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scq

对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scq
对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scq

对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第一章、计划生育国策的由来

(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第二章、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不能成立

(理论上是苍白的,实践中是苦涩的)

第三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废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章、计划生育国策的由来

马尔萨斯认为:由于一对夫妻在生育没有控制时不止生两个子女,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是缓慢和有限的,粮食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一个社会要避免粮食和人口关系的危机,只有抑制人口的增长。

马尔萨斯说: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随便假定世界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十万万罢,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6,7,8,9,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225年内,人口对生活资料即将成512对10之比,300年内,将成4096对13之比。2000年内,生产物虽有极大量的增加,差额亦会弄到几乎不可计算。”为此他认为人口增长会造成贫困和苦难

他关于人口按几何级增长的理论是幼稚的,人口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关于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的观点也是推测,没有预料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明。

现实充分表明马尔萨斯的设定并不科学。200多年来,世界人口从1800年的10亿人左右,发展到今天的70亿人口,人类很好地解决了生活资料问题,而且远比19世纪初人类生活水平高出许多

马寅初,回族,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国内计生集团的始祖,生育7个子女。他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他主张“每对夫妇生几个最合适?有人主张生3个。我认为2个就够了,男孩代替父亲,女孩代替母亲。”

理论依据(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马克思的人口观)

现实依据人类的发展使地球承受重负,资源、能源等正在不断被消耗掉。人口增长将使资源耗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要愈来愈大,而土地随着化肥的使用,有机质遭到破坏,土地贫瘠化、沙漠化,再加上耕地被占用,粮食来源将更加困难;人口增长使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直线上升,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被破坏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食物、更多能源、更多就业和受教育机会、更多社会保障,这已成为各国政府越来越沉重的社会责任。人口爆炸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现实依据: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少。“人口太多”、“人均资源不够”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理由,也是中国发展落后的原因。。由于几十年来从小学到大学、从乡村到社区的全方位计划生育宣传,“中国人口太多了”、“人口多是负担”、“中国的问题都是人口多造成的”、“少生孩子好”等观点深入到全国绝大多数人的思想之中,从小学生到老爷爷、从农夫到中央领导都认识到“人口多的危害”和“少生孩子的好处”。

第二章、计划生育的理由不能成立

(理论上是苍白的,实践中是苦涩的)

几十年来,“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就业压力”等理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紧急避险”的理论枷锁——很多人认为,“实行计划生育是不得已的选择”。针对于此,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者易富贤在《大国空巢》这本书以事实判断摧毁了这一枷锁,盼能有助于重建大众的价值判断以及生命人伦底线。(如果继续2010年的1.18的超低生育率,那么中国人口将在2018年开始负增长,到2100年只有4.6亿人,到2200年只剩6800万人。)中国人口密度仅排世界83位,属于人口比较稀少国家,适合居住国土面积比例却非常大。但日本90%的国土都是森林都不适合居住,英国90%的也是冰天雪地的寒冷,也不适合居住。荷兰人口密度是我们的三四倍,人均耕地比中国少许多。

所以,说中国人多地少是重复一千遍的谎言。

1、我国控制人口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均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决定经济发展的难易,人口多将加重全社会的负担。所以要实行计划生育。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却忽视了人口多有分工更细,创新更多,产业集聚等好处. 而且,“人多导致贫穷”的观点完全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日本人口多,资源少,国土面积小,但却是世界强国。以色列弹丸之地,人口多,没有资源,却也是世界强国。非洲和拉美国家人口少,资源丰富,却多是极度贫穷的国家(蒙古国也是这样)。可见,资源问题并没有成为制约因素。相反,许多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是贫穷的地方。

2、事实上,工业化以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因为资源的硬约束而发展不起来的,资源相对贫乏的东亚国家都发展得非常好,反而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却发展滞后。

3、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像日本,香港,台湾,还有欧洲的许多国家,人口都非常密集,而人均收入又都很高。

再具体到城市的层面看,大家都在争人口。研究美国人口的流动时发现人口流入的地方都是欣欣向荣,而人口流出的地方都是破落败坏。各个地方当局都在争人口。(我国新疆,西藏,内蒙古资源丰富,人口少,经济却落后;沿海地区人多,没有资源,经济却发达)结论:经济全球化下的人均资源已经没有意义

现在经济全球化,资源价格全球化,钢铁、石油等资源价格,除去税收和运费,价格都一样,人均实际利用的资源与人口多少无关。可以这么说,世界各国的资源都是我们的资源。我们的资源也都成为各国的资源。人类的所有资源,都是人类的科学技术开发的,人口多,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强,人均开发利用成本更低,更有利于资源开发和实际利用的资源增加。人类历史表明,人均实际使用资源是随人口增加而增加的。如开发出无污染的核聚变(不是现用的核裂变),将为人类提供不竭的能源。新材料、新资源(包括无尽的海洋资源)、

循环利用等可永久解决人类资源问题。

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当人们面对困难无法接受时,就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所以,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可见贫富和人均资源无关,主要和发展模式有关。中国过去的经济落后,不是因为人多,而是我们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出了问题。六十年代的贫穷和现在的繁荣不是因为我们人均资源增加了,也不是因为人口减少了,而是因为我们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制度改变了。

有人说,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是计划生育的功劳。其实相反,第一当然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其次就真的应该感谢毛泽东时代的超生和“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享受了那个时代的人口红利,之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一份红利是寅吃卯粮得来的(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总人口结构“中间大、两头小”,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消费需求旺盛,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带来劳动力、储蓄和消费的增加等,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人口红利制造中国奇迹,廉价劳动力大军贡献巨大。

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自然也跟着就改变了。

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鼓励生育)

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供给充足、储蓄率高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这种建立在毛泽东时代的人口红利将不再有!!接下来中国的经济将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计划生育是中国所独有的特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我国由于各种制度的束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并且城市出现很严重的就业危机,政府通过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来解决城市就业危机。

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工厂都是工人严重过剩。经济不发展,怎么会有可能增加新的工作岗位呢?不可能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城市劳动力的增加?于是,一部分“英明的”决策者,终于找到了办法,那就是控制人口生育。计划生育由此产生!对于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矛盾只能由计划生育来解决了,这也是当时我国政府的一大创造!

农村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多农民等饭吃。于是乎这种本是体制的诟病转嫁到通过计划生育来减少人口,荒唐之举

因为经济制度的原因,国民经济没有发展,而人口却在增长。我们的领导人不从经济制度上考虑,就想当然的以为是我们的人口太多了,计划生育就这么成为堂而皇之的借口。

计划生育政策一旦产生,,在某些决策者眼里,就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于始开始找寻一些子虚乌有的理由,因为搞任何一件事情总需要理由!理由再不充分,也总能找出理由

四、经济繁荣靠人口,城市化急需大量的人口

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大量的消费者。城市化的发展能够成倍的吸纳新增人口。(一个城市1000万)中国不是人多了,而是人太少了。

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发达(产品经济),资源依赖型(以自然法则维持生存,靠资源,靠

劳力),注重粮食安全。以生产型为主导的经济形态。这一阶段,需要劳动力,但又不能过多则“人民众而货财寡, 事力劳而供养薄”。由于那个时候战乱频繁,医疗水平落后,人均寿命很低,所以人口增加很慢

工业社会:

前工业时代: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资源消耗型(靠资源、靠劳动力,靠资本积累),注重的是能源安全。以投资为主导型经济形态。

后工业时代:市场经济发达(市场经济),资源节约型(靠技术,靠脑力),注重人口安全。以投资消费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人口的容纳量大大增加,人口增多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反而是难得的资源。

信息社会:第三产业发达(虚拟经济或称知识经济),资源替代型(新技术新能源不断更新换代,资源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传统资源需求逐渐减少,谁拥有智力,谁拥有科技谁就拥有未来,拥有市场),注重人口安全。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第三产业一般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全球一体化,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发达),城市化基本完成后,如何增加人口是可持续发展面临最大的难题

五、人口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不可能无止境的增长。

马尔萨斯的理论是幼稚的

①他没有看到人口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自然规律,诗经: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人口有其内在自控机制,不可能无止境的发展

②而且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让人类自觉降低生育率的发展规律

③他也不会意识到人类避孕措施技术进步可以较好地控制生育数量。

现代西方国家的低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缓慢证明马尔萨斯的几何级理论是错误的汉人幻想的中国人几何级数增长1人生4个孩子,两代以后,就生16个。那么中国有10亿人时,两代以后,中国人就变成了10+40+160=210亿。

问题是,这个指数式数学模型是错误的,是中国人的幻想而已,不是自然界的真实状态。要不怎么解释,犹太人一家生6、7个,人数还是这么少呢?

任何生物不会呈几何级繁殖下去,自然界本身就有人口调节机制。(狮子一胎能生五六个,两年一胎,却还是数量稀少。)

六、人口是资源,人口是最大的生产力,人口多不是坏事

亚当·斯密认为“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

第三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人权问题

生育权本是一项最为基本的人类权利。人们有权决定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子女。如同人需要吃饭,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一样,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让人们获得并保障他们这些最基本的权利,这个国家才会更加强大,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与其他由宪法、法律赋予的选举权、结社权等政治权利不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

1968年国际人权会议提出了以下主张:“每对夫妻都应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其子女人数和生育间隔的基本人权以及在这方面获得充分教育和信息的权利。”196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再次宣称:“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其子女的数目和出生间隔的专有权。”

二、独生子女问题

1、人格缺陷。中国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小孩,父母的宠爱和溺爱,容易诱发孩子天性中的惰性,消蚀孩子天性中的斗志,助长孩子的慵懒和骄纵倾向。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精神人格的生成是不利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加之溺爱和教育缺失,使独生子女在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感恩意识、吃苦耐劳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人格缺陷。”

“独柴难烧、独子难教”

2、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高风险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如成长风险、成才风险、养老风险、疾病贫困风险

独生子女家庭承担社会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这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而从基层的实践看,独生子女家庭的变故往往是致命的,影响远比其他问题更大。这些家庭纵论经济条件再好,精神的残缺却是难以弥补的。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至少有200万老年人因无子女而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困难

3、独生子女家庭无依无靠,抗风险能力弱。一个人生了病或发生别的困难,除了直系亲属,没有旁边的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身处直系亲属的环节之中,他担负着上下直系亲属的各种安全责任,没有别人能够真诚帮助,担子非常重。极不利于社会的安全保障。

4、假设一旦发生灾难及战争等情况,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承受力和兵士战斗力也可想而知

三、人口的结构问题

第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按照自然生育,出生性别比国际标准在103至107之间,我国的出生性别比有30年已经超出了正常值的范围,到2012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了117.7。而性别比的偏高,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第二、流动人口及其子女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最大的问题是教育问题,他们存在着边缘化危险。大量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新问题

第三、造成我国人口结构的严重不合理,还具体表现在两个人口“倒金字塔”的形成。

首先是家庭结构的倒金字塔

家庭人口的“4·2·1”结构,即四个老人,两个中生代,一个孩子。如果独生子女政策再持续20年,可以想像,到那时家庭结构中的“8·2·1”都会很普遍!这样的家庭结构,意味着适龄劳动人口将承担无比巨大的社保压力,因为两个人要养活五个人,而20年后,两个劳动人口将要养活九个人!(年轻人既要工作赚钱,养活老婆孩子,又要照顾家中几位老人,如何忙的过来,一旦老人生病瘫痪,年轻人既不能辞掉工作照顾老人,又不能置老人于不顾,怎么办!!!老百姓还怎么活!!)

其次是人口素质的倒金字塔。

独生子女政策并不是公平地面向所有的人。准确地讲,可能是农村实现独生政策难度实在太大的原因,独生子女政策只面向城市人口,尤其是吃财政饭的公务员、教师、医生、警察等特殊人群。而城市中有钱的老板们由于财大气粗,不怕罚款,更不怕丢饭碗,多数不遵守独生子女政策。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居民都可以生育二胎。这种做法当然有国家的

无奈,但是,却在客观上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即整体上相对高素质的人口被限制只能生育一胎,而整体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人群却能生育二胎!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显然不能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提并论,农村人口的受教育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城市!这就造成了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口远远高于文化素质较的人口的另一个倒金字塔,显然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状况的出现令人啼笑皆非。因为,计划生育的根本宗旨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但是,在这样的独生子女政策下,人口数量倒是控制下来了,却与提高素质的宗旨背道而驰。

所以,只有建立纺锤形(两头小中间大)的人口结构才是一种健康的人口结构

四、劳动力问题

1、劳动力全面告急。由于人口问题有二三十年的滞后性,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三十年对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近年才开始显性化。2010年春节刚过,用工荒卷土重来,这次用工荒与前几年不一样,这次是全线告急,珠三角告急,长三角告急,甚至江西、四川这些以往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全面告急。这只是悲剧的开始

2、我国社会活力将明显衰退。老龄化的急剧形成与青壮年劳力的相应减少是同时而反向进行的。据经济学家估算,如果我国的现行计生政策坚持不变,那么仅从2012年至2022年这10年间,我国青壮年劳动力将减少一个多亿!这意味着什么呢?老龄化的社会将大大降低我国的社会活力和发展潜力。社会活力减退这一趋向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造成明显的制约。

3、生育既创造劳动者,又创造消费者,还能免费的养老资源,何乐而不为呢。生育是创造未来社会资源的活动。生育创造消费者,为企业免费提供消费者资源。生育创造劳动者,为企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免费提供劳动者资源。一切养老归根结底还是生孩子养老,因为未来若没有劳动者,老人手中的货币、投资等都将作废,一切养老无法维持,因而生育是为社会和国家免费提供养老资源。生育创造了未来社会资源的一切,何来多生孩子占用社会资源?应该是多生多贡献。“社会抚养费”(计生罚款)毫无道理。

五、国民素质问题

1、计划生育制造了新的不公平,滋生新的腐败问题

2、独生子女问题无疑是从总体上降低一代人的素质。

3、人口素质的逆淘汰(倒金字塔型)。计划生育对吃“皇粮”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具有最强的约束力。农村人(弱素质的人允许二胎)、有钱有权人、少数民族成为超生一族。

4、计划生育扼杀了天才的诞生。每家都一个小孩,把天才扼杀在计划生育中,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第一个小孩一定就是最聪明的。从遗传学上把天才诞生的概率降到几乎为零

5、计划生育降低了国家的科技的发展潜力,削弱了科技竞争力。只有人口多,科研人才多,科研财力强,市场需求大,科研收益高,人口多有利于推动知识技术发展,因而人口多更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水平提高。

六、养老的问题

1、计划生育加重了我国老年化的进程。

计划生育政策的确达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良好效果——30多年中少生近4亿人。然

而,在人口增量危机得到缓释的同时,另一个危机——人口老龄化却提早到来。人口的加速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直接相关

201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到8.1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其中中国占25%。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到202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会达4亿,

西方发达国家先富后老,中国却表现为未富先老。汹涌的人口老龄化浪潮带给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冲击可能比人口增长的力量要大得多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带来巨大养老压力2、我国社会养老体系落后。

我国社会难以承担那么多的老年人口,同时缺乏情感支撑的养老是悲哀的,老人们的幸福指数降低。家庭养老具有社会养老所没有的诸多优点,具有不可替代性。

3、农村的养老问题严重。

农村的老人处境最苦,农村面临“贫困老龄”化的陷阱。农村养老制度缺失,目前享受退休金与保险救济的仅7.4%;农村老人在经济上可以说是两手空空,既无积蓄,更无田产,孤苦无依。

4、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养老问题尤为严重

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风险

现在只生一个孩子,做父母的比较轻松,因为节省了抚养孩子的费用和精力,这可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或预支。然而,正如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透支消费在未来是需要连本带息偿还的,其结果必然是加重了未来人口的负担,透支未来的可发展潜力。

过去,我们三个人干活可以养活一个老人,而独生子女政策造成4(祖父母)+2(父母)+1(当代)的家庭结构,一个中年人干活就要养活2、3个老的和1个小的, 当代的一个年轻人要负担六个中、老年人

独生子女父母自己的养老问题

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 缺乏可替代的家庭养老支持, 因而使得这类家庭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了

独生子女自己的养老问题

文化传承使得独生子女群体对不孕不育和只生一个的偏好可能更强。生育数量的减少, 必然意味着年老以后来自子女的养老支持成倍的减少

5、空巢老人大量出现,让国民的幸福指数极低。失独家庭的出现让中国人痛不欲生,社会将会极不安定。

日前,北京大学发布调研报告,我国空巢家庭达到13%,这势必带来养老、家庭服务、情感关怀等问题。“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到来,将形成中国历史上“一代孤独老人”。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身边无子女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七、国防问题

目前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两个孩子的,同时有两个男孩的家庭不多。这种现象将导致我们征兵十分困难,特别是打起仗来,很多家庭不愿意将自己的独生子女送上战场。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在农村征兵中显现,即使给当兵家庭再多政府补贴,很多人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往部队当兵。

1976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小学生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从1.5亿减少到1.0亿。各地小学校大量合并,与2000年比较,2010年农村的小学校减少了一半。由于出生儿童长时期持续减少,使得中学招生也越来越少。现在大学也很难招生,各校都在抢生源。中国出现的超低生育率和人口少子化态势在全球社会古今罕见。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超过了所有国家过去所发生过的。

夫妻2个人生1个,那么每一代人口大概30年就会减少40%,持续下去中华民族灭绝指日可待!现在人口没减少是因为人寿命长了,而不是孩子多了!等到越过平衡点人口必将崩溃式减少!现在鼓励生孩子到二三十年后才能变成实际劳动力和纳税人,鼓励生育是现在领导人的成本,但收益却属于未来领导人

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也势将相应受到牵制

未来不行了,无需八国联军或日本侵略中国,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自毁中国未来。无需其他折腾,超低生育率毁掉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

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基本结束。对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人不愿意将自己的独子或独女送到企业或者工厂打工或干很重的体力活。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这么多的大楼是谁盖起来的呢?这里可以肯定的回答,是老一辈农民工在没有地位与工薪要求下,给点钱就能养家的微薄佣金下盖起来的。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中国的经济风险。

2、今后4亿老人老无所养,上千万光棍找不到老婆,大量丧失子女的家庭对社会丧失信心,大量失业又有号召力的教师找不到工作(小学减少了57%),这些对社会的稳定的影响可想而知

3、没有人口的支撑,中国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每年人口的增加数从1978年的1800万降低到现在的约200万。如果继续计划生育政策,继续保持现在1.18的生育率,2017前后年中国的人口将停止增加,此时的人口总数是13.5亿。以后人口将持续快速减少。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掉三分之二,剩下4.6亿人;再过一百年到2200年只剩下6800万人。这一恐怖的前景充分说明我国现有的人口政策不可持续。

4、国家的花朵都枯萎了,还谈什么民族复兴呢,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呢!

第四章、我国计划生育政废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中国的任何改革都会阻力重重

部门阻力:我国之所以计划生育政策迟迟不改,其原因在于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相关的利益。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有着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管理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一旦计划生育政策被取消了,整个系统的官员就不得不失业或者转到其它部门工作,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官员个人的发展。为了维护自己手中既有的利益,计划生育的官员必须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使得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遇到不小的阻力。(计生委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但是凭借特权而寄生,这被称为“寄生经济”)

领导人的阻力:中国缺乏真正的经济学家,中国的领导更是不懂经济,加上没有自由

舆论的较量,往往导致错误思想或认识被领导人以习惯的方式接受并长期流行

对组织或社会而言,一种制度形成后,会形成某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对现在的制度有强烈的要求,只有巩固和强化现有制度才能保障他们继续获得利益,哪怕新制度对全局更有效率。对个人而言,一旦人们做出选择以后会不断地投入精力、金钱及各种物资,如果哪天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合适也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这样会使得自己在前期的巨大投入变得一文不值,这在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

二、计划生育带来的问题难以解决

独生子女问题如何解决

劳动力短缺如何解决

国防问题如何解决

依靠消费拉动内需问题如何解决

经济持续增长如何解决

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

如何改变中国科技落后的状况

在确立并执行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三十余年后,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到了一个迫切需要调整的紧要关头。与许多政策最大的不同是,人口问题具有较长的时间滞后性,往往是等到后知后觉的社会大众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难以纠偏的程度。而现如今,民间对于调整计划生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程度可能已经远远超出官员们的判断

三、老有所养,谁来养

养儿防老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全社会角度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中国人口多,但今后需要养老的人更多,说是老有所养,但在年轻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养呢?

在老百姓的心里,其实社会养老、国家养老都靠不住

四、国家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来创造和利用国家力量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国家要想长久地发展,人是第一大资源(中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相比)

1、人口相比国家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0-30年),我们应该高瞻远瞩。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感叹说,人口就是命运。尽管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实际上我国人口数目在全世界中的比例正在下降。印度在人口再生产能力上是中国的两倍。几十年之后,中国将是有5亿老人的极端老化、人口不断萎缩的国家,而印度却朝气蓬勃,实力将远超中国。

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鲜有国家开展计划生育政策,与之相反,各国都在开展鼓励生育的计划。由此看来,我国必须对计划生育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

2、人口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从力因素,是未来国家竞争的最决定性因素,我们的某些人口决策者,就只会想到人口是负担,人多了,只会吃饭,不会生产,似乎中国人,只能是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累赘!似乎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只会吃饭,不会生产!却没看到,多生出来的人,自己也在劳动,并且能生产出比自己消耗还要多的产值!

3、人口多,消费者多,就业岗位也多,反之则相反。当人口减少时,人口老化从而消费不振、经济低迷从而投资不振,结果总需求不振,就业问题反而更严重,经济发展受制。

4、现在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短期提高了人均GDP,但未来呢?未来一个孩子养活一对退休的父母,是不是又大幅降低人均GDP和增加生活压力了?其实这是亏本的生意

5、人可以解决物质生产的问题,却对人的再生产无能为力。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人口老化问题!人是科技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是社会发展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机器再先进,也必须有工人来操作。缺乏劳动力,工厂怎能开工?服务业就更不用说了。

五、放开生育不会导致人口爆炸

1、我国人口增长潜力是有限的。

人口增长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一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最高不会超过6.0。而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生育率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传统的农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很高,孩子从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成为半个劳动力,生的越多,意味着家里干活的人也就越多,从而创造的财富也就越来越多,这就鼓励人们多生育。现代社会

培养人才需要的年限不断延长,基本上到了20多岁还需要在学校继续读书深造,在每个孩子身上需要花费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养育孩子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但却较少的回报,这就导致了现代人对养孩子的意愿普遍下降。

教育年限变长以及当代人对事业的追求,使得当代人婚龄和育龄推迟。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女性为了保证工作稳定,主动选择了“晚婚”“少生”“晚生”。

此外,由于现代观念多元化,单身族、丁克家庭以及同性恋增多,导致了一部分人主动放弃生育孩子的权利,从而也致使现代社会生育率下降。国家推定生育率到了1.8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只有1.5,也从一个角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生活成本、教育医疗成本居高,推动人们观念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考虑,放开生育政策,使得人们在生育孩子上有更多的选择权,也不会导致人口爆炸式增长。

2、我国人口承载量还是较大的发展空间

日本就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日本利用不到中国1/25之一的面积,养活了将近1.27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0%。而且日本境内多山地,资源匮乏,但日本依然能够发展其经济,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这说明,但从资源考虑人口承载力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也会变得多元化,对资源的开发也会有新的发展在城市化之下,人口密度是个伪命题。人口多有利于生活水平提高和综合国力增强。现中国人口承载力25亿,经济贸易全球化又推高这个数字,按适宜人口标准中国不应该低于20亿人,未来则应更高(按人口密度,中国可以养活47亿韩国人、34日本人、31亿以色列人、24亿英国人、23亿德国人、38亿荷兰人)

3、停止计划生育是全民收益,只“损害”计生委系统的利益。国家计生委缩编到只有143个。现在计划生育的弊端早已显露,中小学纷纷撤并,高考考生也逐年下降,用工荒席卷全国,光棍杀人案接连发生,但是人口学家们仍然只是提出五花八门的二胎过渡方案

4、对于计划生育全面放开可能引发人口总量迅速膨胀的担心,只能说是一种浅见。这样的说法就如同打开窗户担心灰尘飞入屋里、打开国门担心自由化思想侵蚀人心一样,要么是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危言耸听,要么是对于每个个人会做出理性选择持有怀疑。

5、跟中国相似的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由于不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尽管会在一定时期内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但将来它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会比中国长得多,人口结构也没有受到破坏,其竞争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六、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方案

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首先人口得持续发展。要保证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育人口比例(10-15%),主流家庭应该生育3个孩子,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愿意生育两个孩子,就必须允许相当部分家庭生育四个孩子。所以,一胎制、二胎制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实行生育自由,鼓励生育才是唯一的出路;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相当于掠夺性利用人口资源,相当于自断臂膀,自取灭亡。

七、实行生育自由制的重要意义

1、可以有效地改变我国人口性别比例

由于一胎制生育政策,导致男女婴数量不均衡,

2、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口老龄化,提高国民素质、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成长放开生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可以生育二孩以上,而广大的城市人口却只能生育一孩,形成事实上的人口逆淘汰。众所周知,城市人口整体素质和经济水平要远高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并且更有条件保障孩子的教育,这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人口的整体素质提高。

3、有利于国防和军事建设,改善我国的人权状况和国家形象。

4、放开生育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城市化进程。放开生育政策可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高素质人口的增加可以使技术型人口数量增加,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放开生育政策,可以较大减缓现在的就业压力.放开生育,全国每年可以多生育几百万婴儿,这几百万婴儿带来很大消费,这些消费遍布于食品、服装、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养育孩子本身是一种储蓄与投资,生育多的家庭,就可以减少未来的养老储蓄,增加现在的消费。在当前经济危机阴影笼罩的环境下,比政府的投资带动消费效果要好,生育所来的内需将全面刺激经济发展,缓解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

5、放开生育有利于公平和民族团结。目前汉族人口、城市人口在计划生育上明显受到限制,这造成了事实上的民族间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也容易形成各族群间的争议。统一计生口径为二孩有利于公平,也使得全体公民的生育权平等

6、放开生育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减低家庭生存风险,放开计生政策可以减少拐卖儿童的丑恶现象,增加居民的幸福指数

警世恒言

一个健康的国家体制是根本不需要计划生育的,在它的经济成长过程中,人口素质,不论文化还是作为人的素质都在同步提高,记住是和经济同步,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后期时生育率对于绝大多数文化群体而言,哪怕是文化情境鼓励多生的也回敬不准个人享受和经济情况降低生育率,而经济的发展后劲还是需要稳定的人口出生来维持,结果就出现了哪些政府拼命要求民众生育,而社会无动于衷的结果了。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韩国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却不需要搞计划生育的原因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从根本制度上就有问题,那么经济的增长不会带来人口素质的同步增长,人们依然会要求多生防老,一方面是人口素质问题,一方面也是该制度体制下分配不均带来的普遍生活水平低下而导致的不安全感使然。这个时候过度的增长使得政府不得不下命令计划生育。这种情形就是在次优选择。在非最优情境下的最有选择了,其实无奈,但根本原因还在制度上。

一对夫妇生育两三个孩子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最低底线,如果生两三个孩子也叫“超生”,那这样的民族是不会持续存在的。

2016年国家计划生育最新政策

2016年国家计划生育最新政策 2016年国家计划生育最新政策 2017年国家计划生育新政策: 第十九条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妊娠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第二十条生育第一个子女实行登记制度。夫妻可以自行选择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应当在生育前到一方户籍所在地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登记,领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凭手册享受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样本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第二十一条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第二十二条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且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具有下

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男方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与女方父母共同生活并履行赡养义务的;兄弟两人以上,只有一个有生育条件,且只生育一个子女,其他兄弟均已丧失生育条件并未收养子女的;在与内陆不连接的海岛定居的。第二十三条只生育一个女孩,母女均为农村居民且母亲居住在农村连续五年以上,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第二十四条夫妻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随前婚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第二十五条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二十五周岁,女方为再育的须年满三十周岁。第二十六条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证。申请办理生育证时应当提交生育申请书,并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 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生育证明;已收养子女的,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明;具有本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一的证明。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公民的生育申请及时受理、审核,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审核意见和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发给生育证;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不批准生育的理由。第二十七条本省居民涉外生育,涉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的生育以及归国华侨和出国留学人员的生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二十八条病

从统计数据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统计数据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四十多年的实施期间,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统计数据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统计数据,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与执行效果,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便从计划生育统计的意义入手,从抑制人口增长、促进观念转变、提高生活水平以及提升人口素质等四个方面,来重点论述计划生育工作中,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并对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进行评价。 标签:统计数据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人口素质 前言:虽然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但在过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统计数据是国家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统计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质量。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符合我国当时基本国情的,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提升我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计划生育统计的意义 计划生育统计是直观体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载体,通过统计数据,能够非常直观的认识到我国人口发展态势,也是评价一个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另外,我国在对人口规划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也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来提供现实依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促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从根本上讲,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离不开统计数据,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我国的人口数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还能够科学合理的对我国人口结构进行调节;第二,有利于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第三,在促进科学管理与提升服务水平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支持,只有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才能够确保计划生育政策的稳步开展。 二、计划生育统计的作用 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抑制人口增长 从1949年到1964年,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15年间已经从原来的5亿增长到了7亿,平均7.5年便增长1亿,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但从1964

计生工作心得体会总结_心得体会

计生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计划生育政策强,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计生专干一定要一把尺子量到底,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尤其是计生专干自身,应该做执行政策的带头人,更不能利用职权,优亲厚友。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计生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计生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1 时光荏苒,转眼在计生岗位已经一年多了,回想一年多的点点滴滴,既有受委屈时的泪水,又有加班时的汗水,同时也有取得成功时的喜悦,但每次不一样的经历都留下不一样的足迹。 12月,我被分到马峡镇,组织安排我当一名计生专干,当时我对计生的具体工作一无所知,认为做一名合格的计生工作者大概要经得起时间考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吧?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计生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站长说:“工作要讲奉献,人生要讲感恩。”现在才理解这是计生工作精神的浓缩。 马峡镇地处关山脚下,没有优越的条件,群众生活条件差,经济落后,“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致使计生工作很难开展,我们的服务对象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处事的方式难免冲动、莽撞。有时候不可能完全接受计划生育相关政策,这就要通过细致、耐心的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讲解政策,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工作中,我们只有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1/ 6

急他们之所急,多同他们进行沟通,尽量帮他们办好每一件份内的事, 这样一来才能博得他们的认可,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在工作中我学会了承担,懂得了责任。计生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对于每一位计生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压力,但更重要的也是一种督促。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每每选择加班加点,将未核对清楚的数据核对清楚,没写完的记录补充完整……生怕工作中出现一点点的差错。工作中从未有过怨言,只有默默的奉献。 一年多的计生工作经历让我从工作生活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使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体会到了计生工作的复杂和艰辛。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在工作经验、业务知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掌握计划生育专业知识,以高度地热情和责任感,积极地开展工作,为马峡计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计生岗位上,做一名合格的计生工作者! 计生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2 转眼我从事基层的计生工作已有1年了,其间经过了不知多少辱骂,白眼,但我从未退却,始终把工作责任心放在第一位,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的事业规范来警醒自己,本着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遇到困难敢于面对和善于汇报的诚恳态度来耕耘自己的工作,1年的工作实际告诉我:要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生工作者,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熟练业务。打铁先得自身硬,没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干好工作都是空谈。作为一名计生专干,要成为计生行业多面手,不仅要熟 练国家计生政策和统计业务,而且还要熟练宣传技巧,掌握科普知识2/ 6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多元化的政策

09_3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多元化的政策 Multivariat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China It has been over two decades since China adopted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is policy. People mistakenly think that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equals the One Child Policy, which allows one couple to have only one child. Their impression is that this policy is implemented more strictly in urban areas: in cities where people are better-off, one couple can have only one child, while in the poor rural areas, one couple can have two or three children. Furthermore, they think that the One Child Policy is the cause of gender imbalance. I will now clarify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policy adopted in the early 1980s is a multivariate policy called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or the fertility policy. Its multivariate nature can be proved by two facts. First,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in China now stands at 1.8, which means there is more than one child per family in most areas. For example, there is generally only one child in a family in urban areas, but two in rural areas, and thre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some areas, like Tibet, 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at all o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 family can have. We can tell from this fact that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va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of different areas.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忧生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求。中共中央的《公开信》中提到,“青年妇女如果20岁开始生育”,100年内要生5代,如果25岁左右生育,100年内只生4代人。”也就是说,青年妇女推迟5年生育,100年内就可以少生一代人。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体力、智力、精力的旺盛时期,适当晚婚晚育,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学习上。如果青年男女过早结婚生育,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在自身学识、经验、精力不足,经济自主能力不强,缺乏教育子女能力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如果女青年过早结婚生育,虽具备了生育能力,怀孕势必增加身体负担,容易引起身体虚弱。如果晚婚晚育,男女青年在各方面都较成熟,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和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当然,提倡晚婚晚育,不是越晚越好,而是提倡适当的年龄的晚婚晚育。 晚婚晚育与我国婚姻法是不矛盾的,而是婚姻法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指的是最低结婚年龄,不等于说是最合适、最理想的年龄。国家号召男女青年晚婚、晚育与《婚姻法》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应引起重视的是,近几年,我国晚婚晚育率较低,早婚早育现象严重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大大提前。早婚往往导致早育,1987年,我国早育人数高达250万左右。早婚早育直接冲击了人口计划的完成,它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目前我国正值人口的出生高峰,尽快改变早婚早育严重的状况至为重要。据统计分析,女性初婚年龄每推迟1岁,本世纪内就会少生1000余万人。要制止早婚早育,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严格坚持婚姻登记制度,真正把《婚姻法》落到实处,婚姻登记严格把关,未到法定婚龄,但未领结婚证者不得同居、生育。 (2)动员社会有关力量,大力开展《婚姻法》的写作贯彻活动,向青年宣传晚婚晚育的好处,教育青年及家和知法、守法,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制止早婚、早育、非法同居现象的发生。 (3)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采用经济的、行政的、组织的等手段,对未到法定婚龄结婚、生育的人进行限制。

【精选】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

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 (一)整体政策的依据 一般说来,人口发展状况、原有人口政策、整体的制度安排与结构、经济发展及其战略和人口、资源与环境所形成的人地关系构成人口政策环境,并成为所有参与人的共同信息。依据共同信息,参与人形成有关人口均衡发展的不同战略,在反复出现的博弈中,各种决策规则被参与人不断尝试,进而从众多的决策规则中分离出一种参与人都认可、都相信的共同知识,在供给方形成条文化、客观化的政府规制,并在各参与人处得到实施,从而凝结成共有信念。在各种影响因素当中,一定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是人口政策形成的重要依据。原有人口政策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影响以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演变。整体性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成为选择人口政策的重要环境。由于制度结构中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关联,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导致严重的制度非均衡。经济发展及其战略、人口与资源环境等形成的人地关系内生不同的人口需求,诱发新的规则。 总体来说可以归类为以下三个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思想理论依据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路线,就会制定出什么样的政策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不是就人口谈人口,而是运用唯物论的方法,把人口现象、人口运动及其整个过程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察,从而既科学地阐明了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也阐明了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多也好也坏的两点理论、人口非控制不行的理论、中国是大国也是小国的理论、人均是主要尺度的理论,为我们认识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为我们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人口生育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在人口问题上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2.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交互作用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制定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客观国情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都是从自己的国情及其需要出发而制定出来的。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经济较为落后,底子薄,人均收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多;各种社会设施和社会福利的人均水平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各种资源总量可观,但是总的人均水平则归于世界上最低行列;自然环境虽然空间较大,但是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相对紧张,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已接近饱和。我们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已经承受了来自人口的巨大压力,我们不能再继续加压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承认现实,在已有国情的条件下寻求快速发展的路子。在人口方面,要尽量减少出生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经济方面,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采用最新技术,以尽快提高社会平均劳动力生产率水平;在社会方面,改善社会设施,增进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资源方面,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开发新资源的同时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单位资源的贡献率;在环境方面,合理人口分布,减少污染或破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使生态得以平衡,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以上国情诸多要素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其中特别是人口要素,既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与资源有着关系,又与环境有着关系,人口的数量过多和素质偏低的现状正在通过许多途径给经济、资源、环境以不良的影响。我国国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制定一个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3.绝大多数人的生育观念定势及其可塑性是制定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社会心理依据。 生育观念是人们生育需求的反映。生育需求即生育动机,有经济的、社会的、精神的、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弊端

浅析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 陈锡浩 (学号:20102802320004 10行政管理(1)班) 摘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末酝酿,60年代出台。独生子女政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其人口控制效果与广义计划生育政策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新历史时期,该政策模式无论从政策理念、控制效果,还是具体执行方式都面临转型的需求。。 关键词:计划生育;劳动力;老年人;独生子女 正文: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若是像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也是一个伴随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均收入增加的自然人口转变过程,那么应对起来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它只需像其他国家一样,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险体系便可。然而,中国的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强制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使得它的老龄化进程不仅是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转变速度最快的。 按照规律,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然而对中国而言,它不但已经进入了人口结构的“黄金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很高比例,同时也比其他国家更快地遭遇到了人口老化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下降、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由于开始年轻人口比例的下降速度超过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速度,生产性人口结构使中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但随着这一人口转变过程的继续推进,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越来越低,而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则不断加快。这样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相应从早期年轻人口占主要地位的典型金字塔形转变为老年人 口增加、中间年龄人口占主要地位的近乎橄榄形。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更趋向于老年人口多于青年人口的倒金字塔形。

论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研究

论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研究 -- 基于检验两个前提:人口压力和政策有效性 摘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高成本执行的公共政策。有两个基本前提:中国面临巨大人口压力,而计划生育政策能有效降低减缓人口增长。基于本研究预测:如目前计划生育政策继续下去人口峰值不超过14亿,如计划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则人口峰值不超过14.5亿,最多不会超过15亿。因此,中国有条件采取更为宽松的人口政策。超生惩罚在城乡显著减少了人们生育子女数,在城镇显著降低了超生概率。采用30国、中国31省区市横截面数据以及1965-2007年时间系列数据的研究发现: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加、城市化进程以及对外开放可较好地解释出生率的变化,尤其是从1965年至今的持续下降。一个基本结论是,计划生育政策对人们的多生和超生行为有一定遏制作用,但人们的生育行为整体和长期的改变更多地是受非计划生育政策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需要适时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压力人口预测有效性调整 一项公共政策,肯定有其正面的收益,但同时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高成本执行的公共政策。这些成本至少包括:实施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强制执法或不文明执法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独生子女问题,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不平等,一些理念做法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如果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保持稳定、继续执行下去就要求其正面收益大于其执行成本。这就需要对公共政策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先分析收益的概念框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一个直接背景是,中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而计划生育政策可有效地减缓人口增长。可以这样说,人口压力和政策的有效性构成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合理性的两个基本前提。 --------------------------------------- 张善华等79位同学为本研究做了6253份问卷;石彬岚同学为本研究做了大量的图表和计算;王钰鑫、杨茂林、张善华、李晓庆、李小云、李飞、张莹莹、李波等同学为本研究作出一定贡献。作者对这些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本文将检验计划生育政策的两个前提,即从中国未来的人口增长评价所面临的人口压力,讨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即是否有效地减缓了人口的增长。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中国人口增长,第二部分讨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一、中国当前的人口压力:基于未来人口预测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政府对未来人口增 。 国所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即是否显著地改变了中国城乡居民的生育行为。我们将从中国城乡居民的微观和宏观生育行为来加以分析讨论。 (一)城乡居民生育的微观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 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分析人们生育行为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可帮助检验政策的有效性。从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我组织学生主要在郑州市及河南省其他城镇以及乡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四类: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中村居民和大学生。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6253份。对城乡居民生育的微观行为研究基于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 1.超生惩罚对生育子女数的影响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惩罚性措施。问卷询问,超生的惩罚对您

计划生育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计划生育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网友提问:计生政策哪年开始实施?哪年颁布计划生育条例? 中顾法律网律师回答: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历史沿革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53年至1961年: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基本处于自发和无计划的状态,人口出生率持续增加。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出生高峰的出现,人口无计划地盲目增长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促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死亡率的下降和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要求节制生育的呼声在增高。 我国领导人在这一时期已意识到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并逐步认识到节制生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些知名学者和民主人士也开始关注日益增长的中国人口问题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如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民主人士邵力子先生等。 二、1962年至1969年: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后,我国人口增长经历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出生高峰期。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时总人口已接近7亿。人口这种盲目增长的态势引起了政府的再一次关注。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强调:“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步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制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1964年,成立了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些地区也相应成立了类似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先后建立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这也是我国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来推广节制生育工作的尝试。 三、1970年至1980年: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阶段 20世纪7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大力倡导下,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国城乡全面展开,并明确提出了力争在“四五”期间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千分之十左右,农村降到千分之十五以内,这也是首次在政府正式文件中提出了人口控制目标。1973年12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会上提出“晚、稀、少”的生育政策。1972年,政府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思想。

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文章概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现状,分析了计划生育国策制定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过程中问题的对策:加强计划生育基层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 标签:计划生育;现状;困境;对策 尽管计生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人口过多仍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现在正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性和复杂性。 一、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1、现阶段,“人口众多”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了低增长的时期,在未来的20年中,人口增长速度也会逐步减慢,但是在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下,我国人口总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呈现出一个增长的态势。经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14.3亿;在2023年前后,将会出现人口总量的高峰期,总数将达到14.7亿左右。在我国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数量过多”一直都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中国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对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2、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 自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出生率迅速下降,人们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6亿,并且会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将会达到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还具有较大的差距,使得我们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 3、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加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目前,我国各个省份都普遍存在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屡见不鲜;在乡村的校园里,男孩的比例呈明显升高趋势。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在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偏远地区,这一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偏差,由于对非医学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问题的

中国计划生育的悲哀

中国计划生育的悲哀----一个乡镇干部的迎检系统理论 计划生育工作“三部曲” 目前计生工作形势严峻:“政策不硬评估太硬;群众不怕干部很怕。”以前是有钱人和穷光蛋可以违法生育,现在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想违法生育绝对不会是难事,以前只有纯女户想违法生育,现在不管是生了什么都想违法生育,就算自己不想生也会被家庭成员逼着生:大家都生你为什么不生?这种状况计划生育抽样调查时能过关吗?调查员这么牛;群众这么牛,说得不好听点乡镇干部连狗都不如,除了摇头摆尾之外连跳墙都不敢!群众想生育,基层拦不住,报表又不敢全报,全报直接过不了关。尽管检查也很难过关。但是报了就是死路一条,不报还有一线生机:1、可能查不到这个村镇,2、烧香拜佛求菩萨保诺不要抽查到这个地方来,3、走歪门邪道。一句话:计划生育工作不是人做的!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缓和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局面呢?主要还是希望上级能正视现实,调整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率。其次我们自己该做的就是“对策”。除了平时扎实工作,说穿了就是还要会做假。现在流行一句话:假都不会做你搞什么计划生育?有的地方大胆地说:计划生育就是为了应付检查!既然这样,何不大大方方把计划生育迎检摆到桌面上来认真对待? 一、掌握政策、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制造高压态式。 做好基本工作要求所有乡村干部(特别是计生办主任、村计生专干、微机员、统计员、流管员、法规员)必须掌握政策,苦练内功,提高业务水平。熟悉各级抽样调查方案和方法,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贻。业务精了,处理问题游刃有余,钻点空子做点假也不困难。现在是软政策,干部手脚被束缚,群众有持无恐。干部被群众漫骂,殴打现象时有发生。干部受了气,领导和派出所都无能为力,群众受了气,干部就要背时。所以工作积极性打了折。现在唯一可行的就是宣传力度加大,对群众可能有点震慑作用。好多群众违法生育之前都会侧面了解情况: 1、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不紧? 2、还搞不搞“株连”;拆不拆房子;搬不搬东西? 3、违法生育之后处罚重不重? 这三个问题群众一般都要搞清的,他们也不打无把握的仗。所以宣传车;宣传标语;特别是结合法院经常性执行的同时搞宣传,还是能对群众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干部为了保全自己,和违法生育对象达成协议:只要你在几年之内不把小孩子带回来,不让其他群众知道,配合应付了上级的检查,保证以后少罚钱,包上户。如果能换种政策“不怕你违法生育,生了就从快从重查处,也能对群众起作用,他们也是不会迎风屙尿,顶风作案的。但是谁敢这样做?想引火烧身吗!如果宣传——教育——处罚都达到了一定的力度,情况也许好会好些。在这基础上做好四件事: 1、科学报表,

对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scq

对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第一章、计划生育国策的由来 (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第二章、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不能成立 (理论上是苍白的,实践中是苦涩的) 第三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废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章、计划生育国策的由来 马尔萨斯认为:由于一对夫妻在生育没有控制时不止生两个子女,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是缓慢和有限的,粮食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一个社会要避免粮食和人口关系的危机,只有抑制人口的增长。 马尔萨斯说: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随便假定世界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十万万罢,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6,7,8,9,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225年内,人口对生活资料即将成512对10之比,300年内,将成4096对13之比。2000年内,生产物虽有极大量的增加,差额亦会弄到几乎不可计算。”为此他认为人口增长会造成贫困和苦难 他关于人口按几何级增长的理论是幼稚的,人口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关于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的观点也是推测,没有预料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明。 现实充分表明马尔萨斯的设定并不科学。200多年来,世界人口从1800年的10亿人左右,发展到今天的70亿人口,人类很好地解决了生活资料问题,而且远比19世纪初人类生活水平高出许多 马寅初,回族,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国内计生集团的始祖,生育7个子女。他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他主张“每对夫妇生几个最合适?有人主张生3个。我认为2个就够了,男孩代替父亲,女孩代替母亲。” 理论依据(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马克思的人口观) 现实依据人类的发展使地球承受重负,资源、能源等正在不断被消耗掉。人口增长将使资源耗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要愈来愈大,而土地随着化肥的使用,有机质遭到破坏,土地贫瘠化、沙漠化,再加上耕地被占用,粮食来源将更加困难;人口增长使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直线上升,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被破坏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2)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新政策是指中国各地省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部 分调整。计划生育新政策仍然遵循一对夫妻只许生育一胎的基本原则,对可生育二胎的法定条件作了适度放宽,对超生二胎以上的,仍然要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2015计划生育新政策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就集纳了这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他们提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其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调整生育政策、投资健康和教育、注重农村地区儿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口流动、激发老龄社会的发展活力、促进性别社会平等和加强家庭发展7个方面。 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分开二孩,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在进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稳妥扎实有序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中,通知中提出以下5点计划生育新政策2015要求:

违反计划生育检讨书个人超生检讨书2021

违反计划生育检讨书个人超生检讨书202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作为中国公民应该要好好遵守,违反了是要写检讨书的。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违反计划生育检讨书的模板,希望对大家有用。 违反计划生育检讨书篇一 尊敬的XX: 我于20XX年12月计划外生育一名二胎。在生育二胎以后也没有及时向组织汇报,严重违反了国家的基本国策,扰乱了党委的工作正常工作计划。因为我的失职导致了?a href="://../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涣加跋欤源宋蚁蜃橹鞒黾焯帧>斓己屯碌呐?a href="://../news/jiaoyu/" target="_blank">教育,自我认真反思,认为发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党性原则不强,法纪意识弱化。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丢掉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认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从而发生了如此严重的错误,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第二,个人能力不强,不能妥善解决家庭问题。在得知前妻怀孕以后,虽然多次劝说前妻将孩子流产或者引产,但在前妻动

用家庭力量给我施压以后,没有能力继续妥善处理此事后,也没有请求组织出面帮助解决。 第三,请示汇报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处理意外怀孕一事时,在多次劝说前妻流产或者引产无果后,错误的认为只要离婚就与己无关,没有认识到这是双方行为。在无法成功劝说前妻流产或者引产,以及二胎出生以后,错误的认为这是个人私事,均没有及时向组织汇报。对8小时之外发生的事情也应当及时向组织汇报请示,接受组织的监督的规定没有认真执行。 我所犯下的错误已经既成事实,其性质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我内心深感愧疚和不安。我愿意接受组织给与我的任何处理。在此,再次向组织做出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学习、理解各项政策,并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准则和底线,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加倍努力,用更好的成绩弥补错误的影响。 检讨人:XX XXXX年XX月XX日 违反计划生育检讨书篇二 尊敬的XX: 我在XXXX年XX月XX日生了二胎,身为党员的我本来应该带头作用,支持优生优育,但这纯属意外,原因是经验不足,措失没能做到位,意外怀孕了,本来也想着去做补救,但肚子里的孩子大小也是生命,所谓虎毒不食子,我也不忍心把这生命扼杀

人口计划生育现行政策法规

人口计划生育现行政策法规 一、办理《生育服务证》、《生育证》的条件及程序 注:《生育服务证》、《生育证》一般在女方户籍所在地办理,夫妻一方因婚姻关系形成的事实迁移并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也可以在现居住办理。 1、《生育服务证》的办理: 条件:夫妻双方依法登记结婚生育第一个子女前需领取《生育服务证》 程序:夫妻双方申请填写《生育服务证登记表》,由所在单位或者村(居)委会审核并签署意见,带夫妻双方登记照两张到乡镇计生办领取《生育服务证》。(注:①凭《生育服务证》享受生殖保健服务和免费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②免费基本项目包括:孕情环情检查、避孕药具、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绝育术、人工终止妊娠术、技术常规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 2、《生育证》的办理: 条件:符合《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件》规定条件,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或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生育前需申请办理《生育证》,实行持证生育。 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条件:不分夫妻双方户口性质符合下列条件均可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再婚的夫妻,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无子女是指未生育、未收养子女,或生育、收养过子女且子女死亡的或解除收养关系的)。 按夫妻双方户口性质分为以下两类:夫妻双方均为城镇户籍或一方是城镇,另一方是农村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能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①第一个子女为残疾人,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需经县级病残儿领导小组鉴定) ②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③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的; ④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夫妻双方均属农村村民的,除适用以上四条外,符合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①夫妻一方两代以上是独生子女的;(夫妻一方两代以上是独生子女的---是指夫妻一方本身及其父母一方均为独生子女) ②夫妻一方是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必须持有能证明其伤残等级的证明) ③男到独生女家结婚落户的;(独生女家---是指夫妻只生育或未生育而收养一个女孩的家庭。落户---是指男方到独生女家结婚落户,并尽家庭成员的义务)。 ④夫妻只有独生女的; ⑤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 ①再婚的夫妻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子女依法由对方抚养的;[必须出具子女抚养权的相关证明] ②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两个子女并丧偶,另一方无子女的。[另一方无子女—是指未生育、未收养子女,或生育、收养过子女且子女已死亡或解除收养关系的] 注:①农村村民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其生育从转制之日起两年内,可以适用关于农村村民的生育政策的规定。②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或者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生育间隔必须在四年以上。③女方年龄超过二十八周岁的,不受生育间隔期规定限制。④夫妻生育第一个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 导读:本文最新计划生育政策,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以下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最新计划生育政策。供您参考! 【最新计划生育政策】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就集纳了这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他们提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其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调整生育政策、投资健康和教育、注重农村地区儿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口流动、激发老龄社会的发展活力、促进性别社会平等和加强家庭发展7个方面。 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

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分开二孩,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在进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稳妥扎实有序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中,通知中提出以下5点计划生育新政策2015要求: 1、全面部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风险防控预案。指导各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准确评估本地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报备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