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为何苏军损失巨大原因

二战时为何苏军损失巨大原因
二战时为何苏军损失巨大原因

二战时为何苏军损失巨大原因

苏联红军作为一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过辉煌功勋的军队,在创造无数经典战例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曾有西方军事家评价苏联在军事胜利是由无数红军战士是尸骨堆积而成的。同时一些红军指挥员也在回忆录中提到,二战即将结束因为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不顾牺牲的进攻,给部队造成重大伤亡。

在这里不得不先简单的说一下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苏联大清洗运动正式开始于1934年,结束于1939年二战爆发以后。历时数年的这场空前的政治运动使苏联整个国家元气大伤,也使国际共运受到严重影响。其实到1935年随着苏联的工业化完成,苏联军队已经恢复了沙俄时代的庞大规模。并且开始大量装备坦克,和新式的作战飞机,这些兵器在1936年参与了西班牙内战,但苏联海军始终没有大的发展。

随着1933年大清洗运动的展开,大量的苏联军官被冠以各种罪名被撤职,流放,杀害。这些中高级军官大多都是经过国内战争战火洗礼的优秀指挥员,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大量的基层官兵由于政治过硬而被提拔上来,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指挥能力更是十分欠缺,而且都被大清洗吓破了胆子,办事指挥机械教条,生怕犯错误。上边的命令都是机械的执行,另外办事前都要请示,没有命令不敢善动分毫。而充斥在基层的干部更是刚出校园的菜鸟。他们的主要精力不是在训练上,而是在找上司的麻烦上,打倒了上级,自己才能升上去。如朱可夫在远东当军长的时候,手下就有几个师长被下属告状要被肃反,都是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的老军人,要不是朱可夫力保,可能那几个师长早杀头了,也幸亏了朱可夫在远东力压逆流,为苏联保住了一支受影响较小的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在诺门坎把小日本狠狠的揍了一顿,使得日本损失5万人和大量技术装备,使日本不敢北顾。由于大清洗的原因,苏联军队战斗力下降极大。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冬季战争,军队由于大清洗带来的恶果被大量表现出来:

1、大量技术装备的更新被延迟,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集中营去了。芬兰气候恶劣空军难以发挥。而陆军的兵器除了装甲部队以外,步兵武器不如芬军,苏军步兵被芬军的苏米冲锋枪(波波莎冲锋枪的前身)打得节节败退,甚至出现了在库伊瓦斯湖350人芬军整整封锁苏军第44摩托化步兵师一个整师的战场神话。而装甲部队由于地形只能呆在公路上慢慢前进,几乎毫无建树。

2、军队的战术呆板,军官不知变通,指挥能力底下,对困难预计不足,完全的条令化作业。如来自乌克兰第163步兵师,全师均是乌克兰人,还穿着乌克兰带来的衣服,就被一纸命令就被派到前线,指挥官竟然不敢置疑命令的合理性。在零下30-40度的气温下战斗,结果大量的士兵被冻死,冻伤,士气低落。打到最后苏军几乎都被半冻僵了,毫无还手之力。

3、战争的最后结果除了第163师第44师被歼灭还外加一个内务部队第3团,损失了2.25万人,还自己枪毙了1个师长。

4、战争中苏军坦克部队的拙劣表现,不管是坦克本身还是人员的训练都很糟糕,苏联的重型坦克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看到苏军在芬兰的糟糕表现,希特勒看到快速打败苏联的希望,而在未来的战争中,也证明了希特勒的判断是很有道理的,可惜他只对了一半。

从1939年的苏军的表现来看,苏军的战斗力水平,甚至比1940年法国军队的还要差,从装备到人员素质上都是不足的。部队几乎没有冲锋枪,除了T-26式坦克外,其它的坦克都大有问题或是试验品。没有防寒油料,和冬季作战所必须的防寒装备。基层军官乏力,士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薄弱,几乎一遭到强有力的打击就失去了战斗意志(这一点在苏德战争前期表现尤为明显)。

1941年-1945年苏德战争

德国的闪击战一开打,就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苏军一线的近300万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许多部队的炮兵还在训练场,军官都在休假。而部队的弹药都在仓库,没有军官的命令,基层军官和士兵拿不到武器,飞机在地上就被炸了个精光。在受到攻击的第一天,德国装甲部队就攻入苏联国土40-50公里。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有近百万苏军被俘虏。

最有名的基辅合围战70万大军被围只战斗了一个星期就完了,除了少量突围外,德军光俘虏就抓了66.5万人,缴获和摧毁坦克装甲车884辆,火炮3718门,其它作战物资无数。其实这里只是讲到了基辅合围的最后结果,再此之前还进行了一次“乌曼合围”的战役。德军与苏军的实力对比如下:苏军西南方面军拥有5000辆各型坦克,86个师,其中20个坦克师和10摩托化步兵师,兵员近100万。而德国只有33个师,9个坦克和摩托化师,坦克600辆。而西南方面军由于“乌曼合围”战役,损失了20万人和大量兵器物资,最后又在基辅被合围,只战斗了一个星期就投降了。实在令人感慨,虽然有一部分苏军拼死战斗,但那只是极少数的人,大多数的苏军更是茫然不知所措,被默默的关进战俘营。而他们能在战后活着回到祖国的不到五分之一,连斯大林的儿子也死在了战俘营。这些人即使活着也要忍受各种不公正的待遇,这可能是斯大林的另一种报复吧。

插曲1: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员。。。。是一个火箭式军官,在苏芬战争的时候还是一个师长,因为能坚决跟着斯大林走,事事早请示晚汇报。一下子被提拔到了方面军司令员的位置上,可是他却没有一点经验,根本就不会协同指挥作战,而下面的指挥员却只会听命令办事。可大战一开始就失去了与司令部的联系,一个庞大的军团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下,整个部队处于机械的等待中,只到德军把他们包围。

插曲2:矮子基辅被包围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乌克兰军政领导马上坐飞机跑了。基辅守军一个集团军几乎没有抵抗就飞快的投降了。

在基辅合围以后,德军开始向莫斯科进军了。这时的苏军可以说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除了远东留守的部队,几乎所有的现役部队被歼灭,剩下的大都是新动员起来的后备役和学生军,缺乏训练倒不说,更缺乏的是武器。虽然编制番号众多,可真正能派上用场的部队太少。但为了阻挡德军这些部队还是被紧急派上了用场。看过《莫斯科保卫战》的人都会看到这样一幕,军事学院的学生每人发一杆步枪被派到前线阻挡德军的装甲部队全部战死的场景。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在战线上随处可见。这些未来苏联国家和军队的精华就这样葬送了。

虽然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了,但那真的如电影上所说的是被强大的苏军击退的吗?答案是:否。德军是被天气打败后,被苏军驱逐的。

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反攻阶段,苏军集结了来自远东的精锐部队,但不过20万人。而当面的德军却有百万之众。但这些德军只有1/3有冬装,而且没有任何防寒的油料。在零下35-40度的时候只有1/5的坦克可以开火,而机枪枪栓被冻住全部罢工,炮栓只要敲一下全都碎裂了。汽油被冻成了浓汤,坦克发动机需要预热2个小时才能发动,更要命的是150MM以下的火炮打在雪地里不太凑效,反坦克

作战只能依靠坦克。1941年底第6装甲师士兵每天因为冻伤减员800人。而这些减员几乎都是永久性的(四肢被冻伤了只能截肢)。到苏军反攻前夕,德军已经山穷水尽了,枪炮坦克几乎都瘫痪了,而部队因士兵减员也已经达到了崩溃的地步。而苏军的作用只是轻轻的一推。即使是这样德国人的撤退也是很成功的,丢弃了所有的装备,把人最大限度的救出来了。但损失是依然是惨重的。死伤数十万精锐士兵,这些士兵征服了西欧,占领了巴尔干,横扫了北非,在苏德战场上所向披靡,但他们中大多数人却败在天气手里。这里面希特勒要负很大责任。而苏联吸取了苏芬战争的教训,大力研制了冬季作战装备。

然而苏军真的战斗力恢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量现役军人和技术装备的损失不是一下子就能补充上来的。而且在1942年夏季攻势中苏军又失利了,也直接证明苏军的虚弱,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而这时的苏军的战斗力才有了初步的起色,但更多的是用伤亡来换取时间。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察看有关资料。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烈的巷战中耗尽了自大战爆发以来积累的大量精华(那些身经百战的军人,几乎当年征服西欧的精华部队全都消耗一空了),而苏联庞大的预备队的及时投入奠定了战役最后的胜利。德军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不但要与苏军作战还要和严寒与饥饿作战,最后依靠寒冬威力苏军才彻底打败这支德军。

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才开始真正的发挥出水平来。德军水平的不断下降和苏军人员装备水平提高,在这次作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苏军在1941年后新组建的部队在1942年的作战中得到了洗礼,在1943年终于爆发出来。德军虽然拥有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但数量少,而且有不少缺陷,如虎式没有机枪,而豹式的发动机很容易被打燃,但苏军的T-34/75坦克却依然打得很吃力,几乎是拿虎式没办法,只能一开数量优势形成混战,攻击虎式的侧面和背后。一直到年底T-34/85坦克批量生产才有所改观(只是在近战上面改观,在2000米的距离上虎式可以轻易击毁T34,而在树林或灌木从近战中双方势均力敌)。这个时候的苏军在技术装备上可以与德军相抗衡了,而德军却面临了兵员和兵器的短缺,坦克师的兵员和坦克还不到1941年的一半,而且德军的战斗力还在不断的下降。

到1944-1945年苏军节节推进一直打到了德国柏林,但伤亡情况却比德国多太多,不知道是苏军战斗力的问题,还是德军的顽强所致。仅仅18天的柏林战役苏军就损失了30余万人。

苏军虽然高级指挥员通过战火的洗礼成长起来,但基层的指挥员依然缺乏能力,这于战争爆发前期的失利有很大关系,几乎20-23岁年龄段的青年在战争刚爆发不久就损失了大半,而到战争结束时,1920-1923年出生的青年人几乎都已战死沙场。许多军校生还没毕业就被派上前线消耗掉了,苏军在整个大战中都严重的缺乏合格基层军官。虽然在大的战略战术上苏军获得了较多经验。但基层部队战术依旧落后,如德军相比差距较大,而由于战事紧急,许多刚被动员的士兵一到两个星期训练就被派上前线,被派去冲锋后面用机枪压阵,后退者当场射杀。另外到了1943年苏军依然有大量的T-34坦克被德军缴获,被德军装备了一个300多辆坦克的党卫军装甲师。再看看苏德军队人员损失表就可以看出来。苏军虽然节节胜利,装备不断更新,但由于部队的许多基础问题并没有改善,兵员素质根本不能与战前相比。到战争后期因为兵员紧张,连监狱里的刑事犯都被拉进了军队。还有一问题,斯大林的威权统治下,苏军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许多可以避免的损失被他人为的创造出来,在乌克兰百万苏军的覆灭就是因为他不肯下令撤

退所致。但幸运的是德国的希特勒比斯大林更独裁,苏军才有翻盘的余地。

附表一个大家仔细对照:

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

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苏军损失301万人。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

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内务部队及边防军等,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数为915.3万人。

(3)苏军参与的另外几场战争(如苏波1939.9-1939.10、苏日1945.8)死伤人数均远远低于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苏波战争:苏军死亡人数仅737人,苏日战争:苏军损失累计3.64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统治,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时间:1939 年9 月1日 标志:1939 年9 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易错微析 二战中波兰失败的原因(拓展点):绥靖政策的结果、德国的闪电战、军事装备落后。 当欧洲二战爆发时,中国早已在进行抗日战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 D.英法等国实行缓靖政策 答案:A 解析:ABCD四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20世纪二十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答案A。 例题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答案B。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 B.1938年9月 C.1939年9月 D.1914年12月 2.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经济危机的影响⑤苏德战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4.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 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问答简述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为欧洲的解放&战胜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简述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影响最广泛和最深远的战争$它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和美中苏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是在苏德战场上进行的&苏联军民抗击和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战争$苏联人民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的伟大卫国战争在二战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挑起的!在这三个法西斯国家中!又以德国法西斯为最强大&凶恶和狡猾$#*&%年#,月#/日!希特勒批准了关于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企图用闪电战击溃苏联!并规定对苏战争必须在'个星期到,个月内结束$在战争初期!苏联红军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年#,月'日!苏军在莫斯科转入了反攻!收复了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的全部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局部!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重大胜利!粉碎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是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以来的第一次战略胜利$它不仅给苏联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坚定了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还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扭转了苏军的战略态势!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德战场是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苏联红军是歼灭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军和决定性的力量$德军在莫斯科会战惨遭

失败之后!被迫放弃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他们企图占据重要的 经济&军事和交通要道斯大林格勒$从# *&,年到#*&+年为期,%%天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粉碎了德军集团!标志着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一个转折点!即苏军从战略防御开始转入了战略进攻$随后的库尔斯克会战彻底粉碎了德军的一切企图!苏军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所消灭的敌军士兵和武器的数量要比英美等其他国家所消灭的敌军总数还要多$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任何战场都没有像苏联战场那样紧张和残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是在苏联大地上发生的!是苏联红军帮助解放了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领土!并一直打到了德国柏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本身是对法西斯的最大打击!苏联信守承诺!在胜利后+个月内对日宣战!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缩短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实际上!苏联卫国战争不仅消灭了德国法西斯!而且还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遥相呼应!彼此之间进行战略支援与配合!共同打败了野蛮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了哪几次会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先后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举行三次首脑会晤!史称)三巨头会晤*"0519J $' U #534$ #!协商对德日作战问题以及战后问题$三次会晤确立了苏联在世界大国中的新地位$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苏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

苏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 叶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目前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火遍及欧亚美非及大洋洲。对于谈及这场战争中苏联的作用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积极方面的说法,也有消极一方面的评论。下面是我对苏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的一些评价。 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目前有部分人归咎于苏联与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认为苏联签订的该条约助长了德国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而我认为,该条约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其为苏联赢得了两年的战胜法西斯的准备时间(斯大林认为德国迟早会进攻苏联,就开始着手建立防范德国“东方战线”,签订条约可以认为是苏联人的缓兵之计),并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当时1939年苏联和日军正在进行诺门罕战役)。而对于苏联签订此条约导致二战爆发的说法我认为只能说此条约的签订使二战提前爆发了而已。 虽然说在战争初期(1939-1941)苏联的行为确实让人愤慨,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款,苏联入侵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并强行使其并入苏联,之后又爆发苏芬战争(由于苏联国内的大清洗运动,苏联军队的极低的战斗素质让人只能呵呵,在苏芬战争中充分暴露出来了),然后又进驻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此举将利益受到损害的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更快的推向轴心国的阵营,使得轴心国的阵营得到强大。同时在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后,这些国家主动或者被要求对苏联发动攻击,也算是苏联自食其果。 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后,苏联起到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国开始在东线战场投入大量兵力,这为在西线战场作战的同盟国成员减轻了很多压力,苏德战场成为了二战中最主要的陆上战场。整个二战,苏军共歼灭德军607个师,其余盟军只歼灭了德军176个师,80%的德军被苏联歼灭,仅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就无法抹杀苏联在整个二战中的巨大贡献。另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二战中同盟国伤亡达6100万人,仅苏联就有2700万人的伤亡,可想而知,苏联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 战争反攻阶段,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同时苏联军队开始在东线对德军发动全面反攻,两面夹击德军,最后盟军会师进攻柏林。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在远东对日作战方面,虽然苏联为了避免与日本的冲突,避免两线作战,对日政策是中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解析版)

1.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这次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 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中“1943年7月”“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等信息,可知为库尔斯克战役。B项正确。 2.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由英美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这次会议在图中何处召开()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C 【解析】图中①位置是苏联的雅尔塔,图中②位置是埃及的开罗,图中③位置是伊朗的德黑兰,图中④位置是德国的波茨坦。据所学可知,1943年开罗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首脑又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故C项正确。 3.以下二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基础篇

【答案】D 【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是美、苏、英、中等26国;《开罗宣言》是美、英、中三国;《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波茨坦公告》是美、英、中三国。故选D项。 4.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说:“我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这一现象说明() A.苏联的实力最为强大B.罗斯福称霸野心最大C.三国的争霸意图显现D.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答案】C 【解析】美、英、苏三国在“世界主宰”和“宇宙主宰”问题上的争论,反映了它们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C项正确。 5.加速下图所反映事件到来的因素有() ①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③雅尔塔会议的召开④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了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未涉及日本问题,③错误;①②④均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故选C项。 6.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二战前的苏联秘闻

一.1937年的苏联军事理论有多落后? 1937年,在苏联的军事理论上,最流行的是对骑兵解决战术和战略任务的夸大,而斯大林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坚持这种主张,而重视装甲部队建设的“苏联装甲之父”图哈切夫斯基被指控为“人民公敌”,被解除军职。 二.苏联大清洗时期之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死因 1937年5月,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导演了一场德国军事谍报局的火灾,借此炮制了一份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谋反的专卷,借苏联肃反委员会之手除掉了大患图哈切夫斯基。 三.为何日本没在德国突袭苏联时,北上支援?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苏联在伪满洲国制造“张鼓峰事件”,并在之后的诺门坎战役中大捷,使日本被迫调整战略,由西进变为南下,对苏联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并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四.苏联打造“东方战线” 1.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与德国合伙瓜分了波兰。 2.1939年11月,苏联制造“曼尼拉事件”,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30日,45万苏军入侵只有18万部队的芬兰。但由于苏军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天气地形等因素,苏联第一次入侵损失惨重,斯大林震怒,重新聚集兵力,发动第二次入侵,3月12日,苏芬签订合约。苏芬战争中,苏联对外宣称近50万伤亡,事实上近百万,而芬兰伤亡仅5万,这一战充分暴露出苏联军队巨大的弱点。 3.1940年6月,苏联通过威逼利诱兼并波罗的海三国。 斯大林本想把“东部战线”作为抵御德国入侵的屏障,却使得被入侵国家和一些还未被入侵的国家倒向了德国,壮大了德国的力量。而苏军在作战中暴露的弱点,充分展示在德国的面前,这使得希特勒更加坚定了入侵苏联的决心。 五.遭到德国突袭的苏联真的是毫无准备吗? 1940年1月,苏联秘密制订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对德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实施的时间定于1940年夏季。斯大林估计德国很难在西线取胜,只要德国陷入西线泥潭,苏联就会入侵德国,对付英法。不料,英法联军一败再败,最后连法国都投了降。苏联未能完成攻打德国的军事准备,故而计划延后。尽管如此,战前,德军在苏联边境部署的陆军部队人数为250万,而苏军西部边境总数达到430万;苏军坦克数量增加到15687辆,是德军的4倍多,其中1500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苏军部署在西部边境的飞机有11000多架,其空军对德国空军具有至少5倍的数量优势;苏联拥有6万门火炮,德军拥有43000门火炮。可以说,苏军对德军具有各方面绝对数量优势,故而斯大林认为德军在灭亡英国之前是不敢对苏联开战的,并且自己会抢在希特勒之前动手。 六.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对背后的日本真的毫无戒备吗? 事实上,苏联间谍查德.佐尔格潜伏日本,与日本的尾崎秀实等人一起成立了“扎姆扎”小组,在被捕前,他向苏联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关于苏联,日本政要一致认为,即使德军战胜苏军,日本也要等到明春出兵苏联,因为美国问题和南进问题比远东问题重要。”,这使得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斯大林将远东的最后20个师调往莫斯科,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七.希特勒出台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到底对苏联了解多少? 事实上,战前,德国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也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希特勒的情报部门只能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粗略而草率地判断敌情。也就是说,苏联的战争潜力有多大,希特勒根本一无所知。不过,希特勒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参照物,那就是1939年的苏芬战争,苏军低劣的战斗素质让希特勒坚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军编制

苏军装甲兵编制 作者的话: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读者假如有问题或发现错误请写信告诉我们,我们的信箱是tank@https://www.360docs.net/doc/3111561340.html,,也可以在本站的留言簿上留言。 机械化军编制在实战中遭淘汰,苏联为了应急,1941年7月起,在战场上陆续实施了坦克师和坦克旅编制。其中仅在原来基础上改进的坦克师编制没有多大意义,而新型坦克旅却在二战苏军装甲兵编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坦克师(1941年7月) 机械化军由于过于庞大而难以操作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1941年7月15日,苏联解散了所有剩余的机械化军。摩托化师被转变为普通的步兵师。坦克则被编入规模小一些的坦克师,这种新编制的坦克师和早期的坦克师很相象,只是缩小了一些。具体编制如表3.1: 师部 侦察营 10辆T-40坦克、26辆装甲车、1个摩托车连 2个坦克团 团部 3辆装甲车、3个高射机枪分队 中型坦克营 1个重坦克连(10辆KV坦克)、2个中型坦克连(每连10辆T-34坦克) 2个轻型坦克营每营3个轻型坦克连(每连10辆T-26或BT坦克) 摩托化步兵团 团部 3辆装甲车 3个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2挺机枪)、1个迫击炮连(6门82mm迫击炮) 反坦克连 6门45mm反坦克武器 迫击炮连 4门120mm迫击炮 炮兵连 4门76mm火炮 炮兵团 3个炮兵营每营2个炮兵连(每连4门76mm火炮)、1个榴弹炮连(4门122mm火炮) 轻型防空营 3个轻型防空连(每连4门25mm或37mm高射炮) 师属其他部队运输、维修后勤、医疗营 主要的区别是减少了坦克排的坦克数量,由原来的5辆减少到3辆。每连坦克数量由原来的17辆减到10辆。步兵连也被缩小规模,采用了典型的“三三”编制,即下辖3个步兵排,每排由3个步兵班组成,每连总计131人、9挺轻机枪、3门50mm迫击炮。新型坦克师一共组建了10个,编号是101-112。到同年10月初,仅存3个,到1942年5月,仅存2个,第61坦克师(战前型)和第111坦克师。 坦克旅(1941年8月,编号TO 010/75-83) 新坦克师编制是老编制的一种改进版。而真正对战争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却是坦克旅编制。1941年8月,苏联开始实施新的坦克旅编制(编号为TO 010/75-83),新坦克旅规模比较小,仅辖兵员1943人、7辆KV 重型坦克、22辆T-34中型坦克以及64辆T-40轻型坦克。具体编制如表3.2: 坦克旅编制: 主要装备: 旅部 2挺轻机枪 旅部直属连下辖连部、装甲车排、交通管制排、通信排、工兵排、化学排、补给/运输排 侦察连 连部 4辆摩托车,1辆卡车 重装甲车排 5辆重型装甲车 轻装甲车排 5辆轻型装甲车 摩托车步兵排 3挺轻机枪、23辆摩托车 坦克团 团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胡德坤韩永利 2012-8-1 16:59:56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04期第511~516页【专题名称】世界史 【作者简介】胡德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永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整体和平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二战后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无世界大战的局面,是因为二战变更了时代主题;改变了战后世界和平与战争力量的对比;规定了战后局部战争的走向。 【关键词】二战/战后/世界和平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世界总体上保持了无世界大战的和平局面。比较20世纪前半期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状况,人类文明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有了划时代的长足进步。追溯其历史渊源,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世界历史从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与动荡时代向战后和平与发展时代转换的重大转折点。是二战变更了时代主题,改变了世界战争与和平力量的对比,规定了战后局部战争的历史走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更了时代主题 20世纪前半期,世界历史在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瓜分与再瓜分的恶性循环中前进,同时也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走到了尽头。后起的殖民帝国主义要

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从而与老牌殖民帝国主义进行激烈尖锐的霸权争夺。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又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世界已进入了非通过世界性的激烈战争、世界性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不能解决世界问题的时代。这种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与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历史表明,腐朽没落的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只有通过残酷的战争、激烈的革命来进行彻底的改造。毛泽东指出:“凡属正义的革命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1](第457页)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担负了这一历史使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世界经济构架的革命性改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来看,导致世界战争的根本因素就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分割及其所形成的国际构架。表面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和实际的殖民势力范围分割状况,极大地阻隔了世界范围内商贸、金融自由流动的空间,极大地限制了世界市场的扩大,限制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仍然得以维持,世界整体发展进程受到严重的阻碍,其结果终于酿成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在大危机中,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恶性膨胀,蓄意挑动世界战争,以建立更加野蛮落后的殖民大帝国,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则促使了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促使了资本主义完成从国家垄断到跨国垄断的历程,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改变了原有帝国主义列强殖民势力范围的分割局面,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这是一个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据对产生世界大战社会经济根源的反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进行了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改造,强化了抑制世界性战争的因素。

二战时为何苏军损失巨大原因

二战时为何苏军损失巨大原因 苏联红军作为一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过辉煌功勋的军队,在创造无数经典战例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曾有西方军事家评价苏联在军事胜利是由无数红军战士是尸骨堆积而成的。同时一些红军指挥员也在回忆录中提到,二战即将结束因为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不顾牺牲的进攻,给部队造成重大伤亡。 在这里不得不先简单的说一下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苏联大清洗运动正式开始于1934年,结束于1939年二战爆发以后。历时数年的这场空前的政治运动使苏联整个国家元气大伤,也使国际共运受到严重影响。其实到1935年随着苏联的工业化完成,苏联军队已经恢复了沙俄时代的庞大规模。并且开始大量装备坦克,和新式的作战飞机,这些兵器在1936年参与了西班牙内战,但苏联海军始终没有大的发展。 随着1933年大清洗运动的展开,大量的苏联军官被冠以各种罪名被撤职,流放,杀害。这些中高级军官大多都是经过国内战争战火洗礼的优秀指挥员,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大量的基层官兵由于政治过硬而被提拔上来,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指挥能力更是十分欠缺,而且都被大清洗吓破了胆子,办事指挥机械教条,生怕犯错误。上边的命令都是机械的执行,另外办事前都要请示,没有命令不敢善动分毫。而充斥在基层的干部更是刚出校园的菜鸟。他们的主要精力不是在训练上,而是在找上司的麻烦上,打倒了上级,自己才能升上去。如朱可夫在远东当军长的时候,手下就有几个师长被下属告状要被肃反,都是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的老军人,要不是朱可夫力保,可能那几个师长早杀头了,也幸亏了朱可夫在远东力压逆流,为苏联保住了一支受影响较小的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在诺门坎把小日本狠狠的揍了一顿,使得日本损失5万人和大量技术装备,使日本不敢北顾。由于大清洗的原因,苏联军队战斗力下降极大。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冬季战争,军队由于大清洗带来的恶果被大量表现出来: 1、大量技术装备的更新被延迟,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集中营去了。芬兰气候恶劣空军难以发挥。而陆军的兵器除了装甲部队以外,步兵武器不如芬军,苏军步兵被芬军的苏米冲锋枪(波波莎冲锋枪的前身)打得节节败退,甚至出现了在库伊瓦斯湖350人芬军整整封锁苏军第44摩托化步兵师一个整师的战场神话。而装甲部队由于地形只能呆在公路上慢慢前进,几乎毫无建树。 2、军队的战术呆板,军官不知变通,指挥能力底下,对困难预计不足,完全的条令化作业。如来自乌克兰第163步兵师,全师均是乌克兰人,还穿着乌克兰带来的衣服,就被一纸命令就被派到前线,指挥官竟然不敢置疑命令的合理性。在零下30-40度的气温下战斗,结果大量的士兵被冻死,冻伤,士气低落。打到最后苏军几乎都被半冻僵了,毫无还手之力。 3、战争的最后结果除了第163师第44师被歼灭还外加一个内务部队第3团,损失了2.25万人,还自己枪毙了1个师长。 4、战争中苏军坦克部队的拙劣表现,不管是坦克本身还是人员的训练都很糟糕,苏联的重型坦克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看到苏军在芬兰的糟糕表现,希特勒看到快速打败苏联的希望,而在未来的战争中,也证明了希特勒的判断是很有道理的,可惜他只对了一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双重劫难。但是人类终于依靠自身的理智和力量,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置于次要地位,以伟大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和平,也赢得了进步,它带来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的、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代之而起的是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战胜国建立并为其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 ①茨坦会议现场 ②军偷袭珍珠港

③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条英机在认罪书上签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的武装进攻,使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欧洲。在欧洲国家分裂为以英法为首的同盟国和德意组成的轴心国两个集团并进行作战的同时,战前以欧洲列强均势为主导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便随之彻底崩溃。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国际政治的分野也日渐清晰,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了两个相互敌对作战的阵线。发动并继续进行侵略战争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虽然于1940年9月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它们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也未能协调军事行动。当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时,日本却决定南进,并于同年12月7日以偷袭珍珠港这一爆炸性事件对美国开战。法西斯国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迫使苏联和美国正式参战,使这场原本主要由中国和英国坚持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美、英、苏、中四大国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二战中后期,在各个战场已经处于战略反攻的形势下,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公开的和秘密的首脑会议和会晤(主要包括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4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签订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宣言、公告、声明、决议、协议等,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又通过与一些战败国签订和约的形式,进一步补充了这种安排。这些国际文件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一战二战起因及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缘起: (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是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关系的演变过程表明,英德冲突对于一战爆发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军竞争和协约国的形成与发展是英德矛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终于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从实际情况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说”并不全面。英国把德国作为主要对手,而德国没有从国策方面把英国作为主要敌人,只是在具体政策和海军竞赛上把英国作为主要对手,因此,两国之间的矛盾构不成主要矛盾。德国最大的敌人是法国,无论从欧陆的霸权地位或德国的发展来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一战前英德之间在殖民地问题上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存在严重的冲突,俄德矛盾远比英德矛盾尖锐、突出。如果说一战是由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引起的,那么显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5、九下(训练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2014·南宁)《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2.(2015·北海)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 A.联合国B.东南亚国家联盟 C.欧洲联盟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3.(2015·贺州、北海)贺州市某中学九年级(8)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下列同学们的辩论观点不符合 ...史实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终止了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 B.美、英等联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4.(2015·重庆)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是() 油画《五四运动》报道西安事变的报纸从慕尼黑返回的张伯伦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 B C D 5.(2015·菏泽)2015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6.(2015·崇左)2015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7.(2012·崇左)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和全球化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高速度、低失业率D.高速度、低通胀 8.(2015·贺州)“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利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所强调的“日本发展的原动力”是指() A.重视发展教育B.加强国家合作 C.拥有丰富的资源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9.(2015·南宁)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哪一组织的成立表明雨果的说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A.东盟B.欧盟C.世贸组织D.国联 10.(2014·来宾)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 A.持续发展时期B.危机时期 C.调整时期D.新经济时代 11.(2015·南京)为推进西欧的联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组建“欧洲共同体”B.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C.组建“欧洲联盟”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12.(2015·玉林一模)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其外因都是() A.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B.得到美国的援助 C.重视科技和发展教育D.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13.(2015·厦门)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苏军伤亡超过2000万

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查证档案后于1991年6月宣布了战时军人因战事死亡688万(作战伤亡共2335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 研究战争史时,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想全面了解交战两军的作战效能,必须对比各自投入的兵力、兵器和损失数。在苏德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几十年中,两国公开的数据都隐讳己方损失,直至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及随后俄罗斯公开历史档案,两德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经过重新调查又于1999年公布了详细的战时损失,这场人类战争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真相才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苏联卫国战争以最终战胜纳粹德国而告结束,不过这一辉煌也曾遮盖了战争初期的阴影。战后苏联的史书上长期只颂扬己方英勇并列举歼敌数字,却基本不谈己方损失,这显然不能很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其实,斯大林战时在掌握了双方大致损失数字后,曾告诫苏军将领“要学会像德国人那样以少流血取得胜利”。据战争末期任苏军总参谋长的安东诺夫大将回忆,有一次,最高统帅突然问他:“当初为什么老打败仗?”安东诺夫先讲了一句“我们的作战方式还是老一套”,接着又按照习惯讲起空军和坦克使用不当等具体原因。斯大林不满意地打断说:“您一开头讲得很对,后来又讲起了细枝末节。”接着,这位最高统帅露出微笑,讲了一句对战争初期的中肯分析——“简而言之,我们还不太会打仗。” 无情的数字说明苏军付出了最高昂的学费 在战时和战后的很长时间里,苏联出于正面宣传和维护领导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数字常有虚假。1941年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发表讲话,宣布苏军开战4个月来共损失175多万人(死35万人,伤103万人,失踪37万人),杀伤了450万德军。这对己方和敌方损失都有了几倍的缩小和夸大。1946年1月,全苏人口统计时,因户籍混乱,只概略算出死亡1500万人,包括军人750万。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举时宣布本国共死亡700万人。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致瑞典首相埃尔塔的信首次承认战时死亡2000万人,却避而不谈具体损失。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查证档案后于1991年6月宣布了战时军人因战事死亡688万(作战伤亡共2335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 过去苏联战史上轻描淡写地提到失利时,都归咎于敌人兵力、技术装备占优势,很少检查己方的主观因素。1969年出版的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对战争初期也只有英勇抵抗的记述而删去了败绩。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私下曾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于是开始打击德军,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稳定的表现。而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不仅仅是退却,而且是逃跑,是张皇失措……具体地说,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下边也打得不好。”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