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

学乡土文化建精神家园

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张忠先

摘要: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适时、适量、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同时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乡土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乡土文化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精神家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呼应,相交相融,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千百年的乡土文化,有它独特的风格 ,课堂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让

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乡土文化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内容和悠久的历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乡土文化。如我们家乡处于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曾子故里,宗圣曾子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课堂上可以寻找有关材料,让学生与古代对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嘉祥《麒麟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现在已由传说衍化为一种文化。《麒麟的传说》是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劳动人民朴实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和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学生亲身经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吉祥、团圆的象征;寒食节(清明节)、十月一俗称鬼节,是对已故家人的怀念;七月七是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期盼等等,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里面不乏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却都负载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同时也是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教学中,不断地

把乡土间的人文故事贯穿于课堂,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学生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嘉祥地处孔孟之乡,是孔、孟、颜、曾四大古代圣人之一的曾子的诞生地。让学生游览曾子故里,能体验与感受到曾子把学业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的崇高情操。曾子以孝著称,特别是在行动上注重实践孝道,曾子行孝主要体现在:奉养父母、尊敬父母、取悦父母、思念父母四个方面。结合嘉祥县打造中国孝城这一主题,深深挖掘曾子的孝道文化。让学生在一些具体的曾子的行孝故事中去体会孝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把我们的“百事孝为先”的理念贯彻的更彻底、更完善。嘉祥是远近著名的唢呐之乡,嘉祥唢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唢呐演奏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4年,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上,千人唢呐合奏《麒麟呈祥》,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给人力量,令人振奋,创造了群体唢呐合奏的新纪录,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8年2月,嘉祥唢呐入选文化部公布的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祥是石雕之乡,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千年以来,

嘉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嘉祥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国石雕文化的巅峰。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祥是鲁锦之乡,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农村妇女采用传统的纺织工具和天然颜料与娴熟的技艺所组成图样花色品种繁多逾越千种,而布局设计、纹路构图严密,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些传统文化内涵,倾心倾力,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

新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

比如“不怕天旱,就怕人懒”,“地不翻不长,苗缺水不旺”,“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桃”,“春种一颗籽,秋收万颗粮”,“光犁不耙,枉把力下”,“麦熟八成收十成,麦熟十成收八成”,“随收随犁有三好,肥田灭虫又除草”,“人靠米养,田靠水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这些农事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

又如“身正不怕影子斜”,“人怕伤心,树怕伤根”,“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人心要实,火心要空”,“能在人前作揖,不在人后磕头”,“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怕人老,就怕心老”等这些思想品德谚语既是学生做人的标准,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乡间流传的谚语、俗语并适当引用这些谚语、俗语,既活跃了课堂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增加了学生语言材料。

乡土文化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教师应努力开发与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

总之,乡土文化走进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乡土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将乡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辛勤培育,使其尽快萌发,迅速成长,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乡土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郭瑞林《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2007年3月

江心悦《心灵的启迪》 2007年3月

江新民等《亲近传统文化》 2007年8月

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的概念 陈铁梅 一直想弄清楚“乡土文化”究竟该怎样定义,于是便上网搜索,最具普遍性的“百度名片”没有定义,下面的文章也没有给我答案。真是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在无意间,因为特喜欢成尚荣老师的文章而逮着就看的习惯,让我看到了他关于名师地域性的一段阐述,很精彩,于是便套用过来,也许能说明点什么。 我这样写道:迪格尔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附1:百科名片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我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有限。 近些年不少有文化良知和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已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传统古村落的考证、测绘与抢救性保护上,取得了不少的功绩,值得世人敬佩和尊重!然而这仅仅是沧海一粟,中国乡土文化实在是太博大、太久远、太丰富了!尚未引起人的关注或熟视无睹的领域也实在太广阔,而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不少有识之士的呼吁似乎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行为仍在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乡土文化仍旧无法摆脱弱势文化的地位!如何有效遏制这一事态的发展,关系如何保住我们乡土文化的根基的大问题,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认为鉴于情况危急,必须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 建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即“神似”)。特别不要忽视某些宗教及家族文化因素在乡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其旺盛的生命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陆郎中心小学虽然是一所街道中心小学,过去,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比较简陋,但多年来,陆小以艰难的办学条件创造了较为优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喜结硕果,办学效益彰显。近年来,陆小乘着我区创建“教育名区”的大好春风,经过各类创建的历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功能逐步提升。面对这难得的契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立于本乡本土“特色”打造的校本课程,将极大地推动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有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掂量自己的分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教改的积极回应。 我们曾对教育发展的态势、教育面临的改革、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打造陆小教育的特色“面孔”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做过深入的分析与理性的思考。 于是,我们想到了乡土文化。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我国各地民风迥异,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

正是基于家乡陆郎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便应运而生了。因此,学校将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小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通过课题研究,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通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内涵,为学校教育改革推波助澜,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师生的资源意识、责任意识、创造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水准,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探索出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在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上创新。 3.2004年南京“高考之痛”,素质教育成了千家万户议论的热门题。选择与其相关的课题,符合当前的教育趋势,能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具有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基础;并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4.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1.“开发”,是以多种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 2.乡土文化资源 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这种资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

乡土文化的民俗解读

略谈鲁迅乡土小说中人物的民俗化塑造 摘要:鲁迅乡土小说中的人物都被塑造的丰满且真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人物的民俗化塑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称谓、外貌衣着、语言等民俗化的描写塑造出乡土小说中丰满的人物,凸显人物性格和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乡土小说;民俗;沈从文 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民俗化的人物描写随处可见,从祥林嫂到孔乙己再到阿Q,细细看来,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人物也充溢着民俗色彩。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氛围中,他们的性格、成长、经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影响。鲁迅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民俗气息极为浓厚的环境中,并与民俗融为一体,共同展现着乡土社会的风貌,因此,主人公充满了民俗化的人性。鲁迅对人物的民俗化塑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民俗化的称谓来塑造人物。 在封建社会,很多人是没有姓名权的,比如说鲁迅下的阿Q,就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七斤嫂、单四嫂、祥林嫂、杨二嫂、华大妈、柳妈、长妈妈等都没有真正的名字,包括考科举的孔乙己亦不过是个被别人挖苦的绰号而已。而那些红鼻子老拱、方头、花白胡子等等的人物更是只有与自己形象想称的称呼罢了。从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名字上,我们足可见其浓郁的民俗化色彩。 除此之外,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人物姓名的民俗化还表现在鲁迅在那些悲剧的小人物身上所赋予的美好愿景,比如“祥林嫂”的“祥林”二字本是取吉祥如林之意,特定的寓意表现出中华民众受王权势力统治和农业文化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祈求荣华富贵、喜乐吉顺、兴旺发达的文化心理。然而,在那物质与精神极端穷困的社会环境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祥林嫂最终早早归天了。 其次,以民俗化的外貌、衣着等描写来塑造人物。 不同人穿不同的衣服,比如读书人能够穿长衫,农民只能穿短衣,孔乙己尽管落魄到连农人都不如,穿的长衫已是补丁连补丁,却依然以此为荣。孔乙己是鲁镇上“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的长衫同样是他的身份——“读书人”的象征,尽管他穷得只能“站着喝酒”,却死也不肯放下架子,其精神世界的迂腐,固执被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可悲的是孔乙己这种身份和经济地位的错位现象,成为咸亨酒店的生活境遇比他还差的酒客们取笑的理由。闰土少年时戴着的银项圈,是为了保佑他健康长大,可当他如愿长大后,依旧摆脱不了戴旧毡帽穿破棉袄的命运;祥林嫂两次出场穿着同样的衣服: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还有她头上的白头绳,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她作为传统民俗中“寡妇”身份的典型标识。鲁迅通过两次完全相同但并不是简单重复的服饰描写,揭示了祥林嫂的身份和遭遇:再嫁的她又一次来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这边意味着她又一次失去了丈夫,夫死子亡,生活的打击、封建宗法习俗势力的压迫和摧残,使她不得不再次有悖俗规,未“脱丧”出走帮佣糊口。再嫁,经济没得到一点改善,还是那昔日的“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而这一身衣裙就是压在这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妇女头上的一座大山,使她深感自己在世俗面前的卑贱和羸弱,因而整天“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些衣着的民俗化描写不仅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甚至解释了人物命运的变化,都一一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再次,以民俗化的语言来赋予来塑造人物。 农民的语言体现于比兴,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形象传神。作家们虽远离故乡,但对故乡人们非常熟悉,在日常生活语言中,阿Q骂人,总离不开“妈妈的”,或纠缠于儿子与老子的关系,表现出阿Q在礼教重地熏染后心理上积淀的浓厚的宗法文化意识。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粗俗,愚昧的性格,符合人物的身份,教养,透出穷乡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经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被立项为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1.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新课改的重大变革内容之一。其基本定位是: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发展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本课题的研究是将两者整合为一体,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2.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峰峰文化独具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我们峰峰乡土文化有千年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享誉中外。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其中大师刘立忠,2006年入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项目第一批候选名单。2007年,他的磁州窑烧制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响堂山石窑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之大全,也驰名中外。这些古老丰润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本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课程资源,需要像开采煤炭一样去开发去挖掘,去发展,让这些乡土文化重放异彩。正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立中所说:“任何民间工艺,如果没有传人就没有一切,人心就是民间文化的自

品乡土文化

品乡土文化,铸风雅校园 苍溪县元坝镇中心小学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我校充分吮吸乡土文化营养,积极探究乡土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针对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孩子们爱祖国首先从爱家乡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化无形为有形,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效之路。 一、构思与策划 苍溪元坝,千年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文化遗址,民间艺术,革命历史,民俗民风等,汇集成丰盈的东河乡土文化资源,是一本内涵浑厚的教科书。元坝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于明成化年间的"紫云宫”,是至今川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望江楼"已有500多年历史,集古建筑艺术精华。元坝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1933年300多名有志青年参加红军,涌现出一批共和国开国功臣。这些都是东河文明的瑰宝,是教育价值极高的资源。 元坝小学办学百余年,历代老师都善于把当地教育价值高的乡土文化引入到学校,引入到课堂,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真实、快乐和价值,使学校教育始终保持高质量。 新课程改革之初,我们确立了“品乡土文化铸风雅校园”为育人策略,把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融入到教师的教研工

作中,融入到课堂,以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益智养德,真切地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同时,通过感悟乡土文化,创新民间艺术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使学校文化特色、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途径与策略 (一)挖掘地域资源,建设校本课程 我们组织全体老师考察、研读元坝历史、元坝小学校史、苍溪县志,欣赏元坝自然风光,考证文化古迹,调研地方民间文艺活动。在收集大量素材后,进行整理、挖掘和创作。编写了《元坝小学校志》,创编出校本教材《元韵》、《文明礼仪操》、《新编钱棍舞》、《梨乡山歌》、《好习惯》。这些本校老师的作品,吸取东河乡土文化中最有教育价值,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元素,呈现的是原汁原味地方文化,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孩子们喜欢,教师教学方便,具有较高的教育性和一定的收藏价值。 (二)传承民间艺术,丰富课间活动 广泛开展益于身心健康的民间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感悟、怡情、养惠。每个孩子选择、学会一项自己喜爱的民间艺术活动,所有的学生都会狮舞,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是全校老师和学生展示、表演"新编钱棍舞"、"文明礼仪操"和狮舞的时间。

发掘地方资源传承乡土文化

发掘地方资源传承乡土文化 —“可爱的家乡”地情教育与学校美育相结合的有效尝试 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蒋闽生 内容摘要: 美育具有人文性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美育的地域性越来越显突出。因此,开发、利用、融入本土文化,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注重乡土文化的融入与引导,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注重乡土文化的收集与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注重本乡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增添了教材的地方性、乡土性,而且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究中拓宽了审美领域,使学生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增强审美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审美与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地情美育结合尝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美育的地域性越来越显突出,新课程标准指出:美育具有人文性质,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因此,开发、利用、融入本土文化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增添了教材的地方性、乡土性,而且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究中拓宽了审美领域,使学生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增强审美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审美与创造的能力。 建瓯作为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闽北山区,有着许多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虽说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有古老的遗址、民居、庙宇,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传说、民间艺术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发、利用和传承本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一、注重乡土文化的融入与引导,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人民的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爱国主义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因为家乡是与祖国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只有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扎根在爱家乡的教育中,才会使广大青少年感到具体、生动。因为家乡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总是分外亲切,具体形象,可闻可见的;还因为他们生于此,长于此,他们的祖祖辈辈曾在此淌汗流血,为建设家乡、保卫家乡而奋斗,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着血肉深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只有热爱家乡的人,才会真正懂得祖国的可爱。而热爱家乡,就要了解家乡,认识家乡。 特级教师候令指出:“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所以,我们把建瓯地情教育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加以引导与激发,让学生在亲近本土文化“美”的交流中,增强审美情感体验,加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二、注重乡土文化的收集与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美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美育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因此,学校特别注重本土文化资料的收集与积累,让学生在收集的审美体验过程中,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共享建瓯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是,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学校在办学方向上提出要“创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思路,精心布置了“地域文化长廊”,开辟了“民族墙”——56个民族56朵花,和谐家庭我爱她,“国旗墙”——从小认识世界,长大建设祖国,以“博爱”为主题,筹建了“练氏夫人”汉白玉雕像,营造爱家乡教育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艺术与乡土文化

艺术与乡土文化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乡土文化,它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山区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如民风、民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文化遗址等等。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乡土味”的文化特征。 艺术不仅饱含技巧的练习,更是对文化的学习。这是新世纪艺术的特点。以丰富的地域民间文化为背景,深入生活,融合了乡土文化的艺术,更具本土特色,也更亲近自然和生活。纯朴的乡土文化带给艺术亲和的气息,也有浓厚的吸引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是我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源于生活,与乡土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为一个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的艺术,无不自然而然、深深切切地从本原意义上联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 的“乡土情结”。对于表现当代生活的艺术而言,其“乡土情结”则有其新的内涵、新的美学机缘。这意味着,从人们的精神期待看,当代城市化的挑战,不但不会远离艺术的乡土情结、乡土内涵,反而会使之更加彰显。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乡土”始终作为一个底蕴丰厚的概念存在着。恋乡、思乡、寻乡、归乡等,是深层的心灵指向,也是艺术活动中经久不衰的命题,包括乡愿、乡怨、乡愁在内,都表明人们与自己的乡土既生息所依,又灵性所系,是根性的存在,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情结”。 传统艺术中突出的乡土情结,与其特有的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有关。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每个民族在各自特定的地域中,往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特有的对于自然环境的相依相适关系,甚至相信万物有灵,视苍天大地,乃至一草一木、一鸟一鱼,都与每个人以及整个民族灵性相通、结缘深远。这便使

浅析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人文学院胡育荣 2266125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农业文明的国家,在广袤的乡村社会遗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等,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但是近年来,这笔财富也在遭受着严重的危机,乡村文化的流失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意味。所以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了一个很有必要的话题。 关键词:乡土文化;本土资源;传承;发展 在狄老师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拜读了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他用朴实通畅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来说,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种思想都让我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只是自己浅陋的思维和拙劣的文笔实难像费老那样将内心的所思所想变成铅字,影响世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乡土社会自然也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此我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和民俗正在逐渐消失,乡村社会甚至出现了诸如赌博,色情,犯罪等不良现象,乡土文化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现结合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及所学知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如下总结与思考: 一、乡土社会中的和谐文化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梁漱溟也曾这样说过:“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也为乡村而设。乡村就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根。” 首先,从乡村人的生活和人情世故讲起。乡村社会是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农村人喜欢用他们特有的方式生活,在他们熟悉的人群中,熟悉的土地上体验着四季轮回,感受着人间冷暖,正如费老在《乡土中国》中所提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村社会好多都是由一个个的群落或小村庄组成的,甚至有的村子里面所有人都是一个姓,也就是说倒推几代他们可能就是一家人,这些从他们村子的命名就能猜出几分,像我生活的那个地方就有“耿家庄”、“陈家庄”等诸如此类的名字,虽然随着社会日益开放,人员流动不断增加,这种格局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属于这个村庄的文化及习惯仍旧传承着。生活在一个村庄里的人彼此间基本上都很熟悉,包括家庭背景及当前的生活状况,所以,他们更容易相互交流,也更容易形成社区文化。 一个村落里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融洽的,而乡村也就成了一个最能让人感受到人情味儿的地方。讲到这里,不禁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小时候,爱学

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共3页

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乡土文化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民风民俗,包括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广义的乡土文化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1. 聚合价值。2006年初,上海大学王晓明在由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组织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危机”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质量低下,乡村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更是匮乏得近乎荡然无存,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却已经渗透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既体现在乡村教育的自觉追求中,也反映在青年农民的生活细节上。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传统乡村文化之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正在于其中所蕴涵的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虚化直接导致村民原子化生存与民间社会的解体,失去了既有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乡村文化的虚化直接导致村民原子化生存与民间社会的解体,失去 了既有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乡村实际上越来越成为一盘散沙”的现实中, 认识到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聚合价值。

2. 审美价值。北京地球村主任,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获奖者廖晓义指出:乡村文化可以成为城市人返璞归真的内心方式、价值观念。它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让大城市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去近距离感 受真实的泥土和生机。城里人享受乡村宁静生活、空气、水以及文化的时候,作为分享者,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种心灵荒了、自然毁了、身体垮了、拥有的财富还不安全的生活是一种不健康、不快乐的生活。通过乡村旅游,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如果说乡里人的价值重估是“心灵扶贫”,城里人的价值重估就是“精神脱贫”。这里我们看到无论是乡里人的“心灵扶贫”、还是城里人的“精神脱贫”,都揭示了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三、乡土文化的教学意义 1. 研究乡土文化是新课程建设的需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新暖潮,并且涌现了一批 较有影响的乡土文化课程。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钱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充分说明,利用乡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这类研究还十分泛化、笼统,只有粗线条的原则、内容,缺乏有效的措施、方法等。有的只是就乡土文化而“教”乡土文化,没有

“乡土”的文化意义

“乡土”的文化意义 “乡土”一词两种释义,一种“家乡”,一种“地方”。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现在多将“乡土”理解为“家”乡的释义,而淡化了“地方”释义。但其实,对于“乡土”,我们恰恰要保留的就是地方,没有地方,哪来的乡土?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在追求生活层面的幸福外,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亦是到了一定高度,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兴起的旅游产业,其中多是文化景观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古镇各地的古镇。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爱高楼大厦,却独爱去欣赏亭台楼阁,小桥人家?观其原因,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感染力造成的。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城市村镇,大家对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免疫,而向往去体验原始古老的建筑风格与生活气息,来平息现代文明带来的疲劳,从文化中寻找一丝栖息地。而“乡土文化”正是这样一个美好而又不失清逸的好地方。 纵观现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乡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各地文化产业不断兴起,其中最为突出的无一不是带有本地乡土气息的文化风物。这是为什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代表民族特色,同样,越是地方的越能代表地方特色。 “乡土”的文化意义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大多是弘扬地方特色,宣扬民族光彩,增强综合国力,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这样。文学是一种精神力量,在我们生活中给予力量指引方向,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不少作家于其中获得食粮从而生生不息。例如鲁迅,他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的作家,然而,他的一切来源于文学,来源于中国极富特色的乡土,他的创作来源于民间文学,来源于地方风物的感受与人文景观的体验,不知道是他成全了乡土还是乡土成全了他。 “乡土”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文化,甚至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乡土文学”这一种文学现象,这是乡土文化在文学中的具体反映。以“乡土文学”为例来说“乡土”的文化意义是很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学”在文学史上是一抹异样的光辉,就像是中国对于世界,都是民族特色浓厚的一种存在。“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思想,用于“乡土”之上亦不为过。“乡土文学”取材于“乡土”,所描摹之对象尽是原始自然景物及其人文风物,其实就是表述着我们对乡村的普遍不舍情感,以现当代的方式和独特视角审视特定的乡土文化,以来表达我们对各种原始文化、社会风俗、地域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形态,在文坛站定一定重要地位。从古至今,关于“乡土”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古典文学中“思乡”“思归”的情感比比皆是,可见,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弘扬。 “乡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代表了一文化形态,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纵观中华民族历史脉络,我们无不是在“饮水思源”“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中华民族永不停歇的脚步。在我看来,“乡土”就是我们的“水源”,其文化意义就在于此。

陈继《依托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策略》研究方案

《依托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策略》 研究方案 内乡县夏馆初中课题组 陈继李会仙刘烽吴永丽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缘起 本课题组的《依托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策略研究》课题,是南阳市教科所“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编号为JKGHB--1063,我们选择并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作文课“不愿上”“没啥上”“不会上”是困扰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不愿写”“没啥写”“不会写”是大多学生的真实写照。有人形容我们学生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然而,是什么导致如此呢?作文教学的出路又在何方?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对作文教学缺乏兴趣,作文素材匮乏,不能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写作,致使写人、记事、抒情,摹物、言志等多有不切合实际,内容虚假空洞;教师指导作文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作文教学缺乏活力。“丰富的作文内容”成了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 (1)《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教育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往往会沉浸于课堂学习、电视、网络等之中,而忽视身边的文化资源,对乡土文化资源或视而不见,或嗤之以鼻。 (2)学生写作选材现状: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这些素材看似不少,但在学生写作的几年里大多用过,而且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历和感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雷同作文比比皆是,学生难以写出新意。 (3)我们的家乡夏馆镇,地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八百里伏牛山腹地,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既有宝天曼、桃花源、天心洞、古檀沟等自然风光,又有“宝天曼”名字的神奇传言、“姑娘楼”的动人故事、“御葬沟”的悲情传说、可歌可泣的“化石尖传奇”、令人神往的“跑马岭怀古”、诚信为上的“鸿雁捎书”、彰显善良的“山萸肉与雷劈崖”……还有山萸肉、野山药、野天麻、金柴等珍贵药材,还有山拳菜、香

写作与乡土文化

写作与乡土文化 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作文一直是广大师生都非常头痛的问题。学生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 树人。” 多年来,农村中学写作教学始终不能跨上一个新台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师生普遍认为:城里人视野开阔、见识宽广,所以有东西可写;农村人生活狭窄、少见世面,所以无材可选、无话可说。毫无疑问,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写作,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都生存于社会。无论城市与农村,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雕塑大师罗丹已经告诉我们,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农村的天地更广阔。 任何地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人们称之为乡土文化或地域文化,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地域范围内的古今人物、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俗风情、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没有农村,就没有博大丰富的中国乡土文化。我们要做的便是尽量去挖掘、去发现乡土资源,使之充分为我们的农村语文写作教学服务。 在我国,有着大批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另辟蹊径,从

小小村落、绿树成荫、泥棚茅舍、大漠孤烟、莲动渔舟等,开掘出乡土文学的一席之地。如:孙犁写冀中,赵树理写晋东南,沈从文写湘西,鲁迅写江南水乡……如果这些作家不是植根家乡、魂系故土,又怎能写出像《边城》、《运河的浆声》、《呼兰河传》、《李有才板话》、《荷花淀》、《故乡》、《社戏》等优美的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作品?正因为他们熟悉家乡人民的感情、心理、愿望、语言、风土人情等,才能用清新的文字深刻挖掘出家乡人民的精神品格和乡村特有的文 化(《读根植香山,材益天下有感》)。在农村中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向这些作家学习,以他们为榜样,用慧眼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真正植根农村,用五彩神笔绘出乡村民情之美和田园之美。 那么,应如何具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写作的素材呢? 一、仔细观察乡村特有自然风貌 毫不夸张的说,乡村是一个天然大花园。它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乡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不经雕饰,富有天然之趣;乡村的花鸟虫鱼的灵性,河流小溪的柔情等,这些都是入文之物。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用心感受,便能写出优美淳朴、富有乡土特色的文章。峻青对雪后美景的观察,写出了描绘美好乡村雪景的《瑞雪图》;朱自清以对春山、春水、春雨、春日等的观察和对春天生活特

关注乡土文化 丰富地方课教学资源

关注乡土文化丰富地方课教学资源 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尝试提出了地方课教学应该融入乡土文化教育,丰富地方课课程资源;阐述了如何挖掘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标签:地方课程资源乡土文化德育教育 迪格尔的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北大钱理群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由此可见,乡土教育已然势在必行。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增设地方课程,我校学生使用的地方课教材就含有一套吉林省统编的乡土教材——《家乡》,这是一套以吉林省地域环境、特色产业和魅力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教育目的的教材。使用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关注《家乡》这一课程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发掘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发掘德育内涵 我们学校在使用《家乡》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调查、整理、介绍乡土文化,积极探索乡土教育的新渠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发掘出很多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辽源,虽然开发的年代较晚,但自然景观和近代史迹较多,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景观比较丰富,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0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东辽河源头碑亭、寿山、龟山、龙首山公园、南照山公园、杨木湖度假区、八一湖旅游区、石驿古栈道、东丰皇家鹿苑、东丰拉拉河六道沟水库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 1.采访积年老人 调查的内容有:本镇的镇名,村名、山名、河名、桥名的来历;调查本地的

乡土文化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在多年前,韩国崔溥后裔在我乡越溪小学校园内建起了“崔溥漂海纪念碑,”学校参与了这次揭碑仪式。后来,宁海人民政府与韩国崔溥后裔进行了多次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乡学校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崔溥漂海的事迹,在师生间广为流传,人们深深地为崔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崔溥身上体现了我国的儒家思想,所以研究崔溥,学习崔溥的品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在“缅怀崔溥”的征文活动中,情绪高涨,写了许多情真意切的文章,我们展出了部分师生的优秀习作,受到各界人士和当地群众的好评。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感受到家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能量,值得很好地挖掘和利用。一、地方文化的教育优势地方文化的教育优势突出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教育主题的多样性上。地方文化的巨大教育能量首先来自于地方文化的区域的地方性,它与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是其它教育资源所不曾具有的;地方文化范围宽泛,越溪乡的地方文化教育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崔溥漂海这一事件。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包括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事物等;地方文化蕴含的教育主题具有多元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这对教师人格的全面提升,陶冶他们的情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地方文化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优化教育环境来看,地方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渗透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染教育教师,来全面塑造教师。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工会结合学校进行《挖掘乡土文化新资源开创师德建设新途径》这一课题研究,以期探索师德建设的新途径。二、研究的意义(一)理论价值文化是指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累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所系,它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每处一个地方,都有地方所特有的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人们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生长点,研究如何开展地方文化教育,这对各校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它是采用综合活动的教育形式进行的,强调实践,在实践中加以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它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是富于创造性教育形式。把握新的课程理念,探索地方文化教育新模式,是富有开拓性意义的。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现状来看,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学,轻师德”的现象。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尽人意。开展地方文化教育,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注入了新活力。这种教育形式不仅在于内容的扩展,更是改变了以往空洞说教,强加灌输的德育方法,让教师参与搜集,经历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一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相对于以往来说,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实践价值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切向分数看的现象。分数成了衡量学校发展的唯一尺度,分数也成了教师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学校很少关心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精神上的滋养。导致教师面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恶性循环。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教师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不仅能陶冶教师的情操,丰富教师的情感,也有利于教师的文化积淀的加深,特别是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更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能力。二、研究的设计(一)课题的涵义和理论依据 1、课题涵义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地方所创造、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精神财富,包括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即包括

关于村落乡土文化资源中的传统体育研究

关于乡土文化中的传统体育研究 作者西风 论文关键词:村落传统体育;乡土资源;社会价值 论文摘要:通过对东南沿海一个侨乡村落中具有百年历史武馆的实地调查,探析村落传统体育的内涵、特征、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等问题。村落传统体育是在农耕文化传统背景下,由村落民众共同创造的一种村落乡土文化资源形态,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聚群(族)性、草根性、规约性等特征。村落传统体育在历史上曾发挥整合村落秩序、教化村民、娱乐、凝聚民众以及社区认同等社会价值;新时期的村落传统体育,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将在承传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资源、提高国民整体的体质健康、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2004年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5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启动申报工作,全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热潮,由此带动了村落传统体育的复兴。村落传统体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表现为村落生活的“附属物”,譬如民俗活动中的娱乐、祭祀、庙会、庆典等,与村落传统习俗生活混为一体,因而长期得不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对它的研究一度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借助当前非物质文化热潮流,村落传统体育也开始引起社会体育学术界的关注,近两年来对村落传统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农村体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村落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在传承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村落传统体育是村落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村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甚至可以成为村落认同和识别的标记。那么,村落传统体育在村落社会历史发展中曾发挥了什么社会功能?在当今以奥林匹克体育理念为主导的现代体育世界里,村落传统体育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又能发挥什么作用?本文拟以村落为视角,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福建厦门侨乡新垵村落百年武术馆“新江武术馆”的调查研究,探讨村落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问题。 一、村落传统体育的内涵 村落传统体育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于农村自然的经济地理空间聚落,发展于周而复始民俗活动的文化空间中,以娱乐、休闲、健康为目的,由村民世代实践相承至今的非生产劳动性身体运动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育习俗。它是村落群体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方式,是在村落历史长河中沿袭、继承、发展和变化的;它对维系村落社会的文化传统、凝聚村落共同体的认同、促进村落群体的团结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乡土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将乡土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摘要: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这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学校德育、美育、文学艺术欣赏来说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乡土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把民族民间艺术融入课堂,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土深厚、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底蕴,达到初具欣赏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加强德育素养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学艺术;传统文化;非物质文 、美术篇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 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等,学习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整合资源。就学校教育来说,不要只图追求所谓“高大 上”艺术层次为目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因材施教才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艺术教学内容的范畴不能局限于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既然实施新

课改,就要灵活、科学变通教学观念。挖掘本土特色文化, 多渠道搜集素材,全方位整合资源,编成校本教材融入到教 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浓浓民族风味,下、实的习俗,更加贴 近生活。就我在以往教学中亲身体会,如果单一地灌输固定教材理论知识,这种周而复始教学模式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排斥心里和厌学状态。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我充 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将平时搜集的素材系统归类、整 合后融入到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情趣。这对于本土非物质 文化保护和学校德育、美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乡土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各个民族、各个地域有着不同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存在 大的差异,所以中国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寓意深邃、内涵深厚,自成体系。如把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去,就能丰富使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理念更新并不是一味去追赶潮流而彻底抛去古老 的、经典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地方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 理解、学习掌握民族传统基础知识,是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和发展的关注,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让它世世代代源源不断传存延伸。 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教育教学是 不可缺少的环节。就艺术教育来说,地方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一堂好的艺术欣赏课,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并且感受到艺术无限的魅力。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一边展示图片、视频给学生欣赏,一边以导游的身份作解说,引领他们的视野进入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场境、美丽的大自然以及纯朴人文景观之中,结合乡土特色资源(文物古迹、山水田园,民风习俗)展现在眼前,多彩的风情,纯朴的习俗,一幕幕如身临其境的画面让他们产生激情,感到舒心、欢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