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作文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作文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作文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病梅馆记作品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ù)梅者,斫(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ò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注解注释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邓尉:山名。

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西溪:地名。

或:有人欹(ī):倾斜固:本来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绳:名作动,约束斫(ó):砍削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鬻(ù):卖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

夭(ā):使……摧折(使……弯曲)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稚枝:嫩枝重价:大价钱。

棕缚:棕绳的束缚遏(è):阻碍悉:全复:使……恢复全:使……得以保全诟(ò)厉:辱骂穷:穷尽以……为:介词,把……当做直:笔直的枝干(形做名)病:使……成为病态智力:智慧和力量孤癖:特殊的嗜好泣:为……哭泣纵:放开顺:使……顺其自然暇:空闲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

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本来如此。

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

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

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

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惨烈到了这个地步啊!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

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

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词类活用及句式古今异义的词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一词多义:⑴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名词作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常用虚词:⑴以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把以求重价来、用来以五年为期用、拿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来、用来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来:用来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⑵之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的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的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的梅之欹之疏之曲取独(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的而江浙之梅皆病的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的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独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它:代指病梅纵之顺之它:代指病梅必复之全之它:代指病梅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它:代指病梅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的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特殊句式⑴判断句: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

能以其智力为也。

(……,非……也)予本非文人画士(……非……也)江浙之梅皆病(……皆……)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皆……)⑵被动句:甘受诟厉(受:被)⑶省略句:予购三百盆,(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前面省主语予)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前面省主语予)(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⑷介词结构后置:悉埋于地(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固定结构梅以曲为美(以……为……:把……当作……)、词类活用⑴使动用法: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

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纵:使……放纵地生长。

)(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使……复原。

)(全:使……健全。

)()为动用法既泣之三日(为……哭泣)乃誓疗之(为……治疗)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为……治疗)()名词作状语:心知其意(心:在心上)()名词作动词:()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而江浙之梅皆病(呈病态、成为病态)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呈病态、成为病态)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呈病态、成为病态)()形容词作动词: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

梅也:明,公开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竭尽、用尽()形容词作名词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直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斫直(笔直的枝干)锄其直(笔直的枝干)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密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③正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锄正(端正的枝条)斫其正(端正的枝条)曲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欹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疏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词语注释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邓尉:山名。

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西溪:地名。

欹(ī):倾斜。

固也:本来如此。

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

绳:约束。

斫(ó):斫(ó)削。

夭梅病梅: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

夭,摧折。

隐:隐衷,隐藏心中的特别的嗜好。

鬻(ù):卖。

旁条:旁边斜出的枝条。

稚枝:嫩枝。

重价:大价钱。

棕缚(ōù):棕绳的束缚。

诟厉(òì):讥评,辱骂。

厉:病。

资料来源:上海市语文高级中学课本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写作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本文写于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年月日生于杭州城东马坡巷小采园(今有纪念馆于此),是龚家的长房长孙。

岁随父母租居北京绳匠胡同、潘家河、门楼胡同、手帕胡同和城外上斜街等处。

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守孝。

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病梅馆记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使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蠢蠢求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严重到了这种程度!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竭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古今异义: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慧力:力量; 今,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一词多义: ⑴病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②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③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名词作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⑤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 曲。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一、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及注释翻译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曰: “xx亡之?”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 “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1)xx之邻人亡羊之: (2)又请xx之竖追之之: 2.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参考 答案: guwen.整理 四、 1.的羊 2.xx邻人 3.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它逃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示例: 不作分析,一味盲从,定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注释 1..xx: 对xx的尊称。xx,战国时哲学家。 2.反: (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 丢失。 4.既……又……: 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 不久 5.率:

率领,带领。 6.党: 旧时指亲族,现指: 朋友,有交情的人。 7.竖: 僮仆(xx) 8.歧: 岔路,小道。 9.xx: (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 到……去。 11.所以: 表示原因的虚词。 12.反: 通“返”,返回,回来,返还。 13.xx: 忧伤的样子。然: ……的样子。 14.移时: 多时,一段时间。

15.竟日: 终日,整天。 16.既: 已经。 17.损: 减少。 18.众: 众多。 19.xx: 哪里。 20.xx: 语气词。 21.怪: 对感到奇怪。 22.既反: 已经回去。 23.命: 教导,告知。 24.获: 找到,得到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原文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y d 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 (3)嶂(zh e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 1):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①g),上。陵,丘陵,小山包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 M :逆流而上(的船)。

( 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 ( 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 12)虽:即使。奔:奔驰的马。御:驾着 (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 E):极高的山峰。绝:极高。巘:山峰 (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刷。 (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 )属引:连续不断。属(zh i):动词。连接。弓I: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沾:打湿。 (25)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6)裳(ch dng):衣裳。 翻译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词法 1、古今异义 ①遏其生气。【生气,古:生长之势;今:不开心】 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慧,力量;今:智慧】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 ②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变成病态】(2)形容词作动词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

尽】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直,挺直的枝干;密,密集的枝干;正,正直的枝条】 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4)使动用法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早死;病,使……呈病态】 ②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全,使……健全】 *(5)为动用法

①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3、一词多义 明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病 病梅馆记(病态的) 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呈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 之 江宁之龙蟠(助,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助,的,一说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 以 梅以曲为美(介,把……当作)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介,把……)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连,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介,凭借) 以求重价(连,来)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办到) 二、句法 1、省略句 ①(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固定句式 ①以……为 翻成“把……当作” 例: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3被动句 甘受诟厉 三、文言难句翻译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高考翻译文言文小段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练习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上海卷) 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4、【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6、【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三峡》原文、注释及课文翻译

三峡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2) 阙(3)处。 在七百里得三峽之中,两岸群山连绵, 没有一点空缺得地方。 【句解:写山,作者抓住三峽得特点来写,写山得广,多。】 重岩叠嶂(4), 隐天蔽日。 重重叠叠得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与太阳。 【句解:写山得陡、高,江面狭窄。“重”“叠”“隐”“蔽”四字,着重刻画了山得高峻。这句使用了“互文”得修辞手法,即“重叠岩嶂,隐蔽天日。】 自非(5)亭午夜分(6), 不见曦月(7)。 如果不就是正午与半夜得时候, 就是瞧不见太阳与月亮。 【句解:这个句子使用了古汉语中“并提”得修辞手法,把本应写成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了。理解时应分为两个句子。即除非下午,瞧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瞧不见月亮。这一句侧面极力渲染了山得高峻陡峭与江面得狭窄。】至于夏水襄陵(8), 沿溯(9)阻绝(10)。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得山陵,来回航行得船都被阻隔断了。 【句解:从正面描写夏天水势凶险。“阻绝”写出江水暴涨之快。】 或(11)王命(12)急宣(13), 有时朝发白帝(14), (如)有皇帝得命令要紧急传达,(那么)这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暮到江陵(15),其间千二百里, 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 虽(16) 乘奔(17) 御(18)风, 不以(19)疾(20)也。 即使就是骑着奔驰得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句解:本句通过“朝发”“暮到”“千二百里”得航程描写,再加上用“奔马”与“疾风”作比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船航行之快,进而说明“三峽”夏水得流速之快。】 春冬之时(21),则(22) 素湍(23)绿潭(24),回清倒影(25)。 在春冬季节, 白色得急流,碧绿得深水,回旋着清波。 【句解:写俯视江中所见。以“素”修饰“湍”,以“绿”修饰潭,波回影倒,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这句也用了“并提”得修辞手法。即“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绝巘(26)多生怪柏,悬泉(27)瀑布,飞漱(28)其(29)间, 极高得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柏,悬挂着得泉水瀑布,飞泻、冲荡下来。 【句解:写仰视所见。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峻拔超脱得图画。】 清荣峻茂(30),良(31)多趣味。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就是趣味无穷。 【句解:以极为精练得语言,描绘了水、树、山、草四种景物,各具特色,并由景到情。“良多趣味”,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由衷得赞叹】 每至晴初(32)霜旦(33),林寒涧肃(34),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得早晨,树林山涧里就会一片清冷寂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35)凄异(36), 常常有一些高处得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空谷传响(37), 哀转(38) 久绝(39)。 空荡得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病梅馆记原文与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与翻译 本文是关于病梅馆记原文与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南京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花。有人说:“梅的枝干以弯曲为美,直的就没有姿态;以横斜为美,正的就没有景观;以稀疏为美,密的就没有风致。”向来都是这样说的。对这个,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于公开宣布,大力号召,用以衡量天下的梅树;又不能叫天下的百姓去砍掉直的,削除密的,锄去正的,以使梅树早死、病残为职业来赚钱。梅枝的横斜、稀疏、弯曲,又不是那些愚昧无知而只想赚钱的人,能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可有人将文人画士这种特有的嗜好隐衷,明白地告诉卖梅人,他们就砍掉端正的树干,养育它旁斜的枝条,剪削密枝,使它的嫩枝早死,锄去它的直枝,压抑它的生机,用以求得高价,因而江苏、浙江的梅树都成病残。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然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我买了三百盆,都是病梅,没有一盆是完好的。我已为它们哭了三天,于是发誓加以治疗,放开束缚,顺应它们的本性,毁掉了栽种的盆,把它们都埋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准备以五年的期

限,一定使它们恢复本性,完整地生长。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忍受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藏这些病梅。唉!怎样才能让我得到更多空闲的时间,又有更多空闲的土地,用来大量地贮藏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间来治疗梅啊?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龚自珍全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三峡》原文 注释及课文翻译

三峡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2)阙(3)处。 在七百里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句解:写山,作者抓住三峡的特点来写,写山的广,多。】 重岩叠嶂(4),隐天蔽日。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句解:写山的陡、高,江面狭窄。“重”“叠”“隐”“蔽”四字,着重刻画了山的高峻。这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重叠岩嶂,隐蔽天日。】自非(5)亭午夜分(6),不见曦月(7)。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句解:这个句子使用了古汉语中“并提”的修辞手法,把本应写成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了。理解时应分为两个句子。即除非下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这一句侧面极力渲染了山的高峻陡峭和江面的狭窄。】至于夏水襄陵(8),沿溯(9)阻绝(10)。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来回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句解:从正面描写夏天水势凶险。“阻绝”写出江水暴涨之快。】 或(11)王命(12)急宣(13),有时朝发白帝(14),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那么)这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暮到江陵(15),其间千二百里, 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 虽(16)乘奔(17)御(18)风,不以(19)疾(20)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句解:本句通过“朝发”“暮到”“千二百里”的航程描写,再加上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船航行之快,进而说明“三峡”夏水的流速之快。】 春冬之时(21),则(22)素湍(23)绿潭(24),回清倒影(25)。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 【句解:写俯视江中所见。以“素”修饰“湍”,以“绿”修饰潭,波回影倒,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这句也用了“并提”的修辞手法。即“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绝巘(26)多生怪柏,悬泉(27)瀑布,飞漱(28)其(29)间,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泻、冲荡下来。【句解:写仰视所见。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峻拔超脱的图画。】 清荣峻茂(30),良(31)多趣味。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句解:以极为精练的语言,描绘了水、树、山、草四种景物,各具特色,并由景到情。“良多趣味”,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由衷的赞叹】每至晴初(32)霜旦(33),林寒涧肃(34),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就会一片清冷寂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35)凄异(36),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空谷传响(37),哀转(38)久绝(39)。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一、通假字 无。 二、古今异义 1、遏其生气 ..【生气(古义,生长之势、生机;今义,不开心)】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 ..为也【智力(古义,智慧能力;今义,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 1、病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2)而江浙之梅皆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3)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2、欹、疏、曲 (1)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2)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作名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二)虚词 1、以 (1)梅以.曲为美【以……为……:把……当做……】 (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求重价【用来】 (3)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借】 (4)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2、之 (1)江宁之.龙蟠【的】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3)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 3、其 (1)心知其.意【代词,代上文句子】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代词,他们,代求钱之民】 (3)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代词,它,代梅】5、为 (1)以欹为.美;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当作,作为】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办到】 (3)以五年为.期【定为】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 (2)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文言文翻译

一、北人食菱 雪涛小说:《雪涛小说》为江盈科著。江盈科为明代文学家,小品文造诣极深。《雪涛小说》、《谈丛》、《谈言》、《闻纪》、《谐史》五种,传奇诙谐,信手而至,独抒性灵,横生妙趣;晚明末世,危机四伏,忧国忧民之情,亦明时形诸笔端。 作者: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桃源人。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江盈科从小聪慧,明万历五年(1577)入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 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 二、父子性刚 译文 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恰巧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 寓意 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相互谅解,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倘若使气斗狠,对谁也没有好处。 "子入城市肉"不能及时回家的原因是: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子性刚》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 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懂得谦让、气量狭小、凡事斤斤计较的人。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 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

初中七年级语文 三峡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 注意积累。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 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 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病梅馆记》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 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 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 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 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 1《病梅馆记》词句注释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西溪:地名。欹(qī):倾斜。固也:本来如此。固,本来。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绳:名作动,约束。斫:砍削。直:笔直的枝干。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蠢蠢:无知的样子。智力: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龚自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及其局限性。 2、能力目标:①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并背诵全文。 ②理解文言词语:夭、病、绳、锄、斫、删、遏。 ③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背诵全文。 四、教学说明:诵读法、探讨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文言字词,理解作者的理想和借“梅”寄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书写课题及作者) ㈡背景介绍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

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㈢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杭州)人。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同林则徐、魏源等到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因此为保守势力所不容,一再遭到排挤打击。 ㈣自主、合作、探究 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喜欢玩闯关游戏吧?那么今天我们也一起来玩玩勇士闯关的游戏,我们的任务是:“闯四关”,看哪些同学能顺利地闯过“四关” ! 1.展示目标:闯四关 ⑴初读有印象⑵再读无障碍⑶三读明主旨⑷四读涌气血(板书) 2.品读探讨 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后我会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找一个句子”,如果这两项任务完成了,第一关就算闯过了。 ⑴初读有印象 ①检测一: (猜谜语)谜面:梅花“三弄”,猜《病梅馆记》中弄梅的三个动词。(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谜底:(斫直,删密,锄正) ②检测二: (找句子):诗圣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作者心忧天下的胸怀。本文中哪一句跟此句类似。 谜底:(“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⑵再读无障碍 这一关我们的任务是::①无字、词读音障碍;②无句读障碍;③无字、词、意义障碍。④翻译课文,疏通文意。⑤概括文章大意。 ①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读音是否准确?句读是否清楚? 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例:龙蟠(pán)欹(qī)枝斫(zhuó)直鬻(yù)梅 孤癖(pǐ)诟(gòu)骂稚(zhì)枝抖擞(sǒu)

三峡文言文全文翻译

《三峡》文言文全文翻译 三峡 【题解】选自《水经注》。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现在写作“缺”]处。重岩(yán)叠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遮蔽]天蔽(bì)日。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xī)月[日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涨上山陵。襄,上。陵,大的土山],沿[yán,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阻绝。或王命急宣[如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宣,宣布,传达],有时朝(zhāo)发白帝[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暮到江陵[地名,在今湖北荆州],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不以[如此,这么]疾[快]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素,白色。湍,急流的水。潭,深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sh ù,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意思是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良[确实,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林寒涧(jiàn)肃[山涧显得寂静。肃,寂静],常有高猿[高处的猿]长啸(xiào),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缀(zhuì),连续。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响,回声],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断绝,消失]。故渔者歌曰:“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全文)

[标签:标题] 篇一:高中文言文全部课文原文与翻译高中文言文翻译 ~~~~~~~~~~~~~~~~~~~~~~~~~~目录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过秦论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腾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第三册卫风〃氓xx风〃无衣邶风〃静女 )离骚(节选归园田居并序)迢迢牵牛星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山居秋暝登高蜀相书愤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声声慢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赤壁赋 第四册 逍遥游(节选)促织xx(节选) 第五册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其三)阁夜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奕秋妾第六册 ) (节选报xx书 )(节选xxxx列传 ) (节选屈原列传 )节选信陵君窃符救赵(《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译文《左传》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xx夜缒而出。见xx曰: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不知;不仁;失其所与,因人之力而敝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公曰:“不可。子犯请击之。 ”亦去之。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 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 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烛之武答应了。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 贵国使臣来往经过,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供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歧路亡羊》原文及译文

《歧路亡羊》原文及译文 《歧路亡羊》原文及翻译 列子 歧路亡羊 《列子·说符》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

之况也,哀哉!” 译文: 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很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下贱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失去笑颜,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

古诗病梅馆记翻译赏析

古诗病梅馆记翻译赏析 《病梅馆记》作者是清朝文学家龚自珍。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病梅馆记》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翻译】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

"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严重到了这种程度!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复原和保全。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竭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鉴赏】 龚自珍生活在满清帝国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他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因此切望革除

2017年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

1、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2、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

…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3、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4、良狗捕鼠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过了一年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