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

近几年,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配备了电脑85台,其中学生用电脑4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电脑10.2台,建有网络教室1个,建成了100M主干的校园局域网,并且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了班班通、室室通和人人通“三通”工程。

信息化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方面,应用于学校管理。学校借助校园FTP或QQ群,进行及时通知,并将所有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发布在学校网站中供全校教师查阅,并实行教师网上提交材料,在设定的文件夹里上传相关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广泛应用于师生教与学。老师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校教师依托丹阳教育信息网,建立个人教育博客,网络备课、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等实现了全市城域网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利用分配的帐号通过教育网校、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我校实行电子备课,然后要求上传到内部办公系统共享,再是提供下载,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再一次上传分享,同时也进行了网上评课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今后三年规划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时根据延安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校情出发,依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着眼现在,展望未来,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的深化改革。

三、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目标

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学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建设。

1.强化校园网站建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尽快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集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学生成长系统、家校互动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站。真正把学校网站办成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资源的中心、宣传的窗口、本校师生与其他异地师

生交流的快速通道。力争办成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校园网站,力争在省网站评比中获奖。

2. 进一步改善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不断满足学校教师凭借移动终端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

3.建立电子阅览室、E学习教室。采用云终端作为阅览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和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子阅览。努力探索网络化的创新学习环境,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新模式,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实现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全面发展。

4.建立校园网络教育电视台。进一步完善校园电视台,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利用班班通设备实现校园视频点播和现场直播功能。

5.建设微格教室,搭建专业视频录播平台,开展公开课和研讨课、微课的录制工作。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构建起“虚拟教研中心”,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6.建立学校自动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教师的自动化、无纸化。

7.建立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并做好江苏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接轨工作。

8.继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深入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改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打造高效学习课堂奠定坚实基矗

四、具体任务与实施方案

(一)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网络系统。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公文迅速流转的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学应用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应用校园网络系统。

2.资源建设数字化:

⑴充分发挥校园网上信息及时快速的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⑵把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建成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如:资源阵列群、信息资源检索库、音频视频点播系统、虚拟实验、虚拟学校等,为学生跨学科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⑶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检索,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师生快速查询信息。

(4)建设数字图书馆,实现节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动态影视图像、静态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需点播服务,以满足师生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控制的愿望。

(5)(5)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信息服务。

3.学校管理系统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管理。

4.网站建设多元化。⑴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⑵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3)开辟学科教学网站,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4)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5.网络管理制度化。(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2)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二)以E学习实验为契机,加速多元化课程的实践性研究与探索,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1. 积极开展E学习实验研究。(1)申报延安市信息技术专项课题。(2)组立E学习骨干教师研究团队。(3)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2.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1) 以案例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 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5)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

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1)根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信息化教材(文本与音像结合)。 (2)开展师生信息化实践活动。(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4.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4)建设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

(三)多渠道、多维度培训,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塑造教师,提升信息化素养。

1.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3)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5)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的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和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5)组建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

论,最终达成共识。(6)开辟网上论坛。在校园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3.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1)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2)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四)点面结合,形成特色,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的小学生。

1.课堂教学,普及知识。(1)认真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矗(2)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各年段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3)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

2.组织活动,发展特长。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开设适合学生特点,避免不良内容的校园网吧。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开展学科竞赛和各项实践活动。举办电脑绘画、电子期刊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培训班。

3.主题研究,形成特色。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电子作品创作;开展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网上信息协作学习和交流;组建校内网上的学生论坛,开展专题讨论;开辟网上作品交流,举行研究成果展示。

(五)注重分享,对其他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实行资源共享,发挥示范校的幅射功能。

1.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现代设备,为社区的各项公益宣传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2.学校的优质资源,可以在校际之间实行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指导学生家长学习应用校园管理系统,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管理功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加强应用为主线,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大力促进我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使我校教育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主要目标

不断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成有较高服务功能的校园网络体系及高质量的学校网站;全校10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网将成为校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面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创建能高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并能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信息资源库,初步实现信息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无纸化;逐步完善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综合实践课为主的校本课程改革。

三、重点工作

(一)软硬件建设

在我校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在硬件方面,按省级示范学校的标准装备校园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通过“市场购买、网上下载、广泛征集、自主开发”等多种渠道,加快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主阵地作用,努力把校园网打造成为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必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根据“培训先行、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必修的继续教育课程。所有中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利用多种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上好高质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质课,并能在县、市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同时通过培训,积极促进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部分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以此来带动一大批教师。通过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来推动学生的信息化进程,使我校真正成为综合实践课为主的规范化学校。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

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软硬件建设,装备中心机房等相关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更换部分电脑,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电子音像资料库,重视软件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加速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步伐。

(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现代教学氛围

全校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明确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现代化教育新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教学氛围。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探索教改路子,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向前移位。积极进行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和探索,追求教育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实验研究活动,努力搞好立项课题的研究,把科研实验工作与学校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要求既出成果,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四、实施步骤

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分步骤实施的方案,有计划地逐步实施。

2009至2016学年:继续做好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作为在职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学校青年教师在校网站建立课堂教学系统的个人主页;重视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改造学校计算机网络,建立防盗监控报警系统;对学校校

园网页作进一步的设计、改版和布局,不断提升学校网站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

2010至2016学年:探索建设我校特色资源库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学习工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脑竞技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行的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优秀课件的展示参评及网络交流,以点带面,建立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2011至2016学年: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效搜集、应用研究、保存管理和交流使用;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在教师中形成“把学会使用计算机深化为利用计算机学习”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氛围,要求教师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以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为着眼点,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遍应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具有开拓创新的工程,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锐意进取的一项新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必须有力到位。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祖传明(校长),副组长:祖伟峰(副校长),成员:王文华、高树欣、王文娟、程慧媛(信息技术教师)。

(二)经费投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大教育投入。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年度预、决算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

(三)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电教器材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使用制度和赔偿制度);保障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电子阅览室等系统使用率高;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

员分权限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具体应用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重点项目学期目标成功标志责任处室责任人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进一步改善局域网的优化配置

2.完成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1.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全面实现网络认证上网功能。

2.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3.完成微格教室、E学习教室的建设。

4.通过延安市数字化校园验收工作。

5.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和智能电视电视的培训,并能灵活运用。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1.建立校园网络教育电视台。

2. 推进校园网站和自动化平台建设1.校园电视台正常运行,实现班级网络直播。

2.网站建设多元化,内容齐全,体现学校特色。

3.学校管理系统化、网络化、无纸化。

4.组建各类学生信息社团,并正常活动,网站参加各级比赛名列前茅。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新模式。

2.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和自动化平台建设。1.进行E学习实验的探索,努力构建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

3.申报延安市研究课题,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研究。

4.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正常、高效,参加省市网站评比获奖。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科研网络化1.利用微格教室搭建专业视频录播平台,开展公开课和研讨课、微课的录制工作。累计完成100节精品课录制工作。

2.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

3.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4.在市范围内开展电子白板或智能电视使用研讨活动。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建立和完善学校资源库。1.做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接轨工作。

2.建立学校校本资源库累计达1T.

3.建设数字图书馆,实现节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动态影视图像、静态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需点播服务,以满足师生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控制的愿望。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继续加大力度,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1.进一步加大设备投入,建设云服务器。

2.师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信息化能手评比和网络团队教研活动获一等奖。

3.学校各项管理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 展方案

定远县青山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 实 施 方 案 定远县青山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信息化工作有了新的跨越。结合我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办公无纸化,扎实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二、具体目标 1.硬件建设 优化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投入,购买网络服务器、无线网络覆盖设备等。 2.软件建设 (1)建设更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的作用,健全资源建设、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教学资源征集、筛选、开发和奖励等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2)逐步购置必要的网络管理、教学应用软件,以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3)加强校园网建设,提高数字化校园水平,建成惠及师生和家长的公共教育智能化服务体系。 3.队伍建设 (1)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驾驭信息化的水平。加强现代化多媒体的使用和电子白板等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校内培训,开展课件制作比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信息技术比赛。 (2)以活动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坚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优秀课件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整合,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1)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逐步完善数字教学、数字办公、远程数字教育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要继续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多媒体的作用。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活动,力争在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学校应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结合编写“学校员工手册”,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编入《学校信息化实验管理手册》。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根据二期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实验化学、实验物理、生命科学等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设计院信息化方案110329.doc

上海航天建筑设计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O一一年三月

上海航天建筑设计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设计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推行CAD技术开始“甩掉图板”,到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实现了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图纸交流、信息共享但总体而言,这样的信息管理系统层次较低,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仍停留在静态信息的层面上。 当今先进的工程设计行业的信息管理,已从静态的信息资源管理向设计过程的信息管理推进,信息管理的范畴已突破了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延伸至企业的生产全过程和经营决策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由单向静态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向交互式、动态的集成应用系统发展,推行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信息系统涵盖了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提高设计院设计和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急需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思路 在“十二五”期间,设计院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信息、资源与环境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建立并完善企业内、外部信息管理与交流平台;着力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创新企业管理理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与内部管理中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进而提高决策、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信息化建设目标 1、建立企业门户网站

建立企业网站,通过构建对外交流窗口,提升企业品牌与形象。在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信息联系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进而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2、工程设计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应用集成的理念,以效益为重,不求全局集成,重点建立实用性强和扩充性好的局部信息系统。以建设“一个平台、三大系统”为目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网络平台建设应能满足应用体系的发展需求;应用体系建设应推行以工程数据库和模型设计为主的集成化设计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工程设计集成化系统,推行协同设计;建立和完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集成系统);同时特别注重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一批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先进应用软件,以提高总体效益和竞争实力。 3、工程总承包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系统,规范作业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质量;通过对进度与费用综合检测,提高资金管理和运作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方案 (1)网络平台 建立以公司本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为项目提供Email、FTP、数据库、WWW、文件共享及外部设备共享、特殊应用等服务,使各方项目组成员都能够迅速方便地交换和共享信息。网络系统的建

小学校园信息化规划方案

小学校园信息化规划方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小学的信息化教学的配置日趋合理。作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该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应对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繁杂的事务,为了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解决以上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的手段,就是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校园管理信息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校园教学基础教育平台)、办公自动化、课务数据处理、教学资源共享、电子邮件、inter的使用等功能。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校园信息化规划和网络系统建设呢?我将结合本 人所在学校的情况做一些分析。 (一)配合学校教育基础教育平台,互联网教学资源,家长网校等资源,预期给每个办公室配发一台电脑。 1、开放性网络系统是学校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础平台。 为了实现整个学校的计算机互连和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必须采用基于inter开放式体系结构。开放性好的网络系统可以让学校自由选择网络产品,能保证系统之间的可连接性、相互可操作性,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和设备的互换性,使得学校在应用和设备上的投资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2、先进性和可靠性原则 为了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各类数据、网络系统必须具备数据高速传输和处理能力,提供足够的带宽,保证较高的吞吐量,因此网络必须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计算机网络要想发挥出它的作用,

必须有建立在它之上的应用系统。这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网络就象路,而应用系统就象车,只修路但没车跑,路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这必须跟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应用系统。 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数据信息的发生是不定时的,要求网络系统必须长时间的运行。强调培训:老师是校园网的使用者,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校园网使用情况。培训一定注重实效,而不能走过场。培训计划要科学合理,注意老师的反馈。 3、安全性和可扩充原则 在校园网络中,因为有大量学生的学籍信息和家长情况,所以,网络的安全性尤其重要。为了确保网络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正确,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提供多个层次的访问控制。 4、标准化原则 关于教师办公室电脑使用与管理的规定为满足。 (1)电脑是学校贵重的教育教学设备,办公室的每位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各办公室的负责人是本办公室电脑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每天早上要及时浏览学校主页,重点关注“本周工作”和“学校公告”栏目。 (2)计算机内不得装有游戏程序,电脑主要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时间内使用电脑不准做与此无关的事情。禁止上网聊天,禁止访问黄色、反动等不良网站,禁止玩电脑游戏,禁止观看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光盘影视和网上影视,禁止教师子女使用学校电脑。以上情

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彭阳县第一小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34个,在校学生2218名学生,教职工96名。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学校三年内办学规模预计将达到36个教学班,学生将达到2700人以上。 学校已接入50兆光纤,现有计算机教室1个,装备了61台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电教室10(一年级5个班,二年级2个班,专用教室3个)还有2个班安装的是触摸液晶屏。 学校各年级办公室、各行政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共计48台,虽然没有达到人手一台,但这些教学设备对我校信息化资源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区级教育资源试点学校”和“101”网校联合为契机,建立学校网站,紧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这一主题,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信息化作为我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努力实现加快我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各部门、各阶段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细化,并结合总规和细化的方案进行实施。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建设目标的内容,重点突出“建网、建队、建库、建制”的同时,分步实施,具体落实。

3、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与作用,突出应用,本着够用、实用、用好的思想原则,实现总规的总体目标或具体目标。 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3.2-2014.7) 1、制定学校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2、完成校园网的组建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学校的电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学校的各种管理资料通过网络上传校园网,建成教师和班级教育博客,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故事等上传自己博客,从而达到共享、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能自如的上传下载正常教学的课件。通过局域网的建立,达到教师的网上办公、学生的网上评价、学校各部门的网上发布通知、教导处的成绩发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3、聘请专业人士完善学校网站,利用网站加强学校与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联系。 4、以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具备收集、鉴别、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个人自律能力和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5、加强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1)教师培训。以加强师资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为切入。学校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需要,分别举办“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计算机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制

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摘要: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本文提出了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并给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这些都为东北大学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长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校园信息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园信息化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加大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2.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书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相信写信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信息化建设方案篇1 各村:为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市、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黑龙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基层管理和服务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服务信息引导工作规范》和《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xx”发展规划》,本着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经乡长办公会研究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人口计生系统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是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在乡村两级的工作运行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填写、《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工作手册》使用、信息变更以及服务引导信息的生成、传输、处理和反馈。信息采集主要在乡村两级通过入户走访和对群众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记录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个案信息,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村级为基本管理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是村级计生工作人员采集信息的记录依据,主要提供信息系统变动信息和其它工作信息。信息变更是根据村级提供的变动信息和在乡级工作中发生的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由乡级对个案信息进行的定期更新。服务引导信息是以个案信息为基础,通过生成、传递、处理和反馈四个环节,实现对避孕节育、术后随访、生殖健康、常规访视等服务内容的信息引导。村计生工作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完成服务信息引导单提供的工作任务。每月入户走访,对发生的以下信息记录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中,同时变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定期上报乡级。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样本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根据《”智慧校园”创立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 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立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 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 以”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 优化应用, 资源共享; 立足高端, 跨越发展”为原则, 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 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经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 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 副组长: *** *** 成员: *** ***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 校园网始创立于1992年, 校园网络全覆盖于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

直稳步发展, 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学校当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计算机教室**间, 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 学术报告厅**个, 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 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 并高速连入 市县城域网, 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 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 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当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 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 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 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 一) 总体目标 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 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 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 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 以信息技术对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 近几年,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配备了电脑85台,其中学生用电脑4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电脑10.2台,建有网络教室1个,建成了100M主干的校园局域网,并且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了班班通、室室通和人人通“三通”工程。 信息化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方面,应用于学校管理。学校借助校园FTP或QQ群,进行及时通知,并将所有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发布在学校网站中供全校教师查阅,并实行教师网上提交材料,在设定的文件夹里上传相关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广泛应用于师生教与学。老师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校教师依托丹阳教育信息网,建立个人教育博客,网络备课、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等实现了全市城域网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利用分配的帐号通过教育网校、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我校实行电子备课,然后要求上传到内部办公系统共享,再是提供下载,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再一次上传分享,同时也进行了网上评课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今后三年规划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时根据延安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校情出发,依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着眼现在,展望未来,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的深化改革。 三、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目标 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学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建设。 1.强化校园网站建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尽快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集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学生成长系统、家校互动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站。真正把学校网站办成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资源的中心、宣传的窗口、本校师生与其他异地师

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我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校上下贯通、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受制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并逐步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观念。使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①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确保学生信息技术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在达到规定要求的同时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②加强信息技术竞赛的辅导工作,不断积累辅导经验,及早发现苗子,争取在近年内能在

省级竞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③开展学生电脑小制作活动,每学年开展班级网页制作比赛、电脑设计比赛,争取在各级比赛中取得较突出的成绩。④组织成立“电脑爱好者协会”,做到有辅导老师,有活动安排,有协会主页,并以此为辐射点,提高全校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 2.努力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此应努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以中级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应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提高校园网在培训方面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3.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为此,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资源内容没有校本化、管理无序,可利用性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本应发挥的效用。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新建、扩建、升级改造。 (三)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包括项目建设单位简况、机构职责等概况。 (四)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包括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五)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 (六)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七)总投资及来源。 (八)经济及社会效益。 二、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各主要业务信息化情况。 本单位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资源存量一览表,包括硬件品种数量、系统软件清单、应用系统列表、数据库列表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可行性分析,说明必要性、紧迫性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国内外或相关省市发展概况、水平、发展趋势等。

2、建设依据,提供和说明领导批示、文件要求、纪要规定等情况。 (三)需求分析。 1、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涉及范围和规模,项目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等。 2、阐述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主要任务、达到的效果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2、项目建设思路。确定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建设思路。 3、系统建设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本项目建设目标及与全区信息化总体规划以及本单位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关系。 (二)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1、项目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2、项目本期的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四、项目本期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一)在“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开放性、兼容性、整体性、共享性、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实时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

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我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校上下贯通、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北街小学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受制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逐步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观念。使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①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确保学生信息技术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在达到规定要求的同时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②加强信息技术竞赛的辅导工作,不断积累辅导经验,及早发现苗子,争取在近年内能取得一定的成绩;③开展学生电脑小制作活动,每学年开展班级网页制作比赛、电脑设计比赛,争取在各级比赛中取得较突出的成绩。④组织成立“电脑爱好者协会”,做到有辅导老师,有活动安排,有协会主页,并以此为辐射点,提高全校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 2.努力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此应努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①以中级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应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提高校园网在培训方面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3.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为此,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资源内容没有校本化、管理无序,可利用性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本应发挥的效用。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

1.系统建设指导方针 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业务发展趋势,重视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开发与实施并重,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与各应用部门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规化、智能化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监测项目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归档和智能分析,使得技术状态评定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系统建设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 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 体先进性。 2.可靠性: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 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 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 和长期稳定性。 3.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 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 与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4.扩展性: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具有强大的"组态"功 能;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

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易用性: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 学易用。 2.整体业务需求 用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开展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来实现海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地铁保护监测工作的统一化、规化、自动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资料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地铁运营状况,具体拟包括以下几项业务需求: (1)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信息挖掘收集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资料及技术文件,为数据整理及分析作资料准备。 (2)建立及维护城市轨道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 根据整理的常规及专项监测资料,利用现有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外部项目的监测成果,对在控工点变形监测成果(沉降、收敛变形等)进行建档、存档工作,初步建立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并于服务周期进行定期维护。 (3)对重大影响类的外部项目安全评估,配合提供历史监测数据等输入条件,对地铁影响判定为特、一级等对地铁有重大影响的外部项目,配合提供地铁既有结构的监测资料,供评估单位分析外部项目施工对地铁结构安全的风险及制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doc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1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

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一)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内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日常OA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结合市局的信息化考核要求,根据我校办学特点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平台上,以信息化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我校的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加强我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使信息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化条件,使学校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活动有效实施,成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贵青 常务副组长:余鹏云 副组长:刘利云段生福杨杰明 组员:各备课组长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实施方案、筹措经

费,检查、评估、督促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并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教研组,指导学校信息化工作。 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四、加强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做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购置一批校园网的设备,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配套设备,完善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的网站初具规模,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和投影机。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常规化,从而能更好、更高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针对性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一)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部人员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式,实现迅速、全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日常OA 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定远县青山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 实 施 方 案

定远县青山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信息化工作有了新的跨越。结合我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办公无纸化,扎实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二、具体目标 1.硬件建设 优化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投入,购买网络服务器、无线网络覆盖设备等。 2.软件建设 (1)建设更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的作用,健全资源建设、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教学资源征集、筛选、开发和奖励等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2)逐步购置必要的网络管理、教学应用软件,以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3)加强校园网建设,提高数字化校园水平,建成惠及师生和家长的公共教育智能化服务体系。 3.队伍建设 (1)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驾驭信息化的水平。加强现代化多媒体的使用和电子白板等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校内培训,开展课件制作比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信息技术比赛。 (2)以活动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坚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优秀课件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整合,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1)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逐步完善数字教学、数字办公、远程数字教育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要继续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多媒体的作用。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活动,力争在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学校应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观摩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模块

一. 信息化校园各个系统建设方案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装备提升,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配备。具体建设有: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精品录播教室建设、传递教室、创客教室、终端设备、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园电视台系统、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校园车辆管理系统、学校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系统、校园无线覆盖、互动教学系统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软件系统等。 1. 硬件系统部分 1.1.1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 校园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统一规划、设计,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三层网络架构设计,主要涉及的设备:万兆核心交换机、千兆汇聚交换机、千兆接入交换机、出口路由、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器、认证审计、网络环境监控平台等。 规划子网: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安全监控子网、一卡通子网、数字广播子网、信息发布系统子网、无线网络子网(办公SSID、教学SSID、教师生活SSID、学生学习SSID)。 安全设计:进行内外网络隔离处理,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无线网络实名认证、数据流量审计等工作。 综合布线设计:重新设计弱点线路线槽桥架,做好工作子区间、水平子区间、垂直子区间、管理子区间布线工作。 常规主流厂商:锐捷、华三、华为、万网博通 1.1.2多媒体教室 按照实际勘察报告与学校实际需求,常规配置普通教室有多媒体电教平台,主要配置设备:65寸触控(70寸、80寸、86寸、82寸等)一体机(OPS电脑:I3/4GB/128GB SSD硬盘,电子白板软件)、推拉黑板、多媒体教学电脑 (I5/4GB/500GB)、多媒体中央控制器、高清视频展台、2.4G无线扩音教学系统、多媒体讲台。 常规主流厂商:希沃、鸿合、东方中原、艾博德、联想/Dell/同方、IT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