是素质教育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合理设置学校课程,开设选修模块,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而不是重视学习结果。形成新的合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评价机制,家庭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后,从国家教委主要领导到著名教育理论家,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到广大中小学校长老师,乃至学生家长和普通电视观众,纷纷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举措到底成果如何?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自从素质教育提出后一直是教育界一大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学生需要减负,教师需要减负。由于高考制度,升学压力导致“应试教育”成行,让学生和教师不堪重负,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给教师也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的高效有序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行无疑是教育界的一个盛举。 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下素质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内容

了解巫山县素质教育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三类人员展开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现在教育形势的看法。 (三)调研地点、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在重庆巫山县的县城、庙宇镇镇中心和长粱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选择了巫山县城、乡镇和农村这三个层次的地方,保证调研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四)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分为五个步骤进行:选题分析、问卷制定、发放问卷、资料整理、撰写报告。 选题分析。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本专业特点,本小组最终确定调研选题为“素质教育现状——以巫山县为例”。因此,本次调研为现状调查。 问卷制定。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出素质教育可能的影响因素,考虑到问卷填写人群的特点,以及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制定出针对素质教育现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调查问卷。 发放问卷。运用寒假期时间,本小组成员对确定好的调研地点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力求做到抽样调查人群的随机性,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资料整理。对于调研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总结、统计等工作,并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建议和意见。 撰写报告。调研的最后一个步骤,调研报告的撰写,真实、系统、规范的记录此次调研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展示调研成果。 (五)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月2日至2月31日 (六)调研结果 通过本次素质教育现状调研,本小组收集到一手资料,调查问卷发放600份,有效问卷550份,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1.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有三类人群:教师、家长、学生,他们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