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王先逵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分析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论述制造技术的永恒性和广义制造论(大制造),重点论述工艺核心论,分析制造工艺技术的核心作用和现代制造工艺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制造业的形势,提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永恒性;广义制造论;制造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H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33(2008)01)0001)08

M odern manufacturi ng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 op m ent

W ang X ian-kui

(Dep.t o f Precisi o n I nstr um ents,Tsi n ghua Un i v ersity,Beiji n g100084,CHN)

Abstrac t:T he situa ti on and feature are analyzed accord i ng to both history and m odern,and t he etern ity o fm anufacturi ng techno lo-gy and broad sense of m anu fact ur i ng theory(/L arge M anufacturing0)are d iscussed.In the sa m e ti m e,the core acti on and the de-ve l op m ent of process t heory and technology i s ana l y zed.In t he last,t he deve lop m ent d i rections of m echan ica l manu fac t ur i ng sc-i ence techno logy are m en tioned.

K ey word s:M ode rn m anufacturing techno logy;E tern ity;Broad sense of m anufacturi ng t heory;M anufactur i ng process techno l ogy

1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

111现代制造技术的沿革

我国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两次比较大的变革,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助146项工程,打下了现代制造的基础,当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飞机、汽车、火车、拖拉机、发电设备、钢铁等产品,应该是居于比较先进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此后的30年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进步不大。另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我国的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现代化的机械产品。纵观这两次变革,其特点都是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但自我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这就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

从世界制造强国成长的轨迹来分析,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成为当时的制造强国,此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发展很快,进入了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美国、日本等国开始崛起,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有比较好的基础,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可以统称为/英美自我发展道路0。而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制造业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比较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受到禁运等不平等待遇,又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很难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就更难了。我国是一个大国,单靠引进来求发展是不行的,必须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中国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使制造业取得根本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一方面原苏联解体、冷战基本结束;另一方面形势相对稳定,虽然战事不断,但都是局部地区的小战争,因此给各国的制造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我国应抓住这一时期,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求得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12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11211制造技术已形成为一门科学

现代制造技术在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和协同论等的基础上形成制造系统工程学,是一种广义制造的概念,亦称之为/大制造0的概念,它体现了制造概念的扩展。广义制造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

1

方面原因。

1)制造设计一体化。体现制造和设计的密切结合,形成了设计制造一体化,设计不仅是指产品设计,而且包括工艺设计、生产调度设计、质量控制设计等。

2)材料成形机理的扩展。现在加工成形机理明确地将加工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3)制造技术的综合性。现代制造技术是一门以机械为主体,交叉融合光、电、信息、材料等学科的综合体,并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人机工程、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等相结合,拓展了新领域。现代制造技术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硬/软件工具、平台和支撑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

4)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制造的范畴从过去的设计、加工和装配发展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研、设计、制造、销售、维修和报废处理等。

5)生产制造模式的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集成制造系统强调信息集成,其后出现了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大规模定制、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协同制造等多种制造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制造技术的水平,扩展了制造技术的领域。

11212信息技术给制造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出信息化的口号,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信息交流的难度,也大大缩短信息交流的时间,许多新发明、新技术、新动向得以快速传播四方,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快了制造技术现代化的进程。

机、电、信息一体化是现代制造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机械是主体,电、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手段,制造技术中的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是三者结合的典型,三者的结合是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社会的技术基础。

11213制造技术的国际性突出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先进发达,提供了方便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条件,因此国际学术会议频繁,出国考察学习机会很多,使互通有无、相互了解有了更多的机会,减小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在产品设计上,现在已打破了/一包到底0、/一国生产0的局面,由于功能部件和单元技术的发展,许多厂家大多采用引进先进成熟技术或选用优良功能部件和器件的制造方法,而自己仅设计主体部分,使产品在性能、质量上有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因此现代的产品大多/你中有我0,/我中有你0,不能脱离国际环境。

在人力资源上,国际和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中形成了强大的打工族,不再是由本国人生产本国的产品,人力资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交通发达,外出务工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劳动方式和时尚,由于打工者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就给产品质量带来一定的问题。

11214先进制造技术成为关键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极限制造技术等是当前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往往成为/瓶颈0,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标志。

11215分布式制造成为生产制造的主流模式当前由于社会发展进步很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民用工业、国防工业等产品,如汽车、飞机、导弹、舰船等产品,品种繁多,既有大批量生产,又有单件小批生产,个性化的要求十分强烈,因此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求突出,生产制造方式要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个性化要求,分布式制造系统和模式发展迅速。11216绿色制造刻不容缓

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清洁生产,即现代制造业面临的绿色制造,已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人类再不保护地球则将导致人类最终无生存之地。

2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

211制造的永恒性

现代制造工程是在机械制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广义性和时代感,强调了多样化的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仍是它的主体和基础部分。

人类的发展与制造技术是不可分的,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工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工作、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制造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类与制造技术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可以肯定,随着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和手段,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工业化的关键。制造业的发展和其他行业一样,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有高潮期也有低潮期,有高速期也有低速期,有国际特色也有民族特色,但必须重视,且要持续不断地发展,这是永恒性的。212社会发展与制造技术密切相关

现代制造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和发展的主

2

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使制造技术发展的过程,在发展初期,出现了石器时代,以后相继出现了陶器、铜器、铁器时代,并出现了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器具的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制造技术的范围、规模在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表现在生活水平和战争升级上,而且向文化、艺术、工业发展,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类的活动与制造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的水平始终受到了制造水平的极大约束,宇航制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的活动冲破地球束缚,飞向了太空。

人类的制造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手工业生产、大工业生产和虚拟现实工业生产三个阶段和里程碑。手工业生产阶段的特点是体脑结合,设计与制造一体。大工业生产阶段的特点是制造进行了大分工,形成了设计、装配、加工、监测、试验、供销、维修、设备、工具和工艺装备等部门,制造手段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加工流水线、自动生产线和自动装配线等大批大量生产方式。虚拟现实工业生产阶段的特点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借助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采用集成制造、并行工程、计算机仿真、虚拟制造、动态联盟、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等举措,充分体现了体脑高度结合,使手工业生产阶段的体脑结合产生了螺旋式的上升和扩展。

213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

从设想到现实,从精神到物质,是靠制造来转化的,制造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提高了制造的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制造技术,使制造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制造系统和制造科学,制造技术与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制造学科,即制造系统工程学,制造系统是制造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

214制造技术是所有工业的支柱

制造技术的涉及面非常广,冶金、建筑、水利、机械、电子、信息、运载、农业等各个行业都要有制造业的支持,冶金行业需要冶炼、轧制设备,建筑行业需要塔吊、挖掘机和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因此,制造业是一个支柱产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但需要制造技术的支持是永恒的。当然,各个行业有其本身的主导技术,如农业需要生产粮、棉等农产品,有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问题,但现代农业就少不了农业机械的支持,制造技术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制造技术既有普遍性、基础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专业性的一面,制造技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215国力和国防的后盾

一个国家的国力主要体现在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而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制造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在制造上是一个强国,才能在军事上是一个强国,一个国家不能靠外汇去购买别国的军事装备来保卫自己,必须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有了国力和国防才有国际地位,才能立足于世界。

3制造工艺核心论

311工艺是制造技术的灵魂、核心和关键

现代制造工艺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有活力的部分。产品从设计变为现实是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完成的,工艺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设计的可行性往往会受到工艺的制约,工艺(包括检测)往往会成为/瓶颈0,因此,工艺方法和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不是所有设计的产品都能加工出来,也不是所有设计的产品通过加工都能达到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

/设计0和/工艺0都是重要的,把/设计0和/工艺0对立和割裂起来是不对的,应该用广义制造的概念统一起来。人们往往看重产品设计师的作用,而未能正确评价工艺师的作用,这是当前影响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如集成电路的水平通常是用集成度和最小线条宽度来表示,现代集成电路在单元芯片上的电子元件数已超过105,线宽可达011L m。这些例子生动地说明了有些制造技术问题的关键是在工艺上。

312工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同样的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来实现,工艺不同,所用的加工设备、工艺装备也就不同,其质量和生产率也会有差别。工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通常,有了某种工艺方法才有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出现,反过来,这些工具和设备的发展又提高了该工艺方法的技术性能和水平,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加工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从工艺突破的,在上世纪40年代,原苏联的科学家拉查连科发明了电加工方法,此后就出现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高速打孔加工等方法,发展了一系列的相应设备,形成了特种加工技术,即非传统加工技术和相应的新兴制造行业,对模具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工艺技术上的突破和丰富多彩,使得设计也扩大了眼界,以前有些不敢设计之处,现在敢于设计了。例如,利用电火花磨削方法可以加工直径为

3

011mm 的探针;利用电子束、离子束和激光束可以加工直径为011mm 以下的微孔,而纳米加工技术的出现更是扩大了设计的广度和深度。

313 现代制造工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工艺是手艺,是一些具体的加工方法,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但到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的许多学者在德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出版5机械制造工艺学6、5机械制造工艺原理6等著作,在大学开设了机械制造专业,将制造工艺作为一门学问来对待,即将工艺提高到理论高度。此后,在上世纪70年代,又形成了机械制造系统和机械制造工艺系统,因此工艺技术已形成一门科学。

近年来制造加工工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比较快,除传统制造方法外,由于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质量的提高,又由于许多新材料的出现,特别是出现了不少新型产品的制造生产,如计算机、集成电路(芯片)、印刷线路板等,与传统制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开辟了许多制造工艺的新领域和新方法。这些发展主要可分为工艺理论、加工方法、制造模式、制造技术和系统等几个方面。

制造工艺理论包括:加工成形机理、精度原理、相似性原理、决策原理和优化原理等若干方面。31311 加工成形机理

1)分层加工。零件的成形方法有分离(去除)加工、结合(堆积、分层)加工、变形(流动)加工等。在加工成形机理上已经从分离加工扩展到结合加工,形成了分层加工方法。

分层加工和分离加工的原理正好相反,它是将零件在某一方向按一定层厚分为若干薄层,逐一加工这些薄层,并在加工的同时将这些薄层依次堆积起来,即可成形。按分层的形式又可分为平面分层和曲面分层,如图1a 、图1b 所示。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将零件沿某方向按一定层厚展开成一条成形带子(通常为带材),将其加工(通常用数控剪切机)出来后,再卷绕成形,如图1c

所示。

图1 分层加工

2)内切削加工。分离加工是将毛坯通过去除余量而总体成形为零件,材料的去除加工方式可分为外切削方式和内切削方式,图2表示了利用激光束在一个透明塑料材料内加工一个球体工件的情况,激光束通过聚焦改变焦距,同时由数控系统控制其运动轨迹,加工完毕后,球体工件留在被加工材料内,不能取出。当将被加工材料一分为二时,球体工件才能出来。这种加工方法的意义在于可发展成为一

种原型

图2 分离加工的内切削方式

制造方法,例如,要加

工一个齿轮零件,则可以用内切削方式先切出齿轮,再将被加工材料切开,就可得到上、下模原型,经用其他材料翻制,便可得到齿轮的上、下模,从而可以制造齿轮零件。

3)刀具材料。刀具材料在金属切削原理和磨削原理发展上最为丰富,刀具材料出现硬质合金、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陶瓷等系列,以及涂层、多元共渗、气相沉积等工艺,同时从有冷却液的湿切削发展到无冷却液的干切削(环保切削)和硬(齿)表面切削等。

金刚石刀具与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关系密切,出现了/极薄切削0机理,研究了切屑的极限,为超精密加工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4)被加工材料。被加工材料也从金属发展到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半导体、陶瓷和石材等,从而发展了高分子材料、半导体、陶瓷和石材等多种加工工艺学。5)使用的能源。在零件成形上所使用的能源有力、电、声、化学、电子、离子、激光等,十分丰富,从而发展了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化学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等,由于加工所使用的能源不同,其加工机理也就自然各异。31312 精度原理

1)机械加工原则。总结了机械加工遵循原则,可分为继承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等。

继承性原则又称为/母性0原则、循序渐近原则或/蜕化0原则,它主要指加工用的机床(工作母机)精度一般应高于所欲加工工件的精度,这是很自然的,也是通常的选择,能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创造性原则又称/进化0原则,可分为直接创造性原则和间接创造性原则。

直接创造性原则是利用精度低于工件精度要求的机床,借助于工艺手段和特殊工具,直接加工出精

4

度高于/工作母机0的工件,如/以粗干精0加工方法就是所用机床的精度可低于所欲加工工件的精度,通过一些工艺措施来保证加工精度;/以小干大0原则是指所欲加工工件比机床要大,采用工件不动,靠机床移动进行加工,即所谓/蚂蚁啃骨头0,主要用于大型零件、重型零件的加工,如我国上海所建第一条磁悬浮高速列车的轨梁、我国第一个人造空间环境的圆形轨道都是采用这种加工技术。

间接创造性原则是用较低精度的机床和工具,制造出加工精度能满足工件要求的高精度机床和工具,再用这些机床和工具去加工工件,如滚齿机工作台中的分度蜗轮是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的关键零件,齿轮机床制造厂采用自行研制这一关键设备来解决其加工问题。

2)定位原理。提出定位与基准的概念和六点定位原理,其中包括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判定,定位元件和各种基准的设计。

3)尺寸链原理。论述尺寸链的产生和分类,建立尺寸链的数学模型,针对线性尺寸链和角度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等,提出相应的求解方法,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建立和求解尺寸链的研究。

4)质量统计分析原理。针对加工精度等质量问题,应用数理统计学提出分布曲线法和精度曲线法等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和控制加工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和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等先进质量保证体系。

31313相似性原理和成组技术

从相似性发展到相似性工程,我国学者在这方面有颇多建树。相似性是成组技术的理论基础,成组工艺是成组技术的核心,零件的分类成组方法是成组技术的关键,如建立了我国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JLB M-1系统等。

在形状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派生相似性的概念,即工艺相似性、装配相似性和测量相似性等,这是对相似性的发展。针对从工艺相似性来进行零件的分类成组,提出了生产流程分析法,其中有聚类分析法和编码分类法等。

31314工艺决策原理

针对工艺问题的决策,提出了数学模型决策、逻辑推理决策和智能思维决策等方法,使工艺问题的决策从主观、经验的判定走向客观、科学的判断,同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了判断的正确性和效率。

数学模型决策是以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数学模型泛指公式、方程式和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等,可分为系统性数学模型、随机性数学模型和模糊性数学模型三类。

逻辑性决策是采用确定性的逻辑推理来决策,常用的形式有决策树和决策表两种,分别用树状结构和表格结构来描述和处理/条件0和/动作0之间的关系和方法。

智能思维决策是依赖工艺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智能思维能力来决策,即要应用人工智能。智能是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推理和联想是智能的三大重要因素。智能思维决策的主要方法有: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

31315优化原理

将已有的优化方法应用到工艺问题的优化上,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单工序和多工序的工艺方案优化选择,对提高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降低工艺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有重要意义,这项技术也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果。

机械加工优化通常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最高生产率、最低成本或最大利润率。首先要确定目标函数,然后选定控制参数,将选定控制参数引入到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中,再进行求解,即可得到优化的控制参数值。当前,可进行多参数优化,并针对复杂工程进行多学科的综合优化(MDO),如航空航天工程等,多学科综合优化就是当前的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4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沿着/广义制造0或称/大制造0的方向发展,其具体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和多个大项目,如图3

所示。

图3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当前,发展的重点是创新设计、并行设计、现代成

5

形与改性技术、材料成形过程仿真和优化、高速和超高速加工、精密工程与纳米技术、数控加工技术、集成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和工业工程等。

当前值得发展的制造技术可结合汽车、运载装置、模具、芯片、微型机械和医疗器械等进行高速加工、纳米技术、模块化功能部件、使能技术软件、并行工程和数控系统等研究。

411现代设计技术

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含设计方法学(模块化设计)、创新设计、反求工程设计、全生命周期设计、虚拟设计、并行设计、绿色设计、协同设计和微型产品设计等。值得提出的是创新设计,它是一切设计之源,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其水平与所处物质基础密切相关,是当务之急,同时又是要科学对待的大事。由于当前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因此提出了协同设计。由于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和快速性,并行设计和虚拟设计就应运而生。

从当前机械设计趋势来看,功能部件具有较大的发展,如机床设计可分解为主轴单元、直线驱动单元、基础件单元等,一台机床可根据功能需求由不同单元所组成,可以提高机床的性能和质量,缩短制造周期。近年来出现的直线电动机伺服单元对机械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称为零传动直线位移装置,其结构简单,运动速度范围广、速度高、加速度高,无反向间隙、采用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行程不受限制,应用广泛。

412现代成形和改性技术

现代成形和改性技术包括现代成形技术、材料成形仿真技术、现代表面改性技术、机械失效和可靠性工程、质量监控与无损检测技术等。表面工程是20世纪制造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扩展了制造领域,同时使零件的内在特性发生了变化,改进了机械设计的结构。

413现代加工技术

近年来高速与超高速加工、精密工程与纳米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快速成形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以及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加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加工的尺度上,在/微尺度0、/中尺度0和/宏尺度0上都有进展,它们分别从微观、细观和宏观世界来研究加工问题。

414制造系统和管理技术

制造系统沿着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自动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系统、虚拟制造系统、大规模定制、网络制造、企业集群制造、全球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丰富多彩的制造模式。同时制造技术与人机工程、管理科学、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相结合,拓展了新领域。

企业集群是指众多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在某个地区内聚集的现象,集群制造是指企业集群生产的制造模式,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美国加州硅谷的微电子、生物技术企业集群、意大利北部以米兰为中心的机器制造和皮革加工企业的/第三意大利现象0、我国的珠江三角地区的计算机、服装、家具等企业集群和长江三角地区的集成电路、轻工产品等企业集群。

企业集群制造是通过企业集群制造系统实现的,企业集群制造系统是企业虚拟化和集群化的结果。企业虚拟化使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制造子过程,企业集群化使每个制造子过程都聚集了大量的同构企业并形成企业族。

5当前制造技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511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

传统技术是高新技术的基础,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应注意传统技术、原始技术的改造,两者相辅相成,使高新技术更上一层楼。我国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已经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但水平不够高,与此同时未能加快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跟上世界潮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制造业在体制和技术上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这一时期,虽然注意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却对传统技术的改革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是必要的,但如何处理好引进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则更加重要。自力更生是基本国策,引进应该是通过消化、吸收,达到跟踪、创新、自行制造的目的。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单靠引进来发展工业,更不应该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我国的汽车工业,在轿车上基本无自己的品牌,在机床制造业上,高档精密机床、数控机床大多依赖进口,在国际投标中基本上无竞争力,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引进只能得到一般设备和一般技术,核心技术是很难引进的。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的研究工作才能掌握,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发展,因此,应该引进那些能够消化、吸收,并能改进设计进行制造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而不是全盘搬家,易地生产。

512结合行业需求

在当前市场驱动的形势下,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结

6

合具体的产业,结合行业的产品来发展,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具显示度的,一方面能有具体的目标需求,另一方面也易于促进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值得发展的制造技术可结合汽车、运载装置、模具、芯片、微型机械和医疗器械等进行高速加工、纳米技术、模块化功能部件、使能技术软件、并行工程和数控系统等研究。结合一个产品解决其技术问题,使行业整体水平能够提高,易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

513单元技术、综合技术与成套技术

单元技术是重要的,指一些带有基础性的单项技术,它是综合技术的基础,综合技术带有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而成套技术是指围绕某一工程的成套装备和技术,如进行热力发电必须要有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以及输配电等系列装备;又如要生产集成电路必须有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片基加工设备、集成电路刻蚀以及封装等系列设备,成套设备是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弱项,不少关键设备还要依赖进口。

514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

重点要抓极端制造和精密制造,极端制造的内容可包括极限尺度、极度功能和极端环境三个方面。

1)极限尺度。有极大尺度和极小尺度,极大尺度有巨系统制造装备;极小尺度有微型机械、微型机电系统,微纳米加工是当前极小尺度的加工极限境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具体极限值将随着发展进程而逐渐向前推移。

2)极度功能。有极高功能和极多功能,极高功能如当前钢件熔炼轧制连续机,可从钢铁冶炼开始连续轧制成钢板;极多功能如具有铣、镗、磨的五轴六面体数控加工中心是当前的最高水平。

3)极端环境。有真空、失重、强场(辐射、磁场)、温度(超高温、超低温)、速度(高速、超高速;高加速、超高加速)、压力(超高压、超低压)、水下、特种气氛等。

极端制造的内涵和指标将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是一个国家国力和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极端制造和精密制造可以归纳为/高、大、精、尖、基、绿0等几个方面。

1)生物工程、生命科学和宇航工程等是当前的新兴技术领域,需要机、电、信息技术的支持和结合,体现/高0字。

2)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的重大技术设备和成套设备,如电力、冶金、石化、水利、煤炭、纺织等,体现/大0字。

3)精密工程微纳米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是当前制造技术的前沿和热点,如集成电路(芯片等)、微型机械、计算机、生物医疗机械、虚拟仪器等,体现/精0字。

4)尖端科学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教育水平的体现,如原子能(核能)、航天、半导体、生物工程等,体现/尖0字。

5)基础机械主要是基础设备和功能部件,如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传感器等,体现/基0字。

6)与资源、环保、生活密切相关,如家用器件、农业机械、林业机械等涉及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绿0字。

515制造技术的创新

在近代,由于社会的影响,我国制造技术的创新未能得到展现,崇洋媚外的思想严重地束缚了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创新要从思维开始,对制造技术来说,首先要大力提倡创新性设计,根据创造性的程度,设计可分为适应性设计、变异式设计和创新性设计三类。创新性设计是最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是设计的最高水平。在加工技术中,特种加工就是区别于传统加工的非传统加工,其中电加工最具创造性,它使加工机理由力能转向电能,从而开辟了加工的新领域;纳米加工是超精密加工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它使制造技术从量变走向了质变,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制造系统、制造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也是一个创造,对制造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创新的源泉来自社会、来自实际,绿色制造的创意是在20世纪末由人、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中提出的,具有时代性。

516体制和政策

体制是上层建筑,它必须和经济基础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体制也要从指令性控制转向宏观控制,它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同时,民营企业的兴起改变了经济成分的比例,某些城市中的民营企业所占比例比国有企业要高,这就使得政府的职能部门不仅要管理国有企业,而且要管好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

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制造模式是制造与管理的结合,与体制密切相关,许多技术工作有赖于领导的支持才能办成,例如分布式制造模式的实施,它是一项

7

难度很大综合制造技术,其关键有时并不在技术上,而是在领导层的思想认识和态度上,这就是一个涉及体制改革的具体问题。

制造技术和管理的结合是一个方向,管理离不开体制,体制不合适,会制约制造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问题。

517人才的培养

制造强国的实现需要大批的技术人才,我国目前培养的技术人才在国有大中企业工作的较少,使这些企业长期处于技术人员匮乏的局面,大大削弱了产品开发制造能力。另一方面,工人缺乏正规的技术培训,缺少高级技师和掌握数控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制造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才培养上,要进行思想、人生观、世界观、系统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以便能适应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具体工作,而社会对人是一种综合教育。企业、研究所、公司等要求大学毕业的学生一开始就能胜任工作,这是不合理的,学校只能重点培养基础知识和宽专业面的专门知识,主要是打基础,而结合具体单位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应该由单位自行培养。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学会、协会等规划与组织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继续教育,使这些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结合自身的技术工作不断进行相应专业技术的深造,和不断接受现代制造技术的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与难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518世界制造大国的现实

我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在各个开发区,已有不少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进行生产,实际上是资本输出,品牌是外国的,使我国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对我国制造业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国有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许多企业都承接了国外企业的转包生产或来料加工,使不少企业疲于奔命,既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经济效益又很低,使我国工业处于支离破碎的境地,不能形成整体配套能力,以上的两种情况造成经济上、技术上受制于外人的局面。但从总体上来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6结语

当前我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世界制造强国将可能由美国和日本转移到中国,这对我国的制造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就必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掌握核心技术,要有很高的制造技术水平,才能不受制于外人,才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要提倡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诚信严谨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因此,要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变被动为主动,使我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而又具有国际水平的制造强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稳定,其建设成果受到世界瞩目。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制调整下的我国制造业,应担负起历史使命,使我国的制造技术的水平能够位于世界前列,在发展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产品更新、生产发展、响应市场需求、国际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各工业化国家纷纷把先进制造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生命科学、物质与材料科学、信息与电子科学、海洋与地球科学、能源科学和宇航科学等的发展,必然对制造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制造技术将向全球化、绿色化、高技术化、信息化、个性化和服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我国将会应对一次制造强国的转移,世界和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期待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王先逵.制造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机械工程

学报,2002,38(8):1-8.

[2]王先逵.广义制造论[J].机械工程学报,2003(10):

86-94.

[3]王先逵,等.论制造的永恒性(上)[J].航空制造技

术,2004(2):22-25.

[4]王先逵,等.论制造的永恒性(下)[J].航空制造技

术,2004(3):30-34.

[5]王先逵.制造工艺核心论[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

市场,2005(3):28-32.

作者简介:王先逵,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北

京100084)

E-m ai:l xkwan@ma i.l tsi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8638872.html,.c n

收稿日期:2007-11-30

8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_王世敬

!加工制造#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王世敬温筠X (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简述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最新成就与进展,我国在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差距及动向。在大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3个发展方向:(1)全球化,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2)虚拟化,即设计过程中的拟实技术和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3)绿色化,即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生产出产品,使用完后经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 关键词机械制造现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则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动力。 机械制造业发展至今,按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可划分为: (1)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手工制作及早期的工业生产均属于这种方式。 (2)设备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是一种随着运输机械、施工机械和机床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生产方式。汽车、拖拉机、轴承等大批量生产中的刚性生产流水线均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3)信息密集型生产方式。从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实现了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器设备可通过获得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实现加工,继而产生了使用这些典型设备的生产方式。 (4)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制造理念的飞跃,把单向的产品制造链组成为有机的制造系统,其中的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能量流系统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这种制造系统不单能与人进行信息交流,而且本身具有专家系统、数据库等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使其能在获取较少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加工要求。柔性制造系统(FM 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 S)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 (5)智能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是目前正在研究和实施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它试图使用制造系统本身具有的人工智能,并引入了新的制造哲理和组织形式。因此,这种制造技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超前地开发产品,实现多品种产品的全过程管理。这种制造技术的实施,将使人们梦寐以求的/无图纸加工0、/无人化加工0、/无害化加工0成为可能。目前正在研究的智能制造系统(IMS)、智能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CIMS)、敏捷制造等就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现代制造技术的涵义相当广泛。一般认为,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技术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 # 21 # 2002年第30卷第11期 石油机械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X温筠,讲师,生于1972年,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地址:(257062)山东省东营市。电话:(0546)8392093(H)。第一作者王世敬简介见本刊2002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02-04-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02-05-31)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论文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共10页) 姓名:陈加定 学号:SF11050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23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 I M T、 I M S的 关系, I M S 和 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及框架 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 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 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IMS,IMC,IMT。 一、智能制造技术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8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MT) 与智能制造系统( Intelligent M anufacturing System,IMS)。 90 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 I M T 和I M S 的深层次原因有:(1)集成化离不开智能;(2)机器智能化比较灵活;(3)智能化的经济效益较高;

现代制造技术讲解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讨论专题报告 专题名称: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 专业年级: 班级: 专题成员: 指导老师: 文天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5年11月

目录前言 一、电解加工 1.1、电解加工的加工原理 1.2、电解加工的特点 1.3、电解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1.4、电解加工的应用 1.5、电解加工的现状和展望 二、电解磨削 2.1、电解磨削的加工原理 2.2、电解磨削特点 2.3、电解磨削加工工艺 2.4、电解磨削的应用 2.5电解磨削的前景

前言 随着高精度复杂零件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方法越来越难满足工程上的需要。从而特种加工方法产生了。 电解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难加工的材料可以以柔克刚,对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一次成型,并以表面质量好、生产率高、无工具损耗、无切削应力等优点。我国最早研究并成功应用电解加工技术是原兵器工业部西安昆仑机械厂的深孔和膛线加工。 随着21世纪信息、生物、微纳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制造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微细加工将成为制造相应装备的重要手段,电解加工进行材料去除是以离子溶解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去除方式使得电解加工具有微细加工的可能。目前国内外制造业均十分关注微细电化学加工的发展,将电解加工高速去除金属的理念用到传统电化学过程中,是促进该项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微细电化学加工就不仅仅指静态条件下的掩膜电化学刻蚀了。 电解加工既具有高速加工大而复杂零件的能力,电化学离子级的蚀除机理又使之具有微细加工的潜质,向精密、微细加工进军也是电解加工的发展方向。电解加工高速去除金属的实践对电化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任重而道远。 电解磨削是电解作用与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特种加工,又称电化学磨削,英文简称ECG。电解磨削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研究发明的。原理是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电解磨削适合于磨削各种高强度﹑高硬度﹑热敏性﹑脆性等难磨削的金属材料,如硬质合金﹑高速钢﹑钛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和磁钢等。用电解磨削可磨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耐磨衬套﹑模具平面和不锈钢注射针头等。电解磨削的效率一般高于机械磨削,磨轮损耗较低,加工表面不产生磨削烧伤﹑裂纹﹑残余应力﹑加工变质层和毛刺等,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 0.63~0.16微米,最高可达R 0.04~0.02微米。采用适应控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电解磨削的加工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采用兼有纯机械磨削能力的导电磨轮,粗加工时靠电解磨削的高效率完成大部分加工量,然后切断电解电源,靠纯机械磨削磨掉精加工余量,这样能显着提高加工精度。电解磨削方式已从平面磨削扩大到内圆磨削﹑外圆磨削和成形磨削。电解加工的原理也可与珩磨和超精加工结合起来,成为电解珩磨和电解超精加工。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微电子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 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 师:看完了没有 生:看完了 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 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 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全部都死掉了 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 生:对 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 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就是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展示: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二、授课(25分钟)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王先逵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分析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论述制造技术的永恒性和广义制造论(大制造),重点论述工艺核心论,分析制造工艺技术的核心作用和现代制造工艺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制造业的形势,提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永恒性;广义制造论;制造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H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33(2008)01)0001)08 M odern manufacturi ng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 op m ent W ang X ian-kui (Dep.t o f Precisi o n I nstr um ents,Tsi n ghua Un i v ersity,Beiji n g100084,CHN) Abstrac t:T he situa ti on and feature are analyzed accord i ng to both history and m odern,and t he etern ity o fm anufacturi ng techno lo-gy and broad sense of m anu fact ur i ng theory(/L arge M anufacturing0)are d iscussed.In the sa m e ti m e,the core acti on and the de-ve l op m ent of process t heory and technology i s ana l y zed.In t he last,t he deve lop m ent d i rections of m echan ica l manu fac t ur i ng sc-i ence techno logy are m en tioned. K ey word s:M ode rn m anufacturing techno logy;E tern ity;Broad sense of m anufacturi ng t heory;M anufactur i ng process techno l ogy 1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 111现代制造技术的沿革 我国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两次比较大的变革,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助146项工程,打下了现代制造的基础,当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飞机、汽车、火车、拖拉机、发电设备、钢铁等产品,应该是居于比较先进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此后的30年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进步不大。另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我国的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现代化的机械产品。纵观这两次变革,其特点都是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但自我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这就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 从世界制造强国成长的轨迹来分析,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成为当时的制造强国,此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发展很快,进入了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美国、日本等国开始崛起,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有比较好的基础,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可以统称为/英美自我发展道路0。而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制造业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比较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受到禁运等不平等待遇,又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很难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就更难了。我国是一个大国,单靠引进来求发展是不行的,必须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中国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使制造业取得根本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一方面原苏联解体、冷战基本结束;另一方面形势相对稳定,虽然战事不断,但都是局部地区的小战争,因此给各国的制造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我国应抓住这一时期,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求得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12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11211制造技术已形成为一门科学 现代制造技术在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和协同论等的基础上形成制造系统工程学,是一种广义制造的概念,亦称之为/大制造0的概念,它体现了制造概念的扩展。广义制造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 1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贮、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装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

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可以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同时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这一定律也即将被突破。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摘要: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代制造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我国正日益成为全世界机械制造业的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处于很落后的局面,正陷入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本文基于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的阐述,结合当前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特点、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 1.1 基本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 1.2 主要技术 这是制造技术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有关产品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 1.2.1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 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系指用于生产准备(制造准备)的工具群和技术群。设计技术对新产品开发生产费用、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上市时间都有很大影响。产品和制造工艺的设计可以采用一系列工具,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以及工艺过程建模和仿真等,生产设施、装备和工具,甚至整个制造企业都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更有效地进行设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产品和工艺的并行设计具有双重目的,一是缩短新产品上市的周期,二是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使最终产品成为可回收、可再利用的,因此对实现面向保护环境的制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1.2.2制造工艺技术群(加工和装配技术群)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课时)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 【学习重点】: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你的学习难点哟 【同步学习】: 学习活动一: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其分类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相关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春天来了,桃花盛开的时候老师拍了很多照片,并把这些照片上传到了老师的QQ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用到哪些设备?哪些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 情境导入:从古时的烽火狼烟、飞马传书到今天的视频电话、电子邮件,通信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学习活动二:了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1)说说你知道的通信设备。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知道的电话的发展历程。 情境导入: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又决定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学习活动三:了解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教材2.2节,了解微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2分钟后抢答。 1)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通常指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多少个元器件,集成的元器件越多,集成度越。 2)内部有上万个元器件的集成电路称为。 A.小规模集成电路 B.中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情境导入:正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 学习活动四: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1)打开文件,阅读相应内容。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2)根据计算机发展的五个方向结合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畅想: 未来计算机会是怎样的?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袁锋 摘要 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制造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与其它学科交互融合发展,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只有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断创新,我国制造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阐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特征;趋势。 引言 制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永恒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对其经济和政治的领导地位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70 以上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因此,很多国家把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列为重中之重。战后,日本、德国等国家由于重视制造业,国力很快得以恢复,成为制造强国,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美国认为要重振经济雄风,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必须大力重振制造业,夺回其制造业的世界霸主地位。为此,美国加大了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进行策略研究,现在某些领域已基本赶上甚至超过日本而与其并驾齐驱。可见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制造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想在新一轮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制造技术。 1 现代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 1.1 制造内涵的扩展 随着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全球性的贸易壁垒正在逐步消失,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的集成技术。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得到大大扩展,它是一种涵盖面很广的广义制造概念,是“大过程”、“大制造”,包括光、机、电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通用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的制造以及材料制备;不仅包括机械加工方法,而且还包括高能束加工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它不但包括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还涉及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产品的选型决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报废产品的处理以及产品的疲劳强度和全寿命过程的预估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1.2 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制造工程与制造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

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发布、交流管理等的现代科学技术。初中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信息技术是什么不太明白,本节主要从总体上给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为以后学习具体的信息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信息传输媒介的音像资料。 2.有条件的可用网络教室上网搜索有关知 识。 五、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七、教学教程: (一)、温故互查 1.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2.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什么?回答:概括起来各种信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设问导读 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设问导读,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 次革命。 (三)、自我检测 (学生活动自我检测: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的内容,特别对发生年代及科学家一栏提示上网查找或通过其它方法获取)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盐城市第一中学陈仕桂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做了一个随堂调查,发现只有约51.8%的学生在小学或是初中上过信息技术课,且水平参差不齐。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人性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能联系实际对虚拟现实、智能代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教学难点】: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一起来欣赏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片段。 教师活动:播放《未来之家》视频 师:请大家观看《未来之家》视频并思考:未来之家在设计上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制造技术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先进制造的前沿科学,并展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问题;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科学;应用前景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简述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多样化、个性化、快捷化,促使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技术无论是在管理、设计,还是在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均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阶段性差距。为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丰富加工品种种类,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 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段冬冬 学号:B11023219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8日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关键字:制造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机械信息化数字化前沿科技应用前景 1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正在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制造技术注入和融合,促进着制造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可以说先进制造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注入有关。它使制造技术的技术含量提高,使传统制造技术发生质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制造技术发展的作用目前已占第一位。在21世纪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各方面发展将起着更重要的 作用。 信息技术促进着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智能化,整个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各种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如CIMS、并行工程、精益生产、灵捷制造、虚拟企业与虚拟制造,也无不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 2 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现代设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设计手段的计算机化 在实现了计算机计算、绘图的基础上,当前突出反映在数值仿真或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现代产品建模理论的发展上,并且向智能化设计方向发展。 (2)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不断出现 如并行设计、面向“X”的设计(Design For X--DFX)、健壮设计(Robust Design)、优化设计Optimal Design)、反求工程技术(Revese Engineering)等。 (3)向全寿命周期设计发展 传统的设计只限于产品设计,全寿命周期设计则由简单的、具体的、细节的设计转向复杂的总体的设计和决策,要通盘考虑包括设计、制造、检测、销售、使用、维修、报废等阶段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4)设计过程由单纯考虑技术因素转向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 设计不只是单纯追求某项性能指标的先进和高低、而是注意考虑市场、价格、安全、美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精华版)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选阅读(1):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 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 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紧密集成起来。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此刻企 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 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网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 现网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能够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网带给的廉价的通讯手段,能够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务必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网络,而此刻却能够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网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 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务必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 户关联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 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贴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发展状况 1、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 目前,我国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在仪器仪表、包装和食品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机械、重机、印机等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其中,仪器仪表 领域、包装和食品机械领域发展较为突出,但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关键核心部件 亟待突破。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缺少核心技术,使之仍处于 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状态,产品性价比较低。 2、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 我国在石油石化、机械加工、食品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如,在石油 石化智能成套设备领域,国产全自动油田固井车研制成功、国内首套褐煤提水装置试验成功、国内首套年 产1万吨烷基化废酸再生装置实现高水平中交、自主研发“千万吨级炼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高压干气 密封及其控制系统”和“大型煤化工煤制丙烯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大轴径干气密封”两项科技成果问世。 在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领域,乳品无菌化数字示范车间年产无菌包装乳品9000万瓶,减少乳品加工环节 的原料及成品损耗约15%,节省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约20%,降低消毒液用量约70%。无菌化饮料吹灌 旋数字化车间可为客户产品质量提升约10%,生产效率提高约15%,降低能源消耗约20%,降低人工约20%,降低设备成本、占地成本约20%。在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领域,我国开发出现场“无人化”操作的染色工 艺、智能染色系统、筒子纱微波烘干机、元明粉自动称量系统、装卸纱机器人、自动物流系统、中央控制 软件系统等,研制出新产品三类18种84台/套。 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正积极寻求创新发展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已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电工电器、液压 气动密封件、工程机械和重机等重点领域已建立六个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江苏、上海、广东、洛阳等一 些省市相继成立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3年4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的“中国机器人 产业联盟”成立。另外,骨干企业的研发经费逐年提升,重点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如,湖北力帝机床、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深圳精密达、上海派芬自动控制技术和深圳正弦电气的研发经 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均达8%以上。北人集团、上海电气、辽宁大族冠华、杭州科雷机电、湖北力帝机床、西 安西电电力等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80%以上。 (二)产业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