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及过程:

1.看图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教师介绍厦门。教师展示有关于厦门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厦门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厦门的特色食物

3,厦门的名胜古迹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厦门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上一节课布置大家回去问问家长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你们完成了没有

我们现在先进行新课的学习,然后再检查这一项作业。

1、学习四川的内容。

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2、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3、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4、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

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

三.学习地形图。

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

地形图有什么用呢 (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

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

五、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本16~17页的内容,并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幅统计图表示什么

1.探究活动:认识统计图。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讲授统计图所传达的思想。

如: 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那里最多的呢降雨量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在那里年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呢?

3.问题讨论:为什么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适当指导。)

4.了解不同温度地区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师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民族分布图。

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知道!56个!)他们分别住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吗(沉默。)好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56个民族的人民到底住在什么地方。

1.怎样看民族分布图。

2.先学会念这56个民族的名字,然后再学习怎样去看民族分布图。

3.小游戏:给民族找家。

同桌之间互相给对方出题,找找不同民族的主要聚集在那里,巩固看民族分布图这个知识点。

4.知识拓展。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做做我的家乡手册

教学目标:

1.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2.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家乡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一项总结,就是做一个家乡手册。上一节课我已经布置任务了,你们的工具都带齐了没有 (齐了!)

1.制作家乡手册。

学生按组(上一节课已经分好的)进行制作。教师随堂巡视,并给与适当的指导。

2小结并个布置任务。

小结课堂制作的情况,表扬合作的好的小组。

(估计一节课的时间制作这个手册可能有点困难)交代学生这个作业什么时候完成上交。

3.展示一下劳动成果。

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家乡手册,并与同学交流制作家乡手册的心得。教师给与适当的评价。

给做得最好的三个小组发奖,并表扬合作的较好的小组。

总结,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家乡的故事

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

1.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

2.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3.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

4.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

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以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教学目标:

l.了解学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2.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学校的感情。

3.通过学校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附小上学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这四年里,你们有没有发现学校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举手回答。)

1.了解学校的变化。

结合同学所说的内容,了解学校的变化。从的操场,校门口,教学楼,体育设施等的变化来说明学校的变化。

2.介绍学校的变化。

简单介绍学校从过去私塾到现在现代化学校的变化过程,从而了解学校,社会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学习制作年表。

知道什么是年表,它有什么用处。学习年表的制作。

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认识过去的生活用品,了解过去的生活。

2.认识简单的事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请先阅读书本32页的内容,看看这些东西你都认识那些,他们有什么作用

1.小讨论。

下面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图上这些东西的作用。

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这些生活用品的作用和用法,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介绍。

2.展示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及简单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活。

(幻灯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并和现在的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比较。)

同学们,这些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是了不起的发明和创造;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

3.学习制作年表。

先学习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是什么东西(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了什么(不同的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4.把书本的年表补充完整。

课后作业。

制作一个简单的年表。

2.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的重要课外读物。

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3.知道滚铁环,抛石子等过去的游戏。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37页,这些都是什么啊 (小人书!)

对了,这些就是过去的孩子们最最喜爱的小人书了。我今天来了解一下过去的孩子们都看些什么书,玩些什么游戏。

1.阅览小人书。

每个同学发一本小人书,让他们感受一下小人书的魅力。

2.说说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过去的小人书,你们觉得它们跟我们今天的少儿读物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简单小结。

介绍滚铁环,抛石子等游戏,并展示这些游戏的用具,为下节课的室外体验课作准备。

课后作业。

回家问问父母,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玩玩过去的游戏

教学目标:

1.体验过去的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

2.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的生活的变化。

3.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我们这一节课是课外体验课,上一节课老师已经介绍了这些过去的游戏是怎么玩,今天我们就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游戏。

学生排队到操场进行体验活动。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要参与的游戏项目。鼓励学生多尝试各种游戏。

集合并布置课后作业。

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点关于今天参与游戏的心得,感想。字数不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今非昔比的厨房

教学目标:

1.谈谈玩过去游戏的感受,通过现在和过去游戏的对比,了解社会的变化。

2.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知道厨房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进步。

3.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去玩了过去的游戏,今天我请就请你们说说感受。那位同学先来

同学交流感受。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1.学习今非昔比的厨房。

2.同学们请先观察书本42~43页的图片,看看他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3.教师逐一提问:过去的厨房时什么样子里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放这些东西呢现在的厨房有些什么这些东西有些什么好处……

总结。

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课堂小结。

3,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残旧家乡有关的历史。

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我相信同学们回家一定问了你们家乡的名称的由来了,现在老师先来讲一个关于厦门名字的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一个介绍家乡的模式。)

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介绍他家乡的名称的由来。(可以是家乡名字的由来,也可以是某座山某条河等的名字的由来。)

集体评价上来向大家介绍家乡名称的"小老师",表扬,奖励做的好的学生。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水的故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家乡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位同学能说说水都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举手

回答。)

1.介绍水在各个领域的用途。

2.通过影片和网页介绍水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作用。

3.了解家乡人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46~47页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家乡人取水方式有什么发展变化。(学生阅读和回答取水方式的发展变化。)

4.讨论: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珍贵了呢

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观察,阅读48页的内容,并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发言。教师作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水的故事(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危害。

2.了解家乡人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强化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和态度。

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活动和过程:

导入。

家乡水不断地在变化,从过去人们挑水喝,到现在开龙头就有自来水喝等等。这些变化中,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变化,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49~53页的内容,并请思考,家乡水的发展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1.水的故事的变化。

看完书了,我们现在来看看家乡水的发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学生举手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的肯定。

看看家乡水坏的变化。

2.了解水污染。

(观看有关水污染的视频。)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内容,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结合影片讲解水污染对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3.水的浪费。举身边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如,洗手的时候浪费的水,一个人浪费一杯,那么一个班就浪费40杯,一个学校就浪费1000多杯,……如此类推,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浪费水一点水的话,很多人就会浪费很多很多。)

4.看看家乡水好的变化。

知道水库,污水处理厂,排污通道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观看节约用水的flash。

观看flash《一杯水的故事》,知道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一杯水的用处其实是很大的。由此片向学生传道节约用水的信息。

课堂小结。

三、家乡,我为你骄傲

1.从家乡看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人的智慧——丝绸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乡丝绸的了解,体会家乡人的智慧,感受中华丝绸文化的博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关于丝绸的古诗,了解过去人们的艰苦生活,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活动和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一段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但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又那些发明创造,文物古迹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吗 (学生集体回答:四大发明,长城,陶瓷……)

1.丝绸的故事。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方面知道的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让中国人骄傲的文明的其中一个;中国的丝绸。

2.讲一个关于过去邦国想娶中国的公主主要是想取得中国的种桑养蚕的技术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3.介绍丝绸之路。

展示丝绸之路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知道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就把中国的丝绸带向世界,把中国人的智慧向世界展示。

4.了解各个不同年代的丝绸的不同样式。

不同时代的丝绸蕴含了该时代的特色。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丝绸的样式,并让他们了解到,丝绸不仅是一种纺织品,它同样是一种文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的变化。

5.丝绸是珍贵的。

知道丝绸的大概制作过程,从中了解丝绸珍贵的原因。

6.了解有关丝绸的古诗。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人的智慧——中医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医,中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增强学生对中国本土产生的医学体系——

中医的认识,并引以为豪。

2.学会制作家乡名人简历,为家乡的名人感到骄傲。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让中国人骄傲的丝绸,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让中国人骄傲的——中医。我们平时的生活也有不少的地方接触到中医,你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与中医打过交道 (学生举手回答。)

1.介绍中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中医起源在哪里呢为什么人们这么信赖中医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中医的一些内容。(视频:中医)

中医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知道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能够给人们治病。

2.介绍中医的名家。(利用互联网进行该项活动。)

同学们,你们认识华佗吗 (认识!)你们还认识那个出名的中医药学家呢 (李时珍)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位伟大的医学家,再看看中国其他出色的中医学家。

介绍华佗:华佗开颅的想法,给关羽开刀疗伤的故事,华佗的"五禽戏"。

介绍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该部分视频:本草纲目)

布置作业。

课后:家乡名人手册的完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人的智慧——陶瓷篇

教学目标:

1.了解陶瓷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知道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制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活动与过程:

检查上节课所布置得作业。

导入。

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的两个伟大的文化——丝绸和中医有一定的了解了,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陶瓷。

陶瓷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陶瓷制品。(学生举手回答。)

1.介绍陶瓷,陶艺,各朝特色陶瓷制品。

通过中国科普网介绍陶瓷,使学生对陶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知道陶瓷是中国人的骄傲,陶瓷是外界认识中国人一个途径。

2.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陶瓷工艺品绚烂夺目,它的制作过程是很精细的,通过对陶瓷的烧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明白陶瓷制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会珍惜瓷器,尊重制陶工人,尊重劳动。该部分通过图片展

示和动画完成教学。

3.现代陶瓷的介绍。

介绍现代陶瓷工艺品,生活用品,现代陶瓷的制作,并让学生知道,现代陶瓷技术是在传统陶瓷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进步离不开传统。该部分通过图片展示说明。

小结。

传统的陶瓷制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它给人类带来了精美的作品。

现代陶艺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有了更好的技术去制作,创造;它的大量生产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文化瑰宝(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瑰宝:故宫,兵马俑,释迦塔,唐三彩和三星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这个话题。请大家翻开书本64页,看一下这一课我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阅读。)

1.故宫。

问问去过故宫的同学,让他们讲解一下故宫给他留下的印象。

2.播放关于故宫的影片,使学生对故宫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针对故宫的历史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并提到故宫作为中国过去的一个建筑群留在了人们的身边。

3.兵马俑。

观看兵马俑的录像和图片,并让学生讲讲他的感受,教师对兵马俑的来历简单介绍。

4.释迦塔。

5.唐三彩。

观看影片后让同学讲讲唐三彩的特点,以及他所代表的唐朝的特点;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

6.三星堆。

利用网络资源介绍三星堆,观看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图片,使学生对三星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文化瑰宝(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了解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去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继续去看看老祖宗给我

们留下来的宝贝。

1.了解长城。

观看长城的有关图片和影片,直观的了解长城。

2.同学讲讲关于长城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

3.了解敦煌和莫高窟,了解龙门石窟,领略中国艺术的美。

方式:观看图片和影片。

4.介绍颐和园,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

5.了解天坛。

小结。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为这些震惊中外的奇迹骄傲吧!

2,扎根家乡的传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乡音乡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3.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厦门的了解。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这个我们知道。而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民歌,山歌,乐器等,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看看不同地区的人民,他们不同的乡音乡情。欣赏不同地方的特色歌谣,感受不同方言所带来的不同歌声。

1.先欣赏的是陕甘宁地区特有的山歌:花儿。在欣赏之前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花儿。

2.接着欣赏广东的客家山歌。

3.最后听一下广州一带的一首童谣《月光光》。

4.欣赏不同民族的乐器。

简单介绍以下乐器,并对它们的演奏进行欣赏。

唢呐。二,马头琴。三,二胡。四,琵琶。

5.欣赏不同地方的地方剧。

观看变脸的图片,简单介绍变脸。

观看京剧片断。

观看粤剧片断。

6.了解民间传统艺术。

7.欣赏泥人,糖人,布艺娃娃(老虎鞋等),剪纸等民间艺术。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乡风乡俗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感受中华文明中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碰巧是圣诞节前夕。)同学们,明天是什么节日 (圣诞节!)对,明天是圣诞节,是很多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但这个是西方的节日,你们知道,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春节!)

对了,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春节期间,各个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样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的。

1.介绍春节。

从吃团年饭,贴挥春年画,门神,放鞭炮,元宵等介绍春节,并让学生说说他们家乡特有的春节传统。

2.说说清明,端午等传统中国节日的来历和特色活动。

主要以学生自己讲解为主,教师进行简单的指导和点评。

小结。

3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2.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3.能够在生活中自觉抵制和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4.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迷信或者是不健康的现象或者行为,那个同学能够举个例子呢可以是你亲眼所见的,也可以是你听别人说的。

简单讲解同学们说到的迷信,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迷信,不健康现行和行为呢

学生对刚才的问题进行小组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举手回答:这些迷信,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为了促进生活中的健康与文明,我们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主题一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 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3. 萌发反对战争、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走近历史 1、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95年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CAI出示战争孤儿图片)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人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二、历史回眸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页有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 3、也许这些抽象的文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课前同学们都根据自己小组的分工进行了资料搜集,相信在待会儿的小组汇报交流中,大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的历史材料中对这一次世界大战有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先在小组里交流,待会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 三、牢记历史,向往和平 1、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巨大灾难,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胜一浪,请看!(CAI播放背景音乐和图片) 3、总结: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复习题 1、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分别是:(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这些河流所在的区域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2、据考证,至少在(170万)年前,祖国大地上就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远古先民培植出了(粟)和(稻)。 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先帝就是(神农氏),他教人们制作了耕田农具,并亲自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并教人治病。黄帝就是(轩辕氏),他发明了(舟车)(桑蚕)(历法)(音律)(医药)等。 3、伶伦制定了(五音),还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埙)(笙)(鼓)(管)(弦)(钟)等八种乐器。(仓颉)经过苦心钻研和反复描绘,创造出了(文字)。 4、我所知道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些故事大多表现了祖先勇敢顽强,不畏艰难,大公无私的精神。 5、(公元纪年)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按照公元纪年法,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年代),以每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世纪)。 6、(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最早的风筝主要用于(军事活动),迄今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 7、中国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8、在纸的发明之前,人们经常用(竹木简)(绸布)(羊皮)书写。纸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它比xx早(1000)多年。

9、(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最早的印刷术是(雕板印刷),后来北宋时期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10、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是(司南),北宋时期出现了(罗盘),那时我国就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之后的(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远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11、(火药)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师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时偶然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借助火箭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行的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有(72)人最为著名,他首创了(私人讲学),他的弟子把他的谈话以及他与弟子间的问答,编成一部名为《论语》的书。这本书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13、孔子编定了《春秋》《诗经》《尚书》等书籍。孔子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他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14、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和(“兵书圣典”)。兵书中有“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 15、(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计算出了(圆周率)。一行是(唐代科学家),编写《大衍历》,测量出了世界上子午线长度。郭守敬是元代的(科学家),他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并编写了新历法《授时历》。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历经27年,编写完成了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人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16、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她位于世界的(东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 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 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1 5.总结。 家庭作业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数一数(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出示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如果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 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主题一:爱护集体荣誉 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搜集、了解所教班级内师生间、生生间互敬、互爱、互助的事例。 2.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开展尊敬和感谢老师的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张树安 西华园小学 2010年9月1日

目录 备课分工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表 全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第7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目录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1 9月1-3 认识更大的数 4 2 6-10 认识更大的数 4 3 13-17 线与角 4 4 20-24 线与角 4 5 27-30 乘法 4 6 10月6-8 乘法 4 7 11-15 图形的变换 4 8 18-22 除法 4 9 25-29 除法 4 10 11月1-5 除法 4 11 8-12 方向与位置 4 12 15-19 方向与位置 4 13 22-26 生活中的负数 4 14 29-12月3 统计 4 15 6-10 练习课 4 16 13-17 期末复习 4 17 20-24 期末复习 4 18 27-31 期末复习 4 19 1月3-7 考试 4 目录 全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及过程: 1.看图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教师介绍厦门。教师展示有关于厦门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厦门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厦门的特色食物 3,厦门的名胜古迹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厦门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上一节课布置大家回去问问家长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你们完成了没有 我们现在先进行新课的学习,然后再检查这一项作业。 1、学习四川的内容。 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2、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3、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4、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1.我长大了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34=()+() 36+()=64+() A +700=( ) +( )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 37+26+63、37+(26+63) 59+38+732和59+(38+732) 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 )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

千米? 三、小组展示 1.学生先汇报 A.口头列式:(88+104)+96 88+(104+96)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得出(88+104)+96=88+(104+96) 2.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3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如:(□+△)+○=□+(△+○) (2)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 四、练习 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 10+(20+30)+40 2.简便计算。 273+352+648 64+36+81+19 3.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 1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 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

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 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 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1 第二课时 2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5.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

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2、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 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一、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

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二、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三、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1. 萝卜的故事 课题: 1.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 2.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教学重、难点: 望。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 冲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是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组织学生阅 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不了读有关本课题的教材展示的是萝卜 解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七幅画书,通过的种植和收获 简单的介绍一下。” 讨论或谈话的方 式知道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活, 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第一幅图画是播 二、观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种。组织学生阅读有关 活动。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第二幅图画是间本课题的七幅画

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虎苗。书,通过讨论或谈 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吧。” 第三幅图画是除话的方式知道 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 三、体验正在生长的萝卜 - 1 - 与交流。培土帮助学生引发思 阅读课文. 第五幅图画是灌考,产生了解食物 阅读教科书中溉来源的愿望 第六幅图画是收 四、阅读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获. 讨论。概括出农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第七幅图画是获 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得了好收成以 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后,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遁“不违反时”的规律。 2. 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教学目标: 3.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或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准南则为橘”的道理。 4.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pdf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本册共包含三个单元:说说我们的社区生活、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三、教学目的任务: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 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 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五、主要措施: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 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基本需要。 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懂得了在自然条件下,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5、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蔬菜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是世界第一蔬菜大国,特别是大棚蔬菜面积已占到世界70%以上。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变得越来越硬,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也造成了危害。 6、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又逐渐学会了种植,然后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 7、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的进步。 8、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 9、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0多年前,秦国的李冰父子率众建造了都江堰。都江堰的建立,既有

利于排泄洪水,又有利于灌溉农田,由此形成了富饶的成都平原。都江堰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0、坎儿井用来保存和运送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供人们使用。 11、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科学种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12、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9),人口却占到了世界的(1/5)以上。 13、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也逐渐发展起来。 14、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15、我国的农历,是古代劳动者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动的规律编制出来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16、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7、农耕地区的主要食物是粮食和蔬菜,沿海地区喜欢吃各种水产品,在牧区,饮食以肉和奶为主。 18、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傣家人的竹筒饭,蒙古人的手扒肉,新疆人爱吃馕和羊肉;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主要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泰国树叶包制的饭团,韩国的石锅拌饭和泡菜。 19、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有24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柑橘等。 20、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土壤、阳光、水、肥料。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1、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是什么?(或:作为优秀班集体的成员应该怎样做?) 答: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2、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应该怎样做? 答:作为班集体的一员,要自觉遵守班集体的要求,学会自我约束;宽容对待别人,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3、怎样解决集体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同学之间遇到事情不能只想着自己,还应该多考虑集体的需要,要懂得通过协商,处理班集体中发生的事情,解决集体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这样集体会更加团结和谐,每个人也会变得更加成熟。 4、设计网页标识的原则: 答:网页标识应该能代表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反映本班的特点,而且还应设计得美观大方。 5、少先队队徽的象征意义:、 答:中国少先队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识。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6、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含义: 答: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层含义:一、象征着中国文化;二、红色是我国的代表色,还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三、表明中国北京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态;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体现着冲刺极限,创造辉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7、对待班集体,我们的约定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8、什么是候选人?由自己或别人提名,愿意参加、并接受投票选举的人,就是候选人。 9、班委会实行自主管理是怎样的管理? 答:班委会实行自主管理绝不是独断专行,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班干部说了算。要听取班主任的意见,倾听同学们的呼声,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10、人民代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1、我们国家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1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各项法律的依据)。 13(2000)多年前,(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14、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统一结束了战争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而安定的社会才能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15、秦始皇即位时,当时有哪几个与秦国并立的国家、? 答:齐、楚、燕、韩、赵、魏。 16、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公元前221年。 17、秦始皇的统一措施有哪些? 答:统一了货币、文字、车辙。 18、秦朝统一(15)年后就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汉朝)。 19、中国文化被称为(汉文化),文字被称为(汉字),中原地区的中国人被称为(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