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缆车》优秀教案

《我们的小缆车》优秀教案
《我们的小缆车》优秀教案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1、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2、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3、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的。

二、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用的小车一辆、秒表、棉线一根、回形针若干、记录单(作业本)。

教师:一些车的图片或影像。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四、教学过程:

先练习秒表的使用

(一)导入

师:投影上我们看到的是生活中几种不同类型的车子,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类型的车与它们的动力装置连一连,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

生举手尝试“连一连”

师评价学生的连线活动,并对学生回答错误之处进行引导和修正。

师:让这些车运动起来都需要什么的作用呢?谁来说说看。

生:都需要力

师介绍缆车:缆车是这四种交通工具中我们最不熟悉的,但是它却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如果我们去过香港,我们会知道在香港的太平山上有这样的缆车,在缆车的底下装着钢缆绳,钢缆绳的拉力使缆车前进。

PPT出示两种常见缆车(轨道缆、吊缆),问下学生有没有坐过缆车。

师:对缆车不了解的同学也没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小缆车”(板书课题),可以对缆车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安装小缆车

1、师:现在同学们利用桌上放着的这些实验材料,看看能不能组装成一辆小缆车,并使它在桌面上运动起来。实验中遇到困难了,可以参看课本P70

学生实验活动

2、活动结束,师:刚才做小缆车的过程中你发现有什么困难或者你有什么经验要跟大家分享吗?

生交流汇报,师引导问题

师:绳子的长度多少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绳子系在小缆车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使小车不掉下去?

师:刚才实验中是什么让你们的小缆车动起来的?

生:回形针

师:为什么小缆车在回形针的作用下能动起来?

生:回形针重,回形针有重量

师:除了回形针有重量,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有重量?

师:我们每天早上背书包来上学,书包有重量吗?你感觉书包对我们什么有一个重量?

生:对我们的两个肩膀

师:对我们肩膀有两个向下压的重量

师:提过水桶吗?跟我们刚才提凳子很相似,是不是水桶对我们的手也有一个向下的拉力啊?

师:像刚才回形针的重量对小车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拉力,像背书包对我们的肩、提水桶对我们的手都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或拉力,甚至连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我们在地面上起跳最终又落回地面,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吗?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力,这个力我们叫做重力。

师:回形针受到重力,这个重力怎么让小车运动起来的?

生:通过绳子

师:回形针的重力通过绳子转变成拉力,这个拉力带动小缆车运动起来。7’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师:接下来老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大家,我们继续实验,看看放多少个回形针刚刚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

实验温馨提示:在放回形针时,用手把回形针挂钩拿住,然后再把回形针一个一个轻轻地挂上去,明白了吗?

学生进行实验

汇报交流

你们组用了几个回形针刚刚让小缆车运动起来?其他小组呢?

师:现在同学们发现,要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什么?

生:一定的力

师:如果老师把2个回形针改成4个、5个,甚至10个,你们猜测一下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怎样?

生:我觉得小车速度会加快

师:回形针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回形针的重量增加,推测下去意味着拉力增大,小车的速度也会增大。

师:刚才都是我们的猜测,要证实我们的猜测我们可以怎么做?用上课前我们使用过的秒表能不能帮助我们做这个实验?可以怎么做?

师:回形针一个一个加好还是成倍加好?为什么?

师:为了实验的公平性,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师: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每改变一次回形针的数量,做三次实验。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作业本P36,现在开始实验

实验温馨提示:

①第一次用使小车刚好运动的回形针数,之后可以2个4个8个增加回形针。

②小车每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要一样

③每增加一次回形针数,实验做三次

④小组分工合作(记录、计时、放车、拦车)

学生进行实验

交流汇报

汇报2-3个小组数据

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这三组的数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我们的发现一样吗?

生:一样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和实验,你有哪些收获?

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一定的力;

运动时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五)作业

填空: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2.在做小车实验中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

3.在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有关。

4.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

判断

1.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因为重力的作用,也会使一些物体运动起来。()

3.在小缆车实验中,绳子起到了传递力的作用。()

4.小缆车实验中只要挂上一个小垫圈,小缆车就会动起来()

5.垫圈的数量越多,小缆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7.缆绳越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选择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

A、压力

B、浮力

C、重力

2.在缆车实验中,提供小缆车动力的是()。

A、车身

B、缆绳

C、缆绳一端的重物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总是()。

A、向上

B、向左

C、向下

4.当拉小车的重物越重,小车运动的速度()。

A、越快

B、越慢

C、不一定

5、在拉力较大时,小缆车的运动速度()。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6、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滑下来,这是因为()。

A、小车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B、有一个力把小车往下推

C、是车轮的力使小车滑下来

(六)讨论

1.多大的拉力(拉力大小用铁垫圈数来表示)才能使静止的小缆车运动起来?

2.拉力的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速度又有什么关系?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资料:8.小书包(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正确发音:神气、转笔刀。 2.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

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4-1《我们的小缆车》优秀教案

1.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 一、安装一个小缆车。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 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 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3.祖先的摇篮 优秀教案

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我们的祖先 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2.相关链接:吴珹:[清](约公元一七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敦复,号鸥亭,浙江钱塘人,吴焯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末前后在世。为监生。好聚书,搜求校勘,数十年丹黄不去手。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高宗南巡,城与厉

鹑同作《群仙祝寿》及《百灵效瑞》二剧本,《曲录》演以迎驾总名《迎銮新曲》。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 3.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4.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5.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6.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7.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祖:最后一横的位置高于第三笔的收笔,并穿插到“礻”最后一点的下面。 浓:顶部“氵”低,底部“农”低。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蓝:中间部分要窄于上下部分。最后一笔横要宽于“艹”的横。 赛:第三横长,第二横稍短。第九笔撇的起笔和第十笔捺的起笔不相交。 8.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 五、课堂小结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祖先的摇篮》2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23课《祖先的摇篮》2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读通课文。 b)自学字词。 c)理解内容。 d)质疑问难。 e)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书包公开课教案

小书包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2.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快乐地学习吧。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多种方法识字(教学重点) 师:你们见过“书”这个字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生: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它:“书包”的“书”。师:你的方法简单而实用,很好。还谁有好办法? 生:我用想象的方法记住这个字。你看横折和横折钩像两本书放一起,竖就像铅笔,点就是橡皮,一边看书一边写字。 师:用想象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物品与笔画联系起来,这个方法真不错!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横折,加横折钩,加竖,加点就是“书”。生:还可以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师:看到你们都有好办法,我也想把我的方法和你们分享,你们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

师:那么你们可要听好了!我是根据一句话来记这个字的。有一个叫高尔基的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你们看,横折和横折钩这两个笔画组成了阶梯。我们只要一直努力,就一定会到达顶点的。 师:一句话也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所以我们在识记生字的时候要多动脑筋。选择记得快,记得牢的方法来记住生字。 ②观察“包”字,结合实物,形象记忆。书包就是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了。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③说一说记住这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替我们保管学习用品,为我们学习提供帮助。小朋友们,你们的书包里都有哪些宝贝呢? 练习说话:我的小书包里有———有----,还有--------。 1. 今天小书包里的文具们想和大家交朋友,大家欢迎吗? 2. 下面就请大家把已经认识的字,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祖先的摇篮 精品教案

23.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 教材简介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面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发问和自由想象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篇课文,意在通过本组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祖先的摇篮》以儿童诗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摘野果、掏鹊蛋”等词语,仿照第2、3小节自编小诗。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积累语言。 难点:想象画面,仿创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一猜 出示松鼠、蜻蜓、蝈蝈、蔷薇、摇篮的局部图,猜猜它是谁? 相机认识:蝈蝈、蔷薇;引出:摇篮。 一、聚焦摇篮,导入新课 1.《摇篮》儿歌: 自读,齐读。说说:的摇篮是。 过渡:简短有趣的儿歌让我们读出了宝宝们在摇篮里多么温暖、多么幸福。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摇篮。 2.揭示课题。 读一读,相机认识:祖。扩词,出示祖先图片。 板书课题,在田字格中提示“祖”的书写,注意左长右短。 3.再读课题,质疑。 预设:祖先的摇篮是什么?祖先的摇篮是怎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

(学生借助儿歌、图片,对摇篮、祖先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导质疑,并以这些问题贯穿教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摇篮 1.发现文体,教师范读,初步感受儿童诗的韵味美 2.自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儿童诗的韵味;画一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3.交流学习第1小节: (1)正音:啊。和“篮”的韵尾-n在一起,读nɑ。 (2)朗读感悟:体会原始森林的大、绿。 从“多大、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体会原始森林的特点。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我们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辽阔而广大,美丽而神秘。 我们仿佛来到了这个绿色的世界,诗意的世界。 (随文正音。体会“摇篮”的大,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 1.指导学习第2小节。 (1)出示要求:读第1小节,用圈一圈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 (2)交流,出示词组读一读 随机识记:掏,并体会用词准确、有趣味。 形:发现左右结构,提手旁。 意:选择字意:①用。②伸进去取。 用:做“掏”的动作;说一说:买东西时,我们要掏( ),进门时,妈妈从包里掏( )。 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还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小心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样子啦! (3)照样子说一说:()野兔()蘑菇。 对比读,体会语言的变化。 (4)指导朗读,想象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乐和自由自在。 2.学法迁移,学习第3小节。 (1)小结学习方法:读、圈、想。 (2)同桌一起学第3小节。

《小书包》优质教案

《小书包》优质教案 《小书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 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第1课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即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的力。玩具小车是学生都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动力与力的关系。用重力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而且容易控制,所以本单元第一课安排研究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同时认识我们最常见的力——重力。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懂得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培养学生获取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和用实验数据证明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小车、细绳、秒表、记录表、2个钩子(回形针)、垫圈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人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案

2018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 的摇篮》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23祖先的摇篮 作者:吴珹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① 是我们祖先②的摇篮③。[句导读:把“原始森林”说成是“祖先的摇篮”,能让人感觉到原始森林是个能让人感觉舒适、温暖、幸福、安逸的地方。] 真有意思,

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啊![句导读:朗读时,抓住“多大”一词重读,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那浓绿的树荫(yīn)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句导读:“浓绿”写出了原始森林枝叶茂密的特点。 节导读:猜想我们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dòu)小松鼠,

欢迎共阅 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 也曾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dǎi)绿蝈(ɡuō)蝈吗?[句导读: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动物、植物成了孩子们的玩伴,孩子们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 蝈, 哪 第二部分(第2~4小节):讲作者猜想古代人类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美好情景。 􀀏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句导读:朗读时要读出感叹、赞美的语气。]

第三部分(第5小节):感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yīndòuqiángwēidǎi 荫逗蔷薇逮 (2)课件展示会写字,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祖啊浓望摘掏蛋忆

《祖先的摇篮》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祖先的摇篮》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摘、掏、望、蓝、赛”等5个生字,会写“一望无边、蓝天、赛跑、野果、野兔”等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文字。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读课文。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摇篮的形状像篮子,用藤或竹子编制而成,婴儿睡在里面,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出示图片)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 我们祖先就在原始森林这美丽的地方里面生活(出示图片)。这

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2.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 (1)圈出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一共几个小节? 交流:一共四小节。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认识形近字:祖-主掏-萄蔷-墙 (2)逗、逮都是走之旁。除了逗松鼠,还可以逗什么?逮什么? (3)掏:还可以掏什么? (4)认读词语:祖先树荫遮住掏鹊蛋蘑菇蔷薇蝈蝈回忆苍苍茫茫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读课文第一小节,原始森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有意思,大,浓绿,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原始森林很宽广、繁茂,就像绿色的海洋。) 2.读好感叹句:“这是多大的摇篮啊!”中的“啊”读“nɑ”,读出惊奇、赞叹的感觉,也可以加入合适的表情。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小书包》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小书包》人教(部编版) 8小书包 导学案设计 1.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认识“勹、亻、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6.认识偏旁:“”“亻。

,多次书空,再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8《小书包》人教部编版(2课时) 8.小书包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书、包”等8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书、本”2个生字。 2.正确认读课文中的6个词语。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苹果形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出课题。 1.引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 (1)小小身子细又长,身穿彩衣直心肠,嘴巴尖尖会写算,只见短来不见长。(铅笔) (2)一间小小理发店,瘦长顾客进里面,只用身子转几圈,脑袋理得光又尖。(转笔刀) (3)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2.课件出示图片:笔袋、尺子、课本、作业本,认识学习用品及它们的名称。 3.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书包里)课件相机出示课题及书包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第8课《小书包》,齐读课题。教师一边板书课文题目,学生一边书空练习。 4.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书”字的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竖和一点。编小口诀识记“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句、勺、匀)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④用“书包”说一句话。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想象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诗歌共有4个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引出“我”的好奇,写出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2、3小节是“我”展开的充满童趣的想象,写出了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逗小松鼠、逮绿蝈蝈等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先质朴、自由的生活,感受到了“我”的天真与好奇。第4小节,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又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现实,并对祖先的摇篮发出由衷的感叹,与课文开头相呼应。课文中四个疑问句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三个感叹句又体现了儿童发自内心的赞叹之情。 课文的插图,让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插图中连绵的群山,参天的大树,机灵的松鼠,可爱的小兔,鲜艳的蔷薇,鲜嫩的蘑菇,还有树上停歇的鸟雀,与课文描述的事物基本对应,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境,为学生识字学词、朗读积累、展开想象提供了帮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好奇,富于想象,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和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文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祖先们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是多么吸引孩子们啊!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逮绿蝈蝈,采野蔷薇,逗小松鼠……这些孩子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

庆云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 年级一学科语文课题8、小书包课型新授主备人刘璐执教人邢俊香备课时间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三个偏旁:包字头,单人旁“亻”,竹字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 点认字和写字。 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板书设计 小书包 铅笔橡皮尺子作业本转笔刀课本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我们的小书包?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小书包。我们去书包里看一看都有什么。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ūbāo chǐzuòyèběn bǐdāo kèzǎo xiào 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校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四、、观察辨析,学写“书、本” 1.出示“书、本”,学生观察,边书空边说说书写笔顺。 2.指导发现“书、本”两个字都是上紧下松,且竖都写在竖中线上,是关键笔画,要写得直。 3.教师范写“书”,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 4.教师范写“本”,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一)我们的小书包(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1、谁来看一看你们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2、学生拿出来给老师看。 3、老师板书: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 (二)我们的小书包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句话?(4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4个句号) 3、同学们齐读第一句话 (1)书包里,什么东西真不少呀?(宝贝) (2)你的宝贝是什么呢?我们继续看课文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句话,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你的宝贝是什么呢?(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2)你的宝贝听话吗?我们继续看课文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句话,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我们的小缆车.

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懂得一定的拉力能 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能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 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若干辆、棉线若干根、回形针若干个、秒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不辞辛苦来到我们学校,谁来猜猜:老师们是怎么来的? 生:坐车来的。 2、导入: (1)出示生活中的三辆车,说说它们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2)出示缆车图,说说它又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3、揭题。 是啊,借助缆绳的拉力,缆车可以轻松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 具。这节课,我们也做一辆我们的小缆车,好吗? 二、安装小缆车 1、说说要制作我们的小缆车,需要什么材料? 2、小组讨论: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安装才能让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 3、小组交流反馈: (1)把绳子拴在车子的一端。 (2)绳子的另一端挂回形针,用它来拉动小车。 4、适时指导:绳子系在哪儿合适? 回形针应该怎么挂? 绳子需要多长最好? 为了不让小车冲出桌外,我们可以怎么做? 3、研究用多少个回形针刚好可以拉动小车。 (1)猜猜:在绳子上挂多少个回形针刚好可以让小缆车运动起 来? (2)想想,说说:是不是把这么多回形针一次性全挂上去?那应该怎 么做? 4、小组实验:(1)组装小缆车。 (2)实验证明:挂几个回形针可以刚好拉动小车 5、师:材料员把材料放回原处,各小组交流汇报。 6、引出重力的概念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了什么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为什么能拉动小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 祖先的摇篮》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 对于一所村级教学点的学生来讲,见识非常有限,加之班级学生只有12人,学习氛围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接近生活又激起兴奋点,导入环节是个难题,考虑到摇篮是农村孩子熟悉的,他们也很感兴趣,教学时,以此为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但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能要引导和提示。 设计思路 以生本课堂模式为蓝本,尝试开展乐活课堂教学活动,将生字词纳入前置作业进行自学,将重点难点以质疑解疑的形式呈现,学文仿造助攻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拓展环节进行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感情升华,最后采用一咏三叹的导读结束课堂。整堂课努力创设情境,努力实现儿童引领,以疑为主,以读为主的乐活课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内容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感受祖先摇篮的美好。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节说句子。 2.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前置作业: 1、借助工具书,熟读“祖掏逗蔷薇逮忆”7个生字,发现构字规律,弄清“浓绿、苍苍茫茫”词语意思。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通过家校微信群了解野蔷薇、绿蝈蝈、原始森林、原始人的生活。 3、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难点)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看图导入质疑课题】 同学们,我先请大家一张图,要求: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话: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那儿温暖、舒服、安逸,睡在那里一定是幸福的。接下来我带你们去见一个非常特别的摇篮--“祖先的摇篮”。 3.出示课题:祖先的摇篮。认读“祖”,给他找几个朋友吧,理解“祖先”的意思。仔细观察,你知道怎样写“祖”才漂亮吗?指导书写“祖”。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以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奠定美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以“祖”为例抓写字教学。) 【检查自学再次质疑】 4.课前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1)出示生字“掏、逗、蔷、薇、逮、忆”,开火车读。 (2)说说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引导从字源上探究,本课生字全是形声字。引导“蔷薇”从构字结构来看它是草本植物,它是一种花卉,人们喜欢种植它装点院墙。

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省一等奖】

23.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 对于一所村级教学点的学生来讲,见识非常有限,加之班级学生只有12 人,学习氛围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接近生活又激起兴奋点,导入环节是个难题,考虑到摇篮是农村孩子熟悉的,他们也很感兴趣,教学时,以此为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但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能要引导和提示。 设计思路 以生本课堂模式为蓝本,尝试开展乐活课堂教学活动,将生字词纳入前置作业进行自学,将重点难点以质疑解疑的形式呈现,学文仿造助攻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拓展环节进行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感情升华,最后采用一咏三叹的导读结束课堂。整堂课努力创设情境,努力实现儿童引领,以疑为主,以读为主的乐活课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 内容说

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 思。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感受祖先摇篮的美好。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节说句子。2.懂得“祖先的摇篮” 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前置作业: 1、借助工具书,熟读“祖掏逗蔷薇逮忆” 7 个生字,发现构字规律,弄清“浓绿、苍苍茫茫”词语意思。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通过家校微信群了解野蔷薇、绿蝈蝈、原始森林、原始人的生活。 3、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难点)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看图导入质疑课题】同学们,我先请大家一张图,要求: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谈话: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那儿温 暖、舒服、安逸,睡在那里一定是幸福的。接下来我带你们去见一个 非常特别的摇篮--“祖先的摇篮”。 3.出示课题:祖先的摇篮。认读“祖” ,给他找几个朋友吧,理解“祖先”的意思。仔细观察,你知道怎样写“祖”才漂亮吗?指导书写“祖”。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0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多见文具的名称。 教学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学习“书包”,指导书写“书”。 1、采用实物书包和课件教学词语“书包”,指名认读,重点强调“书”是翘舌音。 2、指名说说平时在哪里见过“书”,根据学生的经验理解“书”,识记生字“书”,给书组词。 3、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发现“书”字的竖要压竖中线,横折钩的横要压横中线。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并书空。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6、采用实物书包教学识记“包”字,进行形象记忆。随机学习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预设:学生列举“句”字。设计意图:以实物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生活识字,并结合例外的识字方法理解字义。 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购物清单,小老师带读,男、女赛读。 每组发一个装有文具的词卡信封,组长把它们逐一摆在桌面上,小组成员选择购买一样文具。 指名小组成员逐一大声地说出自己所买文具的名称。 请学生上讲台贴文具的名称。 全班齐读货柜上文具的名称。 6、播放微课,学习部首“竹字头”,识记“笔”字。 7、课件出示“作”,归类识记生字“作”,随机学习部首“单人旁”。 设计意图:在教师领着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因学生年龄小,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合作学习环节及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用地进行合作学习。采用微课视频、归类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运用游戏,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小火车上的字,学生抢读。 2、课间操。出示儿歌,教师先示范,再带领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转笔刀,转起来,(左手微微握拳,右手转动。) 作业本,翻开来,(左右手伸直,掌心向下,再同时向上翻开。)小橡皮,来回擦,(左右手五指捏拢,呈空心拳样,掌心向下,再做来回擦的动作。) 小尺子,拉拉直,(左右手拉成直线,再做左右拉伸动作。)小铅笔,站直了。(左右踏步,最后站正。)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无限,课中间安排与课文学习内容相关的课间操,能有用排除困乏,提高学习效率。 3、全班齐读购物车中的文具名称。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3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3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 23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 (一) 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并让学生体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朗读。朗读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识字教学指导得不够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二) 《祖先的摇篮》共有4个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并与诗歌的开头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像,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

研究课教案反思我们的小缆车

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第九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为一 1.科学概念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意识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小车、细绳、钩子(回形针)、垫圈若干。 教师材料:课件,学生用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出示图片(马车、手推车、汽车、缆车),提问:这几种车都是靠什么动力运动起来的?(马的拉力、人推的力、发动机的力,刚缆绳的拉力) 2、出示缆车的图片 介绍缆车的结构:各种缆车都有钢缆绳拉着,想一想,这钢缆绳起什么作用?缆车靠什么动力运动起来? 3、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由于时间关系放在课前安装) (1)大家想不想亲手来安装一个小缆车呢? (2)出示教具车。想一想组装一个小缆车还需要什么材料? (3)教师边演示组装,边提示引导学生解决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 ①“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关吗?”将细绳拴在哪里比较好? ②“细绳的长短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有关吗?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