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运用

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运用
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运用

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以“理论理解―思考与观察―行动体验”为顺序的教学方法。《营销心理学》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原理及实务的许多环节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具体操作可分为六步走。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营销心理学

《营销心理学》是以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应用课程。其重点在于分析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正对性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各章节容中部分心理学理论存在重复运用实践,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消费者中的一员,便于通过观察和亲自体验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本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既能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会学到并逐步掌握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角色扮演法”全称为“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

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并且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

1.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1.1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独占三寸讲台不停灌输,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现今,学生接收信息途径繁多,接收新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大学生个性鲜明,表现欲强,课堂中将自学与参与角色扮演方法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接收更多知识,同时满足学生自我表现需求,获得教师、同学的认可,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1.2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合作沟通,教师更好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在角色扮演中,参与的学生各有分工,个人表现影响团队成绩;本组成员需要分析行为中体现的理论知识,并要评分点评表演组的效果,责任心增强,兴趣更浓,并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会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以及学生个性特长会把握得更为准确,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1.3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我人格

现在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我人格,而角色扮演法满足增强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学会互换角度的方式体谅和理解他人,培养价值判断能力、促进自我完善的需要。《营销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其中存在大量互换角度,理解他人心理的容,学生通过社会场景再现,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并对具体争议问题和矛盾情节进行分析解决,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要求。

1.4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从学生在设定社会情境中的外在表现和情绪,增进教师对学生不足和需求的了解,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同时,在角色扮演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甄选知识点,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其中会有大量不确定因素,教师必须提高在教学中的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师角色的全面认知和自我完善。

2.角色扮演法实施的六个步骤

角色扮演在《营销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从知识点选取到学生实施程序,需要以下六个基本步骤:主题选取――角色扮演小组(成员)评分标准――场景设定――角色扮演人员分配与准备工作――角色扮演实施――学生互动(点评讨论总结)。

2.1可操作性的主题选取

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中,主题的选取是整个角色扮演能否成功的关键。用于角色扮演的问题情境可以是:突出的社会现象、社会机构之间的冲突、人际之间的矛盾、个人遇到的困扰或疑惑等。《营销心理学》中具有较多涉及人际之间的矛盾与个人遇到的困扰或疑惑的容。这些容的解决方案往往存在多样性,同时这些问题学生感同身受,便于体验与理解,但深入理解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能够实现学生的成就感的需求。《营销心理学》教学中主要可选择的主题见表1。

表1 《营销心理学》教学中的主题选择示意表

主题设计理论容时间安排建议

顾客个性心理特征与营销对策顾客气质、性格、能力差异的行为表现;营销对策课前布置;

扮演时间7―10分钟可选择2组学生,一组扮演顾客,一组扮演营销人员

不同类型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消费者消费者行为的差异;现场销售对策即时扮演;

表演时间:5分钟以由小组抽签决定本组表演的消费者类型,由场下学生判断其表演类型

售后矛盾的解决商品销售与服务心理效应即时表演;

表演时间:5-10分钟以可选择销售服务中的某一段或

三个阶段

销售谈判推销与劝导心理效应课前布置:

表演时间:8分钟以可选择2组学生,一组扮演顾客,一组扮演营销人员

2.2具有指导性的角色扮演小组(成员)评分标准

表面上,评分标准是作为学生角色扮演的激励措施,在实质上它却对整个角色扮演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营销心理学》评分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评分标准在保证团队合作激励的同时,仍需体现小组成员的差异化表现,对个人表现进行激励;(2)主题体现评价,不至于偏离教学目的;(3)创新模式评分,能够激励学生打破常规,采取创新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现容;(4)仪容仪表及道具准备评分,体现学生平时观察能力。具体评分如表2所示。

表2角色扮演小组评分标准

评分

项目主题体现

(3分)表演技能

(2分)团队合作

(2分)仪容仪表(道具准备)(1.5分)创新性

(1.5分)

小组得分

2.3销售场景设定

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运用时需要为学生界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营销心理学》课程中可选择销售场景作为社会背景。一方面,销售场景是本科中重复性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另一方面,该场景学生较为熟悉,便于观察、模仿,具有较高的操作性。

2.4多种角色分配方式

对于参加角色扮演的角色分配方式上可采用三种方式,一种由教师根据对学生个性等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选择确定学生角色;第二种方式,将班级学生分组后,由小组成员自主决定自己的角色;第三种,可将角色写在一纸上,由学生抽签决定,这样具有较高的随机性,对学生有较大的挑战,但也容易出现学生个性不适合角色的情况。对于未参演的学生可以通过提前布置几道观察性问题,让场下学生思考;或者让场下学生为场上学生的表现准备好总结与评价,为下一步的讨论交流做好基础工作。

2.5宽松的角色扮演实施过程

角色扮演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选择主题的复杂性、难易程度决定学生准备的时间。一般主题较为简单的,可在课堂中让学生简单交流后即时扮演;而相对复杂的容,可提前

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理论知识和角色扮演具体操作方法进行

交流讨论。具体时间分配见表1。一般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场景的限定,鼓励学生采用具有新意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6案例讨论总结

在角色扮演中,场上学生往往对知识点的学习较为全面,但未必深入;而场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明显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场景分析总结将是整个角色扮演中的点睛之笔。在讨论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角色中体现的主题进行界定,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角色对问题的不同界定分别导致的差异性后果。这种深入的讨论及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最后,教师要运用营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角色扮演容和讨论容进行分析,总结各自角色行为的深层动因和行动方案的理论依据,使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加以应用。

3. 结论

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角色扮演法在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对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就会没有深度,如果教师没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显示不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教学容的优越性。”但以下几个问题需

要注意:(1)合理安排角色扮演时间。由于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在有限的课时来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角色扮演法中,学生是主体,每一个场景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每一门课程需要合理分配角色扮演的次数和时间,也可在场景布置的同时给学生制定好时间的限制。(2)轻松的课题气氛。学生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下,才能够激发出其潜能。(3)团队的组建。角色扮演中主要是以团队的方式开展,因此,团队组建是否成功将对后续情景教学法的实施是否到位起

到关键性作用。团队组建的方式主要有3种:学生自愿组建团队、教师界定组件条件学生自主组建(如限定性别比例分组)、教师随机组建团队。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第二种方式较为合适。团队人数来说一般为5-6人即可。

虽然角色扮演会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但这种教学方式的问题解决过程和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进行恰当行动的能力。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倡导角色扮演法在《营销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能得到快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6).

[2]Robert L. Brennan. Misconceptions about

Generaliz-abilityTheory[M]. 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2000:93.

[3]英.谈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成人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4]贾焕杰.谈“角色扮演模式”的交际原则和育人功能[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响水县八墩小学解卫萍 【论文摘要】本文从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阐述了提高小学课堂效率的方法: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充分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级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的厌学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构建和谐 【正文】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注意活用教材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

扮演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扮演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扮演角色这一模式是根据教学相关内容,让学生或老师表演,扮演,把游戏引入课堂,以增加教学情趣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与时俱进,营造政治课教学的碧海蓝天,使政治课成为学生更喜爱的、充满魅力的情趣课。 尝试扮演角色创设情境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如:我在讲初中政治课程学习《消费者合法权益》时,课上就是让学生扮演几个角色即一名顾客,一名售货员,一名保安进入课题学习。表演过程是:某同学到“诚信”超市买面包,认真挑选,查看商标,付款后,出门时被保安搜身,回家食用面包后中毒,要求超市赔偿。提问:小品中消费者有什么权益?超市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表演体会情境,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不仅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在处理与解决问题上,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天性得到发展,其收获像鲜花怒放。本堂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爆发出热情的火焰,学生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学中我采用一点优美的语言,“感时花溅泪”;而高兴的人会说“映日荷花别样红”;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赏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人在主观上却会想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巧妙地将本节课变得形象生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入高潮。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达到了教学学习的目的。经过这节课本人在教育教学中受益很深。角色扮演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究,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其形式主要有:(1)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让学生当编导续故事。(2) 进行角色模拟。如:模拟法庭,让学生充当原告、被告、律师、法官,让其体验“假如我是……”等。角色扮演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主动获得知识,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利用角色效应,曾强了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使学生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进入学习高潮。以求主动,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且非常有效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们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这样,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就可以有效地迅速形成,并日益强化,获得主动发展,便成现实。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探究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我深知:“教材与学生”之间情感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角色表演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所必须的重要因素。在角色扮演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美国的艾帕尔·帕拉别思曾指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具体来说,为什么在小学能而且需要开展角色扮演呢? 首先,小学生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也乐于表现自己。 其次,张莺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认为“小学生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其中有“情景教学原则”和“趣味性教学原则”。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想在课堂上、学校里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造情景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表情、手势、实物、情景等使学生明白句子的意思和使用场合,使学生能把语言和它表达的情境直接联系起来,能做到听到句子就想到情景;看到情景,句子就能脱口而出。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内在力。小学英语必须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因为达到学习目标的关键是使学生自然放松,但又要注意力集中。 而同时小学英语的课文基本上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正好运用角色表演的方法,十分切合小学生的特点,正是“情景教学原则”和“趣味性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 那么,角色扮演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 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和潜能。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演,那么,我们就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让他们在角色表演中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并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功感。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了几个小动物的单词,可以让他们戴上头饰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说动物单词:“I’m a cat” 再学几声猫叫“喵喵”;“I’m a bird”再学小鸟飞一下;这样小朋友一定兴趣很浓。而高年级的学生在学Christmas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个真正的Party,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体验角色。这时,角色扮演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活力。 其次,英语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语言实践课。学生在表演中,要纯熟地运用语言,就必须脱离课本,要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活的语言。在表演中,每一个学生都承担着角色,不同的角色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供了动机和机会。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角色扮演会使词和句的理解更加容易。因为他在亲身体验着语言,运用着语言。 案例:学了Excuse me.含有“对不起、劳驾、请问”等多种意思,在表演中要求学生不仅要用上这个词,而且还要用得正确和具体。他们编出了以下对话:1)A:Excuse me,I’m late.B:That’s all right.

“角色扮演”活动教学的特征

“角色扮演”活动教学的特征 低年级思想品德体验课运用“角色扮演”活动型教学是通过学生的模仿和想象,以角色扮演活动来创造性地反映生活。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同伴合作中、师生交流中进行角色的选择、揣摩、模仿、评价、演练,建构出最优化的角色,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 一、低年级思想品德“角色扮演”活动教学的特征 (一)创造性的自我角色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低年级的学生不怕表现、喜欢表现。所以,思品课应让学生充分展示其“主演”的角色,这里所说的“主演”不同与一般的舞台表演,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促其内化的内驱力。通过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最终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从事的活动。 (二)合作性的同伴交流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 儿童从进入学校的时候起,开始真正成为集体的成员,学校中正确组织起来的儿童的集体关系和集体生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主要

的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竞赛性的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互相激励,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互相影响,角色互相置换,行为互相促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参与中取长补短,在参与中一次又一次的对道德角色进行评议、加工,最后确立出理想的角色,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贯穿全过程 (1)教师也是角色扮演活动的一员,教师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充当其中一个普通的角色,打破了师生之间的界限,更好地创造出角色扮演活动平等、愉快的氛围。由于低年级学生知识还不够丰富、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强,教师和儿童一起学习,能自然的给儿童以必要的引导、启发、能及时地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师生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 __或观点,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承担失败的苦涩。 (2)改变传统“袂田型”的座位安排方式 实验证明:传统的刻板的秧田式的座位模式不但不利于同学之间的眼神、动作、语言交流,降低相互间交流的机会;更不利于小组与

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运用

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以“理论理解―思考与观察―行动体验”为顺序的教学方法。《营销心理学》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原理及实务的许多环节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具体操作可分为六步走。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营销心理学 《营销心理学》是以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应用课程。其重点在于分析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正对性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各章节容中部分心理学理论存在重复运用实践,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消费者中的一员,便于通过观察和亲自体验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本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既能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会学到并逐步掌握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角色扮演法”全称为“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

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并且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 1.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1.1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独占三寸讲台不停灌输,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现今,学生接收信息途径繁多,接收新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大学生个性鲜明,表现欲强,课堂中将自学与参与角色扮演方法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接收更多知识,同时满足学生自我表现需求,获得教师、同学的认可,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1.2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合作沟通,教师更好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在角色扮演中,参与的学生各有分工,个人表现影响团队成绩;本组成员需要分析行为中体现的理论知识,并要评分点评表演组的效果,责任心增强,兴趣更浓,并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会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以及学生个性特长会把握得更为准确,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1.3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我人格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一、备课策略 1.开放性备课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开放思想,拓宽自己的备课视野,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具体体现在: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备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从这些问题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到教案中。 2.结构性备课策略。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更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3.反思性备课策略。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使其不断地优化。 二、差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和认识结构的不同实施差异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把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最高潜在水平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状态,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动。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2.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因材施教。一般而言,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这八项智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补充。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运用与学生多元智能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致力于这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另外,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 三、教学优化策略 优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教学只有改变少慢、费、差的低效局面,努力创造多快好省的高效教学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1.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不是内容不科学,数量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 2.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加强知识结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的结构性原则,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组织教材,不仅要考虑新知识内容的讲解,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只有科学组织材料,才能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另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即教师可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还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造和主体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生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体精神。实施创造和主体教学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运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法具体体现在: 1.体验教学法。即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教师预设的具有足够知识性、能激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2.潜科学教学法。即指那些尚处于孕育中的属于“科学胚胎”的科学。潜科学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让他们目睹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 3.发展问题教学法。当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原问题的某一部分变化一下,编写出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发表时间:2015-03-30T10:19:42.23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12期(上)供稿作者:谢斌[导读] 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谢斌 (万源市井溪学校万源 636350) 【摘要】:教师是一项职业,更是一个角色。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梁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是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很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激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材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阅读。二、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到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我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作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帅。最后语文教学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我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一般老师是不会抄给学生看的。我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五、积极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多渠道、全方位、多形式的举办适合初中学生的有益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野外观察、爱国主义教育等。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总之,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最后我呼吁我们的语文教师,别让中考统治我们的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浅析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探索 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使其对于当代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以及语言素养水平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加以指导,才能促进课堂结构的优化以及学生的整体进步。一、角色扮演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1.角色扮演方法 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情景模拟的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利用丰富的手段去营造一个真实的情景,用有效的方法将小学生引入到情景中去,安排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角色扮演活动就是在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达学习内容与头脑中的想法。 2.角色扮演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寓言故事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角色扮演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更加细致地观察教学内容,品味教学内容的意义,利用表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让教学活动的形象性大大提高。无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多么科学,小学生从课本中直接学到的内容终究是肤浅的。要更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投放更多的精力到语文学习中。角色扮演活动给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能够促进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二、角色扮演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需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活动进行调整。用真实情境的创设,促进小学生主动扮演,有利于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1.利用课外资源的引入,促进学生角色扮演积极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有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阅读文章的讲解会花费一到两节课,如果教师一直围绕课本阅读文章组织课堂活动,会让小学生产生负面学习情绪,无法在课堂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为了升华阅读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从课外引入新的阅读文章,组织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往往能够让小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反思课本内容,更乐于将两个文章进行对比,完善个人阅读学习的思维。 比如在讲解《棉鞋里的阳光》时,文章讲述了奶奶疼爱孙子的故事,为了让小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这一亲情主题,了解长辈对于晚辈无私的爱,教师可以从课外收集一些有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给每一个小组一个不同的故事,用学生的角色扮演扩大阅读教学内容,提供学生的阅读见识,加强语文学习体验。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角色扮演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促进角色扮演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一个真实的情境,对于小学生角色扮演兴趣的激发有直接作用,利用图片呈现或者音乐播放的形式,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小学生忘我地融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像在讲解《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关掉教室内的灯,只打开多媒体屏幕,用投影仪投出一束光,问学生能够看到什么。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坐井观天的情境,促进学生角色扮演,会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录制学生角色扮演活动。演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神奇的职业。在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将小学生的表演过程录下来,在课下给学生播放。为了让录像效果更好,小学生会更加投入,在自己的表情与动作上进行优化,直线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利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角色扮演师生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活动。营造民主与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给小学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角色扮演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积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引导小学生找到正确的扮演角色与表演方向,有利于角色扮演活动作用于语文教学。 像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走出教师,每人穿一件简易的雨衣,扮演傣族中的一员,共同庆祝泼水节。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泼水节是快乐的节日吗?什么样的行为是祝福的行为?”等,让小学生明确角色扮演的规则,理解他人的行为。教师与小学生一起参与到泼水活动中,共同表演,体验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有益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积极利用角色扮演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给小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的机会,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观念的转变。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灵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的乐园,才能让语文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王嘉颖.浅谈小学语文交互式课堂中的学生角色扮演[J].生活教育.2015(20) [2]胡定珠.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 [3]程洪秀.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10) [4]李文清,姚恒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角色扮演法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角色扮演法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给小学生提供趣味性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开发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广,有利于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关键词:角色扮演;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用策略浅析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梅 711711 陕西省富平县齐村镇和平中心小学 . .203

角色扮演教学法

第章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医生角色和患者角色的扮演,使他们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掌握临床辩证思维的方法,实际动手的技能、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能熟悉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病人在求医时的切身感受。就为医学生过渡到医生的角色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是以教师的演讲为重点,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从医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等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而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实际练习,能极大可能地克服以上缺陷。在这种教学法中通常需要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医生,一个扮演患者,他们的表演基于特定的学习目的,按设计好的剧本进行表演。而其他学生则作为观众,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各种评估标准仔细观看,并开展积极的评论,最后对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估。尽管作为观众的学生没有参加角色扮演,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他们提高临床思维和能力带来极大的益处。最后,教师要对此法角色扮演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的表演是否到位、扮演医生角色的学生对“患者”的言行及处理是否得当,做出总结性的发言。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优点 1.调动学生积极性 扮演角色的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背诵和记忆剧本,训练自己的表情、动

作、言行、操作技能,从而极大地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尽量地理解了所学内容的内在意义。这比单纯地听课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对于当观众的学生而言,现场的模拟表演总比老师在台上讲课有趣生动得多,也更容易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2.模拟环境的安全性, 由于角色扮演的现场一般都在教学区,这使得学生有一种安全感,不必担心在临床中与患者接触时所产生的医患纠纷。而且,现场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同学和老师,所以精神上比较放松,对自己在表演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和不是不会太紧张。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大胆地练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3.模拟环境的真实性 角色扮演使得教学与学习更加逼真,使得在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更加效。例如,在教授询问技巧或者面试技巧时,优先考虑的方式是营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地进行这些技能的操作。这个环境与真实情况越接近,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就越容易应用所学的知识。 4.有利于临床言行的规范 扮演者在表演前都要熟记剧本,而这些剧本对于医生的言行要求必然是规范的。通过熟记和再现这些言行,必然对表演者和观摩者都是一种规范言行的训练。况且,在评估标准中对扮演者的言行是否规范有明确的评估标准,表演者要得到较好的成绩,就必须纠正自己不正确的临床言行,使用规范的言行。 5.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与其他教学法相比,角色扮演法需要的财力和物力更少,避免了有限资源的浪费。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因此,当前应该将创新运用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来,在创新这个力点上做文章,下力气,产生推进教学效果的巨大重力,以实现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轻松学习的和谐统一。确保英语教学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要通过教研组活动,找到初中有效教学的共同原则,使之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洛社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本组老师的整体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有效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 集体备课是一种较好的备课形式,长期进行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受益很多:首先,它能集众家之长,以研讨的形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而且在集体备课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其他教师的备课提供依据,避免了更多的人再走弯路。集体备课的另一优势还在于它有利于教师能够集中不同层面的学生问题或者一个学年段学生的实际进行备课,充分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为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可以把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结合起来,进行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1)课前备课 和传统备课方式一样,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也要研究教学目标,钻研教材,落实知识点、重点、难点,广泛收集资料。但与传统备课方式中“孤军作战”相比,我们认为在此过程中可以采取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 在实践中,我们先对此进行了尝试。实践对象七年级备课组,我们备课组有七位老师,从一开始,我们就以集体备课结合个人备课进行了实践。我们先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主讲的教师应做事先准备,其他教师也要拟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而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各教师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方案,以一人主讲,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备课。我们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积极参与讨论,对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凸现、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等方面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对教案进行修改,整合成比较优秀的教案,同时利用备课组的合力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集体备课中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教学风格的教师都能互相启发、补充,共同提高。其中,本人的教学风格较为活跃,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口语能力注重每节课的“导入”环节的设计;黄婷较为擅长语法课的教学,知识点、语言点讲解清晰。同时,在集体备课、多媒体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入自己的见解,每位老师制定了各自具体的教案,使自己所任班级的教学质量更有效,从而带动整个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的来说,这一尝试还是较为成功的,整个年级的教学质量也较令

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举例(一)

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举例(一) 【摘要】恰当的使用角色扮演法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应用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教学方法有多种,从事教学的教师也在不停的探索实践。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比较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应用角色扮演法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们一种角色意识,把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体会到管理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和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很强的知识,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因此,恰当的使用角色扮演法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是要设计好主题及场景。角色扮演活动并不是对解决所有的管理类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适合角色扮演的主题,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选课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热情。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设计能力,否则在设计上可能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和虚假人工化等现象。这无疑会造成对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角色锻炼。同样的,在设计场景时,要合理,设计的场景与测评的内容相符,否则就会使受学生摸不着头脑。 二是要选定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性格、人数、是否具有表演才能等对活动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有时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乐意接受扮演的角色,而又没有明确的拒绝,其结果是在扮演中不能够充分的表现出他们自己。而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这些都会影响知识传授的效果。因此,挑选什么类型的学生、挑选多少学生,安排他们扮演哪些角色需要管理教师认真加以考虑。可提前几天布置题目,让学生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便于提高活动的质量。 三是要准备道具。角色扮演法是要在一种模拟场景中进行的,模拟场景尽可能要逼真。场景中的设备必须应与现实的情景相似,使演示过程中具有真实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演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根据情景所需的设备设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让演示的现场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另外,还要准备评价表。评价表是根据学生演示的内容所制订出来的,能够让未演示的学生专注于情景模拟角色,使学生有任务在身,做到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评价。 四是要有限卷入。成功的角色扮演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与组织,教师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如何促使学生自己把握课堂学习与讨论的尺度。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学生通过相互交谈来学习。有限卷入意味着学生有时可能超出预先设计制定的讨论提纲,甚至完全脱离教科书展开讨论,甚至于预先设计的角色扮演已超越了课程标准的范畴,然而,这些超出预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课堂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十分有趣的,对于他们的认识提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五是要做好评价。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有效的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他们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担心犯错误,会采取一种不积极的“低姿态”。而角色扮演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平等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

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应把握编制教学方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正式实施角色扮演以及总结四个环节。在实施角色扮演环节要抓住确定角色扮演小组、筹备角色扮演、正式扮演和总结评价四个步骤。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公共教育学;应用“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形成机智地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公共教育学”作为一门培养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课程,其作用和意义就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一名“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一课程开设的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公共教育学”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一直是“粉笔+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重在提供给学生连贯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教育实践情境的感受,在理解老师讲授的教育理论知识时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自然对公共教育学的实践价值体会不够深刻。结果容易造成该门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师生的期望、课程设置的目标和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有效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影响了国家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角色扮演法则可以提高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益,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角色扮演法内涵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而亲验仿真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要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并作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有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教师与学生的深度投入、学生自身教学经验与模拟情境的高度融合等特点。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表演、思考、争辩、作出决策和选择、解决角色扮演活动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角色扮演中获得某种体验和感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探询特定教育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3]。它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才能被人所理解。 二、角色扮演法的步骤 1.确定角色扮演小组 一般地,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具体到每一次角色扮演活动,把角色扮演的教学主题预先告之小组,由小组准备确定角色扮演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2.筹备角色扮演 即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布置的主题,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筹备包括角色扮演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布置。 3.正式进入角色

角色扮演法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角色扮演法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濂水中学杜华 一、概念界定 1.角色扮演法的概念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以莫雷诺为代表的心理剧论者和群体动力学论者发展起来的。本文所研究的角色扮演法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涉及价值争论、事关道德两难等问题情境,在学生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角色内涵,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2.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乔纳森?海德特的社会直觉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都在指导我们思索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运用道德导向的正向学习作用,从而探索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儒效篇》里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可以将知识内化为观念,从而指导行为。由此可见,具有实践意义的角色扮演法承担了“行之”的任务。 二、角色扮演法的现实意义 角色扮演法的运用,既有利于学生树立角色认同感、完善学生人格、推动学生行为模式社会化,又对教师的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角色扮演法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完善,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适当的角色扮演法能够促进未成年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2.角色扮演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初的学习方式,而角色扮演则契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枯燥的特点,有利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一个个情境问题的解决中,从课堂经验启发中学生获得了解决自身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厘清道德标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当今社会多元价值冲突,客观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更多地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任务,而运用角色扮演法精心设置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生活中的道德两难冲突,在辨别是非方面更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4.角色扮演法是课程标准的外化,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角色扮演法切合了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标准的外化。运用角色扮演法可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知性德育为主的尴尬,减少德育知识的灌输,避免学生沦为美德的口袋(柯尔伯格语)。 三、角色扮演法的操作步骤 1.情境设置 角色扮演能否成功依赖于情境设置是否恰当,这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选择活动主题,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设置具体情境,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角色选择,安排观察者并布置任务,充分预热班级等。 2.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实际表演。教师既要灵活调控扮演过程,也要引导观察者进行观察。为了获得最佳的活动效果,一般扮演时间控制在5-8分钟比较适宜。3.讨论分享角色扮演活动正常情况下在解决问题后会自然结束,如果出现一些表演不充分、偏离主题等情况,教师要及时中断活动。无论是哪种方式结束,最后都必须进行讨论和分享,以达到道德认知具体化、道德行为规范化。 四、思想品德课角色扮演方法示例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角色扮演法。 1.空椅子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