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专业学位)一览表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专业学位)一览表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专业学位)一览表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专业学位)一览表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宗教学 专业名称:佛教(佛教文献)、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民间宗教、宗教学原理、宗教心理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宗教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在综合性大学发展较快。它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文化事务人员,旨在服务于宗教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我校宗教学学科门类齐全,以中国宗教为主攻方向,在“宗教文献”、“宗教史”、“宗教仪式”和“宗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等领域较有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侯冲,1966年2月生。1984年-198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9年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9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长于汉传佛教仪式及其文献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义式为中心》、《汉传佛教、宗教仪式与经典文献之研究》等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牛宏,1972年8月生。2005年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2009-2010年为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宗教学访问学者。2011年任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2016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藏传佛教历史与文献研究,汉藏佛教关系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专著《章嘉宗义研究》等。 吴雁,1972年10月生.宁夏大学外国哲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联培。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方向:伊斯兰教、宗教心理学。主要从事伊斯兰教哲学与文化、宗教心理学和哲学心理学等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专著《伊斯兰文化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宗教人类学:人本主义的文化研究》、《哲学专业英语进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吴广成,男,1976年11月生于安徽省寿县,1995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起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其中2012-2013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督教哲学和宗教学理论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王招国,1977年7月生,2006年-2008年日本京都花园大学大学院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2011年日本东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日本古写经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导。学术擅长佛教文献学,主要从事敦煌遗书、日本古写经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一般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已出版专著《敦煌本〈御注金刚般若经宣演〉的文献学研究》(日文)、《佛教文献论稿》等2部,以及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伍小劼,1981年11月生。2004年在海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2007年在河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2010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2010-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任教。2013年评为副教授,2014年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佛教文献、道教和儒释道三教关系。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完整版)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2-2019

上海师范大学 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L教育目的 2. 教学 3. 京师大学堂 4. 苏格拉底方法 5. 五育方针 6. 德育过程 二、简答 L教学评价的原则 2.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4. 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 三、论述 1. 结合课程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2. 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3.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析优点和局限性。 4. 结合韦纳的三个缝度,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要涉及后续行为

一、名词解释 1、元认知 2、苏格拉底法 3、教育制度 4、教育性教学 5、德育过程 二、简答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自然主义 3、简述学记的主要内容 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举例说明 三、论述 1、巴尔赫特教育思想 2、五育并举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育目的 3、学校管理 4、多元智力理论 5、骑士教育 6、京师同文馆 二、简答题 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教育怎么体现社会流动功能 3、教师的专业素养 4、百日维新的改革 三、论述题 1、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2、科举制及影响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4、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目标 2、教育评价 3、课程方案 4、德育 5、稷下学宫 6、三艺 二、简答题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2、教育如何体现其文化功能 3、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理论 4、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概念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角色冲突及其解决办法 2、张之洞“中体西用”教学思想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3、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教育贡献及其局限性 4、分析比较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备考分析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 硕备考分析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备考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比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等等,也可以从事学习管理师、教育咨询师等,尤其在北京,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些重点院校小学教育的招生情况,希望给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重点院校备考信息】 一、小学教育专硕重点院校近两年招生情况 (一)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992小学教育综合) 参考书目: 特殊说明:(2016年及其之前北师大专硕没有招收小学教育,2017年第一年招生没有给出参考书目) 2017年北师专硕增加招收小学教育专业,人数30人,没有给出参考书目,考察的是992小学教育综合。 (二)南师大小学教育(825小学课程与教学) 2017年参考书目: 825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复试:参考书目?无 2016年参考书目: 833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复试:参考书目?无 南师小教,2017年招生人数增加了6人,代码有所变动,由之前的833变为825,但是都是考察的是小学课程与教学,参考书目没有变化,同学们可以放心备考。需要强调指出的是:2017年南师小教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与2016年不同的地方。 (三)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889小学课程与教学) 2017年参考书目: 889小学课程与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333考研历年真题

2011年: 一:名词解释 1.元认知 2.七艺或五艺 3.学校制度 4.三舍法 二:简答题 1.学记的内容 2.教师工作的特点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三:论述题 1.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 2.教师在课堂内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2012年: 一:名字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学 3.京师大学堂 4.苏格拉底法 5.五育并举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2.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4.简述问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 1.结合课程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2.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3.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 4.结合韦纳的三个维度,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要涉及后续行

为 2013年: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苏格拉底法 3.教学 4.京师同文馆 5.德育过程 6.五育方针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2.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简述绅士教育的主要观点 4.问题的性质是什么?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种?三:论述题 1.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教师的素养 4.试论述归因理论 2014年: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育目的 3.学校管理 4.多元智力理论 5.骑士教育 6.京师同文馆 二:简答题: 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教育怎么体现社会流动功能 3.教师的专业素养 4.百日维新的改革 三:论述题 1.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2.科举制及影响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4.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 2015年: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目标 2.课程标准 3.最近发展区 4.品德 5.三艺 6.教学评价 二:简答题 1.稷下学宫 2.卢梭的自然教育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三:论述题 1.“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及影响 2.论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3.教师角色冲突以及解决方法 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启示 2016年: 一:名词解释 1.负强化 2.稷下学宫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956)实用备考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的(956)实用备考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各位18届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今年考上上海师范大学的学姐,去年的这个时候是我最迷茫的,因为我刚刚准备考研,很多消息都不知道,反正费了很多时间去查,所以今年我就准备把我的一些复习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希望给你们一些帮助。 333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了解的也比较多,我主要说一下956。我是跨考的上师大,对于小学教育学,完全没有接触过,就按部就班的去查了学校的官网,下载了大纲,找到了5本参考书,可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着手复习,从一些群里面了解到956主要考黄济的的小学教育学这本书,其他的4本书里面只会有很少的知识点是大纲规定的。我就试着问了小米学姐应该怎么复习。如果你们想跟着小米学姐复习,可以加她的扣:三一七零八五三零七七。备注一下上师大956.今年很多复习956的跟着她复习都考的不错,因为她带了很多教育综合的研究生,他去年一开始就跟我介绍了16届跟着他复习的学姐,我在这个学姐这里拿了资料,可是我发现根本不全,问她问题她也不会回复,没有办法,我又去问小米姐,最后我委托她帮我整理笔记,因为她对上师大小教很熟悉,我就把我的5本参考书全部寄给她,然后她重点整理了黄济的这一本书,然后考纲里面规定的其他4本书的内容也整理了进来,然后把大纲规定的书上没有的点,也整理到了笔记里面了,8月份的时候我拿到了这个笔记,真的是特别激动,因为觉得自己的复习有方向了,我就当宝贝一样的拿着,每天她给我制定计划去背。 上师大的956特别的灵活,而且很难,会考20分的填空题。还有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我记得今年考的有个两道简答题是做一个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表,和学生课外活动评价表,当时我特别害怕,觉得自己完蛋了,怎么办,完全没有见过,然后我就记得小米姐说的,难题大家都不会,尽量用自己背的去写,然后我就运用笔记上相关的知识点去答题,写的满满的,还有一道案例分析题,简单的说就是就是学生很调皮,老师怎么办?这个也是用自己背的笔记去答,其他的都是笔记上的题目,所以我觉得一份好的笔记,是我们整个考研成败的很关

最新上海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对比考研难度

学校综合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沪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86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至2003年,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学校管理。

上海师范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

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

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 1.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2.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学 3.京师大学堂 4.苏格拉底方法 5.五育并举 6.德育过程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原则 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4.问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 1.结合课程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2.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3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析优点和局限性。 4.结合韦纳的三个维度,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要涉及后续行为。 2013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解释术语 1、教育目的 2、苏格拉底法 3、教学 4、京师同文馆 5、德育过程 6、五育方针 第二部分:简答 1、教学评价的原则 2、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 3、绅士教育的主要观点 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 第三部分:解析 1、巴尔赫特教育思想 2、陶行知生活教育 3、教师的素养 4、归因理论 2014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育目的 3、学校管理 4、多元智力理论 5、骑士教育 6、京师同文馆 二、简答题 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教育怎么体现社会流动功能 3、教师的专业素养 4、百日维新的改革 三、论述题 1、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2、科举制及影响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4、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 2015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目标 2、课程计划 3、德育 4、稷下学宫 5、三艺 6.课程方案 二、简答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2、教育对文化功能的体现 3、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三、论述 1、教师角色冲突以及解决办法 2、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历史性及局限性 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基础数学排名

070101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是数学科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其它应用性数学分支的基础,而且也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社会科学提供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和方法;应用数学则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通过研究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中提出的大量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借助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课题的能力,从而具备了较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发展潜力。该专业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输送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毕业生可以在工农业、交通运输、天文气象、航空航天、地质矿产、财政金融、保险核算、军事等部门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工作、在高等学院校担任基础数学或应用数学的教学与科研;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设计等研究院所承担理论和实际课题;在计算中心、计算站承担数学模型和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的工作。 其划分为:A+为重点优势学科,A 为优势学科,B+为良好学科,B 为一般学科,C 为较差学科。 示例如下: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复旦大学 A+ 10 四川大学 A 19 吉林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11 北京师范大学 A 20 兰州大学 A 3 浙江大学 A+ 12 山东大学 A 21 首都师范大学 A 4 南开大学 A+ 13 同济大学 A 22 大连理工大学 A 5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23 湖南师范大学 A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武汉大学 A 24 郑州大学 A 7 南京大学 A 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5 苏州大学 A 8 清华大学 A 17 南京师范大学 A 26 陕西师范大学 A 9 中山大学 A 18 厦门大学 A B+等(40个):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宁波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大学、黑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本科(或专科毕业两年),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平时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和综合素质好。 4.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整个阶段应该以教材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教材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你要了解往年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整体掌握知识范围,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相关专业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科学的运用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往往在侧重点上、宣传上策

2019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复试细则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结合我院招生工作实际,制定复试细则如下: 一、招生工作小组 按照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规定,外国语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本学院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工作,并对本学院的复试、录取结果负责。 二、复试原则 1、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2、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规定,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自律,坚持公平、公正,各工作环节有章可循,维护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良好信誉和国家研究生学历教育招生制度的公信力;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三、复试要求 1、所有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需进行复试,包括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实行差额复试。第一志愿考生差额复试比例为1:1.3;调剂考生按照相关规定,择优通知参加复试,按照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2、学院成立由五位本专业硕士生导师或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无规避亲属报考的专家组,对复试考生进行公平、公正选拔。 3、考生复试报到时,应提供与报考信息一致的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证、专四证书或大学四六级证书、本科学业成绩单;往届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专四专八证书或大学四六级证书)、准考证、身份证、体检单等相关材料。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4、体检说明:考生在复试资格审查时自行提供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三个月内的体检报告,体检样表在本校研究生院网站或外国语学院网站自行下载,其中须含有本人照片、姓名、出生日期、报我校院系专业、联系电话等信息。复试报到收到的体检表将交给上海师范大学校医院核查,没有上海师范大学校医院的体检合格通知,不能发放录取通知书。 5、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解释考生提出的疑问。 四、复试主要内容和方式 1、复试内容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和英语笔译专业复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复试内容为面试。 2、复试方式 (1)笔试: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测试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时间为60分钟;英语笔译专业测试学生汉英互译综合能力,时间为30分钟。 (2)面试:主要对所有专业考生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科研能力和潜力、综合素质等进行测试。面试时间约20分钟。 3、成绩构成

数学分析教案(华东师大版)上册全集1-10章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导言数学分析课程简介( 2 学时 ) 一、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简介: 1.背景: 从切线、面积、计算 sin、实数定义等问题引入. 32 2.极限 ( limit ) ——变量数学的基本运算: 3.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数学分析以极限为基本思想和基本运算研究变实值函数.主要研究微分(differential)和积分(integration)两种特殊的极限运算,利用这两种运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函数, 并依据这些运算引进并研究一些非初等函数. 数学分析基本上是连续函数的微积分理论. 微积运算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运算. 数学分析与微积分(calculus)的区别. 二、数学分析的形成过程: 1.孕育于古希腊时期:在我国,很早就有极限思想. 纪元前三世纪, Archimedes就有了积分思想. 2.十七世纪以前是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是微积分思想的发展、成果的积累时期. 3.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微积分的创建时期. 4.十九世纪上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分析学理论的完善和重建时期: 三、数学分析课的特点: 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 先难后易, 是说开头四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四章(或前四章的),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

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 这是因为数学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 论证训练是数学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一般懂得了证明后, 能把证明准确、严密、简练地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书写出来,似乎是更难的一件事.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数学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有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 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 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 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四、课堂讲授方法: 1.关于教材及参考书:这是大学与中学教学不同的地方,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教科书中取材: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玉琏傅沛仁编,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谢惠民,恽自求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马振民,数学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选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5]林源渠,方企勤数学分析解题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本课程按[1]的逻辑顺序并在其中取材.本课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只介绍数学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星号的内容略讲或删去,相应的内容作为选修课将在数学分析选讲课开设. 3.内容多,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 这里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 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高师数学学科整合教改思考

高师数学学科整合教改思考 本文作者:汪文贤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本文中的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系指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思维方法、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学实践等为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数学教育基本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师范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如何面对这一实际的基本策略就是“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7]。这一策略的实施,则需要具体的工作去体现。那么具体到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来说,应该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适用性”数学师资呢?传统的高师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行的是各自为政,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各门课程及其教学方面很少具有有机联系,其后果势必是或遗漏,或重复。由于各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教学,因此内容重复不仅无法避免,而且相当多;同时,由于内容仍具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形成教学内容的变量性,这与教学时间的常量性产生了较尖锐的矛盾。如教育学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与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教材教法和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思维方法与初等数学研究,还有教育科研与毕业论文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地重复,且显然有些课程是后增的。内容的重复浪费了不

少宝贵的教学时间,新增的内容显然是必要的,原有的内容又觉得必不可少,造成教学内容的不断膨胀,其结果只能是减少学生的自学时间。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课程、教材“几十年因循守旧,采取补补缀缀的办法”,于是,“招致课程内容的膨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材陈旧老化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革新课程,已经刻不容缓了。”[2]基础教育实施数学新教材以来,教学的各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改革。虽然高校师范类专业也在进行一些相应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处在一个被动应付、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之下。这就是说,职前教师教育适应不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比如,数学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就是明显的例子。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数学教学上,中小学迫切需要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能力强,具有开展数学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而这些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师范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总体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再加上中小学实施新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数学教材,而高师教师对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了解不够,因此,致使培养的新教师不能很快适应基础教育实施新数学课程的需要。综上所述,对职前数学教师教育中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刻不容缓。在实践和理论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改革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2改革的实施 根据“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基本思想,在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数学(949)2012年考题

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试题: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949)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统一印制的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第五小题5分,其他各题3分,共20分) 1.西方的“七艺”教育指的是:() 2.2008年8月,在东京举行了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大会主席藤田宏教授提到数学发展史上的四个高峰: (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数学。 (2)以牛顿发明的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 (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 (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 3.(弗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数学和数学教育家。在1967年至1970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主要著作有《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除草与播种》;《数学教育再探》。他所认识的数学教育有5个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用(现实、数学化、在创造)这三个词来加以概括。 4.为了让数学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了将数学双基发展成四基。即() 5.克莱因是几何学权威,1872年发表了(),用()对几何学进行分类。 克莱因在1990年之后有强调: (1)数学教师应:( ) (2)教育应该是:() (3)用综合起来的()来解决问题。 (4)把算术,代数和几何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6.数学教育目标,可以具体地落实为以下三种功能:()()()。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为什么要把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目录? 2.简述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需简要说明)。 3.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有不同的视角,如果将之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要求对每一类作适当例举)。 4.试举例说明如何根据APOS理论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5.我国21世纪初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5个以上)? 6.如何理解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内涵?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有哪些特征(应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7.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如何看待数学知识?儿童又是如何学习数学的?

XX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2.教学 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3.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受到举国关注,但由于清廷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充分的投入。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4.苏格拉底方法 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1 )讽刺。(2 )助产(3 )归纳。(4 )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5.五育并举 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6.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防止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 2 .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 .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发扬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拟录取名单公示2017

梁**秋1005*******0122人文与传播学院法律史357183刘**琦1027*******0257人文与传播学院法律史317165王**文1028*******9487人文与传播学院法律史329162徐**辰1027*******4858人文与传播学院法律史330166张**恺1027*******0215人文与传播学院法律史332165陈**洋1027*******6365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86175贵**泽1027*******5243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10172梁**宁1026*******0026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27173隗**琪1027*******6443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48170吴**剑1027*******4422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32168项**菁1027*******7153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47160徐**奕1027*******3709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334170李**曼1027*******6436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358150刘**庆1027*******5099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350130苏**宇1024*******5556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344140徐**旋1028*******6886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358150赵**坤1027*******0150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346150高**博1065*******4008人文与传播学院人类学335140郭**雯1026*******0012人文与传播学院人类学436179刘**佳1027*******3479人文与传播学院人类学320130朱**敏1025*******4104人文与传播学院人类学356135刘**昕1027*******1407人文与传播学院民俗学361177韦**波1027*******1408人文与传播学院民俗学392180余**鹏1027*******4430人文与传播学院民俗学416181安**然1027*******1517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81170曹**婷1024*******5604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40160陈**虹1028*******7985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19160陈**婷1028*******1576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37170代**恒1048*******4585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81160杜**鑫1027*******1522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84170高**静1025*******5341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54160郭**林1048*******2541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77170黄**华1055*******9484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40160黄**婷1028*******2377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15160李**红1027*******2899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27160李**斐1027*******1516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66170李**桐1024*******5671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30160林**晖1027*******1520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44160刘**婷1055*******9324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25160慕**娜1024*******5778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25170邵**贞1024*******5731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62150孙**雨1026*******0027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47160孙**璐1027*******4928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25160王**荣1024*******5740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51160王**涛1027*******7172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26160王**甜1056*******8629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60160王**芳1028*******3794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51160王**涵1028*******2400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58130王**越1002*******0045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69160吴**笛1002*******0052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48140徐**旎1027*******1515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56160徐**娜1024*******5735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52160于**璐1055*******9315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67170张**丹1000*******7569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35160张**曦1024*******5704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15170张**雯1027*******1518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74150张**艳1024*******5677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36160朱**律1027*******4697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319160

数学分析2014-2015 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试卷 2014~ 2015 学年 第一学期 考试日期 2014年 11月19 日 (考试时间:120分钟) 科目:数学分析I (期中卷) 专业 本、专科 年级 班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我承诺,遵守《上海师范大学考场规则》,诚信考试。 签名:________________ 得得分 一.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21020?=) 1. ( × ) 设a 为有理数,x 为无理数,则ax 一定是无理数. 2. ( × ) 设数列{},{}n n a b 满足:对任何自然数n , 有n n a b >, 且n n a ∞ →lim 和n n b ∞ →lim 都 存在,则lim lim n n n n a b →∞ →∞ >. 3. ( √ ) 单调数列{}n a 如果含有一个收敛的子列, 则{}n a 本身一定也收敛. 4. ( × ) 设{}n a 是无穷小数列, n {b }是无穷大数列, 则n n {a b }是无穷大数列. 5. ( × ) 任何数列都存在收敛的子列. 6. ( × ) 设{},{}n n a b 均为无界数列, 则{}n n b a 一定为无界数列. 7. ( √ ) 设函数()f x 在某00()U x 内有定义, 且()f x 在0x 点的左右极限都存在 且相等, 则()f x 在0x 极限存在. 8. ( × ) 设0 ,lim ()lim ()x x x x f x g x b →→∞==, 则0 lim ()()x x f x g x →=∞. 9. ( √ ) 如果对任何以0x 为极限的递减数列00{}()n x U x +?, 都有lim ()n n f x A ∞ →=, 则有0 lim ()x x f x A +→=.

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第七章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2010—2017 年)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1.学校管理目标 2.教育制度 3.教学方法 4.课程标准 5.苏格拉底法 6.稷下学宫 二、简答题(共40分,4小题,每小题10分) 1.简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2.简述教师的基本素养。 3.列举我国教育史上五大著名书院。 4.简述奥苏泊尔先行组织者及在学习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共80分,4小题,每小题20分) 1.评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并分析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2.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3.论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教学启示。 4.论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关系。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1.负强化 2.学校教育制度 3.稷下学宫 4.课程设计 5.苏格拉底教学法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共40分,5小题,每小题8分) 1.简述卢梭主要教育思想。 2.简述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 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题(共80分,4小题,每小题20分) 1.论述杜威教育的本质论。 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3.结合实例说明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可以选择一种,也可以选择两个方面比较)。

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教学评价 2.三艺 3.稷下学宫 4.学校管理的目的 5.课程方案 6.德育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2.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论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及其局限性。 2.论述教师角色冲突及解决办法。 3.论述张之洞《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4.对比分析比较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