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教家风

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教家风

2015-03-17 08:53求是

字号:

核心提示:领导干部家庭建设,应当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入手,把搞好家教家风作为“三严三实”的一个“修炼所”、“检验场”,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处理公与私、小家与大家、个人与群众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治家的根本遵循。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同志对家庭建设问题的生动论述,既亲切温暖又发人深省。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认识到自己的家风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带头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和万事兴。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养育出人格健全的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繁荣发展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领导干部的家庭,更是这样。

从大量揭露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几千年封建的“官本位”、“封妻荫子”的陈腐观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丑陋规则,使腐败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家庭中打开了缺口。“枕边风”、“膝下风”,“贪内助”、“纨绔子”,一人当官“全家腐”。有的主政一方,老婆孩子经商办企业,包揽工程、批发项目,套取巨额利益;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家人跟着一起发大财。这种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发财的家族式腐败,带坏了官场风气,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党和政府形象,最终也毁坏了整个家庭、家族。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遗子黄金满筐,不如一经。”注重礼义、诗书传家是中国古代治家的好传统。美好的家庭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诸葛亮教诲儿子修身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祖孙三代被后人誉为“三世忠贞”。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犯脏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积德之家,必无灾殃。”对子女的真正关爱是树德育人,留下家人受用不尽、社会皆得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

更重要的是,家教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周恩来同志进城后亲自制定包括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不舍。焦裕禄同志不准孩子“看白戏”,把票款如数送给戏院,又建议县委做出“十不准”的规定,至今传为佳话。良好的家教家风,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最能从家教家风这个侧面反

映出来。领导干部也有自己的家庭,也要关爱家人,这是人之常情。但以什么理念、态度、方式关爱,却大有学问。共产党人的家庭亲情,一定要摆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之下;领导干部对家庭利益的追求,一定要在遵纪守法、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底线与境界中获取。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修身是最基本的前提。今天领导干部家庭建设,也应当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入手,把搞好家教家风作为“三严三实”的一个“修炼所”、“检验场”,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处理公与私、小家与大家、个人与群众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治家的根本遵循。

本文关键词:蒋金锵领导干部家教家风

相关阅读

?摆正位置领导干部要做好人民“公仆”2015-04-14

?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2015-04-14

?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行使权力2015-04-14

?从严治吏谨防制度成为“稻草人”2015-04-14

?别让廉洁成为海市蜃楼2015-04-14

?领导干部要强化问题意识2015-04-14

?李智勇: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要做践行“三严三实”的表率2015-04-13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2015-04-13

?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素养2015-04-10

?更关心领导干部“报家底”之后2015-04-10

山西晋城:以核心价值观孕育“当代家风”

2014-09-19 13:58光明日报

字号:

核心提示:目前,老人宣扬家风,父母示范家风,夫妻掌舵家风,子女继承家风,孙辈顺受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在太行老区的千家万户传递着,让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爱国爱家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和睦乡亲。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遵纪守法诚信为本。”日前,记者来到山西晋城五中教师郭象璧的家里,看到他为自家和44户亲戚定的家规家训。一个个典故、一首首儿歌、一块块门匾、一副副对联、一封封家书,晋城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家教,有上万名“五老”牵着10万多个家庭,以“点点入地”的方式,催进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晋城市关工委编辑的《百花朝阳》一书,收集了全市101名美德少年的事迹,引领青少年学好人、做好事。今年5月以来,夏匠村的“教子有方,育子成才”家庭教育展览室格外热闹,引领四面八方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慕名前来。蒿峪村退休老干部冯晓编写出“24孝与24不孝”,把百姓身边大家公认的孝子贤孙的人和事与忤逆不孝的反面典型编在一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高平市东城办事处

店上村老教师王海珍,把身边的孝顺儿媳编写成诗歌、快板、顺口溜,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沁水县端氏镇高庄村老支书王忠义自学绘画,以漫画手法宣传焦裕禄、刘胡兰、雷锋等英模,深受老百姓喜爱。此外,还有孙战平的家书、秦忠贵的家训、郑振虎的家规等“五老”新家风家教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千千万万个“家风”。

目前,老人宣扬家风,父母示范家风,夫妻掌舵家风,子女继承家风,孙辈顺受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在太行老区的千家万户传递着,让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