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壮志未酬的句子

蜀相壮志未酬的句子

蜀相壮志未酬的句子:

1. 诸葛亮是蜀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怀揣着为国家复兴、统一天下的壮志,但未能实现。

2.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地区的战役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谋和军事才能,然而他没有机会将这种才能发挥到最大。

3. 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战役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的壮志未能得到完全实现,因为他未能击败曹操,统一天下。

4.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巧妙地利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但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未能将曹操赶出中原。

5. 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后,担任丞相,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然而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在刘备逝世后不久也辞世了。

6. 诸葛亮在五丈原之战中,尽管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但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未能击败曹操,统一天下。

7. 诸葛亮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以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成功地保卫了蜀国的疆土,但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未能攻占曹魏的都城洛阳。

8. 诸葛亮在临终前,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可见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未能将国家统一、复兴。

9. 诸葛亮在蜀国丞相任上,尽心尽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然而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未能将蜀国发展成为一个

强大的国家。

10. 诸葛亮虽然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但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完成他的理想。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赏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赏析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而且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千百年来,有不少颂扬诸葛亮的诗篇,但最脍炙人口、激动人心的要算这一篇。 诗的题目叫“蜀相”,“蜀相”就是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为“蜀相”。但诗以“蜀相”为题,却不是单纯的历史纪录,而是寄托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高敬意。 《蜀相》这首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的春天,就是公元760年杜甫初到成都时访诸葛亮庙时所作。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已经完全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持续了五年还没有平定下来,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在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正如杜甫描写的那样:“六合人烟稀”,“园庐但蒿藜”。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所以当他来到诸葛亮庙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这也许就是诗人自己说的“情在强诗篇”吧。 很明显,这首诗的主题就是歌颂诸葛亮。杜甫入蜀以后,思想上有一个很突出的变化,那就是他不再“自比稷与契”,而向往于诸葛亮。他写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并公然说:“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意思就是说,他殷切期望的是吕尚、诸葛亮这类英雄人物,再也不梦想周公和孔子了。这首《蜀相》诗,便正是他“凄其望吕葛”的具体表现。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段:上四句写丞相祠堂,下四句写丞相本人。但这两段,并不是可以分开的两截。因为在对丞相祠堂的描写中,已暗含丞相其人在内。 开头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丞相祠堂,就是现在的“武侯祠”,在成都城南约二里,现在已经辟为“南郊公园”。武侯,是武乡侯的简称。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值得注意的,是“何处寻”的“寻”字,它饱含着诗人杜甫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因织锦业发达,汉朝曾设有锦官来管理,所以后来又把成都称为锦官城。有时为了适应诗句的需要,也简称为“锦城”,如杜诗“锦城丝管日纷纷”。“柏森森”三字也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因为这森森的高大茂密的柏树,不只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而且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杜甫在夔州时写有一首《古柏行》的诗,专门描写孔明庙前的一棵老柏树。其中有这么两句:“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不言而喻,成都的丞相祠堂之所以能出现“柏森森”的景象,同样也是由于“人爱惜”的缘故。联系到古老的《诗经》里那首《甘棠》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意是说,老百姓出于对召伯的爱戴,竟然连他曾经休息过的那棵甘棠树,都不忍砍伐,因而长得茂盛。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知道:凡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三四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进而描写祠堂内的景物。但描写景物的目的,却是为了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心情。表面上是写景,骨子里却是抒情。关键在于“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字。由于自己心目中所景仰的人已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全 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 《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文解释】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词语解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古诗中表达壮志未酬愤懑的句子

古诗中表达壮志未酬愤懑的句子 1. 求一些诗句,表达壮志未酬踌躇满志的那种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十自叙李鸿章 其一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久愧蓬莱仙导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其二 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入都十首 其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2. 表现诗人壮志未酬情感的诗 壮志未酬古诗词名句登高(登楼,登台)怀远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似大概有“泪”“涕”“发白”“失望”等字词的均可归为此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杜甫的《蜀相》一诗中有两个哀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把吴钩看

《蜀相》《登岳阳楼》

【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bǎi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 【注释】: 蜀相:指诸葛亮。锦官城:成都。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地。 频烦:犹“频繁”,多次。开:开创。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出师:出兵。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主旨】: 写诸葛亮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由惋惜写出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原文】: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sì流。 【注释】: 坼:分裂。乾坤:日、月。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凭轩:靠着窗户。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主旨】: 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 子

高中选修上册人教版古诗文情景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蜀相》中抒发了诸葛亮及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归园田居》中写出陶渊明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生活的两个对偶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论语》中强调将“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论语》中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论语》中提倡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美德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9、《论语》中强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论语》中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论语》中提倡选择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参照别人缺点以改正自己的语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论语》中借松柏的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凡是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身体、内心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蜀相》古诗鉴赏

《蜀相》古诗鉴赏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词句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鉴赏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

蜀相 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蜀相》赏析题 译文: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答: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答:自和空最好。“自”的意思是独自,写出了碧草茂盛,独自展现春色的景象,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也少有游人。“空”的意思是徒劳,写出了黄鹂婉转,空作好音,无人欣赏的景象。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物是人非的景象,丰富了颔联的含意,表现作者无限的感伤和凄凉之情。 3.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答: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另一方面对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的解嘲、宽慰。 4.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答:对诸葛亮非凡才干和功业的追思、仰慕、钦敬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自己才困时艰、功业未就的深沉感。 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答:不能。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 6.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 答: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 7. 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2)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8.此诗写诗人在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不是“武侯祠”,为什么? 答:因为此诗意在写人而不在写祠。本诗所写的正是诸葛亮作为要“相”的功业以及由此引发的作者的感慨。 9.“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空”包含哪些含义? 答:①表明诗人无心倾听。②表明武侯功业已被后人遗忘。③含有黄鹂不理解人事变迁和朝代更替之意。 10.“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答: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 11.选择题。 (1)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2)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D) A.《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自春色”、“空好音”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空”可以解释为“自”。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即《隆中对》中所说天下大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及辅佐刘禅守业治国。 D.“长使英雄泪满襟”,指作者杜甫常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垂泪。

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词句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理解性默写汇编

《蜀相》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1、《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为全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2、《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写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 3、《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写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4、《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5、《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一句暗示出蜀人对丞相诸葛亮的敬爱。 6、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 7、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奠定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基础。 8、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的气氛。 9、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蜀相》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的句子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0、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11、诗人在《蜀相》一诗中首先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传达出自己游览圣地的感叹。 12、《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13、《蜀相》中,“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是诗眼句。

高考必背古诗词曲40首:14《蜀相》理解性默写

高考必背古诗词曲40首 14.《蜀相》理解性默写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3.《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诗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 4.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奠定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基础。 5.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6.诗人在《蜀相》一诗中首先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传达出自己游览圣地的感叹。 7.《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8.《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表达对诸葛亮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9.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蜀相》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的句子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0.《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诗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1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有“自”和“空”,可知这里人很少来,而且诸葛武侯成为当年的丰功伟绩已成为过去。 13.《蜀相》是歌咏诸葛亮,《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14.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杜甫《蜀相》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精)

杜甫《蜀相》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精)

一、诗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三、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四、赏析 《蜀相》是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精品蜀相知识点回顾及常考题考生必备

精品蜀相知识点回顾及常考题考生必备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蜀相有深刻记忆。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注解: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 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蜀相常考题及答案 问题探究 1、诗歌中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有何作用?对翠柏的描写,又有何作用? 答:最传神的是"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它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古诗文阅读】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意思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意思翻译赏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⑴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⑵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4分) (5)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⑴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⑵“自”和“空”最好。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⑶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4)不能。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2分)“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2分)

(5).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2分)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2分) 6. (1分)作为律诗,本诗用字精当,韵律和谐,就对仗而言,第二联最为工整。 7. (3分)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 的风格。 8. (4分)“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8、(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2)“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 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9、蜀相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答: 环境描写,总领全篇,从远观的角度由全貌着笔作概括叙写,自为问答,诗人以近乎 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 10、《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 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 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 强烈。 11、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 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⑴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⑵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4分) (5)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⑴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⑵自和空最好。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⑶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4)不能。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2分)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2分)(5).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2分)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2分) 相关阅读练习一 6. (1分)作为律诗,本诗用字精当,韵律和谐,就对仗而言,第二联最为工整。 7. (3分)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2023高二语文《蜀相》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蜀相》理解性默写练习 1.(2022·新高考Ⅱ卷)杜甫《蜀相》中“?”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2.杜甫《蜀相》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3.杜甫《蜀相》中“,”两句高度概括、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业。 4.杜甫《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的诗句是“ ,”。 5.杜甫《蜀相》中“”一句写到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一句写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6.杜甫《蜀相》中“,”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7.杜甫《蜀相》中“,”两句,视听结合,静动相衬,表现出武侯祠虽春意盎然却寂寥冷清的环境特点。 8.杜甫《蜀相》中“”一句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一句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9.杜甫《蜀相》的尾联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才令人扼腕叹息,才“”。 10.杜甫《蜀相》中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感伤之

情和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是“,”。 11.杜甫《蜀相》中“?”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怀情谊,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 12.后代的爱国志士吟诵杜甫的《蜀相》时,会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二句时,不禁也会黯然泪下。 13.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14.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杜甫《蜀相》的首联亦是如此,“?”两句,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15.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16.杜甫《蜀相》中“,”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诗人看眼前景,思祠中人,想到自己遭逢乱世,却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匡扶救国,心中更是涌起无限的落寞与感伤! 17.杜甫《蜀相》中“,”两句,概括了诸葛亮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等英雄事迹。 18.杜甫《蜀相》中“?”一句,表明到武侯祠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一句,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蜀相中饱含杜甫追慕诸葛亮的句子

蜀相中饱含杜甫追慕诸葛亮的句子 (实用版) 目录 1.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 2.蜀相中富含的诸葛亮元素 3.诸葛亮与杜甫的联系 4.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杜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赞美。其中,《蜀相》一诗中饱含了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之情。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的一生都在为蜀汉的繁荣发展而努力。杜甫对诸葛亮的才华和贡献非常敬佩,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及诸葛亮,以此表达他对这位前辈的仰慕之情。 在《蜀相》一诗中,杜甫通过对诸葛亮的描述,展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诗中提到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描 绘了诸葛亮为国家民生担忧、为国家尽忠的情景。这不仅赞扬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也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深深敬仰。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诸葛亮的文学才华,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通过 对诸葛亮一生壮志未酬的描绘,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文才武略的钦佩之情。 蜀相中富含的诸葛亮元素,不仅仅是对诸葛亮的赞美,更体现了杜甫对诸葛亮所代表的蜀汉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诸葛亮不仅是蜀汉的丞相,更是蜀汉文化的象征,他的一生都在为蜀汉的繁荣发展而努力,他的精神和品质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蜀汉文化之中。杜甫在《蜀相》一诗中,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蜀汉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诸葛亮与杜甫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却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忠诚于国家、致力于国家发展的人,他们的一生都在为

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因此,他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精神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总的来说,杜甫的《蜀相》一诗,饱含了他对诸葛亮的追慕之情,展现了诸葛亮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更体现了他对蜀汉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赏析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赏析 《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文解释】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词语解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