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及室外附属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幼儿园及室外附属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幼儿园及室外附属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幼儿园及室外附属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XX县经济适用房民XX小区附属工程位于XX县北街民XX小区。该工程包括:室外照明工程、电缆敷设工程、电缆沟工程、供暖、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管网工程、道路硬化工程和幼儿园等工程项目。幼儿园工程为地上两层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建筑面积为1785.5m2,建筑总高度为7.8m,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施工总体部署

2.1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

2.1.1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4月30日,竣工日期2011年9月30日,总工期153日历天。

2.1.2质量目标:合格。

2.1.3安全目标:无重大工程安全事故,千人负伤率≤3‰,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2.2.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基本划分:

2.2.1.1基础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基础等工程。

2.2.1.2结构工程:包括柱、梁、板结构,安装配合施工。

2.2.1.3装修工程:包括室内外装修、楼地面工程、顶棚工程。

2.2.1.4安装工程:包括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设施安装。

施工程序遵循:该工程建筑物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和先土建后安装的顺序进行;构筑物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土建和安装穿插进行的顺序进行。

2.2.1.5 室外工程:13#-17#住宅楼及幼儿园室外照明工程、电缆敷设工程、电缆沟工程、供暖、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管网工程和

道路硬化工程。

2.2.2 施工方案

2.2.2.1幼儿园工程

幼儿园工程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电气工程。

施工程序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安装配合。

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地基与基础工程(安装配合)→主体工程(安装配合)→砌筑工程(安装配合)→装饰装修及屋面工程(安装配合)。

作业条件及施工准备:认真熟悉工程的图纸、规范、施工规程,仔细复核标高。

2.2.2.2室外工程

室外工程划分为道路施工、检查井施工、化粪池施工、给排水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等进行交叉流水组织施工。

施工程序遵循:先进行化粪池及周围污水管线施工,在进行上水管线施工,第三阶段进行电气管线施工,第四阶段进行热力管线施工,最后进行道路及照明施工。

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化粪池→管道开挖(给水、消防、中水、采暖、电力、污水)→管道安装→砌检查井→管道试验、回填→道路基础施工→道路路面施工

作业条件及施工准备:认真研究市政部门关于城市雨污排放、供

电、供暖、供水等的第一手资料。认真熟悉室外工程的图纸、规范、施工规程,仔细复核标高。

2.3施工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用13#-17#住宅楼原有水源,在接入施工现场用水处引出支管并安装水表,引出地面0.8m高,并连接双向阀门。

2.4现场用电

用现场13#-17#住宅楼原有变压器引入。

3、幼儿园工程施工方法

3.1主要施工方案选择

3.1.1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在开挖过程中不得扰动原状土。

3.1.2基础、主体、梁、板、柱全部采用竹胶板模板,碗扣式脚手架早拆体系。

3.1.3水平、竖向钢筋主筋(≥18)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为主,水平、竖向钢筋主筋(<18)采用焊接连接为主,确保钢筋接头质量,并可有效提高施工进度,板内钢筋均采用绑扎接头。

3.1.4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以汽泵为主。

3.1.5设专人负责结构、预留孔洞施工管理,加强检查监督,以保证其位置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遗漏、位移等错误发生。

3.2 重点工程施工工艺

3.2.1土方和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3.2.1.1土方开挖均采用机械大开挖,开挖至基底标高上300mm 处采用人工开挖至基底标高,幼儿园工程土方开挖好后进行钎探,探孔梅花形布置,间距1.2m,探孔深1.8m,基槽开挖后进行基础验槽。室外工程开挖至基底后原土夯实。

3.2.1.2地基处理

3.2.1.2.1幼儿园换填1m厚3:7灰土,分层碾压夯实,每层虚铺厚度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3.2.1.2.2室外工程用素土夯实后按设计要求铺3:7灰土分层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3.3基础和主体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3.3.1测量放线

3.3.1.1施工测量

3.3.1.1.1项目部设置测量负责人,领导组织测量工作,用于本工程的一台J2激光经纬仪和两台DS3200自动安平水准仪,两把50m 钢卷尺,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工作坚持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方法,并保护好测量基准点。

3.3.1.1.2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组织施工测量人员进行初测、复测,建立轴线控制桩,编制测量放线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审批后方可施工。

3.3.2钢筋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加工试验

取样下料

翻样试验

原材取样下道工序

计划

进场验收连接

绑扎

运至现场

合格

合格钢筋施工工艺流程图

3.3.2.1钢筋原材检验

钢筋进场时,材料员必须验证钢材质量证明书,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 为一批进行检验。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2钢筋制作

为了增加钢材综合利用效果,钢筋加工进行集中加工,对集中加工后的剩余短料应尽量利用。

钢筋加工制作前,下料表由技术员和施工员审核,并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提高钢筋加工配料单的准确性,减少漏项,消灭重项、错项。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做出试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挂牌标识,堆放整齐有序。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规格、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合理搭配,以节约钢材。

3.3.2.3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下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半成品尺寸、形状、数量与下料表中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采用22#镀锌铅丝绑扎,直径12mm 以下的钢筋采用20#镀锌铅丝绑扎。

3.3.2.3.1基础钢筋绑扎

①绑扎顺序:放线→用墨线弹出钢筋位置,用油漆标明规格、型号、间距→按弹好间距铺钢筋→绑扎钢筋→垫钢筋保护层垫块→支设基础模板。

②基础钢筋开始绑扎前,基础底线必须验收完毕,特别在基础梁位置,用油漆在墨线边及交角位置画出不小于50mm宽,150mm长标记。

③基础梁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应扎牢,箍筋弯钩为135°。

④梁内主筋全部采用机械连接。

⑤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并应相互错开,在受力筋35d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连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⑥梁底钢筋垫块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间距800mm,梁两侧边采用特制的塑料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⑦基础钢筋经自检合格,并于4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

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3.2.3.2框架柱钢筋绑扎

①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②绑扎前,首先检查纵向钢筋位置是否正确,如有偏位及时进行调整。

③对竖向钢筋的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及力学试验,合乎要求方可绑扎箍筋。

④绑扎箍筋时,采用皮数杆确定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动,由上向下绑扎。

⑤柱箍筋上下应连续,在梁柱节点部位应根据该区段的间距进行绑扎,严禁因操作难度大而漏绑。

⑥根据独立柱截面的大小,设置定位箍筋卡具,根据独立柱的配筋图把柱筋位置标示在定位箍筋卡具上,在定位箍筋卡具上用钢筋头焊接柱筋限位点以确保在砼浇筑时柱筋不移位。

3.3.2.3.3框架梁钢筋绑扎

①施工顺序:用粉笔在梁底模上划出箍筋间距→安装主梁纵筋并穿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箍筋→临时固定主筋→安装次梁纵筋并套入箍筋→隔一定间距将主次梁筋与箍筋绑扎→主次梁筋同时进行绑扎→放钢筋保护层垫块;②梁筋以机械连接为主,焊接为辅,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并符合规范要求;③梁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的弯钩均为135°;④主次梁上部纵向钢筋相交处,次梁钢筋放在主梁钢筋之上。

3.3.2.3.4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