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参考答案 3-1 BABCA BACDD B 3-2 (1)最多 (2)变化范围 (3)下 (4)孔和轴 (5)下 (6)间隙 (7)0.060 (8)-0.060mm (9)过渡 (10)-0.011 3-3 (1)P31-P32 (2)P35 (3)P35 (4)P42-P43 (5)P43-P44 3-4: (1)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上方,为间隙配合 Smax=ES-ei=0.021-(-0.020)=0.041 Smin=EI-es=0-(-0.007)=0.007 (2)基孔制配合(H), EI=0 TD=0.03 Td=0.019 δav=-0.0355 由EI=0 TD=0.03 得 0.030 ES EI == 由 max min ()() 0.0355 2 2 0.019 av EI es ES ei es ei δδδ+-+-= = =--= 得: 0.0600.041 es ei == (3) 由基轴制配合h 得 es=0 TD=0.025 Td=0.016 Sav=0.025 由 es=0 Td=0.016 得: 0.016 es ei ==- 由: max min ()() 0.02522 0.025 av D S S ES ei EI es S T ES EI +-+-= ===-= 得: 0.0295 0.0045 ES EI == (4) 原题中的“最小间隙为-0.076mm ,平均间隙为-0.055mm ”修改为“最大过盈为-0.076mm ,平均过盈为-0.055mm ” TD=0.025 ei=0.060 δmax=-0.076 δav=-0.055 由 m a x m a x m i n 0.0760.055 2 av δδδδ=-+==- 得: min 0.035δ=- 由 min 0.035 0.060 ES ei ei δ=-=-= 得 0.025 D ES EI ES T ==-= 由 max 0.076 0.060 EI es EI ei δ=-=-== 得 0.076 0.060 es ei == 轴的公差带位为孔的公差带上方,为过盈配合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3套) 试题部分 第一套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主编:胡凤兰》课后习题答案 P39 第1章课后作业 1.1 (1)正确。原因:一般情况下,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说明制造的误差越小。 (2)错误。原因:规定的是公差带的宽度,不是位置,没有正负。 (3)错误。原因:配合是由孔、轴的配合性质、装配等综合因素决定,不是由零件的加工精度决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加工精度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合精度。 (4)正确。原因:过渡配合必须保证最大过盈量和最小间隙的要求。 (5)错误。原因:可能是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是孔、轴公差之和。 1.2 (1)①28,②孔,③下偏差为零,④正值,⑤轴,⑥上偏差为零,⑦负值 (2)①基孔制,②基轴制,③基孔制,④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3)①20,②01,③18,④5到12级 (4)①间隙,②过盈,③过渡,④间隙 1.3 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孔050 0032012..++φ 12φ 05012.φ 03212.φ +0.050 +0.032 0.018 轴0720053060..++φ 60φ 07260.φ 05360.φ +0.072 +0.053 0.019 孔0410060030..--φ 30φ 95929.φ 94029.φ -0.041 -0.060 0.021 轴0050034050..+-φ 50φ 005 50.φ 96649.φ +0.005 -0.034 0.039 1.4 (1)50φ +0.039 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 (2)25φ -0.014 -0.035 0.021 0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 (3)80φ +0.005 -0.041 0.046 0 -0.030 0.030 +0.035 -0.041 -0.003 0.076 过渡 1.5 (1)020*******..--φ,(2)1000146060..--φ,(3)0180002050..++φ,(4)020*******..++φ,(5)1420080050..++φ,(6)0170042040..--φ, (7)0 021030.-φ, (8)023080.±φ 1.6 (1)618h φ,(2)9120H φ,(3)750e φ,(4)865M φ 1.7 解:因要求最大间隙为+0.013,最大过盈为-0.021,所以需采用过渡配合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基孔制配合,并根据工艺等价的要求,孔的公差等级要

互换性习题及答案.doc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 (×)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 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 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 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 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

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R5 )(R10)(R20)(R40) 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别为:( )( )( )()和()。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四、问答题: 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 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 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 (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第二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一、判断题: (√)1.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决定公差带的大小。(×)2.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3.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4.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冲压工艺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参考答案 一、 1、什么是冲压加工?冲压成形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有何特点?答:冲压加工就是建立在材料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要求的零件的形状、尺寸及精度。 冲压成形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少、无屑加工;零件精度较高;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个人技术等级不高;产品成本低等。 冲压成形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缺点:模具要求高,制造复杂,周期长,制造费用昂贵;有噪声,不宜小批量生产等。 2、冷冲压有哪些基本工序,各是什么? 答:冷冲压按性质分有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类。分离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剪切、切断、切槽、切边等几大类;成形工序包括拉深、胀形、翻边、扩口、缩口等工序。 3、什么是金属塑性变形?常见塑性指标有哪些?影响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作简要分析。 答:金属塑性变形就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形状和尺寸产生永久改变)。 影响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有:(1)、化学成分和组织——化学成分:铁、碳、合金元素、杂质元素;组织:单向组织、多项组织,不同的组织,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会有很大差异。(2)、变形温度——温度升高,原子热运动加剧,热振动加剧(热塑性),晶界强度下降。(3)、变形速度——速度大,塑

性变形来不及扩展,没有足够的时间回复、再结晶,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增加。但速度大时热效应显著,变形体有温度效应对塑性增加有利。 二、 1、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它对冲压工艺有何影响? 答: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所有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形、韧性有所下降。其可制止局部集中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扩展变形区、使变形区均匀化和增大极限变形程度的作用。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裂纹在哪个阶段产生?首先在什么位置产生? 答: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裂纹出现在断裂分离阶段。材料内裂纹首先在凹模刃口附近的侧面产生,紧接着才在凸模刃口附近的侧面产生。 3、冲裁件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其断面具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冲裁件质量包括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其断面有4个特装区,即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圆角带主要是当凸模下降,刃口刚压入板料时,刃口附近材料被带进模具间隙的结果;光亮带是由于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剪切变形时,材料在和模具侧面接触中被模具侧面挤光而形成的光亮垂直面;断裂带是有刃口处微裂纹在拉应力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毛刺是在塑性变形阶段后期,刃口正面材料被压缩,裂纹起点不在刃尖处,在模具侧面离刃口不远处发生,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撕裂而产生。影响断面质量因素有(1)、材料力学性能(2)、模具间隙(3)、模具刃口状态(4)、模具结构以及刃口的摩

互换性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 习题参考答案 2-11已知某配合中孔、轴的基本尺寸为60mm ,孔的下偏差为零,孔的公差为0.046mm ,轴的上偏差为-0.010mm ,轴的公差为0.030mm 。试计算孔、轴的极限尺寸,并写出它们在图样上的标注形式,画出孔、轴的尺寸公差带图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 D(d)=?60mm ,EI=0,T h =46μm ,es=-10μm ,T s =30 μm 。 ∵EI ES T h -= ∴46046=+=+=EI T ES h μm ∴046.60046.0000.60max =+=+=ES D D mm 000.600000.60min =+=+=EI D D mm ∵ei es T s -= ∴403010-=--=-=s T es ei μm ∴99.59)01.0(000.60max =-+=+=es d d mm 96.59)04.0(000.60min =-+=+=ei d d mm 孔、轴的图样标注,如图所示 公差带图解,如图所示

2-12已知某配合中孔、轴的基本尺寸为40mm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40.045mm ,最小极限尺寸为40.02mm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为40mm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为39.084mm 。试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偏差和公差,并画出孔、轴的尺寸公差带图解。 解:根据已知条件, D(d)= ?40mm ,D max = ?40.045mm ,D max = ?40.020mm ,d max = ?40.000mm ,D max = ?39.084mm 。 ∵045.0000.40045.40max =-=-=D D ES mm ,, 020.0000.40020.40min =-=-=D D EI mm , ∴025.0020.0045.0=-=-=EI ES T h mm 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0.020mm ∵0000.40000.40max =-=-=d d es mm , 916.0000.40084.39min -=-=-=d d ei mm ∴916.0)916.0(0=--=-=ei es T s mm 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0 + 45 20

第三章 互换性作业答案

第三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T ”示出,错误用“F ”示出,字母一律写在括号内。 (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 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 (6)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 (8)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9)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 (10)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 (11)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12)?75±0.060mm 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 尺寸公差为0.06mm ( ) (13)因Js 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 (14)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15)?60006 .0019.0--mm. ( ) (16) 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 ( ) (17)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 偏差绝对值。 ( ) (18)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 ) (19)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 ) (20)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 公差等级。 ( ) 3-2.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 3-3.更正下列标注的错误: (1)?80009.0021.0-- (2)300039.0- (3)120021.0021.0-+ (4)?6087 H f (5)?8068 D F (6) ?50f H 78 (7)?50H80039.0 3-4. 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1)?70075.0105.0++ (2)?250044.0015 .0-- (3)?10022.00 -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习题 3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 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 。(√) 3.2 填空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 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 要素的项目有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 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 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3 选择填空题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B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 B 其位置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

2. 方向公差带的 B 随被测实际要素的位置而定。 A.形状B.位置C.方向 3. 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 B 。 A.0.1㎜B.0.05㎜C.0.2㎜ 4. 几何未注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 A 的未注公差,是因为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A.圆度B.直线度C.对称度 5. 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 B 其实际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A 其实际尺寸。 A.大于B.小于C.等于 3.4 解释题3.4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的含义,填在题3.4表中 题3.4图 题 3.4 表 序号公差项目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解释(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及要求) ①圆柱度同心圆柱半径差0.01 连杆轴颈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②圆跳动同心圆环半径差0.025 圆锥面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 0.025mm ③对称度与基准对称分布的 两平行平面距离0.025 键槽中心平面对圆锥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0.025mm ④圆柱度同心圆柱半径差0.006 两处主轴颈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⑤圆跳动同心圆环半径差0.025 两处主轴颈圆柱面对两端中心孔公共轴线的径 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 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 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 0-2题:写出R10/3中从~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3=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 ,,,,,,。 0-3题:写出R10/5中从~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5=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1-1题 1.

1-2题 (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 88d H φ+ - H8 最大间隙:Xmax=+㎜ 最小间隙:Xmin=+㎜ 配合公差为:f T =㎜

(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 67r H 1-3题 (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r 6 φ+ 0 - H7 ++ 最大过盈:Ymax=㎜ 最小过盈:Ymin=㎜ 配合公差为:f T =㎜ φ+ 0 - H8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Xmin=+㎜ 配合的公差:f T =㎜

(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 1-4题 (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 -- 1-5题 φ+ 0 - 孔、轴公差:h T =㎜,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Ymax=㎜ 配合的公差:f T =㎜ φ+ - H7 u 6 ++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Ymax=㎜,Ymin=㎜ 配合的公差:f T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作业整理)

绪论 1.互换性的定义 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2.互换性的种类 1)就程度而言·,可分为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 2)对于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互换性又分为外互换与内互换。 3.互换性的作用 1)从使用上来看,零件可以以旧换新,从而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并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从制造上看,互换性是组织协调的重要基础,而专业生产有利于采用高科技和高生产率的先进工艺和装备,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减低生产成本。 3)从设计上来看,可以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对发展系列产品十分重要。 4.何谓公差他包含哪些内容

1)公差是指允许的,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的大小,或允许的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大小。 2)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5.何谓检测它的用途 1)检测包含检验和测量。检验是指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判断其是否合格;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2)用于评定产品质量,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 6.何谓标准和标准化 1)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2)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7.何谓优先数系 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科学数值制度

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 .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 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 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 平均间隙 ()0385.021min max +=+=X X X av (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05.0034.045+-φ,轴径为0025.04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45.005 D min =φ44.966 轴: d max =φ45 d min =φ44.975 (2)极限偏差:孔:ES=+0.005 EI=-0.034 轴:es= 0 ei= -0.025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05)-(-0.034)|=0.039 轴:T d = |es-ei|=|0-(-0.025)|=0.025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05)-(-0.025)=+0.030 Y min = EI -es=-0.034-0=-0.034 (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39+0.025=0.064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它们属于过度配合如图所示。 3.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φ30mm ,最大间隙X max =+23μm ,最大过盈Y max =-10μm ,孔的尺寸公差T D =20μm ,轴的上偏差es=0,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已知Y max =EI-es=-10μm

通过大作业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大作业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效果 针对互换性和技术测量课程内容多、难记忆、易听懂却不会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通过大作业来巩固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改革方案。首先精心设计涵盖了精度设计中极限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的内容的大作业题目,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独立完成大作业,最后再在课堂上对学生完成内容进行统一分析,使得学生的设计内容更加合理,图面表达更加符合标准要求。实际教学表明,通过增加大作业来巩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解决了学生学完不会用的问题,提高了课程授课效果。 标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1 引言 机械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好的经济性,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从几何精度和产品经济性方面来阐述,是作为机械工程师到车间工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但是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本身特点,知识点零散,符号代号多,实际经验总结多而前后逻辑性不强,由于学生本身没有工程实践背景,理解困难,兴趣不大,即使掌握了基本知识,也不会用,过段时间就忘记了[1]。基于此,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关注的热点,许多教师从不同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有一定提高。 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经验,提出了以大作业来巩固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改革方案。本文介绍了大作业应该涵盖的内容,对学生完成大作业过程中组织实施方法,以及对学生提交的大作业进行点评总结等。 2 大作业内容设计 以大作业来巩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精心选择大作业题目。大作业即不同于一般的习题也不同于实际工程设计。一般的习题主要是为训练强化某个概念,多是不联系实际的小题目。大作业也不同于做一个实际机械产品的设计,因为完成实际机械产品的的设计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时,而完成一个大作业一般只需6到8个学时,直接采用实际的工程题目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作业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高强度的工程实践训练。因此设计大作业的题目要来自生产实际且要经过仔细的斟酌,恰如其分精心提炼,使之既要有很强工程性又要合理简化。 总的看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大作业题目的选择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大作业要涵盖互换性和技术测量课程的主要内容。大作业不仅要包括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极限配合、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的内容,而且要包括齿轮、滚动轴承、键连接等标准件的精度设计。这样大作业包括了几章的内容,可以使学生避免只有各章零散概念而没有全面设计思想的学习误区,学生脑子中的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0001

-------------------- 时需------------ ----- --- --- 习题3 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X) 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X) 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V)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V)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X) 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V) 3.2填空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 壬,只能用于 轮廓要素的项目有Q O Q 广、a ' “,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 要素的项目有一 //丄/ 。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____ 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 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丄/ °。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_________ 极限尺寸之内,并具 有_ 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 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 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 1.零件的几何特征;2.零件的使用要求;3.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3选择填空题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B ______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_B _______ 其位置误差。

互换性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列举应用实例如下: a、自行车的螺钉掉了,买一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b、手机的显示屏坏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显示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用。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d、灯泡坏了,买一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 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 换。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 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 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 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 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 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 1-6.代号“GB321-1980”、“JB179-1983”和“ISO”各表示什么含义? 答:它们表示的含义是: (1)GB321—1980 ∣∣∣ 国文年 家件代 标号 准 (2) JB 179—1983 ∣∣∣ 机文年 械件代 工号 业 部 标 准 (3)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互换性第三章标准答案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作者:————————————————————————————————日期:

习题 3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 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 。(√) 3.2 填空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 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3 选择填空题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B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 B 其位置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

20年6月西南大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0930】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0930】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主要有哪几方面?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合理的齿侧间隙。 2.解释螺纹标记M10×1—6g 7g —L的含义。 答:公称直径10mm,螺距为1mm,右旋的细牙普通螺纹(外螺纹),中径公差带为7g,大径公差带为6g,旋合长度属于长的一组。 二、计算题。(共30分) 查表确定Φ20H9/d9配合的轴、孔的极限偏差,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判断配合类别,并画出公差带图。 表1:标准公差表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μm >10~18 5 8 11 18 27 43 70 >18~30 6 9 13 21 33 52 84 表2:孔的基本偏差表 基本偏差代号 上偏差es(μm) A B C CD D E EF F FG G H 基本尺寸 mm 公差等级 大于至所有的级 14 18 +290 +150 +95 +50 +32 +16 +6 0 18 24 +300 +160 +110 +65 +40 +20 +7 0 表3:轴的基本偏差表 基本偏差 代号 上偏差es(μm) a b c cd d e ef f fg g h 基本尺寸 mm 公差等级 大于至所有的级 14 18 -290 -150 -95 -50 -32 -16 -6 0 18 24 -300 -160 -110 -65 -40 -20 -7 0 答:Φ20H8:EI=0,IT8=0.033mm,ES=EI+IT8=0+0.033=+0.033mm Φ20f7:es=-0.020mm,IT7=0.021mm,ei=es-IT7=-0.020-0.021=-0.041mm Xmax=ES-ei=+0.033-(-0.041)=0.074mm Xmin=EI-es=0-(-0.020)=0.020mm Tf=Xmax-Xmin=0.074-0.020=0.054mm 基孔制间隙配合 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阅读零件图,回答问题: 1.什么是几何量精度?图中有哪些几何量精度项目? 答:几何量精度是指制成产品的实际几何参数与设计给定的理想几何参数之间一致的程度。图中的几何量精度主要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公差要求等。 2.请说出图中各形位公差的项目名称以及用到的公差要求。 答:图中的形位公差有圆柱度、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对称度等,公差要求用到了包容要求。 3.什么是表面粗糙度?图中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最光滑)的表面是哪个?其粗糙度上限值为多少? - 1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圆柱体公差配合及其标准化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10.孔和轴的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11.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12.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13.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14.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是合格。() 15.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6.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17.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18.?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19.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20.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21.?60-0.019 -0.006mm。() 22.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23.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24.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25.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26.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27.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28.孔与轴的配合性质用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表示。() 29.基孔制就是孔的精度一定,通过改变轴的精度来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Tf=Smax-?,?= Smax-Tf=+0.020-0.030=-0.010μm)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带答案

仅供学习参考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 学习中心:山西潞安奥鹏院校学号:姓名 (共 6 页)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不完全互换生产方式仅限于在部件或机器制造厂内部采用。 2.(×)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3.(√)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5.(×)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一个圆。 6.(√)当轴的端面对基准轴线有垂直度要求时,可以用全跳动公差来控制。 7.(×)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越低,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小 8.(×)轴用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的最小实体尺寸应等于被测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9.(×)与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相配合的轴,和与外圈外径相配合的箱体孔,均应选用基孔制。 10.(×)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有三种,即大径定心、小径定心和键侧定心。 11.(×)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12.(√)圆度误差实质上就是回转体零件同一正截面轮廓半径变化量的最大值。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本课程是从____①________角度分析和研究零件和机构。 ①误差;②工艺;③标准化;④保证质量 2. 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_____②_______。 ①公差值的大小;②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③标准公差因子;④基本尺寸的大小

3.30E8/h8与φ30E9/h9的_____①_______。 ①最小间隙相同;②最大间隙相同;③平均间隙相同;④间隙变动范围相同 4.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______③______。 ①A.间隙配合;②过盈配合;③过渡配合;④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5. 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______③______。 ①公差项目;②图样标注方法;③被测要素形状;④公差项目和图样标注方法。 6. 孔的内径为1 .00 50+φmm ,当测得轴心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12mm ,则孔内径尺寸最小只能为______①______才合格。 ①φ50mm ;②φ50.01mm ;③φ50.112 mm ;④φ49.988 mm 7.测量零件某一表面的粗糙度,规定评定长度包含三个取样长度,在三个取样长度内测量并经计算得到的 R z 分别为19.2μm 、18.4μm 、19.4μm 。则该表面的值R z 为 ④ 。 ①18.4;②19.4μm ;③19.2μm ;④19μm 8. 计量器具不确定度约为测量不确定度的______②______。 ①0.45倍;②0.9倍;③ 1/10;④ 1/3。 9. 深沟球轴承外圈固定,内圈旋转,主要承受重力和由于安装偏心带来的离心力。在设计图样上该内圈与 轴颈的配合采用较紧的配合,它决定于该内圈相对于负荷的方向___③_____。 ①静止;②摆动;③旋转;④摆动和旋转 10. 单键联接的主要工作尺寸键宽b 由_____②______确定。 ①轮毂宽度;②轴的直径;③扭矩大小;④电机功率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完全互换性与不完全互换性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1完全互换性是不经挑选和修配就能实现互换; 2不完全互换性是通过选择分组,组内零件实现互换。 2.配合分几大类?各类配合中孔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 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位置关系,配合分三类:1 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之上;2过盈配合中轴的公差带位于孔的公差带之上;3 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位置互相交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