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医发展概况指南

韩医发展概况指南
韩医发展概况指南

韩医发展概况

中国网 | 时间: 2006-10-08 | 文章来源:环球医药

(一)韩医发展简史

朝鲜的传统医学渊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朝鲜所产之白附子、海松子、延胡索、海藻、昆布也传入中国。公元2世纪末,中国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并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当时的朝鲜医学是以高句丽、百济的药物疗法,新罗、高句丽的针灸术,新罗的《法师方》为基础,更吸收鲜卑的灸、烙法,蒙古的熏法而形成的三国固有医学。大约在公元5世纪时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新罗统一以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以此为基础的朝鲜医学又有很大发展,此后,中医药在朝鲜大地上从理论到应用不断充实发展,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东医学。

15世纪,李氏王朝时,东医学又得到集中开发。公元1433年刊行的《乡药集成方》、公元1448年刊行的《医方类聚》和公元1613年刊行的《东医宝鉴》三部医学巨著的编纂完成,标志着朝鲜医学已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至19世纪初,东医学家李济马运用中医学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东医寿世保元》一书。该书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为理论指导,形成了在临床上施行辨象施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创立了以体质为诊治依据的四象医学学说,该学说是东医学的重要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东方传统医学增添了体质医学的新内容。近百年来四象医学又有了新发展,东医学家们先后编辑出版了《四象新编》、《四象金匮秘方》、《东西四象诊疗医典》、《四象医学原论》等多种著作,为发展朝鲜的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朝鲜,但由于朝鲜政府采取东、西医两种医学并存的

政策,因此,东、西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形成了东医学、西医学两大系统并立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分别为南北两个国家,南部为大韩民国(韩国)。1951年10月韩国政府颁布了国民医药法令,该法令规定了在韩国东医和西医的地位相同,享受同等待遇。因而,近数十年来东医学在韩国得以稳步发展。

东医学在韩国又按日本国的习惯称为“汉医”或“双方医”,“东洋医学”,80年代,韩国政府规定将“东医”、“汉医”统一称为“韩医”,其英译名为“Korean Oriental Medcine”(意为高丽东方医学)。

(二)韩医现状

韩医作为韩国的传统医学,一直是解除人民病痛的重要医疗手段,草药在韩国受到普遍赞同和信任。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长寿,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近十几年来,韩医发展较快,据统计1980年韩国领取执照的韩医师3,015人,1985年增加到3,789入,目前已发展到 5,000余人。韩医学院也由1986年的5所增加到10所,培养出来的人材很受欢迎。尤其是名牌韩医学院,如庆熙大学韩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受社会重视。目前韩医院和韩医诊所在全国星罗棋布,约有3,600多家,其中设备较好的韩医院有20多所,如园光大学校韩医科大学在理礼、全泉开设的韩医院,庆熙大学校韩医科大学在汉城设立的附属韩医医院等等。此外,近年来韩医学科研也有相当规模及水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课题有难治病(如癌,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肝炎等)、经络实质及综合的研究、实验动物的经穴选择、针刺麻醉与止痛等。尤其是四象医学的基础研究颇具特色。

虽然韩医学近十年来发展较快,韩国保健社会部(卫生部)对韩医仍采取“允许型”的政策,但由于保社部及各级卫生行政机构的领导均由西医药人员担任,因此,有向“限制型”转化的趋势。如1991年,韩国准备提出“一元化”的政策,即必须有西医资格后,学习韩医,方能开业,将西医和韩医“一元化”合并,实质上是逐步取消韩医师,

对此,广大韩医十分不安,以韩医师会为主出面向政府提议改变这一方案。

(三)韩医药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医药学在世界声誉的提高,韩国医学家逐步认识到韩医的根在中国。因此,不少韩医师通过韩医学会要求和中国中医药学者交流,并来华进修和学习中国的传统医药技术。韩国国家保社部也制定了凡在中国学习取得中医大学教育及毕业文凭的人员均可以参加韩国开业医生执照考试的政策。目前来华进修、学习中国传统医学技术已成为韩医学界的热点。中医学在韩国又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药市场也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繁荣,“中药学”已在韩国兴起。因此,可以预计,随着中韩两国医学交往的日益增加,现代中医药学理论的不断传入,韩国传统医学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与西医并肩为韩国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同时亦使韩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韩医学

韩医学主要是在传统中医和印度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学习而来的。其治疗方法和技巧基本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蒙元时期,韩医开始自成体系。在朝鲜王朝时期,韩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医学著作《东医宝鉴》被第九届世界记录遗产国际咨询委员会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编辑本段

朝鲜的传统医学渊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朝鲜所产之白附子、海松子、延胡索、海藻、昆布也传入中国。公元2世纪末,中国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并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当时的朝鲜医学是以高句丽、百济的药物疗法,新罗、高句丽的针灸术,新罗的《法师方》为基础,更吸收鲜卑的灸、烙法,蒙古的熏法而形成的三国固有医学。大约在公元5

世纪时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新罗统一以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以此为基础的朝鲜医学又有很大发展,此后,中医药在朝鲜大地上从理论到应用不断充实发展,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东医学。 15世纪,李氏王朝时,东医学又得到集中开发。公元1433年刊行的《乡药集成方》、公元1448年刊行的《医方类聚》和公元1613年刊行的《东医宝鉴》三部医学巨著的编纂完成,标志着朝鲜医学已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至19世纪初,东医学家李济马运用中医学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东医寿世保元》一书。该书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为理论指导,形成了在临床上施行辨象施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创立了以体质为诊治依据的四象医学学说,该学说是东医学的重要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东方传统医学增添了体质医学的新内容。近百年来四象医学又有了新发展,东医学家们先后编辑出版了《四象新编》、《四象金匮秘方》、《东西四象诊疗医典》、《四象医学原论》等多种著作,为发展朝鲜的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朝鲜,但由于朝鲜政府采取东、西医两种医学并存的政策,因此,东、西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形成了东医学、西医学两大系统并立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分别为南北两个国家,南部为大韩民国(韩国)。1951年10月韩国政府颁布了国民医药法令,该法令规定了在韩国东医和西医的地位相同,享受同等待遇。因而,近数十年来东医学在韩国得以稳步发展。

东医学在韩国又按日本国的习惯称为“汉医”或“双方医”,“东洋医学”,80年代,韩国政府规定将“东医”、“汉医”统一称为“韩医”,其英译名为“Korean Oriental Medcine”(意为高丽东方医学)。

编辑本段

韩医现状

韩医作为韩国的传统医学,一直是解除人民病痛的重要医疗手段,草药在韩国受到普遍赞同和信任。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长寿,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近十几年来,韩医发展较快,据统计1980年韩国领取执照的韩医师3,015人,1985年增加到3,789入,目前已发展到5,000余人。韩医学院也由1986年的5所增加到10所,培养出来的人材很受欢迎。尤其是名牌韩医学院,如庆熙大学韩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受社会重视。目前韩医院和韩医诊所在全国星罗棋布,约有3,600多家,其中设备较好的韩医院有20多所,如园光大学校韩医科大学在理礼、全泉开设的韩医院,庆熙大学校韩医科大学在汉

城设立的附属韩医医院等等。此外,近年来韩医学科研也有相当规模及水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课题有难治病(如癌,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肝炎等)、经络实质及综合的研究、实验动物的经穴选择、针刺麻醉与止痛等。尤其是四象医学的基础研究颇具特色。虽然韩医学近十年来发展较快,韩国保健社会部(卫生部)对韩医仍采取“允许型”的政策,但由于保社部及各级卫生行政机构的领导均由西医药人员担任,因此,有向“限制型”转化的趋势。如1991年,韩国准备提出“一元化”的政策,即必须有西医资格后,学习韩医,方能开业,将西医和韩医“一元化”合并,实质上是逐步取消韩医师,对此,广大韩医十分不安,以韩医师会为主出面向政府提议改变这一方案。

编辑本段

韩医药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医药学在世界声誉的提高,韩国医学家逐步认识到韩医的根在中国。因此,不少韩医师通过韩医学会要求和中国中医药学者交流,并来华进修和学习中国的传统医药技术。韩国国家保社部也制定了凡在中国学习取得中医大学教育及毕业文凭的人员均可以参加韩国开业医生执照考试的政策。目前来华进修、学习中国传统医学技术已成为韩医学界的热点。中医学在韩国又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药市场也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繁荣,“中药学”已在韩国兴起。因此,可以预计,随着中韩两国医学交往的日益增加,现代中医药学理论的不断传入,韩国传统医学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与西医并肩为韩国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同时亦使韩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韩国《职业杂志》今年发表的《2010年最有前景的10种职业》的调查表明,“韩医”是“2010年最有前景的职业和韩国人最希望从事的职业”。“韩医”在韩国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也相当可观。

编辑本段

韩医学基础课程

视精神,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以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中人们的需求。

编辑本段

韩医学申遗

《东医宝鉴》是7月31日被第九届世界记录遗产国际咨询委员会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在韩国有关的宣传中,《东医宝鉴》被称为是总结“韩医学”精华的集大成之作,申遗成功也被韩国一些组织认为是宣传“韩医”及确立“韩医学是韩国传统医学的正体性”的绝好机会。一些学者认为,《东医宝鉴》95%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作,并非原创,将之称为总结“韩医学”精华的著作是完全无视历史真实,其准确的定位就是一位朝鲜人学习中医后所编纂的中医集成读本。

《东医宝鉴》几年前起议申遗时,因为被认为韩国把“中医”改为“韩医”申遗在中国引起较大争议,韩国方面后来解释只是一本书的申遗,但言语间对于韩国申遗的真正目的却犹抱琵琶,韩国学者韩大熙对此就直白多了,他说,通过申遗“要把韩医学确立为我们民族传统医学的正体性之后,逐步向韩医学的圣地而迈进”——也就是说,《东医宝鉴》申遗只是“项庄舞剑”,其意却在确立“韩医学”的正体性。

编辑本段

“韩医学”的正体性

事实上,1986年以后,韩国国内一直做着把韩医与中医区分开来的解释。韩国庆熙医科大学国际关系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炳熙认为,比如,“四象医学”就是韩国特有的理论体系,它注重人体在行为、生理特征和适应性方面的个性。

但这些观点在中国学者的眼中却牵强之极,也是对历史典籍的误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傅延龄说,“四象理论”和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四象医学绝不代表韩医学,它只是比较出名的学术,同时,四象本身就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来源于《周易》,这种学术只是把疾病和人体体质相结合,按此诊断,而开的方子还是中医的方子,本质上还是属于中医。”

对于《东医宝鉴》的申遗成功,国内中医药界不少专家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依然给予了宽容的评价,并认为这本中医著作成为世界记忆遗产对中医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中医典籍的申遗也并不冲突。但问题

是,韩国人认为这是一本中医著作吗?从韩国方面的宣传与结合《东医宝鉴》发行400周年专门举行“国际韩医博览会”是不难看出他们的态度的。编辑本段

社会评价

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试图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上,而不是在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概念上,把一本九成以上内容均辑录自中国中医典籍的医书说成什么“韩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如何是不妥当的,而试图通过此书的申遗以确立“韩医学是韩国传统医学的正体性”更是对东亚文明与历史的无知。

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珍藏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 (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见溶栓中相关内容)。 (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窜、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检查资料确定病因。 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或MRI检查(I 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I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症状出现6 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2017~2018年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合集(附全文下载)

2017~2018年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合集(附全文下载)

2017~2018年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合集(附全文下载)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的诊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存在争议比较多的一个领域。2017~2018年期间国内外发布了很多部高血压指南,医脉通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 中国指南 1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 急诊高血压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在高血压患者中有1%~2%会发生高血压急症。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指出,急诊高血压治疗的原则是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区分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根据病情评估进行针对性治疗。 文章链接:急诊高血压:遇到这13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116545235.html,/guideline/14854 2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声明 2017年11月,美国发布高血压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修改为血压≥130/80 mmHg,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较大的争议。同年12月,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专家召开了研讨会,对美国高血压新指南有关高血压诊断及降压标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形成了《中国医师协会关于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科学声明》。

文章链接: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还没来,科学声明先来啦!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116545235.html,/guideline/15534 3老年高血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相似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显著升高。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存在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中强调,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具有特殊性,应重视群体特征和治疗措施的个体化。文章链接:中国老年高血压共识2017最新发布!别再跟着美国跑啦~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116545235.html,/guideline/14460 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高血压管理的“主战场”。《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主要内容包括基层高血压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流程、诊断和评估、治疗方案及长期管理要求等。本指南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工作者。 文章链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发布!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116545235.html,/guideline/13888 5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在第1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颁布2年之后,顺应高血压治疗形势的改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该指南的更新和

(完整word版)中国血管性痴呆诊治指南解读

中国血管性痴呆诊治指南解读 医脉通2013-08-22分享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是我国第一部痴呆的中西医结合循证指南。在北京大学卒中论坛第23次学术会议上,指南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田金洲教授对其中的血管性痴呆诊治部分做了解读。 痴呆流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痴呆患病率明显增高。传统认为,血管性痴呆(Va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位常见的痴呆原因。但目前数据显示,单纯血管性痴呆占仅所有痴呆的3%-5%,而混合性痴呆占比例较高。 我国目前大约有73.8%-93%的痴呆患者未被诊断。服药治疗的痴呆患者仅占所有患者的21.3%,服用一线抗痴呆药物的仅2%,多数痴呆患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 血管性痴呆的认识误区 目前在VaD认识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认为血管性痴呆患病率高于阿尔茨海默病;(2)认为有卒中和痴呆就可以诊断为血管性痴呆;(3)认为在筛查痴呆时MoCA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的敏感性优于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4)把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当成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此外,欧美指南很少引用中国的文献,其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并不适合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制定了中国的痴呆诊治指南。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VaD的诊断标准有ICD-10、NINDS-AIREN和DSM-Ⅳ等,其中1993年Román等制定的NINDS-AIREN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使用最广泛。它强调3个基本要素:(1)符合痴呆诊断,推荐ICD-10、DSM-Ⅳ和DSM-Ⅳ-TR诊断标准;(2)要有脑血管病的证据,推荐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证据;(3)两者必须有相关性,至少有以下中的一项:①在明确的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痴呆,②突然认识功能衰退,或波动性、阶梯样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 2000年DSM-Ⅳ-TR痴呆诊断标准:(1)发生多个认知领域功能障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记忆功能障碍;②至少同时具有以下认知功能损害之一:失语、失用、失认和执行功能障碍;(2)上述认知功能障碍必须严重到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而且与以往相比明显下降;(3)认知功能障碍不只是发生在谵妄过程中。 血管病证据强调:(1)梗死部位非常重要;(2)重视对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血管性痴呆包括6个亚型:(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占75% ;(2)重要部位的单个梗死痴呆,例如丘脑梗死;(3)小血管病性痴呆,包括微梗死性痴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白质病变、脑淀粉样血管病(可伴出血);(4)低灌注性痴呆;(5)出血性痴呆,如丘脑出血;(6)其他,如CADASIL(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精品文档]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 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7、丹毒诊治指南 8、皮肤感染指南 9、上消化道出血 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1、激素的使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 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

2020版美国痛风指南解读

2020版美国痛风指南解读 2020年5月,最新版《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因推荐内容变化较大,一经发布引发了广泛热议。医脉通内分泌科于第一时间对指南的推荐部分进行了编译分享,很多老师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文中,余金泉老师对指南中的几个重要推荐变化进行了解读,小编进行了整理与各位老师分享,供大家参考。 2019年11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学术年会上发布了2020版ACR 痛风临床实践指南(草案),笔者也在第一时间撰文进行了分享,2020年5月,2020版ACR指南正式在Arthritis Care & Research刊发,目前已有不少分享。 前面看到了不少对新指南的解读,同样有不少同行认为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则不然。新版指南或许有些做法与过往推荐有了修订,但实在谈不上“翻天覆地”,而且不少推荐,笔者窃以为更重要的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重要的不是指南怎么推荐,而是搞清楚指南推荐背后

的逻辑,这样临床上决策时才游刃有余,以及可以做出最符合患者利益的治疗。 1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指征 以下三点为中高证据强推荐的指征(板上钉钉没错了!): ?≥1处皮下痛风石; ?有证据表明存在痛风引起的影像学破坏; ?频繁发作(≥2次/年)的痛风。 中等证据弱推荐: 以往曾发作一次以上痛风,但属于非频繁发作(<2次/年)。 而对于首次发作的痛风患者,除了以下三种情况弱推荐应考虑降尿酸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上;血尿酸≥9mg/dL(540μmol/L);存在泌尿系结石。不符合以上三种情况的首次发作患者,应该谨慎推荐开始降尿酸治疗。 笔者注解1: 中国指南推荐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降尿酸治疗的指征为:血尿酸水平≥540μmol/L或≥480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最新职责大全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最新职责大全 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 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1 维修人员对到货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办理入库、领用登记,填写有关账、卡,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及时办理付委、拒付手续。 2.对仪器设备、零配件的保管要做到分类科学,存放整齐,登记清楚,凭单发货,定期盘点。 3.定期下科室查对设备数量和种类,了解使用和维修情况,提出采购建议,办理设备报废手续。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2 1.参加晨会,床头交接班。

4.热情接待病人,对分管病人做到“十知道”。 5.加强巡视,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3 2.参加晨会,床头交接班。 3.确认、处理白班医嘱,转抄停止医嘱。 4.热情接待新病人,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做好“四测”。 6.参加每周两次总查对医嘱。 7.热情接待外来人员,护士长不在时,代理日常工作。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4 1.负责收集和送检病人的各项标本(血、痰、大小便、引流物)。 2.负责科内物品、药品清领、盘底管理工作。 3.及时预约各种检查单。

5.备抽血试管,并通知病人禁食。 6.协助科室基础护理及各项管理工作。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5 1.查对并配备长期、临时静脉液体,做到现配现用。 2.查对上午医嘱的红勾。 3.处理执行本班医嘱。 4.完成本班的治疗及护理。 5.热情接待新病人,进行卫生处理,完成人院评估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6.保持病房安静,督促病人午休。 医疗卫生部门职责6 1.参加晨、晚间护理。 2.负责外送化验标本、通知单,预约各种检查单等,负责接送患者到各科室检查与治疗。 3.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 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7、丹毒诊治指南 8、皮肤感染指南 9、上消化道出血 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1、激素的使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对于厌氧菌、肺孢子菌,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进行检查的

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版更新要点

《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2015版更新要点 医脉通?2015-10-26 ?? 2015年10月24-2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5 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以“快速发展中的肝脏病学”为主题,围绕目前肝病学研究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现了肝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作为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25日下午举行的指南发布会,正式推出了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 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关于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更新要点如下: 流行病学和预防 推荐意见1: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 内)注射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卩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 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着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A1) 推荐意见2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10卩g重组酵母或20卩g CHO重组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3: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 亲的哺乳(B1) 推荐意见4: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卩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卩g或3针20卩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卩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HBeAg阳性CHB患者 药物选择: 推荐意见5: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ETV TDF或PeglFN (A1)。对于已经开始服用 LAM LdT或ADV治疗的患者,如果治疗24周后病毒定量>300copies/ml,改用TDF或加用ADV治疗(A1)。 推荐疗程: 推荐意见6: NAs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氐于检测下限、ALT复常、 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 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B1)。 推荐意见7: IFN- a和PeglFN- a的推荐疗程为1年,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

2020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完整版)

2020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 (完整版) 2020年10月30~11月1日,“2020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论坛(成都)”顺利召开。大会邀请我国60多位骨髓瘤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会场,围绕国内外骨髓瘤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以“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为题进行了分享,医脉通汇总其精华,分享如下。 NO.1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现状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已成为第二大血液恶性肿瘤。随着我们对疾病的了解逐渐加深、早期诊断的实现以及体检的普及,目前骨髓瘤的确诊人数比以往更多,确诊患者的年龄也比以往更年轻。 目前,骨髓瘤仍不可治愈,糜教授表示,随着新药出现,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80年代,骨髓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仅有2年,经过30多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低危的骨髓瘤患者而言,中位OS可达8-10年。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骨髓瘤患者已经获得了明显的生存获益,但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复发。而且,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复发间隙会

越来越短,预后也会越来越差,恶性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图1)。数据显示,由于患者的脱落,大约15%-35%的患者无法进入下一线治疗。因此,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在一线更好的治疗患者,如何在二线、三线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图1 根据疾病生物学特性,骨髓瘤复发分为生化复发和临床复发。一项临床研究(图2)将252例首次复发的骨髓瘤患者分为三组:生化复发组、无髓外病变的临床复发组和有髓外病变的临床复发组。结果显示,生化复发组的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优于临床复发组。另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图3),研究人员将207例骨髓瘤患者纳入分析,评估比较生化复发和临床复发的骨髓瘤患者在首次复发时接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结局,结果表明,生化复发即进行治疗的患者可降低37%的疾病进展风险。

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珍藏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 (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 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

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见溶栓中相关内容)。 (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窜、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检查资料确定病因。 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或MRI检查(I 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I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症状出现6 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二、一般处理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02-24 来源:医脉通作者:吴一龙我要投稿 GINA哮喘

字体:
收藏( 215 )评论(1人参与)视频播放S 视频播放E ppt播放S ppt播放E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S)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E) 2017年2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哮喘更新指南,本文是更新的重点内容。 1.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推荐的术语,用于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特征的患者。这些患者常见于临床,但很少纳入临床研究中。哮喘慢阻肺重叠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实体,是指“哮喘”和“慢阻肺”,它可能包括由不同的基础机制引起的几种不同的表型。

既往的术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或ACOS不再建议使用,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用于一种单独的疾病。 2. 更新肺功能测量 肺功能测量频率 ?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后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periodically) 对定期(Periodically)进行了说明: ?大多数成人:应至少每1~2年测量肺功能 ?高风险患者频率应该更高 ?儿童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过程,频率应该更高 肺功能轨迹 ?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肺功能生长可能降低,一些患者在早期成人生活中可能有肺功能加速下降的风险。

2020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 2015-04-22 来源:医脉通 患者由于胸痛就诊,被送至导管室;确诊其患有冠状动脉疾病(CAD),但不足以支持诊断为阻塞性CAD。针对这些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案是治疗已经出现的各种症状。然而,通常认为这部分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并不会比没有CAD的患者高。最近,有研究表明这种思路是错误的:患有非阻塞性CAD 的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要高于没有CAD的患者。 “过去,患者因胸痛就诊,虽然负荷测试异常,但血管造影可能显示正常,医生会据此告诉患者:没什么大问题,不用担心。”斯坦福医疗中心介入心脏病学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William F. Fearon说道,“我们发现这些患者会可能出现血管异常,但在血管造影片中看并不明显;如果进行深入的检查,特别是侵入性的负荷、血流量和其他冠状动脉循环异常情况的检测,就能够找出胸痛的确切原因,然后指导治疗策略”。尽管如此,这些检查程序还没有纳入临床指南,大部分医生在临床中也未采用。 “现在,在包括梅奥诊所在内的几个CAD研究中心,倾向于更加全面地评估冠状动脉生理机能,但是最初的进展来自欧洲心脏病学会,他们在指南中规定,对不明原因的胸痛患者,必须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梅奥诊所胸痛部主任、首席研究员Amir Lerman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总的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此外,也缺少对此类患者预防和治疗最佳方案的研究。目前面对此类患者,医生必须依靠自己的临床判断。 “能够明确的是,大多数非阻塞性CA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十年风险升高,且大大高于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估算的人均十年风险预期。” 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C. Noel Bairey Merz教授指出。在3月的2015ACC年会中Merz指出,“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我推荐非阻塞性CA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如果他们有症状,则建议进行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治疗。需要在非阻塞性CAD人群中,开展研究预防性疗法的作用的临床试验。” 行动的依据 第一个引发非阻塞性CAD争议的研究是女性缺血综合征评估(WISE)研究。结果表明,患有非阻塞性CAD的女性与没有CAD的女性相比,心肌梗死(MI)风险升高,而且使用常规的诊断方法容易漏诊非阻塞性CAD。 2014年发表的VA CART研究(N = 37674;22.3%患有非阻塞性CAD),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该研究主要针对2007-2012年在退伍军人事务部卫生保健系统中接受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退伍军人。VA CART研究副主任、

医教科工作职责

医教科科长工作职责 一、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管理工作。 二、负责组织搜集、整理医院内部和外部的质量管理信息,负责组织对医疗质量管理信息进行分析,为质量标准的制定修改提供支持。负责组织对其他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适用性分析。 三、负责组织对各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审核、修订和完善,负责组织建立全院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并持续改进和完善。 四、负责组织对医疗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五、负责组织和督促各医疗医技科室进行质量控制和考核,并评价质量考核结果。 六、制定有关业务计划,经院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检查督促,按时总结汇报。 七、负责协调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 八、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等级医院标准,并有效组织落实。 九、围绕基础质量管理,落实科内分工。 十、完成医院中心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十一、围绕现代化优质精品医院,抓好学科建设。 医教科副科长工作职责 一、在分管院长及医教科科长的领导下,拟订全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拟订和组织修改全院医疗质量常规,并严格督促执行,检查指导各科室做好基础医疗质量工作。 三、深入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四、对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以及特殊的死亡病例及时组织调查、讨论,做出初步结论并向院领导提交处理意见。 五、负责协调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主持重大的院内外抢救及会诊。 医教科干事工作职责 一、在医教科科长的领导下,分工负责与医疗相关的职能工作,草拟工作计划和总结,及时向科长请示汇报。 二、在医教科科长领导下,具体组织全院的医疗工作,督促、检查医疗业务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定期总结和汇报。 三、经常深入科室,主动协助科室抓好医疗质量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的执行。 四、协助主任召集各种业务会议,并负责会议记录,有关资料整理及保管。 五、协助科长具体对全院的教学、科研、进修等工作做出长短规划并具体制定科研教学、进修等管理制度。 六、协助科长负责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业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外出进修学习等工作,建立全院医疗业务人员的技术档案。 七、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与审核。 八、负责实习、进修生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实习、进修计划,并认真完成鉴定工作。 九、承办科长交给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十、负责医教科日常事务的处理。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医脉通临床指南1周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 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中国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对2014版指南的更新, 突出了院前处理、急诊评估与诊断流程、急性期静脉 溶栓、血管内取栓、影像学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关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期诊断和一般管理,新版指南 主要有以下推荐。 推荐意见: (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组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医疗机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量改进体系(Ⅰ级推荐,C级证据)。 (2)推荐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系及转运机制,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Ⅰ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C级证据)。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意见: 按诊断流程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 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Ⅰ级推荐,B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彬体征持续24 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诊断流程: 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第二步,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步,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资料进行病因分型(多采用TOAST分型)。 推荐意见:

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介绍

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介绍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办公室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组织安排院务活动和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必要时印发会议纪要;检查和催办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三、协助院领导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和沟通联络工作,协调职能部门工作关系,维持机关正常办公秩序。 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改进工作 ___和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五、负责文秘管理工作。指导文秘人员草拟各种文件材料。 六、做好各级来文及医院行政公文的管理,提出拟办意见。领导批阅后的文件要督促落实。对基层科室或个人上报的各项指示、报告、工作汇报等,要及时处理或向主管领导汇报。必要时,提交院办公会研究解决。 七、审校全院印章的刻制,督促本科室人员做好医院行政印章、介绍信的使用,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八、负责上级行政领导机关因公来院的接待工作。组织和管理国内外有关单位的友好协作交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来访宾客的接待工作。 九、领导文秘、打字、档案、收发等日常工作,负责全院对内、对外宣传的口径和资料的审核。 十、按照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规定,负责做好对临床科室的部分单项考核工作。 十一、督促检查、考核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岗位责任制情况。 十二、组织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在集团董事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工作。 二、组织制定医院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布置、检查、总结医院工作 三、领导临床教学、科研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制定教学、科研、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医院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水平。

四、组织领导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了解业务开展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五、组织领导本院承担的预防保健工作,完成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交给的预防保健工作任务。 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教育员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 七、督促检查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八、根据集团董事长授权,组织领导医院工作人员的招聘、任免、奖惩、调动及提升等工作。 九、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审查物质供应计划,保证医疗工作的需要。 十、负责医院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财务预决算,调动全院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诊疗指南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全身中、小动脉的炎症,病理为慢性进行性血管闭塞病变。早期动脉壁增厚,管壁小血栓形成,血流受阻;晚期纤维组织增生,血管硬化,管腔闭塞。发病与吸烟、寒冷、感染、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有关。康复治疗目的在于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症状。 【诊断要点】 症状多见于有吸烟嗜好的男性青壮年,下肢远端(腯动脉及以下动脉)有凉、麻、酸痛缺血性症状,继之出现间歇性跛行,重者静息痛,夜间痛。 体征肢端皮肤苍白或紫红色,局部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重者足趾溃疡、坏死。肢体位置检查(Buergei?试验)阳性(患者平卧,下肢抬高45°,3min后观察皮肤颜色,如足部皮肤苍白、自觉麻木或疼痛者为阳性)。 肢体血流图检查可见波型呈水纹波,波幅明显降低。

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动脉狭窄或阻塞。 【康复评定】 按临床肢体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畏寒、不适,轻度间歇性跛行, 气温低时明显。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跖面皮色正常或稍白,但压迫试验阳性。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上述症状加重,末梢皮肤苍白明显,间歇性跛行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患肢皮温降低,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压迫或Buerger试验强阳性。 第三期组织坏死期:组织坏疽常从足趾开始,患侧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合并感染可出现全身症状。小面积坏疽如无感染,多为干性坏疽;大面积的深层坏疽和(或)有感染,多为湿性坏疽。 【康复治疗】 一般治疗戒烟、防止受凉、受潮和外伤。但也要注意避免局部过热,以免增加组织需氧量,致症状加重。 物理治疗

2014年克罗恩病肛瘘分类、诊断及治疗的全球共识(中文版)

2014年克罗恩病肛瘘分类、诊断及治疗的全球共识 (中文版) 2014-07-12 75年前,Penner而和Crohn最先描述了肛瘘为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之一。据调查,20%的克罗恩病患者并发肛瘘,其中30%的患者会反复发作。克罗恩病诊断1年时,肛瘘的发生率为12%,当诊断时间达20年时,其发生率翻倍。 肛瘘给患者带来巨大负担,然而目前关于肛瘘的文献十分有限,为此,来自荷兰、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组成了一个工作组,搜罗了4680篇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得出克罗恩病肛瘘分类、诊断及治疗的全球共识,于2014年6月7日在线发表 在 Gut 杂志上。 【分类及评分】 1、一般分类和评分 (1)一套临床实用的克罗恩病肛瘘分类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推荐级别:1C。 (2)克罗恩病肛瘘活动评分必须能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反应。 推荐级别:1C。 讨论:目前已有好几套分类标准及评分系统来定量评价克罗恩病肛瘘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共识推荐最好分别制定分类标准及评分系统:制定分类标准时,应考虑解剖学因素;制定评分标准时,应评估肛瘘活动情况,并且能敏感地反应治疗效果。然而,其分类及评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 2、肛瘘活动 肛瘘活动的评估必须同时参考临床及影像学表现(MRI)。 推荐级别:2C。 讨论:肛周疾病活动评分(PDAI)是根据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活动及性生活受限)、肛周疾病的严重程度(瘘管流出情况、肛周疾病类型及硬化程度)制定的李克特五分量表。当PDAI>4分为界值来判定瘘管引流及局部炎症活动时,其准确性为87%。 “瘘管引流评价”最初在英夫利昔单抗相关的一项RCT研究中用来定量评估瘘管愈合情况。瘘管闭合定义为无引流(手指轻压除外);有反应定义为连续两次随访时引流量降低

两种新型抗凝药拮抗剂前景良好

两种新型抗凝药拮抗剂前景良好 医脉通2014-01-06发表评论分享 在抗血小板药物方面,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药(NOCA)尚无特异性拮抗剂,因此临床医生在用药上始终存在着后顾之忧。近日有充分证据显示两种NOCA拮抗剂不但可以快速逆转NOCA抗凝效应,而且不会增加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展现了良好发展前景。 其中一种拮抗剂Andexanet(Portola制药研发)为无生物活性的Xa因子类似物,可逆转Xa因子抑制剂(包括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抗凝作用;另一种拮抗剂Fab为抗体片段(勃林格殷格翰研发),可特异性的拮抗达比加群。Andexanet和Fab的相关研究结果已分别在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和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公布。 瑞典Uppsala大学医学院的Lars Wallentin博士指出,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任何新型抗凝药的拮抗剂都无能为力。他表示,目前用于出血性疾病治疗的血液制品包括新鲜冰冻血浆(FFP)、凝血酶原复合物和活化VII a因子,但关于其临床应用以及使用不当时是否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的相关资料却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特异性的抗凝药拮抗剂具备很多优势,通常被认为是逆转出血的最佳选择,如果患者符合相关适应证,那么用药后能够显著获益。 NOCA出血风险下降 Wallentin博士指出新型抗凝药的出血风险要低于华法林。事实上即使没有特异性的拮抗剂,也无需太过担心新型抗凝药的出血风险,但拮抗剂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是有着用武之地的,比如需要紧急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Wallentin博士对于上述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持支持态度,但他表示该类药物的使用频率不会太高。“我想这些NOCA拮抗剂大部分时候会被束之高阁,直到发生严重出血时才被取下用于临床,其实它更多的是为临床医生使用抗凝药提供一种心理保障;就好比在你乘机时,如果你知道机上备有降落伞,那么无疑是吃了颗定心丸。” Andexanet 相关研究数据来自健康志愿者参与的临床试验前期阶段,Wallentin博士指出下一步临床试验应纳入一定数量的出血患者,他认为对出血患者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可能有些不切合实际。相较于安慰剂对照试验,非盲法试验的可行性更大。上述试验方案的可行性正在等待

医教科工作职责

医教科工作职责 1.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医疗服务需要,组织全院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2.拟定有关业务计划,医疗指标,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负责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负责制定有关医疗管理的制度、文件和办法,解释相关医疗政策,督促医、药、技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对医疗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主管院长提出处理意见。 5.深入医、药、技科室,了解和掌握有关诊断、治疗和检查情况,组织重大抢救,院内外会诊、协调解决危重病人的住院、转院、治疗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宣传、咨询等任务和下乡支农,负责基层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以及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7.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8.负责组织住院医师专业理论试题命题工作,并组织住院医师实践技能考核,执业医师的考核、注册、发证以及全院医

疗、医技人员的业务考核,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9.负责制定本院进修计划、教学、科研计划,检查督促进修和教学、科研计划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领导医教科员工政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并指导医教科员工完成日常医疗行政工作。 11.每月定期检查全院病案质量,及时推广新的病案书写方法(表格病历、电子病历)。 12.具体组织实施医疗工作制度、质量标准化、操作规程化、服务规范化的科学管理。 13.具体管理好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的各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其检查、考核、监督作用,使医疗质量、业务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4. 协助人事部门共同做好本院医、药、技术人员的调配,卫生技术人员的晋升、奖惩和调入调出工作。 15.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临床各科室及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工作。 16.负责全院住院病历的管理;为临床一线提供临床科研资料,接待有关部门、患者及家属对病例的复印工作。 17.负责医疗纠纷的处理,组织医疗事故的鉴定,并提出初步处理方案;负责为患者提供诊断证明的审核及签章。 18.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它相关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