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的自由,令他重新享受到幸福。”和《美丽新世界》一样,《我们》的故事也描写了朴素、纯粹的人性对一个理性、机械、整齐划一的世界所进行的反抗。只是赫胥黎的书在政治目的上少一些,而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

《1984》和《我们》有更多相近之处。事实上奥威尔写过关于《我们》的书评,可以想见他是受到了扎米亚金的影响的。两个故事同样描述了恐怖的极权统治,而冲破高压的都是男女主角的爱情,最终的结局也都是出卖和人的被改造。比较而言奥威尔对极权社会的构想则更加完善和细致。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人类对于乌托邦的渴求和设想并不是从莫尔写就《乌托邦》一书才开始,一个古老而著名的乌托邦例子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而哲学王的统治地位与美丽新世界中科学家与政治家的地位其实十分相似。正是因此,卡尔·波普尔在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第一卷就致力于对柏拉图理论的批驳,以求推根溯源。

作为完美世界构想的乌托邦,在人类历史中虽然从不乏大批的追寻者,但同样招致了足够多的批判。特别是在20世纪极权主义盛行的时候,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与乌托邦构想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乌托邦三部曲以文学的形式对其进行讽刺和预言,而诸如卡尔·波普尔、汉娜·阿伦特、卡尔·J·弗雷德里希乃至罗素等学者都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批判。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主要形式的乌托邦构想,与法西斯主义一样成为众矢之的,而这则更加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我在这里想要简单论述反乌托邦的理论中三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在于平等和自由关系的处理、以及强制手段的应用。总体上讲,无论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描述,还是学者哲人对乌托邦的设想,抑或是现实中依凭乌托邦理念进行构建的社会,在事实上对于个体的自由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将自由主义视为大敌。它们在强调整体和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个体是目的而非构成要素或者工具这一要点。另一方面,人们在乌托邦的构想中几乎少不了对于平等的呼唤,然而在对平等的渴求中却容易产生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威胁自由。波普尔对这一问题有过论述,“自由比平等更为重要,试图实现平等就危及自由,而如果失去了自由,那么在不自由的人中间也不会有平等”。学者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也说到,“自由是一切价值的出发点,而平等则是个人或社会不断实现的过程,其目的仍是捍卫自由”。当然,平等并非不重要,但它始终应该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然而无论是实行绝对意义还是相对意义的平等,在乌托邦改造过程中都难免强制色彩。“罪恶不在乌托邦,而在于它是否与强制合流”(秦晖)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乌托邦所缺乏的第二点在于广泛的选择和社会的多样化。罗素在写《西方哲学史》提到的莫尔一章时,对其乌托邦有着如下评语:“可是必须承认,莫尔的乌托邦里的生活也好像大部分其它乌托邦里的生活,会单调枯燥得受不了。参差多样,对幸福来讲是命脉,在乌托邦中几乎丝毫见不到。这点是一切计划性社会制度的缺陷,空想的制度如此,现实的也一样。”这其中“参差多样是幸福的命脉”的经典论述为无数人所引用,而它确实道出了关于幸福的真谛。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充满选择的可能和自由总是美好和必要的。在理想的情况下,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意愿经营自己,而社会也确实提供了各种机遇和选择。反之,参差多样的对立面整齐划一,则引向了改造、同一、极权和恐怖。多数乌托邦构想中都有着对人和等级严格的限制,生活机械单调,人也失去了人性中本有的光彩。像《美丽新世界》中的居民最终已然习惯了被设定的人生,“美丽”一词的意味就难免充满了讽刺。

第三个方面则在于乌托邦的实现中存在的弊病。这里必然要提及的便是哈耶克对于理性“致命的自负”的经典论述。哈耶克从经济角度入手,分析了乌托邦设想的可行性。他所指的是那种“完全不顾使现存体系得以运行的因素,为排除它的不可取的后果而提出的设想”。乌托邦的设计者和建构者们从“有目的的社会制度肯定都是设计出来的”,在发展到人们可以具备“随心所欲改造它们的能力”这一危险的想法只有一步之遥。然而事实上,自发设计不该也从不会真正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绝对主导的角色。哈耶克认为,“相信有意识引导的过程必然优于任何自发的过程,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迷信”。乌托邦的设计者倡导者们“过度相信个人理性的力量,于是蔑视任何未经理性自觉设计或理性无法充分理解的东西”。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科学的任务往往就在于解释自发的社会产物和社会现象,无论是市场、货币和分工的出现,抑或是政府与国家的诞生,并不是人们完全经过理性构建的。过分依赖于自觉设计和理性建构,难免有着自负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它也很容易和强制改造相联系。

作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下的产物,乌托邦的设想和实践虽然有着重要意义,但每每由于其自身的矛盾,使得最初的美好愿望在事实上发生扭曲。这也正如荷尔德林的名言所指,“总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清醒地认识到许多乌托邦构想的实质,规避其可能带来的极权主义色彩,无疑是我们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乌托邦读后感1500

乌托邦读后感1500 在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史上必定会出现许多的文学着作,当然不包括朝鲜和阿富汗,有人说,中国有些没文化的人在控制着文化,中国谈不上文化大国。我觉得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中国的国土广阔无垠,所以我们也把中国列为文化大国之一,理所当然的也应该 有着作。 小时候就听说乌托邦这个词了,他被用来指称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知道有这本书也有 很长时间了,直到最近才看到这本书,《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 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平生第一次萌生 写读后感的愿望,琐事分心再上生性懒散一直迟迟没有下笔,虽时隔多日却依然萦怀在胸,此书对我的影响可见一般。正如尼采通过学习查拉斯图拉代言,托马斯。莫尔在书中通过 拉斐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我很欣赏拉斐尔的人格,他学识渊博周游世界阅历丰富,完全能够像莫尔和其他人所劝说的通过向国王献策谋取高位享受荣华富贵,自从拉斐 尔游历乌托邦后就觉得他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家制度,他深知这一制度很难获得其他各国 国王的赞同实行,这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他起先建议秦孝公推行帝道,秦孝公 的反映很冷淡,即使降到王道也没能打动秦孝公,最后不得已提出霸道春孝公顿时来了精神"亦步亦趋",现实如此无可奈何,在理想与实行的两难中商鞅选择降低理想以求实行, 拉斐尔选择即使实行不了也不降低理想以迎合国王,他为了自由甘于平淡。 1948—1949年,正是新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在这时的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活动比任何时期都要活跃,而同样,在此时,敌人的镇压与迫害也比任何时候 都要残酷。在渣滓洞和白公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反抗、 斗争,谱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作者以犀利的讽刺笔锋对西班牙的上层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嘲讽,对人民的 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揭露了西班牙统治阶级外强中干的本质和彬彬有礼的外表下 掩盖着的阴险、凶残的本性。小说中写到官僚们贪污纳贿,买卖黑权,卖官鬻爵的社会现象,好大喜功的国王疯狂的军事侵略,几千名无辜士兵,尽成炮灰。在面临重重危机的情 况下,统治阶级以挑起宗教冲突或民族矛盾来摆脱困境,劳动人民被逼迫生活不下去了, 只好铤而走险起来反抗。作者真实的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真情。 情感不会过时,过时的是情感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悲剧,不尽相同的是悲剧的性质。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现代人需要有总结他们情感史的巨著,有的已经出现,有的仍在以一 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静悄悄的孕育着。谁知道呢?未知的一切对创造者 构成巨大的挑战和诱惑,奋斗的最终也许只是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他们毕竟已经展开了 一幅相对和谐和完整的新生活图卷。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研究综述

摘要: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是西方文学长河中的一条绵绵细流,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对其进行总体评述。 关键词:乌托邦;反面乌托邦;综述 自从潘多拉的盒子合上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停地为寻找希望而努力,为寻找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就这样,乌托邦(utopia)——这一具有美好未来意蕴的术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不断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诸如: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致使人们的生活逐渐机械化、教条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致使人们对自身的安全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恐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整容技术等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科学技术的过分开发,致使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核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乌托邦的理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曾经渴望的美好境界在这一系列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乌托邦走向了它的反面。 反面乌托邦(dystopia)是“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描写作为讽刺幽默手段加以运用,预示未来世界的恐怖可怕,讽喻现实社会的丑恶腐败。”它不但对乌托邦所设想的理想境界进行了讽刺,而且对人类的现实处境进行了警示。尤其是在文学中,反面乌托邦小说通过各种视角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描绘,从而引起人们从外到内的思考和反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一直却处于边缘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面上看,乌托邦小说似乎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而反面乌托邦小说则是对这种畅想的否定。但实际上,从其内在本质上看,它们无疑都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反思,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本真追求。它们之间是一种承继关系,反面乌托邦小说正是乌托邦小说的延续。而整个西方文学史不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的发展史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作为“亚小说文类”,它们所反映的内涵正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主题,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否认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的乌托邦研究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其中,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和美学领域,而且大多是从哲学或美学的角度对乌托邦思想或乌托邦情结进行了解读,包括对马尔库塞、诺齐克、布洛赫、曼海姆等人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关评述。还有一部分涉及了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本文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评述。我国关于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现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对《理想国》《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等单部作品的评论开始的。从评论的形式上来看,多数评论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主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述,尤其是集中在对小说的理想社会及其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的阐述上。个别批评家侧重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是:耿伟的《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以(乌托邦)为创立标志?》,王启民的《比较论略》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还是以单篇论文为主,只有个别评论者进行了整体评述,而且大多数都是对乌托邦小说的总体评价。即使有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评论,它也只是作为乌托邦小说的一个延续部分出现的,因此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研究还只是一些仅限于内容介绍的一般性评述。至于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综合评述更是少之又少,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模板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保障对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二元经济”现象日益凸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客观上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村独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尤其对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户籍制度上看,我国居民养老问题可分为城市居民养老和农村居民养老两部分。对于城市居民我国政府已有比较充足的政策与资金投人,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得到较好地照顾,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养老。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人口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且大多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截止2000年底,全国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而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金庸小说与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金庸小说与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作者:谢有顺 到中国目前为止,金庸依然是读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同时也是一位争议很大的作家。金庸的小说创造了一个“成人的童话”,也呼应了一种文学的乌托邦精神。首先,他写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使他笔下的“江湖”,成了现代人的精神避难所,也使那些在单一的现实中生活的读者,多经历了一种快意、忘我的纸上人生。其次,他召唤了一种英雄哲学,尤其是那些孤独的英雄,往往以个人之力化解江湖、民族乃至国家之间的干戈。这种英雄气概,正是乌托邦精神。 从金庸的小说看文学与精神乌托邦的关系,我们就知道,文学也是一门学问——人生的学问、生命的学问。金庸把这种人生的学问充分通俗化,由此创造了一个后人难以超越的文学奇迹。 如何评价金庸小说 曾有学者指出,判断一个作家的作品有没有大众影响力,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所创造的人物、语言有没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像林黛玉,意思就是指她多愁善感,而不需特别注释说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据说,金庸的《笑傲江湖》在许多东南亚国家连载时,甚至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议会竞选,议员争辩时直接就说你这个人是岳不群,或者是左冷禅。不少人平时也说,你这人像韦小宝,或者某某人和某某人“华山论剑”,说这话时,既不需要解释韦小宝、岳不群是谁,也不用解释“华山论剑”是什么意思,这表明金庸小说所创造的人物和语言,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金庸小说还称得上在另外一种路径上创造了中国文学某种不凡的高度和影响力。比较金庸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你就会发现,金庸在当时的武侠小说中所显露出来的自由主义精神,是多么难得。 金庸的小说创作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比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欧阳锋的蛤蟆功所伤,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面呆了七天七夜,每时每刻都惊心动魄。金庸说,这种写法是受到了西方戏剧的影响。戏剧的特点就是在非常有限的舞台上,要把人生的各种冲突、各样的人安排上来,这种叙事方法,是中国传统小说所匮乏的。 同时,金庸还传承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金庸小说在语言上颇具古白话小说的神韵。他不仅长于讲故事,在构造情节、塑造人物,并追索生命的价值方面,他都是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不能因为他的小说通俗,就否认他写作中把通俗小说雅化的努力。金庸的雅俗共赏不该成为他的弱点,他是真正走通了一条创造性与大众性相融合的写作路子。 金庸小说的雅与俗 金庸小说里面,有很多俗文学的因子。我和金庸有过几次接触,也曾当面问过他,他本人从不讳言说自己的小说是通俗小说,也不讳言他写小说是为了娱乐大众。但凡是俗文学,几乎都有类型化的特征,金庸小说也不例外。我简单列举几个类型化的故事模式,大约就可

浅议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浅议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摘要:不少人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带有极重的空想色彩。由于空想的共产主义流行,许多人丧失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笔者认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基础上的,产生以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向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部分质变,而且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已经包含了共产主义的萌芽,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共产主义。 关键词:共产主义空想部分质变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有了太多的空想色彩,很多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社会分工,没有痛苦,没有灾难,没有邪恶,人们思 想觉悟极高,各取所需,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间天堂。然而,乌托邦是实现不了的,很多人从怀疑这种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进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丧失了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那么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 一、共产主义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基础之上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 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 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 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综合马恩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消灭了阶级差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第五,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第六,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第七,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恩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不是空想来的,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弊端和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之上。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

2011.4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 20世纪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说最擅长描写的是(D A.知识分子的生活B.官场生活C.水手的生活D.飞行员的生活 2. 20世纪创作了著名的“苔雷丝系列”作品的是法国著名心理小说家(D A.马丁·杜·加尔B.安德烈·莫洛亚C.安德烈·马尔罗D.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3.以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反映了五个盛产陶器的小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因而被称为“五镇”小说家的,是英国作家( C ) A.威尔斯B.高尔斯华绥C.贝内特D.福斯特 4.英国作家毛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B A.《月亮和六便士》B.《人生的枷锁》C.《刀锋》D.《霍华德庄园》 5. 20世纪英国作家中不属于“愤怒的青年”作家群体的是( A ) A.奥登B.金斯利·艾米斯C.约翰·奥斯本D.约翰·维恩 6.德国作家黑塞通过描写一位作家的经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矛盾,这部作品名为( C ) A.《纽伦堡之旅》B.《在轮下》 C.《荒原狼》 D.《玻璃球游戏》 7.复杂深刻的思想是英国作家赫胥黎作品的核心因素,因此他的小说常被称为( A A.思想小说B.哲理小说C.新小说D.严肃小说 8.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爵士乐时代”的开始A A.《人间天堂》B.《夜色温柔》C.《了不起的盖茨比》D.《美丽的与该死的》 9.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佐治亚州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奋斗不屈的女主人公郝斯佳,这部小说是( C ) A.《啊,拓荒者!》B.《大地上的房子》C.《飘》D.《最蓝的眼睛》 10.二战结束后,“垮掉的一代”文学在美国大行其道,其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作家凯鲁亚克创作的( A ) A.《在路上》B.《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C.《土生子》 D.《裸者与死者》(梅勒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非小说”“新新闻小说”) 11.由于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已进入美国语言,成为一切官僚主义( B ) A.教条主义的代名词B.专制主义的代名词C.文牍主义的代名词D.反人性现象的代名词 12. 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之一、诗人叶芝的理想世界是( C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欧洲启蒙时代文化C.中古拜占庭文化D.文艺复兴时代文化13.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批判的是现代西方社会的( B ) A.司法机构B.行政机构C.道德风尚D.人际关系 14.乔伊斯精心采纳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故事模式来叙写的作品是( D ) A.《都柏林人》B.《青年艺术家的肖像》C.《芬尼根的守灵夜》D.《尤利西斯》 15.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的作者是( A ) A.贝克特B.尤涅斯库C.品特D.热奈 16.宣告了萨特存在主义体系的建立的是他的著名论著( D )

浅谈布洛赫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的看法

浅谈布洛赫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的看法 摘要: 乌托邦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和执着追求,在追求乌托邦理想社会的过程中所凝结的乌托邦精神代表着人类超越当下现实的永不枯竭的批判力量,体现了人类的希望之光。乌托邦哲学,就是研究“梦想”的哲学,这一点不管是在前期的《乌托邦精神》,还是在后期的《希望的法则》中都是一致的。人们对审美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则是人道主义哲学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以两本书为代表,第一本是《乌托邦精神》,第二本是《希望的法则》。《乌托邦精神》标志着乌托邦哲学的诞生,《希望的法则》则标志着乌托邦哲学体系化的完成。简单地来说,所谓乌托邦哲学,就是研究“梦想”的哲学,这一点不管是在前期的《乌托邦精神》,还是在后期的《希望的法则》中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前后期乌托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统一的。正是由于有研究对象上的统一性,《乌托邦精神》才能和《希望的法则》统摄在乌托邦哲学的名下,探究该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般认为,乌托邦是空想、虚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这种对乌托邦的理解并没有反映出乌托邦的真实内涵。实际上乌托邦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之为人,在于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对未来有所崇高的谋划,在乌托邦的指引下,人才能体现为人自己。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在迷失,精神在枯萎,工具理性在膨胀,时代呼唤着乌托邦精神。 布洛赫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核心观念:人们活在现在,却无法直接经验现在。在《乌托邦精神》“关于我们之黑暗的形而上学”这一章中,布洛赫把这个问题表述为:“只有等到这一瞬过去了,我才能把握它,也即,把它带到眼前。所以,呈现在我眼前的唯有那瞬间的过去。”这种说法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鲜见。例如奥古斯丁在他著名的时间沉思中追问:“既然过去已经不在,将来尚未来到,则过去和将来这两个时间怎样存在呢?”在“直线式”的传统时间模式中,过去、现在、将来是无法同时存在的。奥古斯丁试图把这三样东西连接起来,所谓“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于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现在”或者说“当下”得到了统一,成为某种连续的东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弥漫在欧洲的是一种绝望情绪: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社会造成了“无灵魂”的工具理性世界,人类发生了生活意义的危机、精神危机。在这样一个社会历史关头,很多知识分子都处于深深的文化焦虑当中,同时他们也在反抗,试图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寻找解决时代精神危机的良方。在这群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中,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者之一的恩斯特·布洛赫是最典型的一个。在《乌托邦精神》一书中,布洛赫提出了乌托邦哲学,它是一种鼓舞世人超越现实,走出黑暗,瞩望未来的哲学,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崭新的理论视角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论文将致力于解读布洛赫的著作《乌托邦精神》,展示他的乌托邦哲学理论的初期成就,并尝试对他所探讨的主题做出进一步思考。本论文将布洛赫的尚未存在本体论思想作为一个内在逻辑线索统驭全文,在叙述上从布洛赫乌托邦哲学创生的时代与历史背景的考察出发,对布洛赫关于乌托邦精神的特征、乌托邦精神动力论、尚未存在本体论、希望形而上学、解放的乌托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指出,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倾向;在他与同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卢卡奇、本杰明的学术交流中,存在着理论上的相互渗透以及思想上的互相激荡;本文对布洛赫乌托邦哲学与莫尔特曼希望神学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从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与发展来看,布洛赫的哲学从《乌托邦精神》时期到《希望原理》时期,其理论倾向经历了日渐靠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布洛赫乌托邦哲学的要义在于,理解并唤醒驱使我们向前的乌托邦精神涌动,即希望的冲动,扬弃和超越以物化和异化为特征的文化困境,从而实现人的自我解放,使人真正成为历史进程中创造性的主体,实现无阶级社会。

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原文)

Real-time interactive optical micromanipulation of a mixture of high- and low-index particles Peter John Rodrigo, Vincent Ricardo Daria and Jesper Glückstad Optics and Plasma Research Department, Ris? National Laboratory, DK-4000 Roskilde, Denmark jesper.gluckstad@risoe.dk http://www.risoe.dk/ofd/competence/ppo.htm Abstract: We demonstrate real-time interactive optical micromanipulation of a colloidal mixture consisting of particles with both lower (n L < n0) and higher (n H > n0) refractive indices than that of the suspending medium (n0). Spherical high- and low-index particles are trapped in the transverse plane by an array of confining optical potentials created by trapping beams with top-hat and annular cross-sectional intensity profiles, respectively. The applied method offers extensive reconfigurability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dividual geometry of the optical traps.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this unique feature by simultaneously trapping and independently manipulating various sizes of spherical soda lime micro- shells (n L≈ 1.2) and polystyrene micro-beads (n H = 1.57) suspended in water (n0 = 1.33). ?2004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CIS codes: (140.7010) Trapping, (170.4520) Optical confinement and manipulation and (230.6120)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References and links 1. A. Ashkin, “Optical trapping and manipulation of neutral particles using lase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 4853-4860 (1997). 2. K. Svoboda and S. M. Block,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forces,” Annu. Rev. Biophys. Biomol. Struct. 23, 247-285 (1994). 3. D. G. Grier, “A revolution in optical manipulation,” Nature 424, 810-816 (2003). 4. M. P. MacDonald, G. C. Spalding and K. Dholakia, “Microfluidic sorting in an optical lattice,” Nature 426, 421-424 (2003). 5. J. Glückstad, “Microfluidics: Sorting particles with light,” Nature Materials 3, 9-10 (2004). 6. A. Ashkin, “Acceleration and trapping of particles by radiation-pressure,”Phys. Rev. Lett. 24, 156-159 (1970). 7. A. Ashkin, J. M. Dziedzic, J. E. Bjorkholm and S. Chu, “Observation of a single-beam gradient force optical trap for dielectric particles,” Opt. Lett. 11, 288-290 (1986). 8. K. Sasaki, M. Koshioka, H. Misawa, N. Kitamura, and H. Masuhara, “Optical trapping of a metal particle and a water droplet by a scanning laser beam,” Appl. Phys. Lett. 60, 807-809 (1992). 9. K. T. Gahagan and G. A. Swartzlander, “Trapping of low-index microparticles in an optical vortex,” J. Opt. Soc. Am. B 15, 524-533 (1998). 10. K. T. Gahagan and G. A. Swartzlander, “Simultaneous trapping of low-index and high-index microparticles observed with an optical-vortex trap,” J. Opt. Soc. Am. B 16, 533 (1999). 11. M. P. MacDonald, L. Paterson, W. Sibbett, K. Dholakia, P. Bryant, “Trapp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ow-index particles in a two-dimensional interferometric optical trap,” Opt. Lett. 26, 863-865 (2001). 12. R. L. Eriksen, V. R. Daria and J. Glückstad, “Fully dynamic multiple-beam optical tweezers,” Opt. Express 10, 597-602 (2002), https://www.360docs.net/doc/347805228.html,/abstract.cfm?URI=OPEX-10-14-597. 13. P. J. Rodrigo, R. L. Eriksen, V. R. Daria and J. Glückstad, “Interactive light-driven and parallel manipulation of inhomogeneous particles,” Opt. Express 10, 1550-1556 (2002), https://www.360docs.net/doc/347805228.html,/abstract.cfm?URI=OPEX-10-26-1550. 14. V. Daria, P. J. Rodrigo and J. Glückstad, “Dynamic array of dark optical traps,” Appl. Phys. Lett. 84, 323-325 (2004). 15. J. Glückstad and P. C. Mogensen, “Optimal phase contrast in common-path interferometry,” Appl. Opt. 40, 268-282 (2001). 16. S. Maruo, K. Ikuta and H. Korogi, “Submicron manipulation tools driven by light in a liquid,” Appl. Phys. Lett. 82, 133-135 (2003). #3781 - $15.00 US Received 4 February 2004; revised 29 March 2004; accepted 29 March 2004 (C) 2004 OSA 5 April 2004 / Vol. 12, No. 7 / OPTICS EXPRESS 1417

乌托邦简介

莫尔《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人文主义思想家。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被父亲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的府邸当侍从。给名人当侍从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摩顿学识渊博,既是学者、律师、建筑师,又是阅历丰富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莫尔耳濡目染,学识大为长进,摩顿曾向他的朋友介绍说,“在我们桌子旁服侍的这个孩子将本会对每一位能看到他成长的人表明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莫尔14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学习古典文学。曾向格罗辛学习希腊文,而学习希腊文有崇拜异教的嫌疑,校当局和他的父亲大为不满,他于是被牛津大学革除。追于父命,他于1494年回到伦敦,入法律学校学习,1496年以优异成绩获准进入伦敦的林肯法律大学,这是一所十分有名的法科大学,莫尔在该校受到严格的训练,1502年毕业后,他被委派到一所法律学校任教,后来,被邀请回林肯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律师的工作,他处理案件廉洁正直,因而声望日起。 公元1504年,年仅26岁的莫尔被选为国会下议院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他勇敢地履行职责,带头反对亨利七世增课新税的要求,亨利七世激怒得发狂,把莫尔的父亲投入伦敦塔监狱,不过,交纳一百镑保释金后被释放。面对暴政,莫尔毫不畏惧,他愤然离开国会,重操律师旧业,并从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潜心研读教父的著作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著作。他一度致力于宗教的研究,并迷上了卡尔图斯教团,亲身实践极端的苦行生活,并寻思加入这个教团,正在这时,初遇伊拉斯谟,从而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为了巩固王权,设法笼络莫尔,屡召莫尔入宫,均遭拒绝,后来不得不亲自到莫尔家中与莫尔一起进餐,从此莫尔重回政界,但莫尔对亨利八世不存幻想,有一次,人家祝贺他受国王的爱顾时,他回答道:“假使我莫尔的人头真会让他得到一座法国城池,这颗头准得

浅谈个人主义与“乌托邦”精神

浅谈个人主义与“乌托邦”精神 个人主义与“乌托邦”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它们褒贬兼有、毁誉不一。我们不能因为它们在当代的萎缩和消解,而片面地否定其的积极性,从而将它们遗弃。我们要做的是突破它们的消极作用,尽可能地以其精神本质造福于人类。 一、个人主义 西方文化——无论是英美文化,还是直接传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精神的欧洲大陆诸国的文化——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个人主义文化。i李慎之先生也曾经说过,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核心。 (一)个人主义的基本内容 个人主义一词最早是在19 世纪以法文形式出现的。关于个人主义的内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而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事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 (二)个人主义的渊源 关于个人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两希文化”(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以人本主义为主要精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本身就潜含着个性解放、个人自由、个人自主和自我独立的精神。而基督教文化作为继承希伯来文化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结合体,认为信仰本身就意味着每一个人在主面前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两希文化的根本区别只在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在精神底蕴上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而以《旧约》和《新约》圣经为范本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在精神实质上是神本主义的。ii (三)个人主义理论的形成 1、个人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通过人权对神权的挑战,再次确认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道主义原则,从而为现代意义的个人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前提。但文艺复兴运动仍然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框架内对个人价值的呼吁,其逻辑起点和最终结论仍然放在基督教的个人拯救上,人最终得归于上帝的怀抱。宗教改革运动则重创了基督教神学体系,却没有完全推翻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反而使上帝更加神秘飘渺,使其成为纯粹的超验的形而上学的规定。它对个人主义的贡献在于,积极肯定了个人良心的独立抉择和判断,为个人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个人信仰不需要中介,他对自己的精神命运负主要责任,他有权利和义务以他自己的方式并通过他自己的努力,直接建立他与上帝的关系”。iii 2、个人主义在哲学观念上的确立。 由笛卡尔开创的理性主义使个人主义在哲学观念上开始确立。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并把这一命题作为建立新哲学体系的“基石”。这一命题的内涵可理解为:每个人认识的基础或出发点就是他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不是任何其他个体,也不是整个社会的存在。作为理性的“自我”是决定一切活动的独立实体,只有它才能推导出外部物质世界和上帝。这样,每一个人所做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是他认识或行动的唯一合法基础了。但是,这在逻辑上便假定了一个彻底摆脱他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制约的抽象的个人存在,每个理性的“自我”个体都成为了一个封闭的单子,相互内在隔绝。 在笛卡尔之后,康德对个人价值的强调更为彻底。他认为:人就是这个地球上的创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